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9.43K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

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1

八桂綠城,七月流火。炎炎七月近百名北大廣西總裁班一期和二期的學員合班在北大廣西教學基地感受了一場別樣的財務盛宴,北京大學資訊學院高層培訓中心總裁研修班授課老師,博士生導師,資本運營與財務管理專家,全國寶鋼教育獎獲得者臧日巨集教授用他博學的財務知識,為我們講授了企業戰略財務管理的“獨門祕笈”。臧教授的課,就像一場及時雨,既清涼又實用。

財務對於我,就是一堆麻煩的表格和數字。這些表格、數字與文字相比,我更喜歡後者,從別人的文字裡看出些許喜怒哀樂的往事和端倪,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其實這些“有趣”是不足以構建“上層建築”的,要是能從圖表裡看出金子來,那才叫實力,那才有趣!

今天的確有幸,臧教授就是用明瞭的圖表、簡單的故事、直接的現場模擬等授課方式,給我們展現了企業戰略財務管理的本質。教授我們如何把握戰略財務管理的關鍵,讓我們學到了如何“從圖表裡看出金子來”的方法……

臧教授通過深入淺出、觸類旁通的引證闡述,讓我對財務報表有了新的認識。起碼,“讓別人看起來認為我是懂的”,臧教授的課不乏國學智慧和幽默。當然,最受用的還是財務管理,用同學們的話說——“乾貨十足、受用匪淺”!

臧教授說,金融時代充滿了風險,而現在的中國是‘訊號缺失’的年代,一般人只會看見露出水面上的冰山,那就是——物價,而冰山下的金融、利率,很多人是毫無察覺的,沒有相應的金融和財務知識,危機到來茫然不知所措是必然的事。

臧教授一一列舉了歷次發生的金融危機,並指出資本市場開放、金融工具創新、金融監管放鬆、泡沫經濟存在和大量熱錢撤出等五大因素是金融危機發生的必然條件,並通過對美國次貸危機的案例分析,讓我們瞭解到了美國相關金融工具的運用和產生危機的原因,同時也闡明瞭一個觀點:市場經濟不是萬能的,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各有千秋。

那麼,什麼是財務?如何通過財務管理企業呢?

臧教授認為,不懂財務就等於不會企業管理!教授說,財務就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包括財務活動和財務關係,簡單說就三個方面:聚財、用財和理財。

怎樣才算懂財務?懂財務就是一能讀懂財務報表,二能理解財務原則,三能進行財務分析,四能科學財務規劃。

說到財務分析,臧教授和我們說了一個老兩口吵架的故事:說,老頭和老太太吵架,吵得不可開交,鬧離婚鬧到了居委會,只見居委會的調解員問老太太:“大媽,您一年養豬賺多少?”——“100塊”;又問:“你家大爺一個月工資多少?”——“2300塊”,“哦,是這樣啊,我有個緊急的會議要參加,您二老先坐著。”調解員說完,端起茶杯就走了,留下這兩組資料讓老太太啄磨了半天,終於給想明白了過來,拉起老頭的手回家了,原來老太太把這兩組資料進行了財務分析,總算算明白了:1、老頭一年工資12月×2300元=27600元;2、老太太養豬一年賺100元;3、養老頭一年=養276頭豬!

當然,辦企業懂財務,並不是養豬和算兩組資料這麼簡單。

臧教授說,要學會看三張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是現狀要先看,主要看企業的資產結構;其次看《損益表》,看過去的業績,看盈利情況;《現金流量表》最後看,看前景,看企業真金白銀的`流動性。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臧教授告誡我們,想正確運用財務原則和戰略決策,要善於分析財務報表進行正確的企業投資。

公司成立之初,就應該從會計主體選擇上講究戰略。例如興辦一個企業,一年應稅所得額為100萬元,成立獨資、合夥制及股份制企業,繳稅就大不相同,按納稅公式計算,個人獨資稅率35%,需繳稅343250元;股份公司稅率25%,需繳稅400000元;合夥制公司稅率35%,需繳稅323000元,合夥制稅負最輕。

另外,成立分公司還是子公司,對虧損和盈利的處理不一樣;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稅負也是不一樣,如果能套上高新企業,企業所得稅也不一樣。因此,正確的策略是:當合則合,當拆則拆!

合理避稅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延長企業在建工程專案的建設期,增加固定資產原值,加大裝置折舊,計提各類準備金等等。

企業懂得合理避稅是第一步,關鍵是能贏取利潤。

臧教授說,“有利潤的企業未必是盈利的企業,利潤不超過5%的企業就沒必要辦了”,會計利潤必須大於正常利潤,這樣的企業才算盈利。

要學會從現金流量表中分析企業的現狀,比如經營為負,籌資和投資為正,這個企業屬於惡化了;經營和籌資為正,投資為負,這個企業狀況最好,正處於擴張期,投融資依存,利於尋求好專案、新專案;如果經營和籌資為負,投資為正,這個企業已經處於破產境地了。當然,在財務上,‘破產’是個中性詞,它可以用來保護自己,儘管這樣,還是讓這個‘中性詞’離我們越遠越好吧。

除了‘破產’,在財務上,‘負債’也是一箇中性詞。臧教授將影響投資利潤率的因素作了深入分析,得出投資利潤率=銷售利潤率×資產週轉率×財務槓桿率,財務槓桿率=總資產÷資本,也就是說“你自己有一塊錢能推動多少資產?”,通過公式我們知道,融資必須負債經營,因為財務槓桿高,我們的投資回報率就高,既然如此,如何借錢、向誰借錢,也是一門必修的學問了。

銀行借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因為銀行就是為此而生的。但向別的借,恐怕股份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說到股份,這就涉及到所有者權益和產權謀略了。臧教授說,要學會參股,因為參股是不以金錢論英雄的。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其中實收資本=註冊資本=股份資本。參股是要交‘門票’的,除了股份比例,多出的資金所謂資本溢價,也就是所謂的‘門票’,一概列入資本公積,留作企業發展之用。

同樣,臧教授認為,不以股權論英雄,教授讓我們明白幾個道理:1、絕對控股為50%以上;2、股份不是越多越好;3、股份超過67%等同於累死,“別因為你的成長而忽略了孩子”,100%獨資了,銀行就不放貸了,“一個朋友都沒有,信譽難說”;4、股權佔67%、51%和34%是比較好的選擇,34%儘管沒有超過半數,但它仍然有一票否決權!所以,股權的智慧只有一條:貴在協商!

俗話說得好,三年發展靠機遇,十年發展靠戰略。臧教授企業戰略財務管理課程,讓中小型企業普遍存在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資訊處理能力不強,以及企業財務忽視戰略環境分析的弊病得到了有效的預防和醫治。整個課程從公司的確立到改良,從成本、避稅到贏利,從聚財、用財到理財,條理分明,邏輯嚴密,例證詳實,實在是一堂難得的財務課程。兩天的課,好像一眨眼間就過去了,想學的東西太多了。而我,要學的,還有很多很多,真心的希望能再次聆聽臧教授的財務課堂!

