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0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5.14K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0篇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

人生不過區區數十載,為什麼不能樂觀的快樂面對生活呢?有的人説我沒成功,沒有很多的錢,所以不能快樂的面對生活。

但當你擁有自己的公司,香車美人別墅應有盡有的時候,就是取得成功的時候嗎?就會很快樂嗎?成功並不是以金錢的多少來衡量的,成功是充分利用自己所擁有的,比爾蓋茨,馬雲就很快樂嗎?我看也未必,富人有富人的煩惱,窮人有窮人的煩惱,只不過他們的煩惱不同而已。造物主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給你關上一扇窗的同時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有的人遇到一點挫折就開始抱怨自己的命不好,為什麼自己不是富二代,星二代,紅二代,官二代?首先,我們要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如果沒有自己的父母,我們不可能來到這個世上,他們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成人,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抱怨他們呢?至少在出生的時候是四肢健全的正常人,和出生就沒有四肢的力克胡哲相比好太多,他自殺都很困難,可是他並沒有像命運屈服,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終成為世界著名的殘疾人演説家,海倫凱勒在小時候生了一場病,這場病使他喪失了聽覺視覺和説話的能力,不過正是這樣的一個人創造了奇蹟,她考上哈佛大學,並熟練掌握幾門外語,還留下了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霍金身體殘疾,可是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腦來思維,最終在黑洞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為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向着自己的興趣愛好方向發展,經過不懈的努力,定能取得不小的收穫,如果渡邊淳一當時盲目的聽從自己父母的安排,可能會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但日本絕對少了一名出色的言情小説家,無論經歷怎樣的變故,都要朝着自己的目標前進,矢志不渝,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成功,林肯的一生充滿了各種災難,命運多舛,可是他卻始終堅持自己的夢想,終於成功當選為總統,不過並不是制定了目標過後不懈的努力都能成功,首先我們要明白自己有幾斤幾兩,合理的定位,然後在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目標,在不懈的努力才會成功,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人會説算了吧,在怎麼堅持也不會成功的,有的人會説就你拉到吧,想成功門都沒有,我們堅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説吧,有些事情可能在當時不能被人們理解,不過時間會證明一切的,會證明誰才是正確的,就像唱戰爭世界的姚貝娜,在生前沒人承認她,認可她,可是她逝世後,這首歌曲火了起來,人們也認可她了,伽利略提出的用實驗數學的方法來研究自然規律和哥白尼的日心學説,在當時被稱為邪學,不過在幾百年以後被證明他們是正確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如果一個人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思想,那和那些木偶又有什麼區別,每個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都會經歷各種磨難,可能就像唐僧師徒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一樣,故天將降大任於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但如果我們能堅持到最後,一定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像美國黑人雜誌的創始人約翰森,經歷過三次創業,從一無所有到創建第一公司,再到一無所有,反覆兩次,第三次創建黑人雜誌公司,終於取得成功,愛迪生髮明燈泡的時候,失敗了好幾百次,正是由於他的超強意志力,終於成功發明鎢絲燈泡,如果一個人的一生一帆風順,沒有經歷過一點坎坷,那這樣的人生是不是很乏味呢?很無趣呢?一個人經歷的多,也就明白的多,也就懂得多,經歷過一些挫折和坎坷的人生,這樣的人生才會更精彩,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呢?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後才會更美麗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2

近日有幸讀到美國史上最偉大的心靈導師之一威爾鮑温著的《不抱怨的世界》。閲讀之後,發現這本書與以往許多勵志書籍不同,讓人耳目一新,也讓我感慨良久,思緒萬千:

幾乎沒有什麼不能是我們抱怨的對象。生活、工作上不順利時,發發小牢騷、吐吐苦水,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我們喜歡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後面,從中獲得一種自我膨脹的優越感。我們難以且不情願意識到,所厭惡的種.種問題,譬如身邊人無休止的抱怨,同樣可能存在於自己身上。威爾鮑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

然而這個世界存在“吸引力法則”:你如果大聲喊“痛”,傷害就會出現;如果抱怨,就會遇上更多抱怨的事。書中作者鮑温現身説法,講述自己13歲參加中學舞會,因害怕邀請女生跳舞,轉而抱怨自己太胖,女生是不會接受他的邀請的,從而引發同學們的同情並避開了這件害怕的事。自此他犯上了“抱怨上癮症”,以後的日子,無論是工作上,還是人際關係上的問題,他都歸因於他的體重。 可能我們也曾有類似的經歷。比如,事情失敗了,習慣歸結於他人的不體貼、不配合或不努力,從而逃避責任。這些負面思緒不只成為我們最大的敵人,還影響着別人。

如果我們會抱怨不斷是因為我們為把注意力放在它上面,被它指引着,心被它佔據着。那麼我們要怎樣逃離抱怨的泥潭呢?

