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習俗(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6W
清明節的習俗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臨近清明,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下午,我們手拿小白花,排着整齊的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走向烈士陵園。

清明節的習俗(合集15篇)

大約步行了二十分鐘,便到達了目的地。我們邁着沉重的步伐走在烈士陵園裏寬闊的道路上。來到一個巨大的碑下,我們停止了腳步,舉目望去,碑上寫着“永垂不朽”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碑下,一個潔白的花圈靜靜地“躺”在上面,那兩根漫天飛舞的布條像眼淚似的在為英雄們感到悲傷,旁邊鬱鬱葱葱的幾棵大樹發出“沙沙”的響聲,似乎也在為烈士們哭泣。正當我們滿懷悲傷情緒為烈士們歎息時,少先隊員代表朗讀了為烈士們精心準備的悼辭的聲音傳到了我們耳邊,他們聲情並茂的朗誦使我們原本沉重的心情又抹了一層悲痛。

“請全體同學為烈士們默哀一分鐘!”隨着大隊長的這句話,我們都低下了頭,一分鐘過後我們又抬起了頭。“請各班同學為革命烈士獻花!”一曲鏗鏘有力的《歌唱祖國》突然響起。我的心不由一震:沒有烈士們,怎能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沒有烈士們,五星紅旗怎能那麼鮮豔?我們一定要好好感激烈士們!於是,我鄭重地將手中的小白花獻給了烈士們。此時此刻的小白花不僅代表了我們對革命烈士的敬意和感激,而且還表示出我們會好好學習,繼承革命先烈樂於奉獻的光榮傳統!

祭奠儀式結束了,我們又在公園裏玩了一會兒,我躺在一塊大石頭上想: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而我們卻不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整天做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而且還時不時地惹長輩生氣,我們實在太不應該了……“排隊了!”一聲叫喊打破了我的思緒,我立刻爬起來,跟着隊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烈士陵園。

長眠於地下的英雄們,請你們放心!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國小生一定會接下你們手中的“火炬”,好好學習,回報社會。共同保衞我們的祖國!

清明節的習俗2

【導讀】清明節有很多豐富有趣的習俗活動,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説可以阻止鬼魂進宅。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那麼,清明節我們都要做些什麼呢?

掃墓

清明節掃墓是流傳至今最重要的習俗之一,每當這時,每家每户都要舉行祭掃儀式,當然因為各家庭的經濟狀況以及各地風俗的不同,所以祭祀的方式也是有所區別的。現在的人一般都會去墓園進行掃墓,那麼像農村的可能會在在自家墳頭,或是在家自己做祭祀。

踏青

踏青,也叫春遊,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在國小、國中的時候學校都會組織學生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而現在我們仍舊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都説清明時節雨紛紛,看來清明節植樹這一習俗也是有據可依的。

當然清明節習俗除了這些還有盪鞦韆、蹴鞠等活動,清明節的活動還是非常豐富的!

清明節的習俗3

今天早晨剛惺鬆的睡眼,我就發現已經是八噗鍾了。我趕緊起牀,去做早晨的那些例行的事情。

就在我洗臉的時候,我發現了我的妹妹也在我家了。等我洗漱完畢之後,妹妹便來到跟前,和我講起了她們班昨天去掃墓的情形。這時我才意識到,今天是清明節。

這時,我聞到了一股莫名的香味,於是我便尋着那香味來到了廚房。一看媽媽正在烙餅,在旁邊還有用豆芽和肉炒的菜。於是我便早就垂涎三尺了。

吃完飯之後,爸爸媽媽就催着我去上墳,但是我有些不情願,因為我滿腦袋裏想着的事情還是那美味的豆芽餅,但我還是去了。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亞以了墓地。爸爸媽媽先是領着我找到了祖墳,再後來我們就燒了紙和紙錢,只見那一團團黑紙灰沖天而起,像是在向祖先致禮,鞠躬。我目送着它們,趕到它們消失在虛無縹緲之處。這時爸爸便揪了我的衣角,叫我靠後,因為要放鞭炮了。

