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三角形人教版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9.59K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認識三角形人教版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認識三角形人教版教學設計

認識三角形人教版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22~23頁,第24頁“想想做做”第1~3題。

【教材簡析】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學習可以加深和拓展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積累一些認識圖形的經驗與方法。例題1首先提供現實背景讓學生從中找三角形,並説説生活中看到過的三角形,從整體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讓學生動手做出一個三角形,從而體會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並抽象出圖形,進而介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形成三角型概念。例題2則是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關係,發現三角形兩條邊的長度和大於第三邊。教材還安排來“想想做做”,讓學生通過畫圖、觀察、操作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認識三角形;讓學生經歷合作探究的過程,自主發現三角形的三邊關係,並能利用關係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2、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發現、創造、交流等有趣的數學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理解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3、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判斷、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其產生對生活的理性思維的數學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探究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

【設計思路】

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對於一個知識點更多的是關注它是什麼,而忽視它為什麼是這樣。因此在教學中添加了從以前學過的舊知識“角”中引出三角形,找到新舊知識間的生長點。在教學三角形的特徵後,回過來讓學生給三角形取名,讓學生明白“三角形”名稱存在的理由。既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又加深了學生的知識理解。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

1、圖形王國裏有許多圖形,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認識一個新的圖形(板書:認識)

2、你想通過這堂課的學習,瞭解這個新圖形的哪些方面呢?

【設計意圖:認識圖形正如認識人一樣,一般要知道它的名稱、形狀、特徵。三角形的名稱和形狀,學生以前的學習中已經初步認識,本課教學的重點在認識三角形的特徵。課前活動通過把“人”“物”進行關聯,有助於學生明白需要認識三角形的哪些方面。】

二、聯繫實際,引入課題

1、同學們,趙老師要來看看誰的眼睛最亮,誰的記性最好,準備好了嗎?

2、多媒體出示長方形、直角三角形、正方形、鋭角三角形、圓。(2秒後隱去)提問:剛才出現的圖形中哪種圖形最多?再看一遍

3、繼續看下去,多媒體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2秒後隱去)

提問:和第一次比少了什麼圖形?再看一遍

4、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三角形。(補充板書:三角形)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認識了三角形的名稱和形狀,通過這樣一個“比眼力”和“比記性”的遊戲活動,既讓學生一下子集中了注意力,又巧妙地在“多”與“少”的比較中一下子推出了“主人公”——三角形。】

5、(出示例題1的圖片)你能在這張圖片中找到三角形嗎?

在我們身邊你能找到三角形嗎?(指名説)在教室裏你能找到三角形嗎?

6、談話:生活中的許多物體上都有三角形,一起來看看。

【設計意圖:從在遊戲中找平面圖形中的三角形,到找實際照片中的三角形,到找身邊生活中的三角形,強化了學生對三角形的視覺印象。】

三、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感受三角形的邊角特徵。

(1)談話:剛才同學們在生活中找到了許多三角形,那你能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想辦法做出一個三角形嗎?(小組活動)誰來説説你是怎麼做的?

(2)交流:誰來説説你是怎麼做的?

①用小棒擺的。(你用了幾根小棒圍成的?)(板書:3根小棒)

②在釘子板上圍的。(把橡皮筋分成了幾段?)(板書:3段)

③沿三角尺的邊畫的。(你畫了幾條首尾相接的線段?)(板書:3條線段)

④用直尺在方格紙上畫的。(你畫了幾條首尾相接的線段?)(板書:3條線段)

(3)同學們真棒,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做出了三角形。請看黑板,這個圖形認識嗎?請説出角各部分的名稱。你能把它變成一個三角形嗎?(指名到黑板上畫)

(4)你會把角變成一個三角形嗎?由角的各部分名稱,你能説説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嗎?(板書:3條邊、3個角、3個頂點)

(5)通過剛才的做一做和現在的變一變,你知道三角形有哪些特徵?現在你知道為什麼這個圖形的名字是三角形了吧?

