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清明節的感受作文三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1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的感受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清明節的感受作文三篇

清明節的感受作文 篇1

有人説,“其實作文並不難”,這是將作文簡單化了,如果不難,為什麼世界母語寫作會成為一道世界難題?

有人説,寫作文需要天賦。其實不然,因為作文不等於創作,創作需要天賦而作文則不需要作文只不過是表達思想、記錄生活、抒發感情的一種工具。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遠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似乎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裏過。在家裏,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裏和家人一起往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往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往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裏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展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展在裏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預備停當,我們自己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自己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自己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宅兆前許願“希看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這是我們自己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平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餚。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清明節的感受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清明節前後,人們就會成羣結隊地來到烈士陵園,參加祭掃烈士墓活動。

上午,老師宣佈下午到烈士陵園參加祭掃烈士墓活動,班上一下沸騰起來了。下午,同學們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穿着校服,帶着紅領巾精神抖擻地來到了學校。兩點鐘,同學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出發了。路上,有的同學一會兒走,一會兒跑,一會兒跳,像一隻只活蹦亂跳的小兔子,而有的同學像小歌唱家,路上還哼着歌曲

到了烈士陵園,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那層層的台階和台階兩旁一棵棵鬱鬱葱葱的柏樹。那蒼翠的柏樹彷彿是守衞烈士陵園的士兵。同學們一步一步地上台階,終於到了平台上,上完台階之後,同學個個都滿頭大汗。平台的中央矗立着一座高高的紀念碑,巍峨雄偉,肅然起敬。紀念碑上刻着八個紅色有力的大字,“烈士精神永垂不朽。”紀念碑的頂部還有一顆鮮紅的五角星,好像是給烈士們的獎勵。

活動開始了,首先烈士陵園裏開始奏國歌,同學們開始敬禮,講話的人叫我們默哀三分鐘,同學們也都做到了。在平台上站了好久,也終於可以獻花,獻花是表達着我們對革命先烈的懷念與崇敬之情呀!獻了花之後,同學們參觀了東、西兩個陳列館,那裏有很多烈士們的照片和介紹他們生平事蹟的文字。參觀完西邊的陳列館,同學們又參觀了東邊的陳列館,那裏有很多烈士們的素描畫像、文字解説、英雄烈士榜和烈士們留的遺物。我看完以後,十分佩服這些英勇的烈士們。

掃完墓後,我深有感受:我們都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發奮學習,練好本領,長大後把我國建設得更美好。

清明節的感受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是清明節,雨淅淅瀝瀝地下着。我隨着爸爸媽媽回到老家,路上顯得比較擁擠,大家都趕着去老家祭祖。等大家到了老家,親戚們都已經到齊了。我第一次見到這麼多人在爺爺奶奶家聚會,比過年還要熱鬧。

大家吃過了中飯,大家便從家裏出發,這時雨停了,太陽出來了。大家帶着奶奶早已準備好的東西,一起上山去祭祖。一路上,田地裏油菜花開,蜜蜂嗡嗡,遠遠望去,大片的油菜花在陽光照耀下,像金色的綢緞閃閃發光。儘管下過小雨,但還讓人感到春天濃濃的氣息。山上有許多人在祭祖,不時地傳來鞭炮聲。

爺爺奶奶説:“大家要先拜祖祖太公的墳。”祖祖太公在全家人的心中佔有特殊的地位,每年祭拜都從這裏開始。只見伯父們將落葉掃開,將雜枝砍掉,在墳前擺上糖果糕點等,在碗裏倒上酒,然後緩緩地灑在地上,奶奶嘴裏喃喃地説着,祈求祖宗的保佑。在墳前,大家以輩份和長幼秩序跪拜。燒上紙錢,點燃鞭炮,隆隆的鞭炮聲響徹了這寂靜的山間。

爺爺説:“祭祖是讓大家祭奠自己的祖先,更是要大家知道,人不能忘本,特別是生活在富有條件下的年輕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