接着爸爸便拿出了一些食物,供奉上。然後又拿出掃帚,掃了掃墳邊的樹葉和枯草。最後一項是祈禱,我也不知道爸爸嘴裏唸叨的究竟是什麼,於是我也只是説了幾句簡單的話,也就不瑞此公佈了。

回家嘍!我懷着無比高興的心情走在了回家的路上。周圍的小草舒展了一冬的身軀,在這無比和煦的春風中直起了腰桿,就連路旁的蒲公英也綻出了美麗的笑臉,和春風、小草一起慶祝這個美好春天的來臨。

好的時光問題過得很快,不知不覺間天色已晚,我拖着的身軀倒在了牀上,然後便沉入了那甜美的夢鄉。

清明節的習俗4

温州清明習俗1: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

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糰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温州清明習俗2:插楊柳與踏青

舊時清明這天,家家門上插柳枝,少兒頭上戴着嵌有花朵的柳枝圈兒,祖先的墳墓上也要插上柳枝。婦女則柳葉簪髻潔服出遊,名曰“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唐·杜甫有詩句:“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

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東甌見聞錄》有踏青詞一首:“踏青侶伴過南塘,二月春風夾路香,蜂蝶緊隨衣袖舞,梧埏十里菜花香。”隨着時代變遷,昔日的踏青如今發展成春季旅遊旺季。

温州清明習俗3:做清明餅

舊時,居民手工磨米粉做餅,以豬肉,筍絲為餡,或摻以白糖。也有人去田邊採摘綿菜(學名鼠須草,又名“清明草”)拌和糯米粉做成餅狀,俗稱“清明扁兒”。母親把它或鬆糕贈送給已出嫁的女兒,以示“報平安”,平陽一帶叫“送清”。

吃牙螄、苔牙螄,一種貝殼細小錐形的海螺,味鮮、肉細嫩。清明節之前生長最為旺盛,特別肥壯,傳説兒童食之可堅固牙齒,明目清神。苔,淺海邊的水草,細長如絲,綠色,微鹹,據説食之可清腸胃,爽口。

温州清明習俗4:掃墓

浙南一帶俗稱“上墳”,主要內容是祭祖。掃墓起源極其古老。浙南民間祭祀掃墓一般於清時節前,歷時半月。各户掃墓時均要除草、填土,或者修理加固。掃墓歸來,家族內舉行聚餐,俗稱“上墳酒”或“清明酒”。

温州清明習俗5:清明果

浙江各地清明前户户磨糯米粉、採清明草或艾葉做清明果。艾葉我們都見過,清明草俗稱綿菜、米菜、佛耳草、鼠麴草,在清明時節萌生出綿綿白毛細葉。人們採摘葉頂,洗淨搗爛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綠綠的艾葉汁或綿菜汁頓時變得通體碧綠,鮮嫩欲滴。

餡兒有豆腐乾和着韭菜的,有薰肥腸拌芥菜末的。有包成糰子的,有做成圓餅的,也有包成餃子樣但更精緻些的,那皺褶的花邊一個個碧綠剔透,美麗極了。

清明節的習俗5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清明節一般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和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説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清明節的風俗,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

這就是清明節的起源和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6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他有着歷史悠久的文化和許多的有的習俗。

我國把4月4日定為清明節這是為了悼念那啊寫已經去世的人在清明節這天有許多人都會回到老家都親戚在這一天大人們有許多是可以忙但是我們這些小孩子則只在老家玩耍大人們會出去踏青、掃墓、我們小孩子就是在家盪鞦韆鞦韆是中國在清明節傳統的遊戲他是在兩根柱子之間掛上兩根長長的珠子在繩子上面綁上一個橫坐着的木板人坐在長長的板子上兩隻手緊緊地抓住旁邊的繩子再有另一個人繞着組這人的背後用力的推他的背這個東西在前後迴盪這就是盪鞦韆而掃墓是在大家在清明節這天必做的一件事大家都湖待續多好吃的東西到已經去世的人的墳前把東西擺在上面再用一些自己折的紙錢點一把火把紙錢給燒了再用一些新土重新鋪在上面再用一根柳條吧他插在上面走之前再把那些擺放的東西給吃了這就可以回家了在課上幾個頭這樣子是為了悼念那些死者也是為了表達自己的一些效益所以這一天所有的紀念館都會人山人海這些都是愛國的人。

