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民風民俗彙報總結最新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5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彙報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絡著,彙報可以是工作開始前的規劃安排,也可以是工作完成後的分析總結,怎麼樣才能完成優秀的彙報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民風民俗彙報總結最新,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民風民俗彙報總結最新

春節民風民俗彙報總結最新1

一、考察內容

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

二、考察原因

在中國,幾乎每年過春節都要吃餃子,這已經成了幾百年的歷史。我想通過觀察、考察親人的過節方式,體驗傳統節日的意義。

三、參考資料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送,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如今的餃子形狀根本類似。

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裡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如今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假設愚的《酌中志》載:“七年級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風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七年級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聚”和“桔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完畢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

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桔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安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四、考察結果

通過這些資料,可以認識到,我國曆史的遠流長;也能使人知道,民間民俗的多樣化以及它們的意義。希望自己在以後過春節時,可以吃一口餃子,就多一份為我國的歷史驕傲的心意。

春節民風民俗彙報總結最新2

為營造春節、元宵節喜慶、祥和、團聚、美妙的節日氣氛,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中華民俗文化魅力,加強愛國、愛鄉、愛家的思想教育和親情教育,慄雨國小結合學校實際,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主題系列活動。

一、加強指導,廣泛發動

1、根據上級要求,學校迅速制定了活動方案,並利用多種形式宣傳開展本次寒假主題活動的重要意義。

2、在休學典禮上組織全校學生認真學習本次主題活動方案,明確活動的意義和詳細活動內容。

3、利用家校通告知學生家長利用傳統節日,對孩子進展文明禮儀、傳統美德和感恩勵志的教育,限度的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家長的支援力度,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底。並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寒假德育作業表”的填寫。

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1、學生開展中心積極組織全校師生開展創編“節日手抄報”活動,學習節日文化,蒐集節日資料,深化理解春節、元宵節的文化內涵,通過自編的“節日手抄報”,展示節日收穫和感悟。

2、要求學生觀看春節、元宵節文藝節目,增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喜歡,同時又結合學校特色,要求學生以書畫形式表現節日的喜慶,加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

3、鼓勵學生積極蒐集春聯且誦讀,並在開學展示自己蒐集或是編寫的春聯,引導學生學習欣賞春聯、創作春聯、書寫春聯。

4、開展“學會感恩奉獻溫暖”美德理論活動,號召全校學生利用寒假休息時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多與父母溝通交流。如為辛勞的父母敲一次背,道一聲“新年快樂”;合理使用壓歲錢,養成節儉節約的好習慣。使學生懂得了要力所能及地幫助家長做些些家務,主動幫助老人做些事,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5、開展主題班會,深化活動。開學初,各班圍繞“我們的節日”召開主題班會。讓學生通過語言交流、才藝展示等方式彙報自己的寒假生活,在寒假裡所見、所聞、所學,以及學校號召的“節日感恩活動”施行情況等。

春節民風民俗彙報總結最新3

春節時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節日,千百年來根深蒂固的凝結在每個中國人得情節中。即使是洋節如此氾濫的今天卻也沒有哪個節日可以取代春節在每個華人心中的無上地位,沒有哪一個節日有如此的魅力,可以像春節這樣隆重,這樣深化人心。即使遠渡重洋的遊子也會在春節這天通過各種途徑向家人和祖國送去心中最美妙的祝福。

春節是辭舊迎新的日子,也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賀。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隨著世界的變化,春節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曾經在我們身邊習以為常的春節風俗,也因為時代的制約同我們漸漸拉開了間隔。但無可否認,這些今天看來有些不合常理的民俗,都是我們的文化。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那麼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風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那麼有男女兩人,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擬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說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場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倒黴”統統掃出門。這一風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降臨,家家戶戶都要清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這一天要貼門神、貼春聯、貼福字、貼年畫、守歲年、吃餃子、放爆竹給壓歲錢。過年都有貼門神春聯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旁,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春聯原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大紅紙上,有桔祥避邪的意思,但守制要用白綠黃三色。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從吃年夜飯開場,這頓飯要漸漸地吃,一直吃到深夜,而餃子那麼是飯桌上必不可少的',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在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到半夜子時吃。當新年鐘聲敲響時,整個中華大地上爆竹聲震響天宇。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假設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非常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七年級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那麼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忱。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平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裡,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互相道賀。如今,有些機關、團體、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互相祝賀,稱之為“團拜”。