(6)你認為還可以給它取個什麼名字?(板書:三邊形)

不過啊,我們生活中還是習慣叫它三角形。

【設計意圖:在學生做三角形活動中,更多的是讓學生在怎樣做三角形中能夠關注到三角形的構造。通過讓學生把以前學過的角變成三角形的環節,溝通了知識之間的聯繫,讓學生明白三角形不僅可以來自生活的抽象,還可以來自知識的演變。更重要的是,從角過渡到三角形,學生很容易得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另外,讓學生自己思考三角形名稱的由來,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藉此進一步強化了三角形的邊角特徵。】

2、鞏固與過渡

(1)同學們會做三角形了,下面我們要在點子圖上畫出兩個不同的三角形。(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師拿學生作業交流:你是怎麼畫的?(畫三角形時我們可以先確定它的三個頂點。)

(2)這三個點能畫在同一條直線上嗎?看來啊,只要三個點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兩兩相連就能夠畫出三角形,那麼是不是任意的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呢?

3、研究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

(1)談話:老師給大家準備了長度分別為10釐米、6釐米、5釐米、4釐米的四根小棒,任意選三根圍一圍,看看能否圍成三角形。可以把每一次所用小棒的數據記錄在作業紙的表格中。

(2)交流:誰來説説你選了哪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嗎?

(3)同學們每次都是選三根小棒,為什麼有的能圍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圍成三角形呢,這裏面又有怎樣的奧祕呢?我們先來觀察這個三角形(6cm5cm10cm)。

(4)仔細觀察,比較三根小棒的長度,説説你有什麼發現?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引導學生髮現:6+5>106+10>55+10>6

(板書:三角形兩條邊長度的和大於第三邊)

(5)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來看這個三角形(4cm5cm6cm)的三條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關係?

指名交流:4+5>64+6>55+6>4

(6)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三根小棒為什麼不能圍成三角形?(出示6cm4cm10cm)

(7)出示(4cm5cm10cm):指出:再次説明兩條邊的長度和要大於第三邊,但現在有兩條邊的長度和等小於第三邊,所以不能圍成三角形。

請同學們思考:在判斷任意的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三角形時,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兩邊之和都算出來和第三邊作比較?

【設計意圖:探究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讓學生憑藉自己的探索發現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既理解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學生也能對這部分知識有深刻的印象。可謂一舉數得。】

三、綜合練習,鞏固深化

1、老師這裏還有幾組線段要請同學們來判斷一下能不能圍成三角形。下面我們要採取搶答的形式,老師説開始,你就可以站起來回答,看看哪位同學的反應最快。好嗎?

①6cm9cm3cm②7m6m5m③4dm10dm8dm

【設計意圖:此題採用搶答形式,強化了學生自覺運用三角形圍成的快捷判斷方法的意識。其中,變化了數據後的'單位名稱,用意是擴大知識的應用範圍。】

2、放學後老師還要去趟少年宮,請看(出示地圖),從學校到少年宮有幾條路線?走哪一條路最近呢?你是怎麼想的,能用今天的知識來解釋嗎?

3、拓展

(1)有一個活動角,已知這條邊是2cm,這條邊是5cm,請問第三條邊可以是幾釐米(填整數)?

(2)如果一個三角形的最短邊是5cm,另外兩條邊可以是幾釐米?

(3)如果三條邊的和是5cm,三條邊分別是幾釐米?

【設計意圖:這一題是開放題,有效地訓練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另外,第(1)小題的設計與新授過程中“由角演變成三角形”這一教學環節相呼應,又使他們進一步體會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

四、全課總結

剛才同學們都想了解新圖形的名字、樣子、特徵,現在都瞭解了嗎?誰願意把你瞭解的知識介紹給同學聽一聽。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徵和特性。

2經歷度量三角形邊長的實踐活動,理解三角形三邊不等的關係

3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培養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讓學生樹立幾何知識源於客觀實際,用於實際的觀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學難點;

懂得判斷三角形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一個三角形的方法,並能用於解決有關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或表面是三角形?請收集和拍攝這類的圖片。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讓學生説説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三角形的。展示學生收集的有關三角形的圖片

2播放錄像

師:接下來來看老師收集的到的一組有關三角形的錄像資料。

3導入新課。

師:我們大家認識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來簡單,但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用處,看來生活中的三角形無處不在,三角形還有些什麼奧祕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三角形的認識)

