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我們仨》有感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8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 《我們仨》有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 《我們仨》有感15篇

讀 《我們仨》有感1

第一次看《我們仨》的故事還是在高中,多年過去已經不記得內容,只記得自己曾為那份真情感動過,提起筆來不知從何落筆,於是重讀此書,不同以往,隨着年紀增長,除了感動,更有許多感悟。

這本書是楊絳先生92歲時所著,全文以温馨的筆調記錄了楊絳、錢鍾書、錢媛一家三口平淡瑣碎的日常,最尋常處見温情,"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正是這個樸素的家庭讓我看到了一家三口不平凡的追求,面對災難時的平靜,面對榮譽的低調,面對困苦的淡然,相知相守,相濡以沫,一家三口將瑣事比作"石子"閒時細細把玩,人生的一切美好來自於對生活的熱愛,雖然從開頭就早已經知道結局,讀到"我們仨失散了"那一刻已然心痛不已,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但是在楊絳筆端看不到一絲悲觀,洋洋灑灑處處見温情,這個老人用文字無聲的記錄着他對愛人和女兒的思念,家的意義不會因為生命的消失而改變,我甚至能想象的到這個老人含淚回憶着,一句一句記錄着。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逝者如斯,活着的要比逝去的痛苦千倍萬倍,生命旅途裏跋涉,家是一處港灣,"我們仨已經在人生道路上走到盡頭""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原來的家沒有親人陪伴也已經成為路途上冰冷的客棧,毫無温暖可言,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傷,抹着眼淚合上書,而那份無法表達的愛,無人訴説的情,迴盪在心裏很久很久……

《菜根譚》中有一句話:"以積財貨之心積學問,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我把它寫在筆記扉頁,不曾忘記,有一天無意在恩師日誌中讀到這句話的改編版叫做"以賺金錢之時賺快樂,以償宿債之念待親情"我覺得很有道理,把它記在了前一句話的下面。道德如浩瀚星空歷久彌新,知識也會讓人對世間的悲歡更加敏鋭,我想我似乎更加懂得這種償宿債之念待親情的迫切,這種迫切源於害怕,害怕親人的離去,於我來説,便是害怕那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恨,再説我家的"我們仨",如今是爸爸、媽媽和我,我想將來還會有另一個"我們仨"會是丈夫、子女和我,我會扮演着女兒、妻子和媽媽的角色,無論是什麼,這份難得的親情便是命運給予我最大的恩惠。世事無常,誰又會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天災人禍總潛伏在某個拐角,猝不及防,我常常告誡自己,我該做個好女兒,少讓他們勞心,盡我所能,親情逝去難再得,遲了就在也找不到了,再也找不到了……

讀 《我們仨》有感2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陌上花開情,君可緩緩行。

初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我驚歎先生樸實無華的文字間湧動出的感人心懷的深情摯意。

這番深情寄託在她對往事的無限眷戀之中,寄託在她對女兒及丈夫的殷殷關切之中,寄託在她對人生的深刻領悟之中。因為深情,所以真摯;因為真摯,所以動人。

老人淡然敍述"我們仨"看似平常的生命旅程,然而語淡卻情濃。若非情濃,親人相處間的一言一行又如何能在她的腦海中留下如此清晰的烙印?如何能在她的心海上泛起一圈圈永不消逝的漣漪?如何能在一次次苦難中綻放生命絕美的花環?

再讀《我們仨》,我驚歎於楊絳與錢鍾書兩位先生及他們女兒錢媛淡泊名利,潛心為學的高風亮節。

無論是出國深造還是歸國致學,他們對學問的探究總是懷有極大的好奇與一絲不苟的精神。沉浸於快樂的求知之旅,他們無視空間的狹小;無視環境的險惡;無視社會的動盪;靜心為學,留下《管錐編》、《圍城》、《唐吉訶德》翻譯本等等閃爍智慧之花的鴻篇鉅著。

學問涵養身心,他們即使在輾轉流離的歲月中依然保持着對生命本真最執着的探索。文中我最喜歡的一處表達是,楊絳先生視户外散步為"探險",無論是在異國他鄉還是在熟悉的家鄉園林,先生總稱她與錢先生的午後散步為"生活探險"。可否認為,正因為有此等對待生活的赤子之心,兩位先生才會於平淡無奇的生命中覓得幾分詩意與甜蜜;他們對待生活中的逆境才能做到"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緬懷大師,致敬大師,不僅僅因為學問,更因為他們崇高的境界與超脱的心性!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大師的《我們仨》業已落幕,千千萬萬"我們仨"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就讓我們一起深情體味人間煙火氣的温暖,滿懷好奇地探尋生命下一站的幸福!

