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聽課心得體會集合【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9W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聽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集合【15篇】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1

一、總結不足與成績

不足:形式化和低效化,缺少激情

造成低效原因:

1、教育主管部門:對思品課重視不夠,對課程落實監管不夠,對教師的考核評價不到位等。

2、學校:課程意識差,管理鬆散,評價滯後,培訓不足,校本教研形式化。學校缺乏研究的氛圍等。

3、教師原因:

(1)課程特點教師不適應

(2)教師的教育觀念沒有徹底改變“以教為中心”,新課程理念還無法真正轉化為教師的自覺的行為。

(3)教師自身學習不夠,研究不夠,探索不夠,缺乏專業發展的自覺意識和業務提高的科學規劃。

肖川話:不是理論沒用,而是你沒有去用。

教學有效性低的表現:

1、教學目標意識不強

教學目標的導向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目標設置形式化,表述不科學等。

2、學生主體參與不夠

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錯位導致學生被動學習,缺乏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有的只是對教師的依賴和對教材的依賴,教師依然控制着教學的走向。

3、教師引領不到位

教學活動缺乏引導,提升就會導致學生的思維無所適從,方向不清重知識,輕實踐,重説理,輕體驗

5、教學活動形式化

課堂教學中討論不少,效果不佳!探究活動此起彼伏,卻有形無實。問題設置不能太大或太過簡單。

6、教學結果淺層低效。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2

20xx年4月2日我有幸聽了城關國小王麗英老師的關於“問題的解決”的教學,收穫頗豐。王麗英老師不僅僅關注知識和結論,更關注過程、方法與情感。努力地通過數學學習使孩子抓住數學的本質,品味數學的真諦,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並帶着無限的樂趣投身到更廣博的數學海洋中。在“數學問題”與“生活問題”的對比與聯繫中,引導學生感悟數學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數學,為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熱愛數學創造時空,讓數學成為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作為一名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師,我覺得值得學習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首先,數學教學要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其次,我們應清楚“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是學生學習的載體,沒有問題也就無從研究。在問題的解決教學中,教師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創設情境,啟迪學生的思維,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樂趣,激發他們對解決問題的興趣和慾望。

其三、在教學中我們應注意幾點:

1.注重學生收集信息

從解決問題的步驟來看,收集信息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在低年級多是以圖畫、表格、對話等方式呈現問題,隨着年級的升高,逐漸增加純文字問題的量。在實際教學中,對於中低年級學生而言,最有效的途徑是指導學生學會看圖,從圖中收集必要的信息。

2.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的能力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要求是不同的,但兩者有一個共同的關鍵,那就是要能組合問題中提供的相關信息。只有認識到信息之間的聯繫,才能提出一個合理的數學問題。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缺乏這樣的意識,有時是教師有這樣的意識並給學生提供了機會,但學生卻不提不出來,要麼提出的問題都一樣。因此,為學生營造大膽提出問題的氛圍,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顯得十分必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實際上是在喚醒學生探索的衝動,培養學生敢於質疑。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產生合作交流的需要。教師應根據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情況,當部分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不很清晰時或者當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題方法,特別是有創新意識的方法時,可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而學生合作交流時,教師要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一方面鼓勵他們主動與同伴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讓其他學生主動關心他們,為他們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幫助。從而加深對問題本身的認識和解題方法的理解,有助於解題策略的形成。

王麗英老師表現出的新思路、新設計、新觀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了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本學期,我聽了部分數學教師的數學課,課後大家都能誠懇地給每位授課的老師提出意見和建議,也談自己的收穫。現就談談自己聽課後的一些心得體會

1.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該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不是相當充分的。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都不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學生髮展觀。因此,我們應精心設計每一節數學課,尤其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都要進行精心的設計

2.教學過程要精緻

從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沒有經過精心的準備。我們在講課時從導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要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要恰到好處、板書也應充分體現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每位教師都應根據自己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要得當,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要注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了這個問題:在瞭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去歸納、去概括、去總結,讓學生先於教師得出結論,從而達到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的目標。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3

作為一名走上工作崗位不到一年的新教師,我在教學的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乃至缺陷,如何儘快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已成為當務之急。非常的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的聽課學習機會,讓我們有機會去學習和進步,也非常的感謝我的指導老師謝緯,她對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業,這深深的影響我對教師這一崇高職業的認識,同時對於我提出的問題她也是耐心的給予講解,真正做到了誨人不倦,這些都幫助我迅速的成長。本學期我利用空閒時間進行了聽課學習。半年間,由於課程的衝突,我前後只聽了十幾節課。在聽課過程中,謝教師從容不迫的教學風度和深厚豐富的教學語言深深地折服了我,使我感受到自身的不足,從中受益匪淺。

我覺得聽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新教師聽課並不是簡單的聽老師的教學內容而是教學意圖、教學設計,在聽課的過程中更要認真觀察並做適當記錄。聽課不僅要聽,還要看,捕捉授課者和聽課者每一個動作、語言和表情,記下每一個教學環節和方法。在聽課之後更要及時積極的思考,準確客觀的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優劣,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取長補短。每一位教師都有他自身獨特的教學風格。在聽課過程中,基礎部的每一位任課老師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謝老師教學環節嚴密,各環節和各種操練和交際活動間的交替自然、緊湊、快捷,從師生互動導入直至課的發展、高潮、結束富有節奏感。明快的節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謝老師打破了德育課沉悶的問答式,在課堂上組織小組活動。這樣一方面可以在組內培養合作學習的精神;一方面又能在組與組之間產生競爭意識,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可謂是一舉多得。謝老師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從導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做到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謝老師組織了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形式,增加了學生實踐的.面和量,重視在新的情景中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重現和運用所學知識,使知識不斷獲得鞏固。一堂課內幾乎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操練和交際活動。這也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聽了這麼多堂課,我覺得要上好一堂課,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前準備包括備課、備學生、備教材、做課件等等。作好充分、足夠的準備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餘,揮灑自如。在聽課的過程中,我發現謝老師都對本堂課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她採用圖片、實物、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創設情景,多渠道地給學生提供教學信息,拓寬視野,從而激勵學生學習的強烈興趣,積極主動參與各項學習活動。

