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春節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5.46K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春節心得體會

春節心得體會1

春節,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大人們放煙花,整天出去吃山珍海味;少年們整天關上門在房間裏沒命的玩電腦;兒童們則整天哭着要買玩具。對他們來説,春節是狂歡節,而不是春節。但我覺得,春節其實是一個關心節,問候節與歡樂節。

如果身在異鄉,到了春節,應該回來看望父母。實在沒辦法,工作或其他特殊原因而不能回家,至少也要打個電話或用其他方式,不只顧自己,整天看電影,上網,吃大餐。難道問一下父母的生活狀況,身體狀況與其他方面都那麼難嗎?

春節裏,不能説只關心父母。你的長輩,你的親戚,你的朋友呢?你小時候關心你的不只是爸爸媽媽,長輩親戚同時也非常關心我們,難道不是嗎?春節到了,我們也應該多多關心一下他們,也讓他們的`春節過的温暖,愉快。這並不難,只是原不願意讓玩的時間犧牲一下罷了。

這樣的春節也許非常累,狂歡的春節也許過的非常爽,但是這樣的春節你卻忽略了非常多東西:平時工作繁忙,沒辦法關心他人。春節,你是否能借這個機會禰補與父母朋友之間的感情呢?

春節心得體會2

在家裏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假期,前段時間的春節,還讓我流連忘返,一年一度的春節,一家人聚在一起,這是讓人能夠感覺非常温暖的,春節期間走親戚讓我感覺非常充實,也是感覺很有意義的,這次回想起來的時候我還是想要讓自己去做的更好一點,去接觸一些更多的東西,現在覺得過年沒有了以前那麼的期待了,回想起來這也是一種成長吧,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這次春節我也有一番心得。

過年期間,我基本上每天都在拜年走親戚,確實也是給我一種非常充實的感覺,我更加是的真切的體會到了在春節假期自己所做出的成績,這一點是非常寶貴的,大年七年級的.時候我給附近的街坊鄰居拜了年,我們這邊都是這樣,每年大年七年級都是街坊鄰居相互拜年,這一天可以説是人最多的時候,非常的熱鬧,大家都是相互的敍舊,聊一聊這一年的經歷,在春節期間這些都是一個常態。大年八年級的時候,是去到了外婆家,這也從來沒有變過的,一大早就和爸爸媽媽去到了外婆家,和舅舅姨母們一起團聚聊天吃飯,滿滿的都是煙火氣息。

當然春節當中,我們一般都會放煙花鞭炮,這確實是很受大家喜歡的一個活動,過去每年都會買很多煙花,那個時候真的單純的喜歡放煙花,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現在大家也是長大了,自己也在這個過程當中慢慢的變的成熟起來,對於小時候喜歡的一些東西,現在反而不是那麼有興趣。確實還是感覺很不一樣,接觸到了這些之後我還是感覺非常有動力的,在春節期間我感覺每年的感覺都不同,今年是牛年,也希望新的一年當中,能夠大吉大利,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這次春節期間,我覺得一年的時間實在是太快了,所以我真切的體會到這一點,慢慢的感受到了現在時間的流逝,我深刻的體會到了自己過去一年當中,所經歷的事情,在家裏過年期間也看到了很多朋友,還有一些老同學,可謂是讓我知道了自己現在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在一些方面我還是應該要做的更加細心一點,也激勵了我以後需要去做的更好一點,確實是我以後需要去好好安排的,這次春節我依然感覺非常的充實,走親戚,放煙花,拜年雖然每年都是一樣的,但是心境卻不是一樣的,新的一年我一定會做的更好一點的。

春節心得體會3

農曆的臘月三十,也就是今年的2月日,是我們期盼已久的除夕之夜。在這一天,會有我們中國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晚上8點春節聯歡晚會準時如約呈現在大家的眼前,給我們大家一個“喜氣洋洋、快快樂樂”的除夕之夜。

今年的節目有許多都很好看,如歌曲:《告白氣球》(及)《的舞台》《我和20xx有個約》;小品:《真假老師》《學車》;歌蹈:《萬紫千紅中國年》《沙場礪兵》(及雜技)……

我比較喜歡的節目是TFBOYS演唱的《我和20xx有個約》、小品《提》和歌舞《萬紫千紅中國年》還有相聲《我愛詩詞》。其中,小品《真假老師》和《提意見》表演發人深省,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真假老師》告訴我:孩子最需要的不是你給他多少錢、不是你給他多麼好的條件,而是你的陪伴,常常陪伴孩子,就是給孩子的禮物,不要總是拿工作忙當藉口,更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這樣會傷了孩子那顆脆弱的心靈。《提意見》這個小品告訴我:我們説話做事不要總説些好聽的花言巧語,要説實際的,你自己只要不弄虛作假,就沒什麼好怕的`,不要怕別人不高興就不説,這反而是在害他。

今年的春晚之所以讓我們覺得很新、很好,是因為這次的節目都很貼切我們的現實生活。我認為,這次春晚的漏洞就是:相聲太少,很多廣大的觀眾朋友們很熱愛相聲,但這次春晚卻只有一個相聲,我覺得,如果再加上幾個相聲,那就是“畫龍點睛”之筆了。

春節心得體會4

“哇!真的?太棒了!媽媽,您一定要做您最拿手的好菜呀……”自從知道春節時大家都去我家過年,我整天興高采烈,精心設計節目,準備給大家一個驚喜! 一天之後,計劃出來了:

1.上午,幫媽媽做中午飯(10點起牀),穿最好看的'新衣服;

2.下午,人都到齊了,我先帶大家下樓展覽我遙控飛機的技術。之後,上樓幫媽媽做豐盛的晚餐;

3.吃完飯後,幫媽媽煮餃子;

4.大家都吃完後,把他們彙集到一起,和露露(自家金毛犬)表演“聽話”節目。露露還真是配合,説坐就坐説卧就卧!

那天,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一切按正常運行着,我們好不快樂!

我愛春節,我愛過年!