讀 《我們仨》有感3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題記

這本書記錄了楊絳與其夫錢鍾書和其女錢瑗的一起做的一個萬里長夢。這個夢由最初的三個人,慢慢的變成了兩個人,以至最後楊絳自己一個人,獨守着孤獨,獨自一人懷念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女兒。

在書的末尾楊絳先生寫到:"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家,有人的地方才有家,一個家不是一個所謂的房子,而是有三個人、四個人、五個人…共同生活的地方,如果沒有人,哪算再大的房子,也只是空殼,一個客棧而已,因為隨時都可以拋棄不管,不會有不捨,不會有更多的感情,只會苟且的活着,因為少了責任。哪怕家再小,只要有人,就會有愛,因為有責任,家是產生責任的搖籃,才會使人相互依託,才會使再難吃的飯,也會由衷的説好吃;才會當家人去開會,耽誤了幾天,也要去派出所;才會當團聚時由心的問寒問暖,而不是客套。那才是家。當楊柳又變成嫩綠的長條,又漸漸黃落,驛道上有滿地落葉,一顆顆楊柳又都變成光禿禿的寒柳時,人與人散了又聚,只有家是無論怎樣都拆不散的,哪怕裏面的人離得再遠。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人世間不會有小説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因為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不珍惜我們能與家人相聚的日子?未來的日子我們永遠也無法預料,我們只有守住現在的一點一滴。因為生活就是這樣,像我們,現在還小,雖然也會與大人置氣,那是因為我們不懂,但隨着這我們越來越大,是不是應該懂得越清晰?使我們以後自己回憶起這個萬里長夢會更美一些?

人生甚短,每一個歷程無非就是這漫長曆程中的一小站,在你度過這一小站時,請記住,不要忘了看看叫你周圍陪你度過的家人,對他們笑笑,給他們個信號,告訴他們,你在。不要她們一個人思念好多人!深淺不一的印記,付之一笑的回憶。

讀 《我們仨》有感4

《我們仨》講了一個温馨的故事,一家人的互幫互助,一個人對於另外兩個人的思念,兩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思念,體現出了一家人的互幫互助與親情的温暖。

在看《我們仨》的時候,真的感覺像一本小説一樣,不像是真正發生過的事情,裏面有很多的事情都是在我們生活中不曾出現過的,但是其中體現出了一家人的互幫互助,足夠體現出就算在人世間經歷了世間百態,會到家中,永遠都面對的是最温暖的親情。

當三人中,女兒首先去世的時候,夫妻兩人總感覺空落落的,心裏也像少了個人似的,這種感覺確實不好受,所以會説:“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其實是思念以前的他們,表明現在她也不是以前的她了,這也顯現出了天下宴席,總有散盡,那時候説出這句話的時候,所有的情形早已不復,故人早已走遠,而現在只剩自己獨自一人,這種心情極其落寞,而這本書所能夠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珍惜現在所有的親情,而且還有對於家人一定要有的一種信任,都是在無論在社會上,在學校中尋不來的血濃於水的感情。

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我們的平安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他們也很享受與我們在一起的時光,當我們離去,他們會思念,會牽掛,會回憶,時而也會被以前的事情逗樂。我們要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在他們離去之後我們也應該“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讀 《我們仨》有感5

説起這本書,對於我來説,其實應該算是一次偶然的機會,然後閲讀了這本書,當初的自己還是一個學生,因為當時自己心儀的女孩特別喜歡看書,而且對楊絳先生特別的崇拜,在一次聊天的時候,説起楊絳,她滔滔不絕,對於《我們仨》更是非常的喜歡,而自己想着,一個女生,這麼喜歡一本書,這本書到底有多好呢?然後自己就買了一本,然後再無聊的選修課看着這本書。

對於這本書,因為自己沒有經歷過太多,所以對於這本書當初看的時候模模糊糊,也沒有看出哪裏比較好,如今自己當了父親之後,經歷了更多之後,對於這本書的理解就又更深了一點,全書的前兩個部分一直在説夢,第三個部分便是現實,是楊絳先生對一家人的回憶,這種回憶在我看來就是一種對至親至愛的一種回憶,是一種對生活的一種回憶,對楊絳我先生來説,這大概是回憶無窮吧,而這本書也是一位老人記錄了自己和丈夫、女兒一起生活的63年間的點滴,相信不同年紀的看到這本書的感受都不一樣。

對於這本書,前兩部分説夢,第一部分就是夢是鍾書離我而去,第二天鍾書安慰我,心裏也是變得十分的寬慰,於是似乎鍾書記着我的話,讓我做了個長達萬里的夢,而第二部分在我看來,是最讓人受罪的,自己一生最愛的兩個人離開人世,一個一個女人,承受的住這樣的悲痛嗎?這樣的一部分只能簡要概括,而楊絳先生的感情寄託在説中,只有投入進去,才知道,原來一切離自己這麼近又這麼遠,誰不會經歷這樣的事情嗯?而楊絳先生將這些記錄下來,更是讓人佩服,心中的悲痛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第三部分就是現實,在至親的兩個人離開楊絳先生之後,她一個人孤零零在這個世上,每天看到家裏的一件小物品,都會發呆很久,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個概括確實很貼切,雖然我們都稱她為先生,但是她始終還是一個女人,丈夫的妻子,女兒的母親,兩個人至親的都離開了她,她的悲傷沒有人替她承受。只留下她一個人在世上。

對於全書最後1997年阿媛去世,1998年鍾書去世,我們仨就此走散了,在連續的兩年的時間,這麼好的三個人就這麼走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温馨的家庭最終煙消雲散,只留下孤獨的她在尋覓歸途。

