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後感大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4.44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呼蘭河傳讀後感大全(15篇)

呼蘭河傳讀後感1

《呼蘭河傳》,作者:蕭紅,原名張迺瑩。全書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初,發生在一座被封閉的小城————呼蘭河城中一段悲慘的故事。

《呼蘭河傳》中描寫了許多人物。而我最喜歡"祖父"這個人物。祖父是個身材很高大,很健壯的人,手裏總是喜歡拿着個長手杖。祖父是個非常慈祥、和藹可親,脾氣又好的人,當他遇到孩子時會經常和孩子們開開玩笑。他每次笑得都跟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似的。讓人感到無比的親切,就像我的家人一樣。

而且,祖父還很會"做飯"。呼蘭河城有一口井,不管豬、鴨……掉到井裏,祖父總是如獲至寶一樣把它們撈上來,為捱餓的'蕭紅做上一頓美味佳餚。祖父把它們裹上黃泥,用火一烤,再加點鹽和葱,香噴噴的"大餐"就做好了。祖父一邊看着蕭紅狼吞虎嚥的吃着,一邊關心的讓蕭紅慢點吃,別噎着。每次蕭紅都能吃得飽飽的。每看到這個情節總讓人感到滿滿的親切感。因此,祖父成為全書中我最喜歡的人。

説完了最喜歡的人,再來説説全書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情節————"小團圓之死"。

小團圓,她是胡家用8塊錢買來的童養媳,她原本是個梳着兩個大辮子,性格開朗、人又漂亮的 2歲女孩。但來到胡家後經常被殘忍的"婆婆"毒打,小團圓身體越來越差,變得非常虛弱,終於小團圓病倒在牀上,面色發黃。可惡的婆婆為了讓她活下來,用了各種歪門邪道的方法去"救"她。比如,用"跳大神"的方法非但沒能救活小團圓,反而小團圓差點被燙死。又比如,用"抽貼"的方法既浪費錢財又耽誤了治療時間。最後她還是在痛苦中死去了。雖然小團圓無法掌握自己人生的悲慘身世讓人歎息,但殘忍又無知的婆婆更可惡。

讀完這本書,給了我很多感受。世界上有些人內心是邪惡的,總會為了自己一時的爽快,而不惜毀掉別人的一生。但世界上也有更多像祖父一樣的人,他們善良,向世人傳遞着快樂。

這本書也讓我懂得了更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我會好好珍惜它。

呼蘭河傳讀後感2

前幾天,我有幸閲讀了蕭紅的著作《呼蘭河傳》。這是一本充滿無奈的“回憶式”長篇小説。

整本書分為七大章和尾聲。七大章主要寫了呼蘭河這個小鎮幾個主要的地方以及重要的風俗。蕭紅用不平凡的文字,描述出一個平凡又普通的小鎮。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以往這樣評價《呼蘭河傳》。“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圖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這個小城並不繁華,春夏秋冬無聊的交替,沒什麼好驚訝,就像發生在這個小鎮上的那些蕭條的事一樣平凡。這個小鎮裏,蕭紅將它描述得到處都好似暗灰色的淒涼的暗灰色如同一張紗布,不知不覺的籠罩着這個小鎮,籠罩着那羣愚昧的人們。遮住瞭如陽光般燦爛的人的笑臉。只是偶爾有“陽光”稀稀拉拉的的`灑下來,但也是一逝而過。轉眼即來的,還是暗灰色的“烏雲”……

灰色的色彩,平淡的敍述,將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呼蘭河城。在那裏,人們和迷信,隨處可見因愚昧、無知而發生的一個個杯具……裏面的人讓我感覺可悲,他們愚昧無知,使一場場杯具在那裏發生。他們寧肯順從天意,也不願相信事實。他們每一天做着相同的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是為了活着而活着,為了死去而死去。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杯具,讓我不明白哪個迷茫的人值得我去憐惜或是痛恨……

呼蘭河不僅僅只是呼蘭河,它能夠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有些扎彩鋪是為死人而準備的。人死了,靈魂就要到地獄裏去,地獄裏邊怕是沒有房子住,沒有衣服穿,沒有馬騎。活着的人就要為他做這麼一套。用火燒了,據説是到陰間就樣樣都有了。怪不得城裏人窮人都説“活着還沒死了好”之類的話。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裏,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在呼蘭河都成當時全中國的寫照。

