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花的功效和作用

來源:果殼範文吧 9.26K

合歡花是豆科,合歡屬落葉喬木,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環境,氣微香,味淡。產中國東北至華南及西南部各省區。生於山坡或栽培。非洲、中亞至東亞均有分佈;北美亦有栽培。合歡花的功效和作用,歡迎借鑑參考。

合歡花的功效和作用

植物形態

落葉喬木,高可達16m。樹皮灰褐色,小枝帶稜角。二回羽狀複葉互生,羽片4~12對;小葉10~30對,鐮狀長圓形,兩側極偏斜,長6~12mm,寬1~4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花序頭狀,多數,傘房狀排列,腋生或頂生;花萼筒狀,5齒裂;花冠漏斗狀,5裂,淡紅色;雄蕊多數而細長,

花絲基部連合。莢果扁平,長橢圓形,長9~15cm。

頭狀花序皺縮成團。花細長而彎曲,長0.7~1cm,淡黃棕色至淡黃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狀,先端有5小齒;花冠筒長約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針形;雄蕊多數,花絲細長,黃棕色至黃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離,伸出花冠筒外。氣微香,味淡。頭狀花序是無限花序的一種。其特點是花軸極度縮短、膨大成扁形;花軸基部的苞葉密整合總苞,開花順序由外向內。無限花絮也稱總狀花序,它的'特點是花序的主軸在開花期間,可以繼續生長,向上伸長,不斷產生苞片和花芽,猶如單軸分枝,所以也稱單軸花序。各花的開放順序是花軸基部的花先開,然後向上方順序推進,依次開放。如果花序軸縮短,各花密集呈一平面或球面時,開花順序是先從邊緣開始,然後向中央依次開放。

栽培

氣候土壤:性喜溫暖溼潤的半陰環境,喜肥,適宜酸性土壤。以種於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壤土上生長為佳。多栽植於庭園,亦可大田種植。

整地:選擇半陰半陽或散射光的地段,按株、行距2*3米進行穴狀整地,穴的規格為50*50*40釐米,以備定植。

種植:(1)繁殖方法:有嫁接繁殖、高空壓條繁殖、扦插繁殖等。①嫁接繁殖。早春1~2月,採用喬木黃蘭作砧木,多用靠接,約經70天,待介面癒合後將介面上方的砧木枝條截斷,使養料能充分供給接穗發育所需,待新植株生長正常後剪離接穗母株,集中栽在圃地管理,注意澆水,保持溼潤,苗高50釐米 以上時進行定植。②高空壓條繁殖。春末夏初,選取母株上適當的枝條,用圈枝刀進行圈枝,注意不要破壞木質部,圈後裹上泥頭,並加以紮緊,最好用塑料薄膜裹住,約2個月後生根,長根後剪離母株,集中栽在蔭棚或樹蔭下管理,待生長穩定後移栽。③扦插繁殖。春季取枝直插於大田。(2)定植:春季進行,選陰雨天,將種苗植於已備好的穴中,每穴一株,回土壓實,淋水。

田間管理:夜合花喜大肥,每年結合中耕除草,追施腐熟人畜糞尿2~3次。

病蟲害防治:常見有蚧殼蟲及由蚜蟲等引起的煤煙病,可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灑。

合歡花的功效:

合歡花為豆科植物合歡的乾燥花序,中醫認為合歡花有安神解鬱、滋陰補陽、活血消腫的功效,合歡花有治療心神不安、憂鬱失眠、肺癰吐膿、筋骨折傷、癰瘡腫毒等症的作用,合歡花芳香,陰虛津傷者慎用合歡花。

藥名:合歡花

性味:甘平。

歸經:入心、肝經。

功效:安神解鬱,滋陰補陽,活血消腫。

主治:用於心神不安,憂鬱失眠,肺癰吐膿,筋骨折傷,癰瘡腫毒等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克;或入丸、散。

來源:合歡花為豆科植物合歡的乾燥花序。

合歡花的作用:

合歡花含有合歡甙,鞣質,解鬱安神,滋陰補陽,理氣開胃,活絡止痛,合歡花用於心神不安、憂鬱失眠。合歡花治鬱結胸悶,失眠,健忘,風火眼,能安五臟,和心志,悅顏色,有較好的強身、鎮靜、安神、美容的作用,合歡花也是治療神經衰弱的佳品;合歡花也具有清熱解暑,養顏祛斑解酒等功效。

1、合歡花治心腎不交失眠:合歡花、官桂、黃連、夜交藤。煎服。(《四川中藥志》)

2、合歡花治腰腳疼痛久不差:夜合花四兩,牛膝一兩(去苗),紅藍花一兩,石鹽一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麩炒微黃),桂心一兩。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聖惠方》夜合花丸)

3、合歡花治風火眼疾:合歡花配雞肝、羊肝或豬肝,蒸服。(《四川中藥志》)

4、合歡花治打?t損疼痛:夜合花末,酒調服二錢匕。(《子母祕錄》)

5、合歡花治眼霧不明:合歡花、一朵雲,泡酒服。(《四川中藥志》)

6、合歡花通氣活腎,養血消仲痛。《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7、合歡,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神農本草經》

8、合歡花解鬱安神,和絡止痛。治肝鬱胸悶,憂而不樂,健忘失眠,性慾寡淡。江西《中草藥學》

9、合歡花能養血、活氣、通脈。《本草便讀》

10、合歡花能合心志,開胃理氣,消風明目,解鬱安神,治失眠,調腎虛。《四川中藥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