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讀書筆記作文錦集十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4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筆記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讀書筆記作文錦集十篇

讀書筆記作文 篇1

《童年》的作者是蘇聯作者高爾基,《童年》是他的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高爾基以自己為原型,創作了這部文學鉅作。《童年》完美地演繹了19世紀末期俄國底層人民的生活,把一個個人物的形象勾畫的鮮活飽滿。

無論是美的,還是醜的,都生動地出現在讀者面前,震撼着讀者的心靈,吸引讀者按捺不住地讀下去。阿廖沙是作品的主人公,他是悲慘的,卻又是幸運的。阿廖沙很小的時候便失去了雙親,在外祖父家生活。阿廖沙的外祖父是專橫暴躁的,高爾基後來評價他:“篤定宗教,專橫到殘忍的地步,吝嗇到病態的程度。”年幼的阿廖沙成為了這家人的出氣筒。但阿廖沙的生活中卻有着另外一線光明。是外祖母讓阿廖沙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為了一個勇敢、正直而且充滿愛心的人。外祖母的慈祥和善良影響着阿廖沙,外祖父的嚴厲也讓阿廖沙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我們也應該向阿廖沙學習,不怕困難、不屈不撓,多為他人着想,樂觀向上,不以消極的態度對待人和事。《童年》寫的是高爾基的經歷,但高爾基不僅僅是在寫他個人的經歷,而是借《童年》寫出俄國人民的苦難歷史,鞭撻了俄國國民的小市民習氣,抨擊了沙俄統治下的俄國社會的黑暗與罪惡,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作者對光明和真理的不懈追求。

正如魯迅先生對高爾基所做的評價:“他的一生,就是大眾的一體,喜怒哀樂,無不相同。”《童年》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深刻的思想內容和獨樹一幟的藝術特色在俄國文學史上佔着重要地位,構建了一座獨具特色的文學宮殿。

讀書筆記作文 篇2

馬克·吐温曾經説過:“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這個暑假,我認真閲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的自傳。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又盲又聾的海倫坎坷的一生。她在世間生活了88個春秋,而有87年的光陰卻被幽靜在無聲無光的黑暗世界。但在安妮?蘇立文等老師的關愛下,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海倫克服了許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學習了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語言,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學業,並取得了學士學位。她始終致力於殘疾人事業,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

這本書是如此的感人,除了精巧的構思、優美流暢的語言、豐富的表現手法等原因外,還在於它深邃的主題。這是作者心靈的讀語,海倫用濃縮了所有對視覺世界的渴望——假如給她三天光明:

服輸,樂觀向上,毫不怨天尤人。她與蘇立文等老師一同努力,立志要考上哈佛大學,功夫不負有心人,海倫以絕對的優勢成功考上了哈佛大學,那毅力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嗎?當我讀到這裏時,很驚訝。一個又盲又聾的小姑娘竟然上了大學,而且所有科目都是優等,這真不可思議!對我們正常人來説,海倫簡直是個奇蹟。在驚訝的同時,我也感到一絲愧疚,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有着良好的學習條件,健康的身體,卻不肯好好學習,浪費時間,沒有毅力。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努力學習向海倫學習,要學會勇敢地面對困難與災難,永不言敗;信心是命運的主宰;外部世界的光明雖會收到視覺的限制,但內心世界的光明卻是無法剝奪的;其實黑暗世界並不存在,只要自己給自己光;要懂得感恩,要學會愛??

在這本書裏,我們看道一個失去視覺光明的人卻向我們擁有視覺光明的人展示了光明的意義,一個完全用觸覺感知外部世界的人卻有着最為光明的內心世界。創造這一奇蹟,全靠一顆百折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以驚人的毅力面對逆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人生的光明,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世界。

讀書筆記作文 篇3

《環球八十天》是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説和冒險小説作家——儒勒·凡爾勒寫的。這本書主要描寫了費利斯。福克用了八十天環遊了世界。

費利斯·福克沉默寡言,生活規律,但富有愛心。而且他本人就是一個精密的時鐘。他生活按部就班,行動精確縝密,凡事皆有準備。以至於走幾步、動一動都有節制。我們應該學習他的這種習慣。

在學習上,我們應該按部就班,規劃好自己的作息時間,並且要嚴格按照計劃做。這樣,不但不是很忙,而且還能幹許多別的事情呢!就像福克在途中還救了一位美麗的夫人。

記得以前,我的生活沒有規劃,整天不知道該寫些什麼、做些什麼。

現在我給自己定了一大套計劃。每天的作業完成了,每天的生活明確了,所以再也沒捱打過。寫計劃可直是好呀!

