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讀《烏塔》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8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烏塔》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讀《烏塔》有感

讀《烏塔》有感1

前不久,我學習了一篇叫《烏塔》的課文。讀了課文,我深受感動,一位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居然獨自一人遊歷歐洲,這真讓人不敢相信啊!

這篇課文講敍了作者在羅馬認識了一位德國的小姑娘烏塔,得知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時,作者感到驚奇又佩服的事,我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從小就要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要光是從書本上學知識,還要在實踐中去學習更多的知識。

“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這是烏塔説的話。我想是啊,父母愛孩子,也應該讓孩子們學會自己單獨出門鍛鍊,鍛鍊他們自立的本領,不要只是單方面的呵護,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愛孩子,不要束縛孩子的思想和行動。

而我們中國孩子呢?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受爸爸媽媽疼愛。許多家長不讓孩子出去鍛鍊,只是認為在家裏學習成績好就行,什麼家務活都不讓孩子們做,現在不是有許多同學不會做家務事嗎?有的家長還擔心孩子,上學放學都來接孩子。這樣不僅不能養成孩子自立,還容易養成依賴性。

在課文中,我還知道了烏塔,為了這次旅遊花了整整三年時間準備,她閲讀了許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還自己學會掙錢,還用自己所掙回的錢給爸爸媽媽買禮物。

我又想起了我自己,平時別説什麼掙錢了,就連車費、零花錢都是家長給的,而且我也從來沒有想到獨自一人旅遊,比一比,才知道自己的差距,從烏塔的故事中,我深受啟發

……

讀《烏塔》有感2

暑假期間,我閲讀了《烏塔》這本書。回想,品味着小女孩烏塔的一個個神情,一句句話語,我頓時思緒萬千……《烏塔》這本書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故事。

當我讀到“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她很自然的回答道”時我感到她很熱情,有禮貌,是一個善於交流的人。而中國的小孩子卻恰恰相反,不要説見到陌生人,就是見到親戚朋友也要家長提醒才會打招呼,我覺得應該主動打招呼,做到最基本的對對方的尊敬。

我還感受到烏塔的獨立性很強,居然敢一個人遊歐洲,在我看來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為在這途中會遇到種種困難,但是烏塔她卻做到了,並把這看成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多麼讓人震驚啊!讀到這裏,我想起一件小時候往事: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想一個人下山,父親卻總是很不放心,他説斜坡不安全,得他跟我一起下山,他還怕我走的太快,摔倒了,一路上嘮嘮叨叨。只是下山,可見父親很是放心不下,那如果我像烏塔一樣一個人遊歐洲,那父母不知道有多擔心呢,而外國父母卻給孩子製造更多培養獨立性的機會,讓他們告別依賴,學會自力更生。

我還從“她在家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個週末去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去陪小孩玩”中讀出了烏塔的細心和了不起。説她細心,是因為她設計好了旅行路線,為了瞭解歐洲看了許多跟這個國家有關的書籍,為旅遊做了充足的準備。而説她了不起,是因為遊歐洲的錢,是她在假期的時候自己掙的',攢了5年的錢,才足夠去遊歐洲,這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和堅持,真了不起,真心的佩服她。

讀了《烏塔》這本書後,我真的很喜歡烏塔她身上所具備的,值得我去學習的勇氣和獨立性,同時也希望中國家長也能像外國家長一樣,多給我們一些鍛鍊獨立性的機會。

讀《烏塔》有感3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的感觸頗為深刻。文中這位年僅14歲的外國小女孩,教給了我成長的第一步——自立。

