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策劃錦集九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W

市場營銷策劃 篇1

一、伊利牛奶促銷策劃目的

市場營銷策劃錦集九篇

通過本次的校園伊利牛奶促銷活動主要有一下幾個目的。

1) 通過現場促銷活動提升伊利牛奶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提高銷售額。

2) 推出伊利牛奶的新產品,增加伊利牛奶的市場佔有率。

3) 為伊利牛奶培養一批忠實顧客。

4) 這次促銷大概要保證10萬的銷售額。

二、牛奶市場分析

(一)市場環境分析

伊利以其優質奶源製造而成的優質牛奶和良好的服務,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和青睞,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確立了自己市場老大的地位。

本次促銷的伊利純牛奶,實惠、天然、營養、香濃、新鮮,有足夠多的賣點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了。

大學生的生活水平較為普通,絕大部分學生對於飲食都很關注。

純牛奶營養價值高,是大多數學生的首要選擇。

通過對超市及周圍同學的調查,購買純牛奶的同學佔購買飲品總人數的20%左右,在所有銷售的飲品中名列前茅。

(二)產品分析 伊利牛奶是中國最好的牛奶,秉承奉獻最佳品質的理念,致力打造。

精選純正血統荷斯坦奶牛,每隻獨享約3000平方米左右的自由空間。

多年來,伊利集團堅決貫徹“奶王”的發展戰略,始終致力於對奶源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投入,是行業內首家完成全國奶源佈局的企業

1、伊利牛奶的分類:

伊利牛奶由液態奶、冷飲、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業部組成,全國所屬分公司及子公司130多個,旗下擁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無菌奶、酸奶、乳酪等1000多個產品品種。

其中,伊利金典有機奶、營養舒化奶、暢輕酸奶等產品因其回味無窮的獨特口感和科學合理的營養價值倍受市場認可,成為消費者心目中最受歡迎的“明星產品”。

2、伊利產品結構戰略

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乳製品業務收入已佔據伊利整個產品線的40%;奶粉產品對主營業務收入的貢獻進一步提升。

截至20xx年,伊利雪糕、冰淇淋產銷量已連續17年居全國第一,伊利超高溫滅菌奶產銷量連續多年在全國遙遙領先,伊利奶粉、奶茶粉產銷量自20xx年起即躍居全國第一位。

3、銷售狀況

大學生的生活水平較為普通,除去少數大學生經濟水平較低,絕大部分大學生對於飲食極為關注。

純牛奶營養價值高,是很多大學生的首要選擇。

通過對超市及周圍同學的調查,購買純牛奶的同學佔購買飲品總人數的20%左右。

在所有銷售的飲品當中名列前茅。

但也有幾大問題:

銷售市場結構失調,20xx年伊利集團液態奶銷售收入為116.50億元,增長速度非常快。

而相比之下,其他產品如奶粉及奶製品、冷飲等增長緩慢。

因此,在銷售收入中液態奶所佔份額比例不斷擴大,到20xx年已佔主營業務收入的71.30%。

同年,三大系列產品即液體乳、奶粉及奶製品、冷飲總銷售收入為159.39億元,其中液態奶佔73.10%。

這樣的產品銷售結構和業務結構不合理,使得其銷售收入不均衡,進而使伊利集團下年度實施的銷售計劃總量產生失衡,導致生產規模和終端消費市場不均衡。

這樣的銷售系統週期性失衡,將給其乳業發展帶來較大的風險。

基本經營模式不完善,主要是“公司+牧場小區+奶戶”的模式。

這種產業化模式的優點是能利用公司的資金、技術、市場及管理優勢,克服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其缺點是缺乏與農民利益的緊密結合。

所面對的奶業產品市場是一個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的市場,大致的市場情況是高階的幾個企業在不斷地打價格戰和廣告戰,相互擠佔市場。

只有科學地制定包括產品、價格、渠道、溝通等自有品牌營銷策略,才可以保證自有品牌長期具有競爭優勢。

4、存在不足 量等伊利純牛奶雖然營養價值高、實惠,但是相對於其他奶製品而言價格仍然偏高。

作為飲品,有很多的競爭者和替代品,對伊利純牛奶的銷售造成很大的威脅,現在消費觀念更加理性,產品種類繁多的校園市場品牌效應會減弱。

伊利抽查81批次有7批次含有三費者不滿。

誠信問題得不到顧客認同。

市場競爭較激烈,沒有自身優勢。

聚氰胺,經常出現質量問題。

市場營銷策劃 篇2

1.建材市場的特徵分析

1.1 市場消費需求非彈性需要

建材產品需要技術做基礎,市場需求量具有一定的比例要求。例如水泥的價格下降,建築業並不會因此而大量增加水泥的使用量和庫存量。只有在多用水泥可提高產品質量、同時不增加諸如人工費、機械使用與維修費等生產成本、或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築產品價格、或建築產品市場需求大量增加、或可以長時間存放而不損害使用價值等,建築企業才會因水泥降價而大幅度增加購買量。

1.2 建材市場波動性與區域性

建築行業受氣候條件的限制有明顯的季節性,會比消費者對消費品市場的需求更易於變化。這也導致我國大部分地區建材價格在春季高啟、入冬下跌的週期性波動,且幅度也更大。其波動的幅度取決於生產企業、經銷商、使用者三個利益團體之間的博弈。建材生產與自然資源、地理條件的關係十分緊密,不同地區建材企業的分佈也是極不均衡的,建材的供求顯示出明顯的地區性。

1.3 消費具有集中性和延伸性

建材產品的使用者往往受生產力佈局或某些重大工程專案的影響,根據國家工程建設規劃,消費活動往往在某一時間或某一地點比較集中,建材產品應具有同步性,具有集中消費特點。建材產品的市場需求歸根結底是從最終消費者對消費品的要求延伸而來的。例如,水泥需求的流通環節就是:水泥←建築企業需求←房地產公司需求←商品房需求←消費者住宅需求,顯然,對水泥產品的需求,實質上是從消費品(住宅)的需求延伸而來的。

2.建材市場營銷的現狀分析

2.1 經銷渠道不穩定,風險較大

建材是基建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屬於建材市場標誌性產品。隨著經濟增速的下滑,特別是房地產業的滑坡,使水泥市場感受到寒意,市場越做越透明,競爭越來越激烈,建築工程材料大多招標,價格壓得很低,相應利益空間也越來越小。在某些市場,企業報給經銷商的價就已經高出了中標價,即使經銷商不再加價,要中標也不太可能。大部分經銷商與企業無任何合同關係或其他關係,是自由的、獨立的個體,有權決定去哪家公司做專案經銷。

2.2 建材市場營銷意識、營銷水平較低

工程建材生產企業缺乏現代營銷理念,營銷策略運用的不合理,工程建材企業產品組合的寬度太窄,深度淺,產品規格少,結構單一,企業資源利用率低。營銷渠道還依靠高層社會關係推銷產品和承攬工程。或者大多數工程建材企業的所有營銷工作都落在業務員身上,業務員不僅要進行專案資訊蒐集、公關、投標、洽談合同,還要負責資金的回籠,市場營銷的專業化分工在工程建材行業很少得到體現,更談不上團體作戰、充分發揮現代營銷的組織設計功能。工程建材企業對自己的產品隨意誇張擴大,刻意隱瞞其缺點,久而久之,導致企業形象不佳,客戶忠誠度持續走低,導致市場很難得到穩定。

