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9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

《呼蘭河傳》讀後感1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名叫呼蘭河傳的書,這本書是作者蕭紅,她在生命末期在香港完成的小説,小説在童年回憶中描寫出北方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在瑣碎的小事中描繪出了沉默的民國靈魂。

全書一共有七個章節,加上一個尾聲,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第二章。主要血呼河蘭傳精神上的.盛舉。反映出生活在呼和蘭這個小城裏人們的精神風貌。內容大多以介紹東北小城為主或許也只有這麼多煩惱的小事,才能在我們腦海中顯現呼蘭河的風貌。其中有泥濘的道路,很不好走,但是卻要走了過去人過不去的坎,這裏,卻走了出出來。人都要努力,卻為何有些人不勞而獲?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可以因小事而不開心,例如有一次我考試成績不太好,於是我覺得我對這門科目失去了信心。第二次考試也同樣沒考好,但我這次努力改正了我以前的錯誤。最終取得了自己滿意的成績,還有一次我學自行車,但因為我跌倒了,於是我不騎了,但是我又轉念一想,如果下次有事那肯定不行,於是我努力騎。後來我學會了騎自行車

在上學期由於我不遵守紀律,上課未能認真聽講,學習不主動,導致學的東西不紮實,學習也有所退步,考試成績不理想,今後我要努力改掉以前不好的習慣。看完第二張,我覺得這本書很精彩,你們認為呢?

《呼蘭河傳》讀後感2

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是啊,這説的就是《呼蘭河傳》,在蕭紅筆下呼蘭河這座小城並非繁華,小城裏人們的生活也是刻板單調,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人,那就是馮歪嘴子。

馮歪嘴子的老婆王大姑娘生完第二個孩子後就死了,而周圍的人都等着看馮歪嘴子的熱鬧,而馮歪嘴子卻沒有放棄,他的身上有着別樣的.堅韌,讀起來讓人感到悲壯,雖然他卑微貧窮,但卻一直積極樂觀,堅強勇敢,心中有愛。在他的妻子去世後,他沒有被絕望洞穿,反而是充滿希望地撫養他的兩個孩子,這種頑強的生命裏,正是麻木的世界中所缺少的。

在生活中也是一樣的,題不會做了,可以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要是一看不會做了就不做,放棄了,那你可能一生都不會,所以遇到了困難,不要氣餒,不要放棄,人生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只要你堅持就能成功。

想想靈犬萊西吧,萊西為了找到它的主人,不管路上有多少障礙和荊棘,不管有獵人追捕他或者受傷,他仍然勇往直前,不管路上有沒有狗販子追捕它,不管有沒有大河攔住他的去路,他沒有退縮,勇敢的迎上去。他憑他那堅韌不拔的毅力最終找到了主人。

是啊,只要堅持一下,咬咬牙就過去了,做什麼事,不要輕易就放棄。有些時候靠的就是那頑強的精神,只要你有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

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的高峯。山那邊的海只有登上山頂才能看得到。沒有什麼我們是做不到的。加油!加油!加油!

《呼蘭河傳》讀後感3

假期裏,我看了一本上世紀40年代的著名作家蕭紅寫的書,書的名字是《呼蘭河傳》。這本書還被著名作家矛盾評為: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圖畫,一串悽婉的歌謠。作者蕭紅用灰色、輕鬆和真實的筆調描繪出了她小時候在祖父家呼蘭河所經歷的種種事情,從這本書裏,我看到了蕭紅和她那和藹的祖父度過的美好時光,看到了中國最敗落的時期的人們,過着清貧安康的日子卻又擺脱不開迷信的影子。

在這本書中,充滿了人們對妖魔鬼怪的.懼怕,對大自然的順從,其中有最顯著的一個事例:呼蘭河這個鎮子裏,只有幾條主要的大路,通往集市或是其他鄉鎮,其他幾條都是一些小路,其中有一條小路,路兩旁只有幾家零零碎碎的店鋪,什麼開磨坊的,做豆腐的,生意也十分;冷清,因為這條路的中間有一個大坑,這個大坑在這裏已經有多久了,沒人説得清楚,只是這個大坑隔斷了一條路,卻也沒有人去管它,人們寧願多走一些路,也不遠去管這個坑,所以許多年下來,這個坑一直也沒有人來填平,因為大家都覺得,突然有個坑出來,肯定是天意,如果填平了這個大坑,不是違背了老天爺了嗎,所以,也就對它熟視無睹了。