2、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課堂教學要努力達到主體與主導的和諧統一。竭力迴避那種老師講、學生聽、滿堂灌的陳舊講課方式,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努力喚醒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啟發他們獨立思考的自覺,從而點燃他們對所學的興趣,激發出由衷的熱情。

3、必須要有一定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在我聽的這麼多課中,但凡是成功的課堂,上課內容皆豐富、現實,教師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面,更重要的是謝老師都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一進課堂便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自然事半功倍。

通過聽課,使我開闊了眼界,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使我更加明確了今後教育、教學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任重而道遠,應不斷學習、提高以完善自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更上一層樓。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4

這天中午,我懷着激動地情緒聽了兩位老師的課,感受頗深,兩位優秀的老師精彩生動的課讓我佩服。課堂上的調度了學生的用心性,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師生互動環節聯繫緊密,這是堂精品課,值得我去學習和借鑑。

作為一名教師,就應具備的不僅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讓學生學會運用知識,掌握知識技能。一堂好課的標準,備材料、備媒體、備設計,備學生這四備是一堂課的核心。做好四備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把文化知識更好地傳授給學生,才能當好一名教師。

兩位老師的課利用實物教具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透過視覺感官直接感受,觸摸真正的實物鄭家學生的印象,並對實物產生興趣,帶動課堂教學。製作卡片和圖文並茂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獨特。使學生容易理解增加對知識的'記憶。豐富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也培養了對學生這門課的極大的興趣。有利於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到達良好的教學效果。

老師生動搞笑的教學語言很精彩,採用謎語進行問答活動,英語單詞的識記和實物或是人名聯繫起來,使單詞學起來有難到易,讀起來也給人一種美感,增加了學生理解和記憶的方法。師生互動環節,學生用心回答老師提出問題,能夠體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課堂資料不多,但是豐富的教學手段同樣能夠傳授知識和技能,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和運用知識的技能,提高教學效率。

兩位老師的課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使我在今後的教學當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講究教學方法,方法運用能提高學生更容易地理解,在課堂當中注重師生互動環節,進行問答式教學和啟發式教學相結合。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增加學生的視覺記憶。使自己在語言方面到達言簡意賅,增強課堂語言技巧。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使自己不斷進步,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才能將知識更好的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獲得更益處。

我十分感謝兩位老師在百忙中抽出寶貴的時間給我們上了兩堂生動搞笑的課,讓我受益匪淺。我在教學當中以老師為指導,不斷地提高自己,是自己的課堂也生動起來,不望各位老師對我們的孜孜不倦地教誨和指導,我不會辜負你們的期望。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5

第一節課是z老師講的數學課,雖然是一節數學複習課,但她舉出的一些例子與現實生活聯繫很緊密,充分體現了一個道理:數學源於生活,最後必須回到生活當中,學習知識是為了運用,如果脱離實際來學知識的話,其學習的意義就會大大減弱。所以在數學課上,必須讓學生知道在現實中的應用。

教師靈活的教育機智很重要,在鞏固練習環節,彭老師在講解的`時候出現了一點小錯誤但糾正及時,並迅速的調整自己的情緒。

而且,彭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還採用了串點連線的方式,把三年級的知識與五年級的知識相結合,給學生構建了一個知識體系。

第二節節課是周浪芹老師講的語文課,周老師在上課時十分的有激情,而且,感情真摯,通過自己一遍一遍富有感情的朗讀來讓學生感悟課文,不斷昇華學生的思想。

最後的英語課和體育課堂充滿了歡聲笑語,通過各種遊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構建了一個快樂學習的良好氛圍,教師上課目標把握明確,整堂課重在文本,然又不侷限於文本,而是根據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情況,合理調整教學策略。

特別是在這堂體育課上,經過老師的慢慢引導,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前滾翻的動作要領,學生學得認真,並且,整堂課學生從始至終注意力都保持着高度的集中。

總之,這幾位老師的課基本功過硬,充分展示了教師的綜合素質,很值得我學習。今後一定多向其他教師學習,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在教學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6

  聽課情況:

(一)x市實驗國小xx老師執教三年級的《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師依據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基本理念, 精心設計了教學內容.學生從歌曲《郊遊》的律動開始,由《吉祥三寶》的優美旋律以及藍天白雲、成羣的牛羊,騎馬的牧人等多媒體創設的情境畫面帶領學生進入草原,很自然地切入本課課題《草原就是我的家》。接着老師向學生介紹了的那達慕大會和一組蒙古族人三大活動的圖片:騎馬、摔交、射箭.並用節奏把這三大活動表示出來.通過學生的聲勢打出這三組節奏,解決了教學中的節奏問題.和着歌曲音樂教師表演了蒙古族的舞蹈並教會學生做硬肩、硬手、跑馬等蒙古族典型的舞蹈動作,使學生在活動中熟悉了歌曲。為歌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教學的思路比較清晰,始終圍繞着本課的主題。

不足和建議:

1、在做節奏練習前沒有明確速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三組節奏的速度不統一;教師應根據音樂學科特點,使學生的學習符合音樂的規律, 無論是節奏練習或是學習歌曲,必須要明確速度是怎樣的, 只有在速度統一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如果加上騎馬、摔交、射箭的.節奏練習的漸進,做一個三聲部的練習就更好。

2、教師本身鍵盤不熟練,在彈奏過程中出現幾次斷處,使學生的學習缺乏流暢和完整性;音樂教師的備課不僅要體現在書本和多媒體上,更重要的是音樂本身.教師應勤練琴,儘快提升自己的音樂技能.才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的審美化.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分組表演表現的設計發生衝突,因為不可能一小組中所有人都喜歡同一種方式.教師要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設計問題,

