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個人總結

來源:果殼範文吧 6.42K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應該包括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下鄉個人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下鄉個人總結

三下鄉個人總結1

三下鄉——是指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文化下鄉包括圖書、報刊下鄉,送戲下鄉,電影、電視下鄉,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科技下鄉包括科技人員下鄉,科技資訊下鄉,開展科普活動;衛生下鄉包括醫務人員下鄉,扶持鄉村衛生組織,培訓農村衛生人員,參與和推動當地合作醫療事業發展。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共青團華南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委員會組織的下鄉活動,到汕尾市陸豐縣為鄉下人民服務。我參與的這支團委下鄉汕尾隊與其他下鄉隊伍有很大的區別——我們的隊伍是一支

名副其實的“聯合艦隊”,由不一樣的學校不一樣的學院組成。我們有3個東莞南博技術學院的學生,一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高材生。我們華師裡又分有體科院、經管學院、音樂學院和公管學院,真是各方各麵人才濟濟啊!我為是這樣一支多才多藝的下鄉隊伍的一員而自豪!

在出發之前,我們為這次下鄉活動做了很多準備。我們隊伍裡設有調研組、後勤組、採訪組、體制測量組、文體組等等。我們的隊長蘇林傑同學在下鄉前一個星期組織我們全體隊員開會,交代了我們下鄉的工作,並把我們個人的任務安排下去。會議結束後,我們就正式進入下鄉培訓階段。各組組長開始籌備本組隊員下鄉要完成的工作,提前做好計劃與工作安排,各隊員用心主動配合隊長和各組長的部署。

我是調研組的組長,我負責設計下鄉的調查問卷。我們這次下鄉調研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有關“亞運會”的,一個是有關“共和國建國六十週年”的。據聞“亞運會”的肇慶的下鄉隊伍已經在做了,我們就主要對“共和國建國六十週年”這個理念在鄉下的瞭解度進行調查,還有的就是根據當地的實際狀況,再製定一些調查問卷。之後我們隊的指導老師李志勝老師在開全體會議的時候指出了我們的不足。就調研組而言,只確定一個主題是遠遠不夠的,而且我們本身是體育生出身,在政治論文方面不及其他學院的學生,我們要做出自我的特色。像“陽光體育活動理念的認知度”、“陽光體育活動在鄉下的開展狀況”等等都能夠成為我們調研的主題。最好的計劃是,去到汕尾那邊的第一天,先到當地瞭解一下狀況,再聯絡實際狀況提出調查問題。

我覺得李志勝老師真的很厲害,他只聽了我們的工作安排一遍,就能夠很快的指出我們準備工作的不足之處,並對我們的工作帶給了十分寶貴的意見,讓我們進行改善。李老師的確好強!

我除了是調研組組長之外還參加了文體組的表演節目,有“武術串燒”、“運動走秀”、和“大合唱”,本來我還參加了“小品”和“校歌小組唱”的演出,但這兩個節目之後因為時間和技術問題臨時取消。我們參加文藝表演的隊員每一天都會進行排練,早上、下午、晚上,從不偷懶,每位隊員的熱情都很高,都為給鄉下人民帶來一場好的演出而不停努力著。我們,所有人,都一向努力著…

20xx年7月17日——這個令人興奮的日子最後到來了。17日,我們歷經3個多小時從華師來到了我們本次下鄉活動的大本營——汕尾市仁榮中學。剛開始來到仁榮中學,我們受到的待遇並不好,那些學校領導對我們的到來並未表現出熱情的一面。我們,受到了冷落。我們的住宿條件不怎樣好,14個人一間宿舍,睡的床搖搖晃晃,沖涼房的門又破了一個不小的洞,我們的伙食也不好,蒼蠅、蟲子、蟑螂應有盡有。還有,仁榮中學的學生也不明白我們是什麼人,在他們學校是幹嘛的,每次看到我們都會投之以奇怪的目光,而不是友善的目光。總之…狀況不容樂觀啊…

但是,儘管受到了冷落,我們的隊員依舊熱情高漲,為我們的下鄉付出不懈努力。第二天,我們5:30就爬起來,為我們的調研活動做好準備。(說到調研活動,調研的前天晚上李志勝老師給我們開會,討論了我們的調研的主題,並對我們的調查問卷提出了意見和推薦。)我是調研組的組長,在華師的時候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忘記把調查問卷打印出來,迫使當天晚上(7月17號)要同學跑到外面去列印;之前我沒有讓我們的隊員熟悉調查問卷的資料,有關“陽光體育”、“共和國建國六十週年”、“新農村建設”的理念和主題思想,致使我們的隊員未能深刻理解到我們本次調研的主題思想。對於這一點,我要做深刻檢討。如果以後還有調研活動的話,我必須要汲取這次的經驗和教訓,把準備工作做足,做好!

第二天(7月18號),我們5:30起床,6點鐘出發到外面去調研。我們分成兩支隊伍,一支去中心體育場,另外一支去烈士陵園。

我被分配到中心體育場那支隊,負責全程的拍攝工作。一開始去到中心體育場,有個門衛叔叔用汕尾話跟我們講(大概是問我們是幹什麼的,想讓我們出去),但我們一句都聽不懂,還好有個會講普通話的當地人為我們“解圍”。他問我們是哪裡來的,我們證明是華南師範大學的學生,來下鄉做調研的,他們聽後就放心了。那個會說普通話的本地人說,門衛叔叔以為我們是派傳單的所以想趕我們走。既然我們是大學生,而且是華師大的,他們很歡迎我們的到來。於是,我們的隊員就展開了調研活動…整個過程,我都有跟蹤拍攝。當地的人民很熱情,無論老人、小孩、中年人還是年輕人,跟他們聊天,感覺都很親切。他們有什麼就說什麼,不會顧忌,把我們當成自我人了。(我們在做調研的時候,不會像以往那樣拿著問卷讓他們填,我們採取的是把問卷的問題都牢記在心裡,跟他們聊天的時候有意無意地問出來,而另外一個同學就負責記錄。這樣做的效果要比直接拿問卷讓他們填要好得多。)調研結束後,大家感覺都很好。然後我們一齊去吃早餐,汕尾特產真的很不錯。

下午,我們去了“灣路村”做調研。本來我們這支隊是要去社群的,但由於天氣問題,我們只能臨時改變計劃,隨遇而安,去到灣路村做調研。雖然去到灣路村只是偶然,但是在那裡的收穫卻比我們想象中多得多。灣路村的村民都很熱情好客,容易相處。在跟村民聊天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陽光體育活動”這個概念在他們那裡並不普及,他們甚至都不明白“陽光體育”是什麼東西。而他們村的文化活動也比較少。一般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他們村才有文藝活動,像唱戲、舞蹈之類的表演。他們還把表演的“文化廣場”地點告訴了我們,期望我們能夠在那裡表演。他們說,如果我們在那裡表演的話,必須會有很多人去看的。當問到他們村有沒有“晨練”的時候,他們都反映,很想學些太極操、舞蹈之類的健身操,但是沒有人教他們,他們想學也學不到。熱情的村民還期望我們能夠教他們一些健身操,只可惜我們下鄉的實踐時間有限,不能教他們。對於“新農村建設”這一主題,大多數村民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村裡的變化很大,此刻的生活條件比起以前的要好了很多,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電器了,生活水平好了很多。調研結束後,我們小組的成員就一同前往村民口中所講的那個“文化廣場”去探查場地。

當我們去到那個“文化廣場”的時侯才發現,那個所謂的“文化廣場”只但是是在祠堂前的一大塊村民用來晒稻穀的空地。那裡並沒有舞臺,如果在那裡舉辦一場文藝晚會,條件真的很簡陋。但是,我們大家都覺得,儘管條件簡陋,若果我們的表演能給村民帶來快樂就什麼都值了,我們下鄉的目的之一不就是為鄉下的人民帶來歡樂嗎?於是,我們小組的成員一致決定,回去(仁榮中學)報告李志勝老師,期望能聯絡灣路村的村支書,在灣路村的文化廣場為村民義演。

正當我們興致勃勃地討論著那令人興奮的話題時,天公不作美,停了不久的雨又嘩啦啦地下了起來。

因為這場雨,一段難忘的插曲發生了…

天下起了雨,我們趕忙跑到祠堂的屋簷下躲雨。就在這時,我們看見一個老伯在收稻穀,我們的隊員二話沒說立刻跑去幫忙。之後才明白,原先那些稻穀不是老伯的,但老伯擔心雨把稻穀淋溼了,就幫忙收起來。收完稻穀後,老伯看到了我們的熱心,就請我們到他的家裡去避雨。去到老伯的家才發現,老伯的家好簡陋,說起來還很殘舊…老伯家開了一個小賣部,賣一些菸酒食物、柴米油鹽之類的東西。一去到那裡,老伯就拿出一包“五葉神”的煙來招呼文飛(文飛是我們隊最高的男生,身高一米八幾。老伯可能認為高大的男生一般都抽菸的),而他自我卻抽“椰樹牌“的煙。老伯還拿出了很多水果來招呼我們的同學。我們一向推辭,但老伯實在是太熱情了。老伯講的全是汕尾海豐話,我們很多同學都聽不懂,只有張作濤同學是汕尾人聽得懂。當做濤同學不在時,我們都傻了茫然了,因為聽不懂,不明白該何老伯說些什麼。當老伯給我們水果時,我們只能用“有了”“不用”“感謝”這幾句剛學的汕尾話來表達我們的心聲。我們不想吃老伯的水果,並不是嫌棄老伯的水果不新鮮,而是不忍心吃老伯的水果。老伯年紀已經很大了,兒女又不在家,就自我一個人,生活條件並不好啊。老伯家裡養了很多貓貓狗狗,我們看到,老伯用很好的食物來餵養它的

貓貓狗狗。老伯必須是把自我的精神支柱放在了這些貓貓狗狗身上了…我們看著好心酸…

我們走的時候,叫一個當地的小女孩幫我們把錢給老伯,作為我們的一點心意。本來叫小女孩等我們走後才給的,但小女孩沒理解我們的意思,立刻就把錢給了老伯。老伯起初怎樣也不肯收,只是講著一口我們聽不懂的海豐話,最後他又拿飲料給我們喝,我們當然也沒有收下…我們離開了,帶走了老伯那並不新鮮的水果,留下了我們一點點的心意和滿滿的祝福。

走出了老伯家,我身邊的小女孩看我拿著果子,我給她吃她不要,她問我:“這些果子是不是在老頭家買的啊?”我說:“是那個老爺爺給我們的。”小女孩:“不要在老頭那裡買東西啊!全都是假的!我爸爸都不在那裡買東西。”小女孩旁邊的小男孩插話道:“她不懂,亂講!不是[假]的,是[過期]的,[過期]!”