春節心得體會5

春節臨近,年味愈濃。四處打拼的人們踏上回家的路。可是,為保證春節期間各項事業正常運轉,很多行業的人們依然需要堅守崗位。近日,快遞全行業都在積極行動,按照“不打烊、不休網、不積壓”主基調,在嚴格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前提下,以更高質量的服務保障人民羣眾需求。

堅守和奉獻,詮釋着特殊的“年味”。一家不圓,萬家圓。春節的歲月靜好,是廣大堅守者日夜奉獻鑄就的。去年春節,醫護工作者放棄團圓,“逆行”抗疫;社區工作者加強值守,築牢最後一道防線……他們的舉動讓我們看到了堅守的意義。在常態化防疫的今天,不同崗位上的人們依然堅守在一線,在本職崗位彼此負責、共克時艱,築牢疫情防控長城,讓人民羣眾安心過年。從這個意義上説,把崗位當“戰位”,把使命當責任,舍小家、為大家,每一個堅守者都“了不起”,他們用行動詮釋着特殊的“年味”。

工作“不打烊”,體現了新時代精神風貌。“寧願一人苦,換來萬家樂。”這既是對節日堅守工作崗位的勞動者們的真實寫照,也是對他們敬業奉獻精神的高度總結與概括。當前,疫情防控形勢複雜嚴峻,“就地過年”成為今年春節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雲過年”帶來線上消費激增,春節快遞“不打烊”既體現出服務網上消費者的暖心初衷,更顯示出服務抗疫大局的責任擔當。可以試想,快遞小哥們是今年春節“加班族”的主力軍之一,從這些堅守者們的身上,我們感悟到愛崗敬業的真諦。工作“不打烊”,守護萬家團圓年,體現的正是我們這個蓬勃向上的新時代精神風貌。

尊重關愛,以實際行動向他們看齊致敬。“大地因為雨露陽光的奉獻,才顯示出生機;生命因為有了彼此的'給予,才顯示出和諧。”我們在享受幸福時刻的同時,還要向這些堅守者致敬與致謝。一方面,要通過媒體對這些堅守者們進行宣傳,在社會上弘揚愛崗敬業的良好道德風尚,切實把各種關懷措施制度化並落實落細。另一方面,對沉浸在節日中的人們來説,應該從行動上做起,從小事做起。譬如,不亂扔垃圾,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送上一杯散發熱氣的牛奶暖胃,人人爭做“文明過節”倡導者,讓春節堅守者成為“網紅”,讓正能量“接力”,真正以實際行動向他們看齊、致敬。

堅守“不打烊”,讓春節更温暖。當神州大地沉浸在春節的喜慶裏,無數堅守者們的默默奉獻讓這個傳統節日喜慶祥和,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温暖的中國、一個團圓的中國。

春節心得體會6

昨晚,認真看了20xx年央視春晚,個人感覺挺精彩。其實年年看春晚,我是年年都覺得非常精彩,而我其實在對待欣賞一個作品上,不是一個不講究的人,但説真的,春晚很棒,説它是文化盛宴,一點都不誇張。

今年春晚,換馮小剛來導演,看網上新聞説馮導在追求一個#變#,這裏我就圍繞這個變字説一點自己的感受。

總體感覺,今年春晚跟過去沒有大的變化,場面壯觀喜慶熱鬧,節目有檔次有內涵,類型豐富精彩,也沒感覺語言類節目少,儘管我很也很喜歡語言類節目,也很希望能多一些。

要説變化,也還是有的。首先,張國立這個主持人,選的好,也要漂亮亮的完成了這一重任。其次,今年晚會,特別有一種創作感,而且創作者很用心,一是,羣發短信我不回,這節目似乎要與電視機前的觀眾進行現場互動,直接闖入觀眾心裏,二是,有些片花,還有歌詞,等等,展示出來的,不僅是一個藝術佳作供人觀賞,還有給人一種創作感,它們給廣大觀眾傳遞了很多有味道的東西,不知如何言表了,三是,今年的語言類節目,都挺好的,它們雖不是,以博笑聲為中心的節目,但每個節目都觸動了我的神經,值得回味!

不多説了,如果要説今年春晚的不足,我想説的只有一個,就是我們的大師級人物劉歡,今年欠包裝,如果是他自己一人表演,形象倒也無所謂,但身旁站了一位活躍漂亮的.美女,他就顯得有失形象。

最後,説説我每年看春晚都會有的一個感受。我們的國人真是有才,人才擠擠呀,遲早我們各行各業,大大小小的舞台上,都將充斥着有才之人,到時我們的國家就真的強大了。這一趨勢,我感覺是不可控的,是必然的。

春節心得體會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每當爆竹聲響,煙花綻放,新年的鐘聲就即將敲響,家家户户都歡歡喜喜準備迎接新年。過新年啦,人人都有着自己美好的願望,爸爸媽媽希望工作順利,家庭幸福,爺爺奶奶希望身體健康,兒女平安,姐妹兄弟希望快高長大,步步高昇……而我,在這個兔年,我的本命年,也照樣有着我自己新年的願望:我希望今年一切順利,全家人身體健康,閤家幸福……我的心裏裝滿了許許多多的新年祝福,來不及全部倒出來,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了……

“咚,咚,咚!”隨着爆竹噼裏啪啦的響聲,家家户户的歡笑聲,新年在我們的簇擁中走來了!新年的氣象真是多姿多彩呀!走過每一户人家,都能品到新年的氣氛:貼窗花,貼對聯,包餃子,送紅包…......

瞧!那一家的窗花是一個大大的“福”字;這一家的窗花是一個“春”字;那一家的窗花是正着貼的,一家的窗花是斜着貼的還有那門兩側的對聯:有的是“和順一門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有的'是“歡天喜地度佳節,張燈結綵迎新春”,還有的是“一年四季春常在,萬紫千紅永開花”……

新年裏,孩子們最開心!因為在過年的時候,長輩們會用紅紅的紅包包上壓歲錢,給孩子,表達對孩子新年的祝福。家裏人會做很多很多的香噴噴的菜,如餃子,紅燒豬蹄。、魚(年年有餘)……雖然這些菜可能沒有大飯店大酒店的菜好吃,但這裏面也包含了家裏人對我們的新年寄託,這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菜。

春節迎着人們的忙碌緩緩來臨,卻在無聲無息中遠去,留給人們的是深深的眷戀。無論春節那些日子是怎麼過的,每當想起它,心裏就會暖暖的……

春節心得體會8

天氣日漸寒冷,而我局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扶貧救助的“送温暖,獻愛心”活動卻正在升温。12月21日下午由陳局長帶領我局20名年輕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實地走訪慰問了新集鎮乾柴峪村2户特困家庭、興城鎮2户下崗職工家庭。這四户全是因病至貧、因病返貧,使這些本來收入微薄,並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難。他們四户中,有的患有癌症,有的患有腦血栓。我們局長趕到病牀前,為他們每户送去500元慰問金,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每一户困難家庭。