(二)x實驗學校的一位教師執教三年級的《音樂小屋》

教學目標明確、教與學雙方都有高度的積極性。教師設計了闖關遊戲創設情境,精心組織教學過程,使學生學習活動多樣化。

問題和建議:由聽賞樂曲,提問學生這首曲子是幾拍子的,(生答:三拍子)、教師的目的是想要學生感受本課學習的歌曲《音樂小屋》(二拍子)形成節拍上的對比,而所聽賞的聖桑的《天鵝》是一首四六拍子的作品,這種節拍比較少見,很顯然教師也不清楚,就造成了一個知識性的錯誤;音符時值的學習不應該只是背會四分音符唱一拍,二分音符長兩拍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在具體的音樂實踐活動中作為一種能力掌握。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讀出獨立呈現的音符是沒意義的。從這節課的許多地方可以看出,教師很努力想上好課,但音樂知識技能及相關修養太有限,限制了教學效果的落實。必須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否則無法上好音樂課。

總之,只要我們認真的進行教學研究,積極開展教學實踐,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使自己的教學系統化,科學化,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風格。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7

我有幸參加了由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培訓中心在泰安六中老校區舉辦的“中國教育夢——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國中語文好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在會上,我有幸聆聽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黃厚江的講座和示範課。讓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尤其是黃老師的講座《語文教學的本色追求》,給人以醍醐灌頂之感!

黃老師在報告一開始就指出了語文教學的種種異化現象。近些年的語文教學已經漸漸失去了自己的特性,要麼被等同於考試;要麼被拔高,誇大了責任;要麼被虛化為各種新興時髦的教學手段。而僵死的語文哪裏會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呢?為了恢復語文的活力與特性,必須提倡“本色語文”。對於本色語文,黃老師提出三層內涵:一是語文本原,即要明白母語教育的基本任務;二是語文本真,即要探究母語教學的基本規律;三是語文本位,即要體現語文這一學科的基本特點。下面我就參照黃厚江老師的示範課《黔之驢》來談談我對於“語文教學的本色追求”的感悟與理解。

一是“語文本原”:立足母語教育的基本任務,明確語文課程的基本定位。

母語教學的基本任務是什麼呢?假如認為母語教學的基本任務就是讓孩子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那麼語文課必然淪為考試的附庸。在此,黃老師認為,“最基本的任務是培養孩子熱愛母語的感情,激發孩子學習母語的動力,提高孩子運用母語的能力”。這個觀點,我是深表贊同的。對於任何的語文學習來説,都是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高孩子運用母語的能力。這恰恰是語文教學的歸宿之所在。

如在《黔之驢》的示範課中,黃老師就是通過學生最感興趣的“聽故事、講故事”的活動來實現這一理念的。聽故事、講故事是每一名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體驗;讓學生講故事,符合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學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同樣,評故事的環節也是完全由學生完成的;讓學生自我矯正、辨偽去妄,從而形成正確的認識。學生認知的不足在活動中展現,又在活動中解決問題,完成了思維的提升。總之,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黃老師都是身處幕後,把學生推向了前台,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了自己熱愛母語的感情,激發了自己學習母語的動力,提高了自己運用母語的能力。

二是“語文本真”:探尋母語教學的基本規律,實踐體現母語基本特點的語文教育。

什麼是語文課?語文課是“以語言為核心,以語言學習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根本目的”。“語文就是語文”,所以“比如閲讀能力的提高,只有在閲讀中學會閲讀,靠糊裏花哨的形式肯定不行,靠做練習也肯定不行。”

如在《黔之驢》的.示範課中,黃老師的“結課”是這樣的:“今天我們讀了一篇寓言,知道了關於驢、虎和好事者的三個故事,懂得了古人概括和我們自己概括的八個成語,明白了一些道理,好,下課!”“三個故事”“八個成語”“一些道理”正是這節課的“教學目標”,這些都是語文的目標,為達成這個目標,老師採用課堂對話的方式,生生對話、師生對話、生本對話,從知識的傳授走向知識建構,追求生成性和創造性、個性化和生命化。

又如,當學生指出“龐然大物”這個成語的時候,老師及時發現了問題,但又不能簡單給出一個成語解釋,老師聯繫學生生活“前經驗”:“姚明在籃球場上叱吒風雲,簡直是龐然大物。這個例子行嗎?”學生感覺到了“不行”,但“理由”出現了問題:“‘龐然大物’不能形容人。”老師此時不急不慌,“請聯繫驢的遭遇,再看看可以形容人嗎?”學生此刻才明白“龐然大物”的真意:與是否形容人無關。這一段對話是價值在於不是簡單問答,而是有幾次“交鋒”與“追問”,通過深入淺出的“理答”促進學生深入思考,並將自己的回答明晰起來,引導學生不斷改善語言表達。

總之,我們要“以語文的方式學語文”。語文課堂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以師生心理世界的開放為特徵,以互動為方式,通過言語交融、心靈交流,師生雙方均從對話中獲得道德和理性的昇華。也只有這樣才符合母語教學的基本規律,才能實踐體現母語基本特點的語文教育。

三是“語文本位”:體現語文學科基本特點,實現語文課程的基本價值。

王榮生老師説過“教什麼比怎麼教重要”,教學內容的確定取決文本的文體特徵的。目前的閲讀教學中存在泛文體的現象,許多閲讀課不顧及文體,此中危害,不言自明。為此,黃老師在《黔之驢》的示範課中三次強調了寓言這一文體。

首先是上課伊始,讓學生回答“這是一篇寓言”,並追問學生,“閲讀寓言應當關注什麼”,由學生根據閲讀經驗得出寓言學習應當關注形象與寓意。這正如寫文章,已經為下面的教學環節埋下了伏筆。其次體現在講故事這一匠心獨運的教學環節中,黃老師對講故事提出的要求有二:一是以故事中形象的口吻,二是加以想像,且不允許翻譯。這兩條要求創性地解決了對文言寓言文本的把握問題:是在翻譯的基礎創造性地理解寓言文本內容。再次是在分析作品形象的過程中。平常對此文中形象的把握,多立足於對“驢”的分析,鮮有涉及“虎”與“好事者”的。黃老師引導學生揣摩形象,側重於對“驢”的分析,兼顧了對“虎”與“好事者”的分析。這不僅體現出循序漸進的認知特點,還引導學生創造性地理解了形象,歸納了寓意。此外,“以寓言的方式講寓言”,不僅遵循“文本體式”,也遵循柳宗元寓言的特點:文學性與現實主義精神。

