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教學反思範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45W

  篇一:高一數學教學反思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範文

回顧的教學,我有一種沉重的感覺,學生的數學學習呈 下降的趨勢,學生的平均分越來越低,在上學期的期末樂清聯考時年級的平均分為74, 本學期的期會考試(温州十校聯考)平均分只有51.42,幾次月考成績分別為124(滿分 150), 60.(滿分100),52(滿分100),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在逐漸失去興趣,問數學 問題的同學在逐漸減少。是什麼原因造成高一學生數學成績下降呢?

1. 初,高中教材間的跨度過大 國中教材偏重於實數集內的運算,缺少對概念的嚴格定義或對概念的定義不全,如函數 的定義,三角函數的定義就是如此;對不少數學定理沒有嚴格論證,或用公理形式給出 而回避了證明,比如不等式的許多性質就是這樣處理的;教材坡度較緩,直觀性強,對 每一個概念都配備了足夠的例題和習題。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數 知識,緊接着就是函數的問題(在函數中,又分二次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它們 具有不同的性質和圖象)。函數單調性的證明又是一個難點,向量對空間想象能力的要求 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號多、定義嚴格,論證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學起來相當困難。 此外,內容也多,每節課容量遠大於國中數學。這些都是高一數學成績大面積下降的客 觀原因。

2.高一新生普遍不適應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 我在這學期為了解學習情況共和學生座談了三次,同學們普遍反映數學課能聽懂

但作業 不會做。不少學生説,平時自認為學得不錯,考試成績就是上不去。帶着問題我多次去 聽了初、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發現國中教師重視直觀、形象教學,老師每講完一道例 題後,都要佈置相應的練習,學生到黑板表演的機會相當多。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 中教師把題型分類,讓學生死記解題方法和步驟。重點題目反覆做多次。而高中教師在 授課時強調數學思想和方法,注重舉一反三,在嚴格的論證和推理上下功夫。我和樑老 師都是剛從高三教學下來的老師,可能在教學中不知不覺以高三的複習要求去教學,因 此造成初,高中教師教學上的巨大差距,中間又缺乏過渡過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適應 不了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這點也得到了温州中學楊老師的認同)

3.高一學生的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數學學習 高一學生在國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他們上課注意聽講,盡力完 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但課堂上滿足於聽,沒有做筆記的習慣,缺乏積極思維;遇到難題 不是動腦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師講解整個解題過程;不會科學地安排時間,缺乏自學、 看書的能力,還有些學生考上了高中後,認為可以鬆口氣了,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如 李鑫同學就對我説國中我數學很差,但我在會考前一個月,很認真的學習了一下,我數 學考了1350。上述的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階段的正常學習。

針對上述問題,我認為要想大面積提高高一數學成績,應採取如下措施:

1.高一教師要鑽研國中大綱和教材。 高中教師應聽國中數學課,瞭解國中教師的授課特點。開學初,要通過摸底測驗和開學 生座談會,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在摸清三個底(國中知識體系 ,國中教師授課特點,學生狀況)的前提下,根據高一教材和大綱,制訂出相當的教學 計劃,確定應採取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學校也應該組織 初,高中老師座 談,交流教法。

2.高一要放慢進度,降低難度,注意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銜接。 根據我的實踐,我認為高一第一章課時數要增加。要加強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教學。 教學時注意形象、直觀。如講映射時可舉“某班50名學生安排到50張單人桌上的分 配方法”等直觀例子,為引人映射概念創造階梯。由於新高一學生缺乏嚴格的論證能力 ,所以證明函數單調性時可進行系列訓練,開始時可搞模仿性的證明。要增加學生到黑 板上演練的次數,從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章節考試難度不能大。通過上述方法 ,降低教材難度,提高學生的可接受性,增強學生學習信心,讓學生逐步適應高中數學 的正常教學。