回仁榮中學的路上,我們的情緒都變得沉重了,沒有了剛剛進村時的那種興奮。或許,我們幾個是老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稀客”…老伯自我一個人開店(或許那個小店是他的子女很久前給他開的),店裡的很多東西都是過期的,可能已經很久沒有人去過老伯家了…老伯那麼老,或許他根本就沒有“保質期”的概念,以為只要包裝沒有拆開,食物就一輩子能夠吃…

我們幾個約定好了,必須要爭取到來灣路村義演的機會,期望我們能夠把快樂帶給村民…另外的一支隊去了仁榮中學旁邊的一條小村子裡調研,不明白他們那邊的狀況怎樣了…

去到汕尾的第三天(7月19號),早上雖然沒下雨,但天氣卻陰霾的很,沒有一點生機,讓人提不起精神。本來計劃這天也是要到外面去調研的,但是由於昨日的調研效果並不怎樣理想,而且天氣問題也不允許我們再去調研,所以我們臨時把調研這一項活動取消掉了。全副精力放在文藝匯演這一專案上。前一天在灣路村討論的要去為村民義演的事,我們回來告訴了李志勝老師,李老師也十分讚賞我們的想法,之後與灣路村的領導達成協議,我們為村民義演,他們為我們帶給場地、電和音響設施,並在村裡為我們的義演做宣傳,全力支援我們的活動。

下午,團委的另一支下鄉隊伍(這支隊原本計劃去肇慶的,但由於肇慶那邊出現了豬流感疫情,被迫取消而加入我們汕尾下鄉隊)也到了仁榮中學,我們兩支隊合二為一。他們的加入為我們帶來了兩個節目——搏擊操和啦啦操。老師說了,20號晚上去灣路村的文藝表演我們這支“二合一”隊伍會一齊出發前往。

在汕尾的第四天(7月20號),我們的活動日程跟19號的差不多,白天都在為晚上的晚會進行排練,把不熟悉的節目以最高的質量排練好。晚上,我們一班人馬全員出動,到汕尾市陸豐縣灣路村的文化廣場進行表演。現場的條件設施很簡陋,沒有舞臺,燈光效果也很差。但我們的隊員卻一點都不在乎,大家都滿懷激情地布場,為我們的表演做足準備。我們沒有舞臺,就自我搭建;沒有幕布,我們用蚊帳替代;沒有綵帶,但我們有的是氣球。布場的過程中,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熱情的村民早早就到場了,有的小孩子還主動提出要幫我們的忙,但我們婉言謝絕了。

這天晚上的晚會,演出十分成功。我們的精彩表演得到了灣路村所有村民以及村領導的讚賞與肯定。在表演時,聽到村民們那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我們的心比喝了蜜還要甜。當我拿著相機拍攝的時候,我看到了,無論是老人小孩、中年人還是年輕人,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看到這樣的情形,我真的好開心,我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觀眾的笑臉就是對我們這些表演者的最好回報…表演結束後,我們要收場,有些村民也很主動地幫忙收場。20號晚上在灣路村舉辦的晚會真的令人難忘…

7月21號,我們前一天晚上在灣路村演出成功的訊息傳到了仁榮中學校領導的那裡。隨後,學校領導對我們的關注度明顯提高了,也不明白是不是那個原因,我們的伙食也變好了。校領導甚至還主動提出在21號晚上的文藝表演中邀請正在放暑假的學生回校觀看我們的文藝晚會,另外,校方還問我們找到了一位本校的學生做主持人,也增加了一個出色的歌唱節目給我們。總而言之,仁榮中學校領導對我們的態度好了很多。

21號晚上在仁榮中學的表演很成功,在校的學生們對我們表演的反響都很好。而且,當晚的節目比在灣路村的豐富,因為多了法學院同學的加入。我們的隊伍更加是名副其實的“聯合艦隊”了!

當晚表演完之後,在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大家一齊到海邊去玩,去看日出…7月22號凌晨在海邊,我們隊員都拋開了下鄉時的壓力、負擔,完完全全放鬆全情投入地去玩。李老師也跟我們玩到了一塊。

那天晚上真的好開心…第二天早上,我們一齊去看日出,李老師和幾個同學甚至還跑到海里游泳,其他隊員玩水的玩水,拍照的拍照,好不快活!回到學校後,一部分隊員到外面去買特產,其他隊員收拾東西。下午一點鐘,我們最後登上了返程的客車,向著我們的華南師範大學駛去…

20xx年暑期下鄉的汕尾之旅也最後告一段落了。

下鄉結束了,但是下鄉那些日子給我的回憶卻永遠不會忘記。在今後的日子裡,假如我遇到什麼困境,我會想想在汕尾度過的那些日子,為自我找回動力,在多變的勢態中穩住自我。因為在下鄉的日子裡,我深深體會到了什麼叫“計劃的速度永遠趕不上變化。”我也期望我們汕尾下鄉隊的所有成員都牢牢記住我們一齊同甘共苦的日子,把它當成人生中一次完美的回憶,也能夠變成我們成長的動力。

三下鄉個人總結2

大一的暑假,一切因為羅坪三下鄉而變得有好處,七月的驕陽揮灑我們的汗水,燃燒我們的激情。炎炎烈日下,我們廣東金融學院肇慶校區羅坪三下鄉服務隊在肇慶羅坪展開的為期八天的三下鄉活動圓滿落幕。整個三下鄉活動就這樣結束了,靜靜地坐下來翻閱著前面的日記,過往的一幕幕如電影般在我的腦海裡放映,心裡有種五味雜陳的感覺。靜靜思索著這次三下鄉帶給我的充實而又甜蜜的回憶,思索著從中學到了些什麼,卻發現這些回憶和收穫太多,這是一筆讓我收穫終身的精神財富。

這次三下鄉的資料主要分為支農、支教、宣傳和調研四個大方面。

  一、支農體驗,北朝黃土面朝天,粒粒皆辛苦。

羅坪村是一個貧困村,全村只有1000多人口,其中大部分村戶都有屬於自我的幾畝田,於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便被緊緊繫在了農田上。我們這次的支農之行主要協助他們除草、割稻、摘茄瓜。親身體驗了勞作才明白這當中的艱辛與汗水,才瞭解了農民身上的擔子有多沉重。其實,我們每次去支農都只有幾個小時左右就累得不行了,但是反觀我們的農民伯伯,不分晝夜都在田埂上耕作。我們去體驗農村生活可能還帶著玩樂的些許情緒,但是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他們的糧食,這就是他們的經濟收入,豐收還是歉收,會給它們帶來截然不一樣的兩種結果。

從小在城市中長大的我,從沒看過一大片的稻田,也沒見過一大片的茄瓜地,這次著實讓我體驗了一回農村生活,走進了真正的農田。

  二、支教體驗,農村孩子淳樸好學,教師很偉大。

在羅坪國小教室裡支教的一幕幕又浮此刻我的眼前,孩子們規規矩矩地端坐在座位上,眼睛和思緒都跟隨著我,從他們認真的神情中,我讀出了他們對知識的無止境渴求,此刻的我,做教師的那種幸福和滿足感油然而生。過去曾誤以為農村的孩子不是個性聰明,但這次我發現其實農村的孩子理解新事物新知識很快,而且他們也十分願意學習新的東西,只是很多時候由於農村的落後很多條件環境的限制才漸漸磨滅了他們的求知慾,導致到最後都脫離了學習的軌道。

我負責的是英文支教,四年級以上的孩子們因為有必須的基礎,所以他們無論是學習新單詞還是英文諺語,都牢記的很塊。對於四年級以下較小的孩子們,26個英文字母也伊伊呀呀地說不清楚,但是他們還是認真地跟隨老師一個一個地念,稚嫩的臉龐透露出堅毅的表情,讓我們很感動。當看到所有小朋友們跟著老師在樹蔭下學習武術的時候,並不十分標準的動作,歪歪扭扭的小身子,卻一招一式耍的有模有樣,我們都會心的笑了。

  三、宣傳體驗,考驗口才技巧,拉近彼此的距離。

很幸運能成為宣傳組的一員前往武壟鎮上宣傳金融知識以及我們的支教和晚會事宜。簡單的桌臺帳篷搭好,宣傳橫幅海報貼好後,我們便風風火火開展瞭如何辨別真假鈔的宣傳活動。我們的舉動很快吸引了大批民眾的微觀,其中大部分是農民和老人家。我們向他們派出宣傳冊子和海報,並現場教他們如何辨別假幣,十分考驗我們的口才和互動潛力。很多時候他們的本地話我們無法弄清涵義,之好站在一旁尷尬的點頭認同,這暴露出我們的前期工作還是存在問題的,應提前學習一些簡單的本地語言。前來諮詢的群眾都十分配合,有的還讚許我們的宣傳舉動,說我們這樣的活動很有好處,這無疑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但是,有些民眾給我們指出,他比較期望我們能夠宣傳一些種植方面的知識,看能不能幫忙他們改善種植技術,這也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宣傳資料。

另外一部分的宣傳資料,即支教和晚會活動,則貫穿在我們整個下鄉過程中。一有天時地利人和,我們便向他們介紹我們的支教資料和物件,邀請他們屆時帶自我的孩子過來參加,還有籌備已久的晚會,我們也差不多向所有的村民發出了邀請。事實,我們的宣傳是十分成功的,支教當日和晚會當晚,幾乎是人山人海,所有的小朋友和村民都出動了,場面十分壯觀。得到村民們的支援,我們自然更賣力地為下鄉服務回饋他們。

  四、調研體驗,深入農村發展問題,引起深思。

調研是我們這次下鄉的重頭戲,記得老師曾說過,調研不出成果,那麼下鄉便沒有了好處。我參與的課題是制約農村教育發展瓶頸的問題調查研究,我們深入到每家每戶,與他們進行應對面交流,確保能夠得到第一手的資料。透過調研,我們瞭解到了很多內在狀況。在農村,雖然很多農民文化程度十分低,但是事實上他們都是十分支援自我的兒女去讀書的,他們認為,讀書遠比賺錢重要的多,期望自我的孩子能夠透過讀書改變命運,而不是走自我的老路一輩子靠種田過日子。在羅坪村,很多孩子也表露出對學習的熱愛和渴望,但是因為學校裝置落後,師資有限,他們接觸不到課外讀物,也沒有條件學習更多的知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相信只有農村的生產力提高了,經濟發展了,農村的教育問題才能隨之改善。而隨著國家惠農政策的不斷出臺和實施,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農村的孩子也能夠像我們一樣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讀書學習。

整個三下鄉活動就這樣在大家的團結奉獻和歡聲笑語中有條不紊的進行進而悄然結束了。儘管只有短短的八天,但我們的收穫是那麼的多。但是從深層次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服務隊只能是給貧苦的農民們帶來一點點減負,卻對減少他們經濟的負擔和提高生活水平起不到任何幫忙,只是給農村的孩子們的暑假生活增添一點小樂趣,卻對他們的問題沒有任何潛力給予解決。與其說是我們服務了農村社會,還不如說是這次三下鄉給我們上了重要的一課。回到喧鬧市區的我們,懷念那恬靜幽靜的農村,想念那純樸可愛的孩子們,想起這幾日經歷的種種,當中的酸甜苦辣、成敗得失,箇中滋味,只有真正做了才有最真實的體味。

三下鄉個人總結3

青海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已經結束了,暑期社會實踐對於人的一生,就像一滴水無聲地留進了大海中,但是對於我來說,是多麼珍貴的一筆財富啊!在這十天中,我經歷了快樂、辛酸、收穫、付出,但是我無怨無悔,我能夠自豪的說:“我很開心,很快樂,付出別人所不能付出的,也獲得了別人所得不到的。”

下鄉的日子是清苦的,但雖苦尤甜。

我們此次下鄉的主要任務是調查當地村民、老師和國小生對教育的態度和三天的支教活動。而我這次的主要任務是負責調查國小生和教他們英語。我是懷著一種期望和新奇的情緒來到青海西寧,來到互助縣東山鄉大莊國小的。想到就要能夠去那邊和那些可愛的國小生們一齊學習,去感受高原風情,興奮的感覺滲進我的每一個細胞裡。

第一節課的感覺是良好的。主要是介紹了自我,也讓他們介紹了自我,還講了學習英語的方法和要求,最後和他們描述了大學生活,為他們展示了一幅新的天地:舞會、獎學金以及各種各樣的活動場所,對他們說都是那麼新鮮和個性,從他們童真和渴望的眼神中,我分明看到了求知的慾望,一種從沒有過的職責感壓在我的心上,以前一向認為,國小生是最容易教的,他們聽話懂事,也因為我一向認為國小生隨便糊弄下就能夠過關了。但是,他們的眼神卻深深的觸動了我,我也體會到了為什麼說“教育要從國小抓起”,因為國小生的思想還不成熟,也沒有樹立一個完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能正確分辨錯誤,此刻的教育對他們來說,每一步都是塑造他們人格的時候,人格完善與否,很大程度上與教育有關。

我們上第一節課後和學生交談,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原有的學習基礎。雖然一開始時,因為語言的問題,學生的地方音很濃,而且他們的普通話水平較低,但是經過我們與學生的努力後,與學生的溝通已不再成為問題。支教物件有一個班,他們表現用心、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他們很聽話,第一天來上課,每個同學都帶著課本和本子來。看他們的樣貌,他們的個子比較小,更顯得他們可愛。老師上課的時候,學生認真聽課,他們喜歡大聲回答問題。如果一個同學作答完畢,其它的同學都會響應,課堂氣氛很濃厚,這都讓教師們高興得很。看見學生用心地回答自我的問題或用心地上黑板做題,心裡有絲絲的幸福感,這不僅僅來自於滿足感,還來自成就感。

在接下來的幾節課,我體會到了做老師的快樂和擔憂。這些學生都很有天賦,也很用心,懂的東西還算多,因此可見學校在育人方面很出色,值得我們學習。但是學生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那就是普通話的普及程度不高,鄉音很重,有的時候有個別學生難以用普通話交流,值得欣慰的是,學校領導對普通話也很重視,強調我們在教書的過程中用普通話,而學生也很聰明,教了幾篇他們朗誦詩歌,他們便很快糾正了讀音。相信在學校領導的帶動下,普通話必須能夠更好的普及。