三、師生互動引導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義:

1活動。要求:(1)每個小組利用教師事先為其準備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條線段,利用這三條線段擺一個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個小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組擺不成的。)

2學生拼圖時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請同學一起來觀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圖案(展示學生所擺的圖)

請同學們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學生會認為(1)、(2)、(3)(4)為三角形,但對(2)、(3)(4)有爭議]

師:那你認為怎麼樣的圖形才是三角形?到底這幾個圖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學們可以從書上找到答案!請學生閲讀課本的內容。

板書:三條線段圍城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斷圖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斷:下面圖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師問:除了三角形概念,書中還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1)三角形的邊、角、頂點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課件出示自行車、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圖片,為什麼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決這個問題,下面我們先做個試驗: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教具,讓學生試拉它們,並思考,你發現了什麼?

3、要使平行四邊形不變形,應怎麼辦?試試看。

4那些物體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為什麼了嗎?三角形的這種特性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在今後學習數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多想想,怎樣把數學中的有關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1、師:在我們圍三角形的時候,有一組同學的三條線段圍不成三角形,看來不是任意三個小棒就可以圍成三角形,這裏面也有奧祕。

這與它三條線段的長短有關。現在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到底組成三角形的這三條線段有什麼特點?

2、學生小組活動:(時間約6分鐘)。

下列每組數是三根小木棒的長度,用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學生每回答一題後就利用電腦動畫進行演示:三條線段是否能組成三角形)

(1)6,7,8;(2)5,4,9;(3)3,6,10;

你發現了什麼?

3、學生探討結束後讓學生代表,總結歸納三角形三邊的不等關係。學生代表可結合教具演示。

教師問:我們是否要把三條線段中的每兩條線段都相加後才能作出判斷?有沒有快捷的方法?(用較小的兩條線段的和與第三條線段的大小關係來檢驗)。

4、得到結論: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電腦顯示)。

教師問: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那麼,三角形的兩邊之差與第三邊有何關係呢?

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下課繼續研究。

5、鞏固練習:為了營造更美的城市,許多城市加強了綠化建設。這些綠化地帶是不允許踩的。(電腦動畫演示有人斜穿草地的實踐問題)。他運用了我們學習過的什麼知識?

6、(1)有人説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兩米多,你相信嗎?為什麼?

(由學生小組討論後回答。然後電腦演示籃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長,以此來判斷步幅應有多大?)

7、有兩根長度分別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長度為3cm的木棒與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麼?

(2)用長度為1cm的木棒與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麼?

(3)在能擺成三角形,第三邊能用的木棒的長度範圍是

四、反思回顧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認識

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特性:穩定性

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認識三角形人教版教學設計2

《三角形的認識》教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瞭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義、特性以及三角形高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一條高,認識三角形的三條高。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理解三角形的定義,瞭解三角形特性和畫三角形的一條高。

教學難點:三角形高的畫法。教具準備: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

三個頭,尖尖角,其中奧妙真不少。(打一圖形)

看來同學們很善於動腦,那三角形到底有哪些奧妙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三角形的認識

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組畫面:(屏幕出示)

從這些圖片上你看到最多的圖形是什麼圖形?(三角形)為什麼這些物體的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形成概念。

1、三角形的定義。

(1)分類。

師:現在老師想看看誰的眼睛最亮!下面的圖形哪些是三角形?(多媒體出示6個不同的圖形,讓學生判斷哪些是三角形?)1 2 3 4 5 7

生:只有圖3、5、7是三角形,其他圖形都不是三角形。

(2)概括定義。

師指圖:為什麼你們認為這些圖形不是三角形?

生1:因為圖1沒有連起來。

生2:圖3有一條邊彎了,不是線段。

生3:圖4是四邊形,有四條邊。

師:那你們説説什麼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小組同學先互相説一説。

師:誰來説一説什麼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生1: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是三角形。

生1: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是三角形。

師:圍成和組成那個詞更準確?

師:誰説一説什麼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生2:有3條邊、3個角的圖形是三角形。

師:誰還有不同的説法?