3.嚴格要求,打好基礎。 開學第一節課,教師就應對學習的五大環節提出具體、可行要求。如:作業的規範化 ,獨立完成,訂正錯題等等。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弊病,應限期改正。嚴格要求貴 在持之以恆,貫穿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成為學生的習慣。考試的密度要增加,如第 一章可分為三塊進行教學,每講完一塊都要複習、測驗及格率不到70%應重新複習 、測驗,課前5分鐘小條測驗,應經常化,用以督促、檢查、鞏固所學知識。實踐表 明,教好課與

嚴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環節。

4.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 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但是高中階段學習上的需要,還會使學生受益終生。但好的 學習方法和習慣,一方面需教師的指導,另一方面也靠老師的強求。教師應向學生介紹 高中數學特點,進行學習方法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這裏,重點是會聽 課和合理安排時間。聽課時要動腦、動筆、動口,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不是隻記結 論。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薦課外輔導書,以擴大知識面。提倡學生進行章節總結 ,把知識串成線,做到書由厚讀薄,又由薄變厚。期中、期末都要召開學習方法交流會, 讓好的學習方法成為全體學生的共同財富。 我這篇文章和“教育敍事”不相符,但我希望我的反思對下一屆高一的教學有一點幫助, 讓我們樂外的教學少走彎路,下屆高一數學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篇二:高一數學教學反思

新教師如何做好教學工作

廉江中學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在廉江中學任教已快一年,這一年我擔任了高一數學的教學工作。從成為廉江中學的一名教師開始,我就決心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教學上虛心向老教師請教,結合本校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工作,使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經過了這快一年的教學,我對如何做好教學工作有了深刻的體會:

一.對學生嚴格要求,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高一是學生從國中到高中的過渡階段,有很多同學不能適應新的學習環境。例如新的競爭壓力,以往的學習方法不能適應高中的學習,不良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等一些問題困擾和制約着學生的學習。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確實下了一翻功夫。

1、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一些思想觀念,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在開學初,我就給他們指出高中數學學習較國中的要難度大、內容多、知識面廣、更抽象、邏輯思維更強,讓他們有一個心理準備。我們學校是重點高中,所以班上大多數同學國中升高中成績比較好,這造成一些數學成績相對較差學生有自卑感,害怕自己不能學好數學。對此,我一開始就給他們講清楚,現在大家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無論在國中學得如何,現在誰先跑,誰跑得有力,誰就會成功。

第一次月考,全班很多同學考得不好,我在班上詳細分析了這次沒考好的原因:一是試卷的難度大,二是考查的知識點上課時沒能重點掌握,三是沒有做好複習總結工作,四是沒有改變學習方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全班基本上樹立了能學好數學的信心。 2、改變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但是高中階段學習上的需要,還會使學生受益終生。開始,有些學生有不好的學習習慣,例如作業字跡潦草,不寫解答過程;不喜歡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不會總結消化知識;對學習馬虎大意,過分自信等。我要求統一作業格式,指導他們預習和複習,強調總結的重要性,並有一些具體的做法,如寫章節小結,做錯題檔案,總結做題規律等。在我的嚴格要求下,大多數同學能很快接受,慢慢的建立起好的學習方法和認真的學習態度。當然,要改變根深蒂固的問題並不容易,這學期還要堅持下去。

二.刻苦鑽研教材,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教研能力

我以前學的不是新課標課程,雖然大學做過家教,但主要是注重講題,我是在大四實習的時候真正接觸新課標的教學,所以為了做好高一的教學我做了很大的努力。

1.認真備課,既備學生又備教材備教法。

為了備好課我認真閲讀新課標,鑽研新教材,熟悉教材內容,查閲教學資料,適當增減教學內容, 認真細緻的備好每一節課,真正做到重點明確,難點分解。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就向老教師討教或在備課組內討論。另外,我還積極閲讀教學教參書籍及教學論文,認真學習各種教學方法,並嘗試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去,當然,還有很多是不成熟的。