依據自身的“抱怨上癮症”療愈經驗,作者總結了走出不抱怨的四個階段:

一、無意識的無能,是指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抱怨;

二、有意識的'無能,是指能覺察到自己以及周圍其他人的抱怨;

三、有意識的有能,是指傾向於用沉默來便於自我反思、

措辭,以便於説出有價值的話語,而非喋喋不休的抱怨;

四、無意識的有能,是指你已經重塑思維模式,習慣於不愛抱怨了,並且不需要意識控制。

如何推進四個階段的進展,作者建立了一套實踐操作性極強的方法--紫手環運動:

1.將手環戴在一隻手腕上。

2.當你發現自己正在抱怨、講閒話或批評時,就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

3.如此交替更換,直到養成連續21天不抱怨、不批評、不講閒話的目標為止。

4.堅持下去。平均的成功時間是4~8個月。

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個國家、600萬人熱烈參與了這項運動,學習着為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讓這個世界充滿平靜喜樂、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它實在不是一個能輕易勝任的挑戰,儘管抱怨和評斷如口臭般污染着自己的生活環境,但由於習慣性的東西總是會帶來安全感,我們常常在努力維持不抱怨與落回現狀之間掙扎。但是改變自我的勇氣和不懈地自我覺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鑰匙--這把鑰匙,讓我們長久以來封閉着的意識緩緩敞開。在我們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藉助這把鑰匙,我們會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諸多層面,喚醒我們渴望已久的改變。

當然,放下抱怨,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為,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説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情心.

最後我引用書中的一段話:任何人和團隊要成功,就永遠不要抱怨,因為抱怨不如改變,要有接納批評的包容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行動力。朋友,試着加入“不抱怨”活動吧!不要匆匆經歷這個過程,這不是賽跑,而是一種過程。從帶着紫手環的那一刻起,你就在改變,你用你的意志在完成一種挑戰,為自己創造心想事成的無怨人生的挑戰。放棄抱怨,相信自己!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3

成功,因積極而充滿機遇;失敗,因消極而困難重重。

——題記

抱怨,就是心中懷有不滿,進而去責怪導致不滿的源頭。抱怨的人,大多充滿牢騷,在行為上往往會採取消極的心態來應對工作乃至生活中所要面對的諸多問題。這種消極的態度,並不能幫助解決問題,反而會製造出新的問題,嚴重者,甚至會讓人走向極端的道路。

《不抱怨的世界》,通篇採用大量的案例,以現實生活中積極與消極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所產生的結果對比,以及這兩種態度帶給人生活中的不同變化,來闡釋説明的道理其實就只有一個:不要抱怨,而要積極地生活。

不抱怨的人,是積極生活的人,是敢於去做自己最怕的事情的人。這類人敢於夢想,勇於追求,並積極爭取。只有這樣,才能向生活索取到你夢寐以求的東西。

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會聽到類似這樣的抱怨:我一個人完成不了;我堅決反對等等,這些消磨意志的話語一出口,就給人氣餒的感覺,工作還未開始,就已經失了信心,結局可想而知。

而如何才能做到不去抱怨呢?這本書給了我們一些很好的啟發:首先,要保持一顆積極爭取的上進心。每個人,無論殘疾或健康,都擁有自己的夢想,想要實現它,就必須自己努力去爭取。而且,一次、兩次甚至十幾次的失敗也不一定就會帶來你想要的結果。這個時候,絕不能因為這些行動的失敗就半途而廢,要始終保持一直努力爭取的心態,不言放棄。

眾所周知,如果愛迪生沒有在無數次的試驗失敗之後還保持着積極爭取的心態,現實世界的電燈照明,可能還要晚上一大段時間,讀後感《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正是由於他的不放棄,電燈才照亮了我們的世界。

