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學習心得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6W

【文章導讀】 近年來,一系列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接連發生,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食品安全問題紅燈頻閃,大家從新聞及媒體上或多或少都看到聽到讓我們百姓痛心的食品事件,這些事件接二連三地爆發,讓我們對入口食品的安全產生了質疑。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兩篇關於食品安全的學習心得,給你參考和借鑑。

食品安全學習心得

  食品安全學習心得【篇一】

食品,説的普通一點就是人們每天吃的和喝的。具體指的是各種供人們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不安全的食品成為“問題食品”, 提到食品安全,人們心中是異常關心的,關注的。因為隨着今天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經濟全球化不斷髮展,人們飲食文化多樣化,食品衞生與安全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蘇丹紅事件”、“注水肉”、“三鹿奶粉事件”,無一不牽動着我們的心。在我們吃食物的時候,你不會想食品的生產過程是怎樣的,你也不去想是否真的`通過了國家衞生檢查,你只是考慮到口感的好壞,但有時吃的是“問題食品”,你卻不知道,等到出現問題時,你可能也發現不出是食品原因,當然也拿不出任何證據來證明。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應該到正規商店裏購買食品,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要儘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仔細查看產品標籤;食品標籤中必須標註:產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不買標籤不規範的產品;食品是否適合自己食用;不盲目隨從廣告,廣告的宣傳並不代表科學,是商家利益的體現。

其次,大學生應注意哪些飲食衞生習慣? 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一些飲料含有防腐劑、色素等,經常飲用不利於大學生和少年兒童的健康;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預防腸道寄生蟲病的傳播;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乾淨後再吃,以免造成農藥中毒;選擇食品時,要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儘量少吃或不吃剩飯菜,如果吃剩飯菜,一定要徹底加熱,防止細菌性食物中毒;不吃無衞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魚片、生荸薺;不吃無衞生保障的街頭食品;少吃油炸、煙燻、燒烤的食品,這類食品如製作不當會產生有毒物質,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條件允許的話我們可以多喝純牛奶和酸奶,多吃水果,少吃反季節水果。

通過對食品安全的學習,讓我更加註重對待“吃”如何吃才算安全,才算健康,如何食物搭配才更有營養,哪些食物是不安全的?哪些食物較為安全?在實際生活更好的應用,努力做到讓自己和家人以及身邊的朋友吃的更安全、更健康。

  食品安全學習心得【篇二】

今天的語文課上,張老師給我們講了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的專題講座,並給我們觀看了相關的圖片及資料。看了這些圖片,我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羊肉串是我平時最喜歡的特色小吃了。可是,當老師給我們講到很多燒烤店裏的羊肉並不是真的羊肉,大多都是腐爛動物身上的肉,然後商家再把肉串好放在羊尿裏泡,以此來以假亂真欺騙顧客。聽老師這麼一説,我頓時覺得噁心極了,並後悔平時不應該那麼嘴饞,吃這些假羊肉串。

肉夾饃也是我平時經常吃的早餐了。每天早上,爸爸都會去路口給我和媽媽買上兩個肉夾饃當早飯吃。可是誰知道肉夾饃也不是放心早餐,原來肉夾饃裏的肉都是用一些死豬肉做成的。這些黑心小販們這樣對待顧客,他們的良心就不會受到譴責嗎?

類似於這樣的食品安全問題還有很多很多,比如:喜宴上常用的海蔘都是添加了各種有毒的化工原料;米線為了增加口感和彈性,放入了一些工業膠;麻辣燙裏的蔬菜從不清洗,商販們怕顧客吃了會拉肚子,都提前在湯裏放入了拉肚子藥;臭豆腐放在糞便裏泡上一段時間;一些炸串用的竹籤,基本上都是在馬路上撿來的,不經過任何消毒就再次利用……這些不法小販們為了獲取高額利潤,不惜傷害顧客的身體,他們的這種行為就是在犯罪啊!

聽了老師的講座,看了相關的圖片,我覺得外邊的小吃雖然看起來誘人,吃起來香甜,但怎麼也不如爸爸媽媽在家做的乾淨衞生。如果我們大家要親眼看見這些食品加工製作的過程,相信我們以後再也不會亂吃這些垃圾食品了。同學們,我們現在正處於身體、智力發育最關鍵的時期,可千萬不能因為一時的貪吃,而傷害了自己的身體呀!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請拒絕這些垃圾食品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