烏塔,是一個獨立自主、生活能力強、熱情、有愛心、辦事周到、會計劃的活潑女孩。歐洲是一個多大的地方,要是沒有自立能力,還怎麼獨自遊歷歐洲。她用了三年來完成前期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我們中國的孩子……中國的孩子,是家裏的寶貝,不能磕着碰着,更不能獨自出去玩,哪怕是在自己家的院子裏,家裏人有時也不放心。中國的家長根本不肯給孩子獨立的空間,一直都以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再自立,現在不安全。可是,親愛的爸爸媽媽可曾想過,習慣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養成的,是應該從小培養的,不是嗎?烏塔一個小女孩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她擬定了計劃,並且用漫長的三年時光不停為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堅持不懈的努力奮鬥着。而我們呢?這時,我們應當反省一下自己,比如:週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時間表?週末時又是否遵守了呢?我不得不説,我們真的沒有外國的孩子活的自在、充實、茁壯。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篇日誌,上面用圖片表達了中外孩子的生活差距。我也認為非常貼切實際。中國孩子:從9個月—13歲以上一直都是學習、藝術培訓。外國孩子:從一點點小家務慢慢地做起,獨立起來,讓我不禁聯想到了這篇《烏塔》,也許我們和他們比,也有過人之處,但是我認為學生時期也應該得到自己應有的快樂,相反,擔子越重,雖然知識過於他人,但是童年應有的那份單單純純的快樂卻在一點一滴的逝去。當像烏塔那樣的外國孩子在快樂成長的時候,我們在起早貪黑的.揹着書包上學校。並不是説我們不快樂,而是説我們缺少自己的獨立空間,我常常跟我媽媽提起,“媽媽,外國的小朋友都能贏得尊重,為什麼我們不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可在這時,大人常常反駁,“你看看你現在才幾歲?想獨立?你把這個世界想得太簡單了,等你出了社會就知道獨立對於你們小孩子來説有多遙遠。”於是乎,不管我怎麼説,爸爸媽媽總是會説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把我弄得啞口無言。有時我就會非常鬱悶的站在窗前,迎着徐徐的清風,問:“不就是想爭取一些自己的獨立空間,不想從小就依賴上你們嘛,有必要這樣做麼?”

我其實深深地明白,爸爸媽媽這是對我們愛的表現,想從小就讓我們好好地生活,過上幸福的日子。但是,爸爸媽媽遲早要明白,如果讓孩子對你們太過於依賴的話,最後對我們會有什麼益處呢?爸爸媽媽,希望你們可以給我自立的空間,讓我獨立起來,不試試怎麼知道我不行呢?

讀《烏塔》有感4

默讀完《烏塔》這篇課文,我感受頗深。烏塔自己會掙錢,而且還一個人周遊了歐洲,我跟她年齡相仿,經歷卻是天壤之別!

我清醒地知道,我不能只是盲目地羨慕她,羨慕她自己一個人遊歷歐洲。我更應該冷靜地崇拜她,崇拜她為遊歷歐洲做了三年的準備,還有她那極強的自立能力也讓人由衷地欽佩。

烏塔只要到了一個國家,就會先到警察局拿上電話號碼,方便自己在遇到困難和危險時能請求到幫助。同時,也方便警方聯繫到自己的家人。就這一點足以説明她的自立能力有多強,對生活是多麼的熱愛!

中國的孩子就是大棚裏的.花朵,永遠是被陽光和塑料膜包裹着的,永遠成為不了天上的雄鷹,永遠成為不了地上的雄獅,永遠成為不了水裏的鱷魚。為了那萬里的晴空,要勇敢地面對電閃雷鳴的暴風雨。

烏塔,你真棒!

烏塔,你 讓我有了學習的目標!

讀《烏塔》有感5

烏塔,是一個堅強又可愛的孩子,它只有十四歲。如果在中國,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是每個家庭的心肝寶貝,是在嬌生慣養的環境下長大的,而烏塔,也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不同的是她父母愛他的方式很獨特,不是嬌生慣養,而是讓她自己出去尋找自己的成長旅行,烏塔周遊許多國家,在那長的旅行中,烏塔也在漸漸成長。

在中國,幾乎沒有父母讓孩子出遠門。即使一個孩子願意外出旅行,但是父母的心卻是一千個不願意。怕孩子在外生病,沒人照顧啊,餓肚子呀……覺得自己的孩子永遠長不大,當做自己的心肝寶貝對待,含在嘴裏怕化了,擱在手心怕被風吹走了。

難道烏塔的.父母不愛烏塔嗎?可是她父母為什麼就同意讓她周遊世界呢?這就是西方的教育與中國的教育方式的截然不同。他們還是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的,他們對孩子的愛是讓孩子在成長中養成自立的好習慣,讓孩子體驗生活的苦難,讓孩子在磨難中頑強,讓孩子成為暴風雨裏的雄鷹;中國父母,他們愛孩子是溺愛,是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從小養成依賴思想,讓孩子成為温室的花朵,成為享受生活的籠中鳥。同學們,你願意像温室裏的花朵、籠中之鳥一般還是願意成為暴風雨中的驕子-------雄鷹?

《烏塔》,讓我認識的是一位教會我堅強與獨立的可愛女孩,在此,我想説:“父母啊!請你們放開温暖的手臂,讓我們在藍天中自由的飛翔吧!”