其次,肯定自己,不畏懼,不自欺欺人。肯定自己的前提是,不要害怕自己的短處被別人發現而產生對他人的畏懼,但也不要盲目自大,自視過高,在做錯事的時候不要找太多的託詞和藉口來掩飾。直面自己的內心,這樣,你在自我肯定的`同時也會得到別人的肯定。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就算是拿破崙也不例外。這個身材矮小的法國人,在陸軍軍官學校讀書的時候被老師看不起,但他沒有因此而否定自己,他知道自己的天賦,所以後來,他的軍隊縱橫歐洲大陸,他自己也聞名世界。

再次,正面看待問題並積極解決它。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在成功之前,必定會遇到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只有兩種態度:一種是積極地面對解決,另一種就是消極地逃避。那些倒在問題腳下失敗的人,不是問題有多麼難以解決,而是他自己退卻了,在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出現後,他失去了解決它們的勇氣。

在二戰初期,面對德國的強勢進攻,英法盟軍節節敗退,倫敦成為德國的轟炸場。面對如此困難的局面,首相丘吉爾也沒有過逃避和退卻的想法。艾森豪威爾將軍説:“他考慮的是如何去進攻和取得勝利而不僅僅是防禦和等待失敗。”如果丘吉爾放棄對德國的抵抗,英格蘭必將被德意志的戰車蹂躪。

最後,要善用不利條件的反作用力。不要把不利條件看作是阻滯自己發展的障礙,很多時候,不利條件反而會激發我們更大的潛力。積極的人往往能夠利用這些不利條件脱穎而出。貝多芬耳聾了,但絲毫不妨礙他成為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羅斯福在輪椅上指揮了美國參加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而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全身只剩下3根手指可以活動,但這也絲毫不影響他著書立説,出訪和演講。

這些成就卓著的人,他們看到了自己的不利條件,但並未因此而自暴自棄,反而激發了更大的激情在自己專注的領域。所以他們成功了。

優秀的人,都是不抱怨的人。他們總是會把消極的想法從自己內心中掃除殆盡,讓自己的內心充滿陽光,因為他們知道,無論生活多麼糟糕,人總能有所作為,只要生命還在,希望就在。所以,放棄抱怨吧,找到值得你堅持的夢想,併為之努力奮鬥,成功一定會青睞你。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4

《不抱怨的世界》是最近走俏的一部勵志書。不過與那些試圖整體重構讀者脾性的同行不同,本書只是希望讓讀者能做到“不抱怨”而已。

作者威爾·鮑温被譽為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心靈導師之一。他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按照書中描述,這個過程一般需要4~8個月。順利實現21天“不抱怨”的讀者,基本也就實現了“平和心態”在自己個性中的生根。

這是一幅美好的“圖景”吧。儘管作者興致高昂的表示已有600萬人參與了這項活動,我卻更相信“免費郵寄紫手環”是導致參與人數如此眾多的原因。這是有現實依據的,比如北京清晨免費派送大白菜(限一人一棵)的活動總能吸引上千老年人踴躍排隊。所以,假如這紫手環在工藝裝飾上更為考究的話,吸引6億人填寫申請單也不是難事。

但對於“不抱怨”本身,是有話可講的。人因其出身、財富、機遇等各方面的不同造成後天差異,要想讓自己在明明查看到此種差異的前提下又保持“不抱怨”是很難的。本書為倡導此種理念,開出了一些“誘惑”讀者選擇“不抱怨”的藥方。

“你抱怨的事真有那麼嚴重嗎”一節的要義是“抱怨會讓你失去更多。”這是通過一個男子在試圖追捕肇事逃逸人員過程中的省悟展開的。肇事者撞到了男子的獵狗使其死亡,男子開車緊追,路上突然想到如果在這樣的飆車過程中受傷甚至不治,給家人帶來的傷害遠勝於狗的死亡。由此“那一刻,我稍微平靜了下來,想起我如果在開車時喪命,對桂兒和莉亞而言,就要比金吉爾受傷更難以平撫了。在我和那個駕駛人的距離慢慢拉近時,我也把車速降到了可以控制的程度。”