這本書裏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什麼那户人家有人病倒了,或者倒閉了,就請鎮裏的巫師來跳大神,跳完了大神,最後還是照樣病着,照樣倒閉,或許人們只是找個安慰罷了。小時候的蕭紅在家裏並不是重點,有時還會是媽媽嘮叨的對象,看完了人家的跳大神,回到家裏在閣樓裏翻東西,跟祖父在院子裏割菜,成了蕭紅的童年生活。

《呼蘭河傳》讀後感4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中國三時年代的文學洛神”“20世紀中國最優秀的作家之一”,被魯迅稱為“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筆名蕭紅。蕭紅的作品以其獨特的文體特徵,創造了一種介於小説、散文和事之間的邊緣文體——“蕭紅體”。

《呼蘭河傳》講述了一個灰暗的'色彩,平靜的敍述,的一個故事。老胡家的小團圓媳婦,“見人一點也不知道羞”“頭一天來到婆家,吃飯就吃三碗”“大模大樣的,兩個眼睛骨碌骨碌地轉”。……這一切都表明了這個女孩並不像謹小慎微的團圓媳婦。於是,婆婆開始“好心”的教導才十二歲的小團圓媳婦了,沒想到出事了,小團圓媳婦“病”了。然後熱心的各位鄰居帶來了各種偏方,請胡仙、跳大神、鬧甚鬧鬼、畫符、用開水燙……一一試過後,小團圓媳婦終於不再反抗,不再天天笑呵呵的了。她死了,終於“回”家了……

《呼蘭河傳》是蕭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品通過追憶上世紀20年代東北小城呼蘭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以更加成熟的藝術筆觸,寫出作者記憶中的家鄉,一個北方小城鎮的單調和美麗、人品的善良和愚昧。小説的風俗畫面並不僅僅是為了增添一點地方色彩,他本身還有着巨大的文化內涵與深刻的生命體驗。

《呼蘭河傳》讀後感5

今天買了本《呼蘭河傳》,到家就讀了起來。其實初讀《呼蘭河傳》,我並不怎麼喜歡,耐着性子看了一遍,隨手就丟到一旁了。當我重新翻那本《呼蘭河傳》,細細品味,才發覺得它的精彩。

這本書是蕭紅寫的,她寫了她童年住的呼蘭河這個地方。在她的表述下,我漸漸地走進了80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落的村莊。村子裏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會……整個村落就像暴風雨前的天空一樣,烏雲蔽日,沒有半點色彩。這裏的村民,活着的目的僅僅因為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讓人覺得呼蘭河的人們,缺少了些什麼。

讀着讀着,我不僅會想起自己童年的樂事,一個人呆呆的笑着。當我讀到小團圓媳婦不幸去世了時,我的心很糾結,跟蕭紅一樣憤憤不平。她才只有12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了老胡家做媳婦。舊時的童養媳,在這裏我初見端倪。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姑娘,因為窮,因為生活,被賣做童養媳,沒有媽媽疼,這已經夠可憐了,可她拼命的幹活,還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遭受一個説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的婆婆的“教誨”。 那個扎花店的工人年復一年給祭祀的紙人穿上亮麗的衣裳,怎麼就不會想到打理一下自己,難道不可以跟手中的紙人一樣整潔亮麗嗎?也許,那裏的人們,已經覺着,生不如死,死後,就可以有漂亮的房子、花園、大馬、僕人、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盛開的鮮花……正是這種消極的生活態度,扼殺了小團圓媳婦。

呼蘭河留給蕭紅的,正是蕭紅想要告訴我們的吧,讓我們瞭解過去,瞭解歷史,永遠不要重蹈覆轍。

《呼蘭河傳》讀後感6

蕭紅是一個當過亡國奴的人。

因此,在她《呼蘭河傳》中平靜的敍述中,透着一種蒼涼,一種無奈,甚至一種絕望。

清朝已亡,民國混亂。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中國,政府無力;中國人,缺乏組織。人,只能是一羣會呼吸、會吃喝拉撒的生物。和他們養的雞鴨鵝、羊馬牛,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街心的大泥坑,折射出來的就是這樣一種現狀。