總之,黃老師在《語文教學的本色追求》中闡述了“本色語文”的內涵,即語文的“本源、本真與本位”。其中‘本原’是目標和任務,‘本真’是規律和途徑;‘本位’是方法和效果。”但我們在踐行本色語文教學的同時也要明確:本色,不排斥其他風格;本色,不反對創新;本色,更不放棄更高的追求;本色,是語文教學的原點。我們可以走得很遠,但這裏是出發地。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8

首先,我要感謝小教及學校領導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我有幸去青島參加了由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培訓中心組織為期兩天的“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國小語文高效課堂大型教學觀摩活動”。兩天來,我看到了名師多角度詮釋課堂教育教學的真諦和煥發生命力的名師課堂,學習了名師開闊的教學視野及超前的教學理念。

江蘇省海安縣實驗國小教導主任,南通市國小語文學科帶頭人,江蘇省國小語文特級教師許習白老師帶來的示範課蘇教版《尋隱者不遇》。這篇課文對於六年級的學生是一篇學過的文章,整堂課由淺入深,以詩人思想感情變化為主線,通過抓關鍵、直接描寫和神態、動作描寫再現了賈島尋隱者的整個過程。這節課,徐老師讓孩子明白了看似簡單的詩句飽含了古人的思想,不能像讀淺顯的白話文。同時許老師還向聽課的'老師傳遞了另一信息:我們孩子學習古詩詞的另一目的是一扇窗,透過這扇窗瞭解中國古詩詞,我們應為他們把這扇窗打開更大些,讓他們瞭解更深些。讓孩子看到更多更美的風景。

童漫作文教育專家,著名特級教師宋運來老師帶來的示範課《悦讀漫畫寫作》。宋老師是一位非常幽默風趣,充滿活力和激情的人。教師聽課學習心得體會5篇。不愧是一位高手,宋老師的課被安排在下午,而且是一節90分鐘的課,他卻能以激情點燃激情,使整堂課笑聲此起彼伏,而且還到處閃爍智慧的光芒。不僅孩子如此,聽課的老師如此。與此同時,我恍然大悟,剛拿到課程安排的質疑這時似乎也得到了很好的詮釋。課程安排是這樣寫的《悦讀漫畫寫作》,當時我以為是工作人員的疏忽,把“閲讀”寫成了“悦讀”,可是,聽完宋老師的示範課後,我知道是我錯了,毋庸置疑就應是“悦讀漫畫寫作”。

上課開始,宋老師設計了一個現場招物啟事的環節,隨後學生交流拾金的經歷。板書“拾金要昧”“拾金不昧”。接下來是一活動,播放歌曲〈一分錢〉,這時學生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了。進入本節課的主題:出示圖片灰太郎和100元大鈔,今天,灰太郎也遇到了“拾金”的好事?看圖片想“拾金”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灰太郎會發現鈔票嗎?……宋老師循循善誘,在老師的引導下,一篇有聲有色的作文誕生了。

最令人稱奇的是雖然宋老師逐個環節都做了指導,可交流時,孩子們所呈現的文章卻沒有兩篇雷同的。不得不感慨這就是名師風範,是值得我學習和追求的境界。

張敬義老師在教學《我和祖父的園子》一文時,採用了遊戲攻關的模式進行設計,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對課標的講解也有獨到的地方。

我們聽了名師們的課,他們的課堂沒有華麗,只有樸實;沒有太多精美的課件,只有書本與粉筆,而我們每一個聽課的老師卻往往不知不覺地陶醉其中,隨着教者在課堂上的引導,或喜或悲或樂或怒,彷彿置身的不是課堂,而是走進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9

通過這次的聽課活動,讓我接觸了國小英語界幾位名師的教學風采。讓我受益匪淺。聽完這幾節課,心中除了讚歎和佩服,更多的是自己有所收穫的那份欣喜。下面是自己的一點收穫,或者説是感想,寫出來大家一起分享。

一、國小英語教師的基本功

各位名師的基本功紮實,語音的標準及語言的流利、親切,規範的板書。口語的流暢,使整堂課都特別的.流暢,規範的板書除了能利於學生抓住本課的重點內容,利於課文的理解外,也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特別是盧英苗老師的板書,使一篇很長的閲讀理解,重難點表現的那麼一目瞭然。學生抓住了本篇閲讀課文的重點。

二、情境的設置

英語的學習要求在語境中學習句子,在句子中學習單詞。這就是説我們在教給學生一句話、一個詞時還要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學會在一定的情境中學會用句子、詞語。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樣一個情境:李廣豔老師的這節課,通過自身的Video更近一步的使學生熟知重點句型,通過視覺、聽覺的刺激,讓學生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假期的豐富多彩。

三、恰當的導入,自然的過渡

這幾節課,我是以一種欣賞和享受的心情聽完的。導入的自然,過渡的簡潔而不留痕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點陸曉雪老師運用的特別好,通過“How are you?”自熱導入,生問師答“Just fine”。從而導入新課的學習中。

四、注重基礎,適當拓展延伸

這次的優質課觀摩沒有想象中那麼花哨,更多的是注重課文,注重基礎知識。在精講精練課文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相應的拓展延伸。提高了整節課的課堂效率。

通過這次聽課,讓我開闊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同時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優美?怎樣讓孩子更喜歡上英語課?怎樣培養孩子的能力?相信通過不斷努力,一定能拉近距離,不斷進步。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10

上課是一門藝術,聽課也是一門藝術。自參加教育工作以來,我聽過很多課:觀摩課、示範課、研究課、考評課……不管是哪種類型的課,我都認真地傾聽、觀察、思考和記錄。課聽得多了,也就有了一點自己的思考。

一、聽課也需要備課

很多學校積極推行“推門聽課”制度即事先不通知上課教師,直接走進課堂去聽課的一種聽課制度。推門聽課能讓聽課者看到常態的課堂教學,瞭解真實的教學情況。然而,很多學校在實施推門聽課制度時,十分隨意,參與聽課的領導和老師,上課鈴響起時才拿着《聽課記錄》走進教室聽課。這樣的聽課,根本沒有什麼效果。

