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在中秋作文合集十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在中秋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在中秋作文合集十篇

在中秋作文 篇1

歲月的大道暢通無阻,時光的小徑繁花點綴,心情的列車載着一份閒情逸致,在文字裏遨遊;寫意,閒暇時的那份逍遙。

————題記。

初秋以至,桂花飄香,綠意褪盡,更換黃紗衣。一個季節的離去,另一個季節的到來,一種生命的終結,另一種生命的誕生。在這交替交織的季節,總是有人喜來,有人憂,喜憂參半,寫意人生!

心情列車的站台,我駐足觀望,熙熙攘攘,笑臉盪漾。閒情好時光,大家歡樂過,喜氣又洋洋。我抿嘴淺笑,遙望蒼穹,又是一年月圓時,也是一年團圓時!

雙節齊到來,閒情如約而至。獨坐電腦前,任思緒牽着心情的小手翩翩起舞,一曲琵琶語,把喜怒哀樂宣泄,越過曲調中的哀怨,尋一抹清新,那一臉歡笑,喜悦,來自心底,如潺潺小溪,涓涓流淌,細水長流。

心情一偶,文字雀躍,一些美好,在字裏行間定格。穿越時光的隧道,想找回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那些思想,哪怕是稍縱即逝的顯現,或是海市蜃樓的再現,幾分,幾秒也好。跋涉過時光的河流,那些曾經的或是未來的,幻想,也希望有絲絲的美好。

我躺上記憶的河牀,伸伸胳膊,扭扭腰,難能的休閒,可貴的清淨。掬一捧清泉,送入口,清甜又潤喉。拈指一片花瓣,貼上脣,色澤沁透,嬌豔欲滴。攬一輪皓月,放心間,月圓在天,心願在心。拋擲千片,萬片的祝福,送給每一位關愛我的人。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有道是明月每年有,我卻不能把酒問青天,有時候也想象醉酒的樣子,那是怎樣的一種窘態,呵呵!酒對於品酒的人來説是一種享受,一種境界;但對於那些失意的人來説,可能是借酒消愁愁更愁,但也是一種情緒的.宣泄;對於親朋好友的聚會,酒就成了情到深處的不言而喻了。

敲打着鍵盤,翹首月亮仙子的出現。冥想片刻,思緒如夢,只見,嫦娥仙子手抱玉兔來,綵綢衣袂飄搖起,一支相思斷腸曲,驚醒凡間有情人。玉兔終日伴,寂寞年年有,為撐那盞燈,直至八月半;你在宮闕等,我在人間盼;你送寂寞燈,我們便團圓。

夢醒時分,月亮羞澀的爬上樹梢,越過山峯,高掛空中。“月是故鄉圓,人是故鄉親”,離開故鄉十幾餘載,那裏的親人朋友此時此刻是否正把酒言歡,賞着月吃着餅?對故鄉的愛意,對朋友的想念一併寫進文字,也融進歌曲裏,很想唱出此時的心情,“人隔千里無音訊,卻待遙問終無憑,請明月代傳信,寄我片紙兒慰離情”。

“月光色,女子香,淚斷劍,情多長”“孤單魂,隨風蕩,誰去想,痴情郎”惆悵般孤寂賞月人,必定是望月心悲涼,皆因紅塵往事落地殤。懷抱琵琶琴絃淌,千古恨,輪迴嘗,眼一閉,任誰狂。月光色,女子香;淚濕衣襟,思念長。

夜已深,霓虹閃爍,草坪上,一家團圓圍桌坐,甜甜月餅脣齒留。老人笑,孩子樂,其樂融融,閤家歡。千里之外的親人及朋友,讓嫦娥代問候,讓嫦娥捎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中秋作文 篇2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天是大團圓的日子。

俗話説:“月是故鄉明。”在他鄉的遊子們最希望的就是能回家看看,看那年邁的老母親是否身體健康,看看家中的收成如何……我們家也不例外。

吃過早飯,我們一家就帶上禮物開車回了老家。一進村口,就看到了爺爺、奶奶駐足等候的身影,我急忙下車跑了過去。到了家,一家人像往年一樣歡聚在一起,品月餅,談理想,共度佳節。這樣快樂熱鬧的節日,大家都是歡喜激動的,可是心裏卻都牽掛着她——在哈爾濱求學的姑姑。

“姑姑在哈爾濱還好嗎?她如果能回來給我講講那裏的.故事該多好,她如果能回來陪我玩該多好……”我看着豐盛的飯菜,想念起了姑姑,想起了每次吃飯都會給我講好多故事的姑姑,想起了每次回家都會陪我玩的姑姑。

“這個味道霞最愛吃了,要是她在一定要給她嚐嚐,”奶奶一邊吃月餅一邊唸叨,美味的飯菜掩蓋不住她對女兒的思念,“也不知道她在學校能不能吃到月餅,想不想家……”

奶奶正念叨着,電話鈴卻響起來。電話裏傳來姑姑急切的聲音:“媽,中秋節了,你們都還好嗎?”“好,大家都在呢!別擔心我們,好好學習呀!”“放心吧,媽媽,我們同學們一起過節,熱鬧着呢!”“哦,這就好!這就好!”