費利斯·福克的這種習慣是每個個人都應當學習的。一但養成了這種習慣,就萬事無憂了,再加上一個聰明的大腦,就更好了!

費利斯·福克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應當字習他!

讀書筆記作文 篇4

你可曾讀過《海底兩萬裏》?當我讀完這部作品時,我的感觸頗深。這本科幻小説講述的故事真可謂大膽至極。凡爾納以第一人稱寫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

納斯和僕人康塞爾以及加拿大人尼德誤進“諾第留斯”號後的種種經歷。儘管凡爾納沒有下過海,但在他的文章裏絲毫看不見虛偽的痕跡,反而真實而驚險的冒險會讓人喘不過氣來。

凡爾納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他巧妙地將科學與幻想結合起來,將水下的生物描繪得淋漓盡致。潛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時而險象叢生,千鈞一髮,時而景色優美,令人陶醉。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衝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令我讚歎不已!

撇開別的不談,就來説説內容情節吧!開頭小説就讓我走進了它所描述的世界,什麼飛走的巨礁啊,巨大的怪物啊,讓我看了感到刺激不已,法國人阿龍納斯、康塞爾以及捕鯨手尼德?蘭進入神祕的“諾第留斯”號之後和尼摩船長一起在海底作類似的環球旅行,海底的世界非常巧妙。我記得“海底森林”那一章,雖然沒有真正的樹林,但是海里柔軟的珊瑚礁讓我極為享受,閉上眼睛似乎也能看見,那飄動的海底生物。

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使人“跌到”,可是,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面對困難,我們就要像阿龍納斯一樣,決不唉聲歎氣、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棄、一蹶不振。而是要千方百計去克服困難。還要做到在哪裏跌到就在哪裏站起來,堅持到底,那麼就是成功的開始。《海底兩萬裏》這部小説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極其驚險的氛圍,給我們以視覺上的享受。這真的是一部值得我們閲讀的作品,有興趣的人可以讀讀。

讀書筆記作文 篇5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做《公主寶典》。書裏面的故事是按照章節進行的,其中我最喜歡“公主學校”那一章,主要是説,這所公主學校裏的學生大部分是貴族出身,但每年會從窮苦的家庭抽出一位普通的幸運兒來這裏上學。

一位叫布萊爾的女孩因為妹妹多次的為她報名,幸運地被抽中了。但惡毒的老師卻知道布萊爾就是伊莎貝爾女王的女兒,也就是這個王國王位的繼承人---索菲婭公主,所以千 百計地陷害她,並且阻撓她搶奪代表王位的王冠。老師的女兒達蕾茜發現自己媽媽的陰謀,於是暗中幫助布萊爾,最終使她成功戴上王冠,恢復索菲婭公主的身份。

這一節裏出現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堅持心中的正義!”所以我認為,無論我們做什麼事,都要像達蕾茜那樣,堅持正確的選擇,不能包庇做錯的人。

讀書筆記作文 篇6

古語有言半部論語治天下,其語雖有誇張成分,但卻是真真切切的道明瞭孔子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而當我們回顧歷史的長河,又如人們常説的“中國兩千年文化不過是在為《論語》作注”這又表明了孔子思想對中國曆代知識分子那綿延不絕的影響。總之,作為儒家思想代表的孔子思想是每一個國人都逾越不了的鴻溝,每一個國人都在用自己的一生來踐行着孔子的思想,那怕是已經現代化的今天。