讀 《我們仨》有感6

第一次拜讀楊絡先生的《我們仨》,還是在大學時代。

那是在圖書館不起眼角落裏的一本小書,泛黃牛皮紙質感的書皮上印着於寫的"我們仨"3個字,並跟着這樣一句平實而温暖的話: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讀罷,我不禁感動流淚,似乎有股暖流在內心蔓延,讓人久久不能釋懷。此後,每每拾起這本小書偶然讀一小段,都為她樸實的親情和淡泊超然的境界而回味深思。

《我們仨》是先生寫的家庭回憶錄,敍述她和錢鍾書以及獨女錢援温馨、簡單而富有情趣的家庭生活。雖然記錄下的只是生活中零碎瑣事,卻一點不顯宂長乏味。在經歷"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後,一個單純平凡的學者家庭近一個世紀的成長跋涉,在先生哀而不傷、行雲流水般的語句中娓娓道來。試想年已86歲的老人在最艱難痛苦又長達萬里的時光裏,奔波於雙雙病重的丈夫和女兒之間,惶恐地走在人生驛道上,先是送走骨血親女,再又送走伴她一生的丈夫,是怎樣一種孤獨的痛呢?然而書中卻無悲痛欲絕的語句,在看似輕描淡寫的文字背後是種樸素的心疼和淡淡的哀傷。正如她在女兒離世後寫到:

自從生阿段,永遠牽心掛肚腸,以後就不用牽掛。我是這麼説,心上卻牽扯得痛。

讀後不覺心酸,也被先生身上那種堅強的力量所感動,又怎會不清然淚下呢?

錢鍾書、楊絡先生一輩子相需以沫、相敬如賓,有着低調樸實的做人品格,女兒錢援亦是北師大英語教學的"尖兵",兢兢業業,不辭辛苦。書中這樣寫到:

鍾書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學問也是冷門。他曾和我説:"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們希望有幾個知己,不求有名有聲。

這一家人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慾所惑,也收穫着難得的恬淡與幸福。正如楊絡先生所説的那樣: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羊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甘潤。

一家人縱然已是天人相隔,那安定於無常世事之上的温暖親情已把"我們仨"永遠聯結在一起,生命和家的意義在先生的書中得到盡情詮釋。反觀如今,物質極大充足之下浮躁的社會氛圍讓很多人在追逐金錢名利中漸漸迷失本心,精神的空虛和內心的麻木似乎讓幸福和快樂遙不可及。或許我們欠缺的正是先生一家人"出世不離世人塵不染塵"的人生態度。倘若每個人都踏實做好分內之事,閒暇之時做些類似讀書、捐贈的"無用之事",而不盲從在以炫耀奢侈品為榮、帶着面具戰戰兢兢活着亦或空談虛偽的人羣中,在得與失之間有着"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胸懷,便會有不一樣的人生境界吧。

生命和家的意義是緊密相聯的,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萬家燈火中才可能會有温情的人生。當下,我們倡導傳承良好家風,而良好家風的形成也有賴於家庭成員的個人修養和人生境界的提升。這樣,自然會有温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也會從父母的"不言之教"中深深受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良好的家風也會淵源流傳。

"人世間不會有小説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樂樂的一起生活。""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

這是《我們仨》結尾的一段話。其中發生的也似乎是身邊的故事,主角是你,是我,是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人生一世,不過匆匆,在這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中,我們終會相聚相失。在滾滾紅塵與紛紛擾擾之中,我們應該培養堅強、低調、樸實的做人品格,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珍惜當下的每一天,也終會擁有温情的人生和"永恆之家".

讀 《我們仨》有感7

昨天看完《我們仨》,我就把書推給了閨蜜。她説她覺得自己個兒的閲讀習慣還沒養成,可我還是強推給了她,因為我是真覺得很值得看,也很值得花費時間認真看。最初是奔着錢鍾書和楊絳的愛情去的,最後卻被他們一家人濃郁得化不開的親情深深感染。

剛開始看的時候,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啥錢鍾書和楊絳老先生就生了一個孩兒,不多要倆?看完了書我覺得不是他們不想,是當時他們自己的現實生活情況和現實社會環境以及錢瑗本身的健康問題,使得他們沒法兒。錢瑗高中以前都是半休半學的狀態,健康問題太嚴重;而錢鍾書和楊絳老先生,回國後先是面臨着異地問題,而且還是昆明到上海如此之遠的路途;其次是住宿問題,楊絳帶着女兒爸爸家住一陣,婆婆家住一陣,後來錢瑗宿舍、辦公室等地兒,都曾做過他們的家,直到老年,他們才有了真正的屬於自己的一所公寓,可以説半輩子都是顛沛流離的狀態,這還不算當時的社會大環境。

楊絳老先生92歲時寫的這本書,92歲,卻依然能如此清晰明確地記得一家三口的點滴,除了説明老先生的確記憶力驚人外,更能説明的,是一家三口共同走過的那些快樂、艱苦、相互扶持的日子在她心目中的面積及分量,以及她一個人還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孤獨和懷念之感。

