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實習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4W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實習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學實習報告

中學實習報告 篇1

我們小組十一人分別負責七年級年級和高一年級的歷史課堂教學,其主要工作包括聽課、備課、試講、授課、說課、批改作業和試卷、開展歷史活動課等。

1主要工作

聽課。從教育實習工作之始,我們十一人分別在國中部與高中部就開始了聽課工作。除了對應的原任歷史教師外,我們還聽了包括八年級級、九年級級、高二級與高三級歷史教師的課,囊括了七年級上冊、八年級上冊、九年級上冊以及三個必修模組,博採眾長。除了擁有豐富經驗的在職歷史教師外,我們還互相聽課,彼此提出建議,共同進步。這不僅包括了國中部之內與高中部之內的聽課,我們還經常彼此交流,國中部的實習隊員到高中部聽課,高中部的實習隊員到國中部聽課。除此,我們小組還共同前往廣州市第十中學與沙滘中學,聆聽來自其他實習小組成員的公開課。在授課期間,我們仍然堅持聽原任歷史教師或者同班隊員的課,充實自己的教學設計,力求保持每個班教學的連貫性。集百家之所長,我們每人至少寫下了十五篇聽課記錄與評課記錄,作為以後教學工作的參考範例。

備課。在通過聽課吸取歷史教師們豐富經驗的基礎上,我們開展了彼此的備課工作。我們通過細心領會課程標準、研讀各類教學參考書籍、詢問原任歷史教師、集體備課討論等方式,把心理學、教育學、中學歷史教學法的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之中,編寫好每一課的詳細教案,製作好每一課的課件。而且,對於我們編寫的教案和製作的課件,我們會分別交予原任歷史教師與李芳清老師,在他們的指導下再進行修改,草稿即成,又復毀之,經過多次修改後才正式定稿。

試講。光在老師們的指導下修改教案和課件是不足夠的,我們還會經過多次試講,請原任歷史教師或李芳清老師指正,才敢把自己的教學設計運用到真正的課堂上。譬如《古代希臘民主政治》一課,高中部的每位隊員都試講了至少兩遍,互相吸收彼此的經驗,跟原任歷史教師和李芳清老師反覆討論,才最終落實教學設計。

授課。俗話有“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之說,我們經過反覆地完善教案、修改課件、模擬試講後,終於站上講臺,一展平生之所學。在國中部,每位隊員每週授課一節,每節四或六個課時,實習期間共授課五節,課時約二十六個;在高中部,每位隊員實習期間共授課三到五節,課時六個。僅僅把原來的教學設計運用到真實的課堂上是不夠的,我們每位隊員都秉著高度的責任感以及樂學的心態,靈活地進行課堂反思和課後完善。譬如丁智勇在講授《大一統的漢朝》一課時,感覺自己整個授課過程比較悶,於是在“獨尊儒術”的難點處理上設計了一個話劇來提高趣味性,在接下來的授課中形成了活躍的課堂氛圍。又如李捷盈在講授《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一課時,出現較嚴重的拖堂情況,於是在非教學重點環節減少不必要的解釋,終於在一課時內完成了完整的教學。

說課。除了日常的從備課、試講到授課以外,針對以後教師招聘中必不可少的說課競賽,我們在李芳清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兩次說課。李老師根據我們每位實習隊員的優缺點進行點評,提出建議,並鼓勵我們在實習結束後繼續進行說課演練。

批改作業和試卷。授課只是把知識與學習方法傳達給學生,學生的掌握效果如何仍然需要反饋得知,而批改作業和試卷則是教師獲取反饋資訊的常用手段。因此我們的實習隊員常主動提出幫助原任歷史教師批改作業和試卷。譬如高中部的實習隊員們在批改學生第一單元的作業時,發現學生仍然以國中死記硬背史實為學習歷史的主要方法,對於閱讀歷史材料獲取有效資訊的閱讀理解能力仍然比較薄弱。於是實習隊員們在第二單元的授課中增加了歷史材料,引導學生從中提取知識點,著力培養學生這方面的技能。