在這一天大家都會過得很開心因為清明節這天是快樂的一天。

清明節的習俗7

1、北京清明節習俗

傳統的“寒食節”又稱“換火節”,説的是家家户户燒了一冬的爐膛,開春後要滅火清理了,所以家裏停火一兩日,只能吃涼食了。因此舊時北京很多家庭都在寒食節的前一天準備出次日的食品,大多是一些小吃,逐步就演化出了老北京的寒食十三絕。

寒食十三絕是什麼?有一種説法,“寒食十三絕”具體包括:蹄燒餅、螺絲轉、饊子麻花、薑絲排叉、驢打滾、糖火燒、艾窩窩、糖卷餜、糖耳朵、豌豆黃、焦圈、硬麪餑餑、芝麻醬燒餅。另版“寒食十三絕”:奶油炸糕、螺絲轉、饊子麻花、薑絲排叉、驢打滾、糖火燒、艾窩窩、麪茶、糖耳朵、豌豆黃、焦圈、硬麪餑餑、芝麻醬燒餅。

2、浙江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浙江桐鄉民間流傳着“清明大如年”的俗語。桐鄉是江南蠶桑的主要產地,其鄉間流傳着豐富的蠶鄉習俗,清明軋蠶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動。

在浙江湖州,清明節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乾糧。農家有清明吃螺螄的習慣,這天用針挑出螺螄肉烹食,叫“挑青”。吃後將螺螄殼扔到房頂上,據説屋瓦上發出的滾動聲能嚇跑老鼠,有利於清明後的養蠶。清明節這天,還要辦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沒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孫們在一起聚餐。

3、廣東清明節習俗

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廣州人祭祀完了後,分了豬肉,並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會將豬肉帶回家後,配上清明時節的菜蔬“清明蕎菜”去炒着吃,還有不嫌麻煩的人家另外用這個“清明蕎菜”配一些雞蛋絲燒肉絲炸一些春捲吃,吃完了這些菜肉,這一年的“行清”任務才算完成。

4、重慶清明節習俗

重慶人在清明這天,也有吃寒食的習俗。過去人們掃墓時的“清明食品”,往往是鍋魁加滷菜、涼菜。這種鍋魁裏面夾的“和菜”,由粉絲、萵筍絲、肉絲(或雞絲),加上春芽涼拌而成。掃墓一般都在郊外,相當於春遊,一大家子人還會帶上涼麪、酒菜、糖果等食品,祭奠先人後,大家一起吃掉,又有耍的又有吃的,最高興的就是小孩子了。

當時人們掃墓除了帶上紙錢香燭外,還會帶上一串用紙剪成的紙串,掛在墳前,用以招魂,俗稱“掛青”。俗話説,“有兒墳上掛白紙,無兒墳上屙狗屎”,是否有“掛青”,成了一個家庭是否後繼有人,是否興旺發達,是否父慈子孝的標誌。

5、江蘇清明節習俗

常州人清明節一大早,家家户户門框上要插柳條和桃花枝,以鮮豔的紅綠祛除隔年的邪祟。而小孩子則是把柳枝編成圓形環圈戴在頭上,或把柳枝連葉帶皮捋到頂梢,成一柔軟可以抖動的“柳球”。也有人家將豔麗的桃花插在檐下的門環上,以示清明臨門,平安報春,藉以辟邪,帶來福祉。

除了這些,清明節當天,常州人早飯會吃沒有餡的糯米大團子。大團子是春節前就做好了的,放在冷水中泡着,要一直吃到端午節。清明那天,拿出大團子,切成一片一片的下鍋用油煎,根據自己的口味放糖或鹽。也有人家會放點柳葉在裏面,意為添“青”。常州人還有在清明節吃青糰子的習俗,做青糰子要到田頭路邊去採一種叫“綠茱頭”的野生植物葉子,回來後洗淨,揉出綠汁液來,經過濾煮沸後和米粉而做成青糰子。

