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後感[範例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8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呼蘭河傳》讀後感[範例15篇]

《呼蘭河傳》讀後感1

我讀了《課本作家帶你讀》的系列叢書後,我最喜歡蕭紅的一篇文章,叫《玫瑰花》,它選自《呼蘭河傳》。文章裏的祖孫趣事,讓我不禁深受感動。他們的深厚感情,讓我想起了我和我的姥爺的快樂時光。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祖父是一個不善言辭,但很愛小孩子,常逗孩子們開心的老人。他愛笑,愛作者,但常又被祖母罵,孫女為了祖父不被祖母責罵,拉着他到後花園裏,又是奔跑又是上樹,祖父逗她開心,她也會對祖父惡作劇,他們在一起很開心、快樂、無憂無慮。祖父、作者、後花園,這三樣缺一不可,構成了作者美好、快樂的童年。

這篇文章讀起來輕鬆、快樂,心情頓時被感染。讀到作者快樂我也跟着開心起來,彷彿我就站在後花園邊上,看着他們,不由自主地也跟着笑起來。我很羨慕作者有一塊自由自在的天地,有一位慈祥、有趣的姥爺,可以讓我肆意奔跑、玩耍。而我也慶幸自己也有一個既有趣又很愛我的姥爺,每當想到這裏,心裏都暖暖的,是幸福的。

我的姥爺雖然瘦瘦的,卻很乾練,他做什麼都特別麻利,雖然他有時脾氣很急,但他對我卻是滿滿的愛。在我小的時候,他總愛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任由我拍着他的頭,哪怕拍疼了他也開心地笑着。姥爺脾氣急,有時會發火,有一次,他正衝着媽媽發火,氣得火冒三丈,在門外都能聽見他喊着説話。可是,我一進門,他立刻不吭聲了,雖然看上去還很生氣,但對我説話時卻低聲了很多,還問我要不要吃東西。姥爺對我的愛是無聲的`,冬天他怕我冷,為了方便接送我上學,買了一輛三輪車,卻故意説是為了自己方便。還有,無論我做了什麼,他從來都不會大聲地訓斥我。

我常聽大人説:“隔輩親”,應該就是這樣吧。蕭紅在祖父的愛中渡過了快樂的童年,而我也在姥爺的愛中茁壯成長。我愛他,就像他愛我一樣,世界上最珍貴的就是親情,我會永遠珍惜這份難得的感情。

《呼蘭河傳》讀後感2

這世上有一本書。它如詩,如畫,如歌。它既幽默,又諷刺。這本書叫《呼蘭河傳》。這世上曾有一位女作家。她孤獨,敏感,矜持而又倔強,天才而又短命。她叫蕭紅,現代著名女作家,《呼蘭河傳》的作者。這個假期我有幸拜讀了這本書,而這本書也使我感受頗深。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最後一部着作,也是她流傳最廣的一部經典之作。蕭紅通過自己對兒時的點滴回憶,用自己輕盈細膩筆調把我們引領進呼蘭河這個落後,迷信的小村子裏。書裏的呼蘭河到處都顯得那樣蕭條: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灰色的人性,烏雲蔽日,看不到一點陽光。人性的殘忍和無情,令人髮指。整本書佈滿了灰色的色彩,那樣淒涼。那些因人們的無知,迷信所發生的悲劇,令人痛心疾首卻又無可奈何。

還記得老胡家的小團圓媳婦,12歲,正是花一樣的年紀,本該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她,卻成了一個陌生人家的童養媳,一個人孤獨無助的在陌生的環境裏生活,動不動就會遭到婆婆的一頓毒打,只要婆婆一有不順心的事,小團圓媳婦就遭了秧,在她婆婆的`眼裏,她的命竟然比不上一隻雞,一頭豬,多麼可悲﹗但在舊中國又有多少與小團圓媳婦一樣的無辜少女?她們生活在這個封建社會的最底層,承受着非人的虐待,與其説小團圓媳婦是被嚇死的,不如説事舊中國封建社會的殘酷和無情讓她匆匆離開人世。

蕭紅説她的童年是快樂的,但也是寂寞的。她有祖父,在園子裏和祖父一起幹活,一起玩耍,度過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但她又只有祖父,母親的冷漠,父親的頑固,使蕭紅在祖父去世後,對這個家庭沒有一絲留戀和感情!