記得,在一班和二班的歡迎晚宴上,熱情的廣西學員一定要擁抱著新來的班主任敬酒時,教授見景有感道:“廣西學員太熱情了,受不了,連敬個酒都抱上了。”

下次來,一定讓教授親身感受一下壯鄉擁抱的熱情,一定讓教授再聽聽壯鄉的山歌,也好讓我們再一次擁抱教授睿智的財富夢想和國學智慧!

說好了,就這麼定吧,親愛的教授。

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2

我國企業正處於改制的關鍵時期,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在要求的企業管理模式尚處於構建之中,大多數粗放式經營的企業,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後,其生存和發展將會變得十分艱難,迫使企業必須提高核心競爭能力。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是我國企業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管理科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建立科學的管理會計制度。無疑,管理會計已成為我國企業提高經營決策水平和加強管理控制能力的重要工具。

然而,主要是面臨著雙重壓力:一方面,目前我國管理會計理論界對管理會計的研究有待深入,尚未形成一套較為科學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管理會計的性質和內容等基本理論問題至今仍未界定清楚;實務界缺乏對管理會計的重視和系統應用,管理會計應用水平較低,成果推行尚不普遍,會計人員知識結構老化,缺少專職管理會計師職業人員;另一方面,當前會計環境已發生了深刻變化,如果我們不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現代管理科學的.要求,轉變觀念,不積極地吸取西方管理會計的先進成果,我國的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仍將處於落後狀況。把握管理會計發展趨勢,借鑑先進國家管理會計的科學成果,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將是今後我國管理會計事業發展的重要任務。為此我們提出如下設想:

1、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是發展我國管理會計的根本途徑。管理會計是管理和會計發展相結合的產物,是企業經營管理要求的從屬物,它與管理環境密切聯絡。我國企業所處的經濟體制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均不同於西方,直接應用西方會計理論和方法是不合適的。西方管理會計是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發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逐步建立起來的,我們學習借鑑西方管理會計的同時,還要結合本國和本企業的特點來建立管理會計體系,否則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2、應將管理會計體系納入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和方法體系之中。目前,西方會計學界對管理會計的概念和內容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廣義的管理會計包含內容太多,管理會計與現代管理過多的融合,使其失去了會計的特徵。我們認為管理會計的基本內容和方法應適當地加以限制,不能失去會計的特徵。由於西方管理會計涉及範圍過寬,自20世紀60年代以後,其發展經歷曲折,成效不甚顯著。因此,我們應當適度地界定管理會計內容,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

3、建立管理會計師協會組織,制定適用於管理會計的基本原則和規範,推行註冊管理會計師考試製度。我國管理會計理論和實踐與西方存在很大差距,其重要原因是我國缺乏專門的管理會計機構,可建議把中國會計學會的管理會計委員會和中國成本研究會兩個組織合併成一個獨立的管理會計團體或組織機構;如果成立有困難,也可以在中國會計學會下建立一個管理會計二級分會,來組織、協調、指導我國管理會計的研究和推廣工作,制訂和頒佈指導性的管理會計原則和規範。此外,應儘快開展和組織註冊管理會計師考試,為培養和造就我國管理會計專門人才、促進管理會計實務向縱深發展起應有的推動作用。

4、大力開展案例研究,推動管理會計理論和實務的進一步發展。

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3

通過張老師的授課,我收穫良多,感受頗深。

首先張老師對管理會計內涵的講解專業系統,通俗易懂,讓我作為會計專業學生對財務管理有了整體性認識;通過會計樹,我明晰了管理會計、財務會計之間的聯絡和不同,對管理過程的具體問題有了定位和分析能力;通過財務指標模型化的講解,我深刻理解了股東權益報酬率的內在構成和影響因素,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執行有了本質上的認識;

作為一名會計專業的學生,學好管理會計這門學科是必須的,以下我想談談我個人學習管理會計的一些心得。

第一,上課時一定要注意聽講,記好筆記,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並且記筆記也要有選擇性的記,該記的`記,沒必要的就不用記,聽聽即可。如遇到聽不懂的地方課後一定要及時請教老師。

4第二,在溫習過的基礎上,開始做老師佈置的作業,作業一定要自己親自動手做,千萬不可抄同學的作業,自己做過才知道是否真正搞明白了。在借鑑別人的答案時,不要只顧一昧地去抄,一定要仔細琢磨別人怎麼思考的,為什麼要這麼做,完了以後自己還要獨立地做幾遍,易於理解和加深印象。

第三,為了更好的學習好管理會計這門課,我覺得課後去查閱一些相關書籍,遇到好的解題思路就記在筆記本上,以便日後複習時用。

其實這門課的解題公式看似那麼一大堆,其實真正的公式沒幾個,只要知道公式的根本,就可以引申出需要用到的好多公式。簡而言之,要想學好這門課,關鍵是理解,只要理解透了,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4

這次兩個月的學習裡總共安排了三門財務類課程,包含了《非財務人員財務培訓》、《財務管理》、《會計學基礎》,同時公司總會計師陽總也給我們進行了一場通俗易懂的財務與會計內訓,說實話,其實到現在為止,在財務管理這門專業裡還沒有心得,但是,我覺得自己起碼對財務管理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了財務管理的核心就是“找錢(籌資)、用錢(資金運營和專案投資、投資管理)、分錢(收益分配)”。而想了解一家企業的經營現狀,最主要就是通過三張報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進行分析,其中資產負債表是企業的“照片”,反映企業的“現在時”,即企業現在的健康狀況如何;利潤表是企業的“錄影”,反映企業的“過去時”,即企業過去“怎麼樣”;現金流量表是企業的“X光”,透視企業的“將來時”,即企業將來會“怎麼樣”。還有就是企業為什麼要借貸,即所謂的借雞生蛋,以前總感覺企業債務多是一種不好的狀況,而這次通過幾位專家的.精彩講解,真是令我打開了眼界,債務的作用不僅僅可以提高投資收益率,還可以節約企業所得稅,在企業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還能保證老股東權益。

在財務管理培訓初期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當時,楊斌老師問我們:誰在做財務管理?全班只有朱波舉手”,就是搞生產、技改、基層管理的都認為自己與財務管理沒有關係。

財務管理就是財務部和領導的事這種錯誤的認識。就拿我本職工作安全管理來說,企業的安全設施、安全措施、勞動保護、職業衛生乃至企業的安全制度每一樣都與財務管理緊密關聯,上完課後我就在想如何才能讓公司目前有限的安全管理人員、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是不是應該對我們以前制定的一些制度進行再次評價、修改或優化,因為公司西昌人員調離加之公司主輔分離改革造成崗位職工、管理人員相對以前要少了很多,安全專兼職管理人員隊伍也相應進行了精簡,如何才能在保證遵守國家安全法律法規、保證企業遠離重大安全風險、保證企業職工身體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安全管理成本最小化。誠然,安全管理是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穩定長期發展的基礎,它更多的是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但是作為一個企業的安全管理策劃實施部門,不僅僅要追求安全的結果,還應將企業財務管理、成本管理的理念穿插於安全管理體系的各個環節和流程,不盲目的進行物防、技防上的投資,不制定繁瑣、無用的制度,不浪費人力、物力於無效的管理環節。

