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後感(集錦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9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錦15篇)

《呼蘭河傳》讀後感1

一串悽婉的歌謠,有着悽婉的旋律,有着悽婉的作詞。有一本書吸引着我的眼球,有一位作家的文筆牽動着我的心絃,蕭紅的《呼蘭河傳》帶給我無限的感想。

茅盾先生説過:“它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蕭紅一渾濁而又輕盈的文筆創作了這部抒情詩般的《呼蘭河傳》。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敍述、暗淡的畫面,這些帶我領略了在北邊陲小鎮的風土人情,讓我認知了當時舊中國對人性的扭曲,對人格的損害的社會現實的否定。作者將自己懷念故鄉和童年的情感寄於其中,又包含諷刺了當時舊社會的迂腐和封建,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讓我感覺這像一條悠悠的河流,又緩緩從容地流淌着,時而濺起幾朵機智、幽默的浪花。在蕭紅清新自然的文筆下,我看到她與自己和藹的祖父在後花園度過的美好時光,看到了呼蘭河的一羣善良的人,但舊社會的薰陶使他們變得十分迷信、貪婪。

在這部温婉如詩的小説裏,我最喜歡的一部分是小説末尾的篇章《尾聲》,裏賣“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現在埋着我的祖父”這句話簡明祖父去世了,他生前死後都居住在這呼蘭河的小城裏,寄託了作者對祖父的懷念。作者將自己的情感在這一章裏表達的淋漓盡致,婉轉的話語來祭奠童年,這又是多麼淒涼,多麼空虛……我們更應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更應該慶幸自己童年是這麼美好。

一串歌謠歌頌着她寂寞的童年,傳唱着呼蘭河的故事……品味《呼蘭河傳》,品味她的悲傷,品味自己的童年……

《呼蘭河傳》讀後感2

這學期,老師推薦了《呼蘭河傳》這本讓大家閲讀,我讀完後深有感觸。

《呼蘭河傳》這本書的作者是蕭紅,她在這本書裏敍述了自己童年時候的趣事,也繪製了一幅我國20世紀20年代東北鄉鎮的風俗畫卷,展現了當時的生活,底層人民在苦難,愚昧,麻木和抗爭中的掙扎,字裏行間充滿了悲劇的色彩。童年時候的蕭紅是一個天真可愛,活潑任性,自由的小女孩,家在呼蘭河那邊,是個小城,不太繁華。讓作者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祖父,祖父是一個慈祥、温和還有寬容的老人,給作者的童年帶來不少樂趣,也讓作者的心靈更加自由。

讓我記憶最深的,是胡家的小團圓媳婦。她成天樂呵呵的,胡家想給她個下馬威,總是無端打她,左鄰右舍也都支持胡家的行為,胡家就越打越兇,時間也越打越長,小團圓媳婦生了病,老胡家聽了跳大神的話,用開水把小團圓媳婦燙了三次,幾天後就死了。看完這個故事,我十分心疼團圓媳婦,也痛恨像團圓媳婦婆婆一樣封建迷信思想的人,因為團圓媳婦婆婆的迷信和無知,殘忍的對待小團圓媳婦,才置她於死地。

《呼蘭河傳》這本書是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也是一串悽婉的歌謠,有幽默,也要諷刺,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讀一讀。

《呼蘭河傳》讀後感3

《呼蘭河傳》是一本著名文學作品,是大作家蕭紅所寫。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蕭紅的童年記憶,其中回憶道:我出生時,祖父已經年過六旬,當時家中有一個大園子,園子裏有蜜蜂、蝴蝶、蜻蜓和螞蚱,應有盡有。祖父戴着一頂大草帽,我也戴着一頂小草帽,祖父拔草,我也拔草,祖父栽花,我也栽花……,記錄着一些童年的快樂往事。

作者以淘氣、活潑的筆法,形象地寫出了鄉村兒童們那歡快的童年生活。文章寫得生動有趣、無憂無慮,那種童年生活,十分令人嚮往。

此外,文中還寫出了呼蘭河這座小城裏人們的迷信,當地有老爺廟、娘娘廟,是用來祭拜天上的神靈的。當然,最迷信的還是跳大神,大神分為大神和二神,大神一般都是女大神,二神一般是男的,大神也並非是神仙,只是一些貪心不足的人,藉着迷信的謠傳欺騙百姓,拿張佛紙瞎唸叨就能騙錢,以此來壓榨百姓。

這本書可謂是篇經典文學,我喜歡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描寫,我十分嚮往那種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那是多麼的美好啊!