全書共三部分,第二部分看了兩遍才看懂,由於第一部分比較短,所以第二遍看第二部分的時候,順帶着再看了一遍第一部分,也就是前兩部分看了兩遍。第二部分楊絳老先生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一家三口在最後的幾年時間裏是如何相依為命的一起生活。

看懂了後,心裏特別特別難受,不敢感同身受楊絳老先生那個時候的心境,不敢切身體會楊絳老先生那個時候的那份堅強,更不敢祈求自己可以向老先生學習她身上的些許品質,因為我做不到。

女兒患癌晚期,丈夫卧牀不起,她在夢境裏記述了她一個人是如何在兩個醫院奔波照顧兩個病人的,這種方式,我個人覺得,不會很慘烈,對,是不會很慘烈的感覺,沒錯。

第三部分從他們結婚後一起赴英留學開始寫起,直至最後錢瑗先她和錢鍾書而去,第二年錢鍾書也丟下她離世。她説,我們仨就這樣走散了。不知道為啥,看到這兒,眼淚嗖嗖嗖地掉。而中間她和錢鍾書生活裏的種種,他們三口人生活裏的點滴,以及她、錢鍾書、錢瑗如何工作的偶爾描述,無疑不讓人覺得,這樣的戀人夫妻相處模式,這樣的家庭生活氛圍,這樣的相互扶持鼓勵工作,是多少人理想中的樣子。

同樣,我也只剩下羨慕和學習的份兒:學習楊絳對待錢鍾書“拙手笨腳”的態度;學習楊絳和錢鍾書豁達開明的夫妻相處模式;學習楊絳錢鍾書錢瑗一輩子都在孜孜不倦地工作、讀書的堅持;學習他們認真對待工作的態度;更學習他們不爭不搶、淡泊名利、過好自己生活的心態。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讀 《我們仨》有感8

這是關於親情、回憶、思念的敍述,它有個通俗不過的主題——我們仨。

這本書講述錢鍾書温馨的家。在這個家中三個人互相守護的感人故事。它好像一抹清風,那麼的清新,吹散走噪熱,陪伴我的暑假。

簡單的三個字,卻包含着一個家庭的互愛,不多不少,似他們每句話前加上的“我們仨”成為彼此之間的默契。

故事從夢引入,“在一個不知是什麼的地方,太陽已經落山,黃昏薄暮,楊絳竟走丟,她着急,她喊着錢鍾書的名字,聲音在空空的曠野中……”當她向錢鍾書講起這個夢時,錢鍾書只是淡淡地説,老。

是啊,轉眼間,他們老,兩位一起走大半生的風雨,無論一個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經然於心。

在這樣一個學者的家庭裏,女兒圓圓是異常活躍的,為這個家庭帶來許多的歡笑。她是他們的女兒,可有時卻像兩位老人的跨齡好友。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卻總是相處的愉快,家裏始終洋溢着温馨。

好景不長久,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輕易的失散,抒發“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的千古遺憾。楊絳開始對人生價值和意義開始思考,作者以自己淵博的知識和豐厚的人生經歷為基礎,探討生老病死這一人生規律,並給出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我們仨最終只剩下一個,哪怕再輝煌,也不可能再和從前一樣,但她説“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家人已離去,親情過往的點點,卻被真切地記錄在心中,記錄在《我們仨》。

掩上書,一種感慨由然而生。家,是每個人的避風港灣,無論你在外面多麼的勞累,多麼的辛苦,回到家,你會徹底的放鬆下來。所以,家,需要我們家中的每個人都用心的去經營,讓它被愛包圍,讓它充滿温馨、充滿温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愛我們的家人,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讀 《我們仨》有感9

世界上最永恆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永恆的擁有就是珍惜。——題記

花園裏有三朵花,最可愛的先謝了,後來是高大的,最後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朵,花開尋香,為我們譜下了人世間最美的愛——《我們仨》。

初識“我們仨”

一個不平凡的人,寫了一本平凡的書,卻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響,這就是楊絳和她的《我們仨》。

這是一本小小的書,簡單的色調,讓人覺得這本書好像已經放置多年了,有種懷舊的感覺。書的正面只有簡簡單單的書名和若隱若現的“Mom Pop 圓O”的字樣,背面是四行小字,其中,“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最為醒目。

“我們仨”是三個人的故事,但在楊絳筆下,卻不止三個人。因為每個人搖身一變,就可以變成好幾個人……

我們仨中的爸爸——鍾書,是女兒的“哥們”,還是媽媽和女兒的老師,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飯,都需要他們母女把他當孩子般照顧,他又很弱小。

我們仨中的媽媽——楊絳,是兩個頑童的媽媽,還是爸爸的好學生。她照顧爸爸和阿媛很是辛苦,但閒暇時也不忘讀書學習,寫了部四幕劇《稱心如意》,不料一鳴驚人,她所署的筆名“楊絳”也就此叫開。此後,又創作了喜劇《弄真成假》《遊戲人間》和悲劇《風絮》,後來完成了譯著巔峯之作——八卷本的《堂吉訶德》。

我們仨中的女兒——阿媛,是爸爸媽媽幸福的結晶,她會照顧媽媽,像姐姐;會陪媽媽,像妹妹;會管媽媽,像媽媽,她是全家的開心果!