當我翻到最終一頁時,《呼蘭河傳》就讀完了。而我的心境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中,又想起那段話了: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

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要怎樣樣,就怎樣樣。

都是自由的……

呼蘭河傳讀後感3

或因懶惰、或因拖沓成性,總之藉口總是容易找的,時至今日,終於斷斷續續的讀完了《呼蘭河傳》。誠然,為人物、為國家、為公司立碑立傳者比比皆是,而為地方、甚至一個偏遠小城立傳者罕有。蕭紅以散漫、隨意而又詩化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副多彩的風土畫卷,那是一個平靜、寂寥而又美麗的小城,一羣平實、健忘、鮮活的平頭百姓過着清貧而滿足、亙古不變,周而復始的原生態生活。一個時代、一座小城、一羣人彷彿是中國大地在那個時代,甚至更久遠時間中的一個縮影,一個寫真。可以説,《呼蘭河傳》是一個多稜鏡,不同人讀它,不同的感悟。

雖為南方人,不盡可能理解“不過了,買一塊豆腐吃去!”的妙處,讀着它,卻一股腦兒的勾起兒時的回憶,兒時的一幕幕以蒙太奇般的手法呈現在我的腦海,記憶瀰漫,尤為温暖,那燃着火燒雲的傍晚,裊裊炊煙,那看戲的熱鬧,那甜膩膩的叫賣聲,那也傍桑陰學種瓜的稚氣,串串童年符號永久的融進了故鄉的雲,故鄉的水,開始懷舊、開始戀鄉,我已老矣?但很享受這份温情,這份美妙。

遭遇苦難而悲劇的團圓媳婦兒、有些阿Q而忠誠的有二伯、勇敢堅韌的馮外嘴子……一個個鮮活、立體的'人物,彷彿就在我們的身邊,藝術源於生活,不需要多餘的裝潢和深奧的道理,接地氣,這就最容易引起共鳴與同感,而現實的生活,又有多少類似角色?

《呼蘭河傳》描寫的諸多人與事是中國文化和歷史沉澱的縮影,甭提那個大水泡子意義和經典的吃瘟豬肉的演繹,就拿“好冷的天,地皮凍裂了,吞了我的饅頭”,類似的“精彩”一直在生活中不斷的上演,而大家幫忙抬出陷入水泡子裏的馬,多半是為了熱鬧……呵呵,充分彰顯了我們民族特性和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歷久彌堅,又是多少文學評論家、社會學家不斷深究、分析的課題,我們難道不也應該常反省嗎?

《呼蘭河傳》承載了太多的東西,懶惰如我的讀者,懶於探究,而是隨躺隨卧,隨翻隨看,時任思緒飛揚,無限遐想,或悲或喜,信馬由韁,無拘無束,享受讀之樂趣而已。

呼蘭河傳讀後感4

平淡得如秋水的文字,卻描繪出一片多彩的風土畫,吟誦出一串悽婉的歌謠。這,就是蕭紅的著作《呼蘭河傳》。

寒假裏,這本使我深有感觸,回味無窮。

書中,蕭紅通過一個四五歲女孩的視角,寫下了她的童年。一個個故事獨立而又渾然一體。其中,我最記憶深刻的是小團圓媳婦的故事。

小團圓媳婦有個婆婆,這婆婆待她一直很不好,經常打她,掐她,罵她……。後來,小團圓媳婦生了場大病,臉色蒼白,奄奄一息。她婆婆不是去請大夫,而是幫小團圓媳婦舉行了驅鬼活動。跳大神,熱水洗澡驅鬼,扎彩人……最後活生生的一個人,就被他們折磨死了。

看完小團圓媳婦的.故事,我的心情像大海一般波濤兇湧,久久不能平息。也許,小團圓媳婦的病,只要多吃點藥,就能解決。也許,那些所謂的跳大神,熱水洗澡驅鬼,扎彩人……,不做反而會好。可是再多的“也許”也換不回小團圓媳婦的命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時封建迷信制度惹的禍。我陷入了沉思,再看看當今的社會,雖然比那時好多了,但這種現象依然存在。有一次,我好朋友小芳説:“大年七年級,她自己不小心摔碎了一個玻璃杯,正想掃掉,她奶奶連忙擋住她的手,然後説歲歲(碎碎)平安。掃了就不好了,不許掃!”後來那些碎玻璃還扎傷了一個客人的腳。我聽後想: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盡我的力量驅逐這種現象!

