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元宵節的風俗作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3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的風俗作文9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優秀)元宵節的風俗作文

元宵節的風俗作文 篇1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就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就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這就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就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的風俗作文 篇2

提起元宵節,我們便會想起賞月、觀燈等我們再熟悉不過事情了,可是今年我元宵節不僅僅是賞月、觀燈,而做了一件更有意義事情。

今年冬天,我國南方地區發生了一場百年不遇大雪災,災區人們菜地被毀,有甚至無家可歸,災區貧困人們需要錢款重建家園。災區重建工作牽動了全國人民心。為支援災區人民,我們學校決定舉辦“燈籠義賣會”活動。

隆重“燈籠義賣會”開始了。紅、綠、黃,方、圓、長,……,櫃枱上擺滿了五顏六色、各種各樣燈籠。“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只要50元!”,“心動不如行動!又精緻又好看!,……,叫賣聲此起彼伏。同學們貨比三家,精挑細選,終於買下自己中意燈籠。我看中了一盞圓形,上面畫有老鼠一盞燈籠。它標價50元,由於這是一場賑災義賣,我不但沒有還價,反而主動要求100元買下這個燈籠。我和賣主手拉手來到了我們學校多功能廳,把100元錢莊重地投進了捐款箱。許多同學也和我一樣,踴躍捐獻,全校共捐6萬餘元。

在《愛奉獻》這首歌優美旋律中,活動圓滿落幕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引起我們共鳴歌聲,伴隨着我度過了這特殊元宵節。

元宵節的風俗作文 篇3

傳統節日中,元宵節地位舉足輕重,一過正月十五年就過完啦!所以人們要在辛苦勞作之前抓住這個機會再熱鬧一番,同時也意味着一年中美好的開端。

無數文人墨客也為它留下了美好的詩篇。所謂“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時過境遷,許多風俗早已留在歷史的畫卷裏,而人們對它的重視卻絲毫未減!

在我的家鄉濮陽,每年元宵這一天人們吃完熱騰騰的湯圓或韭菜雞蛋餡兒的餃子以後就會陸續走上“羣星璀璨”的街頭,走進廣場走進公園,遠遠就會看見有小商小販的小燈籠、音樂魚、等各種聲樂玩具,。

小孩子們拿上自己喜歡的小玩意兒樂開了花。遊人如織宛若白晝的廣場裏,各種造型的燈展栩栩如生,有的清一色人物造型,如孫悟空、豬八戒。有的是各種鮮花的造型,最受歡迎的當數大型開一合的荷花燈為節日增添許多喜慶氣氛。有的一律是個動物造型的花燈,像丹頂鶴、熊貓、小鹿,那可是孩子們的最愛。

有的小攤位前也搞起了活動。太逗了,猜中了燈籠上的字謎便會得到一個相應的東東,若是猜不中也沒關係,攤主會送你一些諸如竹竹蜻蜓、生肖手鍊之類的'東西。

做糖人的小攤子也異常火爆,各種生肖造型栩栩如生,吃到嘴裏又甜又粘,有時候看着這麼可愛的唐人甚至不忍心吃了……

今年的氣氛不是往年紅火,大家都緊閉家門,守着家裏的這份《小團圓》小温馨。用手機微信給親人報聲平安道聲祝福就算過節啦!一些可敬的人們堅守在一羣的一線。許多同學的爸爸媽媽也在堅守着各個崗位的一線。在這裏我也想説一聲。叔叔阿姨你們辛苦啦!你們致敬!

這個月圓夜讓我們對着月亮祈福,希望疫情早日結束。無論遇到什麼困難,讓我們都懷着堅定的信念和美好的期許,共渡難關!

元宵節的風俗作文 篇4

昨天是元宵節,也是放煙花的人好時機,陽叔叔從煙花廠裏買來了兩箱煙花。

一箱是十六響的,煙花飛天高20米,飛的'時候,有點像毛毛蟲,另一箱是六十四響的,煙花飛天高25米,飛的時候像飛機一樣,直上天空。

我先嚐試着點燃了十六響的那個,可是,並不是像簡介那樣所説的,像毛毛蟲,而是直飛雲霄。不管怎麼也不能再返回了。

接着,我又點燃了另一箱,是六十四響,先是一響一響放,接着,三響,五響,七響。一響接一響,每響都很順利的通過,煙花在天上開得特別漂亮。

我們放完了以後,該欣賞別人的煙花了。有的煙花像旋轉陀螺,有的像離弦的劍,還有的像一條蟒蛇彎曲之中又垂直了。

我們大約在外面玩了兩個半鐘頭,才戀戀不捨回到了家。我感覺自己放的煙花才是爽啊!