至於調查國小生的學習態度,除了透過平時上課和他們交流了解一下外,我們之前在學校還準備了一份簡單的調查問卷。我利用下課的時間給每位小朋友都發一份,讓他們自我填,有不懂字的再問我。之後,從問卷調查上,瞭解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那裡的大部分父母不對孩子的教育部是很重視,家裡爸爸媽媽喝酒。也許是因為青稞酒的原因吧,成了他們那的風俗習慣,但卻不知給小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我把這個問題也反映到了我們的調查結果裡。

接下來我們按照計劃開始展開活動。來之前我就聽說三下鄉時的住宿條件是很差的,有句老話:“逆境出人才。”我們都是抱著一顆鍛鍊的心來的。這次“三下鄉”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與老師和同學一齊到外面進行社會實踐,是鍛鍊與人相處的潛力的好機會。互相關心同學,配合老師,讓活動儘可能順利,生活儘可能方便愉快,親身經歷了三下鄉後,我對其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我想,下鄉的日子是雖然苦但是充滿新鮮感的。因為那裡充滿了少數民族的氣息,有著與我們那不一樣的生活。下鄉的點點滴滴終將成為記憶中斑斕的碎片,但那一幕幕相依相偎的情景,離別時那用真情澆灌出的淚花將永遠是這些斑斕碎片中最閃亮的部分!有了這份記憶,這份執著,分離算得了什麼?我用我的真情,滋潤了這片土地。

“三下鄉”的目的:是更好的讓大學生了解當今社會,服務於當今社會,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才能夠領略到當中的道理。在活動中每一位同學都要注意自身安全,同時也要互助、互愛。活動的前後,有一顆善良的心,一個良好的心態,一個開心的情緒,對突發的事件能夠持續冷靜,以平常心來對待和處理。

當代大學生是明天社會各行各業的精英,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中流砥柱,擔負著國家和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我們就應用心走出象牙塔,到社會的各個反面,各個角落,瞭解國情,服務社會。三下鄉是一個已經為我們大學生搭建好的平臺,我為能參加這次“三下鄉”活動感到很幸運,同時看到那仍很貧窮落後的農村,我感到很憂心。記得在回家的車上,有一位乘客對我們說“你們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十分有必要,有了在農村的親身體驗,就不會在‘一片形勢大好’的媒體宣傳中迷失方向。”我想,這或許正是我們最需要的!

常言道:鐵不煉不成鋼,玉不琢不成器。作為當代大學生,不去體驗生活,不去了解農村、瞭解社會,不與社會相溶,便不是真正優秀的大學生、合格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使我更加認識了農村,認識了社會,同時也認識了自我所處的社會位置,明確了自我肩上的使命,更進一步激發了我的學習熱情。我將以新的心態,更加努力的學好科學文化知識,調整和完善自我的知識結構,鍛鍊自我戰勝困難的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必要的準備。如果我不參加此次活動,也許,我用一生也無法體會。我在這次三下鄉中明顯提高了以下幾點:

  一、主動提問

過去很害羞,很多東西不敢向別人請教,此刻感覺總要刨根問底,感覺憋在心裡就難受。

  二、關心他人

以前都是有活動了大家在一齊,開展結束了就自走自的了,從來沒有說還要在一齊那麼多天的,透過這一次,我明白了原先關心他人也是交朋友的一種方式。

三下鄉讓我學會了體諒別人,從三下鄉的籌備活動到整個活動的結束,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每次遇到問題時,我們都會共同商量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在這些商量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意見不一致。慢慢地我們學會了體諒別人,從別人的立場想問題。這次三下鄉我們都成長了許多。其實在我們當中很多人從年齡來講已經是個大人,但畢竟還沒經過多少磨練,所以心理上算不上成熟。三下鄉期間我們做到了互相照顧,遇到問題能夠共同想辦法解決。我想這是我們三下鄉最大的收穫。

  三、不斷的學習新知識

在此刻的社會知識時代,不能夠快速的學習新事物就會落後,這次活動讓我是親歷了一回,沒有新的資訊就不能夠更好的開展活動。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行,這一點是主點,能夠在活動中得出這來,是我最大的收穫了!

對於我來說,活動是下次的成功的道路,沒有活動就沒有機會,在活動中能夠會有許多的機會,而這機會也是自我日後成功道路的石子,最後,我個人提出以下倡議:三下鄉為的是更好的讓大學生了解當今社會,更好的適應以後的社會,為出社會做了一條道路。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去,才能夠領略到當中的道理,不要為了三下鄉而三下鄉。在活動中每一位同學都要注意自身安全,同時也要互助、互愛。在一個合楷的氣氛中開展活動,對人對已都有好處。不論是活動的前後,有一顆善良的心,一個良好的心態,一個開心的情緒,對突發的事件能夠持續冷靜,以平常心來對待!同學之間能夠持續良好的聯絡。每一天記日記,記錄好當天的生活點滴,每2~3日進行工作小結。這對自我的以後回憶會是一個很好的見證。同時也是好文章的來源。在總結的最後,我也同樣期望下一次的三下鄉活動能夠更加的豐富多彩,同學們都能夠以一種主人翁的心態加入到活動中去。

三下鄉個人總結4

那漫山遍野的燦爛向日葵,那隨風而動的悠悠清香草,那傍晚炊煙裊裊的村莊,那崎嶇蜿蜒的山間小路,那紅旗飄揚的凰村中學,那一份不可磨滅的景象,那一份不言而喻的感動,被永遠的珍藏在我們似水年華中。

激情似火的七月,為響應團中央、中宣部和江西省團委的號召,為進一步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的大潮中錘鍊自我,我南昌航院經管學院在學校各部門的大力支援下,立足江西實際,個性是農村基層實際,結合我經管專業特色和學生特點,確立了“科學發展、和諧創業”為主題的赴九江湖口社會實踐活動,經過申請,我光榮成為其中的一員。

  (一)活動準備工作

在本次活動中,我是宣傳小組的一名成員,我一向把宣傳工作當作一門藝術,在這次活動中,它是我的一份工作與職責。因為我要向別人展現我們活動的資料,宣傳起著重要的作用。我明白我得儘自我最大的努力做好自我的本職工作,同時還得協助其他隊員開展工作。

九江湖口,是我們本次活動的目的地,剛到的第一天,我主要為我們隊寫些活動記錄及準備工作,但隨著調研活動的開展,我正式進入了主角。

  (二)實踐進行中

調研活動中,令我最難忘的是深入農村農戶,與農民親切近距離交談,並且深入考查、實地瞭解當地落實科學發展、促進和諧創業的狀況。在村裡和街頭採訪和講解什麼是科學發展、什麼是和諧創業,並講解一系列的政策。還向當地學生講解義務教育的知識。活動期間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援和幫忙,當地的居民對我們的活動也懷有很大的熱情,極力配合我們的採訪調研工作,在短短的幾天實踐中,我見到和聽到了很多在學校經歷不到,書本所學不到的東西。但同時也遇到了許多活動期間所未預料到的困難。

總體來說,在調研採訪中,我學到了怎樣做好一名出色的採訪者,怎樣與他人更好地溝通。當我採訪一些小同學,問他們長大後的理想是什麼,大部分孩子們都說:要像你們一樣,好好學習,考上大學,走出大山。我們為之感到欣慰,更為之感到振動。大山深處的孩子渴望知識,渴望成長,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嚮往。

科學發展、和諧創業的大潮流中,在環境和經濟的問題上,我們很難用簡單的幾句話就說的清楚,我們只能慢慢的摸索,在發展經濟和生存環境之間尋找平衡點,我們要做的就是能儘量多相互交流,探討這儀問題,給管理者帶給些推薦,這也許勝過那些調查問卷許多。

巍巍的的大山下埋著閃爍的金子,而閃爍的光芒背後,是鄉親父老的充滿期望的眼神。這是他們的祖輩之地,他們的生息之源,每個人都愛著自我的家鄉,科學發展、和諧創業的政策在那裡推行得十分順利。

  (三)實踐思考篇

正好乘著新農村建設的東風,我以前的思考類似18世紀的美國,農村建成社群,一個農村部落能夠建成自我的群落,當然這得建立在物流充足生產資料已經在群落裡能完全自足了。

正如此刻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所在,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不止在物質建設上,而且提出了新的要求,把管理民主也提了出來,當然農村的建設不是簡單的類比城市,農村建設相對有的優勢是建築用地平面化,它不需要象城市那樣向高層發展,也許有人也期望在農村建高樓,建大廈,但是這相對於農村的人口密度來講顯然是不划算的。

還有就是新農村建設我覺得至要的是文化的豐富,如果說讓他們增加200元的收入就能提高一個幸福滿意度的話,那麼與不增加收入而轉提高他們的滿意度有什麼不一樣呢?

其實從國家的角度來講,人民的收入只是個數字罷了,GDP的數字可能在一些程度上能說明國力,但是GDP對人民的滿意度的貢獻實在不是象正比那麼簡單的,所以社會的和諧,新農村的建設,以及其他的國家建設我們著眼點或許要靈活點,搞經濟建設,但並不是說經濟說服一切。

新農村建設能夠搭乘現代化的科技,就象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科技的追趕上一樣,並不是非得要先進從城市向農村流動,完全能夠農村和城市在些新的領域共同進步甚至有些地方反超也未可知.農村並不能象我們想象的那樣,國家也需要把資金思考方向向農村轉移。

三下鄉與其帶給我不少的鍛鍊不如說帶給我不少的思考的角度,這次三下鄉讓我真真正正的從管理者的角度在思考著問題,即使很幼稚,很懵懂,但卻是讓我思維的方式有了重大的轉變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三下鄉活動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圓滿結束,大家帶著一份感動與思考起程,想想我們分別的那一幕,想想我們與凰村人民共同度過的那點點滴滴,想想我們志願者們留下的足跡,想想這些天來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真的為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經驗和收穫,它也是這片天空下不滅的回憶,這將成為我人生的一筆財富,值得我永遠珍藏。三下鄉就是要我們這些熱血青好好利用自我的才能來與實踐相結合,讓我們實實在在感受鄉情,明白自我的職責和使命是什麼。並要在實踐中肯定自我的價值,並認識自我的不足,這就要求我們更加努力去學習和充實自我,去更好地為以後為人民服務作好準備,這才是我們三下鄉的好處。

最後還是要再次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次鍛鍊的機會,我期望將來能有機會多鍛鍊自我,期望我的將來能如願去西部實現抱負,這次三下鄉並不苦,但是又讓我重新燃燒起心底以前的那份偉大,即使我不偉大,我還是期望自我能獻身於一項偉大的事業。

三下鄉個人總結5

時間宛如白駒過隙,一轉眼三下鄉活動就這樣結束了。在7月11號到7月23號這轟轟烈烈的13天裡,每一天都是與忙碌、充實、矛盾相伴。而每一次矛盾的解決,都讓我們征程服務隊內部變得更加團結,與學生們的關係更為融洽。所以,當我們離開活動地——韶關市仁化縣周田鎮周田中學的時候,我們不僅僅能收穫友誼、感動、淚水與快樂,而且能響亮地說,我們無愧於周田,無愧於華師,無愧於自我!

