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臘八節的作文彙編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9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臘八節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臘八節的作文彙編6篇

臘八節的作文 篇1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們常州地區家喻户曉的臘八節。

一大清早,天還矇矇亮的時候,我在被窩裏就聞到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好像是花生?是排骨?還是……聞着香味,我趕緊起牀,看到媽媽正在忙前忙後,我只好自己去尋找香味的來源。

餐桌上,媽媽已放了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看上去就很誘人:綠色的粥,裏面有黑米、薏米、排骨、青菜、桂圓、黃豆、綠豆和大豆。我急忙呈一勺往嘴裏送,哇!好燙!不過味道又香又鮮!黑米和薏米很軟,黃豆很有嚼勁,排骨的香味最是濃烈。

媽媽看我吃得正香,就問我臘八粥的來歷。臘八也有來歷?我怎麼答不上來?沒辦法,我只好自己找答案,終於看到了一個有關臘八粥的來歷:原來,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生活極為艱苦。一天,他到一户人家偷東西吃,結果被抓住了,還被關在一間破屋子裏。朱元璋餓的前胸貼後背。他四下找東西吃。結果,他以外的在老鼠洞的旁邊發現了玉米、大豆、綠豆等物。他用這些東西洗乾淨後煮成了一鍋粥。味道非常棒。當了皇帝之後,朱元璋就把這粥賜名‘臘八粥’。從此以後,每年的臘月初八,每人都要吃‘臘八粥’,也就把這一天稱為‘臘八節’。

今年的臘八節我不僅享用了美味的臘八粥,還學到了知識,真好!

臘八節的作文 篇2

臘七、臘八,凍死叫花。這句諺語我很小便會講了。是舅爺爺教我的。我五歲那年的臘八節,便是天寒地凍,哈氣成冰。因為冷,我賴在被窩裏不肯起來。而那天,舅爺爺卻起得格外早,吃過飯,他竟去了鎮上,説有很重要的事。鎮上離村子有七八里路。舅爺爺走了,天,不知何時,竟開始飄雪了。後來,雪下得愈大了。我忽然有些怕。我真不知今天是什麼日子,舅爺爺非得要冒雪出去……

因為家生變故,我寄養在舅爺爺家,已經半年有餘了。舅爺爺是個孤寡老人,六十多歲,看起來,像七十歲,或者還要老。但他卻很愛笑,笑起來,山羊鬍子一動一動的,很好看。我不能讓妞兒跟着舅爺爺再受委屈!多好的孩子,如今卻,唉……”他常顫巍巍地説。我雖聽不太懂他的一些話,然而我卻知道,他是極疼我的,比起家裏的人,親多了。自我來後,他用來換錢的雞蛋,便成了我的營養品。他的老白乾,也喝得少了,説要攢下錢來,將來供我念書。

舅爺爺終於回來了。他渾身上下一片白,像個雪人。看見我,他便開始笑,山羊鬍子上的雪落到我臉上,涼涼的。他將手裏拎着的一隻大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憑直覺,我知道那裏面應該是吃的。可他卻不肯先打開,而是先為我洗臉,梳辮子,末了,又拿出預備過年的新襖,讓我穿上。然後,才一點、一點地開那紙包,呀!裏面的東西,竟是我沒見過的!

臘八節的作文 篇3

今天是臘月初八,按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家也要吃臘八粥。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每年到這一天的時候,都要給我們煮臘八粥。一大早起來就開始煮,等別人起牀後,粥就做好了。

但是是今天跟往年都不一樣了,從昨天晚上我家就開始煮了。爸爸、媽媽還有在我們家幹活的叔叔阿姨們都一起煮粥。由原來的一鍋變成了今天的幾十鍋,有各種口味的粥,粥裏放了核桃仁,花生米、杏仁、葡萄乾、黑米、粘米、小米、大菜豆、紅小豆、綠小豆、黃豆、大米、江米、麥片、紅棗、等等,總之把許許多多的雜糧放在一起用鍋煮,最後在放入糖,就成了今天的臘八粥了。

今天是週六,我沒有嚮往日起的那麼早,是媽媽把我從牀上叫起來的,我媽媽説:“你不能睡懶覺,快快起牀吧,不然會把眼睛捂紅了的。”我一聽這話,立馬就從牀上跳了下來,當我從窗口向外看時,我一下子驚呆了,在我家小吃部門前已經排了長長的一隊,等着買粥的。我再向店裏面一看,在所有的座位上都坐滿了人,漸漸的鍋裏的粥被吃的差不好了,門前排隊的人也漸漸的少了起來,媽媽説,我們每人都要吃一碗臘八粥,讓我們時時刻刻都要記住:“我們永遠不要懶惰,我們都要做一個勤勞致富的發公民!”