我認為,聽課前聽課者要做好充分準備。首先要了解上課教師要上的教學內容,瞭解上課教師的意圖,明白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什麼,重點、難點是什麼,其次,對班級學生學習的情況有個大概的瞭解,第三,要提前5分鐘進入教室,找好合適自己聽課的位置。提前進入教室,這是對上課教師的一種尊重。有人説,推門聽課就是不能讓上課教師知道,怎麼能提前進入教室呢?我認為這是對“推門聽課”的一種誤解。雖然,我一直贊成推門聽課,但是,我反對聽課者不做好聽課準備而隨意地“推門聽課”。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中指出,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必須經常地、按一定的制度去聽課和分析課。這裏的“按一定的制度”就是要求學校對聽課有一定的要求,有一套完整的體系,聽課者應該有所準備,而不是隨意的“推門聽課”。隨意的“推門聽課”只是一種形式,對上課者和聽課者雙方的課堂教學能力的提升都沒有多大的作用。這樣的推門聽課,不聽更好!

二、坐在學生中間聽課

説起聽課,我以前同大多數教師一樣,喜歡坐在教室的後排,主要關注的就是上課老師的儀表是否端莊、板書是否清晰、講解是否透徹、方法是否靈活和手段是否先進等等,很少注意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一次聽課中,授課教師在範讀課文時,我感覺課文有一處讀錯了(因為以前我上過這篇課文),於是我來到一個學生的座位上,同這個學生一起看課文,證實了我的“感覺”。我同時發現了這個學生也注意了這個問題,他還在書中作了記號,但是他沒有指出老師的錯誤。這節課我一直就坐在這個同學的旁邊,發現他上課很認真,能夠積極地與老師互動,老師提出的問題能積極地思考,大膽的回答。自這次以後,我聽公開教學時,不再是坐在教室的後排了,而是坐在同學的中間。

隨着新課改的深入,聽課評課變成了觀課議課,這不僅僅是文字上的變化,而是體現了教育理念的轉變,強調了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向觀察和評價。在一次聽四年級語文公開課時,我選擇了一個合適的位置:在組與組中間的過道處的一位男孩的旁邊坐下。這課堂教學進行到學習詞語“越來越遠”時,我發現上課老師將“越”的第9畫“豎提”寫成了“撇”,我旁邊這位男孩也發現了老師寫錯了,還在書上做了標註。可是等到老師學完生字這個環節後問同學們:“大家對生字的學習有什麼問題嗎?”我發現這個同學想指出老師的錯誤,但是又沒有勇氣。於是,我小聲地説:“你勇敢地站起來,説出來,老師不會責怪你的。”在我的鼓勵下,這個男孩大膽地站起來,説:“老師,您把‘越’字寫錯了,第9畫應該是豎提,您寫成了一撇。”男孩説完,教室裏一陣騷動,有的小聲議論,有的在認真查看生字表……劉老師自己還不知道自己寫錯了,拿起課本一看,發現的確是錯了。我們聽課老師能感受到劉老師此時的尷尬和緊張,都在靜靜地看着劉老師如何來應對這個尷尬的場面。只見劉老師思考了片刻,微笑着説:“今天劉峯同學表現很不錯,他上課十分認真,能發現老師的錯誤,更難得是他能勇敢地指出老師的錯誤。今天,我要感謝劉峯同學,不是劉峯同學指出來,我一直會把‘越’字寫錯的。謝謝你,劉峯同學!”説完,劉老師還深深地鞠了一躬來表示感謝。我為劉老師能主動承認自己的不足而感到高興。只見劉老師繼續説:“老師啊,在以前學習時沒有認真學習,所以今天就出現了這樣的錯誤。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夠更認真,同時,也希望同學們像劉峯同學學習,能及時發現老師的錯誤並能勇敢地指出來!”不知道聽課的老師中誰帶頭鼓起了掌,頓時,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評課時,大家都為劉老師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和課堂的機智喝彩,我也為自己鼓勵學生勇於發言而開心。我想,沒有我坐在劉峯同學旁邊,就不會知道劉峯同學發現了錯誤,沒有我的鼓勵,也就沒有劉峯同學指出老師的錯誤,沒有劉峯同學勇敢地指出,也就沒有劉老師的課堂機智表現的機會,沒有劉老師的機智,也就沒有這節精彩的課堂。

是的,馬卡連柯説過:“教育的技巧在於隨機應變。”這個錯誤的出現突出了劉老師的隨機應變能力強,更能體現劉老師的教學機智。教師的教育機智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種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師能根據學生新的特別是意外的情況,迅速而正確地作出判斷,隨機應變地及時採取恰當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錯誤或不足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出錯了能立即發現,第二種是出錯了,自己沒有發現,學生髮現了,第三種是出錯了,一開始師生都沒有發現,後來老師發現了。不同的情況,應對的方法不同。應對不同的錯誤,也是教師值得修煉的,應對得好不僅不會尷尬,而且體現了教師的教育機智。

坐在學生中間聽課,不僅能關注教師的教,更重要的是能關注學生的學,能看清學生是怎樣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怎樣參加小組合作、討論和交流,怎樣記讀書筆記;思考着學生在這節課中是怎樣學習的。坐在學生中間聽課,能讓聽課者成為學生中一員,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從學生的角度來觀察課堂,來研究上課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

三、聽課後一定要評課

聽課後不進行評課,對上課者來説,只是增加了心理負擔,沒有任何作用;對聽課者來説只是完成了聽課記錄的填寫,對提高課堂教學能力沒有任何幫助。聽課後不評課就等於沒有聽課。評課既要指出上課教師課堂教學的優點,又要指出課堂教學的不足或存在的問題。那種在評課時只“插花”——指出優點,或者只“栽刺”——指出缺點,都是不利於聽課者或上課者的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的。