2.3 市場營銷風險大,應收賬款的回收難

當前大多數工程建材企業的客戶資源都掌握在業務員和銷售經理手中,缺乏客戶關係管理基礎系統。一旦辭職,將失去很多客戶,給企業銷售業績造成較大影響。另外建築工程材料銷售通常貨款需要墊資,建築工程材料大多產品已經高度同質化、因為招標,價格壓得很低,而且整個銷售環節銷售費用較高,因此企業本來的利潤回報就已經微乎其微了,如果企業在最後的環節,賬款無法回收對企業影響極大。資金回籠週期長應收賬款呆賬過多、壞賬準備率高是工程建材企業一個顯著的特點。

3.建材營銷策略對策

3.1 加強市場調研

市場調研的目的是準確瞭解市場需求,認識購買行為,市場調研為產品的研製、開發與產品組合指導方向,為企業生產做好相應產品匹配。工程建材市場的地域性特點決定了工程建材市場調研的必要性。一方面,地域的差異導致需求的差異和購買行為的差異,只要通過市場調研,才能分辨出這種差異來,從而為企業採取正確的營銷策略提供依據;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建築市場規範化程式不一樣,越是規範化的市場,競爭越激烈,越需要成熟的市場營銷策略,當然越需要市場調研。對多數建材企業來說,保持適當的寬度,拓展產品的深度,即走專業化生產的道路往往能較快地形成產品的核心競爭能力。

3.2 建立健全銷售渠道

銷售渠道企業把產品向消費者轉移的過程中所經過的路徑,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銷售渠道起到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商流的作用,完成廠家很難完成的任務。根據工程建材市場具有消費集中性、需求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特點,工程建材的分銷宜選用直銷與代理商相結合的渠道策略。生產廠家在本地和周邊地區可通過建立銷售分公司或辦事處進行直銷,能及時瞭解市場的變化,資訊反饋快,容易根據市場形勢的變化而及時採取對策;外地宜採取代理制,通過選擇有實力操作的公司作為代理商,利用代理商的營銷資源,往往能迅速贏得市場。

3.3 建立品牌經營營銷

品牌經營就是把其作為無形資產進行經營管理的行為,真正把企業的品牌定位戰略做好,以便把它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有效支撐,利用品牌效應進行市場促銷。從經營企業品牌資產的高度,搞好品牌定位。

市場營銷策劃 篇3

目錄

一:概述··································································(2) 二:營銷環境分析··························································(2)

(一)巨集觀市場分析························································(2)

(二)微觀環境分析························································(2)

(三)營銷環境結果分析(swot)·············································(4) 三:市場細分······························································(4)

(一)目標市場策略························································(4)

(二)產品分析····························································(4) 四:目標設定······························································(5)

(一)策劃的目的··························································(5)

(二)目標市場····························································(5)

(三)市場定位····························································(5)

(四)需要解決的問題······················································(5)

(五)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5) 五:產品策略······························································(5)

(一)產品的名稱··························································(5)

(二)產品的效能··························································(5)

(三)產品的材質··························································(6)

(四)產品的包裝

(五)產品的定位··························································(6)

(六)產品的定價策略······················································(6)

(七)產品的銷售渠道策略··················································(7)

(八)產品的整合營銷傳播策略··············································(8) 六:廣告策略······························································(8)

(一)廣告目標····························································(8)

(二)目標受眾····························································(8)

(三)廣告創意的概念······················································(8)

(四)廣告的主題··························································(9)

(五)廣告口號····························································(9)

(六)廣告的表現··························································(9)

(七)媒體的選擇··························································(11)

(八)廣告預算····························································(12)

(九)廣告效果測量方式····················································(12)

一:概述

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在追崇自由時尚個性的文化理念,人們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在裝飾自己的服裝這一方面,各大服裝品牌,相繼興旺發展起來。同時改革開放以來,不斷有許多外國的品牌進入到中國市場,加上中國人“喜洋”的消費理念,衝擊著本土的服裝行業。打著中國貨的本土服裝品牌美特斯邦威,但美邦也在這個機會與競爭的時代不斷的前進和發展。

在這裡,主要根據所做的美特斯邦威的市場調查和問卷,對美特斯邦威的營銷環境、消費者、市場、產品等分析,總結出現階段的問題和機會,提出解決的方法和建議。

二:營銷環境分析

(一)巨集觀市場分析

1,經濟

經過20年的建設,大港地區綜合經濟實力大大增強。大港成為天津發展最快地區之一,被評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建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區。

根據資料統計20xx年,大港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447元,同比增長12.9%。消費性支出人均達到6607元,同比增長8.7%。

2,文化

世界一體化程序,讓國人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種觀念––國外的東西比國內好。即使是三五百塊錢的ZARA,也要被冠以“國際頂級平價時尚品牌” 。

3,政治

“寬鬆的貨幣政策”增大市場上的貨幣投放量,讓更多的人手中有錢。 4,技術

網際網路的不斷髮展,伴隨著的網上購物也日益興旺發展起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於網上購物這一購物新興渠道。

(二)微觀環境分析

1,企業內部:

在企業內部,美特斯·邦威ERPⅡ系統將企業進銷存、人財物全部整合在一起,實現了企業的生產、市場、銷售、財務一體化。與ERP相結合的還有產品生命週期管理系統和商品企劃系統。商品企劃系統主要用於做商品計劃。而在產品生命週期管理系統中,可以同步看到從設計師的服裝創意概念設計、技術設計、

面料開發、樣衣製作和最後提交生產系統的整個流程。

2,競爭者:

有國外品牌ZARA、H&M、C&A圍堵,有國內品牌以純、森馬、班尼路、真維斯等的追趕。

特別是森馬和以純這兩個品牌,設計風格和目標消費群與美特斯邦威都是類似的,使其成為美邦的主要競爭對手,這兩個品牌優勢是價格在美特斯邦威之下,劣勢是設計在美邦之下,較於呆板且代言人的不斷更替,使得品牌無法形成一個長久的形象,無法加深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代言效果不明顯。

3,消費者的研究分析:

(1)現有消費者分析

現有消費者群體的構成

? 現有消費者的總量

大港區大學城擁有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天津國土資源與房屋職業學院、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等多所學院。以南開大學濱海學院20xx年的在校總人數共計9448人為例,則整個大學城大約有37792人,接近於40000人。根據我們的問卷調查分析,被調查者中有65%都購買過美邦服飾,所以現有消費者大概達到了24564人。