《呼蘭河傳》讀後感4

讓我們打開《呼蘭河傳》這一本書,打開灰色的人生,打開灰色的社會,打開灰色的世界。

《呼蘭河傳》是一部回憶性、自傳性的小説。講述了以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的眼光觀察古老的呼蘭河畔的種種人和事,感受人們的封建迷信。

文章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磨官馮歪嘴子的夫人生第二個孩子時難產去世了,他已被逼到絕境,但他看見自己的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和一個剛出生下來的嬰兒,不顧別人的眼光,決定為了孩子堅強的活下去。

這就讓我想到了我這次學會自行車的過程。那時我就想:算了,自行車那麼難,還是不學了吧,再説我以後是要開汽車去大城市的人,會不會騎自行車也沒有多大的關係。但是我每當看見大舅爹爹的孫子聰聰騎車騎得那麼好,行動自如,我的心裏就非常的不是滋味,但不甘心,我就想:我怎麼這麼沒有用啊,連自行車都不會騎,連比我小好幾歲的聰聰都會騎自行車,我比他大,竟然還不會騎自行車,太沒用了。想了一會兒,我就決定振作起來,重新開始學習自行車,一定要比聰聰騎的還要好,不要輸給他。“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學會了自行車,就像馮歪嘴子看見了自己的兩個孩子一樣,也振作起來,重新開始生活。

《呼蘭河傳》的第七章,讓我學會了做人要堅持不懈,不要輕言放棄的精神!就像馮歪嘴子一樣,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5

童年,在我們眼中,它充滿了快樂,充滿了幸福,所以人們常説,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難忘的日子,我想作家蕭紅也是這麼覺得的吧!

在作家蕭紅的筆下,他的爸爸對他很冷淡而媽媽對他很兇,祖母更是對她不好,他的童年裏最快樂的時光是與花園祖父在一起,因為在這花園裏,他很自由,想幹嘛就幹嘛,院子就像是他的一樣,而祖父很慈祥,永遠不會不耐煩,因此在我眼裏,蕭紅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

相比之下,而那團圓媳婦的命運就沒有蕭紅那麼好了,他十二歲就送到在呼蘭河這座城市裏名聲很好的老胡家,可誰知,這才十二歲的小姑娘,剛一送過來,天天拉車,晚上還得遭受婆婆的嚴刑打罵,不知身上有多少傷痕,最終年紀輕輕便去世了,而原本人丁興旺的老胡家老胡家,從此慘遭滅門。看看,蕭紅在那麼小就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只有祖父,這不令人很痛心嗎?何況在當時,這樣的生活還算是快樂,再來看看團圓媳婦,這麼小就嫁人,不知耽誤了自己多少的學業,浪費了多少的青春,再嫁過來後,喪失了一條無辜的小生命,無不令人痛心疾首?

我們現在的生活,十分快樂,幸福,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寵着,爸爸媽媽呵護着,老師教導着,同學幫助着,和呼蘭河傳裏的孩子們比較,我們的生活豐富得多,可是呀,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去珍惜這一美好的時光,反而,動不動開口大罵,甚至動手,他們害了你似的,我想讀完這本書你應該會有所啟發。

讓我們好好珍惜自己正擁有的東西:快樂幸福的生活。

《呼蘭河傳》讀後感6

童年,是幸福的,快樂的,是美好的,人們常説童年是人生長河裏的最美得一朵浪花,是最令人難忘的日子,我想在蕭紅眼裏也應該是這樣吧!

《呼蘭河傳》就是講的作家蕭紅把自己記憶中的童年生活符號像一串紅辣椒一的把它掛在我們的眼前,抒發了她温暖的回憶,來慰籍着自己孤獨的心靈。

她寫的她的家庭,爸爸和媽媽對她很兇,很冷淡,祖母也對她不好,但祖父對她很好,她喜歡和祖父一起一整天都呆在小院子裏,和祖父、昆蟲一起來玩,祖父還經常教她念詩,學知識,在祖父的院子裏是快樂的,自由的,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祖父也是由着她的。在祖父院子裏的這段時光也許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了吧!