開展歷史活動課。依照學院的教學安排,教育實習期間除了需要完成新知識課的授課以外,還需要開展歷史活動課,充實自己的教育實習經歷。因此我們小組十一人分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歷史活動課,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培養學習歷史的能力為主要目的。譬如楊妙如開展的《走近秦始皇》一課,帶領學生更進一步地瞭解秦始皇,引導學生學會評價秦始皇,落實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所要求的學生“學習客觀地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目標。又如陳俊傑與陳曉清共同開展的《廣州,我最掂》一課,從學生熟悉的廣州歷史遺蹟入手,通過知識競賽的方式引導學生挖掘這些遺蹟背後的歷史故事,進而梳理一個完整的廣州歷史體系,使學生感受獨具地方特色的廣州文化的韻味。再如鄧銘興與羅翠婷共同開展的《歷史很精彩》一課,通過色彩豐富的圖片和影視素材,使學生感受歷史,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並指導學生記憶歷史史實的技巧。

2有待改善

作為實習教師,我們小組十一人的經驗是不足的。儘管我們經常虛心地請教原任歷史教師和李芳清老師,對教學設計進行反覆地修改,但我們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在以後的教學生涯裡進行不斷地琢磨、不斷地改善。

能力與方法目標的落實。根據李芳清老師的意見,無論是國中部的實習隊員,還是高中部的實習隊員,在教學實踐中仍然是以落實知識目標為主,能力與方法兩方面的目標沒有落實得很到位。其實眾所周知,現在大學聯考的考查更重視學生的遷移運用能力以及歷史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對於教材中描述的史實主要是為教師培養學生能力與方法提供媒介。過去傳統的教學過分重視媒介,而沒有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方法的掌握,以致學生在備戰大學聯考的過程中覺得自己越來越難以提升。實際上,從七年級和高一開始,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方法的.掌握,無異於教師進行長線投資,也許剛開始成效不佳,但當學生熟練以後能夠純熟地依靠自己學會知識。然而,我們小組十一人一直以來接受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致自己在站上講臺後仍然沒有完全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對於能力與方法目標的落實尚未非常到位。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落實。既然緊緊圍繞大學聯考的能力與方法目標都沒有很好地落實,那麼相對來說比較虛無縹緲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就更不用說了。根據李芳清老師的建議,落實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於學生識記史實來說,比傳統的死記硬背要更有助於學生的記憶,因為學生有了深刻的體驗過程。既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屬於體驗性的目標,自然要學生自覺地體會得到。然而,無論是國中部還是高中部的實習隊員,在教學實踐中都只是採用描述歷史過程,然後通過三言兩語地點明來進行落實。這樣的方式並不是不好,但並沒有使學生很好地自覺體驗情境,因此從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程度來說是比較牽強的。

教學語言的激情與精準。除了教學目標的落實以外,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小組十一人都具有一個通病,就是教學語言缺乏激情。譬如高中部的原任歷史教師劉老師。他的教學模式並沒有什麼創新性的手段,教學設計相對很多實習隊員來說顯得比較死板,但因為他激昂的語言能夠渲染學生,提起學生的積極性,所以他的課堂並不是沉悶的。相反,儘管我們大部分實習隊員都能夠制定出靈活的教學策略,但缺乏激情的教學語言,有時候並不能夠把那些容易分神的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回來。同時,李芳清老師多次指出我們需要不斷審視自己教學語言的精準,也就是語言的邏輯性與嚴謹性。儘管我們通過撰寫詳細教案審視自己的語言,但在教學實踐隨機應變的過程中,往往因為受到不良習慣的影響,而出現或多或少的失誤。

中學實習報告 篇2

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已經結束了,短短的一個月,讓自己學到了許多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從3月8日進入育才中學的那一刻起,我就深知自己不再只是一名學生,而且還扮演著人民教師和心理諮詢師的角色。所謂為人師表,我都時刻注意著自己的著裝,力圖為老師和同學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在學校領導的安排下,我的指導教師是育才中學初xx班的班主任xxx老師,工作是班主任助理,並且在學校心理諮詢室做諮詢老師。

因為不是師範類專業,沒有教學任務,所以班主任助理的工作就為週一升旗和平時的跟班,觀察學生,並且做了一期道德認知發展的主題班會。同時,在諮詢室和另外兩名一起實習的同學為學校辦了兩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板報,宣傳心理健康知識。

第一部分:道德兩難判斷——“ 海因茲偷藥”班會活動

一、活動目的

目前我國學校道德教育的途徑多種多樣,有學科教學滲透,有純粹課堂道德教學(如思想品德課),有校園文化建設的環境性、隱性的課程影響,有日常行為規範養成等等。然而在實習中,德育工作往往是死板的說教,反而因其明示特性過於強烈而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顯得蒼白無力。在育才中學實習期間我也發現了這類問題。因此,我希望嘗試一種輕鬆愉快的方式(主體發展性德育模式)對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進行了解,並促進積極的道德思維從而促進其道德認知的發展。