隨著時代的開展,拜年的風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如今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拜年等。

結論:春節時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節日,千百年來根深蒂固的凝結在每個中國人得情節中。春節是辭舊迎新的日子,也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賀。各地的民俗都略有不同,但是都寄寓了美妙的祝福。

春節民風民俗彙報總結最新4

通過開展這次以“春節”為主題的班會,不僅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了春節的文化內涵,知道了怎樣過春節才更快樂,更有意義,而且由於家長的參與,既豐富了主題班會的內容,又為增強學校、老師、家長之間的溝通做出了有益探究,同時也增進了家長對孩子、孩子對家長的理解,為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機,有利於家校合作共育的進一步深化。現將本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指導指導有方,注重實效

每個傳統節日都有一個年代長遠、寓意深化、耐人尋味的故事。每個傳統節日都給人以熱愛生活,講禮儀,重情意,報效祖國和人民,發奮向上的精神力量。但是這些節日在孩子們課本上沒有詳細的介紹,再加上近年來受“洋節”的衝擊,使得孩子們對這些傳統節日的文化、風俗等方面的理解知之甚少,從而導致少年兒童對於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表現出了嚴重的“營養不良”。因此學校指導決定利用傳統節日資開發活動育人課程,作為我校《家校合作有效途徑的理論探究》省課題下的子課題《校本課程的開發實驗與研究》的一區域性,希望開發這種課程時以“中國的傳統節日”教育資活動為切入點,以人文傳統教育為主線,以理論體驗為途徑,把豐富的中國傳統節日民俗活動、文化,通過整合、創新、分層,以主題班會活動的形式進展重新設計,大膽創新,不斷深化,賦予傳統節日活動以新的內容的同時,使“中國傳統節日”豐富的教育內涵根植於孩子們的心間。

本節“春節”節日課程呈現時,我們校指導、行政指導都親臨課堂,就是在驗證理論是否與綜合理論活動嚴密聯絡,設計出了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經歷,具有時代氣息、行之有效的`主題活動,更在關注課堂的整體效果是否到達了預期的目的。

二、老師精心準備,細節把關

為了給家長提供全面理解孩子成長的時機,班主任老師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孩子兩年來與她朝夕相處的成長照片及視訊作了整理,並自制成有音樂、有畫面講解的幻燈片。為了組織好本次活動,李老師提早在班級QQ群及微信群裡通知家長開課的時間、目的、所帶文具、用品及告知家長做好請假或調整工作的準備等,為家長可以帶著目的在課堂上安心聽講做好了保障。同時李xx老師就活動課的展示內容在自己反覆推敲,仔細琢磨的根底上,不停地與同年級老師、班主任老師溝通交流,不斷地改良進步;在這裡我要特別說一聲:這次活動的獎品全是李老師自費買來的。我是在她講課前才知道的。她說:看到孩子們一天天進步了,一天天懂事了,我特別快樂,借“春節”這次主題班會,我要在比賽環節給孩子們發一些喜慶的獎品,好好地謝謝我的孩子們。這位年輕的老師對孩子們這樣用心,真的是讓我特別感動!不是說禮物有多麼昂貴,主要是這份愛心無價!

家長學校於xx老師根據主題班會活動的內容安排,提早設計並列印了家長聽課反應表,學生參與活動的心得體會表,並協助班主任老師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少先大隊輔導員趙xx老師在活動當天,安排了十多位少先隊“志願者”,設定在學校校園至各樓層的拐彎處,以這樣的引領方式熱情迎接三(5)家長的到來;

三、家長積極參與,及時反應

這次活動中,家長的出席率是100%,可見xx班學生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視的,對學校的工作也是大力支援的。到校的家長們不僅能認真聽課,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活動,而且反應及時,談感受收穫的同時也給我們提了合理化建議。在此,對xx班全體參與家長表示深深地感謝!家長的反應表全部發在於愛萍老師的部落格中。這裡摘錄幾個家長的反應資訊,與大家分享。

xx班所有的家長都在反應中談到:感謝xx老師的辛苦付出,感謝學校和班級舉辦這樣的活動,給家長提供近間隔觀察、交流、互動的時機。希望這樣的活動多多舉行,這樣不僅便於家校溝通與理解,而且這種親子同堂的經歷是終生難忘,有利於孩子們的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