德先生,賽先生。民主與科學,顯然還沒有抵達這個偏僻的東北小鎮。因而,有病了,跳大神;有災了,跳大神;但凡遇到什麼事,都希冀用這種傳統的古老的方式來解決。殊不知,這豈不是一個死循環麼?一個天真爛漫的,年齡才不過十三四歲的團圓媳婦,就是被這種愚昧害死的。她的死,集中體現了當時的中國社會缺乏人本思想和現代科學之下的愚昧和人性之惡。當那些道士在她瀕死之時,仍以她的性命來敲詐勒索她婆婆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看到,那個時候的中國,不經過一次徹底的革命,是不會有出路的了。

難產,瘟疫,兵匪,租税,肆意摧殘着這些善良卻又無知的.人們。黑夜竟是如此的漫長。

然而,黎明的曙光來臨之前,總是要經歷黑暗。東北淪陷了。做了亡國奴的人,何談尊嚴與人權呢?

越是經典,就越能長久的散發出人性的光芒。《呼蘭河傳》,雖是七八十年前的著作,但現在讀起來,仍然讓人感到心驚動魄。原來,新中國之前的那個中國,竟然是如此不堪。我們難道不應該為自己處在一個和平、繁榮、科學、和諧的時代而感到慶幸嗎?

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就是為這個時代加油。珍惜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7

《呼蘭河傳》這本書講述了蕭紅住在這座小城——呼蘭河的童年往事。

呼蘭河是荒涼的、寂寞的,可在蕭紅的眼裏卻是五彩繽紛的。

我喜歡蕭紅祖父的園子,在那個園子裏,一切都是鮮活的,自由的,快樂的。蕭紅對這個園子充滿了回憶。小時候,蕭紅和祖父在園子中一起玩耍;祖父摘花,她就摘花;祖父拔草她就拔草;祖父種小白菜的時候她就跟在後面。有時候不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苗割掉,把草留下。

還記得蕭紅筆下的'火燒雲。晚飯過後,火燒雲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餵豬的老頭兒,往牆根一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兩隻小豬,變成小金豬了。

這些故事,蕭紅把它們都記在了這本書中,讀完這本書,我為蕭紅的自由自在的童年感到開心,也為裏面發生的悲慘的故事感到悲傷和惋惜。讀這本書,有時令人發笑,有時又會為那時的人性感到無望。

蕭紅以自己家鄉童年為原形,描寫了勞動人民的鄉土生活及風情習俗,表現了勞動人民的辛苦。

蕭紅小的時候家庭條件很差,什麼都買不起,還遇見了很多壞人,可她卻在那種條件下生存了下來,每天保持樂觀,好好學習、寒窗苦讀,最終成為民國時期四大才女之一,我們現在的條件比那時好得多,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長大為國家效力,做一個能為國家,為民族盡責出力的人。

《呼蘭河傳》讀後感8

今年寒假我讀了蕭紅最為膾炙人口的小説《呼蘭河傳》。本週老師又給我們講了《祖父的園子》一文,這篇課文節選自《呼蘭河傳》,主要描寫了作者童年時候在祖父的大花園裏面自由自在的生活,作者在祖父的關愛呵護下,在花園裏度過了一段快樂的童年。

《呼蘭河傳》主要描寫了在呼蘭河城裏生活的人們每天發生的一些事情。整個小説分為七章,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五章,主要寫了小團圓媳婦在她在12歲的時候就被賣到了婆婆家,因為她第一次在婆婆家吃飯就吃了三碗飯,給婆婆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婆婆對她嚴加管教,每天都打她,有時甚至還用針釘她的手指,小團圓媳婦特別的'可憐,不敢反抗。終於小團圓媳婦被婆婆虐待生病了,可是婆婆並沒有帶她去看醫生,而是請來了大神來給她治病。大神要讓她洗熱水澡,而且還要洗三次,親戚和鄰居們並沒有阻止,而且還往她頭上澆熱水,最後小團圓媳婦忍受不了折磨,悲慘得死去。

看完這本書,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作者描寫的呼蘭河城的故事,是舊中國封建思想對勞苦人民迫害的一個縮影,表達作者對當時社會現象的不滿。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這麼美好的時代,讓我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發奮讀書,不負韶華,把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