《呼蘭河傳》是蕭紅作於20世紀40年代,這本書描寫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呼蘭小鎮風土人情,但它也表現了那個時代的中國的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表達了蕭紅對舊中國封建社會的否定與不滿。

“他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鬆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這美有點病態,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這是著名文學家矛盾對《呼蘭河傳》的評價,讀完這本書你也會久久地沉浸在那個灰色的年代,灰色的世界和那個年代的悲哀和殘酷。

《呼蘭河傳》讀後感3

週末無疑是讀書的最好時光,早上打開《呼蘭河傳》,一口氣讀完後才發現不知不覺已經黃昏。《呼蘭河傳》出自著名女作家蕭紅。以前讀的書再怎麼悲傷也不像它所描繪的那樣荒涼,再怎麼荒涼也不像它描述的那樣死寂。生活在呼蘭河的人們,是徹徹底底的悲劇。

通過第一章介紹的故鄉的整體環境,輕輕鬆鬆把讀者引進故鄉呼蘭河城,讓讀者感受到呼蘭河城是一個自然,美麗,可愛的地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的走,那是自古也就這樣的了,風霜雨雪,受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着自然的結果。”在這部小説裏,蕭紅筆下的“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滿懷着對於廣闊世界的好奇和爛漫的童真,用一雙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我為蕭紅筆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們每天忙忙碌碌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成不變,沒有色彩和花樣,只有脆弱和枯槁。那裏的人是如此的冷漠,面對他們好比面對一堵厚牆。他們一生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可那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

整篇小説樸素流暢,宛如你與作者在一個美麗的繁星當空的夜晚,聽她娓娓講述着呼蘭河—她美麗的家鄉。儘管悽婉,儘管優鬱,卻仍然美麗得動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説更為誘人。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鬆之感,然而愈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點病態,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

看完這本書,我在想,每個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樣,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儘管那裏充滿着無知、愚昧、苦難、悲涼,甚至絕望。但是她還是用最平和的語氣描述着一切,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人,總是要走出童年的精神家園的。《呼蘭河傳》這“回憶的詩學”,給予了我們片刻的精神的迴歸。

回首童年,確有千般滋味。

《呼蘭河傳》讀後感4

掩上《呼蘭河傳》,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扎着羊角辨的小蕭紅,她指着天空絢麗燦爛的火燒雲在説着什麼,我沿着她身後一條青石板鋪的長路慢慢走進了呼蘭河這個地方。

呼蘭河小城中有走街串巷的小販、有路人、有鄰居街坊,他們之間的瑣碎日常,小城中的各種特色,在蕭紅的筆下綻放出不尋常的光彩。

東二道街上有一個大泥坑,深兩米左右。晴天灰塵撲面,雨天泥濘不堪。人們經過那段路只能在泥坑兩邊的沿上走,非常艱難。晴天反而是危險的時候,因為泥坑上結了一層殼,讓人誤會泥坑幹了,其實殼下面還是粥一樣粘稠的淤泥。許多小動物不小心被粘住就淹死在了裏面;也經常有車伕,為了趕路不小心把車子和馬陷進泥坑,馬越掙扎陷得越深。這時候周圍的人就會過來幫忙,趕過來的人,有擔葱的、賣菜的、瓦匠,也有其他車伕。他們卷卷褲腳,脱了鞋子,擼起袖子,商量着法子,附近的人則回家拿來絞錐、繩索,然後抬的抬搬的'搬,喊着號令,好像造房子或是架橋樑似的,把馬抬起來。旁邊穿着長袍短褂,非常清潔的,則給這幫人加油打氣,這一番景象很是熱鬧卻別有風味。

他們只是一羣呼蘭河城的普通人,大家素不相識,在他人有難處的時候,能夠自發的伸出援手,同心協力戰勝困難。這泥坑折射出的真善美和來自呼蘭河城的温暖讓人久久回味。

回到現代在大街上遇到這種事情,我們也能有這樣毫無保留地幫助別人嗎?曾經有些人,對別人以怨報德,不但不感激反而做出責罵、訛詐舉動,讓愛心人士出了力還寒了心,而旁觀者則受到反面教育,遇到他人有難時會躊躇會猶豫,患得患失。

這次疫情,無數的英雄逆風而行,不顧個人安危、捨生忘死地投入到抗擊新冠病毒的戰鬥中。他們是孩子的父母,是父母的孩子,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也是普通人,他們卻用熱血和責任牢牢守護着家園、祖國。讓我們看到,人世間的美好依然存在。隨着疫情的勝利,這份美好會傳遞得更遠,傳遞給更多的人。