生3:有3條邊、3個角、3個頂點的圖形是三角形。

師:“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師板書: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3)概括特徵(各部分名稱)

師:請仔細觀察,三角形有什麼共同點?

生: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3個頂點。(多媒體出示: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3個頂點。)

(4)字母表示。

為了表達方便,我們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這個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2、三角形的高。

(1)找相應的頂點和對邊。

師指圖:請大家仔細觀察,A點的對邊是哪條?(Bc)B點的對邊呢?(Ac)c點的對邊呢?(AB)

師: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對口令遊戲”,好嗎?比如老師説頂點A點,你們説出對邊Bc;老師説對邊Bc,你們就説頂點A。

(2)三角形的高。

①理解三角形高的含義。

多媒體出示情境圖:現在有一隻小螞蟻想從A點向對邊Bc走,請同學們幫小螞蟻想一想走哪條路最近?為什麼?

師:誰來説一説小螞蟻走哪條最近?

生??

師:為什麼你認為這條路最短?

生:垂直線段最短。

師: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線段中,垂直線段最短。師:這條垂直線段是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做的一條垂直線段,在這裏它有一個特定的名稱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師:誰來説一説什麼叫做三角形的高?生??

師指圖中另外的兩條線段追問:這條是三角形的高嗎?為什麼?這條呢?(多媒體演示把其餘兩條線段擦除。)

②畫三角形的高。

師:大家還記得怎樣畫“垂線”嗎?那麼三角形的高又該怎樣畫?想不想試一試?請同學們試着在練習紙上畫三角形的高。

學生獨立試着畫高。

師:誰來説一説怎樣畫三角形的高?生??

(3)延伸:認識三角形所有的高。師:請同學們想一想三角形有幾條高?

師:三角形另外兩條高是怎樣畫的。(多媒體動態演示畫三角形3條高的過程,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三角形的3條高。)

3、三角形的特性。

(1)引入:觀察畫面,發現問題。

師:我們瞭解了這麼多有關三角形的知識,那麼三角形有什麼作用?欣賞一組畫面(多媒體播放電線杆、自行車、籃球架等三角形應用的圖片)

師:為什麼這些物體的.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三角形有什麼作用?

生: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師:真的嗎?我們來做實驗驗證一下好嗎?

(2)動手操作發現三角形的特性。

師:兩位同學都輪流用手拉一拉,説一説有什麼發現?生:四邊形容易變形,不穩定。三角形不容易變形,穩定。師: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3)迴應“特性”的引入。

師:聰明的人類正是運用三角形的穩定性,創造出這些牢固、美觀的物體,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希望同學們長大後,也當一名優秀的設計師,設計出更牢固、更美觀的物體。

(5)解決生活問題。

師:誰能應用三角形的穩定性幫助老師解決這個問題?故事引入:一隻小兔和一隻小猴在圍籬笆,小兔子堅持這樣圍,而小猴子堅持這樣圍。你們同意誰的做法,為什麼?

師:我們怎麼幫助小兔子使它的籬笆更牢固?

三:全課總結:

師: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師: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思考題:怎樣把容易變形的四邊形固定住?

四、練習題:

填空

1.由( )圍成的圖形叫作三角形,三角形有( )條邊,( )個角,具有( )性。

2.從三角形的( )到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作三角形的( )。

3.任意三角形都有( )條高。

小法官

1、有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

2、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

3、三角形可以作出三條高。( )

4、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都具有穩定性( )

五、板書設計:

認識三角形

三角形的定義:有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徵: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三角形的作用:穩定性

六、課後反思:

如何正確地理解並畫出三角形的高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什麼學生在畫高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錯誤,經過認真分析與思考後,我發現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在於學生對於“高”的定義沒有理解,他們不能正確地找到頂點及相應的對邊,學生的操作是在模仿中進行的。因此我利用三角形先幫助學生找頂點及相應的對邊,分散三角形“高”定義中的難點。然後讓學生“幫小螞蟻找最短的路線”,讓學生藉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解決具體的問題,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逐步理解三角形“高”及相應的“底”的定義。接着啟發學生回憶畫“垂線”的方法,放手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畫三角形的“高”,以培養學生遷移類推能力。教師再板演畫“高”的過程,強化畫“高”的方法,培養學生畫“高”的技能。最後讓學生通過“猜想”“推理”,感知三角形不同的高及相應的底。