讀《烏塔》有感6

自從前幾天學了《烏塔》這篇課文,這三頁短短的文章深深地打動了我。這是一篇怎樣的文章呢?現在就讓我來告訴你吧:這是一篇一名叫烏塔的14歲德國女孩獨自遊歷歐洲各國的故事。那麼現在我們來議論一下吧!

烏塔是一個獨立性強、計劃周密的姑娘,我五體投地的佩服她的勇敢和細心,同時我也想到一個自己的.故事:

有一天,我決定要坐班車去學校,就對爸爸媽媽説:“我要一個人坐班車上學。”爸爸媽媽同時點頭同意。我背上書包,連蹦帶跳地向上車的地方跑去。剛走下樓就聽見爸爸衝着我大喊:“兒子,你的語文書落家裏了。”我仔細一想:不對!我昨天應該把書裝進書包裏了,還做了個記號,不會忘的。不過還是去看看吧。我快步走上樓梯,推開家門,結果爸爸手裏拿的是一年級的語文書,只不過經歷一番“盛裝打扮”,變得和新的沒多大差別,我氣得火冒三丈説:“班車都快走了,現在該怎麼辦?”爸爸説:“我來送你吧。”便把我送到了學校。而我所謂的“獨自出行”計劃,就連這棟樓都沒有出去就破滅了。

這就是中國式家長對孩子的所謂“愛護”。但我們終究是要長大的、獨立的。我想:如果我也出生在一個類似烏塔一樣的家庭裏,我父母的這種“愛護”會不會變成真正的愛護呢?

讀《烏塔》有感7

今天,我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汪曉潔的《烏塔》以“我”的口吻講述了德國小姑娘烏塔通過自己的努力,獨自遊歐洲的.事。讀了《烏塔》後,我感觸很深。

我敬佩烏塔的獨立。她自食其力,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等等,來掙旅費,並作出了一個人獨自遊歐洲的“壯舉”!在我看來,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因為在中國,我們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平時家務都很少做,更別説獨立打工掙錢遠足了。

我敬佩烏塔的恆心。她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閲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三年的時間啊!我對一件事的熱情,能保持一個星期就不錯了,更何談三年哪!

讀了這篇課文,我感受到生活中的獨立源於思想的獨立。中外差距很大,在各方面都有體現,過分的溺愛、頻繁的干預、過度的保護,導致了孩子的無情和無能。要想到,我們將來面對的是怎樣的對手啊!

讀《烏塔》有感8

讀過這篇課文,我的心裏擁有非常大震撼人心。

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孩,居然能獨自一人遊覽歐州!想也無需想就瞭解東西方小孩子有多大區別,一個能自立自強,一個是經常呼爹喚娘!中國的孩子們,是温室的塑料大棚的花瓣,經受不住風吹,稍微受挫就拉肚子。大家中華文化世世代代代廣為流傳的磨練意志去哪了,難道説確實要毀在大家手上了沒有?大家經常便是學習,學習,再學習,隨後變為“老實人”。烏塔是翱翔於藍天白雲的蒼鷹,而我們都是養在金絲籠中的'小鳥!烏塔能感受獨立學習的開心,度假旅遊的開心,打工掙錢的開心……。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烏塔對比差得很大太大。

我想高聲的告知中國的爸爸媽媽,大家確實想要祖國的花朵毀在大家手上嗎,趕緊開啟“嬌慣之鎖”給小朋友們一片自立自強的藍天白雲,讓愛更極致,讓愛更豐富!

讀《烏塔》有感9

一個比我大四歲的小姑娘,趁假期期間自己掙旅費,獨自設計旅遊路線和日程,獨自一人遊歐洲,並且懂得自我保護,聽起來不可思議吧?她就是德國小姑娘——烏塔。

讀完《烏塔》後,我不僅佩服烏塔的膽大心細,自強自立,還對中德兩國的教育陷入了沉思。

烏塔只有十四歲,父母就放手讓她獨自遊歐洲各地,這不僅僅是因為烏塔有着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的意識,更重要的是國外與國內的教育觀念截然不同。在國外,家長給予孩子的是信任、關懷、鼓勵,因為他們相信孩子會靠着自己的努力成功的。他們不十分地寵愛孩子。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也不會直接伸手去幫助他們,而是利用這個機會來鍛鍊他們的獨立自主的能力,讓他們懂得依靠自己,相信自己。

