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冬至的作文600字集合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3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冬至的作文600字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推薦】冬至的作文600字集合5篇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1

冬至(陽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為進九之始。古人認為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日。因此值得慶賀。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為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遊的,亦有設筵祭祀祖先的。同時也邀請同僚或摯友在一起聚餐、餐飲。燕俗則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無此舉。

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錕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實際上“濕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闢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鈎描紅書法,上有繁體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筆劃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為紅;陰則為藍;雨則為綠;風則為黃;落雪填白。此外,還有采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又稱作“雅圖”,是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記載:“試數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濤抻喟祝?吹澆癯?切又輟!?/p>

最雅緻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為九九消寒迎春聯。然而,不管哪種九九消寒圖,在消磨時日、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簡單記錄了氣象變化。據説有經驗的老人,還能根據九九消寒圖,推測出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豐歉情況。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2

聽老人們常説,冬至一到,一年中最冷最難熬的日子就到了,數九寒天的日記就開始了。可今天並不算冷,但真的是冬至節.古老的節氣,遙遠的由來,卻是今天的好節日!

冬至,俗稱冬節,在二十四節氣中,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

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説:“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俗話説: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從天文學角度看晝夜長短變化的依據是:冬至日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太陽幾乎直射在南迴歸線上。過了冬至後,隨着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長起來,所以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人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人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冬至吃餃子,你知道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嗎?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麪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麪餃”,人們還紛紛傳説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呢。呵呵。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朋友,今天你吃餃子了嗎?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3

母親抱着我,在冬至的陽光下走。我的頭靠在她的額頭上,在衣物的重重包圍之下,只露出一張小臉,呆呆地看着路邊慢慢向後退去的枯木。

陽光發出慘白的'色彩,我能聽到母親的呼吸,能感受到她額頭的冰涼,但是我的小身軀在她有力的擁抱中,懸在半空中,徐徐的走。

我聽得到吹過的風,也聽得到不遠處傳來的隱約的啼鳴。路上的塵土飛揚,落葉款款飄落,那灼目的燦爛陽光,匯聚成一片金黃及蒼白。我看到路邊樹上爬行的螞蟻,也看得到遠方天空的一朵潔白的雲。那雲,在跟隨着我們。

我被衣物厚厚的包裹起來,我感覺不到冷,只感到近乎悶熱的温暖。母親的手不時拍過來,似乎想哄我睡去。但是,我分明的精神起來,想扭轉頭來,看看前面的風景,但我的頭剛想動,隨即被母親的右手扭轉過來,説:別動,有風,冷。媽媽給你買肉肉,包餃子吃啊!然後她伸出一隻手來,把籠罩我的那一個圍巾重新摁了一下,確保沒有風跑進我的脖子中。

陽光蒼白呵,我們就在那陽光下走,像走進陽光中,走進温暖的年關裏。那條路上沒有一個人,只有風和路旁隱隱的麥田。我只在那一個包裹着的襁褓中,被母親抱着,行走在那樣一個平靜的午後。

20xx年冬至,在他鄉,同樣的陽光慘白的午後,我一個人走在車水馬龍的路上,與一位孩子的目光偶遇,他在母親的懷裏,被包裹的只露出一張臉,那個孩子面無表情,呆呆的看着我——好像我只是他眼中看到的一棵樹而已,之後,他們與我擦肩而過……

我站在陽光裏,看着那位母親的背影消失在枯樹林立的街道上,覺得這風景是那麼的似曾相識。忽然覺得自己像一位走失了的孩子,城市之大,敞開多少門窗,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吃餃子的家,我轉過頭來,邊走邊安慰自己説:沒餃子的冬至,也挺好的吧?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4

早晨,我剛起牀,看見姥姥買回了許多的菜:香菇、白菜、葱、羊肉……我好奇地問:“姥姥,買這麼多的菜乾什麼呢?”“後天就是冬至了,我們先包餃子啦。”姥姥説。我一聽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以前,雖然常常吃餃子,可從來沒有親手包過餃子,今天正好讓我小試牛刀一把!

吃過早飯,全家人就開始忙了起來,姥姥調好餃子餡就開始和麪、擀皮。等一切準備就緒,爸爸媽媽開始包起餃子,只見他們先拿起皮,放在手掌上攤平,然後夾了一些餡放在上面,把兩邊對齊輕輕一捏,一個餃子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學着媽媽的樣包了起來,結果剛上“戰場”就敗下陣來。我把我包好的和媽媽包的一比,真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媽媽包的餃子飽滿、結實、整齊,像一隻只栩栩如生的大雁,而我包的餃子卻像一個個“傷兵”,有的“歪脖子”、有的“肚皮受傷”、有的……實在是有天壤之別。我只好向媽媽虛心求教,媽媽看了看我包的餃子,告訴我:“你之所以包得不好,是因為餡放得過多或過少,包的時候又用力不均。不用急,熟能生巧。”

聽了媽媽的話,我又重新開工了,根據媽媽指出的原因,終於親手包成了一個“神氣十足”的大餃子。

在包餃子的過程中,爸爸給我講了冬至吃餃子的來歷。相傳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當他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時,正值冬季。他看到鄉親們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

“餃子”。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聽了爸爸的講述我才恍然大悟為什麼人們説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了。

第一次包餃子,不僅使我學會了包餃子,而且讓我明白了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真是一舉兩得呀!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5

不知不覺,大如年的冬至邁着穩健的步伐,深情款款地向我們走來了。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冬至這天,日子短暫,太陽匆匆出來,又匆匆離去,夜晚悠長。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古人一直是把冬至當作另一個新年來過,更是留下了雋永的詩篇。宋代詩人陸游在《辛酉冬至》中吟道:“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可以看出,那時冬至之際有多少人在祈望添福增壽啊!杜甫的《小至》中也有云:“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在作者的筆下,冬至是孕育新春的開始,它讓人們休養生息,孕育精力,時刻準備着去奏響新一年的激昂樂章,充滿着濃濃的生活情趣。

冬至後,氣候進入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進九”。民間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我國民諺就有“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的説法。

記得小時候,到了冬至那天,母親總會包核桃餃子給我們吃,老家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和“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説法。母親説,只有吃了冬至的餃子,耳朵才不會凍傷。記憶中,母親將搗碎的核桃和着白菜,再加上大葱、蒜苗的點綴,放上各種美味調料,那香噴噴的餃子餡就大功告成了。低眉之間,冒着騰騰熱氣的餃子就在眼前。屋子裏的爐火正好,一座土炕也像烙餅似的燙人。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餃子,説着笑着,感受着這滴水成冰的日子裏最温馨的幸福。

冬至是季節的一個片段,季節是人生的一個畫面。冬至到了,他鄉的遊子,背上行囊回家,在寒冷的日子裏,和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餃子、拉家常,給父母親斟上一杯老酒。這種冬日裏的温暖,足以讓我們珍藏一輩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