一個泥坑一場疫情,都是這世間的驗金石。讓我們吸取其中的真、善、美,並一代代傳承下去。

《呼蘭河傳》讀後感5

最近,我懷着沉重的心情讀完《呼蘭河傳》,小説黯淡的畫面把我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在故事發生的小村莊裏,到處都顯得那麼蕭條: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在這裏,到處可見由於人們的無知、愚昧而引發的一場又一場的悲劇。小説中最具悲劇色彩的人物是團圓媳婦,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令人觸目驚心。

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才十二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了一户人家做童養媳,剛來時是那樣的健康、活潑,一個人孤單地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裏,她拼命的幹活,卻經常遭受到婆婆的`打罵,在人們眼裏,婆婆打她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甚至在她生病時,將她在熱水裏燙了三次,沒多久她就匆匆地離開了人世,一朵還沒來得及盛開的鮮花,就這樣夭折了。

看完這本書我真為當時的社會風氣感到痛心疾首,我彷彿看到了小團圓媳婦在熱水中的掙扎,彷彿看到了婆婆抽貼時的滿臉心疼,又看到了雲遊真人拿着那些所謂的驅魔道具在那兒折騰。在那個年代裏,團圓媳婦們的遭遇在人們看來是司空見慣的,他們的無知殘害了小團圓媳婦,與其説團圓媳婦是被燙死的,還不如説是被封建迷信思想害死的。那個時候的社會完全都是灰色的,那時的人可能真的很善良,但小説讓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殘忍、麻木、愚昧和無知,是對生命的冷漠。他們只是因為活着而活着,為了死去而死去,製造了一個又一個悲劇。

合上小説,我的心緒回到現實,環顧四周,十分慶幸,我們已經遠離那個生命被蔑視、被踐踏的舊社會。汶川、玉樹抗震救災的整個過程集中體現了一種以人為本的倫理關懷和尊重生命的價值理性。温總理站在地震廢墟上振臂高呼:“當前最重要的是救人!”的聲音,至今還回蕩在我們心中。隨着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愈發強烈地追求自身社會權利,追求正義,平等與公正,愈來愈懂得尊重生命,努力構建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

《呼蘭河傳》讀後感6

它是一篇敍事詩,是一幅多彩的風土畫,是一串悽婉的歌謠。著名的文學家矛盾這樣評價過《呼蘭河傳》這本書。最近,我也認真讀了這本書,不由得嘖嘖讚歎。

《呼蘭河傳》是作者蕭紅的回憶錄。她用孩子的角度記敍了她自由的童年,但是,都能看出作者對祖父和菜園子的喜愛及對當時封建社會的憤憤不平。

本文講的最多的就要數蕭紅和她的祖父了;

“一抬頭,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我跑過去摘下來,吃黃瓜去了。黃瓜還沒有吃完,我又看見一隻大蜻蜓從旁邊飛過,於是丟下黃瓜追蜻蜓了。蜻蜓飛得那麼快跑,哪裏會追得上?好在也沒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幾步就又去做別的了。採一朵倭瓜花,捉一個綠螞蚱,把螞蚱腿用線綁上,綁了一會兒,線頭上只拴着一條腿,螞蚱不見了。玩膩了,我又跑到祖父那裏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但不是往菜上澆,而是拿着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裏一揚,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但是,可怕的封建社會,很少有像蕭紅那樣擁有幸福的生活,更多的是可怕與淒涼。《呼蘭河傳》中也寫了不少可怕的生活及對封建時代的痛恨,主要寫了:“有一家人娶了小團圓媳婦,然後把她折磨死了。”我看後,一下子覺得可怕,畢竟,一個人被活生生地折磨而死,是多麼的可悲啊!我想,封建社會中,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吧。

看完這本書我的.感想是封建社會因為落後貧窮導致人們沒有機會學習,所以無知的聽天由命,漠視人的生命,如今生活在民主自由的新社會的我們是多麼幸福啊,一定要珍惜美好的生活!