亂了,全亂了,到底這是怎樣的一家人呢?讓我們走近一些去看清他們……

走進“我們仨”

走進我們仨,沒有了開始的疑惑,有的只是感動。

楊絳注重細節,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筆,看似零散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為她文章中的亮點。而這些點點滴滴,正是我平時覺得不足掛齒的那些片段:媽媽早晨一遍又一遍的叫我起牀,早上出門前一遍又一遍的囑咐,吃飯時一次又一次的為我夾菜……一家人的相視而笑……正是這些平凡小事,她卻可以把他們串在一起,似一串珍珠項鍊。

她的文字輕聲細語,似泉水叮咚。“我們仨”,雖似蜻蜓點水般淡淡的一筆,卻又力有千鈞……

家是什麼?她告訴我:三個人在一起就是家。一家人只要在一起,不管在哪兒都是家,都幸福。隨着鍾書和阿媛的離去,他們仨失散了,只留下了她一個人思念他們仨。“往事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她只能用夢境再把他們在一起的歲月重温一遍,再和他們聚聚。

是的,他們仨沒有分開,他們仨中的每個人都還生長在每個人的心裏。

合上書本,他們生活中的小故事仍舊讓人回味:牛津探險、飯館聽人吵架,動物園研究動物……朵朵美麗之花就在不經意間綻放……

真的,現在我覺得每天能徜徉在媽媽温柔的目光中,爸爸温暖的懷抱裏是多麼多麼幸福的事情。要知道,“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世界上最永恆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永恆的擁有就是珍惜。

《我們仨》,在這個炎炎夏日,你似一抹清風,多麼的清新,吹散燥熱,帶來別緻的温暖,伴隨着我度過整個暑假……

讀 《我們仨》有感10

終於把《我們仨》讀完了,之所以説“終於”,是因為之前早就聞過其大名了,其實讀完這本書也沒花多少時間。在我的記憶中,錢鍾書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用今天的話説是“天才”,比如讀書過目不忘、精通外語等。以前讀書的時候學寫議論文,老師要求摘抄收集很多論據。其中摘抄過的有一條就是關於錢鍾書“勤奮”的,楊絳整理了錢鍾書的讀書筆記,結果竟有好幾麻袋之多。當時也沒怎麼在意,畢竟只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而已。

“鍾書在巴黎的這一年,自己下功夫紮紮實實地讀書。法文自十五世紀的詩人維容讀起,到十八、十九世紀,一家家讀將來。德文也如此。他每日讀中文、英文,隔日讀法文、德文,後來又加上意大利文。這是愛書如命的鍾書恣意讀書的一年。”

在讀到這段之後,我便想起來了這些。可見,天才不是天生的。

後來,在《我們仨》中讀到了這一段:

“每晨一大茶甌的牛奶紅茶也成了他畢生戒不掉的嗜好。後來國內買不到印度“立普登”(Lipton)茶葉了,我們用三種上好的紅茶摻合在一起作替代。”

所謂的“立普登”,也就是今天的“立頓”。在超市隨處可見,只不過如今有點“賤賣”的味道了。

隨便説一下,精裝版的《我們仨》不論是紙張還是裝幀都很不錯。

讀 《我們仨》有感11

什麼才是家?何處尋温情?

當歲月奪走了最愛的人的生命,獨留一人苟活於世,回想起先前種種,能用文字來記錄萬分感慨的人,唯有楊絳了。

“我們仨”一個普通平常的書名,藴含着楊絳對家人的思念。“我們仨”普通的三個字,記錄了文學界上不平凡的二人的平凡生活。“我們仨”,三個人,一本書,代表着世界上多少個家庭的聚散離合。

楊絳在開篇的第一章,用夢來表達自己的孤獨,用陰鬱的氣氛寫出了自己對逝去的丈夫,病歿的女兒的濃重思念,用荒涼的情景展現了孤獨老人將靈魂寄於回憶,對喚醒一絲生命的活力的期盼。

當讀者仍縈繞在楊絳的悲痛中不可自拔時,楊絳用生動而樸實的筆墨向人們展現了他們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在這些點點滴滴的幸福中,藏着一家人的相互關愛。在英國時,錢鍾書與楊絳散步“探險”,錢鍾書為會劃火柴而得意,兩人共同下廚學做美食。女兒錢媛出生後,她和爸爸打成一片,即使在錢媛六十歲時,給父親寫的信上也會畫有兒時常畫的笑臉,來讓父親開心。三個人,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及時在xxx時期進牛棚,也讓他們坦然面對。

三個人的幸福,卻在綿長的幾十年後戛然而止。楊絳是這樣敍述的:“我們三個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突然屋子空了,只剩一人,獨守空居,那是怎樣一種淒涼。人皆逝,温暖不復。

同時,我也在思考。多年後,越入古稀,我會拿什麼向楊絳這樣去回憶。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擁有的幸福亦不相同,當美好的事物降臨在身邊,年輕的人們或許不會去銘記這些微小的幸福,只是享受一時的快樂。當家人圍繞在左右,年輕的人們還在為理想而奮鬥,發揮青春的激情,誰會注重貪圖家的温暖。但當身體漸弱,身邊的一切都像沙子一樣握不住地流淌,我們所需的或許只有年輕時富足擁有的温暖與幸福吧。接着,我們踏上尋家之路,像楊絳所説:“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

什麼是家?何處尋温情?

