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退休能解決養老保險問題嗎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4W

65歲退休能解決養老保險問題嗎

65歲退休能解決養老保險問題嗎

老話說得好,“猛藥”能治病,但這“猛藥”要是下得太猛、太急,十有八九得鬧出大事情。

比如說吧,在剛剛落幕的中國勞動論壇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就透露出這麼個資訊:為了解決我國養老保險金缺口巨大的老問題,有關部門正在醞釀延長法定退休年齡,有可能逐步將男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統統提高到65歲這一水平。

為了力證“晚退”這帖“猛藥”的效力,還有專家緊接著給做了補充說明:法定退休年齡每拖一年,養老統籌基金即增收40億元,減支160億元,這一進一出就“緩解”了200億元的資金壓力。

錢不夠,靠多收少支能給“找齊”,這當然是個婦孺皆知的道理。可是靠“晚退”來“找齊”、靠“65歲退休”來讓養老保險金顯得“充裕”,有多少人樂意,有多少單位同意,會不會造成更大的難題?

先來說說大家樂不樂意。“65歲退休”,我相信,這規定也許會讓不少事業單位的職工喜極而泣——工作輕省、收入穩定、只要不退休回回漲工資都拉不下你,這份工作誰不願意做下去?而工廠企業的職工多半會覺著這是晴天霹靂——工作好像突擊,收入全靠效益,一有風吹草動,車間裡上班的人拿的工資比退休的人還低,這種強度、這種“倒掛”的情形,誰會願意做一顆要頂40年的螺絲釘?而最後,那些已經因為企業“不行”而下崗、內退、歇在家裡月月自己繳養老金指望熬到退休年限領退休金的`職工,心裡怕是一下子冷得不行——至少還要多挨10年才能開始領退休金,這日子還要不要過下去?

再來看看單位們同不同意。咱們都熟悉一個詞,“返聘”,那些管理崗位、科研崗位、技術崗位上退下來的人不難通過“返聘”再工作下去,而單位用一個“返聘”人員的支出往往比用一個正式職工要低,可以說完全沒必要通過“晚退”來把需要的人留在手裡。而對那些不在單位“招聘考慮之列”也不在“挽留考慮之列”的基層員工、“高齡”員工,“法定退休年齡沒到”這一條能不能解決他們工作以及繼續工作的問題?還是說要他們加入更沒保障的內退大軍?

最後,也最關鍵的,是“65歲退休”擱就業這一關過不去。按最新資料,截至9月底,全國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有830萬(這還沒有把隱性失業人員以及這次金融危機砸掉的飯碗考慮進去),而登記失業人員裡頭又有70%還不到35歲、可謂相當年輕。就業難的同時又大舉延長法定退休年齡,不過是把養老保險金的壓力進行了轉移——將一大批家庭置於小的只能“啃”老、而老的沒法安安生生養老的尷尬境地。那會兒國家的養老保險金倒可能夠了,可家庭的養老金、生活費夠不夠呢?

和諧不是面子問題,不補實際的“不足”,只做賬面上的“有餘”,把“國家養老保險金緊張”乾坤大挪移成了“家庭生活費緊張”,那還有什麼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