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物流公司實習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6W

摘要:探討了鐵路貨物運輸企業向現代物流業拓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而分析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變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傳統鐵路貨物運輸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拓展的思路及對策。

有關於物流公司實習報告

關鍵詞: 鐵路貨運;現代物流;拓展

中國加入WTO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國物流產業出現了加速發展的趨勢,成為了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傳統的鐵路貨運已不能滿足現代物流發展的需要,必須向提供運輸、倉儲、包裝、配送、流通、加工、資訊處理等多種服務的現代物流業發展。這無疑對承擔著我國重要運輸任務的鐵路運輸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對機遇和挑戰,傳統鐵路貨運業必須加快向現代物流業轉化的步伐,並把貨運物流業作為鐵路運輸業發展的戰略目標。通過資源整合,逐步使鐵路從傳統的、以運輸為主的企業轉變為規模經營、系統服務、現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成為我國綜合物流系統的中堅力量。

1. 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業拓展需解決的問題

1.1 要建立與物流業相適應的運輸組織體系

要以安全、快速、準時、方便為原則,對現有運輸組織體系進行優化,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約式管理轉化。在安全上,要全力保證所運輸貨物的安全,並建立合理快速的賠償機制,對客戶發生的以外損失,能夠即使予以賠償,打造鐵路良好的信譽。在快速上,對既有線路要進一步提速,特別加大貨物列車的提速力度,並在運輸組織上建立速度機制,一切以速度為中心。在準時上,要以時效為目標,對車、機、工、電、輛各個部門的作業建立相關的考核機制,要實現貨物列車客車化,做到定點、定線、定編組,使貨物列車按時刻執行,以保證到期限。在方便上,要改革目前的鐵路承運和交付手續,調整視窗設定、簡化辦理程式、統一服務標識,並融合其他運輸代理企業和其他運輸方式,做到全程代理和門到門服務。

1.2 要建立網路化的物流組織

鐵路貨運部門應按照物流原理和貨主需求擴充套件其業務範圍,延伸其運輸產品、豐富完善其服務功能,使鐵路貨運業務向更高層次的物流網路轉化。

(1)

建立物流中心。a.以大企業為服務物件,利用專用線的連線優勢,從該企業原材料的購買、運輸、儲存、供應到產品的儲存、運輸、銷售進行全方位服務。b.

以大型市場和貨物集散地為中心,包攬商品的供應、運輸、儲存和商品的銷售和傳送。c. 以各大港口為中心,圍繞出港貨物的銷售、傳送、運輸進行服務。d.

以各較大城市的貨場為中心,圍繞城市的物流中心、大型商場進行服務。總之,要堅持“抓大放小”的原則,以貨物和商品的集散地為重點,建立物流中心,而捨棄那些管理水平差、服務不好、生產效率低的車站。

(2) 各物流中心要以資本或業務為紐帶,把依附的延伸服務企業和短途運輸企業進行整合和重組,形成合力。

(3)

對各物流中心進行集中和聯合,以現代企業制度為模式,組成大型物流企業集團,形成高度集中、協調運轉的全國性、規模化物流網路,以適應物流業集中化的要求。

(4) 要與海運、空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建立協作關係,互惠互利,建立多種運輸有機結合的運輸體系,實現多式聯運和門到門服務,共同建造現代物流服務。

1.3 要加強物流業的現代化建設

反映快速化、功能整合化、服務系統化、目標廣泛化、手段現代化、作業規範化、組織網路化、經營市場化、資訊電子化是現代物流的特徵。所以,要建成真正的物流企業,必須加強現代化的建設。

(1)

要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網路技術。資訊網路技術是構成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物流服務效率的重要技術保障。應積極利用網路技術,建立網路資訊系統、貨物跟蹤系統、電子資料交換、存貨管理系統,通過網路平臺和資訊科技將營業站及經營網點連線起來,既可以優化企業內部資源配置,實現管理的科學化、系統化、數字化和對貨物運送進行全程的跟蹤監控;又可以通過網路與使用者、製造商及相關單位聯結,實現資源共享、資訊共用,對物流各環節進行實時跟蹤、有效控制與全程管理。