《論語》一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故千年來為論語作注者不盡其數,經典者也是層出不窮,而這些古代學者是用文言註文言,我們已經和傳統的文言相去甚遠,因此,只能舍遠求近——通讀一些近現代學者所注《論語》的佳作,在我看來,最為深刻的當屬南懷瑾的《論語別裁》,稍為遜色則有李澤厚的《論語今讀》,當然少不了熱得如火朝天的《于丹<論語>心得》,這也可以作為一個大眾化的版本來參照,除此之外,還有一本林語堂的《孔子的智慧》堪稱經典,當然,這些都只是一些很好的參照版本,我們想深入到孔子思想裏面,還是得自己去品味《論語》那古老的文字,自己去體味孔子的箴言,自己去領悟孔子的智慧。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出身貧且賤,一生生活艱辛,曾任過官職,在他55歲那年,認定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在魯國實現,於是開始周遊列國,但是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接受其政治理想,他受到了一次次的拒絕,但他又一次次的振作,向下一個國家邁進,堅定不移的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奮鬥,直到13年後,他才認識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實現的,於是回到故鄉,從事教育活動和整理古籍,開創了中國首次平民教育,直至73歲去逝。從孔子苦難與輝煌並行的一生,我認為可以從中學到孔子那種在求知上的永不滿足,永遠追求智慧的人生態度;還有他那種對自己信奉的價值體系的實現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那誓不罷休的毅力。

于丹説過一句很漂亮的話:“《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在我看來,孔子是一個鮮活而有智慧的老人,他在那裏口若懸河的給弟子們講他對人生的感悟,不小心被我們也聽到了,於是就被稱作《論語》。因此,我們讀《論語》,不應用仰視的角度,而應用平視的視角去讀。

讀書筆記作文 篇7

《麻雀藍迪的.歌唱生活》讀書筆記

《麻雀藍迪的歌唱生活》講述的是一隻麻雀它非常暴躁,因為它和金絲雀被一個理髮師養在一起,它會唱“金絲雀之歌”麻雀會做的事情他不會做,它的“妻子”貝蒂每次叼回來羽毛的時候,麻雀蘭迪就會很暴躁地説:“你怎麼經常弄這些很不乾淨的東西?”它們經常為此而吵架,它們的巢築在箱子上,箱子在一個院子裏。等羽毛吵架風波結束後,院子的主人想再做一個實驗,往巢裏放一個玻璃珠球,結果麻雀夫婦又因玻璃珠事件吵架,決定不要那個巢啦。後來麻雀夫婦搬到了公園的一棵樹上的小巢裏,它們在公園裏發現了一種好的羽毛,麻雀藍迪就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反而喜歡上了妻子把這種羽毛叼回小巢裏,可是沒想到貝蒂在一次叼着美麗的羽毛飛回小巢的途中就不明原因的死了,藍迪在確認了妻子真的死了以後,後來它又回到了理髮師的家中,又唱起了它的“金絲雀之歌,度過餘生。”

麻雀蘭迪的一生同人類一樣,有快樂也有憂傷,但它始終沒有忘記歌唱。

讀書筆記作文 篇8

狼圖騰,草原魂,草原民族自由剛毅之魂。

——題記

我小時候非常淘氣,每天晚上都不願意按時睡覺,媽媽常常嚇唬我:“快睡,再不聽話就會有‘大灰狼’來吃掉你”,我總是笑着跳着,朝媽媽做個鬼臉,説:“現在的狼都在動物園裏關着呢,跑不出來!”反正我是不怕狼的。

再大一些,我在好多地方的動物園裏都看到過狼,那裏的狼從一出生就呆在鐵籠裏,吃被人類加工過的食物,被人類觀賞。百科書中對狼的描寫:兇惡、狡詐、勇敢、團結等這樣的詞語在我心中彷彿只是個虛影,根本不能把它們與動物園裏大狗一樣的狼聯繫在一起。但是,在我讀完《狼圖騰》後,我的心被書中蒙古草原狼所表現出的精神深深的震撼:兇猛進取、威武不屈、追求自由、剛毅堅強……這樣的精神一直支撐着蒙古草原狼走過無數個世紀,存活了幾百年,也是因為這種精神,使狼成為了蒙古人古往今來的圖騰。

蒙古人對狼又愛又恨。

他們視打死狼的人為勇士,卻又施行XX,抱着以肉還肉的心態將自己死後的身體奉獻給狼。他們常常殺狼,卻將狼看為真神騰格里最忠實的夥伴。在他們看來,草原母親最愛的孩子不是馬,不是羊,而是草原狼,她賦予了狼完美的體型、尖利的爪牙、厚實的皮毛、敏鋭的嗅覺……