通過這次活動我親眼看到還有一些羣眾的生存狀況,真切感受到他們生活的艱難,焦慮萬分,每多走一户,我的'心情就愈加沉重。比比他們,我覺得至少我現在每月有穩定工資收入,病有醫療保險,老有養老保險,生活無憂,我從內心感到幸福,對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特別珍惜。

通過這次活動深刻認識到,在以後的工作中,要以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積極投身在工作中。美好的未來,更需要年輕人有“在崗就要盡職,在位就要敬業”的熱血豪情,不管在什麼地方工作,不管在什麼崗位盡職,都要熱情澎湃、忘我的工作,激情滿懷幹事創業,讓領導放心,讓百姓滿意,讓自己問心無愧。

有人員狀況進行了一次普遍摸底調查工作,並克服了人員居住分散,居住在外地離退休老人多,分散面廣、交通不便等諸多困難,特別是對居住在偏遠山區,山高路遠平時難以聯繫的離退老人,逐一進行了事前專訪或專門聯繫落實到人,及時發現了困難人員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在元旦前集中一段時間做好特困員工人員家庭的核實摸底工作,及時調整充實了特困員工檔案,摸清了底數,為送温暖活動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在實施送温暖活動中,我們注重突出重點,將生活一般相對困難和特別有災有難大病等的區別開來,如特困、大病致貧員工、特困單親家庭等,採取有針對性地進行困補等措施和辦法,切切實實的為他們排憂解難。由於抓住重點採取有力的措施,使真正有困難的員工得到了及時的幫助,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送温暖活動中,我們注重把日常幫扶工作與集中送温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千方百計地為困難員工解決困難,當好工會撫貧幫困第一責任人,拓展送温暖領域;進一步把各項幫扶工作進一步落到實處,把幫扶救助工作做細做實。1月5日,公司工會根據困難員工的申請,經工會委員會聯席會議討論並在公開欄公佈了121名困難員工名單,補助金額達57900元;並堅持公開的原則,實行公示制度,加強了羣眾監督。做到送温暖資金專款專用,使送温暖資金真正發放到了確實有困難的員工手中,給困難的員工帶去了温暖,把黨的關懷送到廣大員工的心坎上。1月6日又撥出特困職工慰問款13000元,9日公司領導、工會主席及工會專管幹部赴麗水、松陽,走訪慰問了先期的部分特困户,給他們每户送去春節慰問款,以便使他們能過上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同時勉勵他們要自強自立,堅定信心,克服困難,渡過難關,送去了黨和組織上的關懷和温暖。1月13日,我公司黨政主要領導和工會主席到遂昌等地親自走訪慰問,並先後召開了座談會,對離退休員工及老幹部進行了慰問和走訪,被走訪對象紛紛表示感謝,感謝黨和組織送來的深情厚意,在困難的時候能夠想到他們,切實幫助他們解決了實際問題。

通過本次對公司特困員工、傷病員工和離退休人員等進行送温暖活動,在對困難員工進行幫扶的同時,公司領導、工會還注意傾聽職工羣眾的唿聲,進一步摸清了員工的具體困難和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並將在今後工作中加以認真、區別對待,予以盡力解決。

春節心得體會9

春節是人們出行高峯期,不管是乘車出行,還是駕車返鄉,抑或是外出旅遊,我們都要牢記文明,將文明時時裝在心中。事事處處做一個文明人,開車文明駕駛,遵守交規;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譁、隨地吐痰。用文明的一言一行,為自己、為他人、為社會創造和諧。這就是我們的“責任互動”,也是對春節堅守崗位同志的.感謝。

對於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行業,不管是大橋施工工人,還是企業車間一線,不論是快遞業,還是交通部門,抑或是環衞工,我們都應該對他們的工作給予理解和配合,用換位思考、文明禮讓、體諒寬容等實際行動尊重他們的勞動。這就是一種“責任互動”,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對春節堅守崗位勞動者的致敬。

用“責任互動”致敬“春節堅守”,是一種公民素養,舉手之勞,體現於細節,落實於行動,人人可為,人人應為。在這樣的良性互動中,人與人之間充溢暖意,社會充滿温情,春節也像“春天一樣温暖”。

春節心得體會10

小時候在農村,十分嚮往過年。

嚮往過年,那是因為過年有一年中最豐盛的年飯之享。

在我的記憶裏,小的時候,家裏很窮,媽媽精打細算,厲行節約,她積攢一年到頭的美味佳餚,我們只有過年才能盡情享用。那時候農村過年,不像現在城裏過年下館子。鄉下團年,都選擇在中午,有的美食,頭日晚上就得開始煮,如豬腳和海帶就是頭日晚上開始燉,且要燉滿滿一鼎鍋。灶裏燒塊子柴,睡前悖(音beì)火,悖火就是把未燒盡的塊子柴團在灶中央,然後用灰將其覆蓋,這樣火種不滅,灶裏徹夜通紅。

這是家鄉的一種習俗,既有微火燉豬腳之效,又有預示來年紅紅火火之意。第二日早上,媽媽一大早就起牀了,她首先將鍋裏的豬腳海帶再次舀進鼎鍋,然後將豬頭臘肉香腸蘿蔔一鍋煮,煮熟之後,她得把肉食撈出來放在筲箕裏涼着待切,再將蘿蔔與湯舀到缸砵裏,目的在於騰鍋它用。鼎鍋裏的豬腳海帶,還得與炸酥肉、炒小菜、孔乾飯等一系列烹飪一起燉着。

我家人多,兄弟姊妹六個,人人喜歡吃酥肉,每逢過年,酥肉必炸,團年過後,往往要剩壘尖滿弦一筲箕,足足有三、四斤之重。端上桌子的菜餚,葷菜居多,主要有肥大塊、豬頭肉、幹酥肉、糖熬肉、鹽煎肉、香腸、豬腳海帶湯、不少年份還要殺個雞燉起,缺少的是年年有餘(魚)這道菜,那是因為家裏窮,買不起魚的緣故。團年飯桌上的菜,最有特色的是肥大塊。