元宵節的風俗作文 篇5

今天是元宵佳節,早上媽媽我們一起到超市買了好多元宵,我對媽媽説我想學煮元宵,媽媽就給我講了煮元宵的方法,我認真地記住每個步驟,大顯身手的時刻到了。

我按照媽媽給我説的方法,先把鍋裏的水燒開,然後我小心翼翼地順着鍋邊把元宵放了進去,不過,還是有幾滴熱水濺到了我的手上,下次一定要更小心些。我又用勺子按順時針的方向攪了二圈,媽媽説這是不讓元宵粘着鍋底。然後我蓋上鍋蓋,過了一會兒,我打開鍋看到元宵都漂了上來,像一羣調皮的小孩兒你追我,我追你。我把火關小了一點兒,它們就安靜了許多,只是偶爾翻一個跟斗。過了幾分鐘,元宵變得又鼓又圓,媽媽説,這是元宵熟了,可以吃了。

我把元宵先給媽媽盛了一碗,媽媽直誇我,吃着自己煮的元宵心裏樂滋滋的',希望我們家的生活在新的一年也像元宵一樣甜甜蜜蜜、和和美美。

元宵節的風俗作文 篇6

元宵節,是一個古老而又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節日,每年都會舉行猜燈謎的活動。我們的學校為了迎接元宵節的到來,也舉行了一次有趣的猜燈謎活動。

中午,李教師説:“所有人帶上自己製作的'燈籠,去操場集合!”我們以為活動要開始了,便一窩蜂地湧向飯櫃,拿起自己的燈籠就往操場上跑,趕緊去掛燈籠。可是,李教師只是讓我們把燈籠放操場上,就讓我們回來了。我們有些喪氣,活動什麼時候開始啊,我們都等不及了!

沒過一會兒,李教師來教室説:“所有同學出來排隊!”剛走到操場,忽然眼前一亮,所有的燈籠排成了一個方陣,被線連了起來,清風拂去,燈籠隨風舞動,好象一條絢麗的彩虹。

隨着參觀時間的結束,猜燈謎活動正式啟動。我與好朋友錢景行同行,我們立刻就鎖定了目標:你吃一半,我吃整個,我們將有用的信息拼在一起,發現要用“你”字的一半和“我”字來拼,於是,我們默默的在心裏拼字:先用“爾”和“我”拼,咦,有這個字嗎?再見。“亻”和“我”拼,是俄字!我們立刻跑到申屠教師那兒,大聲報出了答案,順利得到了第一個燈籠!

經過一番猜謎,我成功得到了三隻燈籠,戰績還不錯哦。

通過這次活動,即讓我們感受到猜謎活動的樂趣,又讓我們瞭解了中國的文化,真好玩!

元宵節的風俗作文 篇7

元宵節來啦!在我國得傳統節日中,它是春節活動得一個高潮,過啦元宵節,這年才算真正過完啦。在古代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或“燈節”,到現在已有二千年得歷史啦。民間有逛燈會、社火表演、喝酒、猜謎、放煙花等活動,俗稱正月十五鬧元宵。所以呢,元宵節是一個“眼睛”得節日,但同時也是一個“嘴巴”得節日。

我們這兒不是什麼古城,沒有什麼廟會,也沒有燈會,我們有得就是縣政府組織得每年一次得放煙花活動。放煙花得地點就定在縣政府門前。大約七點左右。

我們趕去看煙花時已經有一些得晚啦,花炮已經開始燃放。那裏人山人海,熱鬧極啦!我們先是看到無數個孔明燈升上天空,我連忙許願。還沒來得及閉上眼睛,只聽一聲巨響,煙花往天空中射去,在天空炸出啦美麗得火花,同時掉下來一個個“降落傘”,五顏六色得,美麗極啦。有得煙花像火箭一樣,飛上天空,又象花朵一樣綻放開來,射出紅得光,黃得光,綠得光,紫得光,把人看得都入迷啦。天空中得煙花越來越多,形態各異。有得像撐開得傘,有得像含苞欲放得花朵,還有得像數十條金色得銀蛇,扭動着升上天空。天空好似一幅美麗,迷人得畫面。

我們被罩在五彩斑斕得煙花下面,有一種仙女飛天得感覺;又象是若大得空間,只有我自己在遨遊神州。

欣賞煙花之餘,“吃”也是必不可少得。宋代已有元宵節家家吃湯圓得習俗,取其平安吉利,閤家團圓之意。賞完煙花,我們也要回家吃湯圓啦!