有了姑姑的電話,大家的心情都更加高興了。在這樣一個“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特殊日子裏,接到遠方親人的來電,何嘗不是一種幸福與歡悦呢?

中秋節是快樂的象徵,是團圓的象徵,是幸福的象徵。“月是故鄉明”,雖然還有很多人身在異鄉,不能和家人團聚,但他們都在彼此默默地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只要大家心連在一起,不也是一種團聚嗎?幸福,有時候可以很簡單……

在中秋作文 篇3

清冷的月光,無情的籠罩着每一個受了傷的可憐人。今夜,註定無眠。我彈去日曆上的灰塵,翻了翻——中秋佳節。呵呵,中秋節?今晚的明月只會在我心底多增添幾道傷口罷了。爸爸媽媽,好久沒回家了吧,是一天?一星期?還是一個月?哎,我已經記不清了……

清冷的月光,無情的籠罩着每一個受了傷的.可憐人。今夜,註定無眠。我彈去日曆上的灰塵,翻了翻——中秋佳節。呵呵,中秋節?今晚的明月只會在我心底多增添幾道傷口罷了。爸爸媽媽,好久沒回家了吧,是一天?一星期?還是一個月?哎,我已經記不清了。

有時我會懷疑,我的出生是不是一個錯誤?如果你們不愛我,卻又為什麼要賦予我生命。讓我在一個又一個寒冷的月夜下品味孤獨與寂寞。

十五年前的中秋夜,我像天使一樣降臨在月的銀輝中。

十年前的中秋夜,我靜靜地聽奶奶的“嫦娥奔月“。

五年前的中秋夜,我失去了唯一愛我的人——奶奶。於是我抱着黑貓躲避圓月,在黑暗中任淚水肆虐。

今天的中秋夜,我獨自一人,呆在空蕩蕩的大房子裏。我好害怕。

爸爸媽媽,你們知道我的心事嗎?你們在乎過我的心事嗎?回來陪陪我吧,哪怕是一分鐘也好啊!

爸爸媽媽,我準備了好多好多你們愛吃的菜。我只是奢望你們早一點回來,陪我過一個團圓之夜,可以嗎?

給天下的爸爸媽媽,我們不需要太多的錢,卻需要你們太多的愛。

在中秋作文 篇4

這幾天一直都是陰雨綿綿,今天是中秋節。早上還下着小雨,到了中午雨停了,久違的太陽慢慢露出了笑臉,晚上可能會看到一年中最大最圓的月亮了!

上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先去了洛陽的奶奶家。全家圍在一起吃着月餅,爺爺是退休的語文老師,就和我比賽背誦關於“中秋、月亮”的詩句,爺爺吟出的詩句好多我都不會背,爺爺就耐心地為我講解,滿屋都是我們的歡笑聲……

下午,我們從奶奶家回到外婆家,推開外婆家的門,感覺是那樣的冷清,最疼愛我的外爺去年匆匆離開了我們,淚眼中,外爺那慈祥的面孔,慈愛的笑容就在我的眼前,外爺還穿着那件老式的工作服……“娃娃,你來了!累不累?餓了吧,快來,這兒有你愛吃的東西先吃點!”耳邊又迴盪起外爺爽朗地笑聲和親切的話語。

往年的中秋節,我們總會和外爺一起坐在明亮的月光下,吃着美味月餅、各種水果,我最喜歡和外爺一起分吃月餅,外爺愛吃五仁月餅,而我愛吃水果味的,我們吃着月餅,外爺會拿起一個最大的石榴,掰成兩半,笑呵呵地遞給我一半,“快吃吧,娃娃,這個石榴可甜了”。我吃着甜甜的石榴,一下甜到了心裏,我們每一個人的'臉上都笑容滿面……

如今,家裏少了慈祥、勤勞的外爺,顯得那樣的冷清,我們在外爺的遺像前擺上月餅、水果、點心,照片中的外爺笑得依然那樣慈祥,然而,卻再也聽不到外爺那熟悉的話語。

走出外婆家,才發現今晚的月亮真大真亮,我和爸爸媽媽緩緩走在明亮的月光下,月光柔柔地灑在我們身上,我的心情是那樣的沉重,抬頭望着明月,外爺是否也在賞月?此時,我似乎在圓圓的月亮上看到了美麗的嫦娥,長裙飄飄,懷抱玉兔,深情地望着大地,嫦娥是不是也在思念着親人,思念着后羿?