《呼蘭河傳》讀後感9

在作者平淡如水的敍述中,我彷彿看到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還有灰色的人生。在這本書前面描寫出了呼蘭河這小城卑瑣平凡的實際生活,這兒的人們愚鈍、麻木、安於現狀的精神狀態和灰色的生活,他們沒有夢想,沒有追求,只是淡淡的活着,淡淡的離開,讓人覺得似乎少了點什麼。

生活在呼蘭河畔的人們,他們的腦子裏充滿了迷信,他們認為人應該順應天意,順意社會,但是天意到底是什麼呢?他們是那麼愚昧無知,那麼的封建,在無形中竟成了劊子手。這才是多麼的.可悲啊。其中最大的悲劇就莫過於小團圓媳婦的死。他才十二歲啊,本是天真爛漫的年齡,卻過早的被賣給胡家做童養媳。明明是一個健康的小女孩,卻因為愛笑吃的多,婆婆就要給她一個下馬威:用皮鞭抽她,用燒紅鐵烙她的腳心……小團圓媳婦的婆婆以為,這樣打她是為了她好,但最終卻因為“好心”幫她治病的婆婆而喪失了生命。我們到底該責備誰的狠心呢?愚昧的婆婆根本就無法意識是自己做錯了,在那樣的時代,那樣的背景,才會發生那樣的悲劇。

在這裏,呼蘭河不再僅僅是隻是呼蘭河,而是在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因為迷信、愚昧、無知,上演着一出出悲劇……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在呼蘭河成了當時全中國的寫照。

這部作品在思想上繼承了魯迅對中國人民性質的剖析與批判;在語言上,文字娓娓道來,樸實清新,沉鬱感傷。被越來越多的後人認為是繼魯迅之後對國民心態的開掘和批判的力作。關於書,呼蘭河留給作者的,也許正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吧,讓我們瞭解過去,瞭解歷史,永遠不要重蹈覆轍。

呼蘭河雖然沒有美好的故事,但處處都是故事,我希望你能買一本回家看一看。

《呼蘭河傳》讀後感10

《呼蘭河傳》為我們講述了作者蕭紅寂寞的童年,以及胡家團圓媳婦、祖父、有二伯、馮歪嘴子這些平凡人的故事。其中,第七章內容緊緊揪着我的心:故事中的馮歪嘴子住在一個小磨房裏,生活艱苦、地位低下。

讀到第三回時,我真正讀懂了“貧窮”二字。馮歪嘴子一家窮得買不起被子,只能去蓋面袋子,而那惡毒的掌櫃竟罵道:“我這面袋子也是給這野女人蓋得?”而馮歪嘴子竟一聲不吭。我不禁有些納悶:馮歪嘴子怎麼不反駁呢?不還嘴呢?越往後讀,我越明白,當時的磨倌地位很低,是不受人尊重的。要是反駁了,可能就沒地方住了。回想一下,怪不得誰想欺負他都行,以及之前王大姑娘嫁給馮歪嘴子的'事被大家説東到西,我都恍然大悟了。此時,除了對他的可憐,更多的是佩服馮歪嘴子這種樂觀的心態。不管別人怎麼説他,他都很努力地接納。

但心中不免還是有些憤憤不平。畢竟馮歪嘴子也是人吶,雖然他窮,他在不斷地努力生活,在努力讓家人活得更好,在努力改變這個現狀。

命由天定,不幸的事還是發生了。他的妻子死了,可馮歪嘴子並沒有一直活在過去的陰影中,而是艱難地帶着兩個兒子過日子。讀着讀着,我發現原來他的兩個兒子才是他活下去的精神支柱。他固然深愛着他的妻子,不能選擇和妻子一起死,那樣必然是對兩個兒子的不負責。我想:他的妻子在天之靈,看到他們如此幸福的生活,也會感到高興吧!或許應該保佑他們父子三吧。

讀着讀着,我感受到:在生活中,會有很多磕磕絆絆,我們都應該樂觀積極去面對,充滿鬥志向命運發起挑戰呢!