《呼蘭河傳》讀後感7

我最近在讀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呼蘭河傳》,它是一個20世紀80年代的一個叫蕭紅的女作家寫的,我覺得她的文筆非常大氣。蕭紅以灰色的筆調描述了呼蘭河。

書中,蕭紅用輕盈的筆調寫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蕭紅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與她嬉戲玩耍的場面,因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關心她,而其他人卻非常歧視她。書中有一處情節最是我難忘,蕭紅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滿了玫瑰花,祖父卻沒有察覺,還説:“這季節的玫瑰真香啊!”蕭紅在旁邊哈哈大笑。

讀到這裏,我感覺蕭紅的童年是過得非常無悠無律同時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興,是呀,童年是上帝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我又為蕭紅感到惋惜,因為她31歲就死了,如果她不這麼早死的話,也許還能給我們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

平淡得像秋水一樣,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舊思想,土辦法。拋不開,傾家蕩產、家破人亡也是必然的。

呼蘭河畔的生活,故事裏充滿了那時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麼海龍王啊,什麼叫魂啊的,説來説去還不是為了個大泥坑。那裏人是蕭紅那年代最平凡的一種人,靠自力更生卻擺脱不了小市民的身份,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爛漫的筆調下刻畫出的一個寂寞的世界。迷信還是迷信,跳了大神,給人去病。看了生日再去嫁,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財萬貫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雖然這麼愚昧,這麼這個樣卻在這麼個家庭還有這麼個温馨,點點的那種,好像炊煙一樣迷茫,摸也摸不着,碰也碰不透。

《呼蘭河傳》裏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説不完的,苦悶和寂寞也一樣,而這一心情投射在《呼蘭河傳》上的暗影,但見之於全書的情調,也見之於思想部分,這是可以惋惜的,正像我們對蕭紅的死一樣惋惜。

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時光總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奮進的心來好好珍惜、感受這如花的大好時光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8

普普通通的小城,卻承載了作者數不盡的回憶,平淡樸實的語言,卻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那份美好與淡淡的悲傷。

原本我對《呼蘭河傳》的內容並不感興趣,甚至在觀看時,日常無趣的劇情讓我有昏昏欲睡的感覺。但隨着越來越深入地閲讀,書中所描寫的奇妙的世界讓我深陷其中,反覆品味。本書共分為七章節,每個章節各自獨立卻又儼然是一個整體,而我要重點描述的便是第五章。

第五章講述了小團圓媳婦被眾人的封建思想所毒害,最後被折磨致死的故事。這個短短的故事,卻讓我看完後,產生了深深的無力感,為當時愚昧無知的社會感到悲哀。小團圓媳婦僅僅只有十二歲,卻因自己對遭到婆家的毒打反抗,被認為是“鬼上身”。為了驅鬼,她的婆家用盡各種方法:跳大神、抽帖子,用熱水燙等等,無所不用,但這些做法卻大大加速了她的死亡。原本我想要譴責小團圓媳婦婆家的種種行為,可仔細一想,在當時的人們看來,給新媳婦下馬威是尋常事,是為了教出好媳婦。後來,她的婆家也是花了重金去幫小團圓媳婦驅鬼。雖説這些人的本意都是好的,但又有誰來為小團圓媳婦的性命負責呢?她還只是個孩子,擁有着大好的未來啊!

小團圓媳婦無疑是當時社會的犧牲品,也是當時千千萬萬婦女的一個縮影。即使其中的少部分人不甘命運,奮力與眾人對抗也只是徒勞,她們成為了社會的異類,最終落得不幸的下場。更多的人還是被迫選擇了順從。那些封建迷信的.思想,以幫助人的名義,最後卻讓多少無辜的生命受到傷害。這是時代的悲哀。所幸,隨着時間的流逝,社會越來越進步,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多的人站了起來,吶喊出他們不同的聲音。

現在,人們的思想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頑固迂腐,但曾經的血淋淋的悲劇,時時刻刻提醒着我們:不要重蹈覆轍。

《呼蘭河傳》讀後感9

《呼蘭河傳》是蕭紅所著的一本長篇小説,小説中具有詩化的語言。我們可以説它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更是一串悽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中的人是寂寞的,生活是單調的。一些文章的開頭,往往提到“荒涼”二字——“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我家是荒涼的”。的確,一個小女孩的生活十分單調。有人説:“如果童年是一杯茶,那它定是一杯回味無窮的上等白茶;如果童年是一幅畫,那它定是一幅美妙絕倫的風景畫;如果童年是一朵花,那它定是一朵美麗而驕豔的玫瑰。童年是每個人心中最美的部分。”