? 現有消費者的年齡

18-25歲的青年為主

? 現有消費者的收入

根據問卷調查,目標消費者在服裝方面的消費都是不低的,大約佔到了每月生活費的25%-33%。

現有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 購買的動機

裝飾自我

? 購買的時間

消費者是在促銷打折時購買率會高一些,其次是新貨上市的時候。 ? 購買的頻率

經常購買的人還是佔少數的,偶爾購買和一般購買頻率的佔大多數,企業需要提高消費者的購買率與重複購買率。

(2)潛在消費者分析

潛在消費者群體的特性

? 潛在消費者的年齡

18-25歲

? 潛在消費者的職業

大學生為主

潛在消費者現在的購買行為

沒有明確的品牌喜好,對於衣服品牌持無所謂的態度,或是有對其他品牌的忠實消費行為。

潛在消費者被本品牌吸引的可能性

? 潛在消費者對本品牌的態度如何

比較感興趣,但現階段還不會購買,主要是認為沒有一個吸引點,或是無法具有與其他同類品牌很好的區分能力。

(三)營銷環境結果分析(swot)

(1)優勢:質量好,品牌知名度較高,質量和服務在消費者的心中印象較好;營銷渠道寬,銷路廣,加盟店分佈全國。

(2)劣勢:價格略高於同類品牌競爭者加上促銷活動較少,很難有力吸引潛有消費者,發展壯大市場:設計風格不能很好的讓消費者與其他同類品牌相區別,使消費者沒有對其有很強的品牌特色印象。

(3)機會:經濟快速發展,消費者手中錢財越來越多。在對潛在消費者的調查中顯示,很大一部分的潛在消費者表示在美邦做促銷等活動時很願意前去購買,說明美邦的潛在消費者龐大。

(4)威脅: 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內同類品牌的價格較低廉,這一優勢成為有力的競爭武器,國外競爭者的名聲大於美邦,成為有力的競爭者。

三:市場細分:

(一)目標市場策略

1,消費者市場細分:

18到25歲,其消費觀是追求時尚個性,對質量也有一定的要求,追求服裝所體現的符號價值,即自身的表現欲和求關注欲的體現。

2,目標市場區域:

天津市大港區

3,目標市場戰略:

使美邦的品牌形象與設計理念,緊緊抓住目標消費者的消費觀,主要是體現年輕人對時尚與活力,個性的追求。

(二)產品分析

1,現有的市場上的服裝產品分析

現在市場上面的服裝品牌種類繁多,像美特斯邦威這種消費者在15到28歲之間的品牌有很多,都是注重消費者追求時尚個性的需求來設計,並且品牌的形象和聲譽都與美邦差不多,等於說美邦無法很好的賦予消費者品牌符號上面的價值。同樣的,其他品牌也很難做到與同類品牌的有效區別,總得來說,就是這類產品共性太強,個性太弱,品牌眾多,難區別,顧客容易流失。

2,產品的生命週期

現在有很多新興的小服裝企業,雖然對於企業來說是新興的,可是對於服裝這一行業,特別是像美邦這類服裝在市場上已屬於成熟期階段,產品已經被大部分消費者接受而造成利潤增長緩慢的趨勢。

但是服裝具有每個季度更新換代的特點,對於每個時期的服裝新產品來說,都是要經歷產品生命週期的每一個階段的,這一特點對提高服裝銷售很有幫助。 3,產品的品牌形象分析

(1)企業賦予產品的形象

美特斯·邦威的“校園”系列是於美特斯邦威公司於1995年自主創立的本土休閒服品牌。目標消費者是18~25歲活力和時尚的年輕人群。品牌致力於打造“一個年輕活力的領導品牌,流行時尚的產品,大眾化的價格”,倡導青春活力和個性時尚的品牌形象,帶給廣大消費者富有活力個性時尚的休閒服飾。

(2)消費者對產品形象的認識

通過問卷調查,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還是比較高,但仍然要加強宣傳。

四:目標設定

(一)策劃的目的

在保持原有的消費群體基礎上,極力吸引潛在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慾,同時提升品牌的形象。

(二)目標市場

18到25歲,其消費觀是追求時尚個性,對質量也有一定的要求,追求服裝所體現的符號價值,即自身的表現欲和求關注欲的體現的消費群體。

(三)市場定位

品牌致力於打造“一個年輕活力的領導品牌,流行時尚的產品,大眾化的價格”,倡導青春活力和個性時尚的品牌形象,帶給廣大消費者富有活力個性時尚的休閒服飾。

(四)需要解決的問題

(1)在消費者心目中認為價格略高於其他同類品牌,

(2)促銷活動較少,很難有力吸引潛有消費者,

(3)設計風格不能很好的讓消費者與其他同類品牌相區別。

(五)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

1,在宣傳這方面多注重表現商品的價格實惠這一方面,從質量上來與競爭者比較突出質量的上乘。

2,有促銷活動時加強宣傳。

3,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品牌的設計師是誰,可以介紹其首席設計師的影響力和設計風格等,表現品牌設計的特別之處。

五:產品策略

(一)產品名稱:

美特斯·邦威(校園系列)

(二)產品的效能

市場營銷策劃 篇4

摘要:

市場營銷專業是實用型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未來的就業和發展。目前,各高校的市場營銷專業教學中關於校內實踐體系建設還有待改善,需要進行積極探討並且找出最佳實踐模擬方案,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社會的發展培養優秀的市場營銷人才。

關鍵詞:

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校內實踐模擬;探討

1引言

社會經濟不斷髮展,使社會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為適應社會的發展,增加大學生的就業機會,各高校紛紛開設市場營銷專業課程,為社會培養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市場營銷專業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對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等都具有較高的要求,需要教師非常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提供較多的實踐機會。校內實踐模擬是有效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途徑之一。如何建立完整校內實踐體系,進行實踐教學是各高校市場營銷教師普遍關注的話題。

2建立並完善校內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就是為社會發展培養出全方位的人才,對於學習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而言,其教學目標主要有兩方面:基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然而,現在的市場營銷專業課程設定中,更多強調的是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實踐教學及課程設定並形成完整的體系,這對於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時間能力不利[1]。因此,實踐教學的首要前提是必須建立和完善校內實踐教學體系。

3“四步走”實踐教學內容設定

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是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學生關於市場營銷學科的學習不可超之過急,必須嚴格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學生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特徵,合理設計不同的實踐教學內容,分“四步走”進行實踐教學內容設計[2]。“四步走”主要內容包括:第一,大一階段。大學一年級新生剛進入學校,對於市場營銷專業等相關知識第一次接觸,這一階段應該著重培養學生市場營銷的基本素養。因此,大一階段的實踐教學內容主要為理論型內容,包括市場營銷概念介紹、發展歷程、相關課程、市場定位等內容,同時為學生普及市場營銷專業目前的就業前景和市場營銷專業人才應該具備的專業素質,為學生二年級、三年級甚至步入社會的發展奠定理論基礎,並且便於學生做好職業規劃,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明確學習方向。第二,大二階段。大二學生的教學主要以技能教學為主,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理論運用實際的能力。該階段的技能培訓應該以課堂教學為主,為學生具體實踐打下紮實的基礎。第三,大三階段。大三學生的教學應該以實踐模擬教學為主,可通過校內模擬實踐教學和校外實習教學兩種途徑,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尤其注意的是,大三的實踐教學仍然以理論應用為前提,讓學生在提高實踐能力的同時也要合理運用理論基礎知識。第四,大四階段。大四階段需要學生進行校外實習,並根據實習內容和結果完成畢業實習報告,整體上提高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為學生步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