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5

經過對《高階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對管理會計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同時對於這麼課程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具體而言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於課程開設的看法和建議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對會計人才的素質和專業技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會計人員要跳出傳統會計思維框架的定位,將自己看成是一位“cfo”,一位管理者,站在戰略性的高度考慮問題,而具備高階管理會計的相關知識是高素質管理人才的必要條件,因此管理會計這門新興學科應運而生。

大學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經濟和社會在發展,大學對人才的培養也應該與時俱進。因此,《高階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這麼課程便尤為重要,應針對經管類特別是會計類專業的.學生開設高階管理會計的課程,從而加強會計專業學生的理論素養,增強對專業的理性認識二、關於課程內容的看法和建議管理會計是會計學和管理學相結合的一門新興學科,因此《高階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涵蓋了會計學與管理學方面的知識,介紹了目前較為前沿與經典的管理會計的相關知識如:適時制、作業成本法等,是傳統管理會計的深化和發展

二、在我看來,管理會計更加側重於管理,會計學則是實現管理目標的理論基礎。課程內容不足的地方在由於學時和時間的限制,課程內容的豐富度不夠,課堂上所能學習到的管理會計的知識有限,雖然學生可以自己在課後學習管理會計的相關知識,但是如果老師能夠在內容上的指引更多,學生自學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更深入地理解管理會計的相關知識。

三、關於課程講授的看法《高階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授課方式最大的亮點之一便是案例式教學,教學不僅僅侷限於單純的理論知識教學,而是將理論與案例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高階管理會計的相關理論,增強了對高階管理會計的感性認識。其次,老師在正式講授高階管理會計的知識之前,會介紹自己在世界各國遊歷的經歷,並且配以大量風景優美的照片,這便是寓教於樂的最好體現,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而且增長了學生的見識,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也彰顯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精神。

四、關於考核方式的看法和建議在考核方式上,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各佔50%,優點在於既考查平時學生的平時成績,又考查了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個人認為考核方式不足的地方在於期末考試成績所佔比重較大。因為考試的偶然性較大,一個學生也許在平時不認真對待該課程,在考試前臨時突擊,也能取得較好的成績,然而這種“臨時抱佛腳”狀態下所學習到的知識僅僅是“曇花一現”,很可能考試結束後所記下的知識就“自動歸零”,因此也許不能真實反映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其次,考試所涉及的內容並非面面俱到,對於某些知識點考試可能會遺漏,學生也可能以考試為導向去學習一門課程,而與學習的初衷相悖。如果平時的課堂作業會相對較全面,考核更加側重於平時成績,每一次的作業會反映學生對待該課程的態度以及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這樣學生的成績也許能夠更加客觀。

以上就是我對《高階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這門課程的一些看法和建議,言辭若有不當之處,還請老師諒解。

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6

6月12-13日參加了中稅網舉辦的財稅培訓,此次培訓的課程是“數字解讀企業—財務管理未來之道”。轉眼,兩天的學習結束了。首先,不得不說的是,我非常喜歡石彥文老師的授課方式,課堂氛圍輕鬆、活躍,老師講課通俗易懂,知識面廣且大都結合實際,引領我們以自己的觀點剖析當前的一些經濟現象。

在平時的日常工作中,我們已經有了一條清晰的脈絡,明確了財務管理是企業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的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工作。在本次課程中,老師以財務管理目標為導向,以貨幣的時間價值和投資風險價值為基礎,以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和收益分配為基本內容,以財務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和分析為基本環節和方法,全面系統地闡述了財務管理基本理論和實用方法。

課程的'第一部分是投資管理,企業規模的4個維度—銷售額、營業收入、總資產和存貨。

主要有以下7個方面:

1、經營規模,經營規模大小反映了企業在經營業績創造上的實力。主要用銷售額和營業收入兩個指標來評價企業經營規模

2、業務範圍(企業之惑:多元化vs.專業化)

3、主業突出度

4、業務定位(企業投資績效、業務定位規模化vs.效益化)

5、指標體系

6、存貨儲備

7、存貨配置方法(兩種方法:存貨投資倍數和存貨比率)。

第二部分是融資管理(融資期限結構:投資匹配)

1、資產、資金期限分析(對企業資產、資金的分類、會計學和管理學有不同的劃分標準和分類結果)

2、融資期限風險:融資期限風險敞口率

3、融資效率:財務槓桿(WACC最小化)

4、OPM戰略:用別人的錢來賺錢

第三部分資金管理:

1、現金流之源:經營性現金流

2、產業鏈視角的資金管理:現金週期

3、最佳現金持有率

第四部分是戰略成本管理:

1、成本管理=管+控

2、戰略費用管理

3、戰略費用管理(期間費用率各項比重反應企業經營各項支出高低)

第五部分風險管理:

1、融資風險:結構風險(融資期限風險和成本風險);

2、指標體系;

3、流動性:雙刃劍(安全性vs.收益性);

4、槓桿:效應與風險

通過本次學習的知識回顧整理和認識,我做了以下總結:首先,我認識到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滲透到企業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之中。它是一項經濟管理工作,也是從事財務管理活動的根本指導。其次,我加深了財務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財務活動和財務關係。企業的財務活動包括投資、資金營運、籌資和資金分配等一系列行為。企業資金投放在投資活動、資金運營活動、籌資活動和分配活動中,與企業各方面有著廣泛的財務關係。

我很喜歡老師的教學方式,以後會更加積極的參與學習培訓中,在今後的工作中,所學的這些知識一定能夠發揮其實際意義!

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7

作為學校業務副校長,對於學校經濟運作,很少有我發言表態的機會,所以,我並不去關心。當然,我也明白學校經濟運作,作為學校行政,儘管是副職,也要去關心一下才好。

可是,實在不知道如何入手,何況還有數不清的教學教研任務和每週12節的教學在等著,有時候覺得每天能夠堅持站在講臺上已經是需要感激上天的了(老師上課期間不能坐下,但有時真的很累),不要再問我什麼學校財經管理的事情,我們沒有發言權,也不想去獲得發言權。

直到一天,已經是學校開辦的第三年,面對學校每年大數額捐資助學款的收取和使用,老師們也有人開始問問那些錢使用在哪個方面了,為什麼一點也不能給老師加班費呢?為什麼三年不見給老師置辦一套校服的呢?

我無言以對,本能解釋:我們沒有權力發錢給老師的。老師並不客氣,或者說,也是很直接很本能反駁:沒有權力發錢,有權力分錢就行了!

老師哈哈哈,笑著說,走了。我知道,我應該感謝老師在我面前的直言,感謝老師有牢騷的時候可以毫不掩飾地在我面前說;我也知道,老師也只是說說而已,他只是本能地說幾句話而已,沒有其它意思。

而,我的心卻如受雷擊。此刻,回想,心疼,依舊。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的老師本能地這樣看待行政,哪怕是相交相知10數年的同事,當其中一人坐上行政,作為群眾的老師就會本能地這樣看待他們。

心疼之餘,我反思:是什麼造成我們老師這樣看待我們的行政?作為學校行政,我們在哪些方面可以做的更好,讓老師們心裡少產生些這些可怕的認知?