  一、主要工作總結

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文娛組與義教組一樣,都處在與學生接觸的最前線,不僅僅承擔著健美操、手語以及軍體拳等藝術類課程的教學任務,還要組織全體隊員、學生參與陽光體育和歡送會活動,工作貫穿前期準備和後期總結,工作量和工作壓力都十分大。我們幾個文娛組成員經常把嗓子都喊啞了,回宿舍休息時都邁不動腿。忘我的付出收穫了豐碩的回報,陽光體育活動在名次上做到皆大歡喜(第一、第二以及並列第三),同時極大地加深了隊員和學生之間的友誼,歡送會上,我們用強大的陣容、充實的節目和毫無保留的真情告白征服和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使整個三下鄉活動到達了高潮!歡送會上沒有一個人主動離場,師生們都相擁而泣,對著話筒說出自我的心裡話,連當地領導都要我們再三“掌聲歡送”才肯離去。

本人的主要教學工作是教授周田中學的學生軍體拳,我原本的想法是教太極拳,之後在文娛組內部討論的時候,大家覺得太極拳風格並不適合活潑好動的中學生,教起來效果不好,因此我改教軍體拳,將太極拳和棍術留到歡送會表演。相對太極拳而言,軍體拳的動作簡單有力,而且易記,7天的教學實踐證明,這個改變是正確的。大部分的男生都被吸引來我處學拳。

對於國中生,正如吳健龍師兄所言,想表現又沒膽量,只好透過搞小動作來吸引你的注意。我們初來乍到,學生會不會有牴觸情緒,甚至上課搗亂?我們開始也有這樣的應對準備。之後到了第一天上課的時候發現,大部分還好,但有一些學生不明白是害羞還是不屑,總之就是不肯參與我們的活動,我們反覆動員還是沒有效果,有隊員因此還對學生髮了脾氣。但是在我的軍體拳興趣班卻沒有這樣的消極狀況發生,學生們都很聽話,這讓所有隊員包括我甚是吃驚!當天晚飯後大家都好奇地問為什麼,其實對此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這幾天我做的事是:第一、把我的拳打好,教好。第二、一開始就從精神上震懾他們,我跟學生們說:老師雖是人,但瘋狂起來不是人。以德服人的同時利用軟實力服人。第三、武術教學中,徒弟經常會有挑戰師傅權威的慾望,這是具有普遍性的,解決的關鍵在於爭取主動,利用自我豐富的學識來讓不安分的小子們絕了挑戰的念頭。以這次軍體拳教學為例,軍體拳實戰性很強,在教學中我並不是只教動作,而是與學生一齊透過實戰對練的方式讓他們理解每一個動作,而實戰對練就是鎮服他們的一個有效手段,讓他們明白,無論他們用什麼招數,我都能夠化解。第四、師範師範,究其本質,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次三下鄉,自我也算半個老師了,雖然只是給學生一杯水,但自我也得有一桶水的儲備。教軍體拳時,如前文所說,我並不是只教動作,而是在教學中穿插力量訓練、散打動作、實戰訓練等課外資料,甚至把軍訓那套都搬了出來!另外,還要多與學生交流,做到儘量不發脾氣,這對我而言是十分大的挑戰。但是我還是做到了。讓我感動的一件事是:有位學生因農忙缺了一天的課,之後交給我們一張請假條,但是並不是交到班主任處,而是交到我這個任課老師那裡……

最後的歡送會,我們的表演還算成功,起碼這幾天的教學工作沒有白費。

從整個隊伍來說,七天的教學活動已經將我們26個人與53個學生緊密地連在一齊,尤其是義教組的五位隊員,不僅僅課上課下時刻關懷學生,而且在陽光體育活動時,他們也因我們規則講解不夠清晰而紅著臉跟我們爭辯,讓我們這些比賽的組織者著實羞愧。

  二、生活方面總結

本人在生活方面一向以乾淨整潔為準則,對於髒亂差決不能忍受,這次應對周田中學艱苦的宿舍環境,我沒有任何抱怨,而是配合校工以最快的速度將宿舍的水電接通,清潔好宿舍,並且把損壞的門鎖、水龍頭、門窗等公共設施修復,確保大家有相對良好的居住環境。許多人問我為何這些低賤的活我都去幹,其實我從來不會將幹體力活看成是低賤的工作,相反,我覺得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一樣,都是改變不利現狀的有效方法,接通水電跟教會學生軍體拳在我心中一樣重要。禮貌其頭腦,野蠻其肌體,這是我的一個生活信條。

更重要的是,在艱苦的環境裡工作讓我學會珍惜自我擁有的一切,學會努力改變不利的現狀。一開始進周田中學宿舍的時候,吳健龍師兄就說,我真是佩服他們(周田中學學生),在這麼恐怖的宿舍里居然能住得下!的確,我們住的宿舍十分惡劣,黃蜂在此安家,四害異常猖獗,我甚至用了一個早上的時間去端掉那個蜂窩,還好那蜂窩很小。那時我才真正懂得,為什麼“衛生”也算是三下鄉資料之一。

除此之外,貫穿於整個下鄉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與陌生人交往、熟悉、相處。我雖然沒有跟調研組一齊到外面去派發問卷做訪問,但我也跟不少人打交道,首先是我們可愛的隊員、學生,還有包車司機(此人十分難伺候)、校工等人。跟學生我們當然是打成一片,跟其他人我們也盡力做到相互體諒,和平共處。沒有這些陌生人的幫忙,我們的活動也不會那麼順利和完美。

  三、後記與展望

農村地區各方面條件都根本不能與城市相提並論,不少農村學生因條件艱苦,覺得了無出路而想放下讀書,甘心在農村平平庸庸自給自足一輩子,持這種觀點的人大有人在。我們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就是縮小城鄉差距,讓落後地區的學生也能接觸到先進的思想與觀念,不要讓放牛娃的杯具在我們這一代延續。雖然此刻是資訊化時代,各種發達的媒體讓農村地區也能感受到外界飛速的變化,而且周田鎮這個地方也並不算閉塞,106國道和323國道在此交會,北面就是南粵四大名山之一的丹霞山,能夠說條件還算不錯。但是精神層面上的改變並不如物質層面上的改變那麼簡單!改變落後命運,不僅僅要國家和社會支援,更要自我努力拼搏,不能就此平庸。

三下鄉個人總結6

七天的光陰轉瞬即逝的,但就是這短短的七天我們得到一生中難於得到的東西——團隊的精神、工作的經驗、堅強的意志、真摯的友情——我們沒有虛度這七天,我們一向在用心做事、用心服務,我不無感嘆:原先時間能夠這樣度過,生活能夠這樣生活。

  生活篇

三下鄉實踐期間,生活確實比較艱辛和複雜:學校老師領導給我們帶給三間很小的房間,我們就這樣三個人,四個人的擠在一個房間睡覺,每一天我們從住處走一兩公里的路到學校;洗澡間很破舊,門和窗戶都是壞的,洗澡也需要我們自我燒水,很多同學幾天才洗一次澡;飯菜是學校為我們帶給,沒有什麼個性地招待,和學校吃的一樣,但我們也吃得津津有味,而吃完飯也需要我們自我洗碗……

一個星期的生活就是這樣重複著,帶隊的老師也這樣和我們一齊生活著,也不得不感嘆著這生活的艱辛;生活苦是苦了點但很有生活的好處。我們在一齊有說有笑,苦中作樂,有一種吃苦的幸福。一齊聊天,一齊吃飯,一齊做家務,一齊工作,一齊支教,一齊調研——友誼在無聲無息中培養出來了,我們團隊裡的感情更深固了。

  感動篇

忘不了我們生活過的艱辛,大家不怕困難,互相幫忙,都挺了過來;忘不了從住房到學校的那段曲折的小路,一路上充滿歡笑聲;忘不了生機勃勃的學校,在學校我們感覺到很踏實;忘不了第一堂課給七年級11班上體育課,孩子們都露出了天真的笑臉;忘不了我們和高三同學在課堂上交流大學聯考經驗的情景,和學生們上的每一堂課,孩子們都表現的新奇又有活力;忘不了課餘時間和孩子們的玩耍,真的感覺很簡單,似乎自我又回到了自我的童年;忘不了我們遇到了挫折,隊長和老師給我們的鼓勵,讓我們的隊伍更團結;忘不了在調研和收集資料的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最終我們還是沒有放下,把問題都解決了;忘不了那次家訪的經歷,和家長應對面地交流,頗有感觸;忘不了和孩子一齊走過的日子,聊天,玩耍,歡笑,擁抱,照相……忘不了在學校的我們,是多麼受孩子們的歡迎,總是被孩子們緊緊地包圍;忘不了給孩子上的最後一節課,孩子們都淚流滿面了,我們眼睛也通紅了,但我們堅信,以後我們必須能夠再見面的……忘不了和學生們最後的告別,雖然很匆忙,但大家都很依依不捨,孩子們把我們送到了學校門口很遠的地方……

感動的點點滴滴,零零碎碎,不經意間,將隨時間風乾,珍藏在記憶深處。

  收穫篇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這次三下鄉的實踐活動不僅僅讓我們提升了自我的思想,豐富了自我的經驗,還讓我們的心靈收穫滿滿的。

我們懂得了團結,合作與交流;懂得了要應對困難和如何解決問題;懂得了如何與孩子相處;懂得了生活,能夠清談卻不寡味,艱辛卻也愉快。

我們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和在校老師們的支援;得到了一份純真與快樂;得到了一份珍貴的友誼,一段難忘的回憶……

這次寒假三下鄉活動真的是一次很難忘的經歷,使我有了一個驗證自我的機會,使我無論在潛力上或是在心靈上有了一次大的飛躍,也發現自身存在許多不足,需要以後注意與改善的。

三下鄉個人總結7

近一週的九龍坡區陶家鎮暑期“三下鄉”活動已結束,但它是這個夏天最讓我懷念的時光,我慶幸自我加入了這個團隊,很有幸認識了團隊的15位成員,與大家度過這流金般的日子。能夠說,三下鄉是我的人生課堂中重要的一課,也是我人生後中的一筆寶貴財富。三下鄉活動在我大學生涯裡留下了激情的一筆,絢麗而精彩。

我的調研生活

此次“三下鄉”中,居民消費水平,所以調研是我的主要工作。我們調研組一共5人,我們從確定調研的課題到整個問卷的設計,這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但是在這過程中,我學會很多東西。因為缺乏經驗,在問卷設計那一關碰很多釘子。

這次三下鄉的調研活動中,令我最難忘的是深入農村農戶,與農民親切近距離交談,並且深入調查當地居民消費水平。我們挨家挨戶的走訪,正值治安村花椒收穫的季節,很多老鄉們兒都早早的上山去摘花椒了,所以我們調查的地點多集中在田間地頭。我們與老鄉們同勞動,與他們親切的交談,瞭解他們的消費狀況。從中也瞭解到老鄉們的生活此刻是變得越來越好了,他們的消費觀念也從原先買最便宜的東西向貨品的使用度、牌子上轉變,很多人有了錢也想出去旅旅遊,享受一下生活。但是此刻還存在著一些問題:(1)農民缺少一些懂技術的技術人員,就拿治安村來說,該村的主要經濟作物就是種花椒,很多農民不清楚如何來科學的種植花椒,導致很多花椒樹被病蟲害致死,產量也就大打折扣,所以急需一些技術專家深入到農村指導工作。(2)農民們瞭解資訊的渠道較少,通常最多的就是透過電視來了解資訊。(3)此刻的物價上漲、房價上漲對一些居民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所以政府就應採取必須的措施來抑制物價、房價的上漲。

總體來說,在調研訪談中,我學到了怎樣與他人更好地溝通。透過短短几天的調研,我們能夠發現當地存在的一些問題。透過與農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我們收集到了超多的第一手資料,為我們研究各個課題和構成調研報告帶給了可靠的原材料,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大收穫。

我的“十二五”規劃宣講

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成為我國“十二五”時期經濟建設的重要任務。為了響應黨的教育方針,鼓勵大學生走向社會,我們此次“三下鄉”的主要任務就是對陶家鎮的村民進行一個“十二五”規劃的宣講,十二五規劃是國家的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包括轉變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強農惠農,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資料。此次宣講的目的是讓農民朋友瞭解國家的新政策,樹立知行合一,永跟黨走的信念。

7月x日是陶家鎮村民趕場的日子,我們早晨起來的很早,準備好了話筒、擴音器、宣傳單。早早的來到了集市上。大家一齊選好了宣傳地點,開始拉橫幅,貼海報,吸引了很多圍觀的群眾。準備工作做好後,由我和葉華齡擔任講解員為

父老鄉親們講解“十二五”規劃。“十二五”規劃推薦提出“務必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十二五”規劃推薦提出了“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其次,“十二五”規劃推薦提出了“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農民增收難,主要在外出就業難、務農效益低,務必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十二五”規劃推薦提出“鼓勵農民優化種養結構、提高效益,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和價格構成機制”;第三,“十二五”規劃推薦提出了“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

因為我來自農村,我明白農民們最需要了解什麼,所以期間我重點講了農民們關心的“十二五”期間關於新農村建設的資料。

透過這次十二五的宣講使居民對國家“十二五”規劃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作為當代大學生,我為能夠給農民朋友們做出自我的一點貢獻感到驕傲和自豪。

我們的生活

我們此次三下鄉的最終落腳點是在陶家鎮的治安村,都說三下鄉的生活條件會十分的艱苦,所以在來之前我們已經做好了艱苦奮鬥的準備了,但到了邱書記家一看,我們算十分幸運的了。我們此次所在的治安村,村書記對我們個性的熱情。把我們安排在了他的家裡。雖然宿舍簡陋了些,沒有其他的必需品,但是邱書記十分盡力在為我們改善條件,常常讓我們感動不已。這遠比我們開始所想的睡在農民家的土房子好很多了。