以孤寂存活,抱回憶為食,蒼老後我是否也會過上這樣的生活,我不知道。珍惜現在還存在的家,珍惜這難得的幸福,也讓自己在數十年之後有東西去回憶,有幸福去感傷,而不是做一具失去靈魂的軀殼,像楊絳這樣還能將美好用文字敍述,以傷懷為基,我亦是滿足了。

讀 《我們仨》有感12

關於寫作,有人喜歡用華麗的辭藻堆砌,彷彿是為了掩蓋貧瘠的思想情感,又或者是展示自己龐大的閲讀量。有人喜歡用最平實的語句,去描繪最真摯的情感。因為簡簡單單才是真,而情到深處自然就濃了。楊絳先生的文字就屬於後者。二零零二年出版了這樣一本書,它出自一位九十一歲老太太之手,篇幅很短,只有十多萬字,內容也很平凡,就是老太太追憶與深愛的丈夫、女兒在一起的日子。沒有故作高深,也沒有吶喊呼號,只有漫長人生中平凡的片段與點滴。然而就是這樣一本看似平淡無奇的書卻感人至深。這本書,就是著名作家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説到楊絳,很多人都知道她是著名學者錢鍾書的夫人。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時,隨着電視劇《圍城》的播出,許多人都知道了錢鍾書。慢慢的,人們也通過錢鍾書知道了他的夫人楊絳,也許有人認為,楊絳出名是借了錢鍾書的光,其實,楊絳本人也是著名的學者,在現代文學史上也有着突出貢獻的。楊絳本名楊季康,生於一九一一年,一九三二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八年留學英、法,回國以後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以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她是著名作家、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一九三二年,二十一歲的楊絳從東吳大學畢業後考入了清華大學文學院,就是在這裏,她和錢鍾書相識相戀,從而結成了一個令無數讀書人羨慕的夫妻志同道合,比翼雙飛的學者家庭。一九三五年楊絳與錢鍾書結婚,兩年後他們有了一個女兒錢瑗,和他們一樣,錢瑗也是高級知識分子,大學教授,這是一個多麼完美的家庭。然而在一九九七年,這個家庭破碎了。不滿六十歲的錢瑗因病先於二老去世。一年之後,一九九八年,八十八歲的錢鍾書先生也因病逝世。在人生之路上,一個完滿的三口之家只剩下了一個風燭殘年的老太太。四年之後,九十一歲高齡的楊絳推出了回憶錄《我們仨》。這本書原本是錢瑗生前準備寫的,後來楊絳來寫,一半是為了傾訴自己的思念,一半也是為了完成女兒錢瑗的心願。

這本《我們仨》追憶了楊絳一家三口在漫長的六十三年時間裏的風風雨雨和點點滴滴。然而這本書非常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結構很特殊,它不是平鋪直敍地敍述在過去的歲月裏,這一家三口所經歷的日子和故事,而是有虛有實地分作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很簡短,就一頁,講了一個楊絳夢到錢鍾書不見了的故事,夫妻之間脣齒相依的深厚情感就在這短短的篇幅裏催人淚下的浮現。這也為全書立下了一個“離別”和“思念”的基調。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仍是在講述一個“萬里長夢”延續着上一個夢境,把我們仨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揉進一個先歡喜後悲傷的生離死別的場景。如果説美好回憶像一碗粥,温暖、治癒,讓曲折的旅程無時無刻不被幸福包裹,那麼萬里長夢就像一壺酒,辛辣、清冽,如夢如幻,一點一滴都在刺痛神經。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裏才是寫普通回憶錄的手法,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一九三五年楊絳錢鍾書伉儷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一直到一九九八年錢鍾書逝世這六十三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楊絳先生以“我們仨”作為這部書的書名,我想她暗示的是,我們仨已經在這六十多年的歲月的磨折當中成為了楊絳先生生命的大多數,甚至是全部。

我感到令人最感動和印象最深刻的,那就是書中文字流露出來的一家三口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而特別令人羨慕和讚歎的是楊絳和錢鍾書的那種心心相印,脣齒相依。這種濃厚的深情真是令人頓起“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感覺。

生活中的傳奇很少,不過間或也有,他們倆是其中之一。其實錢鍾書和楊絳在大學的時候就認識了,那個時候錢鍾書的名氣很大,是清華四大才子之一,然而楊絳後來卻回憶説“我初識鍾書的時候,他穿一件青布大褂,一雙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鏡,一點兒也不‘翩翩’。”儘管初次見面沒有交談,但他們還是一見鍾情了。在第二次見面的時候,錢鍾書告訴楊絳“我沒有訂婚”,楊絳回答道“我也沒有男朋友”,就這樣他們兩人戀愛了,錢鍾書和楊絳兩個人在家世、心靈、才學上的無比契合造就了這一對珠聯璧合令許多人羨慕的猶如神仙眷侶一般的夫妻。那麼這對夫妻如果其中的一個離開了,另一個會怎麼樣呢。在書的第一部分,楊絳寫出了那種孤單、慌亂和淒涼。文字不長,卻是無比的落寞,惆悵和催人淚下,其中飽含的是楊絳對相濡以沫一輩子的丈夫的深深眷戀和不捨。