“抱怨疾病,是在消滅健康的能量”一節則以“樂觀意念能挽回健康”遊説讀者。雖然當今的科學研究還很難證實這是否具有合理性,但如下一點應該是對的:即便意念一點也不能挽回健康,但它可以使比如絕症患者更為快樂的走完餘生(我們假定積極或消沉狀態下餘生一樣長)。

純粹的“利誘”未必能讓普通人保持恆心,這正是威爾·鮑温引入“紫手環”的原因。“紫手環”並不因為它的“紫色”或“是手環”而具備任何特殊因素,它只是魚線上的遊標而已,起一個提示作用——“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你完全可以換成別的什麼,只要它夠醒目且便於脱卸即可。

我並不認為順着聽聞的熱潮而加入“紫手環”活動就能把人帶入“不抱怨”的境界,這正如讓白領學幾天乞丐不會自動養成樸素那樣/。“不抱怨”是個人充分內省後達到的心靈狀態,它首先要求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比如上面談及的駕車男子就是例證。

在此之上,它又要求一種繼發的執行能力,否則“不抱怨”的'理性光芒馬上會被“忍無可忍”等熱血豪邁給壓下去。不妨從另一角度舉例,很多人在公車上有過讓座的慾望,但最後沒能站起來,因為一種“此舉不合羣”的心理暗示阻礙了讓座行為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學生不肯主動舉手也是一樣的原因。克服這種心理恰恰需要“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特立獨行膽識,而這與上述隨大流申領“紫手環”或集體裝乞丐活動完全是南轅北轍。

人為什麼會抱怨,歸根到底是現實與慾望之間存在差距,因此更高層次的“不抱怨”往往都從淡化慾望着手。比如佛説“寂滅”,道家倡導“無為”就是這樣的意思。當人充分肯定現實,不存在強烈慾望時,抱怨又從何談起呢?是故《莊子》説“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意思是人家叫我是牛,很好,叫我是馬,也好。人把虛榮的慾望去掉了,就不會在乎別人怎麼説自己。而到了這種境界,也就不會簡單把“唾面自乾”當成懦夫行為了。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5

每個人在生活中,幾乎沒有什麼不能是我們的抱怨對象。我們喜歡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後面,總是想在抱怨中尋找一種安慰,我們不想承認,自己過得很消極,總是在逃避。

很多時候,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無時無刻在抱怨,抱怨這個月的生活費不夠,抱怨老師批評了自己,抱怨同學欺騙了自己,每天總是生活在抱怨中。。。

但書中一位因車禍截肢的太太,在重大車禍之後,她經受了千辛萬苦,不停的開刀與康復,飽受身體和精神的挑戰,她是個很有資格“抱怨”的人: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她撞擊它的駕駛者…但是她沒有!她相反每天祈禱感謝救助他的醫生,護士,和每天照顧她的丈夫,她謝天謝地,她感謝諸神,感恩自己可以浴火重生。

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為,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説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人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當然我們也希望改變,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不過,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之光隨着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不抱怨的世界》,剛看到書名時很不解,我們生存的世界充滿抱怨,但我們也討厭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是什麼,從來都離我們很遙遠。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運動,來的恰是時候,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他寫了這本《不抱怨的.世界》,併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

紫色的神奇手環用法如下:

1.將手環戴在一隻手腕上。

2.當你發現自己正在抱怨、講閒話或批評時,就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

3.如此交替更換,直到養成連續21天不抱怨、不批評、不講閒話的目標為止。

4.如果聽到其他戴紫手環的人在抱怨,你可以指出他們應該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如果這麼做,你先要移動你的手環,因為你在抱怨他們的抱怨。

5.堅持下去。21天連續不抱怨手環不換手。

這個方法我也試過,我以前總認為自己是個積極的人,但我才發現,我每天能移動20多次,抱怨人、事、情、自己總是無時無刻的抱怨,直到真正做過以後才發現生活原本就有許多種,包含着許多的內容,有快樂的,也有痛苦的,我們不可能只會擁有快樂,痛苦往往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種元素。然而,當我們過着快樂的生活時,我們應該感謝生活過着痛苦的生活時,我們也應該感謝生活,因為生活原本就是美好的,我們應該積極樂觀的面多生活中的一切無須抱怨……

從現在起,做一個積極的人,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東西。這樣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為你工作,而你會締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穫,遠勝過自己夢想所及。給它一點時間,同時仔細觀察,這一切就會發生。