住的方面讓我們大大地驚喜了一番,吃的方面也不差。這主要得益於書記妻子的好手藝,我們只是每一天調研早點回來幫忙阿姨摘摘菜、燒一下火罷了。我們這幾天之所以能夠走過很多山路,順利的把調研工作做好,真的要感謝一下阿姨。在這五天的調研生活裡,雖然條件不如在學校的好,但是我們團隊的十六個人,同甘共苦,大家都用自我的心為他人著想,照顧著他人。所以,在團隊裡每個人都倍感溫暖,這些都構成了我最難忘的回憶。

我的收穫

陶家鎮“三下鄉”剛剛結束了,些許還有些戀戀不捨。雖然我們的行程很短,但從行程的開始一向到結束,整個下鄉活動都給我許多快樂、驚喜和考驗。在這短短几天的三下鄉生活中我結識了很多的朋友,收穫了許多。

①鍛鍊瞭解決問題的潛力

這次的下鄉活動,從主題的確定、活動策劃、方案的製作到具體的實施,基本都是由隊員們一齊解決的,這個為我們帶給了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在準備階段,我們需要周全地思考問題,遇到困難需要自我尋找解決的方法,還要用心尋找社會的幫忙,下鄉期間,我們更要解決臨時發現的實際問題,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透過這次的活動,我們全體隊員的實踐潛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我們以後

的學習工作有著十分用心的影響。在三下鄉中,我們遇到了實際狀況與方案有所出入的狀況,也遇到了事前沒有料想到的問題,我學會了靈活應對,從實際出發思考問題,充分思考各種意見,並在適當時候尋求幫忙。

②強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七月的酷熱,往往打擊了人們工作學習的熱情,但是大家並沒有退卻,而是發揮團結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幫忙的精神,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自我的工作中。在這種和諧的氛圍中,我們順利的完成了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從這次活動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團隊的力量及團隊的重要性。③獲得了友誼

在下鄉期間,讓我贏得了友誼,我們在一齊相處融洽,發揮了互助互愛的精神,雖然也有意見不一的時候,但是作為一個團隊,我們還是很緊密地團結在一齊的。我們在一齊幫阿姨洗碗、排練節目,想一想大家歡聲笑語、想一想大家在一齊同吃、同住,真是一段甚是難忘的日子。在這個團隊裡,我們彼此都成了朋友,他們讓我豐富了自我的思想、開拓了自我的眼界。使自我不在侷限於一個小的圈子裡。

結束語

幾天來的暑期“三下鄉”生活,我個人有很大的收穫,第一我學會了尊重他人。不管是應對領導、同事還是學生,想要獲得尊重。首先得尊重他人;把握大局;第二我學會了團結協作,我們前去三下鄉的同學來自不一樣專業,有著不一樣的經歷和性格。雖然我們的大方向都是鍛鍊自我,服務學校,但在一些具體的工作方式方法上必須存在必須的差異性。為避免在同一問題,我們經常在工作之作抽時間進行交流,互相學習,提出自我的不足,共同進步。第三我學會了為人處世。無論是與老師還是同學,我們在這段時間裡都過得十分快樂。

以前我很少參加這樣的活動,這是我大學生涯裡第一次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能夠說這次活動給我的大學生活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我也會在以後的生活中多走出去看一看,豐富自我的人生閱歷。

三下鄉個人總結8

  一、艱苦的生活,快樂的情緒

我們一行八人,還有武大自強社十名學生一齊在7月13號從武昌坐硬座經過二十七個小時才到達西寧(回到時因陝西渭南道路沖毀坐了近四十小時),一路上學生們精神抖擻,為三下鄉的文藝節目反覆排練。十四號晚上到達西寧後就直奔目的地——互助土族自治縣,住在一家十分簡陋旅店,學生兩人擠一張床,房間沒有衛生間,洗澡每隔幾天一次。生活每餐基本都是麵食。但我們的同學們克服了這一切的苦難,每一天早晨精神抖擻的出發,晚上回來開會、寫總結、日記,往往要到零晨二點多才睡。但熱情純樸善良的土族人民、豐富多樣的土族文化、曠美神奇的高原風光,讓我們每一天都在充實、興奮、快樂中度過。

  二、充分的準備,豐富的收穫

此次赴青海三下鄉活動的重點是文藝下鄉。在此前五月份,同學們就開始準備;身體素質方面,他們自覺的堅持鍛鍊,每一天晚上堅持跑步訓練,因此在青海期間沒有一人有任何身體不適,為三下鄉活動的圓滿完成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文藝演出的工作也很早就開始準備了,為了能給土族人民帶去滿意的現代文藝節目,隊長李洪娟從學校社團中汲收一些優秀同學來參加此次三下鄉活動。排練活動在校期間就反覆進行,在路途上,在青海期間又多次排練,個性難得的是,此次文藝演出是和xx大學自強社共同舉辦,因此同學們和武大同學團結互助、緊密配合,共同向青海互助土族人民獻上了一臺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受到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的熱情歡迎!在文藝匯演準備之餘,同學們還用心參與、體驗、感受當地的民族文化;觀摩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大賽開幕式,參觀互助土族風情園,觀看西部五省土族花兒會丹麻分會的演出並調研土族文化。

  三、感想與推薦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是第一次帶學生參加三下鄉活動,在此刻高校擴招以後,因為學生的增加,採用的是專職班主任制。因此,任課教師和學生的接觸機會較少了,對學生的瞭解也少了。這次三下鄉活動給了我一次全面接觸學生的機會,也改變了我的一些看法;此刻大學生,他們的社會職責感、使命感,他們團結互助、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們對知識的渴望,他們的奉獻精神,都使我深受感動。

推薦:三下鄉活動是十分好的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形式,但我感覺此刻是校團委在組織,以學生社團活動用心分子為主要參與物件,一般系部、專業教師一般學生參與程度不太高,這限制了它的影響力和活動效果。個性是這種帶有社會調查性質的活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專業知識應有必須要求,因此,事前專業教師的參與、學生的廣泛宣傳應有必要;再者,在經費方面,應由學校出面給與更大支援,或者汲引社會、企業、公益團體贊助,這樣讓三下鄉活動發揮更大作用,產生更大影響力。

三下鄉個人總結9

“實踐和行動是人生的基本任務;學問和知識但是是手段、方法,透過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務必具備的知識就應按實踐和行動的需要來決定。”是的,我們的智慧永遠分不開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也要在實踐中提升自我,培養我們各方面的潛力。此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中使我有了一個驗證自我的機會,使我無論在潛力上或是在心靈上有了一次大的飛躍,也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

六月下旬的同學們都沉浸在緊張的期末備考中,可這時學院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隊員的選撥已經悄悄展開。響應團省委號召,我校批准每個學院一支暑期實踐隊組織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隊伍由大二學長組織,號召大家投身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過來,發揮我們大學生的潛力。同時,在實踐中提升自我,受教育、長才幹、做實事,以實際行動為“新農村建設”奉獻我們應有的力量。我們支隊組織赴柳林鎮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我很有幸地成為其中一員。

為紮實做好“三下鄉”工作,我們查閱了超多資料,準備了多份宣傳資料,為三下鄉的活動開展做了充分的準備。出發前,學院團委書記楊明星老師給我們召開了動員大會,讓隊員們明確了“三下鄉”的目的和好處,鼓舞了我們的勇氣,激勵了我們的鬥志,也讓我們對此行的好處和活動方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為實踐活動的開展打下了基礎。

驕陽似火的7月卻擋不住我們前往柳林鎮的熱情和決心。7月21日,在與柳林鎮政府工作人員進行簡單的交流和溝通後,鎮政府決定為我們組織召開座談會議,詳細地為我們介紹柳林鎮各方面的現狀以及發展的趨勢,他們的熱情介紹可見他們對我們工作的支援和理解。座談會上外省的幾位同學不太能理解地道的四川話,可他們都緊鎖著眉頭,努力地理解,儘可能地聽懂座談的資料。這次座談會議的好處重大,不僅僅使我們對柳林鎮有了初步詳細的認識,瞭解了當地的民風民俗,還能讓我們對我們的活動準備進一步完善,以便活動順利有序地開展。

次日,實踐隊按照行程安排,前往玉金村進行下鄉到戶走訪活動。訪問、慰問玉金村老黨員、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的家庭,給他們帶去我們遠方的問候和關心。老人們緊緊握住我們的手訴說中心中意外的感動,同時還鼓勵我們將來必須要為國家多做貢獻,樸實的話語卻道出他們內心的感受:我們苦點累點不要緊,國家也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的生活質量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將來還得靠我們的年輕人。多謝爺爺奶奶對我們的鼓勵,我們必須不能辜負他們對我們的期望,祝願他們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在夏日中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是一種特殊的感受,因為我們明白我們此行的目的和好處所在,便已忘記疲勞地繼續前進著,看望一個又一個我們遠方的親人們。

大學生三下鄉活動當然還少不了義務支教活動了,在玉金村鄭澤光彩國小我們捐贈了我們準備好的圖書、文具和體育用品,給這兒的孩子們帶來快樂。隊員們在這國小裡和孩子們開展教育活動,還有課外的趣味專案,將我們的愛心和對他們的鼓勵傳到這些幼小的心靈中。根據這兒的老師和村幹部介紹,國小的孩子們大多都是留守在家的兒童,因為各方面的原因,爸爸媽媽都選取外出務工,將年幼的孩子們交給爺爺奶奶照顧。“留守兒童”一個聽起來多麼辛酸的名字,卻在這國小里耳熟能詳。同樣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本該與同齡人一樣依偎在父母的懷裡,享受童年的時光,而他們只能在孤獨中想念爸爸媽媽的一個電話,一聲問候。愛心屬於活動期望能給孩子們帶給一點精神上的食糧,用愛心和知識裝點兒童的心靈,把我們的愛心傳遞給每一個孩子。我無法忘記那一張張可愛的臉龐;那一聲聲甜甜的“大哥哥”荏苒在耳邊迴響。提起那群可愛的孩子,我總會心潮澎湃。離別的那一刻,孩子們緊緊的拉著我們的手,久久不願離去。我真心的祝願淳樸天真的農村孩子們能夠快快樂樂地成長,走向更廣更寬更闊的新天地。

更可喜的是,我們透過各方面的考察,支隊決定將玉金村作為我們學院長期的社會實踐服務基地,這一舉措也得到玉金村幹部和群眾的大力支援。在掛牌儀式的當天,在學校周圍的村民都前來觀看,熱烈的祝賀我們學院與玉金村建立長期的“親戚”關係,真是我們的榮幸所在。這也就意味著以後暑假我們還會到玉金村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激動地告訴孩子們:“我們明年還會來!”

我們還組織開展了其他活動:為玉金村村民開展“建國六十週年”大型圖片展覽,到村內做一個有關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到巴中市裡瞻仰聞名的將帥碑林,感受這片紅色土地的氣息。

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那裡人民的淳樸,厚實,那裡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氣息。那裡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那麼的完美。雖然沒有大城市的繁華與熱鬧,柳林鎮卻有一番別樣的寧靜,它讓我們思考,讓我們有一片新視野,為我們探尋農村的新發展,帶給了一種新思路。這兒的一切都將久久地留在我們實踐隊員們的心中。

三下鄉個人總結10

一轉眼,為期八天的xx三下鄉活動圓滿地畫上了句號。這次活動的時間雖然不長,但留給我們的實在太多太多,其中不少東西值得沉澱下來留給一輩子去慢慢體會、去回味。這些天我們一齊吃過的飯、一齊住過的宿舍、一齊玩過的遊戲、一齊開過的玩笑、一齊辦過的活動……都已定格為記憶,成為我們將來回憶的素材,更是支撐大家前行的動力。

我們是在8月17號早上8點從學校出發的,途中歷經三個多小時最後到達目的地xx市源城區東埔中學。在出發之前,我已經透過上網大致瞭解了一下東埔中學的狀況,感覺還不錯。但我們見到的真實狀況與想象中的略有出入,學校並不大,建築也蠻落魄的,個性是我們住的那棟宿舍。據說那是70年代建的老古董了,由於學校經費欠缺才沒有拆,還繼續留給大一新生住。我們去的時候還是暑假期間,新生尚未入學,所以我們被安排住在那。那是一棟三層小樓,我們住在二樓,男女生各住一個宿舍。小小的宿舍裡竟然放了十六張床,地板坑坑窪窪的,一層樓只有一間公共浴室和廁所,還經常有小強成群出沒,引來女士們連聲尖叫。熟悉環境後我們很快安頓下來,行李拿出安置好後,整個宿舍很快有了家一樣的感覺。宿舍裡沒水沒電,之後經保安協調,我們用排插從消防燈上引來電源,水則要自我買。宿舍安置好後,大家相擁去飯堂吃飯。由於我早有了“全國飯堂統一口味??一樣的難吃”這樣的心理準備,所以我對那頓午餐並沒太大反應,而有的隊員只是草草地吃了幾口就收場了。哎,此刻的孩子啊!吃飯期間有人調侃說,其實這學校除了宿舍差一點、飯堂差一點,其他的也沒啥(截止說話時我們只去過宿舍和飯堂),隨即引來眾人大笑。

