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隨筆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8W
五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隨筆1

導學案的使用已經上了軌道,在實施中,我對導學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認為導學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也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它將知識問題化,能力過程化;導學案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科學有效的訓練,達到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下面是我在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做法,説來與大家共勉。

五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隨筆

1:導學案的使用,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

用導學案教學教師要努力做到放手讓學生閲讀教材,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放手讓學生討論重點、難點和疑點,提出的問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解答,規律放手讓學生尋找,知識結構體系放手讓學生建構。總之,在課堂上只要學生能自己完成的,教師絕不包辦代替。

導學案的基本思路是:複習回顧——設問導讀——自學檢測——鞏固練習、拓展練習。學生在這個流程中要努力做到:

第一,學生根據導學案過程有層次地學習教材,完成導學案上的問題。

第二,自學時,用筆標出疑難點,並將問題寫在導學案相應的知識版塊處,以便於老師的學情調查和在課堂上合作學習。第三,所有同學必須要解決學案中的基礎部分,完成自學檢測,然後可以做提高題。

2:在使用導學案的過程中,要把握課中和課後的知識生成

知識的生成比知識本身更重要,知識是學習的對象,知識的生成則是一種能力,對於學生而言,掌握知識固然重要,但舉一反三學會知識的生成更為重要。

課堂因激揚生命而美麗,教學因問題生成而精彩。課堂要想不斷有動態生成的精彩,就需要有高質量的預設。另外,動態生成的課堂,必須是一個真實的課堂,是學生思維開放的課堂,更是閃動着學生靈性的課堂,這不但要求教師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更要求教師在隨機應變中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師生、生生在寬鬆和諧、互動合作的空間裏展開心靈對話,在對話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導,在引導中感悟。在教師的點撥、追問下,在同伴的點評質疑中,才會有新的創造、新的生成。課堂時間畢竟有限,針對同一個話題學生之間產生對抗質疑,雖然許多問題可以在對抗質疑中解決,但還是有某些難題可能得不到最佳解決方案,應該鼓勵學生課後進行集體討論,通過和其他學生合作探究,充分發表意見,尋求最佳答案。從中培養綜合性、創新性思維方法。

五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隨筆2

國小生糾錯本也是錯題集,就是要求學生準備一本較厚的筆記本,把平時作業及考試中出現典型性錯誤抄下來並整理編輯在筆記本上,分析錯誤,並找到產生錯誤的原因,避免以後再犯類似的錯誤,同時要正確理解並做出答案。教師也可善加利用,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糾錯本既是學生積累學習經驗和學習資料的寶庫,又是教師改進教學,探索規律,研究學生的重要依據,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1、準備專用糾錯本,規範糾錯本要求

先準備一個專用糾錯本,然後規範要求。糾錯本中設有“錯題來源”、“知識點”、“錯因”、“正解”等欄目,學生只要按這些分類記錄相關信息,就可以輕鬆有序地完成糾錯,鞏固容易犯錯的知識點,加強重點內容的自我複習。對於一些“有感而要發”的題目,可在題後寫下解題感悟。

2、充分利用糾錯本,尋找思維原生態

糾錯本是學生自我內化的.資源庫,學生對一正一誤兩種思想有了正確認識,對一巧一拙兩種解法有了深刻體驗,對一題多解有了發散思維。另外,我還不定期舉行糾錯本互相傳閲,讓學生取長補短。我想學生的錯誤也是最為寶貴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身邊的這個教學資源庫。學生有了糾錯本,就有了一本自己編寫的複習資料;教師有了糾錯本,就有了符合學生思維特徵的教學設計,一舉兩得。

糾錯本的使用剛剛試行,但是我已經體會到了它的優點:

“糾錯本”不僅可以為教師提供複習依據,使教師對平時學生“犯筆病、犯通病”處進行有重點的複習,而且可以使老師準確地瞭解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偏差,為教師提供了較為準確有教學信息,使教師進行控制教學,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解題失誤或錯誤,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全面的反思。

五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隨筆3

評教評學時,我運用新方案在教學質數和合數一課時,我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參與中產生求知慾望,調動學習積極性。設問導讀部分,首先讓學生獨立寫出1—20這20個數的因數,再根據因數多少進行分類,然後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生通過交流,知道可以分為幾種情況,並感悟到自然數按照因數的個數可以分為質數、合數、和這時教師出示一組數據,讓學生判斷,下面各數哪些數是質數?那些數是合數?最後再次討論,探究什麼是質數?什麼是合數?在教學中教師努力放手,讓學生從自己的思維實際出發,給學生以充分的思考時間,對問題進行獨立探索、嘗試、討論、交流,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激勵、共同發展。學生經歷和感受了合作、交流、成功、愉悦的情感體驗。“請學號是質數的同學站起來;”“請學號是合數的同學站起來;”“誰一次也沒有站起來?為什麼?”“誰的學號是最小的質數?”“誰的學號是最小的合數?”