也許是政策沒有學習到位?也許是制度不夠健全?也許是程式不夠公開?

一次,在和另外一位學校的中層談到這個話題時,她說他們學校的老師完全沒有這樣的本能認知,因為他們的校長德能雙馨,財務管理光明磊落,老師們從不為經濟起疑惑。

於是,我好像找到了不讓老師們誤解的'法寶:公開運作學校的財務,讓一切攤在陽光下,陽光會殺菌的。

但是,接下來的一件事情,又讓我困惑:9月老師變動很大,臨聘老師5人,外校來我校佔編的有5人,負責會計的中學老師,自己教兩個班的數學,還有副班主任、科組長的職務,一時疏忽,把一位正式老師當成臨聘老師發工資了。儘管,在群上一再要老師自己看看工資表有沒有錯漏的地方,但,很多老師並沒有去看,包括我自己,忙得沒有時間看。

於是反思,我們已經放在陽光下了,但老師們為什麼不去看看呢?困惑依舊很多。

直到,開始學校財務管理的學習。

說實在,還是有些不情願的。忙到上洗手間都要小跑的時候,還要我們副職校長去學習這些有的沒有的東西?有那個時間,不如讓我和教導主任、科組長一起研究一下教學新秀的評比。學校財務的事情,讓校長去學習就行了吧!

但還是要學,在學校的網上講座很難執行,於是回家上網學,還要討論,還要測試。真的很辛苦。

但,好彩,還是值得,付出有回報。

表現如下:

1、知道了學校財務運用的許多知識:預算、核算、審計原來正職校長要操心的真不少,原來學校的財務制度還可以這樣完善,原來預算的制定不僅僅是校長一個人的事情,原來

2、知道了學校財務管理原來涉及那麼多法律法規:教育法、會計法、《中國小校財務制度》,原來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當中有可能出現這樣那樣的小問題,如果行政對此認識不清,很有可能出了問題自己還不知道,不清楚到底是那裡出了問題,即有可能導致“被違規”和“被違紀”的情況發生,原來在財務審計和行政法律追討上來的時候,對違規行為不明確反對也可以被人視作同犯的,原來

3、細細閱讀了《中國小校財務制度》,還把它復職下來存檔。如果不是這個學習要求,可能我絕不會主動想到天底下還有這樣一個國家研製的制度,更不會去閱讀這樣的一個檔案;只會天天想著我的校本教研實施就夠了。

4、知道了副職在學校財務管理中的一些職權。比如預算,就不僅僅是校長的考慮,學校圖書、教學教研裝置的使用與完善,副校長也有發言權的,因為這涉及到學校整體發展的規劃和方向。知道了預算是要集體稽核的,而不是某個行政說了算的。

5、知道了如何讓學校財務管理進行陽光。學校財務管理如果不要老師們誤解,要積極加強對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比如說,建立內部和外部監督檢查相結合的中國小預算管理監督機制。學校內部也應該建立起財務部門監督和全體教職工監督相結合的綜合監督機制,財務人員對超預算的支出專案不予辦理;學校年度預算、決算以及每季度的財務報表資訊,要在校務公開欄上予以公示,接受全校教職工的監督;學校教代會要對重大經費專案支出情況進行“聽證”和“質詢”。

原來,從本質上講,“一支筆”審批是一種集體理財、嚴格把關的制度,而不是“一個人”審批,負責簽字審批的領導只是代表單位理財,是嚴格把好單位財務收支關口的第一責任人。正確行使“一支筆”審批制度,學校必須制訂具體的財務管理細則,明確規定校長的審批許可權,超出審批許可權的,必須由學校領導班子集體討論。只有基於這種認識,校長才不會把簽字權看成個人權力的象徵,學校其他領導和財會人員才會有更強的主人翁意識來參政議政,學校的財務管理才能沿著規範的道路發展完善。

6、知道了抓好實物資產管理也是校長要關注的事情,而不僅僅是總務主任的事情。學校有段時間水龍頭不靈,大水嘩嘩流得老師們都心疼,如何讓去管理,誰去管理,誰能管理?這需要明確的制度指引。學校的電教裝置使用不到三年,損壞不少,提早進入的“多病期”。學校有沒有重錢輕物呢?對各種器具、物品、儀器的購置、登記、保管和使用有沒有制定相應的制度呢?財產物資的購進、收發、保管、使用責任明確了嗎?

對財產物資的管理,我知道了學校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財物的購進、保管、款項支付應分開,分別由不同的人執行,落實相應責任(崗位設定要相互制約、權責分明);規範地設定和登記財產物資收發、保管明細賬和固定資產臺賬,全面反映各種財產物資的增加、減少、結存情況;每學期結束後進行定期不定期對財產物資進行清查,至少每年清查兩次。

學習要結束了,要寫學習小結。

回頭看看。

哦,好彩,我不是正職校長,天天去想這些財務問題,好像真的不如想教研教學開心舒適。

哦,好彩,我還是副職校長,有機會參加這樣一個學習班,瞭解學習到很多行政管理中必須要用的知識。至少,下次,再由老師提出學校財務管理的問題時,我能有理有據給與解釋說明。

學習總是美好的。

我學習,我成長,我慶幸!

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8

成本管理會計是一門涉及到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它旨在通過一系列的專門方法,從而提高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而本書給管理會計下的定義為:它是以體改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的會計資訊處理系統。它運用一系列的專門的方式方法,通過確認,計量,歸集,分析,編制與解釋,傳遞等一系列工作,為管理和決策提供資訊,並參與企業經營管理。

管理會計共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1、以成本控制為基本特徵的管理會計階段;

2、以預測,決策為基本特徵的管理會計階段;

3、以重視環境適應性為基本特徵的戰略管理會計階段。

管理會計的基本假設:會計實際假設;持續運作假設(eg未來流量現值);會計分期假設;貨幣時間價值假設;成本狀態可分假設;目標利潤最大化假設;風險價值可計量假設。管理會計的目標在於為管理和決策提供資訊;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管理會計的職能:計劃,評價,控制,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報告。關於管理會計資訊的質量特徵:相關性,準確性,一貫性,客觀性,靈活性,及時性,簡明性和成本效益性。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1、職能不同;

2、服務物件不同;

3、約束條件不同;

4、報告期間不同;

5、會計主體不同;

6、計算方法不同;

7、資訊精確程度不同;

8、計量尺度不同。

聯絡:

1、起源相同;

2、目標相同;

3、基本資訊同源;

4、服務物件交叉;

5、某些概念相同。

正確研究和理解管理會計應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從屬性看,管理學中會計學科的邊緣學科,十一提高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的會計資訊系統。

第二,從範圍看,管理會計既為企業管理當局的管理目標服務,同時也為股東,債權人,規章制度機構及稅務當局甚至國家行政機關等非管理集團服務。也就是說,氣研究範圍並不侷限於企業,從目前看有擴大研究範圍的傾向。

第三,從內容看,管理會計既要研究傳統管理會計所要研究的問題,也要研究管理會計的新領域,新方法,並且應把成本管理納入管理納入管理會計研究的領域。

第四,從目的看,管理會計要運用一系列專門的方式方法,通過確認,計量,歸集,分析,編制與解釋,傳遞等一系列工作,為管理和決策提供資訊,並參與企業經營管理。

管理會計的學習分四篇;