臘八節的作文 篇4

今年臘八大雪紛飛,我們小記者的臘八活動推遲到臘月十八,瑟瑟寒風絲毫沒有減弱我們的熱情。

早上8:30我們準時在銅陵日報社集合,乘坐大巴前往老家酒業。一進大門,那撲鼻而來的酒香使人陶醉,講解員帶領我們來到了第一個地點———藏酒閣。這裏面儲存着上百個陶土罐,罐裏裝滿了陳年老酒,酒罐上的文字介紹了這酒的製作方法及作用;接着我們來到了釀酒閣,一位伯伯向我們介紹了酒的原材料,讓我們知道了酒原來是由玉米、小麥、大米、糯米、紅高粱釀製而成。然後我跟着隊伍又來到了一個大禮堂,禮堂的中央站着一位頭髮花白的老爺爺,經過主持人的一番介紹,原來他就是要為我們講解臘八節傳統民俗文化的俞老師,他告訴了我們臘八節有兩大習俗,一是要喝臘八粥,二是要吃臘八蒜。臘八粥主要是由四大食材做成,第一種食材就是米類,象徵着人類的健康;第二種食材就是豆類,象徵着人類的幸福生活;第三種食材就是乾果類,象徵着人類的'平安;第四種食材是藥材類,象徵着祝福。而臘八蒜的製作方法是用醋泡製,直到蒜變成綠色。為何要吃臘八蒜?主要是因為過去的人們希望在新的一年裏生活都是平平安安、一帆風順,不希望自己有任何債務。最後老師還教了我們一首臘月歌呢,我來給大家念一下:臘月二十三,炒米糖瓜粘;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臘月二十六,上街去割肉;臘月二十七,磨刀殺公雞;臘月二十八,黃盆裏而把面發;臘月二十九,鍋台前面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扭一扭……最後,我們又來到了一個大食堂,還沒坐下,一股淡淡的清香就刺激着我們的味蕾,我想那一定是臘八粥,果不其然,工作人員馬上就給我們端來了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嚐起來,年味兒正在每個人的心裏悄悄醖釀……

傳統民俗文化如同封存在這陶土罐裏的陳年老酒,它們特有的醇香讓我久久回味,真希望下次我還能多參加這種有意義的活動。

臘八節的作文 篇5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臘八節在中國有着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在這一天喝臘八粥、做臘八粥是全國各地老百姓最傳統、也是最講究的習俗。

晚上,爸爸用紅棗、蓮子、紅豆、花生、黑豆、麥仁、百合、香米等八種材料熬了一鍋香噴噴的臘八粥。

媽媽把粥盛好,放在餐桌上。我用湯勺輕輕地在碗裏劃了幾下,好讓它涼的快一些。然後,舀了一勺放進嘴裏。粥熬得爛爛的,放在嘴裏很快就融化了。我對爸爸説:“爸爸,你熬得臘八粥可真好喝啊。”爸爸説:“你喝下了這碗臘八粥,就會幸福吉祥的。”聽了爸爸説的這些話,我感覺特別温馨、幸福。

臘八節的作文 篇6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俗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因為進了臘月門,天氣也就真正的到了“數九寒天”了,所以,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粘米飯,“沾沾下巴”。

臘八節,在我國曆史上也算得上是悠久綿長了,各地的習俗不同,過法也就不同,飲食的差異也很大。但是,它的受重視程度可不比其他的傳統節日差。因為過了臘八,就離過年不遠,年味也就越來越濃了。

小的時候,過臘八這一天,總能讓我們吃上一碗又粘又香的黃米乾飯。每人再給那麼一小勺白糖,吃得那個香啊!就覺得老過這樣的臘八多好。可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臘八吃粘米飯,其實是很奢侈的事情,糧店裏定量供應的糧食中沒有黃米。有的人家農村有親戚種的或者有什麼其它門道搞到的,否則,所謂的臘八飯,就只能用帶粘性的其它米來充當了。不管怎樣,們對臘八的盼望值還是很高的,因為能吃上一頓飽飯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