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7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閲讀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閲讀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閲讀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

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後,讓我匪夷所思。這本書介紹了海倫·凱勒充滿愛和勇氣豐富又偉大的一生。海倫·凱勒雖然只有短暫的十九個月生活在光明的世界裏,其餘的一生都生活在黑暗與沒有一切聲音的世界裏,但是她並沒有放棄對生活的追求,從哈佛大學畢業,最終成為一名傑出的慈善家、演講家、教育家。而且成為了“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她只能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命。她卻頑強地認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鼓勵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的人們;第二天:我要去看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第三天:我要在當前的日常生活中度過。可她比我們這些正常人活得更幸福,活得更充實,活得更有意義。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源於愛帶給她的力量,愛給了她接受挑戰的勇氣,使她終於在黑暗之中找到人生的光明。

愛的'力量多麼巨大,它讓海倫·凱勒從一個盲聾啞人變成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做為新一代的學生,我們有美麗的校園、明亮的教室、親切的老師、健全的身體,但我們對這些缺乏必要的感恩,缺乏克服困難的動力,因此我們要正確對待困難。每一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許多困難,遇到困難時不要因為害怕而退縮,而要努力想出辦法克服困難,盡力地完成每一件事。在遭受打擊和困難面前不怨天尤人,要抱着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讓自己變得更自信。

我要以海倫·凱勒為榜樣,在順境中學會珍惜已擁有的一切,在逆境仍舊心存樂觀。

閲讀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2

在暑假期間,我閲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讀完後對海倫.凱勒十分佩服。

海倫.凱勒生下來的第六個月就開始發高燒,生了一場大病,過了很長時間,燒終於退了,但是病魔卻把她的聽覺和視覺帶走了,從此,海倫.凱勒就生活在無聲無色的世界中。她從此變得鬱鬱寡歡,她的父母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給她請了一位家教老師,她就是莎利文小姐。在莎利文小姐的教育和幫助下,海倫.凱勒慢慢的克服了溝通的障礙。1900年秋天,海倫.凱勒順利進入了美國哈佛大學的拉德克里夫學院學習,1904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高等教育的盲聾人。她還寫了小説?《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師》。大作家馬克—吐温説:“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

我看到書的末尾還寫,如果給她?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看看她的親戚,看看他們的`容貌。第二天她要去博物館,看看人類的進化和歷史的變遷。第三天想要過一下正常人的?一天。我看到這裏感到非常驚訝,我們天天生活在這個光明的世界裏,這些要求也未免太簡單了,輕而易舉就可以實現?。可是海倫.凱勒卻覺得?能做到這些都覺得很幸福了,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人天天抱怨生活不美好,其實美好的東西就在我們身邊。

朋友們,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千萬別等到失去才學會珍惜。

閲讀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3

在我讀過的所有書中,最讓我感動的、也是最有收穫的一本書,那就是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了。

在她只有一歲多的時候,便失去了視覺和聽覺。可是,海倫卻能在痛苦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尤其是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這個在痛苦中掙扎的女孩用驚人的毅力頑強學習,進入了哈佛大學的德克利夫學院,最終成為一名著名的演説家、一名震撼世界的慈善家。這些正常人都很難達到的成就,對於一個盲聾啞人,實在是不可思議!海倫的世界似乎是沒有任何色彩,可是,從她的書裏我看見,她的'世界卻是色彩最豐富。

我最喜歡的是她的那句話:“假如你有一雙好眼睛,就好好地利用它,彷彿它是第一次用,或者最後一次用。假如你有一雙好耳朵,就好好地利用它,彷彿它是第一次用,或者最後一次用。”正因為她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她珍惜周圍的一切,她的心中只有對別人的愛與感激,她通過努力,達到自己所能做的最好。

以前,我經常抱怨上學累、作業多、老師嚴格、媽媽嘮叨。可是,讀了海倫的這本書,我覺得我是幸福的。因為我有一個健全的生命,我可以自由地閲讀,可以放聲地歌唱,可以自由自在地做很多很多喜歡的事情。這都是些多麼輕易就能獲得的幸福呀!還有什麼資格去抱怨呢?

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了我太多的感動,也賜予了我無窮的力量。我想,我既然擁有一個健全的身體,就應該好好地利用它,彷彿它是第一次用,或者最後一次用。

閲讀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4

人類歷史的長河已流了千年萬年,每個人的生命在這條長河中只不過是一朵不堪一擊的浪花,稍縱即逝。然而,在每個人平凡或不平凡的一生中,生活給我們的思考卻是無止境的悠長……

讀了海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不得不感歎生命的另一種詮釋就是:堅強,毅力,付出的合成。海倫成功的背後,是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她在困難的阻礙中一步一步的前進。

她本該和我們一樣有着五彩的世界,有着對所有美好的`幻想,只是上帝剝奪了她用來感受世界的一切,使她的世界單調的成了黑色。

海倫,她從小就必須學會堅強,她總是與所有的困境搏鬥,她用心感受一切,用心付出一切,一步一步的前進着。

她不斷努力,從沒有放棄過自己,她知道,既然上帝創造了自己,那自己一定要發光!

不錯,發光並不是太陽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只要你肯付出!其實,每個人都一樣,要有堅強的毅力,要與生活中的每一個困難鬥爭,戰勝自己是成功的捷徑。

人的一生總要經歷無數的艱難困苦,一次困難就像一次狂風,一次考驗,一次洗禮。人就是在成百上千次的狂風暴雨的歷練中慢慢成長

人的一生,不凡在他的崎嶇坎坷!我們必須學會怎樣走過這些崎嶇,這些坎坷。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為成功而拼搏,就像去一個遙遠的聖地。我們必須奮鬥,必須追求,必須發現,但始終不要放棄!沒有毅力,成功只是虛幻,虎頭蛇尾的奮鬥也只是徒勞。

沒有風雨雷電的彩虹,不是美麗的彩虹;沒有挫折失敗的人生,不是精彩的人生!

閲讀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

馬克·吐温曾經説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相信,每個讀完這本書的人都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感動和震撼。

海倫是不幸的,在她19個月失去視覺和聽覺後,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繫,這個幼小的生命不知道如何排遣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到她的老師莎莉文走進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教她與人溝通。海倫漸漸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之路。當海倫理解了“水”字之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對生活強烈的渴求,開始瞭如飢似渴地認字、閲讀。後來,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法語、拉丁語等多國語言,閲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名著,她把學習比作攀登奇山險峯,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點進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漸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雲端、藍天的深處、希望的頂峯!在知識的'海洋裏,海倫感受到了幸福,正如她所説:“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説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膊,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

海倫説:“我努力求取知識的目的在於為社會人類貢獻一點力量。”那麼,作為正常人的我們又應該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知識的力量多麼巨大,它能使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人。假如,我們每一個人,在有生之年都能渴求知識,掌握知識,繼而運用知識,每天都懷着愛、友善、朝氣、希望去生活,我們的人生將會多麼幸福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