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知道了數學無處不有,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進一步感知和理解所學的內容。《質數和合數》的概念教學,我覺得概念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讓學生自主探究概念的本質屬性上,即讓學生動用多種感官,對提供的實例進行觀察、比較,自己去發現,去揭示。這樣不僅着眼於讓學生經過自主探究,能夠主動地建構概念,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精神。在課中,我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敢幹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通過分類、討論、質疑、釋疑、歸納、驗證,經歷了知識的發現和探究過程。

五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隨筆4

由於傳統的數學教學過分注重機械的技能訓練與抽象的邏輯推理,而忽視與生活實際的聯繫,以致於使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枯燥無用、神祕難懂的印象,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為此,我們必須摒棄過去“斬頭去尾燒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數學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讓學生感悟和體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生活中處處要用到數學,必須認真學好數學。

㈠尋求知識背景,激起學生內需

國小數學中的許多概念、算理、法則等都可通過追根尋源找到其知識背景,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把數學知識向前延伸,尋求它的源頭,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從何處產生,為什麼會產生。

如:在教學“釐米”的認識時,一位教師讓學生選擇工具量一量課桌的長度,結果學生中有的説六支鉛筆長,有的説五把尺長,有的説有八支鋼筆長,也有的説七個信封長……這時,教師再讓學生討論交流:為什麼同樣的桌子量得的結果卻各不相同?你又有什麼想法?這樣同學們就會深深地感悟到統一測量單位的必須性。在此基礎上再來教學新知,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

㈡利用生活原型,幫助學生建構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的抽象性與國小生以形象思維佔優勢的心理特徵之間的矛盾,是造成許多學生被動學習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佷多抽象的數學知識,只要教師善於從學生生活中尋找併合理利用它的“原型”進行教學,就能變抽象為形象,學生的學習也就能變被動為主動,變怕學為樂學。

㈢用於現實生活,領略數學風采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知識從哪裏來,更要讓學生知道往何處去,並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順利地解決“怎樣去”的問題,這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和歸宿。例如:學習了“求平均數”這一知識後,便可讓學生圍繞“在唱歌等評比活動中,各個評委給同一參賽者打的分不一樣,怎樣確定其最後得分?”等實際問題思考並展開討論;使學生通過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體味到數學的巨大魅力。

五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隨筆5

我擔任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我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教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並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結合起來,積極探索,樂於教學。為了更好的總結經驗和教訓,推動今後的教學工作,再上新的台階,現將本學期教學工作小結如下:

一、取得成績

1、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認真備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後小記。

2、加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情感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深入淺出。積極實施高效課堂管理,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

3、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練,有針對性和層次性,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好批改記錄,分類總結,進行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後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後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時,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鬆,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慾也會隨之增加。

二、改進措施

1、要狠抓學風,由於本班大部分學生的基礎差,上課的時候只有少部分學生比較認真,能專心聽講,課後也能認真完成作業。但大部分學生由於基礎差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學習態度不夠認真。還有個別的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不敢問老師,這樣就影響了學習的信心。為此,找他們瞭解原因很重要,有些是不感興趣,有些是沒有努力去學,有些是存在某個知識的段層,跟不上就放棄了等等。這樣的情況要跟他們多次交流,併為他們定下學習目標,時時督促他們,幫助他們,找出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分析原因,鼓勵他們不要害怕失敗,要給自己信心,並且要在平時多練,多問幾個為什麼。同時,一有進步,即使很小,也要及時地表揚他們,養成勤學苦練的習慣,形成良好的學風。

2、課堂上要多注重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等。着眼於發展學生數學能力,通過讓學生多瞭解數學知識的來源和用途,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

3、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

4、在總結成績的同時,要不斷反思教學,將公開課、優質課上的精華延伸運用於日常教學實踐,把仍在困惑着我們的許多問題,重新認識。努力處理好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努力處理好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5、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要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更要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能力。使評價結果有利於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

以上是我對本學期教學工作的總結,總體來説,取得的成績還不夠理想,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同時也相信自己今後的教學工作會做得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