肥大塊多用很肥的寶肋臘肉切割而成,切好的肉在鍋裏爆出油後,加入水醃菜(或蘿蔔弦、或大頭菜)炒幾下就做成了。肥大塊大的有巴掌大,最上面的肉橫過碗口兩邊還懸着。重的一塊接近一兩重,一般很難吃下三、四塊的。因為是臘肉,拈起對着光看,晶瑩剔透,色香味俱佳,直叫人垂涎欲滴。我常常放筷子前還想吃,但怕吃不完而不敢拈。

為此,不知到少次怨媽媽切的太大塊了,免不了事後要問媽媽:“過年的肥大塊為什麼要切那麼大?”媽媽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為了讓你們少吃點才切那麼大塊的!”實際上,那是一種純樸民俗的體現,是待客熱情大方的方式,是彰顯富餘的表現手法。豬頭的葱嘴、耳朵會留下過客時做下酒菜,其餘的切好就端上桌,每片肉的大小要比肥大塊小些。

豬腳和雞肉,熟透得已經骨肉分離,偶有肉附着在骨頭上,只需用筷子夾着骨頭一吸便可以把肉吸進嘴裏。團年後剩下的豬腳海帶湯,七年級泡麪,就是絕美佳餚。其他美食還有油炸紅苕丸子,新鮮瘦肉炒萵筍等,素菜每桌一般有三四個。吃團年飯所請的客人,有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和父母的兄弟姐妹等,後來大哥分家了,姐姐出嫁了,也要請回過年,請朋友吃團年飯的很少見。

我家團年少則兩三桌,多則四五桌。長輩中年長者坐上席,上席坐齊後,長輩中年次者和次高長輩坐下席,我們小字輩只有分坐左右兩邊的份。有時候,爸爸還要把要飲酒的`客人儘量安排在一桌,以便行酒令。

過去生活緊張,糧食匱乏,肉食尤為稀缺,記得我家有幾年在吃團年飯之前,上每位客人先吃諾大一碗糯米飯,美其名曰吃茶。吃茶的目的在於讓客人先填飽肚子,以達到團年時客人少吃肉食的目的。

嚮往過年,那是因為大年三十晚上有得壓歲錢之喜。

小的時候,我的瞌睡很多,往往在晚上七點左右在家裏不管哪裏倒地便睡,很多時間是睡在灶前的柴草上的。吃晚飯要被打醒才能開口,這樣也多是一邊哭,一邊吃,一邊睡才能吃完。但是,大年三十晚上我們弟兄幾個是沒有瞌睡的,因為要等着大人給壓歲錢。生產隊幹活要接近日黑才收工,大人收工回到家後才有時間做家務,久而久之,農村便養成了入夜後才開始做家務的不良習慣,大年三十也不例外。推磨、砍豬草、煮夜飯、煮豬稍、餵豬等家務活忙完後,全家人還要一起圍着腳盆洗個熱水腳,這次洗腳很講究,既要把膝蓋以下反覆洗禮。又不能洗過膝蓋,否則就叫洗翻了山,那樣來年的吃食運就會大打折扣。初,水很燙,腳放進腳盆的水裏就得馬上縮回來,把腳踏在腳盆口沿上。如此反覆試探,待水温適宜了,才能將雙腳泡入水裏,洗腳要洗燙並用,搓揉兼施。如是洗腳,旨在乾乾淨淨迎新春。洗完腳的時候,已經接近深夜十二點了,這時候爸爸才開始給壓歲錢,一般情況下,我們每人能得四角錢壓歲錢,最多的年份也不過一塊錢。得到壓歲錢,我們興奮,夜不能寐,全家人就燈圍桌散吹閒談,古今中外,日南海北無所不及,話題往往會涉及為什麼不早點給壓歲錢的問題,媽媽總是回答:“早把錢給了你們,你們早就睡了,哪個來守歲!”。從此,我便知道了過年有“守歲”之説。

嚮往過年,那是因為大年七年級上街有錢買零食吃之樂。

大年七年級街上很熱鬧,小孩喜歡的吃喝玩樂應有盡有,我們常常上街用壓歲錢買豌豆糕、甘蔗、花生等零食吃。豌豆糕實際上是油炸食品,豌豆之間有面粉(或豆粉)連接,豌豆被面粉包裹着,豌豆與豌豆之間的麪粉薄些,因此豌豆會明顯突出。豌豆糕可能是用刮涼粉的圓形刮子提着在滾油裏炸成的,吃起來香脆可口,要五分錢一個。口渴了,買一杯老鷹涼茶喝了解渴,老鷹茶一分錢一杯,用老式啤酒杯一樣的玻璃杯盛着,賣茶者一般在一張課桌一樣的桌上整齊地擺放八到十個杯子,每個杯子盛滿茶後,就用一張見方十公分左右的玻璃蓋上。喝茶者給錢後,賣茶者將邊緣杯上蓋茶的玻璃滑離杯子後拿走,口渴的喝茶者端起來一飲而盡。零食開支後剩下的錢,我都用作買小人書。後來上學讀書了,七年級用後剩下的錢,就交給媽媽存起交學費。

嚮往過年,那是因為七年級之後還有過客和走人户之趣。

農村過客走人户,從正月八年級開始,到元宵節才結束,素有“正(音zhè)半年”之説。過客走人户,農村和城裏的差別是很大的。農村的過客,一般是有新春客來才叫過客,新春客就是前一年結婚的親戚,這對新人,新春七年級下午拜媒人,八年級起開始拜新春,走到那家就是那家的新春客,新春客拜新春的禮物,一般是兩把面、兩包可爾糖之類的禮物,走遍所有人户後,這份禮物最後還得回到新春客手中。同時,新春客拜到那家,那家還要打發,打發也就是現在所説的紅包。新春客走到那家,那家就遍請親戚朋友,這就是農村所謂的過客。人情客往走得寬的,與新春客一起同行走一家親戚的客人,客人隊伍長達兩根田坎,如遇坡坎轉彎,往往出現一路人見頭不見尾的壯觀場面。因此,農村過客坐五六桌乃至更多,是屢見不鮮的事。過客的下酒菜,十分豐盛,什麼葱嘴耳朵,肚條舌頭,心子肝子,香腸豆乾,瓜子花生等一應俱全,家家户户,桌上擺的下酒菜的幹盤子,少則十個,多則二十,酒席之上,推杯換盞,你來我往,酒過三巡,划拳行令,非常熱鬧。我小的時候,雖然喝酒沒門,但是下酒菜可以管夠,時而要塊葱嘴吃,轉身拿片耳朵嚼,跳幾下又抓顆花生剝……倒也其樂無窮。