上課不是演戲,聽課也不是聽戲。我們聽課不僅要注意老師是怎樣教的,更要觀察學生是怎樣學的。坐在學生中間聽課就能很好地關注這兩個方面,在評課時也就能説得頭頭是道,自己就能從聽課中學到他人的很多優點,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11

xx年4月11日,我校名師工作室的成員跟隨送教下鄉的老師來到了xx中學,聽了xx老師和xx老師的同課異構的課,二位優秀教師上的實實在在的思想品德課堂讓我對思想品德教學有了更深刻地瞭解,讓我受益匪淺,現將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首先,二位老師語言親切和藹,消除了學生對陌生老師的心理隔閡,它能有效帶領學生一起走進課堂,深入文本,深入人的心靈深處。xx老師課堂語言幽默,簡潔,準確,他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帶着學生感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樂趣。通過簡單明白的通俗語言,讓學生由淺入深,不知不覺中把如何平等適用法律的做法瞭然於心。讓學生深切感受思想品德課其實並不難,只要你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於積累,就能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而xx老師講授的如何平等適用法律,讓我豁然開朗,心想:思想品德課原來可以這麼上,可以這麼活潑生動趣味盎然啊,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話可説,解決學生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其次,教師着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課堂教學,做到“先學後教、師導和學生討論相結合,這是xx老師老師所執教的如何平等適用法律課的給我的深刻印象。

再次,而xx老師用自己上課前的一個真實的事例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創設民主、和諧的氛圍,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如,我們在課堂上,就看到了老師每次的解題方法指導紮實有效,相當到位,可以説是“潤物細無聲”,學生真的是學有所得。

存在一些不足,由於是農村學生,加上是外校老師來上課,學生不敢大膽發言,條理不夠清晰。但我們聽課老師能通過您在教學活動中的語態、引導、評價、調控等方面看到上課的教學功底。

總之,這次工作室組織的外出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

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出去學習一下,儘管只有半天的時間,儘管數九寒天,儘管路途遙遠,還是帶着很愉悦的心情來到了xx中。已經不是第一次來x聽課了,感慨於xx教研氛圍濃厚,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聽課之前是學校教研組的成果介紹,聽到了一個新的教學方式,也是xx研究的成果之一:問題式自主學習。並不難以理解,就是以問題為出發點,用問題來帶動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就已經完成了學習。也聽到了xx在教學研究領域不斷的創新,也走了很多的彎路,一切研究都是伴隨着不斷的否定自我,重新認識。但是每次不成功的嘗試都為今天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覺得他們的研究精神特別可貴。汽六在大學聯考打了翻身仗以後,開始進行學科的教學研究,我覺得還是很可取的,畢竟不一定成功的嘗試不能以犧牲學生的前途為代價。同時研究由點到面,顯示青年教師開頭搞理論,再和學校有經驗的老師的實踐想結合,得出成果進行推廣。

很喜歡講課的王老師,語言面貌無可挑剔,同時很踏實很親切,和學生很融洽。同時也很欣賞王老師設計課程時把文化視野設計到課程中去,不止讓學生體會到西方繪畫的歷史進程,也讓學生學會了欣賞和辨析各個時期的繪畫,説實話,這個課文我是講過的,但是我從未深入的設計一些創新問題,能引起學生深層次思考的問題。很感興趣的是汽六的課堂觀察量表,我曾經見過這樣的量表是在師大附中的百花獎公開課上,教研組的老師從幾個維度觀察老師和學生的課堂行為。汽六分為四個維度:教學環節與時間分配觀察量表;課堂學生狀態量表;問題設置的類型及層次;教學目標設計及教學目標達成量表。我個人感覺還是很詳細的,具有借鑑價值。我想我們在評一節課的時候,總是很籠統的説好或者是不好,或者是學生參與度高或者不高,這都是不精確的.,要是有了這樣的量表,每一項都細化了,那麼我們再評課的時候也是有章可循的,我覺得這是可以借鑑的。

教研組的老師在王老師講課時就根據自己的量表進行記錄和分析,可以説是非常透徹。比如,本節課是一節閲讀課,記錄表明學生在課上有效的閲讀時間是17分鐘,45分鐘的課程學生用17分鐘去閲讀,差不多達到一半的時間,可以説學生們大部分能充分閲讀。還有學生回答問題及舉手次數的記錄表明學生參與度和學生是否進行了深層次的思考。對於有些問題舉手回答的同學很少,一方面説明題目是具有發散性的,很難,沒有固定答案。另一方面説明學生因為問題陷入兩人思考。有時候不一定學生舉手就説明他思考了,不舉手而動腦了,也是一種思考。在教學目標設計和達成上,觀察員教師的意見是:目標表述有些地方還需要斟酌,比如學生準確劃分和分辨各個時期繪畫,可以換成在學習完本課後,80%或者大部分學生能準確劃分和分辨各個時期繪畫。在比如,在個別目標表述上有待考慮,微技能體驗可以換成為技能訓練等。至於目標的達成度,不同學生達成不同的目標,檢測手段可以採用小問卷的形式,這樣更有助於目標的檢測。

還有三位專家的點評,今天有點寫不下了。明天繼續吧!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12

我們-國小這次開展了一場外出聽課的學習活動,學校派我們幾個國小四五年級的語文教師去到-x國小聽課,讓我在教學和思想等方面有所收穫,也讓我明白了自己在教語文上還有不足。以下是我外出聽課的心得:

在-x國小聽了幾堂課,我深深的意識自己在語文上的造詣還不夠,也知道自己對語文的學習還不夠。從-x國小五年級的-老師的課堂上了解學生學習語文,要在基礎上下功夫,特別是學生對字詞的理解,作為老師的我,應該要把一個字做充分的解釋,旨在教學生真正弄得字的意思,把一個字做到了充分的詮釋,學生以後對字詞的各方面都能夠掌握好,一般我們教學生新字詞,都是直接帶讀幾遍,簡單的造詞造句,根本就會仔細的把一個字的所有解釋都教給學生,導致學生字在不同的段落中有不同的意義就不知道了,這其實是教新字詞的一個短板。