二、理論基礎

勞倫斯?科爾伯格(berg/1927-1987)是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也是現代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創立者。沿著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研究兒童道德判斷的路線,在兒童道德認知發展與道德教育領域構建了一個包括道德發展的哲學、道德發展的心理學以及道德教育的實習策略的龐大理論體系。“道德兩難問題討論法”是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運用於兒童道德教育實習而提出的重要方法。

所謂“道德兩難”,是指同時涉及兩種道德規範且兩者不能兼顧的情境或問題。它以道德兩難故事為基本材料,讓兒童對故事中的道德問題進行討論並回答圍繞該故事提出的相關問題,以此判斷兒童所處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並引導和促進其進一步發展的方法。該方法的關鍵在於要以兩難故事誘發兒童的認知衝突,促進積極的道德思維從而促進其道德判斷的發展。他把道德教育的目的定為促進道德判斷和道德思維能力的發展。

最著名的道德兩難的例子就是科爾伯格虛構的“海因茲偷藥救妻兩難”,“不許偷盜”和“救人性命”,兩條道德規範狹路相逢,發生不可避免的衝突。海因茲必須在二者之間做出抉擇,遵守“不許偷盜”規則必須違背“救人性命”的規則。任何行為決斷都會違背其中的一條規範,所以“道德兩難”。

(故事內容及問題,見附錄一)

科爾伯格通過對10多不同國家的被試進行研究,發現儘管種族、文化和社會規範等各方面都不相同,但人的道德判斷隨年齡發展而發展的趨勢卻是一致的,他發現的道德判斷的3種水平和6個階段具體是:

(1)前習俗水平(0~9歲):處在這一水平的兒童,其道德觀念的特點是純外在的。他們為了免受懲罰或獲得獎勵而順從權威人物規定的行為準則。根據行為的直接後果和自身的利害關係判斷好壞是非。這一水平包括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懲罰與服從定向階段。在這一階段兒童根據行為的後果來判斷行為是好是壞及嚴重程度,他們服從權威或規則只是為了避免懲罰,認為受讚揚的行為就是好的,受懲罰的行為就是壞的。他們還沒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處在這一階段的兒童對海因茲偷藥的故事可能會作出這樣兩種不同的反應:贊成者認為,他可以偷藥,因為他先提出請求,又不偷大的東西,不該受罰;反對者則會說,偷藥會受到懲罰。

第二階段:相對功利取向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道德價值來自對自己需要的滿足,他們不再把規則看成是絕對的、固定不變的,評定行為的好壞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如他們對海因茲偷藥的故事可能會有這樣的說法:贊成者會說,他的妻子需要這種藥,他需要同他的妻子共同生活;反對者則會說,他的妻子在他出獄前可能會死,因而對他沒有好處。

科爾伯格認為,大多數9歲以下的兒童和許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認識上都處於前習俗水平。

(2)習俗水平(9~15歲):處在這一水平的兒童,能夠著眼於社會的希望與要求,並以社會成員的角度思考道德問題,已經開始意識到個體的行為必須符合社會的準則,能夠了解社會規範,並遵守和執行社會規範。規則已被內化,按規則行動被認為是正確的。習俗水平包括兩個階段。

第三階段:尋求認可定向階段,也稱“好孩子”定向階段。處在該階段的兒童,個體的道德價值以人際關係的和諧為導向,順從傳統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見,謀求大

家的讚賞和認可。總是考慮到他人和社會對“好孩子”的要求,並總是儘量按這種要求去思考。他們認為好的行為是使人喜歡或被人讚賞的行為。

這一階段的兒童聽了海因茲偷藥的故事,贊成者會說,他做的是好丈夫應做的事;反對者則說,他這樣做會給家庭帶來苦惱和喪失名譽。

第四階段:遵守法規和秩序定向階段。處於該階段的兒童其道德價值以服從權威為導向,他們服從社會規範,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權威,以法制觀念判斷是非,知法懂法。認為準則和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因此,應當遵循權威和有關規範去行動。

該階段的兒童聽了海因茲偷藥的故事,贊成者會說,不這麼做 ,他要為妻子的死負責;反對者會說,他要救妻子的命是應該的,但偷東西犯法。

科爾伯格認為大多數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認識處於習俗水平。

(3)後習俗水平(15歲以後):又稱原則水平,達到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斷已超出世俗的法律與權威的標準,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認識,想到的是人類的正義和個人的尊嚴,並已將此內化為自己內部的道德命令。後習俗水平包括兩個階段。