我的過年情結,雖説不是與生俱來,但在我腦海裏,已經根深蒂固,昔日農村過年的豐盛美食和熱鬧場面,至今歷歷在目。近幾年回老家過年,所見景況,遠不如前,不少優秀傳統,有的瀕臨失傳,有的銷聲匿跡,如悖火、拜新春之俗和恭請長者坐上席之禮就是如此。每每想到此處,總有悵然若失之感。

春節心得體會11

時間匆匆流逝,不知不覺20xx年已經到了最後一天,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大年三十。

2月11日除夕之夜,中國人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如約而至。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非常開心地看着《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

其實,還沒到除夕的時候,我就開始期待今年的春晚節目了,我在想:今年的節目究竟會如何呈現呢?今夜,我得到了答案,《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給了我非常大的驚喜,可以看得出春晚策劃人員是花了很大心思的。

從整體上看,《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反映了時代主題,每個節目也與當下社會相關聯,充滿了生活氣息,用現在很流行的一句話來説,就是非常“接地氣”。觀看完《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後,我和家人們都對節目讚不絕口,總之整台晚會舉辦得非常成功,給觀眾們營造出“牛年喜氣洋洋”的新春氣氛。

《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中,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各類舞蹈節目。今年的舞蹈種類很多,有少數民族民俗舞、現當代舞、中國古典舞、街舞、芭蕾舞,今年的春晚舞蹈數量也是歷年來最多的,可以滿足不同舞蹈愛好者的需求。而且芭蕾舞、街舞、中國古典舞、少數民族民俗舞、現當代舞等舞蹈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創新,舞台效果十足,讓我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

春晚的節目熱播着,時針滴答滴答地轉動着,時間正在一點一滴地過去,“5、4、3、2、1”跟隨春晚節目主持人一起倒數着時間,最後時針在零點的時候敲響了,全國人民迎來了新的一年,迎來了牛氣沖天的牛年。20xx,將所有煩惱、悲傷通通帶走;20xx,將希望、温暖帶到了我們身邊!20xx年,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看20xx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觀後感心得體會篇五

每年都有一個節目,令我們全家人都非常期待,那就是央視春節聯歡晚會。

除夕的那天晚上,我們全家人早早地煮好飯菜,坐在電視機前等待着《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的播出。伴隨着歌聲與舞蹈節奏,主持人也一一登上了舞台,《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正式開始。

《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緊跟着時代的步伐,展現出時代的主旋律,不僅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盛宴,同時還讓我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今年春晚每一個節目都十分美輪美奐,讓我們全家人都讚不絕口。

今年的節目中,我最喜歡的是歌曲類的節目,每一位歌手在表演的時候都飽含真情,而且表演內容也十分創新。他們通過歌詞將人民的偉大實踐記錄了下來,唱着一個又一個的`中國故事,唱出新時代的精彩。他們的歌聲藴含着巨大能量,鼓舞每一箇中國人奮勇向前,開闢出未來的新天地。

除了歌曲類節目,我還特別喜歡語言類節目。語言類節目題材多種多樣,例如有相聲、小品等。語言類節目不僅給觀眾帶來了歡樂,還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今年語言類節目與人們的生活十分貼切,表達人們對美好活的嚮往,在歡樂的氣氛中歌頌着真善美,我看完後也十分感動。

總的來説,今年的晚會給觀眾們展現了中國特色、民族文化、地域特色以及世界多彩文明的魅力。不管語言類節目、舞蹈類節目還是歌唱類節目的製作都十分精良,讓觀眾從中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力量。

最後,春晚在我們家的一片歡聲笑語中落下了帷幕,感謝央視給我們帶來這場盛宴。20xx年已經結束了,希望在新年一年,國家越來越強大,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美好。

春節心得體會12

這裏是一篇國小生寒假實踐心得體會,幹家務也不是易事啊,真是辛苦他們了,特別是媽媽,我和爸爸不在的時候都是她一個人乾的啊!媽媽辛苦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

可以説,父母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天。

一、做家務

年前家裏準備大掃除,大幹一番,乾乾淨淨過個年,我也參與了進來。

真是每一寸都要弄乾淨。先擦小物件:燈泡要一個一個擰下來,把燈罩擦乾淨,再一個一個安上去;窗台,窗稜,桌子要擦得一塵不染。然後是大物件:陽台,衣櫃,書櫃......真讓人應付不過來,幹完這些已經滿頭大汗了,再看看爸媽,一個個精氣神兒十足,真是越幹越賣力:擰下來燈泡燈罩,擦啊擦啊擦,然後再轉動手腕擰啊擰啊擰......我是徹底無語了。

然後便是擦地:書房的、卧室的、洗手間的、衣帽間的.、儲藏室的、客廳的、陽台的。天!饒了我吧!便認命地拿一塊抹布跪在地上擦啊擦啊擦的(因為木地板不能用拖布),不一會兒就腰痠背痛腿抽筋。

媽媽看出我累了,便對我説:"累了就休息會兒吧,辛苦你了。""不累不累!應該的。"然後就不爭氣地坐在了牀上,看着爸媽在那兒不知疲憊地拖啊拖,既佩服又慚愧,真是沒用!

幹家務也不是易事啊,真是辛苦他們了,特別是媽媽,我和爸爸不在的時候都是她一個人乾的啊!媽媽辛苦了!

