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匯演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5.29K

軍訓是學生接受國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養“四有”人才的一項重要措施之一,是培養和儲備我軍後備兵員及預備役軍官,壯大國防力量的極度有效的手段。小編精心整理了軍訓匯演觀後感,歡迎閲讀參考!

軍訓匯演觀後感

  軍訓匯演觀後感1

本來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做許多有用的事:抄寫成語,看課外書或複習數學。誰知,天不遂人願,五年級的哥哥、姐姐軍訓完了,學校要舉行軍訓匯演。

來到操場上,同學們有秩序地盤腿坐下。只見五年級的同學穿着迷彩服,筆直地站着,一個個雄赳赳、氣昂昂,神氣得不得了。我心裏羨慕不已。

升旗儀式開始了,大隊部輔導員嚴肅地説道:“全體肅立,出旗,奏國歌,敬禮!”大家“唰”地一聲站得筆直,一動不動。鮮豔的五星紅旗伴隨着莊嚴的國歌徐徐升起。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像一團燃燒的火焰,映紅了大地,映紅了天空……

升旗儀式結束後匯演正式開始,首先表演的是踏步。他們一邊踏步,一邊高喊:“提高警惕,保衞祖國,一、二、三、四……”他們昂首挺胸,聲如洪鐘,步伐一致,贏得了我們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接着,八個班一起唱了一首催人奮進的軍歌,聽得我們熱血沸騰。

最有意思的就是他們表演的武術。他們一臂間隔、立正稍息、起拳落拳,都像閃電一般快,而且如出一轍。男生打得非常起勁,女生也不甘示弱。尤其是“金雞獨立”,站得又直又穩。在下面看的同學們也不禁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操練結束後,校長作總結講話。他讚揚了五年級的每一個同學,説:“只有學會‘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精神,才能更好地服務於社會。”

看了表演,聽了校長的話,我也很受教育。我想,我們確實是應該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重重困難。

原來,看軍訓匯演也是一件有用的事,並不是我想象中的一無所獲。

  軍訓匯演觀後感2

週日去看了阿牛表演的軍訓匯演。一到操場,就聽大喇叭裏放着屠洪綱的《精忠報國》,雄渾的音樂,立刻就讓人熱血沸騰。一個個穿着迷彩服的孩子都看不出本來模樣了,個個膚色都像古天樂似的泛着象牙色,一笑一説話,就顯着那白白的牙齒。説實話,本來對那為期十天的軍訓沒報太大希望,覺得就是走一下過場,十天,十天能訓出個什麼樣來呀,一年還差不多。可是,真正看到表演,還是被震撼了一把。閲兵式是相當的整齊,震天的口號,整齊的步伐,嚴肅的神情,和剛入學比,真是全變了,就連鼓掌,都和常人不同,整齊劃一,戛然而止。陀槍的姿勢,升旗儀式,都彷彿天安門閲兵式的縮小版,當國歌響起的時候,那種崇高和神聖、自豪,確實難以言表。

除了閲兵、隊列表演、搏擊,還有太極拳表演和腰鼓表演。太極拳是六百多名女生,穿着傳統的各色綢衣,在太極拳悠揚的`樂曲聲中,四兩撥千斤,表演着野馬分鬃、白鶴亮翅、手揮琵琶、攬雀尾、高探馬、海底針、閃通臂、單鞭、雲手等等。姿勢曼妙、悠揚,一推一撥、一收一抬,彷彿一個個太極拳大家,令人歎為觀止。

接着就是激情洋溢、歡快活潑的腰鼓表演。六百多名男生腰裏繫着紅色的腰鼓,手拿飄着紅綢的鼓槌,在激昂的大鼓聲中朝我們跑來,鼓槌有節奏地敲響着腰鼓,每個人都揮灑着自己的熱情,跳躍、扭腰、騰挪、隊形變換,一時間,滿目紅綢飛舞,鼓聲震震,讓人彷彿置身黃土高原歡慶豐收的盛景,又像《紅高粱》中美酒封壇時的狂歡。不管是看的人還是舞者,都像被烈焰點燃,激情澎湃,叫好聲,鼓掌聲,久久不息。

阿牛提着大箱子見到我的第一時間,故意滿不在乎地遞給我一張大紅的獎狀,那是對優秀學員的表彰,其實他是在向我顯擺,我心裏偷偷發笑於他的小心思,對他們的腰鼓表演和軍訓成效大加讚賞。説到腰鼓,阿牛來了興趣,説其實教官的要求是大家的動作不用那麼大,可他卻儘量把四肢都揮舞開,覺得這樣好看,教官還誇他,説他更體現了陝北漢子的熱情、直率。阿牛還得意地説,他們班在晚會上的表演獲得了轟動。別的班都是一羣女生上去唱那些悠揚的歌曲,他們班卻是十五個男生上台表演《精忠報國》。他們在台上舞得相當的high,點燃了全場的氣氛。我問:“誰的創意?班主任”?阿牛説“班副”。

説到軍訓,阿牛一肚子苦水。説今生再不碰三樣東西:稀飯、饅頭和土豆絲。我説不能啊,這都挺好吃的。阿牛説:“饅頭永遠都是上頓剩下的,土豆絲不是沒放鹽就是鹹的要死,而且頓頓都有。現在滿嘴長滿了潰瘍,嚴重缺乏維生素”。在那裏天天都睡不好覺,每天晚上卧談人不斷,自己的牀因為靠近門邊,不幸被選為了舍長,為了集體的榮譽,還得管着宿舍的人在熄燈後不能説話,結果得罪了一大片。我説:“你傻啊,現在誰還那麼認真?還真管啊?這都什麼年代了?除了得罪人沒好處。”阿牛委屈“教官説了,如果熄燈後説話,就取消優秀集體和優秀個人榮譽”。我搖搖頭,慨歎着阿牛的幼稚和沒腦子。

不管怎麼説,個人認為軍訓還是值得的,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缺少的就是艱苦的磨練。真希望每年都對他們來上兩個月的軍訓,這對孩子的成長將起到重要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