1、基礎;

2、決策會計;

3、控制與業績評價;

4、管理會計與實務的創新及發展。

基礎篇,從成本性態的介紹及全部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的比較出發,研究成本形態劃分。成本形態劃分和邊際貢獻是管理會計的方法基礎。利用成本形態劃分和邊際貢獻,進行本量利分析和變動成本法分析。本量利分析和變動成本法組成了管理會計的理論基礎。這些理論基礎又為計策服務,為控制與業績評價服務。

學習管理會計不僅要掌握課本中的內容,還要理解管理會計的重要作用,要了解管理會計與其他學科及企業日常實物的聯絡並熟練的運用管理會計的理論知識。簡而言之,要想學好這門學科,關鍵還是在於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知識就是在於靈活運用,只要理解透了,啥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9

隨著改革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新裝置、新工藝、新技術得到廣泛採用,產品更新換代週期普遍縮短;新興產業部門層出不窮,資本集中規模越來越大,跨國公司大批湧現;生產經營的社會化程度空前提高,企業內部各部門乃至職工個人之間的聯絡普遍增強,競爭日益激烈,這種情況迫使企業管理方式必須變革,在這個階段上,管理會計適應現代經濟管理的要求,不僅完善發展了規劃控制會計的理論與實踐,而且還逐步充實了以“管理科學學派”為依據的預測決策會計和以“行為科學”為指導思想的責任會計等內容;不僅管理會計的實踐內容及其特徵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應用範圍日益擴大,作用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作為一名會計專業的學生,學好管理會計這門學科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以下我簡要談談我個人學習管理會計的一些心得。

首先,在學習這門課之前,要把管理會計這本書大致翻閱兩三遍。在翻閱的過程中慢慢地去熟悉它、瞭解它、熱愛它,要與它建立起深厚地感情。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出一定的學習這門學科的興趣。譬如,我在翻閱時就比較留心管理會計這門學科的形成、發展,與財務會計的聯絡與區別,以及它在會計這一領域當中的地位、作用、影響等等。因為我個人認為在首次接觸這門學科時,最重要的就是應該先了解其形成的.一些背景資料。每一個人在首次接觸一門新課程時,最難過的也就是這一關了。雖然在學習這些背景資料時會很枯燥、很乏味,但是它對我們以後學好這門課是相當重要的。我相信,只要你用心去看去體會,很快你就會融入到書本當中了。

第二,一定要認真預習下節課所要學的內容,在預習前還要制定好相關的預習計劃。如,一次要預習多少章節,大約要花多長時間等。在預習過程中,遇到有疑問的地方最好用筆劃下來或做一個自己看得懂的記號。預習一般至少要把相關內容仔仔細細看上三遍以上,要逐字逐句去理解它,特別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一定要看透、吃透,它是學好一門學科的奠基石。

第三,上課時一定要注意聽講,記好筆記,這是最重要的一點,無論學習啥,這都是重中之重。認真聽老師講課四十五分鐘,甚過你自己看書兩小時。筆記該記的就記,沒必要的就不用記,聽聽即可。如,書上有的就可以不用記在書上劃下來就可,一定要靈活運用,不是說把老師所講的內容都記下來才能學好這門課。如遇聽不懂的地方課後一定要及時請教老師,爭取當堂的內容當堂消化。

第四,要把上節課所學的知識認認真真地溫習一到二遍,把不懂的地方搞懂,實在搞不清楚就請教同學或者老師。在溫習過的基礎上,開始做老師佈置的作業,作業一定要自己親自動手做,千萬不可直接抄書後答案或抄同學的作業。做時最好不要一邊做一邊翻書,那樣效果非常的不好。如果實在做不出來時,再翻看書後答案或參照一下同學的解題思路也為時不晚。當然在借鑑別人的答案時,不要只顧一味地抄在作業本上,一定要先仔仔細細琢磨別人的怎麼思考的,為什麼要這麼做,實在想不通再問問同學或老師。完了以後自己還要獨立地做上幾遍,易於理解和加深印象。

此外,對於這一類難題最好做上標記,以便提醒日後複習時要多留心。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後,最好再把練習冊上的相關內容做一做,同樣先不要翻看書後的答案,自己先不知不覺來到南方醫科大學已經一個多月了,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課程,一切都是新鮮並且令人好奇的。作為一個應屆醫學畢業生,沒有隨波逐流地湧進醫院當醫生,也沒有選擇參加國內的研究生考試,而是選擇來到這裡,開始一段全新的、富有挑戰的旅程。這段旅程的第一站,就是管理會計這門課。因為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背景知識,再加上從來沒有接觸過財務課程,我就好像一張白紙,很興奮地期待被塗滿多彩絢麗的顏色。

xx大學的石教授是這門課的授課老師,在做完簡單的自我簡介後,他就開始帶著我們在數字的大洋裡暢遊了。石教授說過的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他說:會計不是記賬的,而是在用數字在規則下玩遊戲的。這句話真的徹底改變了我對會計的定義,以前總以為會計就是一個小賬本,出入多少記多少,但現在不是了,感覺會計才是操盤手,才是這個遊戲幕後的大BOSS。

會計作為一門應用性的學科、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離不開會計,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就顯得越重要。上課的進度跟節奏都很快,需要課前把厚厚的Accounting做預習,甚至要去圖書館查資料,要不然跟不上老師的飛快步伐。我想,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這都是不小的挑戰。因為我們很大一部分同學並不具備經濟類的背景知識,對於很多專有名詞,比如:留存收益、流動負債跟現金流,在不理解其含義的情況下,就不理解它們之間的聯絡,比如:存貨、成本跟資金三者的關係,當然,還有一些簡單的數學計算,比如:流動比例、資產負債率,這都是需要課前預習都要做到的。

不然上課的時候就聽得雲裡霧裡的,跟高中上物理課的感受差不多,特別苦逼。老師給我們每個小組發了會計分錄的練習,用實戰來檢驗自己到底學懂了多少。說實話,第一個練習的時候,大家好像都挺苦惱的,因為學是學了,不知道怎麼用,還有就是中英文的差別,不明白中文的分錄怎麼用詞。但仍然有那麼幾個強悍的人,備受老師讚揚GOODJOB。那節兩個小時的訓練課結束以後,對於學以致用感觸良多,在後一節訓練課上,感覺明顯的熟練了不少。

我很喜歡這裡的教學環境跟方式,很輕鬆,沒有束縛感跟緊張氛圍,而且都是分小組學習,是一個全新的學習模式。應該老師們用心良苦地安排提前讓我們適應國外的學習方式。最讚的就是課程過半會有一個對教授的評估表,打評分、匿名填寫各種意見,能很好的反饋學生的心聲,也有效促進教授改進授課方法跟調整授課內容,使教與學很好地溝通和調整,更加促進未來的學習,很民主噢。