6、河南清明節習俗

在河南,清明時節人們最常吃饊子、棗糕、雞蛋等食物。“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棗糕又叫“子推餅”,河南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麪,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

在河南的一些地方,清明吃雞蛋,就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吃月餅一樣重要。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據相關專家介紹,清明吃雞蛋習俗,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7、湖南清明節習俗

長沙將掃墓稱為“掛山”,有“前三後七”之稱,即清明節的前三天後七天為掃墓期。掃墓祭祀有先後順序,一般都要先將墓地清理乾淨,拔除墓地雜草,插上“掛山條子”在墓前拜祭,最好是下午3點前完成掃墓祭拜。

長沙府清明插柳,稱為“記年華”。“插柳”的習俗始於唐代,本意是為驅疫避邪,後來又有了裝飾的意思。傳統習俗看來,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的疾病寫在風箏上,放飛風箏,象

徵着帶走穢氣。

8、湖北清明節習俗

在湖北武漢,不管有多忙,清明節這一天,人們都會放下手頭的事務,回老家給先人祭祖,當地俗稱“上墳”。當地“上墳”包括墳前祭拜、送紙錢、獻花、添墳等流程。祭拜前,由家中長者或長子首先除去先人墳墓上的枯葉雜草,另外拿出幾張黃紙錢,以土石壓於墳頭,意在向外人顯示家中仍有後人。前期工作完成後,當地人會在墳前劃好上供範圍,擺上香楮、元寶紙錢、鮮花祭品等,然後按輩分為祖先燒紙錢。

由於受到寒食節禁火影響,在湖北恩施、咸寧等地,人們會在墳墓附近的小樹上或墳地竹竿上懸掛紙錢,叫做“標墓”。祭祀過的墳墓紙幡飄飄,而沒有紙幡的墳頭多是些未祭祀的孤墳了。

9、廣西清明節習俗

橫州鄉民清明節取柳葉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據説可使眼睛明亮。XX縣掃完墓後,以白紙作長幡掛在墓頭,稱為“標墳”,又叫“掛青”。XX縣掃墓時,由值年主祭備酒食以祭。祭畢,親友就近飲宴,稱為“野餐”。

梧州鄉民大多數都是在清明節當天和後面的幾天去掃墓,只有一少部分的鄉民是在清明節的前幾天就掃好的。

10、福建清明節習俗

福建閩南並不一定只在清明節掃墓。掃墓日期一般有兩種,泉州習俗是在清明節前後幾天,漳州則有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九年級的上巳節附近掃墓,客家人則通常在春節之後。

方式是,清理完墳墓環境後(如雜草、樹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後祭拜祖先。祭拜完後在墳墓上,用小石頭壓上“墓紙”,代表已經將墳墓修繕完畢。清明節當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潤餅,這是源於寒食節的習俗。

11、山西清明節習俗

掃墓時,山西南部多數地方不燒香、不焚紙,只是把冥錢、紙帛等物掛到墳頭上或墳塋旁的樹枝上,有“清明墳頭一片白”的説法。這種民俗可能是來源於寒食節禁火的習慣,也可能是出自乾旱的春季民間防火的意識。

不過,山西北部多數地方的民俗卻截然相反,人們卻要將冥錢等物燒盡,認為燒不盡就轉不到先人手中,也有一些地方,如:大同等地,人們則習慣於白天上墳,晚上在家中焚紙。此外,晉西北的河曲等地,舊俗上墳要帶酒菜,祭畢祖先,便在墳地裏飲食,意寓與先人共飲共食。

12、山東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説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説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清明時節,在濟南城鄉,還流傳盪鞦韆的習俗。清明節這天,男女老幼,身着新衣在綠楊深外,或在街前廣場,立木為架,上袈橫木,下懸二繩,繩下橫系一板,人在板上可坐可立,手握兩繩可前後上下飄蕩,極富樂趣。

13、四川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插楊柳是全國各省份差不多的習俗,而四川地區獨特之處在於,除了將楊柳枝掛在門口、墳前,愛美的四川婦女還會在清明節這天將柳條戴在頭上,叫做柳葉符。由於四川產竹,竹子在清明節期間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明這天,家家户户會請道長畫上紙符,掛在竹子上,然後掛到墳頭,作為清明上墳的一個必要儀式和步驟,是為“掛青”。