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卻需要意志力。所以,讓我們向“抱怨”開戰吧!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6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世界級勵志書:——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爾·鮑温(Will Bowen),美國最偉大、受尊崇的心靈導師之一,提出的神奇“不抱怨”運動,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我們可以這樣看: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這是非常值得推薦的一本書,今年暑假裏我認真閲讀了此書,它會改變你的命運!人生是不公平的,習慣去接受它。永遠都不要抱怨!”——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不滿;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還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當閲讀了這本書的時候,才意識到我原來的生活中抱怨了那麼多,而很多煩惱,很多傷心,都是自己的抱怨照成的。於是我開始參與他的那個21天不抱怨運動中來。當然我也收到了那個紫色的手環,把它戴在手上,只要我發生了抱怨,我就將手環摘下換在另外一邊,通過這種方式來改變自己。 説話本來就是個累人的活,尤其是還要説一些令自己不開心的事,一些抱怨的話,簡直就是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疲勞。聽抱怨的人,心理素質好的要開動腦筋安慰人家;心理素質不好的,一想:似乎我的經歷和他差不多,甚至有時候我還不如他,於是乎乾脆兩個人一起抱怨吧,再往深了想生活困苦前路渺茫兩人一起都不幸福。書中的語言雖然雖不是很華麗,但卻很實在。尤其那些平淡而又經典的生活感悟給了自己很大的鼓舞,這些日子我會時刻記住來勉勵自己:如 :1,當你抱怨時,其實是在排斥自己指名想要的東西;你的抱怨會推開、驅逐你説你想要的東西。所以,要給自己積極的暗示。2,要想改變一個人,就是要改變自己對他的.看法。3,現在,你是個更積極的人,會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東西等。

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就跟辦公室的同事説,這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有時候會感覺不快樂,因為我對生活對工作充滿抱怨。就像書上説到的:“抱怨就是把焦點放在我們不想要的東西頭上,所談論的是負面的,出錯的事情,而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什麼上頭,那個東西就會擴大。”如果你身邊的人都在抱怨,你就會處在聽覺污染當中,危害到你的幸福和美滿。 改變愛抱怨的行為,控制情緒和調整心態,不僅是擁有良好的情緒和心態我們就可以改變困境、擁有光明未來,誠然,改變心態後我們可以感受到很多正面的東西。我們不能將眼光只着眼於眼前的困境,而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到未來,看到我漫長的生命歷程。因為,在短暫的生命中,眼前的困境僅僅是滄海一粟而已,我相信自己會有很多機會來改變的。正如書中所説:“停止抱怨,你就已經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雖然這條路還很長很遠,還需要我付出無法想像的努力和代價,但是既然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定。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所有的擁有。不要等到失去後才懂得擁有時的珍貴,毫無意義。只能説明我們愚昧,無知。

就讓我們從這時候開始改變自己的言語,改變自己的思維;停止抱怨,在好事發生時表達感激,你就能改變自己的人生,也讓所有人的未來更美好!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7

每個人在生活中,幾乎沒有什麼不能是我們的抱怨對象。我們喜愛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後面,總是想在抱怨中尋找一種安慰,我們不想承認,自己過得很消極,總是在逃避。

很多時候,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無時無刻在抱怨,抱怨這個月的生活費不夠,抱怨老師批評了自己,抱怨同學欺騙了自己,每一天總是生活在抱怨中。。。

但書中一位因車禍截肢的太太,在重大車禍之後,她經受了千辛萬苦,不停的開刀與康復,飽受身體和精神的挑戰,她是個很有資格“抱怨”的人: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她撞擊它的駕駛者…但是她沒有!她相反每一天祈禱感謝救助他的醫生,護士,和每一天照顧她的丈夫,她謝天謝地,她感謝諸神,感恩自己能夠浴火重生。

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為,或者放下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説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人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當然我們也期望改變,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但是,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之光隨着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不抱怨的世界》,剛看到書名時很不解,我們生存的世界充滿抱怨,但我們也厭惡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是什麼,從來都離我們很遙遠。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一樣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户外,來的恰是時候,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就應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就應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完美、圓滿。

他寫了這本《不抱怨的世界》,併發起了一項“不抱怨”户外,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

紫色的神奇手環用法如下:

1。將手環戴在一隻手腕上。

2。當你發現自己正在抱怨、講閒話或批評時,就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

3。如此交替更換,直到養成連續21天不抱怨、不批評、不講閒話的目標為止。

4。如果聽到其他戴紫手環的'人在抱怨,你能夠指出他們就應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如果這麼做,你先要移動你的手環,正因你在抱怨他們的抱怨。

5。堅持下去。21天連續不抱怨手環不換手。

這個方法我也試過,我以前總認為自己是個用心的人,但我才發現,我每一天能移動20多次,抱怨人、事、情、自己總是無時無刻的抱怨,直到真正做過以後才發現生活原本就有許多種,包含着許多的資料,有快樂的,也有痛苦的,我們不可能只會擁有快樂,痛苦往往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種元素。然而,當我們過着快樂的生活時,我們就應感謝生活過着痛苦的生活時,我們也就應感謝生活,正因生活原本就是完美的,我們就應用心樂觀的面多生活中的一切無須抱怨……

從此刻起,做一個用心的人,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好的東西。這樣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為你工作,而你會締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穫,遠勝過自己夢想所及。給它一點時刻,同時仔細觀察,這一切就會發生。

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卻需要意志力。因此,讓我們向“抱怨”開戰吧!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8

早在兩個月前就拿到了這本書,只是一直沒有好好閲讀,直到最近,我才靜下心來認真翻閲了一遍,深感受益匪淺。

事實上,我一直對勵志書籍或者成功學書籍抱以不屑的態度,因為它們絕大多數都是“空談”,內容無非是眾多例子+説教,不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往往起不到實際效果。起初以為這本書也是如此,但是真正閲讀之後,才發現這本書強過很多勵志書籍,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

我們,都曾經受到過專業的教育,有着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管理中積累下來的實戰經驗。但《不抱怨的世界》的作者用若干個小故事利用抱怨這一種普遍存在的行為,從側面再次的提醒了我,只憑着專業知識理論及公司規章制度來領導部門是遠遠不夠的,內部關係和內部的環境氛圍也是前提之一。

下面我就對《不抱怨的世界》一書的讀後感向大家談談我的感想:

一、要想改變別人首先得改變自己

書中反覆提到的一個理念就是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才能認真客觀的分析出任何事件的真實本質。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在所難免的都會遇到任務緊、壓力大、幫助別人彌補漏洞的情況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迫於工作任務、壓力,很容易出現心煩氣躁的情況,從而引起各種摩擦。這時一定要剋制自己不要向自己部門或者是關係好的同事説某某人、某某部的不是,以此來宣泄和抱怨別人給自己造成的麻煩和緩和心中的壓力。俗話説育人先育己,在部門管理過程中作為一個管理者其實就是下面員工的一個榜樣、一個風向標,我們抱怨別人一句下面的人就會埋怨十句,如果養成了習慣那麼就會有百句、千句,到那個時候我們如果提出工作上的要求或需要改進的地方,同樣我們也會遭到員工的抱怨,因為他們已經養成習慣、抱怨已經成為部門裏的一個風氣一個趨勢,他們會認為抱怨會讓他們的工作來得更加輕鬆,這個趨勢的興起也就相當於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羣策羣力的消亡。到那時一個部門也不再會有生產效率和對部門的向心力,將成為一盤散沙。這樣的危機感提示了我不能小看自身的素質養成,其實在工作中我們也不少動員過大家極力的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來完成突擊性任務、安撫和調劑情緒低落的員工。如果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以一顆平和的心來處理問題,少了抱怨,我想效果會更加事半功倍。

二、深入基層、營造信任和快樂是我們工作中的一部分

書中看到了幾個關於意識形態的故事,“珍的葬禮”和“如果你快樂,就按喇叭”故事中的兩個主人翁都應病魔纏身,中風不久便可康復的珍因為太過於自我的擔心造就了他的去世,讓病痛折磨然而快樂去世的女主人。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發,體會出在一定的空間一定的時間裏氣氛是多麼重要的。員工的積極性靠調動而工作中的快樂度更能穩定員工情緒,對於一個管理者在實踐的工作中我們都有一種體會,那就是當員工對待工作的態度熱情高漲時能夠創造出更高更加優質的效率。這種效率它與要求趕工或者單純的完成數量上來説更加有效、更加出色,能使我們產品一次合格的機率提高。試想一下,每個員工都是大社會裏的一員,來到我們小集體裏規章制度遵守是必須的,但他們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經歷、不同思想,如果當員工出現一般問題的時候我們怎麼辦。肯定得第一時間上前做起教育、疏通思想。