不錯,童年令人難忘,即使想忘記,卻又捨不得。蕭紅的童年卻有些與眾不同,在她天真爛漫的背後,隱隱地透露着一種寂寞。祖父是她童年唯一的玩伴。她的母親在她八歲時去世;父親對她十分冷淡;祖母對她毒惡;只有祖父,對她無限喜愛。因此,作者描寫童年一部分中,第一句話便是“呼蘭河這小城裏邊住着我的祖父。”

作者跟祖父在一起玩時,十分快樂。比如祖父發現作者鏟的地留了一片狗尾草,祖父便問,作者則説是穀子,還拿來一個真的'穀子,祖父被逗笑了。

作者卻只有兩個地方玩,園子和儲藏室。園子裏每年該種什麼,就種什麼,儲藏室裏翻來覆去也只有那麼幾樣。有時,祖父有事,也就沒人陪作者一起玩了。

然而作者認為一切都是自由的——花園裏植物是自由的,動物是自由的,自己也是自由的。我喜歡《呼蘭河傳》,寂寞是它的基調,然而《呼蘭河傳》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並形成了獨具風格的語言藝術美!

《呼蘭河傳》讀後感10

最近,我看了《呼蘭河傳》,感受頗深。

《呼蘭河傳》是被稱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化洛神”“中國四大才女”——蕭紅所寫。這本書主要講了蕭紅五歲的事,介紹人們的風俗,字裏行間感到當時人們的愚蠢和迷信。

比如有一章,蕭紅的鄰居娶回一個12歲的團圓媳婦,那一家人對她又打又罵,她婆婆對她更是殘忍至極。結果,打出病來,夜裏突然從牀上坐起,眼裏含着淚。她被打時,一直説她回家,她婆婆問家在哪,她卻哭而不答,老胡家很怕她是妖怪附體。因為她婆婆過於迷信,就請人給她抽命,令我感到很疑惑,命還能抽嗎?可當時的人很迷信,就以為抽個命得了病可以好,人死了能再活過來似的。於是就請了一個名叫“雲遊道士”來抽,抽命其實很簡單,有四個包,其中紅色和黃色是好的,藍色和綠色是差的。她婆婆小心地抽一個,一看是藍色的,心想:完了。這時“雲遊道士”説:“若不好花五吊錢可再抽一次。”婆婆連抽幾次都不好,只好請真人過來趕鬼。

於是“雲遊道士”又是念咒,又是燒香,一會對天指手畫腳,一會對團圓媳婦瞪眼,其實這人一個都不會,這些動作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在幹什麼。

最後,他胡亂説了一些配方,就帶着200多吊錢樂呵呵的溜了。

可想而知,團圓媳婦的病越來越重,在夜深人靜時無聲無息的離開了人世。

看了這個故事,我火冒三丈,當時的人到底有多蠢啊,這個騙子説得一切都是假的',你們難道聽不出來嗎?你們怎麼能信呢,一個12歲的孩子就這麼被活生生的害死了啊!她經得起這種虐待嗎?唉……沒有文化真的很可怕。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我們不能相信迷信,不能像老胡家,花了200多吊錢,不僅沒有把團圓媳婦的病治好,還把她害死了,他們寧願花200多吊錢去請個騙子,也不願花一二十吊線去看醫生,這就叫——偷雞不成蝕把米。迷信害死人!

《呼蘭河傳》讀後感11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長篇小説,主要描繪了上個世紀東北小城呼蘭的生活畫面和風土人情,不斷給人帶來災難的大泥坑,小鎮的精神盛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的野台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妙大會小團圓媳婦兒的慘死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馮歪嘴子一家的遭遇,馮歪嘴子的媳婦兒---王大娘死了,他一個人照顧着兩個孩子,他喂着小的帶着大的。儘管生活十分的艱苦,但是他十分樂觀的去面對,在他的`撫養下,大家認為會死去的兒子們逐漸長大,大兒子會拉小驢去飲水,小兒子長出小牙了。

這讓我想起了上學期有一次背書沒有背完,被留下來背書。唉,真倒黴,今天要被留校了,多麼無地自容。我心裏暗暗想到:今天留校回家後一定很遲,只能吃殘羹冷炙,而且會被老媽罵一頓。被留校真是太悲催了。

