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期末家長總結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3W

導語:半期考試一結束,就迎來了這學期的半期家長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半期末家長總結,歡迎借鑑!

半期末家長總結

從"家校共育"到"家家聯動"模式

召開家長會的目的,無外乎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加強家校聯絡,讓家長了解同學在校的學習、生活、成長等各方面的狀況;二是推動家校共育。

教育是個性問題,也存在許多共性。家校共育一直以來也受到教育工作者的一致推崇。所以,這次的家長會我嘗試了另外一種模式——拋開簡單的"老師講家長聽"、"談成績論排名",轉換為"同學說家長談"、"說方法談心得",以"家"聯"家",以"生"帶"生".家長會開始前,我選了幾名具有代表性的同學,就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心得以報告的方式,在家長會上作呈現。同時,我邀請了幾名家長,將自己的育兒經分享給其他家長,讓教育的共性得以施展,個性得以突出。簡單粗暴的比較分數和排名似乎顯得過於功利,在每一次的家校交流中做到時效、科學、富有意義顯得更為重要,因為育人是一輩子的事,只看眼前一定是侷限的。創新和進步的火花一定是在異議和交流中產生的,與其把陳舊的"準則"直接丟擲來給家長和同學,不如將典型案例作為示範。同學感情真摯的發言,家長們都很有感觸,更能讓家族明白到家庭和學校教育應該是同步的,孩子的進步與否與家長的重視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應在孩子的學習上盡上責任。同學在做這樣的報告前,經過了老師的指導和自身的思考,得出的結論,比父母和老師單純的苦口婆心要事半功倍得多。同時,同齡人之間總有連帶效應,更容易引起其他同學的共鳴,達到教育目的。所以,"家家聯動"能為家校共育出謀劃策,推動家校共育走上新的起點。

挖掘家校共育"發育遲緩"的根源

家校共育提倡已久,從理論和實踐層面,教育工作者都做了不少努力。但是,我卻認為家校共育的效果並不明顯,更有甚者還抱有"教育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把孩子一送進校門,就把父母的職責撇得乾乾淨淨。我也想對此做一點淺談,如果說這是家校共育發展緩慢或停滯,不如說是意識觀念缺乏革新。實際上,不僅是學校、老師,父母在子女教育也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如果有父母覺得,父母需要花那麼多功夫,那還交給學校有什麼用呢。抱有這樣想法的父母,我建議還是儘快跳出陳舊的教育理念圈吧!學校和老師是教育工作的主力軍,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孩子一生可能會遇到很多老師,父母卻是唯一的。撫育成人是父母這個名稱最基本的職能,難道培養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還需要推諉嗎?這也是我一直極力推崇父母參與子女的教育工作、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開展教育工作。因為學校和老師的任何一個決策,可能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未來,協助學校老師教育工作的開展,實際上也是一種協助教學行為。當然,有家長可能會說,"我沒當過老師,不懂教育",那就學吧!沒有人生下來就什麼都會,原始人因為生存的需要而學會使用火,現代社會人需要提升自身的軟實力,那麼,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學習。因此,我相信"終身學習"今後不僅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更會成為現代父母的必要軟實力。所以,真正的教育需要"拼爹",與其說是單純的拼物質財富,不如說拼的是父母的觀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處世方式。如果你用心,當然就能收穫;如果你無為,當然最後想插手也為時已晚。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是前一段成長的積累,一步一步才到了今天,而在每一個階段,父母和老師對他的影響可能都會改變今後的成長軌道。

在同學心中種下責任的種子

身為班主任,與科任老師最大的區別在於關注班裡同學的思想動態,做好相關的思想教育工作。這也是我作為班主任感到責任壓力最大的一點。除了關注班級的成績發展,還要熟悉同學的意識動態。而在中學成長時期,年齡發育的特點和規律可能會導致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缺乏責任心:忘了帶作業、做清潔不負責、作業沒做完就去玩了、書本攤一桌子、抽屜和書包一堆雜亂……每次老師幫助教育時,都是一個理由"忘了".是真的記性不好,所有孩子都得了健忘症?答案是否定的,其實是沒有培養起責任心。父母和老師替孩子做的越多,照顧越周全,孩子就越不會料理自己的事情,久而久之,他們會變成一個個"局外人".除此以外,每個班級、每個同學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老師不僅要去發現問題,還要設法及時恰當的處理。這些工作是隱性的,卻是不可取代的。或許有一天,這些內容都將成為我的"家長會"主題,把家長會開成屬於我們班自己的教育專題會,有利於家長了解孩子的教育現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實現家長會收益最大化。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而成的過程。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是老師,是同學的前行著,前行者如何,跟從者也會如何。父母亦然。自律、野心、從容和不屈不撓不是遺傳,是一種潛移默化、是一種言傳身教。

今天是母親節,母親是孩子未來命運的創造者,祝天下母親 節日快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