火神門祭火神,這也是四川地區比較獨特的習俗之一。清明前一天是寒食節,人們把家裏的火都滅了。人們在清明當天專門去火神門祭拜火神,回來以後再重新生火。

14、海南清明節習俗

文昌、瓊海等地一些村莊,一般不在清明節掃墓,而是在冬至那天掃墓。在給先輩燒香時,最為講究的還要屬海口府城地區,先長輩後晚輩,輩分順序是不能搞亂的。而西部地區,如儋州等地,過清明時以人多為榮,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能到,人越多越好。那些終日生活在船上的漁民,在清明時節,往往會在船頭燃放鞭炮,祈求先人保護風調雨順,後輩平安。

海南人掃墓時,以豬、鵝、魚、糕果點心祭祀,焚香化寶。也有同姓居民抓豬拉羊到始祖墳上祭祀,祈求後代子孫繁榮。清明祭祖分兩種,先為祭“己祖”,以一户或幾户為單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擺放好“三牲”、乾飯等祭品,人人跪拜。後為祭“眾祖”,以幾十户或幾百户為單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參加。將備好的祭品帶到先人墳墓祭拜,清除雜草,添上新土。

清明節的習俗8

  1.1、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 青糰子做法: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 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1.2、艾粄

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 艾粄做法:首先是將採摘回來的鮮嫩艾草洗淨,放鍋中煮熟後撈起,瀝乾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備用。然後將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細越爛越好。艾草泥剁好後,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齊和拌成團。然後把準備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餡料包進麪糰裏,再封口捏成圓形、長形等形狀,放入鍋中隔水蒸15-20分鐘 可出爐。

清明節的習俗9

清明節就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主要的傳統文化活動有:上墳、踏青、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鈎(拔河)等。其中上墳(即掃墓)之俗,就是很古老的。清明節,它作為傳統文化,就是個佈滿神祕色彩的節日,在這個日子裏,路上的行人都在思念去世的人們,表達對他們的尊重與哀思!

過清明節,在海南的許多本地人中稱其為做清明。中年人對清明節十分看重,即使不就是作為法定假日,他們也會抽空回老家做清明。這説明清明節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成為了一種後人對已故之親人表達思念的一種方式。

清明,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認可及尊重。清明就是古人傳統習俗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日,也就是最重要的祭奠節日,就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奠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就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非凡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而且越加受到人們的重視。

中國人受自身文化的影響,使清明成為了國人追思先祖的節日。在清明人們紛紛回鄉祭拜祖先,這已就是一種文化,一種習慣。

踏青去,踏青去。

這就就是中國悠久的清明傳統文化。

清明節的習俗10

 1.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2.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3.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4.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5.盪鞦韆: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6.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中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清明節的習俗11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演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清明節掃墓祭祖成為習俗和傳統。除了掃墓之外,清明節傳統的活動還有踏青、插柳等。

而根據廣東民俗專家的説法,在廣東江門五邑地區,人們掃墓時有些比較特別的習俗,如“壓紙”,就是掃墓時將紙錢用石頭壓在墳頭,表示錢一定會到達親人手中。

還有一個掃墓習俗是放鞭炮,燃點香燭,掃墓最後,所有親人都會圍在墓前,進行聚餐。最後還會吃甘蔗,咬下的甘蔗皮會圍在墓的周邊,鋪成一地,不用清掃,這表示有人來探望地下的親人,子子孫孫繁衍不息。

江門的清明節掃墓是以家庭為單位或以家族為單位的聚會節日,為此還有一些應節的特色美食,比如雞屎藤餅、用於祭祖的雞蛋糕、恩平的.燒餅等。江門當地糕點鋪老闆介紹,雞屎藤餅在清明時節最適宜吃,其有清熱散毒之效,又因為往往才五毛錢一個,可稱物美價廉,清明前後每天能賣出幾千個。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節,在江門民間,有清明折柳、插柳的習俗,很多當地市民都會買一束柳條,掛在家裏的門上。而清明對於農業生產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説“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到了清明,氣温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江門當地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清明節的習俗12