認識三角形人教版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聯繫實際和利用生活經驗,通過觀察、操作、測量、聯想等學習活動,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徵,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初步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感悟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的關係。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徵及底和高的活動中,體會認識多邊形特徵的基本方法,發展觀察能力和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識到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圖形,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產生學習圖形的興趣和積極性。

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徵,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學難點:懂得底和高的對應關係,會畫三角形指定邊上的高。

教學準備:小棒、三角板、導學案、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聯想揭題

師:剛才,看到有一個家,你會想到什麼?

生:房子

師:(課前在黑板上畫好一幅房子示意圖)

下面請同學看黑板,板上有一幅房子圖,從圖中你可以想到我們學過的什麼圖形?

生1-2-3:三角形、長方形--

師:根據我們已學的知識,你能在推理的基礎上,説一説,這節課我們學習什麼?

生:三角形

師:真棒!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三角形的世界!(板書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三角形

1、想一想(聯想)

師:看到“三角形”,你想到了什麼?

生:

2、説一説(舉例)

師:從房子圖上,我們找到了三角形,想想生活中的場景、結合平時觀察,你能從什麼地方的圖上找出三角形?

生:自行車上、電線杆上----

師:(出示圖片)我也在課前找了一些圖片,請大家一起來看一看

3、做一做(操作)

師:數學來源於生活。平時觀察中,我們能發現三角形,你能創造出三角形嗎?

生:能

師:(課前準備:3根小棒、方格紙、一副三角尺)

學生活動:

請你們拿出課前自己準備好的小棒,每人做一個三角形。

(請一個學生上前面擺)

師:你們是這樣擺的嗎?

生:是的

4、畫一畫

師:好,請同學們在紙上畫出一個三角形。同時思考什麼樣的圖形是三角形。

(學生畫三角形,請一生上黑板畫一個三角形)

師:表揚,畫好的同學有

師:請同學生們觀察我們擺出和畫出的三角形,聯繫生活的圖形説一説什麼樣的圖叫三角形?

生1-2-3-4-

師:這就是三角形的定義:板書

師:我們知道有三條線段首尾連接的叫三角形。讓你給它各部分起個名稱分別叫什麼呢?

生:

師:(顯示PPT三角形名稱)(板書3個頂點、3條邊、三個角)

教師:板書)如果在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上分別寫上三個不同的大寫字母,如:A、B、C,那麼這個三角形就是“三角形ABC”,也可以稱為“三角形ACB”或“三角形BAC”等。

教師:再説説,三角形ABC的3條邊、3個角、3個頂點分別是什麼?3條邊:AB、AC、BC;3個頂點:A、B、C;3個角:∠A、∠B、∠C。

五、判斷三角形

師:同學們對三角形認識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圖形哪個是三角形?

(PPT)

六、畫圖

師:大家對三角形的`基礎知識掌握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在導學案方格上任連三個點畫出三角形。

學生操作

師:(講解)你是如何畫的?

生1-2-3--

提問:觀察圖形,你有什麼發現?

引導學生髮現: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都能畫出一個三角形。

師:有沒有同學連在一條線上的三個點?你們為什麼不連?

過渡:請大家用筆將這四個點都連起來,想象一下,現在這連好的圖形像我們屋頂的~生:樑

(二)、三角形的高

1、引出高的定義

師:(PPT)出示人字樑這些線段中,哪一根最特殊?

生:中間的一根

師:為什麼?

生:

師:(揭示高的定義)在數學上,人們把: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直線段,這條垂直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板書:畫出三角形的高,標上直角標記,並在所畫線段的旁邊標出“高”字)這條對邊是三角形的底。(板書:底)

(黑板)隨之板書)強調:高要用虛線表示,並標上垂直符號。

PPT視頻畫高

2、教學確定底畫高

師:通過觀看,閉上眼睛聯想一下,畫高就和我們以前學的畫什麼差不多?