管理會計把我們帶入了管理的一個微觀世界,讓我感受到了這些知識是在用細微的力量影響一個企業。

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10

財務成本管理這門課,與註冊會計師考試的其他幾門課的風格截然不同。突出表現在:公式繁多、複雜,涉及到得原理、法則也多,並且抽象不易理解,很多學友尤其對於初學者來說,一看到這些鉤鉤鼻鼻的公式、字母就發矇。使財務成本管理這門課成為通過注會考試的一個不小的鴻溝。我通過這一段的複習,發現:財管其實並不可怕。

首先,你要樹立一個必勝的信念。在學習時,把每一章每一節都看作是一個個堡壘,各個擊破!在這個過程中,來不得半點兒馬虎,公式難記、難理解,可以參考陳華亭老師的有趣講解,通過自己的努力應該不成問題;對於不懂、難理解的地方,不要急於求成,因為相當多的知識是前後互相聯絡的,比如:貨幣資金時間價值的知識點可以說貫穿於財管前十章的絕大部分章節的,這一塊沒搞懂,就匆匆往前進行,到了後面的內容往往會感覺到不知所云了。因此,要反覆聽課件,結合教材仔細琢磨,把道理弄通了,記在心裡,當然這個記憶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特別是對一些公式、定理、原理性的東東,再結合網校習題有針對性的.演練,相信您能做到融會貫通的。(注意:剛做題時可以先做客觀題,先不要盲目做計算分析題和綜合題,以免做不到位,而打擊你的自信心!)。

其次,要克服複習中的倦怠心理。這個不僅對某些學員,包括我也有複習倦怠的情形。表現為:心沉不下來、沒有恆心,不想看書、看到書就有一種厭煩的情緒等等。絕大多數的學友都是邊工作邊複習的,本來學習時間就捉襟見肘,如果再有這種心理,那就徹底完了!就是定十年的計劃也無濟於事。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到學習目的明確、計劃分解合理、更重要的是意志要堅定,要有定力。是否能做到,全靠自己的努力了。要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不是為了別人,要想想為什麼要參加注會考試?

第三,要注意學習方法,這個很重要很重要!注會的複習是一個枯燥甚至是持久的過程。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取得滿意的效果,順利拿到心儀已久的註冊會計師證書,對所有參加注會考試的學友來說,都是夢寐以求的事情吧!那麼,這就要求您要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好,再加上持之以恆的態度,就可能達到事半功倍,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那你就可能在一定的時間裡實現你的願望。我在複習中,深深的感到,學習是一個不斷反覆深化、提升的過程,換言之,也就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千萬不要象小猴子掰玉米棒,摘一個丟一個,到頭來,終至一無所獲。因此,在這裡結合這麼多年的考試歷程,介紹兩種方法以饗學友:

1.聯絡複習法。即把所學的知識點兒中有聯絡的部分做一歸納提煉,也就是說用一條線穿起來,這樣,就可以由一個知識點兒很容易的就聯想的另一個知識點,以此類推,這樣只要一看到或者想到某個知識點兒就會擴及到一個面兒上的知識,如此,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因此,也稱之為滾動式複習。

2.反覆複習法。即每學過一章內容。就要及時複習,並配合做練習,以加深理解和掌握,學習新內容的同時,不忘複習前面已學過章節的內容,做到“溫故而知新”。也就是利用某一集中時間回顧過去一週或一個月所學內容,如此這般,不斷反覆,隨著複習的強化,原來所學內容越來越不容易遺忘,終至掌握!

呵呵,就先寫到這裡吧,希望對您會有所幫助,該方法不僅適用於財管,而且也適用於注會其他課程及其他型別的考試,我已經試過了中級和注稅,可以說是屢試不爽!最後祝您早日通過注會考試,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註冊會計師!

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11

當我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很茫然。上面清楚地寫著我被天津外國語大學會計專業錄取,而我,一個對會計毫不瞭解的黃毛丫頭該怎樣去面對。會計,到底是個怎樣的職業?在還沒接觸會計學原理這門課之前,我想許多人和我一樣對於它只是一個感性的認識,認為會計就是寫寫、算算、記記賬,儘管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有密切的關係。

會計學原理是我學習生涯中第一次接觸的與會計有關的課程。通過學習,我對會計有了一個全新的定義。這裡將介紹我對會計學習的一些認識及感觸。

一:對會計學的認識

會計,一方面對生產過程中的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勞動成果進行記錄、計算;另一方面則要對生產過程中的耗費和勞動成果進行分析、控制和稽核,以促使人們節約勞動耗費,提高經濟效益。

基礎會計中對知識的介紹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對會計核算流程的介紹更是有先後順序的,而不像中級財務會計那樣是獨立成體系的.。正是這樣,所以剛開始學習時要按照章節的先後順序由前向後逐漸學習,最好不要打亂順序,從而人為增加學習難度。

還記得在剛開始學習時,總是抱怨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專業術語要去記,當時就想著把學習重點放在後面幾章,前面的那些理論性的東西有時間翻翻就可以了。慶幸自己當時只是想想而已,通過學習前面那些理論知識,我對會計的定義由“死板”變成了“靈活”。看後才知道,會計的學習中,活學活用才是實質。而所謂活學活用,是指課程內容不要理解過死,如借貸記賬法下的賬戶結構、賬戶分類等。具體說如我們做一筆會計分錄,並不是說一成不變,而是要定期調整賬戶的記錄,使賬戶能正確反映實際情況,而在調整時,要用權責發生制等。

二:對會計學習的感觸

1、要細心

說到會計學習,這絕對是一項不容馬虎的過程。不能抱著只背背定義就可以了。要想學好這門課,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出嚴密的分析。尤其是在向我們介紹供應過程、生產過程、銷售過程的核算和財務成果的核算、資金退出企業的核算中涉及到的各個賬戶的適用範圍是決不能只理解表面的意思,而要結合前面的知識來準確地認識每一個細節。

2、要注重細節

會計學是一個細節致命的學科,以前總是覺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這樣是很難達到學習要求的。以上一次老師給我們的一個小小的平時測試測試為例。如:月末結轉已銷甲產品的生產成本,此時,借方為主營業務成本,貸方應為庫存商品—甲產品。我學的時候這一部分就有點馬虎,之後隨著其他的事情一多,我慢慢就把要多練習類似的題疏忽了。考試時抱著一種僥倖的心裡,結果感覺自己被本年利潤賬戶和利潤分配賬戶弄的團團轉。全是自己當時不深入理解所致。

3、要深入瞭解

對於具體業務的賬務處理、賬簿組織、賬表結構以及有關數字的來龍去脈,都要細緻的瞭解和掌握,不能嫌瑣碎,不能煩躁,必須要踏踏實實地學。例如,

我們在確定所發生的費用是管理費用還是製造費用時,一定要弄清是厂部發生的還是車間發生的。再如,累計折舊賬戶是固定資產的被抵調整賬戶,記賬時應做減法,即與資產類賬戶的記賬規則相反等等。

4、要注意知識的延伸與拓展

除了課本之外,還要多看其他相關的書籍,多思考,拓寬自己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面,瞭解會計分錄中的業務內容和流程。記住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注意會計科目分類:資產類、成本類以及損益類中的損類賬戶中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以及損益類賬戶的異類賬戶中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報表方面和試算平衡方面注意平衡算式:“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此外,還要學好增值稅、營業稅、印花稅、房產稅等常用稅種的相關規定和常識。

