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八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2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八篇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1

中國有很多傳統文化節日,例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等等。我要和大家介紹的節日是“中秋節”。

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為中秋節。遠在他鄉的人們,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今年中秋節吃完豐盛的晚餐後,我把月餅切成幾小份,然後放盤子裏,讓爸爸和媽媽任意來摸一塊月餅,月餅是圓圓的,象徵着團圓的意思。我摸到了一個抹茶葉的月餅,那抹茶月餅鬆軟而美味。爸爸、媽媽和我坐在椅子上吃得津津有味的在等待月亮出現。月亮隱隱約約地出現了,慢慢地,越來越大,越來越圓,越來越亮,皎潔的月光灑在我們身上,似乎給我們大家披上了銀紗,漂亮極了。

在這個萬家團圓的時刻,我們的家庭是温磬幸福的,月亮也在這個夜晚,展現出她的美。

我希望每年都如此。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2

家訓,對於今人來説,是個比較專業的説法。但在古時,卻是常用詞,因為“人必有家,家必有訓”。中國的家訓智慧,自古及今,源遠流長。

所謂家訓,王勃在著名的《滕王閣序》中説過一句名言:“他日趨庭,叨陪鯉對。”説的正是早期的家訓。

《論語·季氏》篇記載:“(孔子)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

雖然這是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對孔鯉的教育,但也是一個普通的父親對兒子的教育,所以這段記載也被視為中國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典範之一,而孔子所説的“不學詩無以言”和“不學禮無以立”則成了古代早期家訓的典型內容。

家訓其實也很簡單,不過就是家庭或家族中的長輩教育子弟或晚輩的教育內容。這些內容十分寬泛,包括家庭生活、言行舉止、個體修身、交友處世,乃至出仕從政、建功立業等各個方面。這些內容中的精華被行之於文、傳乎後世,便形成了中國古代獨特的家訓文化。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3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除夕。街上張燈結綵,人來人往,家家户户都貼上了對聯,掛上了年畫,處處籠罩在一片歡樂之中。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吃着團圓飯,聊着天,真是其樂融融!最開心的就是我了,一個個大紅包都往我手上塞,當我拿着紅包時,真希望打開紅包,裏面寫着“再來一包”,那就好了,哈哈!

吃過飯,我們全家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真好看,有小品、舞蹈、唱歌、魔術等。最有趣的是魔術,魔術師的兩隻手翻過來推過去,一會兒變小球,一會兒變蘋果,看得我傻眼了。

新年的鐘聲快敲響時,我們一起喊“5,4,3,2,1,0”,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來到了,緊接着鞭炮一聲又一聲,一陣又一陣。這時,我和哥哥連忙跑到外面去觀看煙花,只見,一束束煙花像一顆顆五顏六色的流星,有黃色、綠色、紅色、藍色,各式各樣的顏色都有,一顆顆飛上天空,把漆黑的夜晚點綴成鮮花的世界!

看着這麼美的煙花,我陶醉了。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4

看過這樣一幅漫畫,一位揹着書包下學的國小生站在一個超大的嗽叭下面認真的豎着耳朵,聽那喇叭中幾乎是被努力擠出來的,極少部分的兒歌。我忽然意識到事情都在我無感覺中一點點的變化。

中國民間文化是最為豐富多彩的,最平凡而又最具傳奇色彩的。而歌謠也大都傳自於民間,童謠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學的.童謠都是媽媽姥姥這兩輩人教給的,而弟弟則很少有人教,大都是從超市買回的卡片和磁帶上聽來的。漸漸的發現,那熟悉的童謠已經都聽不見了。

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娛樂性質超強的時代,童謠理所當然應該傳播得更廣。而相反的是現代娛樂性質的寶寶選秀一類的活動也變成了成人化的,像流行歌曲,流行服裝,都在兒童身上體現。而童謠則消失得無影無蹤。問那唱“玫瑰花”的小男孩,會不會唱童謠,他肯定會説“童謠,是龐龍唱的嗎?”我為之而痛心,而在痛心時也感到慚愧,我為自己不為保護中華民族文化努力而感到慚愧。那是我曾沒有認真對待過中國文化,我對不住自己的中國心。

