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課程標準的啟示與思考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1W

【摘 要】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是我國基礎教育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深刻變革。要忠實實施課程改革,實現課程目標,首先要深入研究新課程標準,領會其實質。文章闡述了學習新生物課程標準的心得及體會。

生物新課程標準的啟示與思考論文

【關鍵詞】基礎教育 課程改革 生物課程標準

進入21世紀,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是進行了深刻的課程改革,確定了適應21世紀需要的、充分體現基礎教育性質和素質教育精神,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人的新課程標準。《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程標準)擺脱了傳統課程的“學科中心論”,克服了教學內容“繁難偏舊”的弊端,突出了指導學生主動獲取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的“探究性學習”,同時高度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儘快適應新的課程標準的實施,當務之急是使廣大從事基礎教育的生物學教師儘快領會新課程標準所體現的教育價值觀、課程理念、課程目標以及在教學實踐中必須遵循的原則。為此,筆者擬就更新教育觀念,創造性開展教學,探索教學規律談幾點體會。

1 領會新課程標準樹立新課程理念

筆者於2007年8月作為邢台一中第一批新課程培訓教師一員參加了高中生物的培訓,新課程的實施和推行將很快在河北高中展開。依據培訓中的理論學習,加之多年在國中生物新課程的實踐,深刻體會到新課程標準遵循的課程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及倡導探究性學習。

1.1面向全體學生

面向全體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課程標準所遵循的教育價值觀。新課程標準的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應包含以下幾層意義。(1)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最基本的公民生物科學素養,是所有國中學生經努力都可以且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創造條件去完成教學,並達到目標;(2)新課程標準針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要求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個人的水平參與教學活動,與他人合作與交流,共同進步,獲得自身的充分發展;(3)新課程標準充分體現了“科學為大眾”的理念,反對精英教育和選拔教育,強調應讓所有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充分的發展。

1.2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生物科學素養是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生物科學素養都是作為一般公民適應社會生活、生產及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科學素養,而不是作為生物科學家所需要的高精深學識。由此而決定了國中生物學教育是普通公民生物科學素養的養成教育,而不是培養生物學家的啟蒙教育。即教師教學不應再追求生物學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不要再強調生物學科的繼承與發展,而應着力於學生作為普通公民的生物科學素養的養成。這一點是新課程標準與過去的生物學科教育的明顯區別,也是課程改革的重要標誌。新課程標準體現了國家對國中階段學生在生物科學知識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構建了體現“人與生物圈和諧發展”的課程新體系,着眼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體現國中生物科課程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因此,生物教師應心領神會,忠實貫徹。否則又將滑回老路,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弱化甚至扭曲了這一次課改的精神實質。

1.3倡導探究性學習

開展科學探究列入新課程內容標準中十大主題的第1個主題,就是要求教師要把探究性學習貫徹於教學的全過程。倡導探究性學習的根本要求在於必須改變教學的策略和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積極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各種科學探究活動中,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獨立性,進而發展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分析解決問題、交流合作等多種能力,尤其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倡導探究性學習使學生學習過程更富有個性化,有利於情感體驗,養成科學態度,樹立正確價值觀。實驗教材《生物》(河北版)7年級(上冊)正是基於這個原則編寫的,其安排了比較完整的`探究活動5項,側重培養學生分析和處理資料能力的討論、閲讀和遊戲活動12項,側重培養觀察能力的活動20項,側重培養實驗操作能力的活動11項等等。

2 開展創造性教學實施新課程標準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新課程標準的突出特點之一,要實現新課程標準,教師必須創造性地開展教學。