第五階段:社會契約定向階段。處於這一水平階段的人認為法律和規範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種社會契約。他們看重法律的效力,認為法律可以幫助人維持公正。但同時認為契約和法律的規定並不是絕對的,可以應大多數人的要求而改變。在強調按契約和法律的規定享受權利的同時,認識到個人應盡義務和責任的重要性。

對於海因茲偷藥的故事。贊成者認為,法律沒有考慮到這種情況;反對者認為,不論情況多麼危險,總不能採用偷的手段。

第六階段:原則或良心定向階段。這是進行道德判斷的最高階段,表現為能以公正、平等、尊嚴這些最一般的原則為標準進行思考。在根據自己選擇的原則進行某些活動時,認為只要動機是好的,行為就是正確的。在這個階段上,他們認為人類普遍的道義高於一切。

對於海因茲偷藥的故事,贊成者認為,尊重生命、儲存生命的原則高於一切;反對者認為,別人說不定也像他妻子一樣急需這藥,要考慮所有人生命的價值。

科爾伯格認為,兒童道德發展的先後次序是固定不變的,這與兒童的思維發展有關。環境和文化的影響只能決定發展的速度或改變其道德的內容,但不能改變它的發展順序。在生活中,要讓兒童不斷接觸道德環境和道德兩難問題,以促進兒童道德的發展。

三、活動過程

1、活動時間、地點

週四下午第三節活動課(45分鐘)、育才中學七年級四班教室

2、活動方式

小組討論,再每組選代表發言闡述本組觀點

3、開展過程

(1)匯入:先為學生放映心理學雙歧圖圖片,引起學生對心理學的興趣;再講述“海因茲偷藥救妻兩難”故事並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2)將全班48人分為6組,發放列印好的故事及問題,各組討論問題,形成一致觀點。

(3)各組派代表闡述本組觀點。

(4)學生自由發言,評價其他組的觀點。

(5)教師總結。

讓學生們懂得,社會生活真實的情況是比任何難解的數學題更復雜,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責任的承擔,大多數時間,我們的'生活充斥著衝突的張力和選擇的困難。娛樂休閒、日常起居、工作學業……每一個簡單事件都會牽扯到方方面面的諸多因素。而這些因素在某種情況下會因某種原因而“發酵”,構成複雜的矛盾。

(6)為學生呈現另外兩個道德兩難故事,討論發言,鞏固學習效果。

四、反思

1、運用道德兩難故事引起學生的意見分歧和失衡,並讓學生進行討論,這是應用“道德兩難故事法”的關鍵。

2、引導學生在比較中自動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為合理的推理方式,這是應用“道德兩難故事法”的最終歸宿。,教師應啟發學生在討論中積極思考,主動交流和辯論,做出判斷。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考慮他人觀點,協調與他人的分歧,最終引導學生在比較中自動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為合理的推理方式。當然,“知”是為了“行”,當學生能進行正確的道德判斷後,必須採取有效的辦法,鼓勵學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斷付諸行動。

3、從本次班會中我發現學生大多數的道德認知處於“習俗水平”,符合科爾伯格的研究結果。開放式的道德教育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對於理論性較強的學科似乎不太適合,畢竟學生的能力有限,自控力不強。

第二部分:板報宣傳

在實習中我發現,學校大多數人都不瞭解心理健康,甚至對其有很大的誤解,認為心理問題就等於精神疾病,因此我們希望通過以板報的形式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使廣大師生對其有正確的認識。

第一期:“心理健康知識園地”

目的:簡要介紹什麼是心理健康和學校心理健康諮詢等知識。

主要內容:

1、什麼是心理健康?

2、什麼是學校心理健康諮詢?

3、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等於思想政治教育。

4、心理問題不等於精神疾病。

5、心理諮詢不等於窺探內心。

第二期:“學校心理諮詢的內容”

目的:簡要介紹學校心理健康諮詢的內容,澄清師生對學校心理諮詢的誤解,鼓勵大家前往諮詢室諮詢。

主要內容:

1、心理性行為問題

(1)一般適應性問題 (2)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

2、學習問題與障礙

(1)一般性學業與學習行為不良

(2)注意缺陷障礙

(3)學習失能

(4)智力障礙

通過一個月的實習,我深刻體會到身為教師的不易,這個神聖的稱謂承擔的更是一份責任、是無數父母的信賴與希望。作為心理學專業的畢業生,更應懂得學生心靈的建設,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為學生建造心靈的棲息地。同時,面對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制的不完善,我們心理學工作者任重而道遠,願無數同仁為了夢想不放棄、不拋棄。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附錄一:

海 因 茲 偷 藥

歐洲有個婦女患了一種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醫生認為只有一種藥能救她,就是本鎮一個藥劑師最近發明的鐳。藥劑師製造這種藥要花很多錢,而他索價還要高出成本10倍。藥劑師花了400美元製造鐳,而一小劑藥他竟索價4000美元。病婦的丈夫海因茲到處借錢,試過各種合法手段,但他一共才借到xx美元,只夠藥費的一半。海因茲不得已,只好告訴藥劑師,說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請求藥劑師便宜一點賣給他,或允許他賒欠。但藥劑師說:“不行!我發明這種藥就是為了賺錢。”這樣,海因茲試過了一切合法手段,但他都失敗了。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於是他在夜間橇開藥店的門偷了藥,治好了妻子的病。但海因茲因此被警察抓了起來。

問題

1、 海因茲應該偷藥嗎?為什麼?

2、 (如果你贊成偷藥,請回答這一題)如果海因茲不愛他的妻子,他還應該為她偷藥嗎?

(如果你不贊成偷藥,請回答這一題)這與他愛不愛他妻子有區別嗎?為什麼?

3、 假如這個生命垂危的病婦不是他的妻子而是個陌生人,海因茲應該為這個陌生人偷藥嗎?為什麼?

4、 假如這是海因茨鍾愛的寵物,他還應該偷藥救他的寵物嗎?為什麼?

5、 人們做他們能挽救別人生命的事情是重要的嗎?

6、 海因茲偷藥違反了法律,偷藥在道德上是錯誤的嗎?為什麼?

7、 一般地說,人們應該盡力做遵守法律的事情嗎?為什麼?

8、 第七個問題在海因茨行為上如何解釋?

9、 思考一下這個故事,你認為海因茲做什麼才是最負責任的事情?

中學實習報告 篇3

按照我們學校的教育實習工作方案,我們美術b組由思陽老師帶領08級實習學生20人,在泉州現代中學進行了教育實習。經過六週的實習,圓滿地結束了這次實習課程。

實習結束後,應學校及實習學校的要求讓學生寫了“個人實習總結報告”。本屆學生普遍對教育實習的目的明確、態度端正、表現積極主動,都能較好的完成實習任務,給實習中學的師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大多數學生通過實習在多方面獲得了鍛鍊,特別是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上,更是得到了一次學用結合的體驗,學生們對本專業的學習目標和方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把握,為將來從事教育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整個實習過程中,學生們能夠遵守組織紀律,沒有遲到、早退、曠課的現象發生。在為時六週的實習期間,學生們互相團結,彼此交流與促進。雖然學生們天天往返於校內外,但都能自覺地按時去實習學校。

此外,雖然當今多媒體教學已相當發達,但最常用、最方便的教學媒體仍然是黑板和粉筆,板書字跡工整甚至美觀與否也都將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和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好的板書被學生抄作筆記後,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憶起課堂內容;而字跡潦草、難認、不規範的板書讓學生作筆記時無所適從,無法達到板書的效果。教師的板書是否嚴謹、規範,能給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板書中不規範的漢字、標點及格式,常會被學生模仿進了作業本甚至是考卷中。所以在我們學習作為教師各方面的技能的現階段希望能開

設一些書法、粉筆字方面的相應課程或多開展一些此類活動,培養作為教師應有的基本技能。

另外,一個多月前,我上了講臺上了第一堂課,課程進行到半個小時以後,我開始感覺到喉嚨乾澀,疼痛,當時最擔心的莫過於怕自己堅持不了這一節課,好在並沒有這樣,只是喉嚨啞了幾天。後來我發現許多中學老師都有慢性的咽喉炎。而我周圍,我的帶教老師,自從走上教師崗位幾年來一直都聲帶過渡疲勞,聲音嘶啞;辦公室裡另一位新來的處於見習期的新老師也在只上了不到一個月的課時失聲。咽喉炎已經成為許多來教師的職業病。所以我想師範專業的課程中能不能給予我們一些如何發聲,如何保護自己的指導,以便我們在走上三尺講臺後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書",還必須"育人"。因此,教師對學生施加的影響必須是全面的。教師為了獲得向學生施加全面影響的手段和才能,就應該在通曉一定專業知識的前提下,擁有比較廣泛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即使是數學教師除了數學專業知識和相關理科知識外,也應該具有一定的.人文歷史方面的知識。理論的說服力需要有豐富生動的知識來體現,教師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背景,才能在教學中,從多角度、多側面去啟發學生和論證問題以廣博的知識提高理論的說服力,增強自己的教學魅力。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所以學校能不能給師範生多安排一些選修科學,人文課程的機會,提高我們的知識水平,優化知識結構。