低下頭,不知不覺中,我思念的淚水悄悄流了出來……

在中秋作文 篇5

中秋節是個全家團圓的日子。

這一天,全家人都要從遠近不同的地方聚到外婆家。我們一邊品嚐着香甜美味的月餅和水果,一邊欣賞着美麗的月亮。於是,外婆給我們講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催人淚下,發生在戰場上的.,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了。

在戰場上拼搏的兒子總是讓家中的老母親放心不下,正巧,兒子的一封家書給母親帶來了關懷和温暖。信中除了對母親的問候外還向母親述説了一件事情:再一次戰鬥中,兒子的一位戰友被炸斷了一條腿,他求母親能不能讓他這位戰友來他家住着養傷。母親考慮後,再給兒子的回信中説道“我老了,家境也不好,實在無力奉養。”

後來母親去了部隊,見到兒子的上司,才知道那個被炸斷腿的戰士居然是自己的兒子。上司説他也看見過那封信,也體諒母親的心情。母親痛哭起來説應該支持孩子的想法。上司説“這不是你的錯,這是你兒子的錯,他不應該欺騙你,他不應該用另一個戰士代替自己,另一個還是他的錯,他不應該自殺。因為如果你知道是你兒子受傷,既是家境再不好,做母親的都不會不管自己的孩子的。

天下的母親們沒有不愛自己的孩子的。

在中秋作文 篇6

對於我來説,中秋節就是回家團圓,雖然中秋節最大的特點就是月餅,但是隻要我能夠回家團圓,那麼,就算沒有月餅又有什麼呢?

中秋,作為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就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宋朝的蘇軾因為不能和家人團圓,於中秋深夜獨飲,大醉後寫下名篇《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此篇,兼懷子由。”這種心情仍然是充滿淡淡的愁緒……

給大家出個對聯,上聯:半夜三更半。簡單的五個字,卻難倒了無數才子。這個對聯是鎮江金山寺方丈隨口出給大才子金聖歎的,沒有想到卻把他給難倒了。很多年過去,一直未解。後來金聖歎因哭太廟案斬於金陵街頭。臨刑前,當方丈送給他月餅準備送他上路時,才意識到今天是中秋節,望着月餅,靈感突發,於是央求人拿來紙墨,揮毫寫出下聯:中秋八月中。一段中秋往事,浸滿心碎別愁,有點傷感卻也大義凜然。

中秋,作為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就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宋朝的蘇軾因為不能和家人團圓,於中秋深夜獨飲,大醉後寫下名篇《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此篇,兼懷子由。”這種心情仍然是充滿淡淡的愁緒。

中秋,把異地的我們平時對家人朋友的思念,打包收藏,然後在中秋這天釋放。能夠享受天倫之樂的,自然其樂融融。出門在外的,則格外孤獨。

中秋是杯酒,場合不同,味道也異。聚時酒顯其香,散時則顯其苦。

一隻月餅,可以把思念表達,也可以把親情凝聚。寄給家的月餅,每隻都是一種心情。團聚在一起吃的月餅,每隻都是一種祝福。

人生在世,離離合合,聚聚分分,都不能阻隔我們對這天的嚮往和期盼。皓月當空,夜如白晝,總有絲絲的牽掛和祝福,潺潺的流進心田。嫦娥也定是在中秋這天,望着月宮的桂花樹靜思,情到深處,淚水流過臉頰,一串串。她忘情地張開雙臂,絲帶飛舞,衣袂飄飄。恍惚間,人象鵝毛般飛了起來,她奔向了屬於她自己的'天堂,一個神話誕生了。

青春的我,也曾飽嘗漂泊之苦,對家的思念因佳節尤甚。20xx年身在南昌,正值中秋和國慶同日的夜晚,孤身一人於宿舍,舍友未歸,窗外煙花卻燦爛了夜空,落寞的心終於被引燃,思念湧到胸口,感覺些許窒息。月光一點點將思念拉長,一直延伸到幾千裏的北方。鋪下方格紙,思緒如流水,一個時辰過後,千字的《思鄉》一氣呵成。該文被散文家徐敢先生所賞識,不僅修改了,還寄來了評語。之後,被選入散文叢書。我覺得,若沒有中秋這個讓人思念如麻的夜晚,也就沒有當時的心情,更不能寫出真摯的文章。