二、媽媽的工作生活

媽媽的工作生活可謂是兩點一線——辦公樓和家。

早上,被吵醒的不是手機鈴聲,而是鍋碗瓢盆的碰撞聲,匆匆地吃完早飯,便奔向辦公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生活,她經過我身邊總能颳起一陣風,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來時一陣風,去時一陣土。

你幾乎不帶我去外面吃,你説外面的飯不如你的好。在我回學校後,一天吃兩頓飯,美其名曰減肥,而且兩頓飯都在食堂吃,美其名曰自己太懶,不想自己做。

不管怎麼説,媽,別累着,別餓着。

國小生寒假實踐心得體會的精彩內容就先到這裏。更多精彩內容,還請大家持續關注我們網站。

春節心得體會13

1. 冬季的拉薩不冷,早晚有些涼,白天太陽下感覺有些熱。很乾燥,晚上洗的東西,到早上就全乾了。防曬霜潤脣膏還是別忘記了,多喝水。

2. 冬季很多客棧都關了,吉日,雪域沒開,八廊學也冷冷清清。東措多人間15元/牀,他們會收新來的20元/牀,到第二天又忘記了,反過來問你昨天收多少。每個屋子會有個取暖器,但沒有電熱毯。有室友從東措搬到平措,比較下來説平措好。

3. 如果只在拉薩逗留,沒有徒步的計劃,還是儘量穿着簡單點,最好不要穿衝鋒衣褲和登山鞋。這樣比較容易混入寺院,如果曬得比較黑,説不定還能混入布達拉宮。

4. 布達拉宮是當天買票當天參觀,年三十放假。七年級從早上6:00就開始放人,中午12:00關門,七年級後僅限上午9:00~12:00。據説全年只有七年級是所有館都開放的,所以七年級是人當地人最多的一天,人山人海。藏民1元,遊客100元,工作人員能一眼從同樣穿便裝的藏民中把遊客挑出來,幾乎沒有逃票的可能。 5. 藏曆年期間,寺院裏都是當地人朝拜遠遠多過遊客,很多寺院都懶得再售票,大殿裏也幾乎沒有查票,逃票輕而易舉,但朋友九年級在哲蚌寺被查到,只好乖乖的補票。不利的是朝拜的`人太多,當地人自來熟,插隊的很多,排了幾個小時發現還在原地。好不容易輪到你進去,幾乎是被僧人和工作人員一路趕着走,看不仔細。大的節日或活動要有足夠的耐心的和當地人一起排隊,做好一天逛一個寺院的準備。另外,過年期間,除了大昭寺外,寺院基本都是上午開門,中午過後主要的佛殿都關了,要去趕早。

6. 藏曆12月27日在色拉寺有一節日叫“色拉崩欽”,意為色拉寺獨有的金剛杵加持節。這天來色拉寺等待擊頭加持的信徒很多,室友跟當地人一起排了7個小時的隊。春節期間,沒有辯經。

7. 藏曆12月29日是驅鬼節,這天當夜幕降臨時,拉薩城內鞭炮聲四起,大街小巷皆是手持火把的"驅鬼人",十字路口更是火光沖天,鞭炮隨時會在身邊炸響,槍淋彈雨的很沒安全感。

8. 大昭寺藏曆三十這天通宵開放,我們晚上去看了一下,來朝拜的藏民隊伍圍着把大昭寺轉了一圈。七年級一早我們再去,發現隊伍更長,不僅繞了一圈,還一

直延伸到廣場上。這天上午室友排了6個小時才進去,下午有人排了4個小時,我是下午4:30開始排的,此時隊伍僅剩下圍大昭寺半圈了,2個小時後終於進去,但是僅在大殿裏轉一圈就被催着出來了。奉勸旅友春節去儘量避開三十和七年級。初八開始是傳昭大法會,大昭寺一天兩趟唸經,分別是早上8:00和下午6:00,這幾天去人也會略微多點。我初八下午又去,排隊人不多,進去不久大門關了,很悠閒的在裏面逛了很久,看喇嘛給釋加牟尼等身像及蓮花生塑像塗金,還可以進到二樓和三樓,也看了晚6:00的法會。

9. 色拉寺説七年級到九年級對遊客是賣5元的門票,過了這三天是50元,但我跟着當地人也是很容易的逃票了。

10. 西藏博物館七年級到九年級免費,平時門票30元。

11.藏曆初八開始是傳昭大法會,各大寺院都有。

12. 到甘丹寺的車是在大昭寺廣場上,之前看功略説每天只有清早7:00一班,但我去的當天問,從7:00~9:00有很多班,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法會的緣故。到甘丹寺來回25元,路上單程1個多小時,回來時還要加逛一個桑阿寺。

13. 有人曾在網上寫了個功略説冬天遊仙足島看拉薩河有多美,我騎車從仙足島到太陽島,看見的只有乾涸的河牀。不過朋友住仙足島上的家庭客棧,説感覺真不錯,連體別墅,藏式佈置,太陽暖洋洋曬得人都懶得動,很有家的味道。

14.返程火車票很好買,火車只停那曲和格爾木,剛開通時轟轟烈烈宣傳的中間那些站都不停了,聽列車員介紹説因為高反的人太多,怕出事,去年旺季開始把那些站都取消了。

春節心得體會14

返鄉,一個或多或少帶點貶義的詞,每一個客鄉人卻矢志不渝的執行着神聖的使命。每一回的返鄉路,都能寫出一段故事,各種奔波,各種擁堵,各種不便。當腳步踏上故鄉的那一刻起,所有的委屈都煙消雲散,所有的心酸都變的值得,這就是春節的魅力,一個心靈的歸宿,因淨化而得到昇華。

不變的鄉音,變化的容顏,不停的打着招呼,嬸子、大娘、三哥、二嫂,在不同的寒暄中將你的記憶拉回到小的時候,拉回到那個端着碗滿村跑的年齡。

家門口有一片菜地,用籬笆圍起來,韭菜剛剛吐出嫩葉,頭刀韭菜是最鮮的;大蒜長的很壯碩,炒肉片;夾雜的薺菜也很肥,又能做薺菜煎餅,薺菜蛋湯也不錯,想一想都美,掃空一路風塵。

古老的鄉村因為城鎮化的進程,芳香的泥土裏夾雜着些許黃沙和水泥的味道,縷縷炊煙早已不見,年味也淡很多,許多的習俗也因為麻煩而省略,炸丸子是剩下為數不多的一個。丸子,諧音一年的完結。臘月二十九,一大盆的紅心蘿蔔洗乾淨刨成絲,放上切好的葱、姜、鹽等調味。倒上面粉和水,根據個人的喜好,喜歡酥脆的就少一點麪粉,喜歡彈牙就多一點麪粉。攪拌和勻,放在手心,一個手擠,一個手揪,放進油鍋裏面炸。炸出金黃就能出鍋,可直接吃,可炒、可燉、可煮,能吃到來年的三四月份,在過去還能互相贈送。