而在中國,多數家長給予孩子的是過多的溺愛,把孩子呵護得像小皇帝、小公主似的,結果孩子事事都要依靠父母,離開父母則一事無成,有的甚至還成為社會的敗類。我慶幸,我的父母不是這樣的`。從小到現在,父母對我疼愛有加的同時也不忘記嚴格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要有愛心、有禮貌;拾金不昧等等。記得有一次,我玩得得意忘形,跑着跑着摔倒了,我趴着地上使勁地哭喊着,等待媽媽扶我起來,結果媽媽在一旁説:“自己跌倒了,自己爬起來!”見媽媽絲毫沒有拉我一把的意思,我只好自己爬起來,把衣服上的泥土彈掉。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後,我才真正明白了媽媽的用意,媽媽是在用行動教育我:人生的路很長,自己在哪裏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別人不能幫你一輩子。

同學們,都來讀《烏塔》這篇文章吧!我們要告訴自己的父母:不要太溺愛自己的孩子,應該放開手,讓我們去接受風雨的洗禮,去開闢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吧!

讀《烏塔》有感10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有很多感悟、想法,讓我來跟你們一起説一説吧!

一個年僅14歲的德國小女孩,準備獨自遊遍整個歐洲,這天真的念頭和大膽的行為真是讓人驚訝!要不是讀了這篇課文,我決不會相信。

在我們國家,這種事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爸爸媽媽們對待自己的孩子真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恨不得什麼事都幫他們做了。記得有一次,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時,看見一個高大的中學生,還牽着他媽媽的手過馬路。現在想起來是多麼可笑呀!這和烏塔比起來又是多麼鮮明的'對比呀!

烏塔是個很獨立的孩子,她説的很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是不完美的,只有親自來感受,才能體會出世界真正的美。”家長們,愛我們,為什麼不能讓我們單獨出門?為什麼不讓我們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總有一天,我們要長大,要面對社會,走向未來,到時候,你們怎麼辦,還能包辦嗎?現在沒有這個心理準備,將來只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麻煩,因為社會需要的是獨立生活能力強的人!所以,從現在開始,多給我們一點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吧!

讀《烏塔》有感11

在第七單元中,我們們學習了許多篇名人的成長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烏塔》這篇文章。

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小女孩:烏塔自己一個人獨自遊歷歐洲。體現了她的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這使我想到中國孩子在家裏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每天都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日子。這又使我想到了自己,自己想獨自出去玩一玩也每每受到父母的控制,更不要説是讓自己的'孩子一個人去遊歷世界呢?

許多父母溺愛孩子,他們都認為這是愛孩子,可他們錯了,不,他們應該是犯了個極大的錯誤,如果愛孩子,那應該讓他們去創造一個自己的世界,去克服困難!

烏塔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一個值得我們去讚揚的孩子,我們應該從小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

讀《烏塔》有感12

烏塔年紀輕輕就獨自一人遊歷歐洲,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過的經歷。這樣就可以鍛鍊我們的自理能力。因為父母都離開了自己,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打理好自己的日程和生活的。我們都是家裏的“嬌嬌女”和“大少爺”,平時家裏人都寵着自己,地不讓掃,甚至連飯也不讓端。我們平時都被寵慣了,等只有自己的時候,我們都不知所措。我雖然比烏塔小3、4歲,但我也可以像烏塔那樣可以打理好自己。但是,在我們中國,有些像烏塔這麼大的`孩子有一些還不會整理自己的房間。因此我們要學習烏塔的自理能力。

烏塔身上還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烏塔自強、自立。烏塔年僅14歲就可以獨自一人遊歐洲,從此可見,烏塔肯定很自強、自立。我們有的時候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不在家的時候,我們就算要走很遠的路都要去姑媽家吃飯。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平時總要依賴父母的幫助才可以完成事情,現在父母不在家了,我們只好出去吃或者到親戚家去吃。但是,像烏塔不依賴父母就可以完成事情的孩子又有多少呢?大概只有10分之6吧!所以我們要學習烏塔的自強、自立。

雖然我們要學習烏塔身上的優點,但不一定要學習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

讀《烏塔》有感13

四年級上冊我讀了一篇文章叫《烏塔》。這篇文章講述了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文章中有很多地方讓我感動,尤其她愛學習、開朗、活潑、熱情、大方,更重要的是她獨立自主,自食其力,而我卻很依賴家長。

記得有一次,我起牀時,沒有看見旁邊擺着衣服,我就站在牀上生氣地説:“媽媽呀!衣服怎麼還沒找好!”媽媽急匆匆的把衣服找好拿給我,我又生氣地説:“不想穿這套衣服,重新拿一套來。”媽媽忍無可忍了,便斥責道:“你不喜歡穿這套,你自己找去。”我又開始跟媽媽頂嘴了。我覺得這樣做就是在依賴媽媽,而德國女孩烏塔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去歐洲遊玩,她自然也養成了獨立自主的性格,成為具有超強獨立能力的孩子。

我今後要把早上穿的衣服準備好,自己存錢買新衣服,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小朋友們,我們要向烏塔學習,養成獨立自主的能力,把依賴家長的壞習慣改掉吧!