那天下午沒有開始工作,大家有的留在宿舍休息,有的出去熟悉周圍的環境。晚上大家一致決定出去吃飯,嚐嚐當地特色菜。晚飯吃的很愉快,大家有說有笑的,隊員之間慢慢的熟悉起來,玩笑開的更大膽,某些人的綽號也興起來,最典型的要數朝鮮妹了。

第二天,也就是18號,帶隊老師熊彪透過與當地學校、團委等相關部門的溝通,明確了未來幾天我們的任務。由於來到當地後發現狀況與我們預想的有不少出入,以及為了對未來幾天的工作做好安排及相關準備,我們用了一天時間在學校團委辦公室開會、做前期工作。在會上,大家主要討論了華大北街戶外活動的主題和龍尾壩社群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的詳細流程,紛紛獻言獻策,並且針對這兩個活動做了工作分配與人員安排。此刻回想起來,這個花了一天時間開的會議十分必要,正是由於我們做了充分準備,才使得之後活動進行的十分順利。晚上,我們又齊聚在團委辦公室認真準備未來幾天的活動,女隊員們都在認真的剪紙,有的男隊員在仔細地寫活動策劃,有的在做視訊剪輯拷貝工作,大家都分工明確,彼此工作有條不紊。還是毛主席說的對啊:不打無準備的戰爭。

時間來到了19號,這天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外出調研以及晚上的支教活動。早上吃過早餐後,我們坐車來到華達北街出租屋協會,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組就近展開調研活動。在調研期間,我們還與受訪者進行相應的交流,瞭解到他們生活的一些狀況。其中有一位從河南來xx打工的大叔比較健談,他談到xx在這幾年變化很大,他全家都搬到了xx這邊住。但他同時也感慨這邊的消費水平比老家高很多,因此他覺得在xx這邊賺錢,回老家那邊花比較合算。並且,他還擔心目前在xx上學的孫子將來還要回河南大學聯考會比較麻煩。由於要派發的問卷很少,我們小組簡單地完成了任務,然後我們就決定利用剩下的時間品味xx的風土人情。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搜刮當地的美食。於是我、晟宇、張菲、謝瑤幾個就找到一家甜品店,邊吃冰激凌邊聊天,那真是一種享受啊!

在那裡還要重點介紹一件趣事,話說中午還沒吃午飯就被曹威明打電話催促回去之後,我跟晟宇聽說路口有個大胃王比賽,看誰能在最短時間內把一個披薩和一杯500ml的汽水喝完。我們一聽這訊息便來了勁因為這個比賽不僅僅免費帶給吃喝,一不留意贏得前三名還有幾百塊現金充值獎勵。二話不說,我們果斷決定去參加比賽,走出宿舍時正好碰到老師回來,他也沒吃午飯,於是我們三條大漢義無反顧地往比賽現場開去。還好比賽現場人並不多要不一會兒我們的臉就丟大了。我們三個分在同一組,在上場前看了其他選手的.比賽狀況,不少選手顯然是打著佔便宜的心態去的,從頭到尾吃的慢悠悠的,要是倫敦奧運會的裁判在現場,他們早就被判消極比賽,罰下場去了。當然,其實我們也是抱著那種心態去的,嘻嘻。最後輪到我們小組上場了,三條壯漢的實力是絕對不容小覷的,果不其然,我們剛站上擂臺便引來潮水般的掌聲(雖然場下沒幾個人),看到觀眾這麼熱情,搞的我們都有點心虛了。比賽開始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拿起兩塊披薩就往嘴裡塞,哎呦,那東西真硬啊,完全沒法生吞下去,只好慢慢的嚼。剛才在場下還暗自嘲笑別人吃的慢,輪到自我上場時才發現要想吃的快還真不容易。我們仨的速度都差不多,之後發現想破別人記錄無望之

後,便索性慢下來悠哉悠哉的把剩下的披薩吃完順便喝下汽水。就這樣,我們消滅了一份免費的午餐,不幸的是,那天一向到晚上再無胃口吃別的了。

晚上,我們在東埔中學進行三下鄉以來的第一次支教活動,我被分配到九班。事先由於各種原因還沒跟這邊的同學打過任何交道,隊員們在支教前都比較緊張,害怕會出現冷場。但是一走進教室,這種緊張的情緒便消減大半,迎面而來的是同學們青澀的笑容和高三學生特有的那種敏感的好奇的表情。我還之以微笑,並且整節課都持續著笑容以顯示我的和藹可親,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我人生的第一節課講的還算順利,起碼我的備課教案都講完了,只是時間把握的不太好,四十分鐘的課我只用二十分鐘就講完了,剩下來的時間顯得不知所措。幸好還備有禮物??一張明信片和兩份書籤。禮物的誘惑一下子把大家的用心性都調動起來,同學們爭相舉手回答問題,課堂氣氛一度相當活躍。高三的孩子整天埋頭徜徉於題海中本已夠無趣的了,哪怕只有一丁點的樂趣,也能像一塊小石頭落入平靜的湖面,掀起陣陣波瀾。更何況有這麼多師兄師姐過來陪他們開玩笑,與他們分享大學聯考成功的經驗,給他們講訴大學完美的生活,這無疑對他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課後我們十幾個隊員聚在一齊交流總結,大家都反映自我所教班級的學生十分熱情,自我也講的很high,個性是劉源教的八班,下課後仍傳來一撥撥雷鳴般的掌聲與尖叫聲,令隊員們羨慕不已。東埔中學的同

學們都很給力,讓第一次講課的三下鄉隊員們樹立起信心。這真是一次良好的開端。

支教結束後,大家齊聚辦公室對這天的調研和支教活動做了一個總結,我們一致認為這些活動都很成功,但也指出了其中的一些不足,比如調研時間過長,效率較低,支教經驗不足,應變潛力較差等問題,我們吸取教訓不斷反思提高。

20號這天,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傍晚的華達北街關愛外來務工人員權益與生活的主題活動,由於這是一個臨時確立的活動,而且在戶外舉行,因此變數十分大。上午的時間我們用來討論第二天在龍尾壩社群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細節並模擬了一遍流程,下午則用於對兩個活動的禮物進行包裝、視訊的最後剪輯、宣傳資料的蒐集、主持人演講稿的準備等活動。心靈手巧的女生負責包裝禮物,宣傳組的負責拍照、發微博,有技術的同學做視訊剪輯,其他人則上網找資料。大家分工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特長,有條不紊的開展工作。每個人都熱情洋溢,對這次活動充滿了期盼。

傍晚,首先有幾個隊員前往當地政府領取宣傳資料,然之後到華大北街的一個小廣場做了初步的會場佈置。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忽然間,烏雲密佈,甚至還下起了雨,有一些隊員擔心會下大暴雨而影響我們的戶外活動,當地負責人也勸我們改日進行。但在熊彪老師的堅強領導下,我們迎難而上,決不放下,充分體現了華工學子臨危不亂,不畏艱難的優秀品質。隨後,所有的隊員都趕到了活動地點,我們冒雨完成了佈置工作。

真是蒼天不負有心人,不久,雨竟然停了,我們倍感興奮,我們的活動開始時間到了。主持人主要放了幾個有關外來務工人員的生活和權益保障的視訊,吸引了相當多的當地外來務工人員前來觀看,當時場面很火爆,每個人都熱情高漲。並且,主持人在活動當中還摻插了一些有獎知識問答,每個觀眾用心性很高,都紛紛舉手參與競答,我們特地為答對的觀眾準備了十分精美的獎品,所以大家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又獲得了一份快樂的回憶。

活動結束後,我們回到東埔中學對這一天的戶外活動做了一次詳細的總結,畢竟是第一次戶外活動,我們經驗不足,還是有很多需要學習提高,每個隊員之間認真相互交流了活動感受,我們都覺得這天的活動很有好處!

21號,我們要前往龍尾壩社群舉辦一次關愛留守兒童的互動活動。我們又起了一個大早,然後帶好相關物資,信心百倍,熱情洋溢地打車趕往活動地點。當地的團支部書記熱情地歡迎了我們的到來。我們開始佈置會場,有的隊員在裝飾黑板,有的在擺放桌椅??????每個隊員有條不紊的工作著。很快,我們就高效率地完成佈置工作,留守兒童一個接一個地來到我們的活動室,孩子們開心極了,都等著我們帶給他們的驚喜。

我們的活動在9:15分準時開始,主持人介紹了我們這次活動的相關事項,隨後,我們這天上午依次展開了心理輔導、搶凳子、交通安全知識講座、踩氣球、衛生知識宣講等一系列十分精彩的活動,孩子們都十分喜愛我們設計的每一個活動,他們在玩的開心的同時,又學到了很多平時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

下午,我們同樣又來到龍尾壩社群還有舉辦了一些如教孩子們摺紙,寫明信片,玩貼鼻子游戲等一大串很有好處的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廣東電視臺剛好在那裡做採訪工作,他們得知我們三下鄉服務隊在那裡搞活動,就順便來到我們活動現場拍攝了我們一些很精彩的活動場景,我們每個隊員都引以為豪。

活動結束後,隊員們和孩子們合影留念。孩子們對我們的離去戀戀不捨。我們感觸很深,我們覺得這次志願活動對孩子們有十分重大的好處,雖然一天的活動並不能給這些缺乏關愛的孩子們帶來太多東西,但至少我們曾給過他們快樂與溫暖。儘管一天活動下來比較累,但一想到這些,我們都覺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讓缺少關愛的人感受到被愛的溫暖,我想這就是志願服務的好處所在吧。

晚上回到東埔中學進行了第二次支教。我們十幾個隊員分成四個組分別輪流在14個班講目標、心態、階段、方法四個板塊。本來我就應給所在講方法那塊的,但是經過第一次講課經歷的總結以及私下與隊員們的交流,我發現我所教的那些普通班的學生最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上進心。他們也明白高三很重要但就是不願努力,歸根到底,還是上進心不夠強烈。於是這天晚上我換了一種風格,用嚴肅的語氣一本正經的給他們上了一節課,用詞比較尖銳,目的是刺激一下他們麻木的神經,企圖喚醒他們的上進心。講完之後從他們的掌聲中能夠推測出講課效果不錯,我也感覺一身簡單,最後把自我最想對他們說的話在脫稿的狀態下表達出來。這天晚上的講課是我這八天所做的事中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一向不太擅長言語表達的我一向渴望在這方面能有所突破,而這晚的支教活動給我帶給了機會讓我成功挑戰自我的極限。

支教結束後,我們抽空去外面稍作了一下放鬆休息活動,我們來到東江邊漫步,還有幸觀看到xx有名的號稱亞洲第一高的噴泉。在短暫的娛樂之後,我們消除了疲勞,全心投入到晚上的“殺人遊戲”中。

22號上午,我們再次進行外出調研工作。我跟翠霞、廣萍被分在訪談組,負責就當地教育狀況對居民進行應對面訪談,其他小組則負責調查問卷的派發和回收工作。由於在調研工作方面認識不夠充分加上經驗不足,上午的訪談拖了比較長的時間,沒有完成任務。下午我們幾個會打球的男生在宿舍休息,備戰傍晚與東埔中學教師隊的籃球比賽。大概4、5點左右,天色忽然暗下來,似乎在暗示一場大戰一觸即發。比賽在這種陰霾的天氣下開始了,第一節,雙方打得難解難分,比分交替上升。到第二節的時候,對方人多的優勢開始顯現,十幾個替補隊員輪番上場,而我方總共只有可憐的六個隊員。在對方的車輪戰術下,我方雖頑強抵抗,最終寡不敵眾。嗚呼悲哉。當然,我方秉承的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和屢敗屢戰的不懈作風不僅僅征服了東埔中學全體教師,連老天都被我們感動,比賽還沒結束就下起瓢潑大雨。沒事可幹,大家只好躲在宿舍繼續“殺人”,不亦樂乎。

晚上雨停了,我也開始個人的最後一次支教。這次物件是一個重點班,於是我又老老實實地給他們講了一節我先前準備的關於方法那塊的教案。這個班的學生也比較活潑,互動時他們問的都是一些學習方面的問題,並無個性,但最後一節課結束的也算完美。