小團圓媳婦的故事,使我很同情她,同時又很憤怒!然而再讀讀作者與她的祖父的故事,我不禁又哈哈大笑。祖父最關心作者蕭紅,祖父就像是蕭紅的知心小夥伴,和她嬉戲玩耍。蕭紅與祖父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成了她童年的快樂音符。想想蕭紅無憂無慮的童年,再想想身處童年的自己突然很高興。是呀,時光如水,逝去如飛,讓我們珍惜童年時光吧!

讀完了《呼蘭河傳》,我要謝謝蕭紅作者,她讓我懂得了要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東西,好好生活,好好學習!

呼蘭河傳讀後感5

暑假裏我看了一本書——《呼蘭河傳》,書中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了我,直到開學還念念不忘。時不時拿出來品嚐,每一次翻閲都讓我受益匪淺。

《呼蘭河傳》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蕭紅在呼蘭河這座小城裏童年的生活故事,比如:“我”把祖父的帽子上插花,惹得全家笑成一片;每年下雨 ,泥坑會惹出事,淹雞淹鴨,抬車抬馬;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整座小城熱鬧非凡;小圓圓媳婦被胡家人折騰死

《呼蘭河傳》裏講述了許多小故事,俗話説小故事大道理,每個故事都藴含着深刻的道理:

當我讀到“我”把祖父的帽子插上一圈玫瑰花,祖父毫不知情,還説今年春天雨水大,他們這棵玫瑰這麼香,二里路也怕聞得到,祖父一進屋就惹得全家笑哈哈。從這裏,我讀出來慈祥而猶有童心的祖父和天真活潑的“我”都是家裏的開心果,一個也不能缺少。此時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熟悉的面孔——我的爺爺。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一次在書房玩,腳一滑摔倒了,爸爸重要的文件也被我打亂了,爸爸剛要來教訓我,做完事的爺爺回來了,看見我立刻扔下鋤頭衝過來,輕聲細語地問我受了傷沒有。我慈祥的爺爺在我們家也是不可缺少的。

讀到每年下雨東二街道上的泥坑子就會漲很多水,路過的人

個個弄得滿頭大汗,渾身發燒才過得去。有的人説把牆折了過去,有的人説種樹爬過去,而説用土填平的一個也沒有。從這裏我讀出呼蘭河的人都很自私,只為自己着想,不顧別人。在我的生活中也發生過這種事情。在公園裏,一個空牛奶瓶不知被誰扔在最顯眼的.地方,三個小男孩朝那個方向走去,他們會撿嗎?讓我驚訝的是,其中一個小男孩竟然把空瓶子一腳踢進了池塘!多麼不文明的行為!踢瓶子的人不文明,扔瓶子的人更不文明。做個文明的公民其實並不難,即使只是把你手上的垃圾扔進垃圾桶這樣一件小事,也能彰顯出一個人的素質。真希望身邊的人們都能做一個文明的人。

讀一本好書,心靈得到一次洗禮。《呼蘭河傳》這本書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讓我終身難忘。

呼蘭河傳讀後感6

《呼蘭河傳》被作者蕭紅用一層憂傷之紗矇住了。通讀全文,總能隱隱約約感到些許悲悽,但又是那麼捉摸不定。是什麼讓她含淚愁悶?

小團圓媳婦死了,不知是被打死的,還是被“救”死的,我看八成是被老胡家的街坊鄰居給折騰死的。街坊鄰居們和老胡一家都是為了小團圓媳婦好,這不難看出,他們都想把她管教成一個傳統化的媳婦,所以才打她,在她生病時又都幫着出點子,雖是瞎出主意,但也是一片好心,只是結果不大好,在他們無所知覺的情況下,其實是把小團圓媳婦推到了鬼門關。