(2)

加快先進適應技術的推廣應用。廣泛採用標準化、系列化、規範化的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機具設施及條形碼等技術。借鑑國際上比較成熟的物流技術和服務標準,加快對鐵路貨運物流服務相應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

2. 鐵路貨運企業開展物流的優勢及劣勢分析

2.1 優勢分析

2.1.1 外部優勢

(1) 政策支援。

國家經貿委、鐵道部、交通部等6部委在XX年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若干意見》,為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礎,也說明國家鼓勵已具備一定物流服務業務專長、組織基礎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業加速向物流領域轉變,儘快形成競爭優勢,成為中國物流發展的領先者,而鐵路就是具有此優勢的大型企業。

(2)

門檻較低。我國現代物流發展正處於起步階段,整個物流產業受條塊分割管理模式影響,物流中心沒有規模效益,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加上物流業的大門還未完全對外開放,使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業拓展的門檻較低。

(3)

需求旺盛。我國境內的“三資企業”和跨國公司、國內新型大中型企業,國有大型企業急切地要求將原有的物流活動剝離出來,把物流活動交給專門的物流提供商,通過合同、物流、設施租賃多種形式獲得及時性、準確性較高的物流服務。

2.1.2 內部優勢

鐵路企業開展物流服務具有很多內部優勢。

(1)

具有完備的組織物流系統執行的基礎物質條件。鐵路擁有近7萬km營業線路連線各主要水、陸口岸,並通過眾多專用線深入工礦企業,形成了點多、線長、面廣、基本覆蓋全國的鐵路運輸網路,吸引了國民經濟幾乎所有行業中各個層次、不同型別的企業以及個人,具有最廣泛的客戶群;鐵路擁有大量的貨運站、貨場及倉庫,尤其是設置於港口和陸路口岸及大城市的貨運樞紐站場,已具備實現包裝、倉儲、裝卸、中轉、配卸等物流服務的基本能力,具有發展成現代化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有利條件。另外,還擁有較完備的裝卸、搬運和儲存系統。

(2)

具有日漸完善的計算機資訊管理系統及網路。資訊系統是物流企業生存的必要條件,某種意義上講,擁有資訊系統比擁有車隊和倉庫更為重要。鐵路目前已形成了以光纖為載體、覆蓋全路60%的有線傳輸網,覆蓋14個鐵路局1800個站點的資料網,覆蓋14個鐵路局及所屬分局的衛星通訊網、電視電話會議網和機關計算機區域網。適應鐵路現代化運輸指揮的排程通訊系統,鐵路運輸資訊系統(TMIS)也已聯網執行,排程資訊管理系統(DMIS)一期工程已完成,4條主幹線已全部開通。到XX年,將初步建立鐵路電子商務體系,實現鐵路各業務資訊系統的綜合利用和資料、資訊共享。

(3)

具有管理資源優勢和品牌信譽優勢。鐵路運輸業作為專業化的運輸企業,對貨物的性質和貨物的保管、分類、儲存、運輸、配送以及客戶需求、銷售渠道等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經營管理制度,建立了一批專業人才隊伍。1995年成立的中鐵快運有限公司已經佔領了鐵路行包的物流市場,該公司業務量每年以20%~25%的速度增長,現已發展成為大型國有物流企業,為鐵路全面開展物流服務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鐵路的貨物快運服務體系、集裝箱運輸體系、多式聯運服務體系及鐵路中轉快運運輸網路都在啟動建設和日益完善之中,這些都將成為鐵路運輸新的經濟增長點,並將成為鐵路開展物流服務的切入點。

2.2 劣勢分析

2.2.1 陳舊、過時的管理體制制約了鐵路貨運的發展

長期以來,鐵路系統集"高度集中、大聯動機、半軍事化"特點於一身,計劃經濟色彩濃重,甚至被稱為"中國計劃經濟體制的最後堡壘"。鐵路運輸的獨家經營,使鐵路上下習慣了以"老大"模樣自居,降低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物流活動效率。