本書對於我的`幫助是非常大。它讓我明白在以後的工作中,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減少抱怨,努力地接納自己、確定自我價值。遇事多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時刻都要努力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馬雲説過,“不抱怨的態度是人生的第一態度”。我不能將眼光只着眼於眼前的困境,而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到未來,看到我漫長的生命歷程。因為,在漫長的生命中,眼前的困境僅僅是滄海一粟而已,我相信自己會有很多機會來改變的。正如書中所説:“停止抱怨,你就已經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雖然這條路還很長很遠,還需要我付出無法想像的努力和代價,但是既然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定。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9

一日不讀書,百事荒蕪。書猶藥也,善讀之能醫愚,常讀書能使人明智。在假期中我讀了《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書中所提倡的精神讓我對於生活和工作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不抱怨、不批評、不講閒話的三不運動,讓我重新定位人生軌跡。

作者威爾鮑温在這本書中介紹了他的不抱怨運動,就是讓人們做到不抱怨、不批評、不講閒話的三不運動。具體就是在你的左手腕上戴上一個紫色的手環,每當你抱怨的時候就將其換至右手腕上,看是否能連續堅持21天不移動。為什麼是21天呢?因為人們如果需要養成一種習慣的時間就是21天。這本書吸引了很多知名人士的青睞,其中不乏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雲、聯想董事局主席柳傳志、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青睞。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所提倡運動的過程,而在於傳遞的人生理念、價值。這不免讓我聯想到了我們教育工作者是否跟同事抱怨過哪個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課間活動調皮搗亂,違反紀律;是否在考試成績出來以後跟同事抱怨過哪個學生腦袋笨不聰明;是否在平時的生活中抱怨過工作任務繁多。其實我們是在自欺欺人,我們所抱怨的那些事情,恰恰是我們所在乎的,只不過我們的付出失敗了,只想試圖從抱怨的過程中推脱自己失敗的原因,從而得到自己心理上的撫慰。當我們平靜下來的時候,想想那些學生為什麼要調皮搗蛋,為什麼成績不好?難道他們不想好好表現自己嗎?想去表現自己但卻無法表現好,只能做一些調皮的事情,所以他們是可憐的。抱怨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使我們更討厭那個學生。因此我們不僅不能抱怨,反而應該去同情他們。所以威爾鮑温提倡的不抱怨活動不僅給我們指引了前進的方向,還讓我們在實踐中完善自己的價值。

當現實和理想不對等的時候,放棄對學生的抱怨,認真的分析孩子的年齡特徵和認知特點,重新審視教育學生的方式方法,凸顯學生的優點,讓學生在自己的優點中找回自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對學生要有耐心,孵化一個雞蛋需要21天,養成一種習慣也需要21天,我們教師對孩子的教育熱情至少要保持21天,失敗了再去更改。除此之外要不斷的創新教學方式方法,讓呈現的知識成為條件反射中的刺激物,只有有了誘惑力,學生就不會拒絕知識,抵制學習。

當現實和理想不對等的時候,要放棄對自己的抱怨。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我們迷失了目標,一味地在抱怨自己為什麼要做這麼多事情或者欺騙自己,用抱怨去為失敗找藉口,亦或許你從抱怨中找到了安慰,但是你卻會為此失去抓住成功的好機會。為什麼別人沒有做這麼多業務的機會,正是因為你比他們優秀,那你有什麼理由去抱怨自己優秀呢?當你失敗的時候本來就心情很沉重,當你再向別人抱怨的時候不正是向別人宣告你失敗的事實嗎?你覺着你是一個失敗的人嗎?所以要對生活和工作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生活是美好的,需要我們去奮鬥,去失敗,再奮鬥,再失敗。只有在這樣的循環往復中,我們才能掌握生命的真諦。