我們學校的教學模式是“顯示目標,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在遵循學校教學模式的情況下我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程教學,擬定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儘可能的預先考慮到,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2.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每一名新教師不斷努力的目標。我追求課堂講解的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情感化,生動化;努力做到知識線索清晰,層次分明,教學言簡意賅,深入淺出。我認為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所以在課堂上我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愉快。導師在平時的指導中多次強調讓我一定要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講得儘量少些,而讓學生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些;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接受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3.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在教學上做到有疑必問。

學校對我們高一新老師非常關心,為我們每位新老師指配了一名導師對我們進行輔導,還加強了備課組的活動,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向其他老師學習。在每個章節的教學上我都積極徵求其他有經驗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我經常去聽其他老師特別是老教師的課,在聽課中學習其他老師如何講授如何拓展以及怎樣處理教材和課堂問題,在邊 聽邊學中,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彌補自己在教學上的不足。我的導師每個星期都來聽我的課,並針對我的教學給了我很好的建議。除了導師我還常請備課組長和其他老教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教學工作。

三.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作業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鞏固的過程。為了做到佈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我常常多方面的蒐集資料,對各種輔導資料進行篩

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能讓學生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並分析、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時評講,並針對反映出的情況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後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並認真細緻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後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後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鬆,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慾也會隨之增加。

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雖然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但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更加強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因為數學是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以上幾點便是我的一點心得,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為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積累經驗,以便儘快的提高自己。

最後我要非常感謝學校的領導和高一年級的全體老師對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更要感謝我們高一數學組的所有老師,特別是我們的組長祁東欽老師、我的導師肖子欽老師、A組備課組長曾春戰老師以及王培強老師在我努力學習的過程中正是因為他們的悉心指導,我的教學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篇三:高一數學教學反思

對“集合運算”的教學思考

初次講解此部分時,只是備課本,備參考教案,按照課本上的例題按部就班的去講,結果是,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學生連“∩、∪”兩個符號區分不開,更別提什麼是補集,CUA是什麼東西,顯然教學效果很不理想。通過聽課,讀教學資料我意識到只是原原本本,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找不到可以共鳴的東西,所以這樣是行不通過的。不能只怪學生笨,一味埋怨學生。學生掌握的不好,其實也在於自己的教學方法,如果不是自己那麼懶,多多思考,想方設法把課講得有意思,有滋味,語言風趣幽默,課講得精彩,那麼教學效果肯定大不一樣。

再次講解時,我吸取上次的教訓,先讓學生回答實數的運算有哪些?(加減乘除,乘方開方),讓學生類比實數運算猜測集合之間是否也有類似運算?帶着此問題介紹交併補的運算。舉例:中秋節學生返校小明帶的水果集合為A={蘋果、梨},小亮帶的水果集合為

1小明和小亮的公B={蘋果、桃},小濤帶的水果集合為M={梨}。問○

2兩人所有的水果集合是什麼?○3小明和小濤共水果集合是什麼?○

1公的不同水果集合是什麼?這些問題學生會回答。然後加以引導,○

2所有種類的集合叫並集○3不同種類的集共部分組成的集合叫交集○

合叫補集。並介紹符號“∩、∪、CAM”主要是區分“∩、∪”要幫學生記憶,兩符號上下反向,把“∪”比作學生的飯盆兒,飯菜可以全倒進去,代表所有的意思,這個記住了倒着的也就區分開了。補集給學生描述成減法,學生很易接受。對於描述法表示的集合求補集給

學生解釋為刻度尺減去其中某一部分,剩下的那一部分。另外學生易忘了把結果寫成集合形式,我則引用一句諺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集合與集合呢?所以集合生集合,學生一下子就記住了。事實證明此方法比之前的教學效果好多了,而且上課時課堂氣氛活潑,學生也很踴躍。

再次講的話,語言要幽默些,如果再拿出些實物作為例子,讓兩三個同學演示一下,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估計學生會記得更牢固,記得時間更長久。

此部分的教學讓我深刻體會到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考慮學生的認知基礎,把握學生熟悉的事物,只有觸動了學生的腦神經,讓學生確實參與到課堂中,學生才會不瞌睡,才會興奮,才能接受新知識,我們的教學才會是有效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