生:畫垂線

師:現在,你們一定能畫出三角形指定的高,請你畫一畫(完成導學案中的第4題)

叫學生上黑板畫一畫學生作高,師指導。

展示學生作業

讓學生説説如何作高的。

3、擺三角形的高

師:在擺的三角形上擺出它的高。你有什麼發現

4、畫出下面三角形各邊對應的高。

學生動手

三、鞏固練習

完成書第76頁練一練

講解

四、總結拓展

1、欣賞三角形元素的圖片、設計理念、三角形文化運用等

2、畫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高

認識三角形人教版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22~23頁,第24頁“想想做做”第1~3題。

【教材簡析】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學習可以加深和拓展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積累一些認識圖形的經驗與方法。例題1首先提供現實背景讓學生從中找三角形,並説説生活中看到過的三角形,從整體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讓學生動手做出一個三角形,從而體會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並抽象出圖形,進而介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形成三角型概念。例題2則是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關係,發現三角形兩條邊的長度和大於第三邊。教材還安排來“想想做做”,讓學生通過畫圖、觀察、操作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認識三角形;讓學生經歷合作探究的過程,自主發現三角形的三邊關係,並能利用關係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2、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發現、創造、交流等有趣的數學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理解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3、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判斷、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其產生對生活的理性思維的數學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探究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

【設計思路】

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對於一個知識點更多的是關注它是什麼,而忽視它為什麼是這樣。因此在教學中添加了從以前學過的舊知識“角”中引出三角形,找到新舊知識間的生長點。在教學三角形的特徵後,回過來讓學生給三角形取名,讓學生明白“三角形”名稱存在的理由。既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又加深了學生的知識理解。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

1、圖形王國裏有許多圖形,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認識一個新的圖形(板書:認識)

2、你想通過這堂課的學習,瞭解這個新圖形的哪些方面呢?

【設計意圖:認識圖形正如認識人一樣,一般要知道它的名稱、形狀、特徵。三角形的名稱和形狀,學生以前的學習中已經初步認識,本課教學的重點在認識三角形的特徵。課前活動通過把“人”“物”進行關聯,有助於學生明白需要認識三角形的哪些方面。】

二、聯繫實際,引入課題

1、同學們,趙老師要來看看誰的眼睛最亮,誰的記性最好,準備好了嗎?

2、多媒體出示長方形、直角三角形、正方形、鋭角三角形、圓。(2秒後隱去)提問:剛才出現的圖形中哪種圖形最多?再看一遍。

3、繼續看下去,多媒體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2秒後隱去)

提問:和第一次比少了什麼圖形?再看一遍

4、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三角形。(補充板書:三角形。)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認識了三角形的名稱和形狀,通過這樣一個“比眼力”和“比記性”的遊戲活動,既讓學生一下子集中了注意力,又巧妙地在“多”與“少”的比較中一下子推出了“主人公”——三角形。】

5、(出示例題1的圖片)你能在這張圖片中找到三角形嗎?

在我們身邊你能找到三角形嗎?(指名説)在教室裏你能找到三角形嗎?

6、談話:生活中的許多物體上都有三角形,一起來看看。

【設計意圖:從在遊戲中找平面圖形中的三角形,到找實際照片中的三角形,到找身邊生活中的三角形,強化了學生對三角形的視覺印象。】

三、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感受三角形的邊角特徵。

(1)談話:剛才同學們在生活中找到了許多三角形,那你能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想辦法做出一個三角形嗎?(小組活動)誰來説説你是怎麼做的?

(2)交流:誰來説説你是怎麼做的?

①用小棒擺的。(你用了幾根小棒圍成的?)(板書:3根小棒)

②在釘子板上圍的。(把橡皮筋分成了幾段?)(板書:3段)

③沿三角尺的邊畫的。(你畫了幾條首尾相接的線段?)(板書:3條線段)

④用直尺在方格紙上畫的。(你畫了幾條首尾相接的線段?)(板書:3條線段)

(3)同學們真棒,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做出了三角形。請看黑板,這個圖形認識嗎?請説出角各部分的名稱。你能把它變成一個三角形嗎?(指名到黑板上畫)

(4)你會把角變成一個三角形嗎?由角的各部分名稱,你能説説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嗎?(板書:3條邊、3個角、3個頂點。)

(5)通過剛才的做一做和現在的變一變,你知道三角形有哪些特徵?現在你知道為什麼這個圖形的'名字是三角形了吧?