被留校的我不情願地拿起書本讀了又讀,可惜怎麼也不會背,這些文字好像跟我做了對似的怎麼也記不進去。10分鐘過去了,我依然一個字都沒記住。只見同學一個個都已經背出回家了,而我還坐在那兒。看着同學們一個接着一個地回家了,我心裏便開始有些着急。不行,再不背書就真的沒晚飯吃了。被留下來雖然很丟臉,但是可以利用這個時間記住一篇古詩,一篇國學用處也是很大的。沒過一會兒,漸漸地熟練起來,15分鐘後,我在白老師那兒一次性背出一篇國學和一篇古詩。

這事以後,我發現當遇到不順心的事,如果悲觀地看待它,那麼不順心的事永遠也不會改變。如果能積極樂觀地面對,壞事也能變成好事。就像《呼蘭河傳》中的馮歪嘴,樂觀讓他呼蘭河帶來了希望。樂觀就是我們生命中的陽光,讓我們更健康地成長。

《呼蘭河傳》讀後感12

前幾天,我有幸閲讀了蕭紅的著作《呼蘭河傳》。這是一本充滿無奈的“回憶式”長篇小説。

整本書分為七大章和尾聲。七大章主要寫了呼蘭河這個小鎮幾個主要的地方以及重要的風俗。蕭紅用不平凡的文字,描述出一個平凡又普通的小鎮。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以往這樣評價《呼蘭河傳》。“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圖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這個小城並不繁華,春夏秋冬無聊的交替,沒什麼好驚訝,就像發生在這個小鎮上的那些蕭條的事一樣平凡。這個小鎮裏,蕭紅將它描述得到處都好似暗灰色的淒涼的暗灰色如同一張紗布,不知不覺的籠罩着這個小鎮,籠罩着那羣愚昧的人們。遮住瞭如陽光般燦爛的人的笑臉。只是偶爾有“陽光”稀稀拉拉的的`灑下來,但也是一逝而過。轉眼即來的,還是暗灰色的“烏雲”……

灰色的色彩,平淡的敍述,將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呼蘭河城。在那裏,人們和迷信,隨處可見因愚昧、無知而發生的一個個杯具……裏面的人讓我感覺可悲,他們愚昧無知,使一場場杯具在那裏發生。他們寧肯順從天意,也不願相信事實。他們每一天做着相同的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是為了活着而活着,為了死去而死去。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杯具,讓我不明白哪個迷茫的人值得我去憐惜或是痛恨……

呼蘭河不僅僅只是呼蘭河,它能夠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有些扎彩鋪是為死人而準備的。人死了,靈魂就要到地獄裏去,地獄裏邊怕是沒有房子住,沒有衣服穿,沒有馬騎。活着的人就要為他做這麼一套。用火燒了,據説是到陰間就樣樣都有了。怪不得城裏人窮人都説“活着還沒死了好”之類的話。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裏,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在呼蘭河都成當時全中國的寫照。

當我翻到最終一頁時,《呼蘭河傳》就讀完了。而我的心境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中,又想起那段話了: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

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要怎樣樣,就怎樣樣。

都是自由的……

《呼蘭河傳》讀後感13

在暑假中,我看了著名女作家蕭紅的《呼蘭河傳》,這不算是一本很厚的書,但寫了很多事。

這本書不光講述了是蕭紅小時候的事,還真實的反映了舊社會的方方面面。隨着她的筆,我們看到了一個個舊社會老百姓。

蕭紅來自東北,正在她來到上海,飽受冷落和白眼,心中的火焰變成冰塊的時候,她遇到了魯迅,魯迅的慈祥讓蕭紅心中的冰塊逐漸融化了,並且使蕭紅拿起了筆寫作。最後,蕭紅寫出了《呼蘭河傳》。

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火燒雲》和《祖父的園子》都是出自於《呼蘭河傳》。

但是,看完全書之後,我才能明白舊社會的黑暗,呼蘭河的人是善良的,但舊社會的迂腐和封建使得他們的習俗害了他們。

當小團圓媳婦生病的時候,婆婆願意花錢去請道士來"治病",這當然是出自善良,但是我們明白,道士做法又怎樣能治病呢最後,小團圓媳婦,這個十四歲的小姑娘生病死了。

魯迅先生所處那個年代,是動盪不安的`,但是人們依舊是善良的,但是,善良的人們的人們依舊擺脱不了封建的枷鎖,依舊不能拋開那些沒用的甚至是害人的"土辦法".