《呼蘭河傳》讀後感11

《呼蘭河傳》是一部自傳體小説,和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的大致內容相差不多,都是圍繞作者童年生活為線索的,把自己童年所經歷的事情或所見所聞串聯起來,揭示了在當時的大時代背景下的人情百態與社會風貌。

在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人物不是頑皮天真的作者,而是那個可憐的團圓媳婦。團圓媳婦十二歲,有一頭又黑又長的頭髮,她臉長得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小團圓媳婦健康,大方,愛笑,這些在當今社會都是優點,但在呼蘭河,小團圓媳婦在廣大婦女中是格格不入的。就是因為這樣,安然媳婦被婆婆毆打,婆婆嘴上説是要給他一個下馬威,卻不分晝夜的打,凡是遇到一點兒不順心的事也會找她出氣。最終,小團圓媳婦被打出了病,老胡家上上下下用各種迷信的方法為她治病。甚至有人把他扔進開水中洗澡,説是可以驅邪。但,凡是個人肯定都受不了,小團圓媳婦也是一樣。她下一次水就昏一次,來來回回下了三次缸。小團圓媳婦渾身像火炭那般熱。就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天,小團圓媳婦死了。小團圓媳婦的婆婆是粗暴無知的.,看客和江湖術士的騙局,親手把一個健康的女孩兒送進了墳墓。

在社會人的眼中,所有的一切都沒有大神的眷顧可貴。他們迷信,明明去看看醫生就能解決的事,卻因為他們的無知,把好好的人推向無底深淵。

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深深的感受了呼蘭河的民族風情,以及人們對鬼神的無比敬仰之情。在我看來,他們的想法是古板的,同樣也是不正確的。現代社會與以往不同的是--法律。因為有了法律的存在,現代社會才變得井然有序。而舊社會時期,人們往往以利益為重,不念情義。在現在看來,人類最珍貴和最應該擁有的品格是--捨己為人。

《呼蘭河傳》讀後感12

《呼蘭河傳》的故事有趣又生動,寂寞又傷心。這本書講的是作者蕭紅小時候的故事,展現出了鄉村生活的悠閒和自由,讓人看着很舒適。

蕭紅小時候喜歡在家裏的後大院玩,那裏長着各種各樣的蔬菜,一些小蟲自由地生活着。蕭紅最喜歡祖父,她和祖父在後面的菜園院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蕭紅喜歡幫祖父“幹活”,但其實她只是在瞎鬧。比如,蕭紅看見祖父在澆菜,她也來澆,但她只是往天上一拋,還大喊“下雨啦!下雨啦!”祖父看到她這樣也沒有批評她,只是和她一起笑。這讓我想起我小時候喜歡在公園的草地上爬過來爬過去,還喜歡在上面翻滾,弄得身上都是泥。而媽媽看到我這麼活潑快樂,也跟着笑起來。

蕭紅的祖父是一位慈祥、善良、有耐心的'老人。蕭紅晚上睡不着,祖父就和她一起唸詩,唸了一首又一首,因為當時沒有課本,祖父説一句,蕭紅就跟着説一句,祖父教了一首詩,蕭紅就跟着背了一首詩。但是這樣背詩,蕭紅並不明白這首詩是什麼意思,祖父就會一點一點地跟蕭紅講解詩意,他是一個很細心的人。

蕭紅的祖父讓我想起了我的祖父。在我小時候祖父也教我讀了很多的詩。他讀得很傳神,我很快就被吸引了,就這樣我背了很多的古詩,我很快樂,祖父也很快樂,高興得鬍鬚都要動起來了。

《呼蘭河傳》裏蕭紅雖然只寫到了祖父去世,但我相信她一定還有很多的故事,希望我們都能去看一看。

《呼蘭河傳》讀後感13

暑假裏,我看了一本上世紀40年代的著名作家蕭紅寫的書,書的名字是《呼蘭河傳》。這本書還被著名作家矛盾評為: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圖畫,一串悽婉的歌謠。作者蕭紅用灰色、簡單和真實的筆調描繪出了她小時候在祖父家呼蘭河所經歷的種種事情,從這本書裏,我看到了蕭紅和她那和藹的祖父度過的完美時光,看到了中國最敗落的時期的人們,過着清貧安康的日子卻又擺脱不開迷信的'影子。

在這本書中,充滿了人們對妖魔鬼怪的懼怕,對大自然的順從,其中有最顯著的一個事例:呼蘭河這個鎮子裏,只有幾條主要的大路,通往集市或是其他鄉鎮,其他幾條都是一些小路,其中有1條小路,路兩旁只有幾家零零碎碎的店鋪,什麼開磨坊的,做豆腐的,生意也十分;冷清,正因這條路的中間有一個大坑,這個大坑在那裏已經有多久了,沒人説得清楚,只是這個大坑隔斷了1條路,卻也沒有人去管它,人們寧願多走一些路,也不遠去管這個坑,因此許多年下來,這個坑一向也沒有人來填平,正因大家都覺得,突然有個坑出來,肯定是天意,如果填平了這個大坑,不是違背了老天爺了嗎,因此,也就對它熟視無睹了。