有人評論《我們仨》説,面對夫逝女亡的靜思和追憶,楊絳的文字竟然沒有一句悲痛欲絕的詞語和撕心裂肺的吶喊,相反,在那些温柔、細膩、樸實的字裏行間,讀到的是這一家子面對困苦時的平靜,面對讚譽時的低調,面對風雨時的淡然和麪對變遷時的相濡以沫,我覺得這的確是一個非常中肯的評價。

楊絳先生的文字是在近百年的風雨人生中,一點點浸潤滲透出來的文字。這一點在書的'第三部分表現得最為充分。淪陷在上海的那段時間是他們最為艱苦的一段日子。“日本人分配給市民吃的麪粉是黑的,篩去雜質,還是麩皮居半,分配的米,只是粕,中間還雜有白的黃的黑的沙子。黑沙子還容易挑出,黃白沙子雜在粕裏,只好用鑷子挑揀,聽着沿街有賣米的,不論多貴,也得趕緊買”。條件如此惡劣,楊絳的文筆卻依然從容,恬淡。這個時候,錢鍾書雖然任教於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可是薪水不多,由於大環境的惡化,一家人的生活更是困頓到了極點。然而楊絳的文字中依然沒有半點怨天尤人。就在這樣的境況下,錢鍾書仍然碩果累累,他重要的學術著作《談藝錄》的後半部,散文隨筆集《寫在人生邊上》,以及著名長篇小説《圍城》等重要作品都是這一時期完成的。那麼這些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呢?可以説,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楊絳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而這些對於家庭的付出,在這段文字裏楊絳只寫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我在國小代課,我寫劇本,都是為了柴和米”。

《我們仨》這本書是散文,本來的重點並不在於對人物的刻畫,然而在楊絳樸素的妙筆下,“我們仨”的形象卻栩栩如生的浮現出來。在作者娓娓道來的文筆下,“我們仨”是立體的,有血有肉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顰一笑,一嗔一怒都是那麼生動,那麼可親可愛,讓我不知不覺地融入他們單純而又温馨的世界,處處洋溢着的人情味和他們那種美好的個性和品格。

楊絳的筆觸總是平緩的,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就像秋天的落葉,冬日的陽光那樣,平靜而柔和。那種經過歲月滄桑的洗禮,那種大愛無言,榮辱不驚的情懷也許正是感動我們的精神力量吧。

讀 《我們仨》有感13

今天前桌宸廷同學因為腿部有傷,就託我去幫助他從後面書架上選兩本書,我欣然同意。於是毫不猶豫的從書架上抽出了楊絳寫的《我們仨》這本我推薦的書。

只是這本以舊黃色為主色調的“老”書好像並沒引起他的注意,他選了另一本書籍。於是我又重新閲讀了這本書。這本書很好、很深,是需要仔細研讀才可以讀懂此書的深層意義,本書作者是楊絳,文中的我們“仨”指的是錢鍾書,錢媛和她自己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光。作者在寫此書時已92歲高齡了,她用簡潔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開她的女兒錢緩和丈夫錢鍾書,回憶了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並存的日子。

因為年齡原因,所以作者總夢到自己與親人失散的情景,十分不捨不知如何是好。文章每一句都很樸素,字裏行間都寫出了“我們仨”關係的密切,又到後來的突然分離,使文章形成了一種對比。我們仨在一起的時光有喜也有悲,但喜大於悲,女兒成了大學教授,夫妻互相理髮,正是因為這樣,生活很自由,很美好,所以才更加害怕分離。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中,文章雖短,但卻是我認為的此書最精彩的一部分。失去的永遠也回不來了,只能將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新温故,雖然在夢中回憶,但是作者則是以樂觀的心情去回憶曾經的酸甜苦辣。這種樸實又真質的情感中,給了我們一個可以自己去創造去想象的夢,是屬於自己的,屬於自己的“我們仨”。

在社會中,擁有屬於自己和家人的空間,不會被別人奢華的的生活吸引,只願幸福快樂的生活在我們仨的每一天。平靜、美好,足矣~

讀 《我們仨》有感14

滄海遺珠彈指夢,行雲深處遠山隔。

——題記

在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中,我讀完了楊絳先生所著的《我們仨》的最後一句:“我清醒的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彷彿深秋的樹枝上終於落下了最後一片枯葉,在淡美的秋風中沉寂

最初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時,我便忍不住在心中咀嚼:我,們,仨。多親切,自然又多緊密的聯繫,一定是充滿了濃情與思念。而楊絳先生的文風也是我一直都很喜歡的,如午後淡雅怡神卻又温熱的清茶。在楊先生清淺和暖的筆觸下,一幅其樂融融的學者家庭的全家福在我面前緩緩展開。