體制的僵化反映在物流控制層面與作業層面的表現為:對物流服務不夠重視,還在用同一物流服務水平對待所有的顧客,難以及時對物流服務進行評估,對市場形式、競爭對手狀況等資訊掌握較少,在整個物流系統與外界的互動中調整緩慢。

由於嚴重的政企不分,有資料顯示在1987-1997年間,國鐵系統的客貨週轉量僅增加62%,而運輸總成本卻上升了412%。

2.2.2 鐵路運輸基礎相對脆弱、仍處於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

第一,運輸網規模總量不足,地區發展不平衡。目前,我國現有的運輸網路密度低,跨區域幹線運輸通道不足,主要鐵路幹線運輸負荷過重,運輸能力不適應市場需求。

第二,結構矛盾突出。運輸設施的統籌規劃建設、運輸裝備的發展以及運輸經營管理都尚未形成有機整體。鐵路網路結構不盡合理,繁忙線路客貨混行影響了速度的提高和效率的發揮。

第三,技術裝備水平與運輸質量不高。我國鐵路運輸硬體設施的總體技術水平仍然很低,複線和電氣化率不高,運營管理自動化等尚處於起步階段。

2.2.3 對現代物流發展的認識與準備不足

隨著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那些適合鐵路長距離運輸的煤炭、礦石等大宗原材料、粗加工、半成品貨源比重在下降,而一些個小體輕、產品附加值高、批量小、時效性強的貨源比重在上升,這就要求隨著物流市場中產品的特性和物流執行計劃的變化來調整顧客服務水平。但是,目前鐵路貨運部門技術裝置落後,不熟悉國際物流企業的運作方式,服務網路和資訊系統不健全,對現代物流發展的認識與準備不足,反應遲鈍。比較其它競爭對手速度方面不如航空運輸,靈活便捷方面不如公路運輸,價格低廉方面不如水路和管道運輸,在以產品定向和以客戶定向的服務方面,都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

(3)

需求旺盛。我國境內的“三資企業”和跨國公司、國內新型大中型企業,國有大型企業急切地要求將原有的物流活動剝離出來,把物流活動交給專門的物流提供商,通過合同、物流、設施租賃多種形式獲得及時性、準確性較高的物流服務。

2.1.2 內部優勢

鐵路企業開展物流服務具有很多內部優勢。

(1)

具有完備的組織物流系統執行的基礎物質條件。鐵路擁有近7萬km營業線路連線各主要水、陸口岸,並通過眾多專用線深入工礦企業,形成了點多、線長、面廣、基本覆蓋全國的鐵路運輸網路,吸引了國民經濟幾乎所有行業中各個層次、不同型別的'企業以及個人,具有最廣泛的客戶群;鐵路擁有大量的貨運站、貨場及倉庫,尤其是設置於港口和陸路口岸及大城市的貨運樞紐站場,已具備實現包裝、倉儲、裝卸、中轉、配卸等物流服務的基本能力,具有發展成現代化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有利條件。另外,還擁有較完備的裝卸、搬運和儲存系統。

(2)

具有日漸完善的計算機資訊管理系統及網路。資訊系統是物流企業生存的必要條件,某種意義上講,擁有資訊系統比擁有車隊和倉庫更為重要。鐵路目前已形成了以光纖為載體、覆蓋全路60%的有線傳輸網,覆蓋14個鐵路局1800個站點的資料網,覆蓋14個鐵路局及所屬分局的衛星通訊網、電視電話會議網和機關計算機區域網。適應鐵路現代化運輸指揮的排程通訊系統,鐵路運輸資訊系統(TMIS)也已聯網執行,排程資訊管理系統(DMIS)一期工程已完成,4條主幹線已全部開通。到XX年,將初步建立鐵路電子商務體系,實現鐵路各業務資訊系統的綜合利用和資料、資訊共享。

(3)