小團圓媳婦只是傳統保守的封建思想的一個犧牲品罷了,當然不只她一個,在那個時期恐怕還是有很多的。別指責呼蘭河小城的人們,他們也是無辜的,他們也只是受到了封建思想的荼害罷了,他們也是可憐人。他們是無知的,是愚昧的,是保守的`,是腐朽的,但同時也是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這就使得他們有了“愚昧的善良”。愚昧的善良比單純的惡毒更可怕,我一直這麼認為。惡毒令人憎恨,但愚昧的善良不同,它其實是惡毒的一個分支,只是掛上了“善良”的頭街,因為愚昧無知,所以總是被人們諒解。正因為人們對它的縱容,它才會一次又一次地變相地“殺人”。

既然説到了小團圓媳婦,談到了愚昧的善良,就不能不提小團圓媳婦的婆婆。道家曰:“人性本善”。話是不錯的,人的心在前期的確是善良的,但注意,是“本”,人心到了後期就會被黑暗的社會腐蝕了,變異成“愚昧的善良”,小團圓媳婦的婆婆無疑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是不把小團圓媳婦當人看的,甚至把她貶得連動物也不如。不過她到底還有些良心,不然也不會花大錢給她媳婦治病,但盡花得是些冤枉錢,藥方子荒謬到了極點。婆婆是不知道的,正因她愚昧的善良才間接導致了她媳婦的死。這個婆婆在書中是個反面人物,是當時社會上眾多婆婆的影射。由此可見,愚昧的善良坑害的人不在少數,説它比惡毒更毒也就不為過了。麻木的思想,麻木的人,使得愚昧的善良肆無忌憚地在世上橫行霸道。

愚昧的善良,它同惡毒並肩走在一起,狀如親兄弟……

呼蘭河傳讀後感7

著名作家茅盾曾評價這本書:“一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説到這,你應該會知道這本書就是二十世紀女作家蕭紅所寫的“現當代長篇小説經典”《呼蘭河傳》。它是二十世紀中國最清涼的人情小説,也是女作家蕭紅一曲哀而不傷的輓歌。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東北呼蘭河畔一個小縣城裏,住着女作家蕭紅,她從寒冷的冬天開始記錄。也許,這段童年回憶對她的印象太深刻,至她長大了,還記得這段又傷心,又快樂的童年。

《呼蘭河傳》所描寫的場景,事情都十分仔細。不説作者蕭紅的童年記憶全在上面,但我肯説,只要是記得的,只要是書上蕭紅寫了的,都是十分詳細的。

“西二道街上,不但沒有火磨,學堂也只有一個。”“有一次一個老紳士在泥坑漲水時掉裏面了。”“來了風,廟子上的鈴子格稜格稜地響。王寡婦的破框子雖不會響,但也會東搖西擺地作着態。”這幾句話看似沒什麼特別的,但是這幾句話和文章裏的其它話都有一個重要的手法,也是許多人丟了的手法,那就是貴在寫實。很多人看見文章要求是“寫一篇親身經歷的事”,就拿生活中的一件事,把它改改改。原本的事就被改成另一件事了。這樣一來,就成了編,這樣是可以,但是寫文章還是講究原汁原味的好。當然,加點輔料,也就是好詞好句來畫龍點睛,會讓文章變得更有趣。

讀着讀着,我發現了文章的'另一個特點兼優點。

很多人和我一樣,看見悲慘的電視劇、文章都會傷心。有時候這個“環節”過了,還沉浸在眼淚海洋裏。這時,我們可能需要一些充滿正能量的事物來“治療”一下我們。而作者蕭紅,每次在寫完比較悽慘的段落或篇章以後,作者蕭紅就會寫上一些充滿正能量的植物,寫得栩栩如生,讓人身臨其境。《呼蘭河傳》這本書不僅是一本著名的長篇小説,也是蕭紅的自傳。獨特的寫法讓我一遍又一遍地翻閲……

呼蘭河傳讀後感8

生命如秋葉般一吹即逝,雖着有華麗的金裝,卻一碰即落,脆弱不堪。它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一個貧苦的小城,每個生命的消失都不值一提。

“我”的家鄉在一個不起眼的小城一一呼蘭河。她家在一個大庭院中。在這裏,有人死了便是死了,即便活着也如同死了般。連小城中的生活都是反反覆覆、枯燥乏味的。每隔幾月就會舉行一次“精神盛舉”——祭拜鬼神,熱鬧也不過是過度迷信引起罷了。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生都只是平平坦坦地過去了。