元宵節的風俗作文 篇8

今天是元宵節,但是元宵節的祝福在昨天就絡繹不絕得到來了——那是因為在我的家鄉(臨海),我們的傳統是一月十四過元宵節。

這説起來還有個傳説——和民族英雄戚繼光有關。據説當年戚繼光在我們家鄉(台州)抗倭時,曾打算過完元宵節攻打倭寇,戰機密被泄露後倭寇決定元宵節當晚趁百姓過節、戒備放鬆時大舉進攻台州府城——臨海。戚繼光又截獲了倭寇的信息,決定將計就計,於是通知全城百姓提前一天(一月十四)過元宵節。一月十五,過罷節的百姓躲了起來、眾將士在臨海縣城設下埋伏,倭寇進犯時整個城市紅燈籠高掛一派過節氣象,但是已人去城空,戚家軍來了個甕中捉鼈,大敗倭寇。倭寇向白水洋流竄,恰被潛伏在白水洋上峯嶺的戚家軍再次予以重擊。這就是著名的.上峯嶺戰役。後來百姓為了紀念戚繼光,就將元宵節改為一月十四過了。

這個傳説是我小時候學校組織去上峯春遊參觀戚繼光紀念祠堂時,當地的百姓講給我聽的。傳説歸傳説,究竟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沒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但是習俗卻一代代傳下來,認定就是“一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調”。

説起糟羹,可能有人又不知道了。元宵節,一般的地方習俗都是吃元宵。可是在我家鄉,我們元宵節吃的是糟羹。那也是我們獨特的習俗。糟羹分鹹羹和甜羹兩種,鹹羹我們方言又名“菜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豆乾、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來米粉、豆麪,煮成帶鹹味的糊狀食品。一月十五喝甜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呵呵,好多年沒有吃了,這麼一説,口水就出來。哎呀呀……

當然,元宵節觀燈、舞獅子、踩高蹺也是習俗,還是很熱鬧的。我小時候有一個爸爸自制的高蹺,每年元宵節都會拿出來玩的,可惜呀,後來被我們弄壞了!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節的習俗了。元宵節真熱鬧,真開心。

元宵節的風俗作文 篇9

每每春節落幕,就是元宵登場之時。題記

元宵的風頭不比春節遜色,它是春節的另一個化身,彼時家家户户忙碌着,消散已久的年味兒再次瀰漫開來。

天矇矇亮,總會有堆積如山的活兒催促着,似夏日的鳴蟬,聲聲聒噪,使你不得不離開温暖的被窩,接受寒風的洗禮。炸面魚、地瓜魚、各式的丸子。放入油中,油漬便噴濺出來,看着它們快活的在油中吐着泡泡,就猶如清澈溪澗的錦鯉舞躍、盤旋。此時,灶台前卻是一片‘槍林彈雨’,滋滋作響,這只不過是些小插曲罷了。

待到午後,一家子就聚在一個小圓桌前,擺弄着糯米和餡兒。黃昏打在面盆旁,一個個白胖的糰子就製作成功了,他們如天邊飄散的雲彩,忽聚忽散的麪粉撲撒在它們身上,為此披上了神祕的面紗。

把它們一個一個放入鍋中,沸騰的水擁抱着素白的元宵,徐徐蒸汽散出來,更帶來了些許清淡卻濃郁的香味。等它變得微微塌下來,就是象徵出鍋的跡象,大碗大碗的端上桌來,熱氣騰騰的。看着碗中葷素相間的`湯,各色的湯圓,花裏胡哨的紫薯湯圓、五仁湯糰、花生湯圓。但我還是更為喜歡最經典的黑芝麻餡,那種甜是自身所帶的,是沒有一絲的雜質的,伴隨甜味的還有香,一種讓你彷彿置身於秋收麥田的錯覺。

飯後的涼爽愜意使人不禁讚歎,望望四周店鋪亮着的燈,散發着彩色的光芒,就好像天際黃昏出現的彩虹一般,耀眼又獨特供小孩子玩的稚趣的木馬燈,給青年猜的測想的謎語燈,為老人賞的淡雅的山水燈,一波接着一波,好似帶着夏季的熱浪,讓人感到無限温暖。

仰望眸際那皎潔殘月,微光灑下來,似千萬螢火撲閃在淡夜中。讓我記起,從前在夜色中寄託心願的孔明燈,漫遊在無際蒼穹,抬望着那繁燈千盞,雖是封建迷信之説,但卻為不食人間煙火的夜空增添不少生氣。

元宵雖不如春節熱鬧,不如七夕浪漫,不如中秋更有詩意,但是這一盞盞花燈,一顆顆湯圓承載着的不僅僅是團圓佳節的氣氛,更是祖宗先輩留下的傳統。‘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元宵,似永不退色的花燈,在夜空中徹夜未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