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黃金期要做什麼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W

大多數職場人都有職場黃金期,可是真正能夠抓住這些職場黃金期的人卻很少。

職場黃金期要做什麼

  【職場黃金期要做什麼】

從入職開始的十多年時間,可以說是職場人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你的知識還很新、對工作有自己的熱情、也沒有太多的生活與家庭的負擔,是非常有利的衝刺階段。

針對這十年多的時間,各種職場指導、心靈雞湯都列舉出了五花八門的說法,該做哪些努力、該收穫什麼能力……可是事實上當下年輕的職場人每天忙忙碌碌,揹負著各種各樣的“收穫”、“成長”,反而成為了前進路上的壓力。

其實,工作和職場並沒有那麼艱難,多做該做的事、少做不該做的事,就可以了。

  多真誠待人,少做“交際達人”

現在關於“人脈”的說法大行其道,事實上人脈從來不是通過交際得來的。唯有真誠待人的同時,認真做好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認真對待。在職場中,你應該要懂得去分辨那些對你真正重要的良師益友,而不是本著廣撒網的原則去結識那些泛泛之交。即便你的微信好友數量激增,真正能幫到你、願意為你提供幫助的,又有幾個呢?反而,如果你能尊重別人、以誠待人,同時做好自己,自然而然有人願意和你合作。

  多專注於本職工作,少想些兼職跳槽

職場黃金期大致從你入職到三十五歲左右,這段時間奠定了你未來職業發展的基礎、確定了你未來職場走向。很多年輕人總覺得賺錢、賺更多的錢是理所應當的職場目標,卻忘了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年輕的時候想著辦法撈錢,正職、兼職兩手抓,忙得腳不沾地,可事實上在技能和成果上並沒有什麼可取之處,可以說,這種職場無異於殺雞取卵。

用更加長遠的目光看待職場吧,在看似廉價的工作背後,你是否測算過自己可以收穫的內容?比如做一個專案,可能給自己的能力與簡歷增加多少分量,這比一個專案後你可以分到多少錢更加重要,畢竟下一次,你可以用這光彩的履歷去找更有價值的業務或工作。

  多提升自己的能力,少參與“圈子”的討論

和同事搞好關係並不是壞事,但如果將這種“圈子”的維護當做是工作的重頭戲,那就未免因小失大了。且不說領導對於辦公室的小團體報以怎樣的態度,也不提同一個圈子裡的同事是否轉頭就會出賣你,就說忙著聊天互動的時間,你可以自己做多少事。同樣的半個小時,也許你已經擬好了一份檔案,也許你處理好的某項交接溝通工作,也許你完成了一天的工作總結並制定好了第二天的工作計劃……總之,無論怎麼看,都比忙著閒言碎語更有價值。

  多整體閱讀,少零碎資訊

雖然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利用碎片化時間得到了很多職場人的追捧,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就不需要完整的閱讀以獲取更深度的資訊了。微博、微信、新聞APP上的零碎訊息雖然給你快速瞭解世界的機會,但是卻無法給你提供更加深入、完整的剖析。如果有可能,還是要安排出幾個小時的.時間,安安靜靜閱讀一些書籍,或是一些深度剖析行業的文章,這些都能提升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眼界。

  多一些個人投資,少一些買買買

很多年輕的職場人信奉“買買買”,認為賺錢就是用來消費的,錢沒了還能再賺,但東西不買就買不到了。

可是事實上你買回來的是不是都有用呢?而你的錢是不是真的能越賺越多呢?賺錢的能力一般,花錢的藉口倒是一個接著一個。與其做一個月光族,為什麼不試著提升一下個人價值,做一些針對自己的投資呢?

一方面,是專業能力的提升投資,比如報名參加一些培訓班,如越來越多的財會金融行業職場人選擇去高頓之類的機構進行諸如ACCA、FRM、CFA、CPA之類的證書學習課程,用現在的資金和精力換取未來更廣闊的發展。

另一方面,在機遇上的投資,比如通過一些酒會、行業沙龍,接觸到更多優秀的同行,以接觸到更多可能的機會,哪怕只是參與交談,也能有不一樣的感悟和收穫。這些都比“買買買”要有價值得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