2.1自覺貫徹新課程標準是前提

教師要進行創造性教學,首先必須自覺地忠實地貫徹實施新課程標準。教師在執行教學的全過程中,必須充分體會到新課程標準已經改革了傳統的以學科為中心構建課程體系的思路,必須以學生髮展為中心,把人與生物圈和諧發展作為課程體系的主線。突出STS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文知識的有機滲透,注重教學信息的多向交流和互動,改變我們曾經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同時,必須充分認識到教學評價不應單純從學生學習知識的多少着手,而更應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從學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發展的程度進行評價。由此,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同時要營造氛圍、創造條件讓全體學生都能自覺、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生物教師在教學方式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改革。在七年級年級網絡教學實驗班“植物的開花”一節教學中,教師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包括生物資源庫的設立,課件的製作,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的制定等。上課一開始,學生們在悠揚的背景音樂中通過電腦欣賞花卉精品,自主學習本節課的學習目的,重點難點及教材內容,自主查閲所需要的資料;之後以兩人為一組進行花的結構解剖並完成教材中“花的主要結構”作業;最後教師組織學生交流、討論並進行點評、總結,並指導學生了解本地的一些花卉及實踐中的應用,完成對知識的延伸與拓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自始至終處於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狀態,教師通過巡視、輔導答疑、總結等很好地發揮了主導作用,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這種新的教學方式的嘗試,無疑是符合新課程理念的。

2.2認真組織探究性學習是關鍵

倡導探究性學習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筆者認為,組織探究性學習應首先注重教材中規定的探究項目的實施。教材規定的探究性學習項目各有側重點,例如,體驗科學探究學習項目的一般過程,控制變量和設計對照,數據收集、整理和處理,材料取樣與檢測,實驗裝置合理設計,等等。無論探究性活動的側重點是什麼,但探究過程都有共同的要求,即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收集證據、得出結論,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筆者認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並不是全部的教學活動,教師要充分體現主導作用,應結合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自身的教學素養,選擇並採用多種多樣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到教學目標。大部分課程的教與學均在網絡環境下完成,學生通過網絡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查找相應課程的有關參考資料,通過討論、交流、總結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生物》便是其中的一門學科。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的積極性,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2.3開足開好生物實驗是保證

生物科學是實驗科學,實驗教學是生物學教學的基本形式之一。教師應根據新課程標準設定的實驗項目千方百計創造條件開足開好。針對目前中學普遍存在生物學實驗室簡陋和儀器設備處於低水平的現狀,筆者認為,提倡實驗教學低成本、簡單易行為原則。教師應根據學校的條件與所在地的具體情況,採用多種代用品,實驗設計多樣化,儘量就地取材;還可以採用科學實驗中常用的模擬方法開設實驗以及運用多媒體現代教育技術,設計虛擬實驗;等等。開設實驗應儘量摒棄傳統的模仿式、驗證式實驗,提倡同一實驗的不同設計思路,以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生物實驗的材料多為生命有機體,教師應特別注意教育學生愛護生物、保護環境、融入生態觀念等。近幾年,我市對培養中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方面十分重視,其實驗考核已在會考中進行,成績記入總分。這對各校重視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無疑起着很好的促進作用。

2.4安排課外活動提高效率

長期以來,課外活動沒有真正被列入學校教學的計劃範疇,即使有的學校或學科安排了有關項目,常為擺設而沒有予以重視。筆者認為學校根據教學計劃、大綱和教材,教師通過系統的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文化科學知識傳授、基本技能訓練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和養成,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但是課外活動不受大綱、教材的侷限,選擇迎合學生的個性、興趣與特長,組織形式可以靈活多樣,時間安排可以隨機調整,學生參與自主自由,活動氛圍寬鬆愉悦。因此,只要教師組織引導得當,課外活動過程更有利於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專長,發展學生個性,發現和培養人才。中學生物學科組織開展課外活動又有其學科優勢,可以結合學科教學,選擇學生喜聞樂見、踴躍參與的活動項目。教師組織學生課外活動,要有明確的目的,其共同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活動的過程應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的指導決不能淪為“包辦”和“代替”。活動結束後,應根據學生活動的情況,組織指導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總結交流。以提高活動的效果。

這幾年,我校在這方面作了多種嘗試,如組織課外興趣小組,利用學校的生物園開展各種活動,組織學生在實驗室進行無土栽培;利用節假日去森林公園進行“白茅草種羣分佈的測定”“綠頭鴨一日能量需求的測量”“前南峪生態環境的保護的調查”等。這些活動的開展,對於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實踐能力,相信是有一定效果的。“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過程的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是課程改革的目標和新課程標準制定的依據,其精神作為中學教育工作者更應該認真學習、領會,並在教學過程中創造性地貫徹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剛剛啟動,課程改革、創新教育對於基礎教育工作者都是嶄新的課題,需要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勇於探索、不斷創新,為培養創新型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