5、要勇敢堅持

學習會計時有時我會覺得很枯燥,沒有了以前做完一道題後成就感,記不完的定義,還得挖掘其中的內涵。特別在複習備考階段時,許多人都很茫然,但堅持下來就是成功,沒有哪門課是坐享其成就能出色的。

6、要對老師有一個充分的信任

就我而言,我覺得會計學原理老師的課講得通俗易懂,舉例也很形象,總能使人輕易地進入課堂學習的那種氛圍,感覺那才是真正學習時的一種狀態。此外,老師總是鼓勵大家認真思考,積極發言,即時答錯也不影響平時成績,只要是自主發言。這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大家的自信心與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習了整整一學期的會計學原理後,我的感覺用受益匪淺這個詞來概括是毫不擴張的。特別是對於我以後的學習來說,我心裡也有了“數”。對於會計這個專業來說,總有人持懷疑的態度,畢竟現在學習會計學專業的人那麼多,,自己怎麼可能成為招聘會上的寵兒?何況自己所處的學校既不是211也不是985。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雖然這個專業目前學習的人很多,但精通的人卻不多的事實。所謂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難我難我不畏難。現在的我應該珍惜在校的學習機會,趁著自己年輕,打好基礎,為以後找工作加大自己成功的籌碼。

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12

管理會計是會計學的一個分支,它與財務會計有所不同但有有所聯絡。在學習過程中,應將二者結合。我們主要學習了成本的性態分析、變動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幾個模組的`知識。

管理會計相對於財務會計注重的是計算方面,這就要求我們掌握一些分析方法,例如:高低點法、迴歸直線法等。我覺得管理會計中最重要的是變動成本法,這一部分的學習要與完全成本法形成對比,這樣才能方便記憶。

本量利分析方面,公式較多,可以通過做練習深刻掌握,同時,一些指標間的變換公式很重要,需要大量練習加以輔助。在預測分析部分,最重要的是因素變動分析法,也稱為是連環替代法,在這種方法下,要按照各個影響因素分析一個綜合性指標。

總之,通過管理會計的學習,我掌握了成本分析的一些方法,補充了財務會計沒有涉及到的知識,收穫很大。 這是我學完之後的感受。

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13

通過對《高階財務管理》的學習,使我著重掌握到如何運用會計政策與財務管理策略把財務管理與企業集團治理結構模式有機結合起來;明白了企業集團治理結構模式——構成財務利益主體之間的責、權、利的劃分,以及採取什麼手段實現相互間的制衡。

然而企業集團治理結構模式是企業財富創造的基礎和保障;財務管理則是在既定的治理模式下,財務管理者為實現財務的目標而採取的行動,這是財富創造的源泉和動力,它們兩者間的聯結點在於企業財務戰略管理層次。

企業集團的董事會作為一個整體在集團的財務戰略管理上完成的是批准和監控功能,總經理等高層執行人員則是注重於財務戰略的提出和實施。企業集團治理結構的各個層次完全融入到整個財務戰略管理的全過程。

那麼企業集團治理結構與財務管理在戰略層次上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它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①企業集團治理主體的形成及選擇對財務戰略導向具有決定性的作用;②企業集團治理主體的安排將影響財務戰略主體的動力;③財務戰略從其與環境的關係上可以分為外向交易型財務戰略和內向管理型財務戰略,財務戰略主體通過不斷的外向交易型財務戰略選擇和實施,可以達到區域性調整財務治理結構的目的,而外向交易型財務戰略的開展又依賴於企業可利用的財務市場治理機制,內向管理型財務戰略則是基礎和保障;④在組織結構上,企業集團治理結構作為一個整體構成企業財務管理的決策層,總經理等高階執行人員則是決策層和下層人員的聯絡紐帶;⑤企業集團治理和財務管理的'系統化關係可以概括為在企業層次上,企業集團治理作為基本構架規定了財務管理的導向和原則。但在具體的操作層次上,財務管理的微觀活動在日積月累的作用下,會對企業集團治理起到調整的作用。正如錢德勒所說:當管理上協調比市場機制的協調能帶來更大的生產力,較低的成本和較高的利潤時,現代多單位的工商企業就會取代傳統的小公司。

我們應該知道企業集團治理結構的相關利益主體不僅是一種經濟關係,而且這種經濟關係都是通過契約紐帶連線起來的,要使契約有效,當出現財務契約預期的情況時要明確誰有決策權,這就是企業集團治理結構對權力配置所要解決的問題。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所有權同企業集團治理結構的權力配置。企業集團治理結構是在既定所有權前提下安排的,所有權形式不同,企業集團治理結構中的權力配置也不相同。如在股權集中情況下,企業集團治理結構中的所有權決定控制權或者說所有權同控制權結合較緊,而在股權高度分散的情況下,所有權同控制權相分離。

二是企業內部剩餘控制權的配置。企業集團治理結構對股東、董事和經理人員之間配置剩餘控制權,股東擁有最終控制權,董事和經理分享剩餘控制權。這兩個方面實際上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所有者財務”與“經營者財務”問題,企業集團治理結構的核心就是明確劃分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人員各自的權、責、利界區,形成相關利益主體之間的權力制衡關係,確保財務制度的有效執行。

如果企業只擁有權益資本,則經理人員承擔破產風險的機會比較小,企業即使經營業績差些,也不會有財務違約情況,從而形成不了對企業經理人員的壓力。但是,若在企業資本結構中融入了債務資金,一方面可約束經理人員將現金用於盈利能力較差的投資或低效率的擴張行為,另一方面,償債的壓力致使經理人員為了避免清算失去權力而設法提高資本收益率。正是由於債務資金的這些作用,所以債權人的權益保護倍受關注,儘管各國的債權人保護制度不同,但對企業注資份額較大的債權人來說,都會採取積極的干預策略,來制約經理的行為。

作為企業集團治理結構實現的前提:界定清晰的財務主體,建立激勵約束相容機制;由於公司內部之間存在著資訊不對稱,這種資訊不對稱導致了經理人員的“機會主義”與偷懶行為,損害了股東的利益。在財務方面主要表現有:利用釋出虛假財務資訊,誤導投資者和債權人財務決策,加大股東的投資風險;運用股東對經理人員日常財務經營決策不得干涉的要求,經理人員通過增加其在職消費或與其他人進行合謀行為謀取自身利益而損害股東利益;或者因玩忽職守作出錯誤的財務決策,以損害公司的利益。這些行為,將會制約分層財務決策機制的順利實施,為此,必要通過在公司內部建立激勵約束相容機制,協調各層之間的利益關係,以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的財務目標。

由此可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的分層財務決策機制構成了企業集團治理結構的主要內容,它們之間各司其職,互相制衡。其中,財務戰略決策權掌握在股東會和董事會,日常財務決策權和財務執行權掌握在經理人員手中,而財務監督權在公司內部則是分散配置的。