還有團圓媳婦,她的命就太苦了,她十二歲被送進了名聲挺好的老胡家,但就是這,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嫁進去,天天做這個,做那個,天天拉車,還得受婆婆嚴刑打罵,天天身上有傷有痕,一開始還挺樂觀,後來生了病,治不了,最終年紀輕輕的死了,後來人丁興旺的老胡家被人慢慢忘掉了。

在她筆下一個個她童年故事令人心痛,從小沒有父母愛,雖然有祖父愛,但祖父死後,也就沒有人愛了,一直孤獨寂寞。看看我們現在的美好時光,有家人疼,有家人愛,還可以學習,和蕭紅比,我們太幸福了,但有時還不珍惜。懂不懂和父母吵架,不認真學習,太不應該啊!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要珍惜我們眼前的幸福生活。作文

《呼蘭河傳》讀後感7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它是一篇敍事詩,是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也是一串悽婉的歌謠。這本書就是《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是我國現代四大才女之一蕭紅寫的,裏面有許許多多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能抓住人心,非常好看。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章《我與祖父》,蕭紅寫得最多的就是祖父的菜園子。在這裏,她用了許多擬人的手法把不足以掛在嘴邊,但從蕭紅的手中寫出卻是那麼的迷人。

書中有一處情節使我非常難忘,小蕭紅趁祖父不注意,在祖父的帽子上插上了許多玫瑰,祖父沒有察覺,還説:“這季的玫瑰真香啊!”蕭紅在一旁呵呵大笑。童年是上帝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我們的童年。

這本書裏的人物,讓我最憤憤不平的是“小團圓媳婦”,她五、六歲就被人買去當童養媳,十二歲就嫁人。她的婆婆相信“大仙”的胡言亂語,三番五次地折磨她,最後竟然把她給折磨死了。讀到這裏,我不禁落下了眼淚,她好可憐呀!

這本書,詞語雖然不怎麼華麗,但卻真真切切;這本書,雖然沒有什麼幽美的故事,但卻引人注目。這本書,是一本好書,我非常喜歡它。

《呼蘭河傳》讀後感8

在愉快的假期中,我懷着如飢似渴的心情,讀了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的《呼蘭河傳》。這本書不是一部長篇小説,而是蕭紅對自己童年的一個完整回憶。

內容由三大部分組成:有詩歌篇《最是深情片語詩》,有散文篇《回頭不知身何處》,有小説篇《夢裏依舊是家山》。內容非常豐富,令人難以忘懷。雖然有些內容比較深奧,我似懂非懂,可我依然喜歡閲讀。

蕭紅的詩文優美,令人動容。當我讀到詩句:“綠色的海洋,藍色的海洋,我羨慕你的偉大,我又怕你的驚險”的時候,我深有感觸,不由地想起了海南的水,也是那麼湛藍,那麼碧綠,它以寬闊的胸懷包容着千千萬萬的生命,可有時也會生氣,波濤洶湧巨浪翻滾……我還記得有一年,我和親人去上墳,當我來到爺爺的墓前,我不由想起作家蕭紅的《拜墓詩》:“跟着別人的腳跡,我走進了墓地,又跟着別人的腳跡,來到了你的墓邊……”作家的詩真是讓我浮想聯翩,刻骨銘心。

當然,蕭紅的散文和小説更是充滿語言魅力,久久迴盪在我的心中。

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受益匪淺,雖然説不出太多的感受,但我記住了蕭紅是這麼説的: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惡以外,還有温暖和愛,所以我應該向着“温暖”和“愛”的方面,懷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呼蘭河傳》讀後感9

近日,我讀蕭紅的《呼蘭河傳》,她寫了天真、可愛、善良的自己。這本書的內容十分感人,蕭紅原名張乃瑩,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河一個小城中的地主家裏,3歲母親去世,5歲時,父親又娶了繼母。整個家時在,只有祖父對她最好。蕭紅在文章最後也寫過“從前那後花園的主人,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我讀了這本書,感覺十分淒涼,正如著名作家茅盾稱這本書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在作家蕭紅的筆下,他父親的冷淡和繼母的兇狠,祖母更是對她不好,她的童年美好生活是在後花園裏與祖父度過的。

相比之下,而那團圓媳婦的命運就沒有蕭紅那麼好了,她十二歲就送到呼蘭河這座城裏的老胡家。可誰知這十二歲的小姑娘,剛一送來,天天遭到婆婆的嚴刑打罵,不知身上有多少傷痕,()最終年紀輕輕便去世了。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樂的,也是寂寞的。她從小在後花園裏長大,和祖父在起玩,一起學習,一起幹活,時時刻刻和祖父在一起,她的童年生活充滿的快樂、幸福。