清明習俗有掃墓、祭祖、踏青、春遊、植樹等,體現出以哀悼追思為基調、迎春健身為調劑的雙重色彩。在現代社會背景下,人們正結合時代的發展,不斷改造和發展着清明習俗的內涵與形式。

【掃墓祭祖】

掃墓祭祖,是清明節最主要的活動內容。從前,清明節時,人家不分貴賤,總要為逝去的先人上墳掃墓。掃墓時間並不侷限於清明這一天,各地情況有所差異。掃墓時,首先要剪除墳丘上所有的雜草,修理陵墓周圍,然後往墳丘上添上一些新土培護,再燒紙錢香燭、供奉酒肉飯菜,燃放鞭炮後,最後向祖先行跪拜禮。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祭祖。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流行這樣的觀念——“國之大事,惟祀與戎”,意思是説祭祀祖先和眾神,是與通過武力手段平定天下同等重要的家國大事。儒家創始人孔子為此作了註解,他説:“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祀之以禮。”並説:“事死如事生”。意思是説家族後人對於長者,生前要盡心盡力地侍奉,死後也要同樣盡

心盡力地侍奉,這就是孝道。儒家對於鬼神一般採取存而不論的態度,他們提倡祭祖,主要不是由於迷信,而是從道德教化的角度來考慮的。曾子説:“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也就是説,家族後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想到自己幸福生活源自祖先繁衍生息,領會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道理,飲水思源,才能保持那種淳樸厚道、和睦宗族的道德品質。後世帝王從這種培養孝子的法門,悟出培養忠臣的竅門,他們認為,在家盡孝的孝子賢孫將來會成為朝廷的忠臣。於是,推行孝道成為保持江山穩固的長久國策,而清明掃墓祭祖也就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清明掃墓的內容與形式都在發生着顯著的變化。火葬代替了土葬,最近幾十年來出現了一種新型墓地——公墓,人們將親人的骨灰集中安放於此。此種公墓不佔多少空間,祭奠形式也比較簡樸,卻在較大程度上保存了墓祭傳統。這種新型墓地一經推出,就為世人所重,每年清明前後各地到郊外公墓祭掃的人羣總是絡繹不絕。

如果説火葬給世人帶來“追思先人,簡樸為本”的祭奠新基調,近些年逐漸興起的往河海山川撒骨灰的形式又使得這一基調得以進一步發揚。周恩來總理説過:“不保留遺體,是殯葬習俗的第一次革命;不保留骨灰,是第二次革命,而且是更加徹底的革命。”骨灰隨風而落,不再固着於一地一隅,那麼後人祭奠的方式自然也就更加簡樸了。

當然,傳統的慣性使得清明焚燒紙錢、冥器的舊習俗仍在不少地方延續,個別地方甚至出現荒唐的迷信活動。但是越來越多理性的羣眾,積極響應政府“厚養薄葬”、“文明祭祀”的號召,社會上逐步興起鮮花祭掃、手機短信祭掃、網上掃墓等祭奠新風尚。特別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代,互聯網使人們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掃墓。有的年輕人在網頁上為去世的親人設專頁,將照片等有關資料放上去,寫上追思懷念的話語,清明前後就上網打開網頁,遙寄心香一瓣,形式也有了,心意也有了,這種省時又省力的新興祭奠方式受到人們的歡迎。

【踏青春遊】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去踏青。”清明時節同時也是個生機勃發的時日,人們告別蟄伏的户居生活,迎着春天的明媚陽光,呼吸着青青綠草的氣息,腳踩着鬆軟的土地,徜徉在奼紫嫣紅、鶯歌燕舞的原野上,那時的心情該是多麼輕快愉悦!