23號,三下鄉活動倒數第二天。全隊除老師和晟宇留校整理檔案外,其他人分為兩組。我、子豪、翠霞、廣萍同一組,負責探望一戶單親家庭和一戶特困家庭,順便把前一天未完成的訪談弄完。其他人在另一組,前往當地敬老院和孤兒所探望孤寡老人、兒童。我們組去看望的兩戶人家都發生過慘痛的杯具,十分不幸。但令我們欣慰的是,他們已經從家庭的陰影中走了出來。當我們隨同社群書記到訪時,兩家人都十分熱情地招待我們,他們堅強與樂觀的生活態度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深深地感染了在場的每個隊員。我發現,他們最需要的也許並不是別人給他們帶給多大的物質幫忙,而是有人能聽他們訴苦,理解他們的處境與情緒。於是我們跟他們聊家常,聽他們訴說家庭的不幸。我們只做了這點事,但他們已經十分感激我們的到來。就像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一樣,我們並沒有做太多的事,但這些簡單的行為曾給過他們愛的溫暖,他們也已經十分滿足了。當然,他們能從家庭的不幸中走出,自信的應對生活,也離不開親戚朋友和社群鄰里的資助與關懷。其中體現出的中國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在這個道德滑坡、物慾橫流的社會顯得尤為可貴。

下午,大部分人留在宿舍或休息或收拾行李,我們訪談組三個人去對東埔中學學校領導及教師做一些關於該校教育狀況的訪談。晚上是此次下鄉最後一次支教,我負責拍照。支教結束後戀戀不捨的和同學們做道別。有些班級個性熱情,全班合唱歌曲歡送我們,幾十個人把我們團團圍住,找我們簽名、寫鼓勵性的祝福語,場面一度混亂。當然,最受歡迎的要算劉源、依超和威明他們幾個了,長得帥又魅力十足。好不容易從粉絲群裡擠出來,我們在熱情的張書記的陪同下漫步沿江路欣賞xx夜景。鑑於大家都沒吃飯,張書記帶我們來到城南美食一條街,吃了一頓當地名小吃豬腳粉。雖說那豬腳湯還沒我家煲的好喝,但在外面來說已經不錯了。再說了,跟這些朝夕相處了七天又即將分開的朋友聚餐,那種氛圍是讓人最難以忘懷的。所以說,重要的不是吃飯,而是大家都呆在一齊。吃飯了豬腳粉還沒飽,我們之後又去逛甜品一條街。找到一家比較出名的小店,十幾個人又蜂擁而入。邊喝飲料邊聊天,聊支教的班級,聊這幾天的經歷過的事,聊孩子他爸、孩子他媽,大家興致都很高。

晚上回到宿舍洗完澡已經快一點了,然而大家似乎都無睡意,繼續玩殺人遊戲玩了一個通宵,大家都倍加珍惜一齊呆在在xx的剩下的時間。寫到那裡突然想起《朋友》裡面幾句歌詞“朋友一生一齊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那短暫的幾天建立起來的朋友之情也值得日後倍加呵護與珍惜。

24號,臨別之日,空氣略帶傷感的味道。早上,我們在當地團委領導的帶領下出發去參觀一家玩具製造工廠。我本以為會挺搞笑的,不料去到那邊只是簡單的開了個座談會,說是與青年員工交流,其實基本都是領導在發言,我問了幾個關於那個工廠的問題都沒有得到滿意的回答。座談會開了一個多小時,然後工廠負責人用了五分鐘時間帶我們參觀一遍其中一個生產車間,之後再吃一頓廉價的午飯。就這樣,工廠體驗活動就結束了。下午三點左右,大家在宿舍樓前合個影,然後就依依不捨地踏上返校的路程。

這就是我們在xx三下鄉的主要經歷。這次三下鄉時間雖然不長,但過得很充實;經歷雖不算精彩,但很豐富;事做的雖不大,但很有愛。日後再回首這段歷程,相信每個隊員都會為成為其中一員而深感榮幸,都會為我們做過的事倍感自豪,都會為我們的點滴收穫而心滿意足。在那裡,我們代表華工經貿學生的風貌;在那裡,我們展現青年志願者的熱情;在那裡,我們挑起社會一份子的職責;在那裡,我們燃燒熱情似火的青春!

三下鄉個人總結11

七月二十九傍晚,我們整個三下鄉的活動正式結束了。收拾好所有行裝,打包好行李,回頭望著六天一直以來在這裡住,吃,商討三下鄉的我們的大本營,一位隊友的家中,心中充滿著感慨,這六天裡,在這間小房子裡發生的事情似乎都歷歷在目。想不到,三下鄉就這樣結束了。時間是過得如此的快,想起當初第一天度日如年的感受,還真是極大的對比。心裡還是想搞活動多幾天呢。但天有不散之宴席,就讓我們這次三下鄉的酸甜苦辣留在我們的記憶裡,一路陽光服務隊的紅旗永遠在我們心中飄揚。

我們要等的車到了,出乎意料地,有兩個學生特地來送我們,也和我們一起等車,他們是黃土龍和黃尚巨集,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學生。大家相互望著,滿眼盡是依依不捨的眼神。我不忍心直視他們,怕自己的眼淚會忍不住,這種感覺,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也許以前沒有這樣子去幫助過別人,也沒有全心全意去教別人,所以別人對自己是否感激毫不在意。但這次不同,孩子們感受到了我們支教時的真心真意。大家一起笑,一起玩耍,忘記了身份,年齡,資歷,不但是師生關係,更是朋友,這一次三下鄉的活動,把兩個不同階段,毫不認識的兩代人連結在一起。雖然只短短相處了六天,但其中的所感所受,卻是從未感受到的真實。我看見他們也把頭轉過去了。也許,我們也有相同的想法和感受吧。

回憶翻開了一頁,是我們在支教的情景。第一天去支教,因為外部環境的限制,我們不得不設點在部分家庭,進行家教輔導。雖然開不了班,但家教也有家教的優點,就是人數不太多,可以照顧和熟悉每一個學生,瞭解他們進行不同程度的教導。而我們主要做的是,輔導他們完成暑假作業以及解決他們平時在學習上的難題。我們分二人為一組,進入四個家庭。第一天,如我所料,他們果然很害羞。其實我對心理上的知識比他們課本的知識更清楚,所以我便從先接觸,然後在學習的過程中適當幽默,緩和他們緊張的氣氛。我的方法果然是湊效的。雖然第一天大家並不是放得很開,只有我個人在不斷搞笑,並逗他們笑,玩樂。愚樂於教。害差和怕見陌生人雖然是孩子的天性。但無法拒絕笑容同時也是人類的本性。很快,我們便打成一片了。剛開始是四個學生,但我們支教的事情卻在當晚傳開了。結果,許多家長都送自己的孩子過來一起學習,而且學生自己也找自己一起玩的夥伴一起來上課。讓我們這個不太寬敞的客廳變得更狹窄,但大家圍在一起,更顯得熱鬧和溫暖。上課我們一起學習,課間時間就搞一些小活動,下棋,耍太極,做遊戲等等。三天下來,我們的學生從十多人變成三十多人。能得到學生和家長的信任,我們心中感到無比的滿足和喜悅。

除了教學,我們還動員他們積極參加我們的組織的第二課堂活動,並有許多獎勵制度,吸引他們參加。第二課堂內容豐富多彩,有”捕魚”遊戲,投籃大比拼,大兵步操,猜迷語~任何我們在大學中所學的遊戲,我們都讓這些學生們一起參與,增加他們的見聞。並且在活動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競爭意識,公平等積極向上的心理。並且我們準備了各種小禮物,制定適當的獎勵機制,看到學生們經過努力而得到禮物那喜悅的滿足神情,我們相信,這些小小的活動,也許會在未來,改變他們的一些人生觀,價值觀,能夠引導一些學生積極向上,不正是我們這些教育者們的任務嗎?

上車後,送我們的學生的身影越來越小了。直到看不見。但沿路上的一片風光,綠地,蕉田,田野,稻草人。使我聯想起了我們務農的情景來了。那是某一天下午,等太陽不那麼猛烈,,我們就戴起草帽,整裝出發了。按照約定,我們是到一戶農田那裡進行”拾柴”,這是一件簡單的勞動活,只要把晒乾的桔梗堆成一堆就行了。於是,我們九人人齊心合力,不一會兒,就把兩塊大田的裡柴草收拾乾淨。大家雖然很累,但也很有新鮮感,因為我們大多數是城裡出生的,平時少有機會接觸農田,更不要說是農活了。而且,在第二次的務農後,是幫農田除雜草,更讓我們懂得農田的勞務比我們平常的工作更煩瑣,管理一塊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每天不斷付出辛勤的勞動和汗水,一塊普通的田地根本不可能變得碩果累累。務農後,更讓我們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不付出勞動,是不會有收穫的。務農是這樣子,以後,我們做任何事情,也是這樣子,要懷著感恩的心態,去幫助別人,。

三下鄉的活動中,最難的莫過於是做調查問卷了。因為在調查問卷的過程中,真是遇到平時少遇到的,聽到平時聽不到的聲音。我們的調查主題是:當代農村的教育情況及未來發展方向。我們有針對性地把調查問卷分為學生卷和家長卷。在調查學生卷中,除了調查我們的學生,我們也特地去了吳陽中學讓那些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做調查問卷。那裡的學生們都對這種調查活動特別感到新鮮,都紛紛搶著做,也帶動他們的朋友幫我們做幾份,結果,一百份的調查問卷,我們卻在幾個小時內完成了。但在做調查問卷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問卷的一些不足之處,這為我們以後設計調查問卷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最因難的是調查家長這部分。因為有許多家長並不集中在一個地方,結果我們不得不挨家挨戶去探坊。而且大部分的家長不認識字,我們需要耐心地一條條去詢問。雖然調查的物件不一,有幹部,教師,貧農,但他們對於教育的理解卻是一致的:只有念好書了,才有機會改變現在貧窮落後的現狀,才有機會從這個小村落走出去,才有機會讓他們把學到的東西帶回來,自我發展。所以,無論現在有多窮困,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基乎所有的國小生都能接受教育。每當走進一戶家庭,看到他們屋子裡貼滿的獎狀,就似乎能看見農村的學生對學習的渴望,我相信,這些孩子的未來會變得更加美好。

後來,我們也去了吳陽鎮的一些生產基地,他們的特有產業參觀。如蝦場,海蜇場,魚場,也和這些生產基地的負責人進行了一些短暫的交流,促進了我們隊伍對這些平時有書本和學校學到不到東西有一定深刻的印象。增長了我們的知識。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我們許多不知道的東西。還需要我們以後不斷去實中踐,嘗試,在接受挑戰的同時也去克服困難。

總之,作為隊長的我,為能夠組織這支隊伍去三下鄉實踐感到自豪,為我們一起同甘共苦,這支值得信任的隊伍而感到自豪。為農村純樸的民風,純真的學生而感動。雖然在開展三下鄉活動中困能重重,但看到家長們堅起的大拇指,學生們依依不捨的眼神,家民民的誇獎,我覺得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值!!!往後日子,我希望像組織三下鄉這類活動,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儘自己的一份綿力。

三下鄉個人總結12

今天當我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桌旁寫三下鄉個人總結時,回憶著這幾天腦海中不斷浮現著往日畫面,七天的光陰是短暫的,但就是這短短的七天我們得到一生中難於得到的東西——團隊的精神、工作的經驗、堅強的意志、真摯的友情—————我們沒有虛度這七天,我們一直在用心做事、用心服務,我不無感嘆:原來時間可以這樣度過,生活可以這樣生活。

七月的驕陽帶來我們的汗水,燃燒我們的激情。 生活沒有想象中的艱苦,但也不輕鬆。只是每天簡單重複的一日三餐,再加上飯菜還是定量的,使隊裡的那些朝氣蓬勃的年輕小夥兩眼發昏。但是隻要我們足夠的堅強,那麼一切的困難都會成為我們腳下的墊腳石。

我們在一起有說有笑,我們說是苦中作樂,但我不這樣認為,如果說有一種先進叫落後的話,那麼就有一種吃苦叫幸福。一起工作一起吃飯一起寫文章一起聊天一起去解決困難———————友誼在無聲無息中培養出來了。坐在返回的汽車上,大家對這七天的生活心生種種感嘆,感嘆一個星期的米飯,感嘆一個星期的短暫,感嘆一個星期生活的艱辛,感嘆一個星期生活的充實—————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清談卻不寡味,真實而又實在,艱辛卻也愉快。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假如沒有這次活動,我不會那麼快地提升自己的思想,豐富自己的經驗,我不會那麼透徹地明白萍水相逢亦是緣的道理—————一個星期的三下鄉活動可以說是我人生中一大物質和精神的洗禮。