全書開篇是楊絳先生的一個夢。荒郊野地,蒼蒼茫茫,她竟與錢老走失了。她大聲呼喊錢鍾書,連名帶姓地喊,喊聲落在曠野中,發散又沉寂。惶急中忽又驚醒,她便輾轉半夜待先生錢鍾書醒來,細細描述。錢老只是安慰道: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這便是全書的第一部分,它的題目分明是作者的心語:我們倆都老了。似是無奈歎息。

歎息什麼呢?是歎息自己走過的一生,抑或是無奈於自然輪迴的規律?在這塵世間,我們總是被如梭似箭的時光牽着行走的,那麼多悲歡,那麼多離合,終有一天會成為記憶,伴着你的心,糾糾纏纏成一個萬里長夢,偶爾夢覺,或淚或笑。同樣是凡世中的一分子,楊先生又如何例外?她的不同,在於她將她的夢付諸於紙筆,讓自己的夢伴着油墨清香變得更加悠遠綿長。

歲月如沙,細細地在兩位老人身邊流過,似乎無形,卻又極富質感,打磨出淡淡的痕跡。我悉心拜讀着楊絳先生筆下的一字一句,感受到一種真切的温暖從手中微微發黃的書頁中傳來。一家人的嬉笑打鬧、同甘共苦,從兩人遠赴英國留學到攜幼女回國,從“圓圓頭”到錢瑗的成長,我彷彿也置身於這個大家庭中,心隨之而動,情隨之而牽。

楊先生的筆調清淡,淡如空氣,她筆下的一切情感亦如此。可空氣雖淡,卻濃濃地滿溢周身,離不開,放不下,纏綿而温柔,填滿了我的心房。

讀文章時,我不住地在想:我若遭遇楊先生所遭遇的這一樁樁一件件,我會如何?失親之痛,我已是斷然承受不了,更何況還有戰爭、疾病、家人的離別及當時混亂的社會政治。接踵而來的磨難與痛苦,光是讀起來就令我感到心悸不已。然而這一切竟在楊先生細膩平和的敍述中逐漸藏匿在了一家人的歡笑聲裏,我也只得暗自佩服楊先生的超脱與淡然以及那濃厚卻有節制的思念。

楊先生像是一位串珍珠的手藝人,將一顆顆圓潤飽滿的美麗珍珠連綴成一條熠熠閃光的珍珠項鍊。她説:“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大夢方覺,只是不知歸途何處。

讀 《我們仨》有感15

“一個普普通通的學者之家,三葉分分離離的湖上小舟,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

這是印在書本封面的一句話,第一次看到時,我還無法理解它背後的深刻含義,只隱隱約約從中感出些黯然神傷,迷濛渺茫的意境來。楊絳先生的字是最細最暖的語言,即使只是平實的敍述、質樸的文字,先生總能寫出七分平和,三分觸動,令人回味無窮。

書的開始就是一個“綿長萬里的夢”,“我”在夢間的古棧道上游走,寫與逝去的丈夫女兒的相守相助,聚散離合。這個夢是沉重宂長的,卻也是“我”最輕盈的想象。隨夢入境,這裏沒有外界的紛擾喧譁,沒有人羣的熙熙攘攘,古棧道像一個隔絕的,只屬於“我們仨”的小世界,只聽得見老人細細的低語,彷彿涓涓清泉緩緩流過,流入柔軟的心底。這一片靜謐的美好,即使是死生別離也無法打破。

夢終究是夢,即使綿延不絕,可徹頭徹尾完全是個夢。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人世間沒有那麼多像童話般完美的結局,如夢初醒,丈夫已遠逝人間,最親愛的女兒也早就離去,”我們仨“,就這麼輕易地走散了。“我”還是老了,眨眼間,也算得上風燭殘年的老人,老病相催,自己的路也快要走到了盡頭。人到晚年,唯一與“我”相伴的只有那些風乾的“我們仨”的記憶,“我”伴着這些記憶沉沉入夢,終於是不願甦醒。“我們仨”散了,只剩“我”一人回憶“我們仨”。

挑燈夜讀的阿媛,忙忙碌碌的鐘書,以及四處操心的“我”。“我”幸福地沉浸在”我們仨“共度的歲月中,完全不知疲憊。“我們仨”珍惜平淡,卻不甘於普通,熬過了“苦門關“,克服了學問上一道有一道的難關,只要是“我們仨”,就沒有什麼是扛不住的。這份温情,無論放在什麼時候,都是最難得的珍寶。

醒也春秋,夢也春秋。楊絳先生,終是沉在那些無法割捨的記憶裏,再也醒不來了。“我們仨”已不是“我們仨”,“我們仨”依然是“我們仨”。

人生之路何其漫漫,身邊人來人往,得到的結果總是失去。只有家人的陪伴從不缺少,無論人生走到何種境地,總有家人的温情溢滿心頭。願世人都有“我們仨”,勿執己念,無論前方艱難險阻,風風雨雨,都能有一個家,有一個能歇下腳的地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