《呼蘭河傳》這本書我已經讀完,可我還停留在那灰色的世界中。

《呼蘭河傳》讀後感10

“那粉房裏的歌聲,就像一朵紅花開在了牆頭上,越鮮明,就越覺得荒涼。”合上《呼蘭河傳》藍黑的封面,蒼涼感在心中鬱結。這部蕭紅在自己的生命盡頭為故土呼蘭河城所作的傳,筆力所觸之處盡見生之掙扎與死之漠然。小城裏的每一個生命,都像那漏粉草房裏含着眼淚的歌聲,卑微、孤苦、淒涼。

與小城中熙攘悽清的死亡圖景截然不同的是,蕭紅家裏的後花園是蓬勃盎然的生命綠洲。在這裏,“一切都活了”——它們活得有色彩:蝴蝶是白的、黃的、大紅帶金粉的,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活得有生氣,花像“睡醒了似的”,鳥像“上天了似的”,蟲子就像“在説話似的”;活得有自由,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黃瓜願意開花就開花,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後花園中的一切,無不展現着原初生命的自然樣態:生動,活潑,肆意汪洋。

掩卷沉思,這部為呼蘭河城所作的傳,又何嘗不是蕭紅為自己所作的傳呢?蕭紅終其一生尋找的,不過是尋常人家的愛與温暖,平常生命的獨立與自由。不幸的是,“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蕭紅藉助自己手中的筆,描畫了如真如幻的後花園中的生命意象,讓自己回返童年,無法掩抑的是她對愛與生命的憧憬和追求。

《呼蘭河傳》讀後感11

假期裏,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它是中國當代婦作家蕭紅寫的,書中以平淡 、樸素的語言描繪着她小時候的情景,特別是那時封建社會對人民的殘害。

掩卷之際,我從那質樸的語言中,讀出了對當時社會的失落,比如書中給“小團圓媳婦”治病,人們的出發點是好。但是,他們的方法完全錯誤,把寶貴的醫療時間,花在了拜神、求仙、求“雲遊真人”上面。這不是對生命的一種迫害、一種打罵嗎?而且,團圓媳婦的婆婆為了使她聽話,全不顧女性的感受,不停地打罵她,甚至用烙鐵去燙她的腳心,事後還輕飄飄來了一句:“小孩子肉皮活,即使十天半月下不來地,過後也就好了”。這類話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媳婦真地就一定聽話嗎?這樣不會激發她們心中反抗的野性嗎?但是,書中也不乏光明與關愛:火燒雲的壯美,千變萬化的形態,和藹可親的祖父,有趣的詩歌,這些都是光明、温暖的象徵。

現在的生活中,家庭暴力也隨處可見,但不僅僅是打媳婦了,而是打孩子。他們打孩子的起因十分簡單:孩子大學聯考落榜、學習不好等等。這不也是一種迫害、一種殘餘封建思想作祟嗎?他們正是把“堂前教子”、“枕邊教妻”崇之為上,失去了與孩子、與他人平等交流的機會!

請讓世界平等吧,請不要相信什麼封建思想吧,它會毒害我們一生,使我們一生後悔的。

《呼蘭河傳》讀後感12

近日,我讀了蕭紅的長篇小説《呼蘭河傳》。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三章。

文中主要講了“我”和祖父在花園裏的快樂生活。“我”在園子裏每天跟着祖父,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後面把那下了種的土窩溜平,其實,哪裏會溜得準,只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的瞎鬧。有時不但沒有把菜種蓋上反而把它踢飛了。祖父鏟地,“我”也鏟地,因為“我”太小拿不動鋤頭,所以祖父就把鋤頭杆拔下來,讓“我”拿着鋤頭的“頭”來鏟。“我”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韭菜當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作穀穗留着。

讀着讀着,不禁讓我想起了我和奶奶在院子裏種菜的情景:記得在我8歲那年,那天是個星期天,我在奶奶家裏看電視,奶奶怕我把眼睛看壞了,就説讓我和她一起去種菜。我和奶奶來到院子裏,奶奶拿出菜種和工具,和我説:“奶奶給你一個任務,就是把奶奶下了種的土窩,你給溜平,好嗎?”我高興地答應了,奶奶下種,我給溜土,配合的非常默契,種完種後,奶奶又讓我給地澆水,而我卻拿着水管到處亂晃,邊晃邊喊:下雨囉!下雨囉!簡直開心極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不僅領悟到了作者自由、快樂的童年生活,也讓我回想起自己的許多童年趣事,更讓我體會到了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樂趣。我以後也一定要少接觸電子產品,多走出家門,去體驗生活之美。