大年三十,寫春聯貼“門吊子”,門分左右,兩邊貼的是春聯,門樑上貼的是“門吊子”,門吊子上面是春聯的橫批。以前的春聯是買紅紙裁好自己寫,現在都是市場上直接買,很少有人寫。我家因為不方便張貼,自己寫副春聯收起來,上聯是:龍骨玉蹄,一馬平川辭舊歲,下聯是:金角銀衫,三羊開泰迎新春。橫批:新年吉祥。

門吊子,有的地方也叫掛錢,形狀類似小幡。有5張,每張一個顏色,頭紅、二綠、三黃、四粉(或紫)、五藍。每張上面一個字,連起來是一副通俗的吉祥話,比如:萬事皆如意,恭喜發大財等等。貼上春聯、門吊子,放一掛鞭炮,春節就算開始。

過年不能不提餃子,要準備兩種餡,一葷一素,素餡是大年三十晚上包,一邊看春節晚會一邊吃,葷餡是七年級早上包,寓意着先苦後甜或者是憶苦思甜。

從大年八年級開始,就一直在走親戚,接親戚。常年不在家,街坊鄰居都要轉一轉。叔、姑、舅、姨、二大爺,都要去拜個年,過去老禮節講究這個,雖然有應付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親情。走完這家去那家,回來前都要轉個遍,累,又熱鬧着。

這就是春節,千萬個家庭的節日,總結過去,不忘昨日的來處。奔向新的征程,認清明天的方向。

一年一度的春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在我的眼中,春節就是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的。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在準備團圓飯。家長們做飯,孩子們高高興興地在小區中歡快地玩耍。歡快的笑聲傳遍了整個小區。廚房裏,媽媽、爸爸、爺爺和奶奶都各自忙碌着。媽媽在燒醬鴨,奶奶在燒老鴨湯、紅燒鯧魚,爸爸在炸雞塊、豬排,爺爺在切雞、燒油燜茄子、番茄炒蛋。廚房裏熱死了!這麼冷的天都能熱出汗來,一開門一股熱氣就撲面而來。大家忙完後,爺爺在樓上叫我:“初初,來吃年夜飯嘍!”。我三步並作兩步地上了樓,一踏進客廳,就聞到陣陣香氣,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再一看,呀!飯桌上,雞鴨魚肉,樣樣俱全,全是我的最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都坐在椅子上等我呢!爸爸拿出準備好的雪碧,給我們倒上。我們一邊喝,一邊聊,這頓團圓飯大家有説有笑,其樂融融。

吃完團圓飯,我們開始放鞭炮啦!小區裏,大家都出來了。只聽“砰砰啪啪”的爆竹聲此起彼伏。好熱鬧呀!夜空中霎時“星光”閃耀,在禮花的映襯下,天空中又似點綴着許多五彩繽紛的燈花。綻放的燈花有的像雍容華貴的牡丹,有的像含苞怒放的.菊花,還有的像層層疊疊的繡球花……真是形態各異,色彩斑斕,令我目不暇接!

啊!我眼中的春節就是這樣的一番熱鬧景象!

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曰——春節,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正月七年級,又是一個快樂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爭個第一,因為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彷彿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户,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裏啪啦的,熱鬧非凡。

在鞭炮聲過後,就沒有什麼好玩的。還是吃早餐吧,待會兒出去玩一玩!

吃過飯後,我邀幾個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美麗的花,漂亮極,袋裏裝着父母給的零花錢,甭提多高興。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裏也很高興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樣樣俱全。看到的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瞧,就數麻辣攤的生意:

“我要一串年糕!”一個胖孩子叫道。

再去別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攤前,我又停下腳步。那裏有各種玩的東西:飛機模型、望遠鏡、電動汽車……盡是一些玩的東西。我發現歡迎的是那些玩的東西。

在其它地方,我還看見有的在賣氣球、槍、跳繩,有的在賣小吃、點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樣樣俱全,真是無奇不有。

玩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算是一飽眼福二飽口福三飽手福。最為幸運的是那些賣主,今天可是生意興隆。

真心希望今天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裏快快樂樂,沒有煩惱,但千萬不要“玩物喪志”喲!

今年春節,爸爸想讓我們體驗一下老家鹽城的過年氛圍。於是,18日一早我們開車返回鹽城。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了目的地。爺爺奶奶正在廚房忙着準備年夜飯。一會兒,二叔二嬸帶着我的堂妹也到了。晚上,我們一家圍坐一桌,熱熱鬧鬧地吃了一頓團圓飯。鹽城宴席裏有幾道非常出名的菜,俗稱“鹽城八大碗”。鹽城人吃菜喜歡半湯半菜,八大碗是用先熬好的雞湯或肉湯加上肉皮、肉丸、雞蛋糕、淡菜、蘿蔔等等材料燒出的八種湯菜。

吃完晚飯後,我們開始放煙花爆竹。我拿起一個棍式煙花並點了火,雖然我站得很穩,但還是被強大的後坐力震動了。另一邊,爺爺正在點斗香。過年燒斗香是鹽城的一個習俗,通常是三十晚上開始燒,以示閤家平安,萬事如意!我看這個斗香好像一座塔,一層疊着一層,下面大,上面小,高度和我個子差不多。我對着它吹了幾口氣,就進屋和奶奶包餃子去了。

第二天我們開始走親訪友去拜年。我們拜了一家又一家,每次收到紅包時我都會説“新年快樂”祝福他們。這次過年,我收入頗豐,我覺得這樣熱熱鬧鬧地過年真好!爺爺説,以前過年更有年味兒,在爸爸像我這麼大的時候,七年級一早,天還沒亮時,小朋友們就已經起牀,挨家挨户地拜年討糖吃。每次爺爺都要準備好幾大包糖,一上午的時間就分完了。