4市場營銷專業校內實踐教學體系設計

4.1創新實踐教學方式首先,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踐教學要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基礎,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學方式要多種多樣,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性格特徵等,通過採取小組教學、合作探究教學、任務教學、案例教學等形式來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課堂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注意語言的邏輯性和簡潔性、報告的條理性等。其次,市場營銷離不開市場調查和營銷策劃,在大學教學期間,要重視對學生市場調查能力和營銷策劃能力的培養[3]。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教師佈置的任務,合理設計調查問卷,並通過調查問卷得到的資料資訊進行合理總結,而後根據結論進行合理的專案策劃,制定完整的營銷策劃書。最後,對市場營銷專業的基礎學科學習也要進行實踐教學指導。例如,商品學是市場營銷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在學習商品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市場中認識商品,包括商品的分類、面對的消費人群、商品監測等。又如,關於市場營銷心理學的學習,教師也可要求學生從實際生活中選取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與研究,以報告的形式向同學展示,增加學生對心理學的理解。

4.2建立實驗室進行校內模擬教學實踐教學必須以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基礎,因此,建立完善的實驗室是實行實踐教學的基本要求。各高校通過在校園內建立實驗室,將現實世界的營銷市場縮小化,教學中由學生擔任營銷市場中的各種角色如營銷商、消費者等,增加學生的實際體驗,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次,隨著時代的發展,網路營銷逐漸成為市場營銷的主體之一,因此,在市場營銷學科教學過程中還要強調對學生網路營銷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建立網路營銷實驗室,鍛鍊和提高學生的營銷能力。

5結語

綜上,市場營銷專業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對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等都具有較高的要求。目前我國各高校在市場營銷學科的教學中仍然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忽略了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利於學生未來的就業和發展。因此,各高校必須積極建立並完善校內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實施“四步走”實踐教學內容設定並且要求高校專業教師必須創新實踐教學方式,建立好教學建立實驗室,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霞.關於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策略的探討[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xx,(6):122-124.

[2]韓慶齡.市場營銷專業校內崗位實踐教學探析——以內蒙古財經學院為例[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xx,(6):58-60.

市場營銷策劃 篇5

今天max給我介紹了一篇《it經理世界》關於it的營銷的文章:營銷it之衛生間營銷、系統營銷、全員營銷,轉在這裡,希望對於做it的朋友注意一下你自己的品牌和營銷,不要鑽在技術裡面出不來!

max給我的一個非常堅定的信念:把我們mis部門的品牌和形象推出去,讓所有人(沒有電腦的人,不用電腦的員工)都瞭解mis,認識到mis在做的努力和成績!

[內文]

cio不僅需要把資訊系統“做”出來,還需要把它“賣”給每個員工。

XX年初的一天,神州數碼(中國)有限公司資訊化管理部總經理鄭小維和通訊組的幾個員工做了件轟動全公司的事:那天,他們很早就來到公司,將公司所租用的北京希格瑪大廈3個樓層的每個衛生間的每扇門上貼上voip的宣傳紙。因為高度正好是入廁人蹲下後眼睛正對的位置,所有進入衛生間的人都無一例外地被它吸引。一時間,公司上下幾乎都在談論voip;同時,大家開始佩服起鄭小維及其團隊的it營銷能力。

之所以會費盡心思地進行“衛生間營銷”,這與鄭小維的it理念與作風大有關係。擁有較強技術背景的鄭小維加入神州數碼(分拆前為聯想集團)10年,一直從事和負責神州數碼集團的內部資訊化,是神州數碼企業資訊化初創人之一。多年來的it業務運作和管理實踐使她對資訊化有著獨到的見解:“it是業務,我們需要從客戶的業務角度做事,把我們的使用者當做客戶看待。”鄭小維要求其it團隊稱所有的內部員工——也就是it系統的使用者為“客戶”,而“it既然是業務,若要發揮價值,就需要營銷;只有營銷,其價值才能反映出來。酒好也怕巷子深啊。”鄭小維由衷地說道。

XX年後,隨著神州數碼與聯想的分拆,神州數碼開始重造it系統,打造神州數碼的“數字神經網路”。為了讓“數字神經網路”系統的能量很好地釋放出來,鄭小維更是堅持“首先要保證it投入投得對、投得精準;其次則要保證‘用的好,用得充分’。這樣it投入才可能發揮出價值,否則就是投資錯誤、浪費資源。”於是,為了讓“客戶”更好地應用資訊系統,營銷it成為鄭小維及其團隊這些年來非常重要的工作。

小試牛刀

回憶起3年前的情景,鄭小維依舊覺得非常有趣,她笑著說:“當時,剛剛實施的voip電話專案雖然能為公司省錢,但客戶需要先撥一個6位號碼,確實很不方便。我們絞盡腦汁用各種方法希望將‘多用幾下手指頭就可以給公司或部門節省很多錢’的理念灌輸到客戶中去。”鄭小維的笑聲非常爽朗而富有爆發力。

但是想改變客戶多年養成的習慣並不是簡單的事。於是,鄭小維和員工們通過頭腦風暴想出了很多辦法,包括向所有客戶發放名片模樣的“神州數碼it一卡通”、張貼海報、網站宣傳,在食堂門口、洗手間盥洗臺前、電梯間等公共區域貼小貼士,“其中,屬在衛生間貼小貼士的效果最好。”

鄭小維和同事們在衛生間貼完voip宣傳紙的當天,大家非常不放心,擔心會有“客戶”反感,因此那天it部門的員工有意無意便往衛生間跑,假裝洗手或梳理裝容,觀察每個從衛生間出來的同事的表情和對話。當看到大家並沒有反感,相反還表示要馬上回去試試時,他們方將一顆懸著的心放下。

voip的營銷推廣專案是鄭小維主持的、較前期的一個成功案例。她總結道:“往衛生間門上貼貼士確實是我們部門營銷的一個創舉,之所以很成功是與‘打組合拳’有直接關係。當時,我們部門集中優勢兵力全身心放在voip專案上,前期策劃費了不少腦筋,給客戶營造立體式的`營銷氛圍是保證voip應用推廣成功率的關鍵。”

當鄭小維在系統後臺,看到每天ip電話的使用量從剛開始的幾百個,上升到1000個、XX個、3000個,最高時達到7000個,她非常欣喜,因為這不僅表示了此次it營銷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使得voip發揮了其應有的價值。據估算,voip電話當年即為神州數碼節省了180萬元~200萬元的通訊費用。

為了保證voip推廣的持續效果,鄭小維定期把每月voip使用統計對全公司進行釋出,並按照各部門的使用數量排名,督促員工為了給部門節省成本而改用ip電話。經過這幾年的升級,神州數碼的員工已經不再需要撥打那個6位號碼了,而打voip電話也已成為他們的習慣。不過,大家至今回憶起當時在衛生間看voip使用說明的情景依舊會伸出大拇指。這個成功的推廣策劃也成為神州數碼資訊化管理部進行it營銷的樣板案例。