具有管理資源優勢和品牌信譽優勢。鐵路運輸業作為專業化的運輸企業,對貨物的性質和貨物的保管、分類、儲存、運輸、配送以及客戶需求、銷售渠道等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經營管理制度,建立了一批專業人才隊伍。1995年成立的中鐵快運有限公司已經佔領了鐵路行包的物流市場,該公司業務量每年以20%~25%的速度增長,現已發展成為大型國有物流企業,為鐵路全面開展物流服務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鐵路的貨物快運服務體系、集裝箱運輸體系、多式聯運服務體系及鐵路中轉快運運輸網路都在啟動建設和日益完善之中,這些都將成為鐵路運輸新的經濟增長點,並將成為鐵路開展物流服務的切入點。

2.2 劣勢分析

2.2.1 陳舊、過時的管理體制制約了鐵路貨運的發展

長期以來,鐵路系統集"高度集中、大聯動機、半軍事化"特點於一身,計劃經濟色彩濃重,甚至被稱為"中國計劃經濟體制的最後堡壘"。鐵路運輸的獨家經營,使鐵路上下習慣了以"老大"模樣自居,降低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物流活動效率。

體制的僵化反映在物流控制層面與作業層面的表現為:對物流服務不夠重視,還在用同一物流服務水平對待所有的顧客,難以及時對物流服務進行評估,對市場形式、競爭對手狀況等資訊掌握較少,在整個物流系統與外界的互動中調整緩慢。

由於嚴重的政企不分,有資料顯示在1987-1997年間,國鐵系統的客貨週轉量僅增加62%,而運輸總成本卻上升了412%。

2.2.2 鐵路運輸基礎相對脆弱、仍處於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

第一,運輸網規模總量不足,地區發展不平衡。目前,我國現有的運輸網路密度低,跨區域幹線運輸通道不足,主要鐵路幹線運輸負荷過重,運輸能力不適應市場需求。

第二,結構矛盾突出。運輸設施的統籌規劃建設、運輸裝備的發展以及運輸經營管理都尚未形成有機整體。鐵路網路結構不盡合理,繁忙線路客貨混行影響了速度的提高和效率的發揮。

第三,技術裝備水平與運輸質量不高。我國鐵路運輸硬體設施的總體技術水平仍然很低,複線和電氣化率不高,運營管理自動化等尚處於起步階段。

2.2.3 對現代物流發展的認識與準備不足

隨著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那些適合鐵路長距離運輸的煤炭、礦石等大宗原材料、粗加工、半成品貨源比重在下降,而一些個小體輕、產品附加值高、批量小、時效性強的貨源比重在上升,這就要求隨著物流市場中產品的特性和物流執行計劃的變化來調整顧客服務水平。但是,目前鐵路貨運部門技術裝置落後,不熟悉國際物流企業的運作方式,服務網路和資訊系統不健全,對現代物流發展的認識與準備不足,反應遲鈍。比較其它競爭對手速度方面不如航空運輸,靈活便捷方面不如公路運輸,價格低廉方面不如水路和管道運輸,在以產品定向和以客戶定向的服務方面,都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

3. 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業拓展的必要性

3.1 滿足顧客需求的需要

目前,鐵路運輸業的顧客需求發生了重大變化,消費市場顧客需求已從“少品種、大批量、少批次、長週期”轉變為“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短週期”。為適應顧客需求的這一重大變化,商流渠道發生大規模重組,帶來物流渠道的重組。在物流領域出現了為顧客提供物流、配送服務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傳統的儲存、運輸、包裝等服務在物流渠道的重組逐步為整合化、系列化、增值化的現代物流、配送服務所取代,新興的非國有(包括外資)物流企業逐漸出現並正在逐步佔領物流市場。如在珠江三角洲,鐵路貨運服務的物件90%以上為代理商。為此,鐵路運輸業有必要隨著顧客需求的變化進行調整。