中國文化將何去何從?從現在開始,去往永恆!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5

我們收集了我國的文化——國畫。有的收集關於國畫的圖片、有的收集國畫的資料、有的收集國畫的內容和工具。

我知道畫國畫的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水、宣紙、顏料、絹。題材可分為:人物、山水、花鳥。

技法可分為:工筆和寫意。國畫,歷史悠久,其中,內容豐富多彩。大多的國畫反映了當時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風土人情,我們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人物畫最多,畫面內容最豐富的就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它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人物之多,千姿百態。

這幅畫給後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展現了作者精湛的繪畫技藝,這也是這幅畫的永久價值歷史所在。國畫除人物畫之外,還有山水畫、水墨畫、工筆畫等。像著名的畫家齊白石創作的花鳥魚蟲,活靈活現,給人們逼真的感覺,而他所畫的蝦,彷彿輕輕一碰就會遊走一樣。

大師用他那高超的技藝給我們展示了生活之外的另類世界。國畫,中國傳統文化,它把中國的藝術展現給世人,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6

茶是多年生常綠本植物,有着悠久的歷史,聽説是我們中國最早利用茶樹,原產於我國西南地區。目前資料表明,全國有10個省區198處發現野生大茶樹。

一走進茶廠,就看見一排排整齊的茶樹,茶葉密密麻麻,有的是橢圓形,有的是披針形。茶葉的邊有細鋸齒,嫩葉的背面有毛茸茸 的毛,不仔細觀察還發現不了呢!種子的形狀千姿百態,有的像南瓜,有的像葫蘆,還有的恰似盛開的蓮花。

茶花在空閒的時候便開花,今天我們看到的茶花是白色的也雜有黃色。“白色的花朵皎潔樸素,象徵着茶花純潔無私。”

別以為只有人才有名字,茶也有名字。有的是根據樣子來起的,如瓜片.珠茶.眉茶.碧螺茶.蟠毫.竹葉青.綠牡丹。有的是根據產茶的山川名勝來取的像:望海茶.瀑布仙茗等。有的是根據色澤形狀方面來起的如:曲豪.雪峯.銀毫。還有的是根據採茶時期來取的,如明前茶.雨前茶.春茶 .夏茶和秋茶了。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7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糖畫嗎?

我瞭解到糖畫在中國歷史非常悠久,相傳最早起源於明代,這項甜蜜的技藝已經傳承了五百年。

糖一般用紅、白糖加少許飴糖放在爐子上用温火熬製,熬到可以牽絲時即可用來作畫。

我請糖畫藝人畫了兩種動物。一是鳳凰,鳳凰是最難畫的,而他所用的工具僅僅是一勺、一鏟,他用小圓勺舀起銅鍋中的糖稀,以手腕的力量帶動勺子,隨意揮灑在光潔的平台上,速度飛快,隨着糖液縷縷灑下,還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一個栩栩如生的鳳凰便呈現在我的面前。

我又請這位民間藝人為我畫了一隻猴子,因為我非常喜歡猴子。糖畫還喚起了媽媽的回憶。媽媽説:“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這種糖,現在難得看到,真的很懷念童年時的美好。”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8

“糖畫兒”是我國民間傳統的食糖工藝美術,到現在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糖畫兒就使用糖來作畫。這幅畫可以觀賞,也可以食用,作畫方式也很簡單,一個小火爐,一把不大的鐵勺,一塊一尺的光滑石板,作畫的原料是一些融化的糖稀。

我第一次見到“糖畫兒”時是在時代廣場。那天,廣場一角圍滿了人,我擠了進去,看見一位老爺爺在用糖稀畫畫,我感到十分新奇,他正在畫一條從水裏躍起的鯽魚,他正以非常熟練的手法勾勒出魚的輪廓,然後迅速把它拿起來,輕輕地在魚嘴兩側抖了兩下,魚嘴上立刻生出兩條細長的魚須。呵,太像了!這哪裏是一幅畫呀!簡直是一條躍出水面的活鯽魚!

我喜歡看“糖畫兒”,喜歡吃糖畫兒,更想學會做糖畫兒,讓這門文化手藝傳承下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