從xx年離家,到去年12月18日來西王,六年的時間裏,中秋節都是在外度過的,雖然沒有和父母吃過一次團圓飯,卻讓我對家的概念有了更深的體會,家因為分離才倍感温馨,若沒有了漂泊,我想,家只是家,並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地方。因為漂泊,才知道了家對我們每個人的不可或缺性。也知道了,團圓不僅僅是人的羣聚,更是心的向攏,情的彙集。

六年的日子,六個中秋,六個孤單的夜晚,今年,終於可以將孤單畫上句號,將思念鎖在家。

這個中秋節,即使沒有美好的月亮,即使沒有精美的月餅,也不會感覺遺憾,因為,今年中秋在家過。

在中秋作文 篇7

小時候,中秋的意義是“糖果,月餅”,稍大些時,中秋變成了“家人,祭月”,到今年中秋,我又理解到了“月圓,團圓”。

中秋·糖果·月餅

“媽媽,媽媽,我要糖糖!”記得這是5歲中秋時,我對媽媽説過的話。媽媽便拿了幾塊糖,走過來,捅捅我的腦門笑着説:“你這隻小饞貓。”但是,還是把幾塊糖放在我的手心上,拿到糖,我開心地笑了。那時中秋的我,很懵懂,只要中秋有糖果,有香甜的.月餅,我便滿足了。中秋·家人·祭月

“媽媽,媽媽,我要瓜瓜!”記得這是9歲中秋時,我對媽媽説過的話。媽媽走過來,和藹地説:“寶貝,現在還不能吃西瓜呢,等供完月,咱們再吃,乖。”我當時很不解:為什麼月亮要“吃”西瓜呢?我的思緒被家人的笑聲打斷,看着他們的笑靨,我也跟着笑了。那時中秋的我,很幼稚,只要中秋有家人,有可口的西瓜,我便滿足了。

中秋·月圓·團圓

“媽媽,媽媽,月亮圓了。”媽媽聞聲走來,順着我手指的方向望去,“是啊,又到中秋了。”説罷,轉身離開了。我獨自在那賞月,圓圓的月亮真是應了蘇軾所寫“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真是甚好,甚好。“吃飯了。”媽媽的聲音從廚房傳出。我們一家人都圍坐在餐桌前,感歎道:“真香。”然後就動起碗筷。吃着吃着,我不禁想起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之寂寞。雖無法親身體驗,但是我們周圍的解放軍叔叔們,卻無法回家團圓。雖無法回家團圓,但是他們保衞了祖國的安寧;雖無法回家團圓,但是他們為我們提供了團圓的機會;雖無法回家團圓,但是他們的家人也是懂得的,也會開心的!看着一家人,我幸福地笑了。這時中秋的我,已懂事,只要中秋有月亮,有愛在,我便滿足了。

兒時懵懂時,不解中秋意。

少時漸懂事,感到中秋樂。

又是月圓中秋時,歡樂洋溢萬家時。

七年級:開心寶貝

在中秋作文 篇8

今天是中秋,天氣驟冷,人們還沒來得及適應就匆匆穿上了外套。天空還伴着絲絲小雨,更增添了寒意。我站在窗前,心想,今天晚上的月亮能準時出現嗎?

到了晚上,我期盼着圓圓的月亮出現,可事與願違,到了八點,月亮還沒有出現。這時,奶奶來了,只見她端來一張桌子,過了一會兒,忙忙碌碌的奶奶一下子就在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一盤蘋果,一盒月餅,一盆糖,還有葡萄、紅菱,兩個燭台,一個裝滿米的碗。然而點上香,插上蠟燭,一年一度的祭月開始了。奶奶嘴裏唸唸有詞:“今天是八月半,我來祭祭月亮,保佑我們一家幸福安康!”我説:“奶奶,今天月亮沒出來,你祭什麼呀?”奶奶意味深長地説:“只要我們心裏有月亮就行了。”我似懂非懂地望着天空,心裏想:難道天上真的有月亮女神——嫦娥嗎?她真的.能看見我們祭月嗎?能聽到我們對她的祝福嗎?我想這一切應該都是傳説,都是人們的信仰罷了。

燭火搖曳,空氣中夾雜着香燭的味道。這時,奶奶又拿來了一袋紙元寶,還有一隻火盆,這些元寶的花樣很多,有空心元寶,實心元寶,前兩錠等,裝了滿滿一大盆。奶奶拿了一隻紙元寶在燭火上點燃,然後扔進火盆,頓時,火蔓延開來,一會兒工夫,一盆紙元寶變成了一堆灰燼。