(6)你認為還可以給它取個什麼名字?(板書:三邊形)

不過啊,我們生活中還是習慣叫它三角形。

【設計意圖:在學生做三角形活動中,更多的是讓學生在怎樣做三角形中能夠關注到三角形的構造。通過讓學生把以前學過的角變成三角形的環節,溝通了知識之間的聯繫,讓學生明白三角形不僅可以來自生活的抽象,還可以來自知識的演變。更重要的是,從角過渡到三角形,學生很容易得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另外,讓學生自己思考三角形名稱的由來,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藉此進一步強化了三角形的邊角特徵。】

2、鞏固與過渡

(1)同學們會做三角形了,下面我們要在點子圖上畫出兩個不同的三角形。(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師拿學生作業交流:你是怎麼畫的?(畫三角形時我們可以先確定它的三個頂點。)

(2)這三個點能畫在同一條直線上嗎?看來啊,只要三個點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兩兩相連就能夠畫出三角形,那麼是不是任意的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呢?

3、研究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

(1)談話:老師給大家準備了長度分別為10釐米、6釐米、5釐米、4釐米的四根小棒,任意選三根圍一圍,看看能否圍成三角形。可以把每一次所用小棒的數據記錄在作業紙的表格中。

(2)交流:誰來説説你選了哪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嗎?

(3)同學們每次都是選三根小棒,為什麼有的能圍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圍成三角形呢,這裏面又有怎樣的奧祕呢?我們先來觀察這個三角形(6cm、5cm、10cm)。

(4)仔細觀察,比較三根小棒的長度,説説你有什麼發現?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引導學生髮現:6+5>10、6+10>5、5+10>6。

(板書:三角形兩條邊長度的和大於第三邊。)

(5)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來看這個三角形(4cm、5cm、6cm)的三條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關係?

指名交流:4+5>6、4+6>5、5+6>4。

(6)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三根小棒為什麼不能圍成三角形?(出示6cm、4cm、10cm。)

(7)出示(4cm5cm10cm):指出:再次説明兩條邊的長度和要大於第三邊,但現在有兩條邊的長度和等小於第三邊,所以不能圍成三角形。

請同學們思考:在判斷任意的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三角形時,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兩邊之和都算出來和第三邊作比較?

【設計意圖:探究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讓學生憑藉自己的探索發現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既理解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學生也能對這部分知識有深刻的印象。可謂一舉數得。】

三、綜合練習,鞏固深化

1、老師這裏還有幾組線段要請同學們來判斷一下能不能圍成三角形。下面我們要採取搶答的形式,老師説開始,你就可以站起來回答,看看哪位同學的反應最快。好嗎?①6cm、9cm、3cm;②7m、6m、5m;③4dm、10dm、8dm。

【設計意圖:此題採用搶答形式,強化了學生自覺運用三角形圍成的快捷判斷方法的意識。其中,變化了數據後的單位名稱,用意是擴大知識的應用範圍。】

2、放學後老師還要去趟少年宮,請看(出示地圖),從學校到少年宮有幾條路線?走哪一條路最近呢?你是怎麼想的,能用今天的知識來解釋嗎?

3、拓展

(1)有一個活動角,已知這條邊是2cm,這條邊是5cm,請問第三條邊可以是幾釐米(填整數)?

(2)如果一個三角形的最短邊是5cm,另外兩條邊可以是幾釐米?

(3)如果三條邊的和是5cm,三條邊分別是幾釐米?

【設計意圖:這一題是開放題,有效地訓練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另外,第(1)小題的設計與新授過程中“由角演變成三角形”這一教學環節相呼應,又使他們進一步體會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

四、全課總結

剛才同學們都想了解新圖形的名字、樣子、特徵,現在都瞭解了嗎?誰願意把你瞭解的知識介紹給同學聽一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