3.2 鐵路自身發展的需要

首先,現代物流強調的是對客戶的全方位服務,而不僅僅是完成貨物位移。因此,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業的拓展,將給鐵路貨運業帶來全新的經營思想和管理理念,極大地促進鐵路運輸服務質量與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次,現代物流業是一個基於資訊化和網路化的高新技術產業,它所要求的物流資訊交流和共享系統,微電子技術、自動化倉儲和裝卸系統、聯運化和標準化,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通訊系統、條形數碼、電子資料交換系統等技術,將極大地推進鐵路運輸特別是貨運組織工作的進步,推進鐵路的產業進步和產業升級。因此,向現代物流業拓展是鐵路貨運自身發展的需要。

3.3 提高鐵路貨運在運輸市場競爭力的需要

現代物流的運輸組織主要方式是在集裝箱的多式聯運和門到門的運輸基礎上形成點到點的網路化物流運輸,鐵路貨場能否成為網路化物流運輸中的一個節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貨場是否具備完善的物流服務功能,能否抓住現代物流網路形成的有利契機,促使我國鐵路貨運的競爭力能否提高的關鍵因素。鐵路物流中心提供的換裝、分撥、配送、加工、聯運等一系列物流服務,能夠保證將貨場以最經濟、快捷、準確、安全的方式送達下一級配送中心或是直接送達使用者手中,發揮物流運輸節點的作用。這是提高鐵路貨運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總之,隨著中國加入WTO,鐵路企業在想方設法提高效率和效益,以保證有實力參與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開展現代物流服務是其增效的方式方法之一。加入WTO後,服務貿易的自由化將使大型國際物流公司湧入中國市場,它們具有全球性的物流服務網路,完善統一的物流服務理念和管理體制,發達的資訊服務系統及國際大客戶間的長期服務關係,這一方面會使物流市場的競爭空前加劇,但另一方面,對鐵路吸引和借鑑國外同類企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快和推動物流服務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鐵路應抓住這一契機,在進行貨運體制改革的同時,開展物流化服務,無疑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鐵路貨運向物流業拓展的思路及對策

4.1 立足現有資源,拓展服務業務,積極變革轉型

鐵路目前的貨運流程為:託運人與鐵路籤訂貨物運輸合同,車站在貨運合同上籤訂貨物搬入或裝車日期,貨物裝車後經鐵路運輸至到站交付。鐵路與客戶簽訂的貨運合同一般有三種:形式:即整車大宗貨物貨運合同;其他整車貨物貨運合同;零擔貨物和經集裝箱運輸的貨物貨運合同。

鐵路開展物流服務的第一步就應以運輸合同內容為切入點,拓展服務業務。服務包括貨代公司在發貨點負責託運受理、上門服務、上門接貨、代辦託運手續、計算費用,以及開展為客戶辦理包裝、流通加工、保管、進行分揀和配送等業務。進一步發展後,向上可延伸到市場調查與預測,向下可延伸到物流諮詢、物流方案規劃也製作、物流系統設計等。

(1)

貨物包裝。物流研究認為,包裝與物流的關係比包裝與生產的關係要密切得多。包裝應進入物流系統之中。包裝可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運輸包裝,另一類是銷售包裝。目前,鐵路在辦理貨物承運時,將運輸包裝作為託運人應盡的義務,要求託運人根據貨物的性質、重量、運輸距離、氣候以及貨物裝載等條件,使用符合運輸要求、便於裝卸和保證貨物安全的運輸包裝。今後,作為物流企業,鐵路貨運部門完全有能力開展運輸包裝業務,代託運人進行貨物的運輸包裝。另外,鐵路可根據客戶的要求,開展貨物的銷售包裝業務,實現這一環節的增值服務。

(2)

貨物保管。保管是物流各大環節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鐵路貨運站絕大多數的貨場都有不同的型別的倉庫,目前主要用於貨物承運後至裝車前的保管、貨物到達卸車後至交付前的暫存以及零擔貨物的中轉保管,倉庫利用效率不高,造成資產的閒置浪費。若能將倉儲保管的範圍擴大,真正發揮現有資源的用,無疑將推動貨運站作為物流結點的功能的建立。

(3)