在這種社會中長大的蕭紅是寂寞的:媽媽對她是惡言惡氣的,爸爸對她是冷淡的,奶奶會因為一些小時而拿針扎她的手指,只有爺爺對她是慈祥的。在那個時代重男輕女是十分明顯的,生個男孩,家人會歡天喜地,生個女孩,家人會一臉嫌惡。你説,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蕭紅,怎能不孤獨

所以在蕭紅四十二歲的時候,她就早早離開了人世,只留下了《呼蘭河傳》。

這本書也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我們是多麼幸福,更讓我珍惜我此刻所擁有的一切,讓我感受到了不用擔心温飽是多麼幸福。而且,也不能相信封建迷信,這樣只能害了自己。

《呼蘭河傳》讀後感14

《呼蘭河傳》為我們講述了作者蕭紅寂寞的童年,以及胡家團圓媳婦、祖父、有二伯、馮歪嘴子這些平凡人的故事。其中,第七章內容緊緊揪着我的心:故事中的馮歪嘴子住在一個小磨房裏,生活艱苦、地位低下。

讀到第三回時,我真正讀懂了“貧窮”二字。馮歪嘴子一家窮得買不起被子,只能去蓋面袋子,而那惡毒的掌櫃竟罵道:“我這面袋子也是給這野女人蓋得?”而馮歪嘴子竟一聲不吭。我不禁有些納悶:馮歪嘴子怎麼不反駁呢?不還嘴呢?越往後讀,我越明白,當時的磨倌地位很低,是不受人尊重的。要是反駁了,可能就沒地方住了。回想一下,怪不得誰想欺負他都行,以及之前王大姑娘嫁給馮歪嘴子的`事被大家説東到西,我都恍然大悟了。此時,除了對他的可憐,更多的是佩服馮歪嘴子這種樂觀的心態。不管別人怎麼説他,他都很努力地接納。

但心中不免還是有些憤憤不平。畢竟馮歪嘴子也是人吶,雖然他窮,他在不斷地努力生活,在努力讓家人活得更好,在努力改變這個現狀。

命由天定,不幸的事還是發生了。他的妻子死了,可馮歪嘴子並沒有一直活在過去的陰影中,而是艱難地帶着兩個兒子過日子。讀着讀着,我發現原來他的兩個兒子才是他活下去的精神支柱。他固然深愛着他的妻子,不能選擇和妻子一起死,那樣必然是對兩個兒子的不負責。我想:他的妻子在天之靈,看到他們如此幸福的生活,也會感到高興吧!或許應該保佑他們父子三吧。

讀着讀着,我感受到:在生活中,會有很多磕磕絆絆,我們都應該樂觀積極去面對,充滿鬥志向命運發起挑戰呢!

《呼蘭河傳》讀後感15

《呼蘭河傳》這本書主要講的是20世紀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蘭,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裏面回憶了作者童年時的一些往事,特別是與祖父在一起的日子。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蕭紅和她的祖父在園子裏種菜的場景。蕭紅的祖父種菜,小蕭紅就會跟在後面用腳把那下了種的土窩一個個地溜平,小蕭紅並沒有真的溜平,而是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還把菜種踢飛了。

這令我想到在我小的.時候,在老家的那段時光,我跟爺爺一起去家後面的菜園玩。爺爺穿着一雙大靴子,我也鬧着要穿,於是我換上了奶奶的靴子,奶奶的腳雖然很小,但對我來説,依然是大大的靴子。我就這樣穿着奶奶的靴子,晃悠悠地跟在爺爺身後。爺爺種菜籽,讓我澆水,而我沒有好好地澆水,反而是把水倒在沒菜的地方,然後在上面踩。泥濺得到處都是,爺爺並沒有罵我,反而輕輕擦拭着我鼻子上的泥,看着我笑了。突然,我又是不小心“啪”一下,哎呀,我摔到了地上,爺爺一把抓住了我,可沒有來得及,反而濺了自己一臉的泥。爺爺並沒有怪我,只記得那天,我們倆個泥人在田邊笑得很開心。

回到家,爺爺就被奶奶批評了,可奶奶也沒有罵我,反而是耐心地幫我換洗衣物。我一直很好奇,奶奶為什麼只罵爺爺不罵我,畢竟,調皮的是我呀,而爺爺也不辯解,只是笑笑。

我想就像蕭紅的爺爺對蕭紅一樣,寵愛蕭紅,包容蕭紅,我的爺爺也是這樣毫無保留地愛我。我想蕭紅與爺爺相處的日子是最快樂的日子了吧,因為我也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