系統營銷

如果說3年前的“衛生間營銷”還需要鄭小維帶著手下進行大量頭腦風暴的話,那麼現在他們在做營銷方案時,已經有一整套可以直接借鑑的“it營銷策劃流程”,保證了每個it專案的成功率。這與鄭小維對屬下不懈地灌輸營銷理念有著直接關係。她經常提醒大家:“it部門實際上是幫客戶買東西,我們是他們最大的客戶代表,我們幫客戶花錢,買回來的東西客戶一定要喜歡用,讓他們覺得錢花得值,他才會信賴你,所以我們必須要做營銷it,如果不做的話,it投資很可能會浪費。”

目前,神州數碼資訊化管理部下屬3個子部門:it規劃及專案管理部、it運營管理部、bi系統部。其中,it運營管理部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it推廣。鄭小維考核該部門的kpi指標與新專案推廣、客戶滿意度、系統使用狀況等指標直接掛鉤。

神州數碼資訊化管理部的大部分員工都是技術出身,在XX年神州數碼將大部分it系統外包後,他們的主要工作更偏向非it領域,如編寫it專案規劃、推廣策劃書、實施推廣行動等,這很大程度上使得一些人不適應。而鄭小維非常重視it員工的所謂非技術領域的工作,她跟it運營管理部的員工開玩笑說:“你們知不知道你們的工作有多重要,你們是不動則已,一動就是全公司的客戶都跟著動。”

鄭小維要求it運營管理部策劃出來的推廣方案一定要是立體的。在壓力和動力下,該部門骨幹在沒有藉助專業策劃人員的情況下,模仿營銷學的4p理論,總結出每個it推廣專案的4步策劃流程:第一步是瞭解客戶需求、確定it服務產品(product);第二步是策劃(plan);第三步是推出(promotion);第四步是效果跟蹤評估(purpose)。

神州數碼的it策劃流程的規定非常細緻,包括用哪些推廣方式、是否有必要提前培訓公司it熱線的所有工程師、說明書是否易懂等。鄭小維堅持認為,詳盡的策劃方案會讓日後工作輕鬆很多。她還要求it說明書一定要淺顯易懂,必須先讓不懂it的人過目修改後才能正式釋出。現在,神州數碼的所有it專案都在採用這個策劃流程。

通過一系列經驗的積累,鄭小維“賣”起it來越來越胸有成竹。幾年來,她先後進行了神州數碼bi專案的組織實施與應用推廣、sap系統實施專案以及後期的“持續改進與優化”、協同辦公系統(oa系統)的建設與推廣,實施了《it安全專案》、it服務管理等。在XX年實施的《it安全專案》中,鄭小維還別具一格地策劃、設計了“出門別忘了帶鑰匙”的行動口號,讓神州數碼的員工隨時記得攜帶動態身份認證的令牌卡,以保證公司遠端接入網路的安全。

從較早的voip到it安全行動等專案,每個專案都讓鄭小維深感壓力,“因為我們不能失敗,只要有一個專案失敗,客戶就會不信任你、領導也會不信任你,認為你在浪費錢。我們一定要積累it信任度。”事實證明,鄭小維及其部門收穫了成功,他們的信譽度在逐年遞增。“現在,再推廣專案,客戶會比較信賴我們,表示‘他們做的肯定沒有問題’。”鄭小維欣慰地笑了。

全員營銷——非常6+1

鄭小維及其團隊對it的成功營銷,除了自身不斷修煉外,還離不開神州數碼全員的緊密協同。為了做到全員營銷,從1998年開始,鄭小維逐步在公司內部建立起了由it部門和業務部門的關鍵客戶組成的“非常6+1”it協同工作團隊。這種機制使得神州數碼的it團隊人員擴大了數十倍,也使得it營銷的力度無形中增大了。

在非常6+1的框架中,“1”是指包括鄭小維在內的12名專職it部門人員;“6”則是指百人左右的it虛擬團隊,包括it專員組、bi專員組、it業務顧問組等。這3組虛擬團隊由各it核心系統的關鍵使用者組成,都是財務

部、物流中心、電子商務部、人力資源部的業務高手。他們和鄭小維所領導的it部門共同對業務需求進行分析評議,進行跨業務協同、代表業務部門參與it系統的運營分析和審議。鄭小維還組建了it技術顧問組,將神州數碼各事業部中的技術專家引入她的虛擬團隊。此外,“6”裡面還包括神州數碼的“集團資訊化工作小組”和“集團資訊化領導委員會”,前者是由各業務管理部總經理組成,參與it規劃並負責對本部門的業務需求進行稽核,以及監督公司的it政策、管理規範的落實和執行;後者由集團總裁室中分管三大業務方向的一把手和集團技術總監、企劃辦主任組成,由執行副總裁任組長,負責制定並審議神州數碼的it戰略規劃、重大專案和發展策略。

除了與關鍵使用者組成的6個it虛擬團隊、建立全方位的業務協同關係以外,鄭小維還努力與最終“客戶”保持業務協同。她通過《it簡報》等方式公佈it的關鍵運營指標,包括系統執行穩定率、客戶滿意度、客戶投訴與處理結果以及故障或宕機事故的次數時長及影響的業務範圍。

鄭小維說:“以透明的方式與客戶進行互動,除了有緊張甚至可能是難堪外,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好處,在向客戶公開我們的缺陷和不足的同時,客戶也能看到我們的努力和進步。”這也是她全緯度營銷的一部分。“揭短”使得她的“客戶”這兩年對其團隊的理解和支援更多了,也更加信任他們了。在鄭小維看來,“這比什麼都重要”。

一直以來,鄭小維都規定自己的手機要7×24小時開機,但她最不希望的事就是手機響,因為每個來電都可能告訴她it系統出現問題了。“這種壓力特別大。怎麼保持公司的資訊系統穩健、安全、持續運營是更大的挑戰。”其實,擺在鄭小維面前的挑戰還有很多,不過相信“從對客戶主動服務的角度做事”的營銷理念會繼續引領她成功地體現技術的魅力和it的價值。

“it既然是業務,若要發揮價值,就需要營銷;只有營銷,其價值才能反映出來。酒好也怕巷子深啊”

市場營銷策劃 篇6

中國政府職能轉變自然需要借鑑西方市場制度下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模式。但經濟轉型國家政府職能轉變的實踐以及我國改革的歷程表明,經濟轉型的複雜性以及我國國情的特殊性,決定了有關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研究應該建立在客觀的認識前提之上。經濟轉型的複雜性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影響、政府職能轉變所需要的相應制度支援、我國經濟轉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點和特有的歷史文化傳統,應該成為中國政府職能轉變研究的基本認識前提。堅持這些基本認識前提,將有助於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研究更加趨於理性和客觀。國際經濟環境和國內發展階段的重大變化,迫切要求我國經濟加快轉型升級,而導致經濟發展不可持續的突出矛盾,如部分商品和要素價格扭曲、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不合理、部分產能過剩、地方債務和金融風險積累、生態環境惡化等,都與政府對資源配置干預過多和干預不當、市場功能發揮不夠密切相關。