亂世的熱鬧來自迷信,愚人的安慰只有自欺。

在平淡的生活中也曾有一個生命成為了亮點,卻慘忍地熄滅了。

生命是頑強的,但又是脆弱的。年僅十二的小生命,卻逃不過婆婆的毒手。小團圓媳婦被婆婆虐待,不幾天便得了重病,迷信的婆婆用了各種辦法治病。跳大神的大神説要用開水燙才能好,婆婆迷信便依了,她被開水燙時許多人圍觀,無一人阻攔,不久後她就死了。在她重病時依然對“我”笑,最後在眾人眼前死去。

馮歪嘴子也是極慘的一位,他一直生活在人們的流言蜚語下。在人們口中,他並非什麼好東西,其實他善良、大方。在後來的生活裏,他與王姑娘在一起了,生了兩個兒子,然而在生下第二個兒子後,王姑娘死了。人們的亂罵與王姑娘的去世讓他苦不堪言、生不如死。在結尾,他看到兒子,又找到了活的希望。

呼蘭河城的人們,比石頭還冷漠,比惡魔還惡毒,甚至視生命如塵土,他們苟且地活着。在生活的壓迫下,他們早已忘卻了生命的.價值,變得不堪入目,憐憫之心也早已化成了虛榮心。在小説中,有一句話直接體現出了他們生活的艱苦及無奈,一羣窮人來到扎彩鋪説:“人活着還不如死了好。”

生命本該是無價的,是頑強的,是多彩的,但再怎樣也避不開社會的黑暗。小説的背景都是黑暗的,無時無刻都散發着化不開的悲涼感。在“我”的童年中,只有祖父能給予温暖。讀的過程中,也有與祖父一同在後花園戲耍時才能感受到色彩,如同黑暗中零碎的光亮,似明非明,被黑暗籠罩。

沒有目標與理想的生命,就如同空氣般的存在,黯淡無光,毫無意義。如今的生活,有理想的人、琳琅滿目的城市、良好的教育,生命已不再只是塵土,已是如浩瀚海洋般的存在。

呼蘭河傳讀後感9

我總是想到一個梳着辮子穿着棉襖的小女孩,瀟瀟地站在田畔高地上,形態裏面透着一絲輕靈,神態裏面透着一絲落寞。

我總是想到蕭紅的童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待在小鎮子裏。可是她只能面對這樣單調的生活,面對着呼蘭河這小城人們對愚昧與良善,尋找着世界上的音響與色彩。

她愛這個小城,所以她以含淚的微笑回憶着寂寞的小城,懷着寂寞的心情,在悲壯的鬥爭的大時代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和社會的共鳴。一直到她的.墓碑靜靜地獨立在香港的淺水灣,陪伴着一撥又一撥來來往往的紅男綠女,謳歌着她內心淺淺的悲哀和孤獨。

祖父應該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牽掛。她年年歲歲的與祖父的生活在她心裏生根發芽,變得枝繁葉茂。然後呼蘭河從住着她的祖父,到埋着她的祖父,祖父一過八十,就成了她回憶裏的人。

我説這些文章是悲哀的,在蕭紅的心裏,她的童年被禁錮在這個充滿迷信和封建的小城裏,她見不到一絲光明。她只好在後花園和破舊塵封的後房裏消遣。她愛她的祖父,她在祖父的身上才看得到童心與自由。

但是小城裏的人,大多又是良善的。他們的良善對蕭紅日後的性格起了重大的影響,他們的樸實忠厚也在文中得以肯定。

當蕭紅用孩子一般的筆觸寫這座小城的時候,她的內心卻是悲憫孤寂的。當她再次立在小城田畔高地上的時候,天明瞭,路也闊了。可是她越來越看不清楚這個世界,這個社會不再善良。世界上不再有她的祖父,她的有二伯,老廚子和曾經的東鄰西舍。她悲傷地看着這個世界。曾經厭惡的單調與愚昧,也漸漸隨着一次次雨水的沖刷洗滌乾淨。可是小城不在了,她曾經生活的地方和深愛的地方不在了。相比較起童年時的孤寂,成年後的孤寂程度更加深沉。