説起踏青遊樂,可以一直上溯到孔子那裏。《論語》記載,孔子有一次與他的弟子們在一起討論人生志向,其他弟子慷慨陳述其治國安邦的宏偉藍圖時,孔子並未搭腔。輪到曾皙説:“暮春時節,穿着剛剛做好的春服,與五六個朋友,六七個小孩,到沂水去沐浴,並隨風起舞,洗完後哼着民間小調,踏上歸途。”孔子聽了,微笑着點頭説:“我贊同你的理想。”孔子與曾皙的對話表明,遠在春秋時期,人們便有了在暮春時節野浴並踏青的活動。

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了北宋汴京附近、以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社會各羣體的生活景象。該畫涉及人物眾多,各具形態,作者畫中的人物,無論是乘車坐轎的,還是騎驢徒步的,無論是街頭表演的,還是市場行商的,都看不出絲毫哀傷的表情,整幅畫烘托出的,完全是一種歡樂祥和的過節氣氛。看來,清明節除了直接發之於外的哀傷氣氛外,其中藴涵着的歡快氣氛,也是其應有的題中之義。

現代作家豐子愷曾在一篇題名《清明》的散文中這樣回憶小時候隨家人清明踏青的心情:“我們終年住在那市井塵囂的低小狹窄的百年老屋裏,一朝來到鄉村田野,感覺異常新鮮,心情特別快適,好似遨遊五湖四海。因此我們把清明掃墓當做無上的樂事。”他風趣地把這種踏青稱作“借墓遊春”。其實,這種踏青的好心情不僅小孩子有,連大人都會為之忘乎所以,豐子愷在這篇散文裏提到他的父親所寫的《掃墓竹枝詞》。其一:“別卻春風又一年,梨花似雪柳如煙。家人預埋上墳事,五日前頭摺紙錢。”其三:“雙雙畫槳蕩輕波,一路春風笑語和。望見墳前堤岸上,鬆陰更比去年多。”其八:“解將錦纜趁斜暉,水上蜻蜓逐隊飛。贏受一番春色足,野花載得滿船歸。”應該説,清明踏青為平日裏循規蹈矩生活慣了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釋放自己心情的機會。

【放風箏】

在我國古代,放風箏不僅是一項遊藝活動,而且還是一種巫術行為,人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病災都寫在風箏上,等風箏放高時,剪斷風箏線,讓風箏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晦氣、疾病都讓風箏帶走了。所以,別人放走的風箏,是不能撿拾的,否則就會沾上晦氣。這種習俗,在我國民間又叫“放斷鷂”。風箏的歷史十分悠久。據説,世界上第一個風箏是春秋時代的著名工匠魯班用木頭製作的,當時還有竹做的風箏。漢代出現紙製風箏,叫“紙鳶”。唐以後,風箏作為一種兒童玩具日漸風行。清代詩人高鼎曾這樣描繪放風箏的情景:“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人們在紙鳶上加了一個竹笛,紙鳶飛上天后被風一吹,發出“嗚嗚”的聲音,好像箏的彈奏聲,於是人們將紙鳶改稱“風箏”。當代中國最有名的風箏盛會是山東濰坊的“國際風箏節”,自1984年開始,每年清明節舉辦,濰坊也因此被譽為“世界風箏之都”。

【盪鞦韆】

盪鞦韆,最初主要是一種女子的遊戲,起源很早,南北朝時就已流行,唐代以來更是盛行於大江南北。所以,古代清明節也稱“鞦韆節”。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點絳脣》詞曾描寫道:“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後來盪鞦韆不限於女子,成為男女皆宜的遊戲。民俗相傳,盪鞦韆可以驅除百病,而且蕩得越高,象徵生活過得越美好。

  【鬥雞】

鬥雞,南北朝時開始流行,唐代以來發展更猛。唐玄宗很喜歡這項娛樂,甚至在宮中設立“雞坊”,精挑長安城中千餘隻雄雞,交由五百名精選兒童加以訓練。這些兒童以7歲的賈昌為首,由於他擅長訓練鬥雞,很受唐玄宗的寵愛,經常賞給他及其家庭金帛等貴重物品,當時民謠曾辛辣地諷刺道:“生兒不用識文事,鬥雞走馬勝讀書。”

【吃雞蛋】

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品儲備。

節蛋,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前者可吃,俗信吃了這種雞蛋,一年就不會頭疼;後者則僅供玩賞。