《呼蘭河傳》讀後感13

在這個暑假,我閲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是蕭紅走到人生盡頭時創作的長篇小説。當時,蕭紅雖然還不到30歲,可是身體十分虛弱,戰爭的摧殘和感情的衝擊令她長期身心疲倦,患有多種疾病。與此同時,她的文學水平、創作觀念和技巧已經達到了頂峯。全書共分為七個章節,裏面的內容無關現在,也不關未來,只是蕭紅對自己童年時代的一個回憶。她既沒有美化它,也沒有醜化它,而是以一個現代主義作家的態度描繪了一個長長的舊夢。呼蘭河小城裏的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醜惡的一面。其中的民俗描寫,使我領略到了呼蘭河小城的風土人情。

當我讀到小團圓媳婦不幸去世時,我的心和蕭紅一樣憤憤不平。她才只有12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年齡,而她卻早被賣給了老胡家做童養媳,沒有媽媽疼,這已經夠可憐了。可她就算再拼命的幹活,還是會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遭受到一個説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的“教誨”。《呼蘭河傳》裏既沒有批判,也沒有譴責,反而流露出一絲幽默和頑皮。

《呼蘭河傳》還是一部東北民間文化的説明書。蕭紅為人們毫不知曉的故鄉作傳,為一羣卑微的凡夫俗子作傳,這體現了蕭紅獨特的寫作視角。《呼蘭河傳》用孩童講述的方式,看似鬆散跳躍,但並沒有脱離整體的結構。也正是因為借用了孩子的口吻,小説顯得純淨樸素。蕭紅用她動人的筆調,描述着她童年的趣事。希望大家也去看一下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14

“這時城裏的街巷,又裝滿了春天。”讀完《呼蘭河傳》,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在蕭紅的文字中,隱着一座裝載美好的小城。

小城很孤寂,很渺小,但盡是人間百味,藏滿了人們的樸實與民間的繁雜,讀到深處,涓涓流出的是思念。循着文字,似乎已經能聽到鄰里街坊在七嘴八舌的談論聲,還能聽到車伕在石板路上拉車的腳步聲,也能聽到賣菜的農貿商人招呼客人的吆喝聲。小城雖孤寂,但都是一個個淳樸的靈魂塑造出來的,展現出一番熱鬧景象。

我向往如此簡單且美好的小城,連字的縫隙裏都透着別樣的情感。這座小城好似如今的每個人,在偌大的世界裏迷茫,孤獨的像一艘在大海里獨自航行的帆船,但心裏卻永遠是滿腔熱血,繁雜但帶着樸素。每個人心裏都有座小城,但好像從未被發現,也許在心中的小城裏才能擁有如蕭紅的文字中那樣單純的情感吧。

所有人都在命運的洋洲裏奔波,或許有時候會深感疲憊,但我們依然可以心懷美好,去看到生活中的愛。就如那座簡單美好的小城,它永遠是蕭紅心中明媚的春天。

《呼蘭河傳》讀後感15

《呼蘭河傳》是作家蕭紅的自傳,講了許許多多她兒時的趣事。

蕭紅在她祖父的園子裏面那叫一個快活。看見一個黃瓜熟了,抓起來就啃,這時又看見了蝴蝶,丟下黃瓜抓蝴蝶去了。要睡覺便睡覺,要玩便玩,好不快活。還有一個儲藏室,兩件黑呼呼的房間,裏面有無數個蜘蛛網和不計其數的老鼠,可那裏卻成了蕭紅的天地,她在裏面翻找出許多“寶貝”,她用小刀和墨汁在牆上刻着,畫着,也沒人教導她。她還幹了許多傻事:有一次她們家一隻鴨子落井了,祖父便把它用黃泥裹起來烤着吃了,蕭紅十分愛吃。有很長時間鴨子不落井了,她便把鴨子趕到井裏,這時祖父説,不用,直接考了就行了,但蕭紅不幹,説落井的鴨子好吃,

這個小城的東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不下雨就像粥一樣,下雨了這泥坑就變成了河,大坑裏淹死過許多的人,豬,狗,貓,馬......這個大坑家家户户都知道,就是沒有人説要把這個坑填平。

在那個年代,不管多麼善良,心裏也有一些舊思想,文章的開頭覺得還是非常輕鬆的,但是,讀到後面,會覺得越來越沉重,在結尾的時候,蕭紅寫到她的祖父已經死了,而後花園真正的主人也不見了,這讓我讀了,覺得更加難過。

讀完了《呼蘭河傳》,我覺得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眼前的東西,快樂的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