蒙古人的忍耐是狼教的。

草原狼能忍,它們可以在零下30多度的時候,在冰天雪地裏圍獵黃羊,整整兩天兩夜不動聲色,在黃羊羣吃得很飽,跑不快的時候猛衝上去,幾乎每隻狼都能抓到羊。

蒙古人的責任感是狼教的。

讀書筆記作文 篇9

這是一本關於成長的書,講述的是一個生活在貧窮地區的小女孩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在生活中,總有這麼一些人:他們的身世或許很不幸,他們的父母或許不寵愛他們或者過早去世,他們總是受到別人的嘲笑……

弗蘭西就是一個這樣的女孩,她的童年如同打翻了的五味瓶:母親偏愛弟弟,深愛他的父親過早去世,家境貧寒,在學校受人輕視。她就如那棵長得鬱鬱葱葱的天堂樹,頑強地在貧民區生長着。她是一個堅強的人。整本書就如同一首歌,一首古老而又婉轉的民謠飄蕩在夜空裏,在心中的湖面上平添幾分漣漪。它不是陽春白雪,只能在華麗的宮廷中歌唱;它或許是下里巴人,在貧民窟骯髒的街道上、破爛的衣衫旁,高亢地唱着生命的歌。

弗蘭西是一個孩子,但是她飽嘗了大人們為生計奔波的艱辛:賣垃圾、購物、打工……是這些讓她成長起來的。她養成了堅韌的性格,同時這種性格使她受益終生。其中有一段令我記憶猶新:弗蘭西和弟弟尼雷在上學前要去打天花疫苗,但是因為他們玩泥巴餡餅而忘了洗手,手臂上十分骯髒、沾滿泥巴的弗蘭西受到了醫生和護士的鄙夷:“這些人這麼骯髒的活着,實在不應該。”但弗蘭西勇敢地反抗着:“我弟弟是下一個。他的胳膊和我一樣髒,請不要吃驚。你不用跟他説。跟我説好了。”護士很吃驚:“我真不知道我們説的這些話她居然都懂。”為什麼弗蘭西應該不懂?難道窮人家的孩子就沒有“知書達理”、“有文化”的權利嗎?這個護士出身於布魯克林,可是當她飛黃騰達以後,她選擇了忘本——這也是人性的一大悲哀所在。我在思考着:“布魯克林有棵樹”,這裏的“樹”指的是什麼呢?是那棵天堂樹嗎?不是的!這棵“樹”代表的是一種精神,一種自強不息、奮勇拼搏的精神,一種滋長在窮困孩子心中的精神,一種在貧民區中也可以頂天立地的精神!這種精神不需要有多麼優越的條件,只要你的心中有這樣的一方土地,書就會茁壯成長,抵達天堂——這就是天堂樹。

我們的心中,是否有這樣的一棵樹?

讀書筆記作文 篇10

要説漫畫,我可以滔滔不絕的説出十幾種,比如《阿衰》、《豌豆》、《老夫子》……..可是,我看見他們只是感到可笑,從來沒有給過任何啟發,偶然有一次,我在語文書上看到一則漫畫,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漫畫是這樣的,有兩個小朋友路過垃圾桶,看見垃圾桶周圍有好多垃圾在哪兒躺着,簡直就是蒼蠅的天下,而且傳來一陣一陣難聞的臭味。小女孩不怕髒,竟用手把垃圾捧進垃圾桶裏,男孩在一旁寫了一則廣告---文明,只差一步。

雖然這則漫畫沒有文字,但是,確實值得我們沉思呀!你看,那垃圾只差一點不就扔到垃圾桶了嗎?可是人們為什麼再不走進一點點,扔進去呢?為什麼不去做呢?其實,我們生活中不就有這樣的行為嗎?學校、樓道經常有這樣的行為嗎?

在學校的樓道中有垃圾桶,但是垃圾要從側面丟進去,所以有些同學為了圖方便就反在垃圾桶的蓋上,我就親眼看到過。

第三節課下來了,要去做早操,同學們像潮水般湧出教室,其中一位同學在喝豆漿,喝完後像四周環視了一下,把豆漿盒子放在了垃圾桶上就揚長而去,然後被別人碰下來,有一個同學路過那裏,不小心被絆了一下,以為是後面的同學在推她,就指責後面的同學可後面的同學説不是,就這樣一不必要的麻煩發生了。後來,還是一個二年級的小朋友撿起來放進了垃圾桶了。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其實文明,離我們很近,近的觸手可及。

“講文明、樹新風、除陋習”,這不是20xx年的宗旨嗎?讓我們都來當文明小衞士吧!

……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