《決定》將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修改為“決定性作用”,雖然只有兩字之差,卻是新的理論概括。“決定性作用”的表述,在理論上更為明確,對於現階段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更有針對性,是我國改革理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重大發展。這個新表述有利於進一步在全黨全社會樹立關於政府和市場關係的正確觀念,有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條主線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將開創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局面,並進一步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帶動各個領域的改革全面深化。

1政府在市場經濟下的作用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我國絕大多數經濟領域的資源配置已基本上通過市場進行。但是在生產、建設、流通、消費等環節,資源配置違背價值規律要求導致資源低效配置乃至嚴重浪費的現象還十分普遍。其根本原因在於現行經濟體制仍然存在不少束縛市場主體活力,以及干擾、阻礙市場和價值規律起決定性作用的體制機制障礙。

按照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決定》提出的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各項部署,對於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創造活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總的來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有利於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活力;有利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有利於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建設高效廉潔的服務型政府,有利於推動我國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非否定或削弱政府的作用,而恰恰是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在西方發達國家,政府幹預的物件是市場功能充分發揮的成熟市場經濟,與之不同的是,市場經濟在我國尚未得到充分發展;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起始點,不是自由競爭和發達的市場經濟,而是政府高度干預的計劃經濟;當前改革開放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也仍然是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解決政府對經濟干預過多和干預不當問題。因此,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不是說市場是萬能的、可以把一切交給市場、所有領域都市場化,更不是認為政府對市場可以撒手不管。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政府的巨集觀調控和市場監管都不是要弱化市場作用,更不是要取代市場作用,而是要彌補市場失靈,併為市場有效配置資源和經濟有序執行創造良好環境。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要發揮政府的經濟職能和重要作用。而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巨集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

2.市場經濟轉型需要政府改變職能

關於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討是我國經濟轉型程序中的重大課題,這不僅是因為政府職能轉變是經濟體制改革順利推進的先決條件,更因為政府職能轉變的實際效果是影響我國經濟社會能否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變數。目前國內外學界有關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研究存在一種值得注意的研究路徑,即以西方新自由主義理論背景下的“華盛頓共識”為研究視角,按照西方市場制度下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模式來解讀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實踐。這種研究得出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一般認為,中國政府的市場化改革並沒有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功能,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權力過於集中,抑制了市場機制的正常執行,因而中國政府應效仿西方發達國家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模式,實行經濟自由化與政治民主化改革。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威廉鮑莫爾等人在《好的資本主義壞的資本主義》一書中基於經濟組織方式、政府經濟職能的界定等因素的區別,將經濟發展意義上的“資本主義”分別歸納為“國家主導型資本主義”、“寡頭型資本主義”、“大企業型資本主義”和“企業家型資本主義”四種類型。在他們看來,最能實現經濟長期增長的是一種企業家型經濟體制和大企業型經濟體制的混合體。據此,他們對中國經濟轉型以來的國家導向型發展模式進行了評析:“即便是中國大陸過去20年裡經濟實力的增長,也不能說明國家導向對經濟增長非常必要……”①此外,他們還指出: “印度、中國的發展證據表明,國家導向並非像其倡導者所認為的那樣,是加速經濟增長既快又好的手段。相反,經濟之所以增長,是因為個人以及他們建立的企業把勞動力、資本和技術轉化為國內外消費者希望和願意購買的產品與服務,從而為經濟增長提供了發動機。”②由此可見,鮑莫爾等人對中國政府主導型的經濟發展模式的可持續性似乎持一種比較悲觀的態度,也就是中國政府的職能轉變並沒有按照市場化的原則進行。

客觀而言,鮑莫爾等人的研究不無道理,因為順應市場化改革的要求推進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是實現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根本任務,建立有限與有效政府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目標。但就我國經濟轉型的性質、任務以及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的特殊性來說,以“華盛頓共識”來詮釋中國政府職能轉變顯然忽視了“經濟轉型”國家實行大規模製度變遷的艱鉅性和複雜性,“華盛頓共識”並不能解決經濟轉型國家所面臨的問題和矛盾,其在拉美國家以及俄羅斯、東歐等轉型國家的失敗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事實上,由於中國國情的特殊性,中國經濟轉型程序中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既不同於西方發達國家,也不同於新興工業化國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並不存在某種簡單明瞭的模式或最優化的道路”③。正如提出“北京共識”的美國著名學者喬舒亞雷默所指出的: “中國改革和發展的成功之處就是沒有遵從‘華盛頓共識’,而是找到了最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④喬舒亞雷默的研究既肯定了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路徑及其效果,同時實際上也是對中國政府所採取的轉型制度與政策設計的認可,這其中當然包括中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獨特性。因而,理性研究經濟轉型程序中我國政府職能轉變,以西方市場制度下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模式作為借鑑自然很有必要,但更須結合經濟轉型國家經濟轉型的特殊性、市場經濟的發展階段、原有的制度體系和具體國情,並以此作為解讀與評析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特徵、問題及發展趨向的基本認識前提。只有這樣,有關中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研究才能與實踐發展趨於一致,研究所得出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才能有助於市場化改革基礎上的我國各級政府與市場的良性互動。

3.對經濟轉型國家政府職能轉變的考察

廣義而言,“經濟轉型主要是指前蘇聯、東歐以及中國等國家在20世紀後期所進行的轉變傳統的以國有製為基礎的中央集權計劃經濟體制,從而讓市場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更大驅動作用的一場大變革”⑤。經濟轉型的根本目標在於用市場經濟體制取代計劃經濟體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地位,決定了經濟轉型國家需要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原則來打破原有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全能型政府模式,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有限與有效政府,因而經濟轉型國家面臨的最根本任務之一就是轉變政府職能,並在政府職能轉變的基礎上建構和培育有利於市場機制有效執行的制度體系。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領導層全盤接受了“華盛頓共識”所倡導的市場化與自由化理念。“為了施行激進的改革,俄羅斯的領導層認為只有廢除國家、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作用才能使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建立起來,於是政府對經濟的調控成為計劃經濟的同義語而遭到冷遇和貶低。”由於大規模地弱化並取消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結果使俄羅斯經濟遭到重創並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與俄羅斯一樣,前社會主義國家的波蘭、匈牙利、捷克等國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強烈的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影響,在經濟轉型初期也採取了否定政府作用的做法,結果無一例外地使經濟社會發展一度處於無序和失控狀態,造成了經濟轉型中的“體制真空”現象。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體制真空’現象的形成固然首先要歸咎於臭名昭著的‘休克療法’,但是與轉軌初期波、匈、捷等國在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否定政府的傾向也不無關係。”進入21世紀以來,俄羅斯前總統普京在其當政期間面對俄羅斯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挫折與危機,果斷糾正了其前任排斥政府作用的治國理念與政策取向,強調要以“‘強有力的國家’和‘有效的經濟’作為其執政的基本取向”。由此,俄羅斯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逐漸從低迷狀態走出,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不難看出, “強有力的國家”與“有效的經濟”其實質就是將強有力的政府作用與市場經濟體制相結合。與此同時,波蘭、匈牙利、捷克等經濟轉型國家在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時也逐步擺脫了市場原教旨主義的影響,政府作用開始理性迴歸,經濟發展走向有序和穩定。