今天,我雖然沒有看見月亮,但親眼目睹了祭月的全過程,也是一個不小的收穫。但是,我又想,等到我們長大了,我們還會像現在這樣去祭月或者去拜祭祖宗嗎?答案是否定的,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科學觀念越來越濃,這樣的迷信活動只會越來越少,直至消失。

在中秋作文 篇9

中秋,是一個美好的,團圓的,思念的節日。

中秋夜,是一個祥和的,喜慶的,歡樂的夜晚。

今年中秋節,和爸媽一起回到老家農村。

在鄉下沒了城市裏的繁華和喧鬧,恬靜的田園風光瀰漫着秋收的氣息。在掛滿葡萄的院子裏,奶奶端出盛滿梨子和蘋果的籮盤,橙黃的.鴨梨和雪梨浸滿了老人多半年的春華秋實的甜蜜,一口下去,幸福的蜜汁浸潤着喉嚨。親人的家長裏短、歡聲笑語充盈着院落,慢慢的充實了天空中月亮的臉,螢輝照着小院每個幸福的角落,蟋蟀拉着舒緩的樂章,蟬鳴和絃,蛙聲重唱。

老人們絮叨着讓爸媽多注意身體,爸媽談着工作的見聞,我則仰頭看着天空中躲在雲層中不肯露面的月亮,試圖將裏面的吳剛和嫦娥看清楚,他們也是在慶祝團圓麼,看那陰影婆娑,是他們舞着的英姿。

家人半年的奔波勞苦,換來了短暫的相聚和幸福。聽着爸爸講外面的見聞,感覺人生是如此的精彩、刺激;摟着老爸的脖子,看着他頭上的白髮,分明感受到爸爸的辛苦;為了讓家人有安穩的居所和生活,他到處奔波,即使遠在千里之外,為了家庭的團圓他也不辭勞苦的奔回來,使這短暫的幸福更加甜蜜和祥和。

爸爸明天又要出發,去忙他的事業,看着他爽朗的表情,心裏知道這短暫的相聚緩解了他多個月的勞累和奔波,自己在心裏暗暗的囑咐自己好好學習,鍛鍊身體,未來才對家庭有自己的貢獻。

夜很晚了,爸爸站起來囑託大家回房休息,自己站起來仰頭看着圓圓的月亮,説了一句:“月是故鄉明啊”。

在中秋作文 篇10

第一次在學校過中秋,大家都忙的不亦樂乎。

教室裏,同學們將桌子移到一邊,就空出了一個“舞台”。我們像幼兒園的孩子一般,圍着“舞台”排排坐。

文藝委員孫佳蔚和黃偉大步走到“舞台”中間,如同專業主持人一般,報着節目。首先是陳夢丹的獨舞《把沙漠換成愛》。陳夢丹走到中間。音樂悠悠,陳夢丹在樂曲聲中開始翩翩起舞,猶如一隻五彩的蝴蝶。而我們,便是陪襯的毛毛蟲。忘我地欣賞着。一套優美的舞蹈,如行雲流水一般,每個動作都是那麼細膩、獨到。最後,音樂停了,舞蹈嘎然而止。掌聲如排山倒海般湧來。

陳淑萌表演的.節目是古箏獨奏,《秦桑曲》。只是她緩緩走到琴前,靈巧的指 尖在古箏上飛瀉。一個個音符跳了出來,高雅動聽的曲子縈繞在每個人的耳畔。曲終。雷鳴般的掌聲爆發出來了。

男生合唱的《北京歡迎你》,雖然調偏了,速快了,但那氣勢依舊宏大;我和嚴琳琳一齊合唱了《和你一樣》,來鼓勵四川地震中受傷的人們;還有女生們一齊的豎笛合奏也很精彩。

文藝節目結束,遊戲大戰開始。我參加了“搶椅子”的遊戲。我前面的是葉雯麗。 心想:肯定馬上會被淘汰的。沒想到“一路走來”竟沒有人和我搶。最後,只剩下了我和夏呂丹。兩個人都有意要讓對方。不知道是我存心要讓夏呂丹的想法讓我反應慢了,還是本來反應就沒有夏呂丹快。當我回過神來,夏呂丹早已坐下去了。雖然最後我沒贏,但比自己搶到椅子更快樂。

歡聲笑語久久在“六(8)大家庭”中迴盪。中秋聯歡會的精彩快樂將永遠留在我們童心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