春節的氣氛越來越濃,我看見家家户户都開始貼對聯。於是耐不住骨子裏的興奮因子。便嚷着要和媽媽一起去挑對聯。

來到書店街,大街兩旁買對聯,買對聯,買對聯的人山人海。小攤整齊的擺着紅豔豔的對聯。我拉着媽媽,看得眼花繚亂。“媽媽!我們趕快買吧,要不就被別人買光!”媽媽笑着説:“傻瓜!這麼多對聯攤,不會被人買光的。再説,買對聯也要仔細挑挑,這叫門當户對。”“門當户對?”我對媽媽的話有點兒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可是我並沒有再追問,生怕媽媽又説我在犯傻。我緊緊的跟着媽媽來到一個小攤上,媽媽指着一副對聯嘴裏唸叨着:“‘車行萬里路,人播四美風;一路順風!’這副對聯是賣給開車的,開車人買去,希望能平安開車。”“有道理,有道理!”我開始理解這門當户對的含義,便點點頭。這時,我看到有一個人買一幅對聯,只見上面寫的是:“笑嘗葡萄一窩蜜(上聯),喜吃甘蔗兩頭甜;生意興隆(橫批)。我猜想,這户人家應該是做水果生意的吧。看來對聯能夠反映人們的希望和職業,以及對祖國的祝福和欣喜之情。對聯可真有意思!怪不得媽媽説買對聯要門當户對。

我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聯,只好換一攤往前走。這時我看見一個對聯攤上金光閃閃,原來其中有一副對聯是用金粉書寫的。我定睛一看:“人入虎年增虎勁,添春色發春輝門;如虎添翼。”我想大概這是對自己家一種美好的期望,於是便買下這副對聯。

回到家後,我把這幅精心挑選的對聯工工整整的貼在門口。這時,我彷彿看到對聯上的每一個字都放射出耀眼的金光。在熱鬧的爆竹聲中,我們和對聯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時間如水,光陰似箭,一年又一年飛快地過去了。馬上我們就要“告別”__年,向__年的春節邁進。我心裏可是高興得不得了。

春節是一個親情充盈,一家團聚的節日,也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春節是經歷了幾千年文化的傳承。當然,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最珍貴的日子,年復一年永遠不變的主題是團圓。

就要過年了,第一件事是先要買年貨,臘月二十五,我和家長就來到了開元超市,買了一些花生、瓜子、糖之類的食品,當然,雞、鴨、魚、肉更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今年可以燃放煙花爆竹了,我們還買了很多的煙花爆竹。

大年三十晚上,我們來到了姥姥家吃團圓飯,打開電視機我們邊包餃子邊收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

晚會很有意思,有許多搞笑的小品和各種各樣的節目,隨着夜色的降臨,外面的鞭炮聲也是時時陣陣,斷斷續續的開始響起來了,歡快的響聲向人們傳遞着歡樂,鞭炮聲是越來越多了……

吃完團圓飯,我們便回了家。

我們靜靜的等待着,九點,十點,十一點……十二點的鐘聲終於敲響了。

許多煙花陸續射入天空,五顏六色的煙花結成彩,天空被裝點得五光十色。我上了樓,鳥瞰下方,家家户户燈火通明。彷彿全世界都被光明籠罩着。響起了徹夜不絕的鞭炮聲,整個小區開滿了火樹銀花。那炮聲如雷鳴一般。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就這樣,我們迎來了新一年的曙光。

春節心得體會15

從古至今,春節在家一起過年一直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習俗。在外打工的人不管有錢沒錢,就得回家過年。目的就是為了一家人能在一起開開心心聚一聚。

然而,我們為守護好自己的企業就應當具有舍“小家”為“大家”的敬業精神,堅守着自己的工作崗位,為了“大家”的團聚,貢獻自己的“小家”那也是值得的。這既方便了他人,又方便了自己。不要只為自己的利益着想,要想着“大家庭”。凡是東太的員工,不論資歷深淺,不論職位高低,不論從事何種工作,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與東太的形象聯繫在一起。只有成就了大家、成就員工、成就客户,最終才能成就自已,因為我們東太的理念就是“真誠奉獻,創造未來”。

説實話,我春節值班的那天,不僅沒有愁眉苦臉,反而還喜笑顏開。原因就是擺正心態。那天是正月七年級早8點,我開始了自己的工作。滿懷喜悦地開着車子到杜督查家裏接他,沒過多久,我們開車上路了,一路上,和老杜拉着家常,訴説着過年的氣氛,不知不覺40分鐘過去了,我們到了磚茶廠,然後和老杜一起,開始了我們各自的工作。

為了度過一個快樂祥和、安全的春節,確保節日期間生產經營、資金安全等工作正常開展。根據公司《春節放假值班制度的'通知》的規定,結合公司領導對節日期間的工作安排和部署:

一、節前的準備工作

節前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1、為了確保磚茶廠在春節期間的安全管理,保障公司各部門的財產不受損失和侵害,厂部及時召開"春節治安、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專題會議,將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和"突發事件"一一擺到桌面,與各班組進行討論,就可能會出現的"安全隱患"、"突發事件"拿出整改措施和處理意見,最後綜合各領班的意見和建議,分別制訂出突發事件處理意見措施,確保值班人員24小時手機開機,發生突發事件在第一時間通知值班領導,並及時組織保安部門人員進行培訓學習,通過方案的制定和培訓學習,在大家的心中樹立起強烈的安全防範意識,及萬一遇到突發事件時,能夠靈活、機智、快速處理,將損失降至最低。

2、為確保春節期間磚茶廠的消防安全及住户人身、財產安全,加強消防管理力度,由生產中心組織各部門、班組,各領班帶隊,於20xx年1月17日對全廠進行一次全面的消防大檢查,檢查的重點是樓宇各層走火通道是否暢通。在檢查前,召開動員會議,講清楚節日前進行消防安全檢查的重要性,對各小分組的檢查人員提出要求、檢查重點、注意事項,通過的分組方式分別對住宿區、生產車間、原料庫等進行逐層消防安全檢查。

3、針對廠區周邊的特殊環境,組織了保安部派出6名保安人員加班加點,身穿制服,手配備電筒,在廠區的外圍區域來回巡邏,在節日期間,未發生不安全事件。

二、節日期間的工作

節日期間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1、加強值班人員的責任心,對部門全體人員提出值班要求,以最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來對待工作,每天對值班現場人員進行檢查,落實責任制,確保廠區的各項安全。

2、為營造保安部集體的生活氛圍,按照公司領導的指示,1月23日下午,董事長和總監親自帶領團隊,來磚茶廠進行了節日慰問,給值班人員發凡了慰問金,還準備了花生、瓜子和糖果。讓隊員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開開心心過新年。

3、每日檢查供水供電是否正常,年八年級,因下雨雪凝凍,供水異常,組織人員搶修因凝凍管道爆管兩處,工作人員不怕苦不怕累,確保了29日工人回廠上班前的供水保障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