當現實和理想不對等的時候,不要忙着去抱怨,將抱怨的時間讓給讀書,讓給學習。我相信肯定會在讀書學習中找到成功的鑰匙。俗話説“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讀書,讀好書,才會讓你貧瘠的思想變得肥沃。在歷史長河中,既然已經有了這麼多讀書學習的實踐真理,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讀書,而去抱怨呢?讀史書,感悟人類的歷史蜕變,讀文學,領略騷客的胸懷大志,讀藝術,感受藝術家的內心世界。這些都會有利於你的工作和生活。

不抱怨運動注重的不僅僅是形式,而在於理念的傳播,這不正是教育工作者的偉大使命嗎?讓我們從紫手環開始,從現在開始。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0

品一銘茶,觀一束花,讀一本書,都是一次與內心深處的對話。《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是作家威爾·鮑温對於抱怨這個話題的種種影響與如何正確的對待抱怨和如何做到不去抱怨。看過這本書,不禁讓我回想起每天自己的抱怨。也許每天都有各種的不滿使我們不快樂,讓我們去抱怨,看過這本書,我們也許會變得不一樣!

這本書從開始的一個小實驗講起,到後來每個真人關於抱怨的事蹟分享,作者通過分析告訴人們抱怨的目的和抱怨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最後是做到如何不去抱怨。不抱怨將帶給我們的益處。不僅如此,還能通過這些,來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來改善自己的心態,讓自己有一個健康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困難,面對這世界的不公平,平復自己的心情,在心底,得到解放!

如書中所説: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意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回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不滿,我們便會抱怨給我們自己聽。其實,我們可以這樣看: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化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訴求你的願望。你得到的或得不到的,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得美好,圓滿!

從出生到現在,不必説每次遇到不開心的事會抱怨,和朋友吵架會抱怨;也不必説遇到大的困難會抱怨,解決不了問題會抱怨;單説起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就會抱怨這不停!抱怨,是每個人的習慣,或者説人們其實也許把他當成每天的一個必須做的事情,抱怨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複雜多樣,讓我們迷茫,讓我們不知所措!經過一次次的抱怨,我們也終將必須學會慢慢變得沉默,慢慢學會不抱怨!

書中説:我們的想法創造我們的生活,而我們的話語又表明了我們的想法。抱怨會讓我們陷入負面的生活,工作態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點,包括最親愛的人。相反,不抱怨的人一定是最快樂的人,沒有抱怨的世界,一定是最令人嚮往的地方。一定要相信,你真的能改變自己的人生,並療愈靈魂中的'失調狀態。因為你自己就是一種祝福!也許人生就是不公平的,習慣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當你把壞事當成好事半的時候,你就只有快樂,沒有抱怨!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抱怨,因為抱怨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好處!

很多時候,當我們注意到不好的事情時,傷害就會出現,當你開始抱怨時,就會有更多的抱怨連接而來。我們會抱怨,就像是做別的任何一件事情一樣,抱怨會給我們帶來好處,但是更多的,他讓我們博取同情,避免一些我們不敢做的事,這些有什麼意義呢?

抱怨就好比口臭,當它從別人的嘴裏吐露時,我們就會注意到;但從自己的口中發出時,我們卻能充耳不聞。改變,需要從自己開始!

當你放開自己,不再去抱怨,而是更多的不去抱怨,去解決問題,那你就變得不一樣。正威爾·鮑温説:我們把焦點鎖定在不對勁的事情上,而不是將視野聚焦於健康、快樂與和諧的世界。如今,你也有份了。你已經迴應了靈魂的召喚,不再是製造問題的一份子,而是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只要成為積極改變的榜樣,你就能改變世界。接受這項挑戰、並且持續不懈,無論花多久時間都要挑戰成功。你將為我們的孩子點亮光明的未來,你可以在人類之中成為一個療愈的細胞。當你成為更快樂的人,就會提升這個世界整體的快樂程度。你會傳送出樂觀和希望的震波,和其他理念相似的人互相共鳴。你會創造無比的期待,讓所有人的未來更美好。

我喜歡這句:我們尋求的改變從來無需“外求”——它是發生於我們的內在。我們的行為的確會影響世界,因為它會影響我們周遭的人們,而且這種影響力會擴散開來。改變的是我們,是他人,是這個世界!也許不久以前,抱怨還佔據你整個生活,從現在開始,加入不抱怨的世界吧,我們一起創造不抱怨的未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