我們的活動遇到了很多困難,而且影響了我們的整個行程,細節決定成敗的教訓又多了一次。但事在人為,百事可樂,百事可為。毛主席曾教導過我們: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爭取勝利。我們要的就是這種精神。也不知道明天等待我的將會有什麼困難,但通過此次經歷,我只知道無論以後發生什麼都不可以輕易改變自己最初的想法,一旦決定了就盡心盡力去做,不要因為困難而退縮,也不要太關注結果。世事我曾抗爭,成功不必在我。

這個星期註定是個不平凡的星期,一個星期平凡的事和不平凡的事都讓我對生活和工作以及自身都有了比較深的瞭解。難忘的暑假,難忘的暑期惠來三下鄉。

實踐出真知。通過這次實踐,我對自己也有了一個全新的科學的定位,對自己的不足也有了清醒的認識,比如專業知識的欠缺,人際交往能力、處事應變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也為以前不瞭解實際情況,不進行實地調查研究而亂下結論的行為感到汗顏。

也許只有跌倒了,才能走的更好;也許只有疼過了,才能更成熟。短短的七天,卻教給了我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成了我以後人生不可或缺的寶貴的財富,給我生活閱歷又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成長向來都是痛並快樂著的,我不害怕跌倒,我更不拒絕不足。我只想說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一些吧。因為只有經歷了生活的磨礪,我們才能唱出更動聽的人生樂曲,才能讓人生之花開得更加的絢爛。

三下鄉是個鍛鍊個人能力的活動,三下鄉是個充滿艱難困苦的活動,三下鄉是個處處充滿新鮮感的活動;我們作為服務三農的三下鄉隊員們,我們一直都在默默著,默默是我們的堅持,默默是我們的品質……支教、敬老院、中國移動、電視臺……我們的足跡遍佈了整個惠來的大地,滋潤了一方水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零距離地與父老鄉親們接觸,傾聽我們的心聲,記錄我們的點滴心言。我們熬過了思鄉之切,頂住了烈日之毒,忍受了生活之艱,我們像一團火,燃燒自己,溫暖他人。我們沒有選擇逃避,逃避自己的使命,逃避自己的責任。

都說只有義無反顧的付出,才可以理直氣壯地收穫。七天下來,我們,累了,乏了。卻掩飾不了我們內心的喜悅與踏實,我們收穫了友誼,收穫了感動,收穫了成熟,收穫了堅強,收穫了成長。過程中,辛酸的淚水、真心的微笑、堅強的背影,也構成了我生命裡最珍貴的回憶。

面對月盼日盼的暑假的到來,我們抗拒了誘惑,耐住了寂寞,最終堅持下來了。,獨自面對空蕩蕩的寢室,空蕩蕩的校園,只留下了那濃濃的思鄉之情,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只留下了那拳拳服務三農之心,默默奉獻,風雨無阻。唯有情,才有愛,唯有愛,才有這種情,讓我們忘我地投入到志願服務當中,堅持不懈地下鄉,在下鄉的實踐中服務他人磨練自己;這種情,讓我們毫無保留地融入橫江鎮這塊大地,深入地去了解她;這種情,讓我們像兄妹一般照顧,萍水相逢亦是緣,不分你我;這種情,讓我們不管旅途的艱辛,生活的艱苦,春風依舊。只因自己滿腔的激情,只因自己曾許下的諾言,只因自己心中那最原始的真誠。我們不虛此行。

此次一起相處的經歷,點點滴滴,零零碎碎,不經意間,將隨時間風乾,,珍藏在記憶深處。流水沉沙,也許很多東西我們會遺忘,有些卻將隨時間永遠沉澱。

三下鄉個人總結13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大學三下鄉“青春起航”服務隊,和班裡的同學來到了清遠市連州縣清江中學進行了為期幾天的下鄉支教活動。幾天三下鄉下來,我覺得自己被晒黑了不少,但同時也學到了很多很多,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地痛並快樂著,艱辛卻也值得。

7月23號下午四點鐘左右,經過三四個鐘頭的顛簸,來到這所四周都是高山的中學。校長和老師門的熱情接待,略顯簡陋的宿舍,相對齊備的教學設施,這是第一天的模糊印象。晚上在校方安排的教師辦公室裡,全隊的同學都在為第二天的正式開課精心準備。此後的每一個晚上,辦公室的燈從來是這所學校最晚熄滅的。

7月24號正式開始了我的教師生涯。通過幾節課和一次班會課,我對自己的表現共有一下幾點的總結。第一,與學生的交流更多地還是停留在學生的層面,或者說是更像大哥哥,而不是老師。這樣雖然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增加了個人的親和力,但是對於現實中真正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掌握尺度不好。第二,備課不充分。上課之後才知道有很多的變數是完全意想不到的。比如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究竟如何,課程難易重點等問題都造成了上課中思路卡殼情況。第三,能夠很好地調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的注意。在釋疑上也能運用新穎方法巧妙地解釋詞語。

而通過這整個三下鄉活動,從真正地為需要幫助的人做些事情的初衷到結束,我收穫了很多:一群可愛天真的孩子,一夥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段難忘的經歷。在這段日子裡,我也學會了很多,比如獨立堅強。一直以來自己都是生

活在父母的庇佑下,最遠也只是去了個鄰近城市讀書。這次真正地去條件較為艱苦的地區,體驗生活。和那些孩子一起,我只能說自己是去體驗生活。他們的生活在我看來是簡單的近乎於純粹,沒有太多的要求。我也學會了簡單。在那個一眼可以望盡的中學,每天都是三點一線、特別單純的生活,我卻很充實。充實,因為自己是被需要的;充實,因為學生的渴望的眼神;充實,因為我和我的夥伴一起共進步。

結束之後,我想得更多的是那些學生是否在這次活動學到了什麼,我是否真的給他們帶來了些許不一樣的知識的光芒,他們以後會怎麼樣。初為人師,我想自己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引導他們。感恩是我給他們講過的一課,也是我想啟迪他們的。令我感動的是在臨別贈送的班級卡片上,他們寫著“感恩”。我想他們已經領悟了我的感恩真諦:giving is receiveing。謝謝你們,我的學生。

感謝這次三下鄉,給了我一次鍛鍊的機會,瞭解自身,瞭解他人的機會,給了我一次奉獻也是獲得的機會

三下鄉,的確是讓我認清楚自己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我將會努力地去改進。

三下鄉個人總結14

XX年7月16日,滿懷著激情、少許的不安,踏上了我們的征程。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在我院輔導員的羅老師的帶領下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xx縣xx完小,傳說中xx的西伯利亞。

靜靜的坐在火車上,真的實現了當時的一句玩笑話__在火車上寫三下鄉總結,腦海中浮現著支教的種種畫面。

十三天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是在這不長不短的十三天裡,我們獲得了一生中難以獲得的東西_ ____團隊的精神、工作的經驗、真摯的友誼……在那裡我們沒有虛度光陰,以“伴你成長,關愛你的假期”為主題,用心做事,用心服務。生活比想象中要艱苦的多,本來隊長去踩點後告訴我們那裡是不缺水的,但是老天卻跟我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在我們去了之後,突然停水了,辛苦了我們隊伍中的男同胞們一擔擔從距離學校幾百米遠的水井中挑水回來。然後是我們的洗澡條件:每天不得不去燒水,還沒有澡堂,難住了我們女生。接下來就是吃飯問題,開始是兩天五餐,餓暈了我們一大群人,也辛苦了我們炊事班的班長,還有就是五天才會有一次趕集。但是,我們堅信“堅持就是勝利”,十三天就這樣過去了。

現在想想,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挺直腰板去面對困難。我們在一起有說有笑,我們說是苦中作樂,但我不這樣認為,如果說有一種先進叫落後的話,那麼就有一種吃苦叫幸福。因為我們累並快樂著的。

我們是代表學院去的,我們也帶去了我們的特色:通過一系列的標本製作,讓孩子們更加深入的瞭解自然、瞭解一些科普知識。在炎炎烈日下她們的激情絲毫不減,讓我想要偷懶的心也堅持著為她們講述著採集標本的方法。

感動:

三下鄉,這是個鍛鍊個人能力的活動,我們一直都在默默的堅持,默默是我們的品質,三下鄉也是個另人感動的活動。在這十三天裡我深受感動:感動於一個五年級小女生xx每一次在家門口一直看著我們走對路並逐漸消失的背影才進家的事情,感動於她在帶有感情的演講、以及“媽媽是冬天裡的小棉襖,溫暖我的心”的演講,感動於九歲的xx帶有童真的話語“老師別哭,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感動於最後一天早上“老師,我們五點就起床了,怕你們偷偷的走了”。

收穫: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這十三天裡,我們過得充實。讓我學到了在學校裡學不到的東西,我覺得我變的成熟了。都說只有義無反顧的付出,才可以理直氣壯地收穫。十三天下來,我們,累了,乏了。卻掩飾不了我們內心的喜悅與踏實,我們收穫了友誼,收穫了感動,收穫了成熟,收穫了堅強,收穫了成長。過程中,辛酸的淚水、真心的微笑、堅強的背影,也構成了我生命裡最珍貴的回憶。

我們去了,帶著激情與不安,我們回來了,帶著感動與收穫,中間只有短暫卻亦永恆的十三,這十三天註定是不平凡的十三天,十三天裡我們在汗水中學會了許多,經歷就是成長,我親身見證了我們每天都在實踐中堅強,在實踐中成長。只因自己滿腔的激情,只因自己曾許下的諾言,只因自己心中那最原始的真誠。我們不虛此行。

三下鄉個人總結15

在驕陽如火的7月16號,我們一路高歌,打著十二分精神,伴隨著一路的塵土飛揚,經過2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來到了目的地----xx完小。

映入眼前的是三棟破舊不堪的樓房,牆壁上有大大的紅字“老師要有老師的樣子,學生要有學生的樣子”。一個50米左右的籃球場,一邊豎著一個被人砸得“千瘡百孔”、“提不起腰的”、“年邁的”籃球框。水泥地也處處點綴著一個個不規則的圓圈圈,似小姑娘害羞的臉蛋。

整理好東西,來到廚房準備喝口水,往水缸裡一瞧,完全見底,沒有一絲水氣。跑到蓄水池旁,拎開水龍頭,一滴水都沒有。此時,男生們拿起桶子,到千米之外的井邊去挑水。看著漸漸飽滿的水缸、男生們臉上的滿頭大汗,我意識到我們的艱苦生活開始了。水是大問題,每個人每天要喝水,煮飯炒菜要水,每天還要洗澡用水,如何解決成了最受關注的事。

遇到的第二個大問題:柴。這裡沒有我們用的液化氣,甚至連個煤氣灶都沒有,有的只是最原始的柴火灶。這裡五天才趕一次集,還不一定有賣,平時又沒什麼車去鎮上,就算有賣,從鎮上把柴弄回來也是一件艱難的事。還好,我們從學校帶了一些柴過來。同時我們趁著家訪,詢問哪裡有柴賣。男生們又從當地人家裡用肩膀將兩百多斤柴挑了回來。

第三個問題:每天要很早起來自己做飯吃。這裡的習俗是吃兩頓,我們要上課,要配合小孩子們,只好吃兩頓。每天5點多,炊事班的同學就起床為我們煮飯了,燒火的燒火,切菜的切菜,炒菜的炒菜,配合得天衣無縫。我們的後勤有了保障,工作也開展的非常順利。

第四個問題:語言不通。這裡是個苗寨,基本上講苗語。我們團隊沒有人會講苗語,也沒人能聽懂。此處能聽懂普通話的中年人少之又少,每家差不多就是老人和小孩。留守兒童非常之多。鄉村的氣息哺育著這些農民,他們的淳樸、我們的善意,在小孩的幫助下,讓我們溝通毫無障礙。

學校給了我們四間寢室,望著破敗不堪的床和漏洞百出的窗戶,我們心酸不已。還有好多的不便,我們從未想到過的難處。

我從小也是在農村長大的,記憶中,怎麼也找不到如此貧窮的地方。沒有經濟作物,沒有工廠,缺少水源。每天我們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工作、生活和學習。吃著自己做的飯菜,望著小朋友們求知若渴的眼睛,回味著每天上課的情形,拖著疲憊的身子,我們心裡是暖的。未曾退縮、無怨無悔、堅持不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