以上只是我在實習過程的一些所見所想,有些是從我的不足之處引發的一些思考,在論文中討論,自己覺得有班門弄斧的嫌疑,確是我的真實想法。也在這次實習中學到許多東西,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

中學實習報告 篇14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識字”、“課文”組成。“識字”與“課文”部分全部注了音。

“識字”安排了兩個單元,每單元4課,共8課。

“課文”安排了6個單元,每單元3~5課,共24課。每單元安排1個綜合練習,共8個。

本冊繼續採用“識寫分流”的辦法安排生字。全冊共安排生字456個,其中要求寫的為279個,另外的177個生字只要求認識。

本冊教材安排課文23篇,其中韻文6篇。大體上按內容分為6個單元:1~4課為“秋光篇”,課文內容大都與秋天的物候有關;5~8課為“生活篇”,意在反映兒童的生活樂趣;9~12課為“人生篇”,意在讓學生認識社會,認識人生,知道什麼是真善美,13~16課為“勤學篇”目的是教育學生從小樹立遠大志向,刻苦學習文化科學知識;18~21課為“環保篇”,主要教育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21~23課為“品德篇”,意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

本冊教材仍然堅持“多編少搬”的原則,所編選的課文,仍然體現內容豐富、充滿情趣的特點。

本冊課文語言規範,淺顯易懂,便於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複述、口語交際等訓練。插圖精美,富有童趣,便於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其形象思維能力。

每篇課文後面的作業題一般安排瞭如下內容:一是朗讀、背誦、默讀、複述等常規訓練,意在讓學生認認真真地讀書,培養良好的預習習慣,繼續培養語感,並增加其規範化語言的積累。二是要求學生按筆順描紅,繼續堅持指導學生練好寫字的基本功。三是讀抄常用詞語,複習鞏固所學生字新詞,也為今後的正確運用打好基礎。四是句式訓練,意在結合具體的詞語形態、句式的變化對學生進行句式訓練,使他們充分感知,反覆習用,逐步實現內化與遷移。

二、班級情況分析

二年級大部分同學學習認真,上課能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課後按時完成作業,他們聰明好學。但也有少數一部分同學基礎較差,個別同學頭腦不夠聰明,反映慢,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後進生的學習,使他們逐步趕上大部隊。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

(2)繼續培養專心傾聽的習慣,養成認真寫鉛筆字的習慣。

(3)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2)認識大寫字母,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456個生字。會默寫出279個生字,掌握29個偏旁。

(2)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當眾說話,做到口齒清楚,語句完整,有禮貌。

5、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聯絡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的詞語的意思。

(3)能借助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像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6、作文

(1)能運用學過的詞語寫句子,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的事物,寫幾句連貫的話。

(3)學會“祝賀”、“購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語交際的本領,能用幾句連貫的話把有關的內容寫下來。

(4)學習使用逗號、句好、問好和感嘆好。

四、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閱讀課,注重讀寫結合。

2、充分利用各種電教媒體,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

3、習作緊密聯絡生活實際,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習作源泉。

4、加強課外閱讀,開拓學生習作視野,豐富學生閱歷,積累詞語。

五、思想品德教育結合點

通過9~11的學習,讓同學們懂得要孝敬父母,關心他人;3~17的學習,知道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刻苦學習文化知識;18~21的學習,讓同學們熱愛祖國,瞭解祖國的一些祖國風光和民族風情;22~24的學習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於探索大自然的奧祕。從許多生動具體的故事中,學習熱愛人民、熱愛生活、尊重平凡勞動、實事求事等優良品質,同時受到學科學、用科學的教育。從寫景的詩文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陶冶愛美的情趣。

六、教學安排:

周次

內容

1

識字

1—

3

2

識字4

練習1

3

課文1—3課

4

課文第4課

練習2

5

課文5—7課

6

課文第8課

練習3

7

課文9—10

0課

8

課文11—12課

9

練習4

期中複習

10

期會考試

11

識字5—7

12

識字8

練習5

13

課文13—15課

14

課文16

練習6

15

課文17—19課

16

課文20課

練習7

17

課文21—23課

18

練習8

19

複習考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