她終於看透徹了這個世界以後,靜靜的離開了。

只留下一曲哀歌。

呼蘭河傳讀後感10

每個像蕭紅和我一樣在小城裏長大的人,都能感受得到,自己生活的小城就像烙在自己身上的印跡,有愛與哀愁,也有其中的獨特。

蕭紅筆下的黑龍江呼蘭河城,尤其是這樣。在這部長篇小説裏,蕭紅開始着筆時就寫到這是一個嚴冬會把大地凍裂的地方,這裏以東西南北分每一條街道。道上走着這個城裏的行路人,他們中穿梭着車伕、賣豆腐的、賣糖的,不同的街道里分佈着不用打廣告的布店、鹽店、藥店、學堂,火磨院子,蕭紅用筆帶着我們走進了這個小城裏,我走進去,像走在另一個年代的我的家鄉,一下十分熟悉,一下又走進了她的時代的舊記憶中,點點滴滴都甚是吸引着人進去,甚至已經身在其中卻令你渾然覺。

整篇《呼蘭河傳》,其實最讓我合上書後感慨“怎麼那麼好啊”的,是蕭紅以“我”,“我”這個小女孩與祖父共同度過的童年生活。蕭紅家的後花園,是她幼時的樂土,後花園裏生長着各種蔬果、花朵,倭瓜、西瓜、櫻桃汁液甜蜜,園裏小蜻蜓和螞蚱、蜜蜂打開了童年裏活潑的笑臉。小蕭紅總有着好奇的問題問祖父,字句裏深映着祖父對她深深的寵溺和愛意。

一老一小,在後花園裏採摘果子,祖父修剪玫瑰花的枝葉,她便偷偷將玫瑰插在祖父的帽檐上,祖父聞到花香還嘀咕着這花開得真真是好,祖父的樣子惹得家人都開心地笑起來。蕭紅在這些片段裏反覆寫,“我笑得最厲害,我在炕上打着滾笑…”笑啊笑。而殘忍的`是,她在文末的時候一説“從前那後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讓人覺得深感無力,斷絕在故事的結尾。

“小主人逃荒去了。”蕭紅一生的經歷來看,她一逃出去便是一生,那個童年天真的自己,還有那個再也回不去的故鄉,真的就遠離了,再也不能見。而你或我都可能從小城走來,一生都在找回去的路。

呼蘭河傳讀後感11

今年暑假,我愛上了讀書,我最愛看的書是《小狐狸發明記》,這是一系列的動畫故事書。一共有13本,我每一天都翻看書本,不時樂得呵呵笑,遨遊知識的海洋,這樣的暑假真寫意。

《小狐狸發明記》主要講述森林邊的胡蘿蔔小鎮上,生活着一隻古靈精怪的小狐狸,他酷愛發明,樂於助人,十分自信,但常常惹出亂子。和他一齊的還有一羣古靈精怪的兔子,他們身懷絕技,神通廣大,卻又調皮搗蛋,總是麻煩不斷。這是一套好玩又好看的動畫故事書。

在這套系列書裏面,我最愛看的`一個故事是《長老的祕密》裏面講述了小鎮將要舉行歌唱比賽,長老要求所有人都要參加,樂於練習,不能隨意偷懶。雖然“叮咚”他嗓子很大,可是大家認為他聲音很難聽,所以他告訴長老,要求退出歌唱比賽,長老説:“誰也不能退出比賽,你要回家加強練習!”。叮咚在茂密的森林裏面練歌,沒有想到長老也在那裏散步,當叮咚咿咿呀呀地開始練歌,長老聽到後嚇了一跳,以為有妖怪,長老從叢林房子的樓梯上絆倒了。叮咚看見長老跌倒了,立刻過去扶起長老,長老見到叮咚説:“我真的從來沒有聽過如此難聽的歌聲。”叮咚心裏想:“我的歌聲真的有那麼難聽?”叮咚就是説:“求您了,只要不要我參加歌唱比賽,您讓我做什麼都願意。”於是長老給叮咚一個機會,要他這幾天去監督其他兔子是否有練習唱歌。叮咚想法設法用毛線連接兩個紙杯,發明了聊天機,及時地告訴長老大家在家練習唱歌的情景。可是卻遭遇其他人的不滿,説他是告密者,叮咚明白了十分慚愧,於是他向大家道歉,得到了大家的原諒,之後,叮咚對長老説:“我也要參加歌唱比賽。”