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指某些原材料或產成品從供應領域向生產領域,或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流動過程中,為了有效利用資源、方便使用者、提高物流效率和促進銷售,在流通領域對產品進行的初級或簡單加工,是物流工程中“質”的昇華。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以儲存產品為主要目的加工,如易腐貨物的保鮮加工、絲麻棉織品的防蟲防黴加工、金屬的防鏽加工、水泥的防潮加工等;為適應多樣化的流通加工,如鋼材卷板的剪下加工、木材改制的加工等。另外,流通加工還包括除區雜質的加工、生產延伸的加工和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加工。鐵路在流通加工方面是一空白。鐵路開展物流服務,應本著補充完善的原則,從客戶的需求角度去創造流通加工這種物流需求。可先從有穩定貨源並已長期合作了多年的客戶入手逐步展開。

(4)

貨物配送。配送是從物流結點至使用者的一種特殊送貨形式,在全面配貨的基礎上,完全按客戶要求(包括種類、品種搭配、數量、時間等)所從事的服務性工作,是一種“門到門”的服務。鐵路貨運站作為區域幹線運輸的結點,一直忽視物流結點應有的貨物包裝、分揀、保管、加工及配送作用,鐵路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根據貨運站所處的位置及貨運量將某些貨運站發展成為物流基地、配送中心,根據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運輸、倉儲、配送等一條龍服務,使物流環節最少,運力最省、運費最低,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物流服務。

4.2 整合現有資源,開展綜合性服務,向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

(1)

發揮貨運站作為物流結點的功能。在開展物流服務、完成第一步轉變的基礎上,應重點轉向改革傳統的貨運站和貨場的管理,將鐵路貨運作業、裝卸、包裝、保管、倉儲、流通加工、配送等業務進行整合,將單一的、各自分散的、斷續的業務整合成全程優化的、各環節之間無縫銜接的完整的供應鏈系統,確定每個系統貨場、貨運站的物流服務特性。對於中小貨運站可以將物流服務定位於技術層次較低的簡單物流服務;對於大型樞紐貨運站可以將物流服務定位於需用電子化、資訊化、機械化裝備的現代物流服務。進一步可與公路運輸貨站、港口碼頭、航空貨站集約成為有綜合職能和高效率的綜合物流中心,並與城市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很好得銜接、溝通、協調,分工協作,以實現更大範圍的物流合理化。

(2)

重視資訊化建設。物流的資訊化是指商品程式碼和資料庫的建立、運輸網絡合理化、銷售網絡合理化、物流中心管理電子化、電子商務和物品條碼技術應用等。當前,鐵路首要的是利用先進的資訊科技,建設統一綜合的鐵路貨運物流化運營管理資訊系統,提供一個經濟執行的工具和平臺,形成一個具有網上交易、物品追蹤查詢、密約提取、倉儲管理、個性化服務、電子支付、客戶管理、代理商管理等功能的一體化物流電子商務平臺,使鐵路貨運資訊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有效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在倉儲管理上向智慧化、資訊化發展,通過計算機網路、條碼自動識別技術、射頻技術等,達到從計算機中快速查詢各倉庫的庫存情況,幫助管理者對貨物進行合理的管理和調配。在運輸過程中,鐵路可藉助運輸管理資訊系統(TMIS),實現在途貨車和貨物的跟蹤,也可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地理資訊系統(GIS),隨時監控和排程,及時獲取有關貨物運輸狀態的資訊,如:貨物的品種、數量、在途情況、交貨期限、發貨地和到達地、貨主等,使貨物的運輸快速、準確。在資訊的交換上應採用電子資料交換(EDI),達到加快檔案的傳遞速度、避免檔案的重複錄入、減少差錯的目的。鐵路資訊化的建設應根據實際逐步推進,使資訊科技為鐵路貨運業的發展起到切實的作用。

(3)

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現代物流設計多學科、多領域,而其中每一個領域都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這就要求必須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高素質人才,尤其是高階複合型人才、高階軟體開發人才。鐵路企業在這方面要有自己的計劃和目標,要營造吸引物流人才的氛圍和機制,在實踐中有意識地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吸納一批精通運輸、倉儲業務,善於運用現代資訊手段,深諳物流運作規律的人才,建設好自己的物流專業隊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