探究清明節吃雞蛋的象徵意藴,其中還寄寓着人們對生命、生育的敬畏與崇信之情。

雞蛋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是生育與生命的象徵。傳説,開天闢地的盤古在雞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商的始祖契為“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而生。民間習俗,婦女生孩子後,給四鄰八舍報喜訊,送的也是雞蛋。

清明是祭祖掃墓的日子,民間有一種説法,掃墓時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墓上,象徵“脱殼”,預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能出人頭地。

春季是萬物孕育的季節,與雞蛋“孕育生命”之意相合,而雞蛋又含有人體需要的幾乎所有的營養物質,再加上清明時節,風和日麗,春意盎然,人們紛紛郊遊踏青,煮熟的雞蛋是便於攜帶的理想食品,這些都促使雞蛋成為清明節的節俗食品。

清明節的習俗13

清明節前一天,吃過晚飯我和大哥哥就早早地去睡覺了,為的是養足精神,明天早上和大舅他們一塊到山上去上墳。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我和大哥哥就早早地起來了,連早餐都顧不上吃,就想和大舅他們一塊到山上去上墳。可是大舅説,剛下過雨,路不好走,要大家留在家裏,下午再去。

到了下午,太陽終於露出了笑臉,大家心想:“下午一定能去山上上墳。”

到了2點左右,大舅説:“路幹了,我帶你們去上墳吧!”

大家走着走着,一位大大哥哥騎着摩托車過來了,説:“我也要去上墳,我送你們一程吧。”

很快,我就來到了目的地,到了那裏,大舅教大哥哥和我“掛親”,我心想為什麼家鄉的人把上墳稱作“掛親”呢?“掛親”大概就是牽掛親人的意思吧。

清明節的習俗1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節又叫寒食節,這是一個融匯了兩個古老節日精華的清明節,在宋元時期形成了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祭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外,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項目。

週日上午,我和媽媽走在外婆家那邊的山路上,溪水緩緩的流,路邊的小草又被春風吹綠了,不時可以看到有人挑着擔子和紙錢,匆匆而走;也不時可以從林中傳來一陣一陣的哭聲和鞭炮聲和哭聲;也不時有從山上掃墓歸來的傷心人,這讓我不由的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慢走在山路上,看到外公以及其他的叔叔阿姨,都在田地中幹活。有的在田地上翻地,田間一片忙碌;有的在翻好的地上撒菜籽、種菜苗,綠油油的一壠一壠;有的在插豆棒,整整齊齊,相互交叉依靠;有的在山地上種植果樹苗。田地間一片生機勃勃,真好看!正所謂“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我和媽媽繼續往山上走,看着山腳下嫩綠的野草,半山坡上的桑樹張開着嫩葉,毛竹林中破土而出的竹筍,清明到了,春天到了,萬物復甦,我喜歡這春意濃濃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習俗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年的清明節,人們個個都帶着悲傷的心情迎接這個沉重的節日。

清明節,最重要的就是掃墓。掃墓,是活人與陰間逝去的故人鬼魂的一次對話,所以掃墓的時候,要有沉重的心情。我們先擺上一張和幾把椅子,然後在上面擺上幾個艾餃、艾團、和幾個小菜。然後就插上香,然後就開始朝着香上拜一拜,也可以説一些祈求的話。等一切工作完後,就可以開始放鞭炮,這是一種在民俗傳統當中驅走鬼和不好的東西的一種做法。在放鞭炮時,我們要躲的遠遠的,不然會被鞭炮傷到。最後,我們就要懷着悲傷的心情下山了。

清明節的主食是艾餃和艾團,這個麪皮是用綠綠的艾草和麪團和在一起,也就變成了綠色了。然後就開始製作艾餃和艾團了。艾團是甜甜的芝麻餡的,則艾餃就是鹹菜餡的了。雖然艾餃和艾團的製作相似,但是成形時艾團是橢圓的,而艾餃是半圓的。做好以後,在蒸籠裏面一蒸,就可以吃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清明節的習俗,有獨特的特點,雖然這是一個沉重的節日,但也是令我們喜愛,也讓我們知道了,清明節要祭拜祖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