所以建立健全的企業集團治理結構,有利於提高公司財務決策效率,完善公司企業集團治理結構,加速現代化企業制度的建設。它對於我國企業財務制度創新,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目前我國企業普遍存在的財產所有者缺位、出資者所有權與企業法人財產權不分,就是因為沒有構築合理的產權結構;企業財務經理人員出現“逆向選擇”、“道德風險”以及“內部人控制”等現象,就是因為沒有對財務經理人員建立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包括報酬激勵約束、控制權激勵與約束、聲譽激勵與約束、市場激勵與約束等主要機制;而企業內部財務決策失效甚至失誤,就是因為沒有建立相應的分層財務決策機制,包括財務戰略決策與財務戰術決策機制,集權型、分權型、集權分權結合型等權力配置模式。

因此企業財務制度創新的目的,就是要建立高效、富有活力、激勵約束相容的企業集團治理結構。

作為一名合格的財務人員,在企業日常的會計工作中,對具體經濟業務只掌握基本的會計處理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對《高階財務管理》等課程的學習,理論結合實際,分析運用相關的制度和政策才能把財務工作做得更好。

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14

這一學期通過對財務管理的學習,我不僅對財務管理的定義、內容和職能有了一定的瞭解,而且我對財務管理的目標、財務管理對企業的意義、財務管理的手段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但我知道這是遠遠不夠的,這些知識僅是理論,只有把它們應用到實際當中,才能發揮其重要意義。不過,這一學習過程使我樹立財務管理觀念,深刻的認識了貨幣的時間價值,也養成了我關注熱點經濟時事的習慣,這就是我的收穫。相信在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所學的這些知識一定能夠發揮其實際意義!

通過這些天對《財務管理學》的學習,我覺得上財務管理課程能得到的`的收貨就是建立財務觀念和簡單的資料蒐集整理流程,也使我對財務管理有了一個從淺到深的認識,才知道這門學科和我以前所感覺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簡單,不僅僅是要記住放在數值背後的涵義和潛在表現上,而是要理解各種比率的公式和推導過程。現就我對近幾天的學習心得體會做如下總結:

首先,通過學習,使我真正的認識到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企業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之中。財務管理也是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財務管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如:企業財務管理的合理性會促使企業加強管理和核算、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從而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系統有效的財務管理是為了企業價值的化。作為股份制企業,我們明確了具體目標:企業籌資管理目標、企業投資管理目標、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目標、企業收益分配管理目標等。

其次,我知道了財務管理學的所包含的主要內容,具體總結如下:一是要了解一個公司的經營狀況情況,重點要掌握一篇報告:即財務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三部分;二組詞彙:即反映企業在特定時點狀況的詞彙,包括資產、負債、股東權益,和反映企業在一定期間經營情況的詞彙,包括收入、費用、利潤;三張報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二是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的“現在時”,即企業現在的健康狀況如何;利潤表反映企業的“過去時”,即企業過去“怎麼樣”;現金流量表透視企業的“將來時”,即企業將來“怎麼樣”。三是對資產負債表要做到“三看三注意”:三看主要是一看資產增減變化並找到變化的原因;二看健康,如負債率是否高,短期償債能力是否強等;三看真實的企業,利潤是可以幹出來的,也是可以算出來的。三注意主要是:一要注意表中的資產代表歷史,而歷史不代表現實;二要注意表中的負債可能是風險,而表外的“或有負債”也許是更大的風險;三要注意表中的資產是企業的資源,但不代表全部,如品牌、營銷網路、人力資源等無形資產無法在表中體現。四是對利潤表要做到“五看”:一看結果;二看結構;三看成績:關注財務成果、市場表現、基本業務活動等三個層面問題;四看問題:獲利能力,包括銷售毛利率、主營業務利潤率、銷售淨利率、總資產報酬率、淨資產收益率等指標;五看人的因素對計算結果的影響,如成本結轉方法、折舊計算方法、費用攤銷方法。五是對現金流量要關注。什麼是“現金”?對企業老總說,現金就是企業的“血液”;對財務人員說,現金就是貨幣資金,包括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和現金等價物。六是制定管理制度的一個重要作用是讓好人不變壞,讓壞人沒機會。過去的經驗不一定是良藥,必須認識到每一步決策都不是重複過去,而是創造未來,而且思維定式永遠存在,需要不斷地打破它,克服它,有了好的開始,仍要努力經營,保證決策正確,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最後,我覺得財務管理是一個把企業從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過渡的重要工具。就像以前的那個在國際象棋的棋盤上放小麥粒的故事一樣。國際象棋一共八八六十四個格子,如果不算過的話誰知道從一粒開始每次加多一倍的話到最後一個格子已經是天文數字了?財務管理也一樣,不算不知道。可能一算真得嚇一跳。我在工作中遇到過在生產時是熱火朝天,但實際上年底還虧本的例子,所以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就是很好的例證。

以上是我的在這幾天學習的一點點心得,雖然在這短短几天可能不會學到太多的東西,但是卻使我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夠掌握並樹立財務管理觀念就是我的收穫了,也為我在後續財務管理的學習方面起到了引路和指導的作用。

學習管理會計心得體會15

為進一步提升全行財務會計管理水平,持續優化財務會計管理基礎和執行機制,推進財會管理精細化、現代化、規範化、標準化建設。根據市行的會議精神指示,我們農行xx支行於8月4日開始在全行組織學習《中國農業銀行xx市分行“財務會計精細化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的內容。經過一個多月的學習,作為一名普通的櫃員,我對此次學習有以下體會。

銀行財務會計精細化管理就是以科學的管理手段和制度為平臺;以提高銀行效益為目標,細化財務會計管理內容;以精細為起點,對每一個崗位、每一項具體的業務,都建立起一整套相應的工作流程和業務規範。在實際操作中狠抓落實,並將財務會計管理的觸角延伸到銀行的各個經營環節,通過發揮財務會計的監督職能,拓展財務會計管理與服務職能,實現財務會計管理零死角,挖掘財務活動的潛在價值,從財務會計管理方面探索精細化管理的新路子,並以此為導向,推動全行業務經管理工作的精細化程序。

我行實施財務會計精細化管理,是提升全行內部基礎管理水平的'重要路徑之一,是構築全行合規管理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關鍵所在,是貫徹落實總行“基礎管理提升年”活動和省銀監局“合規建設提升年”活動的重要舉措,也是履行“財會管理,業務服務、經營保障”三大財會管理職能,充分發揮財會部門作為全行“戰略傳導、資源配置、核算管理、業績評價、風險控制”五大中心作用的具體工作安排,將對提高我行市場競爭力和價值創造力具有特別的意義。

在一個多月的學習過程中我對財務會計的基礎管理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嚴格防範、有效控制會計操作風險為目標;以嚴格執行和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為著力點,全行聯動,業務推動。優化財務會計管理手段,深化財務會計管理內容,對每項工作要求做到“精確、細緻、規範、嚴格”.

對於我們櫃員來說,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規範處理每一筆業務、規範操作每一個環節,全面促進財會業務操作的流程化、規範化管理。堅持集體學習與自學相結合、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廣泛、持久、全面地學習,及時掌握新的業務知識,強化規範操作的制度觀念,提高業務處理水平和風險防範意識,提高道德操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