由上述經濟轉型國家在轉型程序中政府職能轉變的演進及效應,我們可以得出經濟轉型國家實行政府職能轉變的如下理論思考:首先,經濟轉型國家的政府職能轉變、政府與市場關係的處理,不能全盤接受西方自由市場經濟的原則,而要充分考慮到本國的具體制度現實。按照熱若爾羅蘭的說法,“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是一個以既定的制度體系作為出發點的過程,轉型的後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作為轉型出發點的初始制度體系。其他國家的制度不能輕而易舉地照搬或模仿,生搬硬套可能會產生預想不到的後果”。這表明經濟轉型國家政府職能的轉變,必然要受到計劃經濟體制以及計劃經濟體制下所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制度的影響。如果忽視轉型的初始狀態與約束條件,一味地按照市場原教旨主義所信奉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準則來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並不一定能夠保證經濟轉型的成功,反而可能導致經濟衰退與社會秩序的混亂。事實上,即使是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由於各國制度基礎不同,對政府與市場職能邊界的處理也有不同模式,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經濟轉型國家大多是後發工業化國家,這些國家市場經濟體制所需基礎設施的建立、工業化程序的推進不能純粹通過市場機制的自發演進,在經濟發展的特定時期,一個富有權威並能制定正確發展政策的政府,對於國家的發展尤為必要。再次,由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是一個多層次、多領域、整體性的大規模的制度變遷運動,處於這一制度變遷過程中的轉型國家也常常具有其他處於制度均衡狀態的國家所不具備的一些不穩定和不確定性的特徵”⑩,加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實踐既無先例可循,也無理論可鑑,因而對於有著深厚計劃經濟背景與特殊國情的經濟轉型國家來說,有效地界定政府與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的職能邊界,更是一個十分複雜並需要長期探索與實踐的課題。

4.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研究的基本認識前提

基於對經濟轉型國家政府職能轉變的考察及思考,筆者以為,當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研究,在借鑑西方市場制度的理論分析框架的同時,更應關注與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密切關聯的一些現實與歷史因素。只有密切結合這些歷史與現實的因素來進行研究,並以此作為解析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基本認識前提,有關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研究才能更加趨於理性和客觀。

4.1經濟轉型的複雜性決定了政府職能轉變將是一個長期和艱鉅的過程

“轉型國家不僅要把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在幾百年間分階段完成的職能‘畢其功於一役’,而且還要解決幾十年計劃經濟遺留的大量歷史問題,此外還要面對世界經濟發展新趨勢的挑戰。”因此,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是一個長期和艱鉅的歷程,這一時期的政府職能轉變也充滿了艱鉅性和複雜性。經濟轉型之所以是一個長期的歷程,基本原因就在於三個方面:一是就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經濟轉型所要達到的目標來說,由此可見,與政治體制轉型密切相關的政府職能轉變是所有轉型國家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中國同樣也不能避免這樣的挑戰。中國在走向市場化的過程中,在經濟體制、社會形態、政治體制和對外開放四個方面的轉型都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但相對於經濟市場化程序而言,政府職能轉變還僅僅是初步的,這是經濟轉型國家在發展中所面臨的一個共性問題。經濟轉型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在取得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亟須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如經濟增長的不平衡、社會衝突加劇、生態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浪費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政府職能在市場制度框架內進一步轉變與改革,使市場機制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

4.2政府職能轉變需要一系列制度改革的支援和互補

從制度變遷的視角來看,經濟轉型程序中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是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幷包括其他配套制度改革的大規模系列制度變遷,即我國政府職能轉變需要其他制度改革的支援與配合,如中央與地方利益關係的調整、省直管縣體制改革、產權制度改革、契合市場化要求的法制基礎設施的構建以及以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為主要內容的公共服務改革等。如果沒有這一系列制度改革相配合,政府職能轉變的目標即使再清晰,也將步履維艱。誠如日本著名經濟學家青木昌彥等人所言:“一個體制中的各種制度具有戰略互補性,某一項或某幾項制度發生變革,其他的制度要麼進行相應的變化,要麼就會與新制度不相配合,對新制度的實施產生阻礙。”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與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具有互補性的上述相關制度改革儘管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與建立成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我國各級政府職能轉變的實際進展。如改革以來中央與地方利益關係的調整,為了克服“藏富於地方”的中央與地方利益關係,從而增強中央政府的巨集觀調控能力,1994年實施了分稅制改革,實現了中央政府對國家財政的絕對控制,但這又使得地方政府在追求地區利益最大化目標的驅使下與中央政府展開了或明或暗的博弈,使得中央與地方的利益關係陷入了另一種“困境”。實踐表明,這種利益關係“困境”不僅導致地方政府無法走出在職能行使上 “越位”和“缺位”的怪圈,而且使得中央巨集觀調控戰略難以在全國各區域得到有效實施。這不能不說是社會公眾法治意識淡薄所致。鄭永年在論述中國政治與經濟發展的經驗時指出:“在法治不能有效運作的情況下,如果要追求經濟發展,通過政治與行政手段來保護產權就變得不可避免。”這實際上間接肯定了我國地方政府在法制基礎設施尚不成熟的情形下履行政府職能的靈活性和有效性。當然,其他諸如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方面的公共服務制度和省直管縣體制等一系列制度改革的複雜與滯後,也制約著我國政府職能的轉變,使得當下我國各級政府職能的定位與履行既不同於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又區別於西方國家政府與市場關係的職能模式。可見,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界定清楚政府與市場的職能邊界,並在此基礎上實現自身職能的轉變,一方面取決於政府自覺進行角色的轉換,同時也取決於相關制度改革的推進。

4.3我國經濟轉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點

政府職能轉變本質上是一種制度變革與創新,“儘管進行改革和制度變革的原則是具有一般性的,但是好的改革路徑必須與本國的具體國情相適應。因為制度轉型的過程是非常複雜的,我們對它的理解也還十分有限,因此,改革的政策建議不應該試圖將某一個特定的模式強加於所有國家”。即政府職能轉變的使命不僅在於通過職能結構的重塑為市場化的順利推進開闢道路,而且還內在地蘊含了通過行政推動發展經濟的重要責任,因此試圖按照先驗的市場制度原則和先行工業化國家的政府職能實踐來框限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取向是非理性的。總之,改革之初市場化與工業化同時並舉的經濟社會發展起點決定了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有著自身獨特的內容與演進路徑。沿著這個邏輯起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經濟轉型以來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現象,如貫穿於改革程序中的“強政府”與“強市場”的協同作用、地方政府對經濟建設的行政干預、政府在改革初期對於經濟職能的過分關注等。