自從聽了這次別的學校老師上的語文課,我真正明白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還有很多欠缺。畢竟自己也才剛做語文老師沒有幾年,還沒有摸索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教學方法,而且經驗也是不足夠的。這次跟其他老師一起去聽課學習,我更加明白老師這個職業是一個不斷學習的職業,需要自己對自身能力加強,更需要自己去努力學習,在教學的同時不停的查漏補缺。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一種豐富,更是對學生的一種負責。只有老師自己本身的學識強了,才能把更好的學識傳播給學生。從別的學校那學習的好處,就是能夠借鑑他們的教學方法,進而不斷的改進,然後形成自己的教學方法,找到合適自己的教學方式。而且從-老師那,瞭解到這個崗位,就需要自己給自己壓力,只有這樣才能把作為老師的職責做好。

通過此次的外出聽課的'學習,我能夠吸取他人的經驗,在結合自己的教學,努力從中找到合適自己的語文教學。我也在聽課的過程中不斷的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學情景,我更加發現自己有很多的地方是需要去改進的,而且自己之前上課時,有很多的問題還沒有解決的,所以今後自己身上的缺點就是最需要去改正的地方,那是我迫切的需要改變的,我希望自己能夠教好語文。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13

3月23—24日,我有幸參加了在臨沂舉辦的“國小數學新課程高效課堂教學展示觀摩指導活動”的學習。在短短的2天時間裏,聽了全國名師的4節示範課,4個學術報告。作為新課程的實施者,下面結合我這次的學習,談談自己的體會:

以前覺得自己教國小生還能應付的來,每天都能認真備課,有時觀看名師的錄像課,並把精華的部分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來,但上過課後也有很多的困惑,為什麼同樣一篇教案,名師們在課堂上是那麼的揮灑自如,孩子們學起來也是興高采烈,而到了我的課堂上卻是一塌糊塗呢?聽了名師的示範課以後,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其中趙震老師的課和講座給我的感觸最深:趙老師老師説了一個自己‘嘚啵嘚’、‘嘚啵嘚’典故,由此也引起了我對自己教學行為的深深思考,借趙震老師的話説:為什麼自己平日的辛苦付出學生卻不買賬?原因很簡單,學生喜歡的是給自己更多空間的教師,學生需要的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課堂。要想創造學生喜歡的數學課堂,就必須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時間、空間,從自己的靈魂深處尊重學生的需要。

首先,數學課堂要促進學生的主動性學習,重視學生的能力的培養

國小生的特點是:有求知慾望,但學習不刻苦,聽課時間不能持久、愛動、精力不夠集中,為了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教師在講課時,要善於用生動的語言、恰當的比喻、直觀的演示、形象的畫圖、啟發性的提問、變化多樣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數學教學要徹底改變重結果、輕過程的錯誤傾向,使教學本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更重要在於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思考,使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懂得如何學習數學;使學生在概念、法則、公式的推導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從而培養其主動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如趙老師在教學筆算乘法的算理片段:

師:所學過的乘法口訣最多是九九八十一,這個12×4沒有現成的口訣可算。(要求學生拿出白菜圖,課件用小圈代表白菜,一行有12個圈,有4行)把自己的想法結合這個圖,在圖上圈一圈,畫一畫,用算式的形式寫下來。(學生獨立試算後反饋)

材料一:每行分別圈出10個與2個,分別圈出4組。

生:先把4個10乘起來是40,再把剩下的4個2乘起來是8,加上去。

板書:10×4=402×4=840+8=48

師:面對12×4時,為什麼會用這種方式圈啊?算啊?×

生:10比較好算,再把個位上的數乘起來比較簡單了。

生:沒學過12的乘法口訣,最多隻學過九九八十一,可以先把它的十位乘起來。

師:以前的口訣不太好用了,想到用整十數去乘,把12拆成10和2,你們的'方法就叫拆,拆的有沒有道理?每個12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10,一部分是2,有4個10,有4個2(引導學生看圖)10×4算的是這部分,2×4算的是這部分,明明12×4是一道乘法,為什麼後來是40+8,這是什麼意思?

生:不加不行,它讓我們算總和,沒讓我們拆散了再算。

生:拆是它的方法,最後還要合起來,這才是它的總數。

師:把12拆成兩個部分,把2部分計算後再加起來,這一分一合把12×4給解決了,看似簡單,其實裏面有故事。

材料二:6個6個圈

師:一共有幾個6呢?怎麼列式?(6×8=48)在面對12×4不太好算時,他也在拆,拆成6個6個的,就有8個6,結果也得到48。這兩種拆法,你更喜歡哪一種拆法?

(課件出示計數器,動態演示:左邊圖示2顆珠重複4次,右邊計數器個位落下8顆珠;左邊圖示10顆珠重複4次,右邊計數器十位落下4顆珠)

師:藉助圖圈一圈、畫一畫,拆成整十數後再算,老師還介紹了計數器,如果沒有現成的圖示,沒有計數器,還能計算12×4的問題。

生:筆算乘法;豎式。

趙老師讓學生自己動手圈一圈,想一想,通過觀察、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主動地參與探究解決問題。這些名師不但關注學生,把握數學的解題方法,而且更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人耳目一新。

其次,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閃耀着智慧的過程

趙老師的課堂與學生的對話,是平等的、真誠的、創造的,我們的課堂師生對話的過程是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運用智慧去面對很多事先無法預料的新問題,需要教師與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種持續的智力操作。在趙老師的課堂中,趙老師如一位大哥哥,又如一位温和的智者在和孩子們真誠地交流着彼此對數學的理解。

總之在這短短的2天時間裏,讓我近距離地接觸了名師,聆聽名師的示範課,一節數學課看似幾個簡單問題,實則是把抽象的數字與具體的操作有效地連接起來,是學生有效的數學學習和代數思想的滲透。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思考過程,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師以其別樣的智慧激活着學生靈動的思考,教師所追求的“引導學生進入真正的思考的創造境界。”這種創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課堂正是我需要學習的。我從中領略到每個名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他們所設計的學習情景,不僅絢麗多彩,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藴含着數學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讓我的教學生活化、細節化、智慧化。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14

今天,我參加了由xx中學組織的“改變課堂提問、營造學生全面參與氛圍”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我觀摩了波航中學地理教師杜靜老師精心準備的《澳大利亞》這一節課。杜靜老師帶來了精心準備的課程設計和新穎的教學理念,讓我受益匪淺。現將聽課活動及心得體會,彙報如下:

一、呈現情境,導入教學。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卻不容忽視。課堂導入設計得巧妙,不僅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而且還可以燃起學生智慧的火花,主動地去獲取知識。例如,杜靜老師講《澳大利亞》時,首先展示了一組有關澳大利亞的國徽、自然景觀的圖片,學生從情感上產生了濃厚的學習慾望,增強了學習興趣,效果很好。在課堂中充分利用導學案。使學生學得輕鬆、老師組織的到位。充分體現了“先學後教”的教學理念。在今後我們的`課堂上應該少用“上節課我們講了”“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之類的語言導入,應儘量將課程的導入設計地巧妙一點,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使課堂教學緊密聯繫學生生活。

本次聽課活動中,杜靜老師在課堂教學上注重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去理解知識,收到深入淺出的效果。她講解《澳大利亞》的豐富的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時所選取的例子都是從現實生活中選取,一步步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最後再來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使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學生髮言熱烈,思考積極,參與學習的主動性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再枯燥無味,課堂的效率自然也能提高。

三、以問題為起點的探究式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次聽課活動,杜靜老師在設計問題方面做得非常好。她注重問題設計地啟發性。例如杜靜老師提出這樣問題:為什麼《澳大利亞》的養殖業發達?既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也圍繞本節課主要內容逐步展開探究學習。這樣以問題為起點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變成了主體,由原來被動聽變成主動學習探究,學生主動去思考,主動在上課時討論,主動尋求答案,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厚,積極性比較高,學習的效率也自然就高。

四、教師巧用多媒體,突出導學案實效性。

多媒體輔助地理教學,不但在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杜靜老師準備的導學案內容充實,增加了課堂的容量,提高了課堂效率。課件設計精巧,導學案設計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令人耳目一新。

今天,我從不同學科的實際課堂教學中體會到了新課程教學的意義所在,我既可以領略她的成功的妙處,又可吸取她的失誤的教訓。同時我也感到自己的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有許多問題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完善。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15

本學期,我有幸觀摩了學校幾位優秀教師的研討課。通過觀摩這幾節課,我受益匪淺。下面是我在觀摩這兩幾課後的教學收穫和自我反思。

一、教學收穫

1、導入是一節課成敗的關鍵

為什麼每位做課的老師都充分為她的課做準備,但卻產生不同的效果呢?我覺得還是在導入這一環節有所不同。課程導入好的老師,能把學生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課堂氣氛非常熱烈,互動效果也很好。他們具有一個共同點:引人注目的開場白和活動設計,集趣味性和啟發性為一體,不僅能引人入勝,而且能發人深思。而不太成功的教師則恰好相好。一個好的導入可以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產生學習興趣,覺得語文課有趣,減少焦慮和恐懼心理,重塑自信。

龔連權老師在閲讀教學中對學生的引導,更值得我們學習,她運用了普通的方式——自由談話,卻調動了全體同學的激情。一個簡單問題,卻讓學生進行了一場思想風暴。在閲讀前部分,運用課文中的圖片提出問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在閲讀前對文本進行了解和猜測。 還有解讀技巧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她的導入設計可以説為閲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 教學資源選用合理

主要表現:一是圖及有關標註的使用;二是顏色及背景的合理搭配;三 音樂及錄音的有效使用為教學服務,為學習服務,為學生服務。吳天沙老師把聽力部分讓學生自己表演並讓學生把其錄下就是教學資源選用合理的最好表現。四是資源是有利於教學的開展,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

3教學理念要新穎

她們充分體現新的教學理念,主要表現:一是注重師生情感交流,有較強的親和力;二是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凸顯。劉老師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操作錄音機和照相機,既讓學生作為活動主體,又讓學生在教學成為主導;而張老師讓學生的自行閲讀也讓學生自己學會如何學習。三是注重師生之間學習過程的互動;四是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而不是灌輸者、傳授者;五是注重教師形象的感召力,微笑、親切的表情讓學生聽不懂也喜歡聽;六是三維目標的完滿體現,尤其是在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上得以充分體現,讓聽課者覺得新課標、新資源的語文課就應該是這樣教。

2、教學設計適合學生、貼近生活

在教學設計上體現了繼承與發揚、改革與創新的特點。主要表現:一是不以講為主,以師生對話為主要學習方式;二是注重學生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儘可能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三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四是貼近學生、貼近社會、貼近生活;五是學習方法的多樣性,如看、聽、説、議、練、讀等;六是創設語言學習環境,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有力支持;七是教學目標定位準確,並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具體落實;八是教學源於課本又不侷限於課本,學生學的有趣和輕鬆;

二、自我反思

這次聽課收穫不少,但關鍵是學而時行之,要將這些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

(一)教學目標的合理性,適合每個學生的發展。

從這幾節課中,我體會到我們的教學應注重對話課與閲讀課的內在區別,閲讀課文和對話課文是不同的'課型,要建立不同的教學模式,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步驟。不能準確理解和把握語言基礎知識是難以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的。有的教師教對話課文時,體現不出對話教學的特點,卻把對話課文當作閲讀課文教,甚至看着書對話,等於是在朗讀課文。

對話課重在聽説,聽了以後,用自己的話來表達對話內容,注重學習發展的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輸入知識,在設計活動時,注重其實效性,活動是否與教學有關。

閲讀課重在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其中,閲讀速度的培養很關鍵,要嚴格控制時間。而我本人在這幾節課教學中的注重就有時犯錯誤, 通過這次看課我明白瞭如何去做我想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會越來越好。

(二)教師為學生創了一個輕鬆的課堂氛圍。

輕鬆的課堂氛圍是一節課成敗的另一個關鍵,也是注重學生情感的關鍵。如果一名教師能始終面帶微笑,始終令課堂氣氛活躍,可以説他的學生在享受課程,她自己也在享受課程。我在這點做得比較不錯,我會保持這一優點。

(三)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教師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會激發學生興趣。由於學生的程度不同,因此要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活動很好,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學生,這就要求不僅要備課還要備學生。每一個學生都能聽懂教師的指令、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敢於開口敢於交流、都有不同的收穫,這是我在自己的教學中比較弱的環節。

王德勇

20xx年7月2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