這本書裏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什麼那户人家有人病倒了,或者倒閉了,就請鎮裏的巫師來跳大神,跳完了大神,最後還是照樣病着,照樣倒閉,或許人們只是找個安慰罷了。小時候的蕭紅在家裏並不是重點,有時還會是母親嘮叨的對象,看完了人家的跳大神,回到家裏在閣樓裏翻東西,跟祖父在院子裏割菜,成了蕭紅的童年生活。

《呼蘭河傳》讀後感14

《呼蘭河傳》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是著名文學家矛盾先生的評價。作者蕭紅在文中批評了人們封建傳統的這種思想。雖然沒有在文中直白的説出來,但作者卻側面諷刺了故鄉人的愚昧和保守性格。文中作者蕭紅以孩童的'形式向人們詮釋了她的童年,一個既有歡樂又有悲傷的童年。

文中主要寫了祖父以及有二伯和團圓媳婦等等人物。作者以孩童的視角講述了我和祖父之間的歡樂生活,祖父對我的好與父親的冷淡和母親的惡言惡色進行了比較,更是突出了父母對我的冷漠與不重視。

別人家的孩子都被父母當成掌上明珠,與別人家相比,蕭紅從小在父母那兒受到的僅有冷漠與惡言惡色,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愛,而她也只能在祖父那兒得到愛與自由。後花園就是我和祖父的小天地,有在那兒,蕭紅才能得到無限的歡樂和自由以及滿足。祖父對我的寬容,以及和我玩耍,一齊背唐詩等等事情,都體現出祖父對我的慈愛與温情。

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慈愛和藹的祖父,作者蕭紅對祖父有着濃厚的感情,她筆下的祖父寫的活靈活現好像就在身邊一般。

文中還寫了一個主要人物:小團圓媳婦。這篇文章主要是謝一個生龍活虎的少女被一羣封建思想們活活致死的故事。文中作者還是用孩童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的,同時也體現出來人們的愚昧無知和殘忍。最終小團圓媳婦死了,有二伯和廚子卻還是歡天喜地的樣貌,沒有悲傷的神情。這也能夠體現出人們封建思想之深厚。

《呼蘭河傳》這本書體現了蕭紅對故鄉·童年·祖父的懷念。

《呼蘭河傳》讀後感15

“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是著名作家茅盾讀了《呼蘭河傳》之後發出的感慨。

《呼蘭河傳》是一本充滿無奈的“回憶式”長篇小説,是蕭紅一生的寫照,它是一篇敍事詩;蕭紅用不平凡的文字,描寫了呼蘭河這個小鎮幾個主要的地方以及重要的風俗,它是一幅多彩的風土畫;蕭紅雖是一代才女,可生活並不如意,芳年早逝,它是一串悽婉的歌謠。

我讀《呼蘭河傳》,羨慕小時候無拘無束的蕭紅,又為成年後的蕭紅默默垂淚……要説印象最深的,還是祖父家的園子,那裏留下了蕭紅快樂的童年印記。

那個“祖父的.園子”是一個自由快樂的人間樂園。那裏的玉米,想長多高,就長多高;那裏的小鳥,愛怎麼飛,就怎麼飛,無憂無慮;想鏟地,就鏟地,想澆水,就澆水。在這兒,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也曾有這樣的一個園子。那時,爸爸媽媽在江都工作,我和爺爺、奶奶在老家生活。我的老家有一個大院子,院子裏有一口大井,門前是一片松林,再前面是一條小河。夏天的夜晚,奶奶常常坐在院子裏,一隻手輕輕地摟着我,一隻手拿着扇子,對着天空指指點點,奶奶看着,我也跟着看着,看那漫天的繁星對我眨眼,對我笑,我也對它們眨眼,對它們笑。流汗了,潑潑井水……

後來,我被爸爸媽媽接到江都上幼兒園、上國小,坐着旋轉木馬,玩着蹦蹦牀……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我也開始了藝術薰陶,學芭蕾,學鋼琴……自由的時間越來越少了。不知不覺中,那個“祖父的園子”也離我越來越遠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