我想告訴爸爸媽媽,我不想成為温室裏的花朵,請不要溺愛我,請放手讓我做自己能做的事。爸爸媽媽:有一種愛叫做放手,你們不可能陪我到天長地久。

讀《烏塔》有感14

星期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烏塔》,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小烏塔是一個七歲的小姑娘,她的父母在很遠的地方,對小烏塔毫不關心,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回家。小烏塔很傷心,於是她下定決心要獨自一人去尋找自己的父母,自己要永遠跟他們在一起。

合上書本,我陷入了沉思,文中的小烏塔不正是和我一樣的遭遇嗎?我的父母也遠在外地做生意,對我的學習成績不聞不問,過年回家説的話也是有數的,更別説是平時了,幾乎是一面也見不上,電話也不打。當我看見別人的爸爸媽媽都在他們的身邊,而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他們,心裏很不是滋味,免不了幾顆“金豆豆”會灑落。當我看見我們班學習差的學生也有自己的父母陪在他們身邊,我就很嫉妒,為什麼,為什麼我不能和我的父母在一起,這是為什麼?我寧肯自己學習也很差,只要父母在我的身邊,我也就心滿意足了,可是天不從人願,我的願望只是浮雲。當別人問媽媽為什麼不讓我和她們在一起時,媽媽總會笑笑説:“自己獨立也好,再説了,給她安頓到這裏人生地不熟的還費錢,在家吧。”媽媽自以為找了個絕妙的理由,可是以烏塔的的話説,就是:“既然愛孩子,為什麼不讓孩子跟你們在一起呢,為什麼要讓孩子日思夜想,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呢?”

在外工作的大人們啊,從今天起,減少工作的應酬吧,工廠沒有你一樣會運轉,但孩子的成長過程缺少你們的參與,卻是一片空白。有人説,培養好一個孩子就是賺錢了,當一個孩子學壞是,你要花費很多的金錢和時間,才能讓它學好,這樣你還是幸運的。最怕的是你付出了所有,孩子依然不能變好。金錢不是萬能的,它能讓你買來孩子,但買不來好孩子,它能讓你買來親人,但是買不來失去的親情。有人説得對,養好孩子就是賺了錢,賺了

一個家庭的幸福,賺了人生的快樂。

讀《烏塔》有感15

今天,我學習了《烏塔》一課,讀完後,我感動萬分,一個幾乎同齡的孩子,竟比我強這麼多。

課文中主人公----烏塔。她是德國人。她曾經獨自遊過歐洲,知道後這事後,我非常慚愧。第一,我和她的自理能力相比,我太差了。第二,我們被父母“放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天天嬌生慣養,而烏塔她並不這樣,14歲就離開了生在糖水裏,長在蜜罐裏的生活,獨自一人遊歐洲,所以我倍感慚愧,比如一次……

那天,天上早已掛上星星和月亮。我獨自從廣場向家走去。我從心裏就戰戰兢兢,因是我第一次走夜路。“嗖-嗖-”不知道哪裏吹來了一陣風,他吹過我的脖子,讓我一下子僵住了,我不敢回頭,心想:千萬別是什麼妖怪,我沒有錢,別捉我呀……過了好一會,才顫抖轉過身來,一看四周空無一人,這才緩過神來。於是我,邁着蹣跚的步伐向前走着。忽然,前面出現了一些隱隱約約的燈光。我走近一看,一個白色的影子“舞動着”,我心裏又開始亂想:這又啥呀?又來了,不是鬼又是精靈了?我撒腿就跑,過了不一會兒,我才想起,那不是有人經常在那打太極拳嗎?打太極拳就穿白衣服呀,哎---!一路上只覺着耳邊聽到一陣陣怪怪的'聲音,像是在放“幽靈交響曲”,不禁讓我毛骨悚然,讓我心虛,讓我膽顫……

我有許許多多的地方不如烏塔,所以我還要繼續努力,不再坐享其成,高枕無憂了!我要鍛鍊我的獨立能力,從現在做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