這本書有生動的故事、爆笑的情節、幽默的對白,讓我在笑聲中領略科學發明的奧祕和創造成功的歡樂。

它更告訴我:對於表現自我本事的機會,必須要好好珍惜,如果自我的本事不足,就要勤奮練習,不能偷懶,更不要出賣自我的朋友,作為一名一年級生,我在這個故事中學會了很多。經過暑假讀書活動,我更愛讀書了,我要成為一名更加優秀的國小生。

呼蘭河傳讀後感12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書,叫《呼蘭河傳》。這本書十分好看,語言幽默風趣,有些地方看了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書中的主人公是蕭紅、小團圓媳婦和馮歪嘴子。這本書總共分為七章,是作者蕭紅的童年回憶。作者蕭紅是我國現代著名女作家。這本書主要寫的就是蕭紅小時候渡過的一些美好時光,鄉里鄉親發生的一些趣事。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和有二伯發生的一件事。有一天,有二伯偷東西時被我撞見了。他偷銅酒壺,而我在偷墨棗,彼此都害怕,也都很尷尬。二伯説:“你不説麼?”“不説。”“好孩子”。“那你讓我拿走墨棗。”“好的。”這件事讓我感到很有趣。現在回想起來,我依舊覺得很好玩。而書中所謂的偷,也只不過是一時的貪吃、好玩罷了。我記得我小時候也很調皮。有一次,我和哥哥在玩,看到桌上有瓶啤酒,大伯在燒菜,我和哥哥一人喝一口,把酒喝完了。

有二伯的性情很古怪。有東西,你若不給他吃,他就罵。若給他送上去,他就説:“你二伯不吃這個,你們拿去吃吧。”家裏買了落花生、凍梨之類的,若不給他,除了讓他看不見,若讓他見着了一點影子,他就沒有不罵的:“***的……王八蛋……兔羔子,有貓有狗吃的,有蟑螂、耗子吃的,***的`就是沒有人吃的……兔羔子,兔羔子……”有二伯給蕭紅帶來了許多的樂趣。回想起他時,她的內心一定是特別的開心,非常懷念有二伯。

作者蕭紅的童年是多麼的有趣啊!尤其是有二伯,他那古怪的性格,讓我覺得很有趣,也正是他給蕭紅的童年增添了幾份生趣!蕭紅每天都很會創造一些有趣的事情出來,很自在,無憂無慮地度過了每一天。

童年是屬於孩子們的。在蕭紅的童年裏,有天真、調皮、無知與歡樂,也有悲傷、痛苦、思念與依戀。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寫着,“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就為裏面的人物悲劇埋下了伏筆。

蕭紅的童年又可喜、又可悲。或許經歷了悲,才能更真實地體會到喜!

呼蘭河傳讀後感13

在這個暑假,我媽媽讓我多去書店轉轉。一次,偶然看到由大作家蕭紅所著的《呼蘭河傳》。我瞬間就愛上了這本書。將它借走了一個月,這不算一本很厚的書,但是裏面卻講了許多作者與自己祖父的事情。

蕭紅是東北人,她來到上海,但是卻受盡人們的鄙夷,在他心灰意冷的時候,她遇到了慈祥的魯迅,這也使蕭紅開始提筆寫作,之後《呼蘭河傳》就面世了。

當時的社會非常的黑暗,但是呼蘭河的人卻都是善良的,但仍然沒有避免舊社會對他們的`殘害。

祖父是一個非常的幽默,疼愛“我”的人。有一次,“我”在後園摘了一朵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知道,還説“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

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只有十二歲。如果是現在我們這個新時代,應該過一段開心的童年生活。但在那個黑暗的舊社會,她卻被賣給別人了,做起了童養媳。和現在快樂無憂無慮的我們相比,她是多麼的可憐。

作者的童年,是快樂的,同時也是寂寞的。作者經常在後園與祖父玩耍,很自由,很快樂。但是她的父母卻對她很冷淡,祖母更是兇。

大文學家茅盾曾這樣評價這本書“它是一篇敍事詩,是一幅多彩的風土畫,是一串悽婉的歌謠。”這本書從很多方面去寫,但都能看得出作者對童年無憂無慮生活的懷念以及對黑暗的舊社會的絕望。

通過讀這本書,我知道每個人的童年生活都不一樣,有快樂的,有悲傷的,有絕望的。童年一人一輩子只有一次,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不讓自己後悔。等到長大了,還可以回憶自己的童年。

蕭紅在四十二歲就早早的離開人世,只給我們留下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們應該好好的品味,賞析。

合上書,閉上眼睛,蕭紅快樂的童年生活似乎完美的展現在我的腦海之中。令我久久不能忘卻。

啊!我多想讓時光暫停,讓我永遠的留在我的童年。可是時光總是要走的,既然這樣,我只能好好珍惜我現在擁有的時光,感受童年的美好。

呼蘭河傳讀後感14

冰心説:“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落士比亞説:“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桂甫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也認為,書就像調味劑,讓枯燥的生活變得活力四射。在今年寒假中,當我關上這本書時,心中早已有了這種感慨。它就是—《呼蘭河傳》。

書如其名,作者蕭紅以回憶自己與家人的趣事和自己故鄉呼蘭河城所發生的事來寫的。整本書一共有七個章節,其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還是第三章的一段對話:

等祖父發現我鏟的那塊滿留着尾巴草的`一片地,他就問我:“這是什麼?”

我説:“穀子”。

祖父笑起來,笑得夠了,把草摘下來問我:“你每天吃的就是這個嗎?”

我説:“是的”。

我看祖父還在笑,就説:“你不信,我到屋裏拿來你看。”

我跑到屋裏拿了鳥籠上的一束穀穗,遠遠地拋給祖父了,説:“這不是一樣的嗎?”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過去,講給我聽,説:“穀子是有芒針的。狗尾草則沒有,只是毛嘟嘟的,就像狗尾巴。”

看到這裏的時候,我不禁笑話作者連狗尾草和穀子分不清。過了一會,笑夠了,又想起自己小時候何嘗不是這樣呢?不知不覺,從發呆變成回憶,從回憶變成身臨其境,這種感覺似乎像極了作者回憶時的樣子。

書中有濃濃的親情,有美麗的“火燒雲”,有作者的家鄉——呼蘭河城,城裏有荒涼的小院,有性格古怪的二伯。而這些,看似沒有關聯,實際上這些看似無用的東西,合起來卻是作者對鄉親鄰居、親朋好友的思念,對家鄉的想念,更是對年少時的一份回憶。

作者最後一句話説的很對——“書中並沒有什麼優美的故事,但每一個字,每一個詞,卻都充滿了回憶”。

是呀!難怪作家葉文玲《我的“長生果”》中的一句話:“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鑑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還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呼蘭河傳讀後感15

週末無疑是讀書的最好時光,早上打開《呼蘭河傳》,一口氣讀完後才發現不知不覺已經黃昏。《呼蘭河傳》出自著名女作家蕭紅。以前讀的書再怎麼悲傷也不像它所描繪的那樣荒涼,再怎麼荒涼也不像它描述的那樣死寂。生活在呼蘭河的人們,是徹徹底底的悲劇。

通過第一章介紹的故鄉的整體環境,輕輕鬆鬆把讀者引進故鄉呼蘭河城,讓讀者感受到呼蘭河城是一個自然,美麗,可愛的地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的走,那是自古也就這樣的了,風霜雨雪,受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着自然的結果。”在這部小説裏,蕭紅筆下的“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滿懷着對於廣闊世界的好奇和爛漫的童真,用一雙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我為蕭紅筆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們每天忙忙碌碌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成不變,沒有色彩和花樣,只有脆弱和枯槁。那裏的人是如此的冷漠,面對他們好比面對一堵厚牆。他們一生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可那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

整篇小説樸素流暢,宛如你與作者在一個美麗的繁星當空的夜晚,聽她娓娓講述着呼蘭河—她美麗的家鄉。儘管悽婉,儘管優鬱,卻仍然美麗得動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説更為誘人。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鬆之感,然而愈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點病態,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

看完這本書,我在想,每個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樣,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儘管那裏充滿着無知、愚昧、苦難、悲涼,甚至絕望。但是她還是用最平和的語氣描述着一切,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人,總是要走出童年的精神家園的。《呼蘭河傳》這“回憶的詩學”,給予了我們片刻的精神的迴歸。

回首童年,確有千般滋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