結論

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實際上就是在資源配置中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還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的問題。35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始終是圍繞著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府(計劃)和市場的關係這一核心問題展開的。由於市場機制作用具有一定的自發性、盲目性,市場主體為獲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與社會利益發生衝突,政府必須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解決市場外部性問題,保護生態環境,以及勞動者、消費者的安全與健康等權益。政府還必須採取反對壟斷和不公平競爭的經濟性規制,保障競爭公平和消費者利益。尤其重要的是,由於市場機制不能很好地解決公共產品供給和收入分配公平問題,政府必須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維護和規範由市場形成的初次分配秩序,並通過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手段對收入再分配進行合理調節,防止收入分配差距過大,促進共同富裕,維護公平正義和社會穩定。

市場營銷策劃 篇7

新產品設計完之後,企業不是進行簡單的產品市場投放,而是和營銷策劃人員、市場業務人員一起,重點研究新產品投放市場之前的策劃方案,內容包括:如何將新產品投放到目標市場;如何進行新產品的鋪貨;如何消除消費者的顧慮,使其嘗試新產品;新產品上市如何做到一舉成功,市場營銷方案。

一、如何將新產品投放到目標市場

產品開發人員和市場策劃人員在新產品投放市場之前,應合理地選定、細分目標市場,以達到合理有效投放目的。

選擇目標市場,明確企業應為哪一類消費者服務,滿足他們的哪一種需求,是企業在營銷活動中的一項重要策略。所謂目標市場就是通過市場細分後,企業準備以相應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其需要的一個或幾個子市場。選擇目標市場的目的是根據企業的人力資源和資金狀況,找到對本企業有吸引力,有利於發揮本企業現有的人、財、物優勢的市場。如太原橡膠廠是一個有1800多名職工、以生產汽車、拖拉機輪胎為主的中型企業。他們進行市場細分後,根據企業優勢,選擇了省內十大運輸公司作為自己的目標市場,生產適合晉煤外運的高噸位汽車載重輪胎,打開了銷路。隨著企業實力的增強,他們又選擇了耕、運兩用拖拉機制造廠為目標市場,並一舉取得了成功。

選擇目標市場要有利於產品進入市場方法的確定。假設某企業選定某一目標市場,並確定其為最後攻佔的目標區域,具體的進入方法就比較明確。首先,實行點的佔據。因為企業不可能一開始就進入到目標區域的中心,只能在這一區域的附近選擇有利的陣地點,並在這個點上展開強有力的營銷活動。其次,在第一個點的營銷活動取得相當成功後,再在目標區域附近另選第二個點。在第二個點完成後,便可形成營銷網路的線。再次,線形成後,再選一個第三點,此點應能與第一、第二點形成對目標區域的包圍圈,這樣營銷面積便告形成。在面積形成後,企業還要設立第四點,此點應放在目標區域的中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點,沒有這一點,目標區域還不能算進入,因為相對於競爭對手來說,你的企業活動只是外圍組織而已,核心市場沒有進入。

選擇目標市場應注意三個問題:

(1)市場細分,確定目標消費群,只能在你的有效市場範圍內,決不能放棄自己的優勢,去追逐所謂的“熱”;

(2)對已確定的目標市場一定要進行精細地瞭解;

(3)細分後的目標市場的變化要有足夠的把握,規劃方案《市場營銷方案》。

二、如何進行新產品的鋪貨

企業為了使新產品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脫穎而出,往往特別強調其產品的市場鋪貨率。在公司銷售人員受市場鋪貨、銷售指標和考核等因素的影響下,一時間以到處能看到自己的產品為榮,殊不知盲目的鋪貨會給企業造成很大的資金沉澱,壞賬和呆賬就會增加。因此,新產品的鋪貨一定要結合市場業務員、經銷商、產品、促銷和市場等情況綜合考慮。

訓練有素的銷售人員是有效鋪貨的關鍵。有效的鋪貨應該由相當瞭解市場零售點和直銷點狀態的“熟手(銷售人員)”來進行。“熟手”的要求是:有一定的市場運作經驗,瞭解客戶的信用狀況、銷售情況、資金實力及來源、相關的管理人員及習性,甚至有沒有賴帳前科記錄等都要考慮。如果所在區域的市場業務人員為新手,在鋪貨前必須向熟悉該地區的批發商、直銷商或相關領域的企業同行銷售人員請教。市場銷售人員對把握不準的經銷商,可採用“少量多次”、“讓利現款”和簽訂“供貨合約”等方式進行鋪貨,切忌不要急於求成。

細緻的市場調查是進行有的放矢鋪貨的重要前提。生意較好的直銷點或零售點進貨的條件都比較苛刻,可先觀察其進貨的渠道,瞭解其分銷商供貨的原因。如果經銷商信譽有問題,佔用其他企業資金較大,但進貨還很重要,可以其他企業的分銷商為載體進入,降低資金風險;相反,可考慮直接進入新的產品。銷售人員特別要警惕那些從頭到尾一點不對你的產品價格討價還價,但一點都不管新鋪貨貨款回籠問題的經銷商。有時,尋找多家代理商引進競爭意識,有意識地讓他們瞭解一些彼此相互競爭的內幕,多舉出鋪貨銷售成功的例項,以便給經銷商形成一種壓力和動力,這也是業務人員在鋪貨時常用的一種辦法,這樣可以變被動局面為主動控制。

新產品進入市場初期,促銷將成為實現鋪貨的最直接手段。以白酒市場產品促銷和鋪貨的關係為例,可概括為以下三種情況:

三、如何消除消費者的顧慮,使其嘗試新產品

如何讓消費者嘗試企業的新產品,應在企業新產品投放市場之前加以考慮。有很多企業通常通過讓消費者免費品嚐、免費使用得方式來推廣新產品,但其工作量太大,有時企業的“免費使用或品嚐”、“包退包換”等行為,還會給企業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

市場營銷策劃 篇8

媒體近兩年對乾果的評述和間接宣傳力度有所增加,一方面是因為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乾果雖然歸屬小食品,卻對人體有著相當的營養和正面意義,尤其是對久坐辦公室的白領而言,更是青睞之極!可惜的是,多少年來此類市場一直停留於杏仁、核桃、栗子等山貨類,跳不出行業圈子,只是吃來吃去,吃不出品牌,也吃不出興致。海味乾果的開發,激發了行業市場的新浪潮,而這也不過是從其他行業轉嫁過來的演變品,可見,乾果市場的匱乏和枯竭。

實際上乾果市場是大有可為的,不僅是因為乾果市場營銷空間遠沒有開啟,更可以直接看見的是乾果市場多年來沒有一個成功品牌,這時候比的就是速度,誰先發制人,並有產品線上的優勢,譬如開闢海產品乾果,家用水果乾果,蔬菜乾果等等,誰就能贏得市場!

市場營銷策劃 篇9

真正的市場營銷讓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從經融危機中安全走出,市場營銷的理念也在不斷創新與發展。21世紀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也在進步和發展,市場營銷在發展經濟和抵禦經濟危機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在知識經濟的條件下,企業競爭力的強大主要是由創新能力決定的,而市場營銷的創新是企業創新能力中無比重要的因素,企業只有不斷地創新市場營銷理念和營銷策劃模式,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實現企業的長遠目標。

一、市場營銷和營銷策劃的關係

市場營銷理念的進一步延伸就是營銷策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企業想要長久的生存發展,必須要通過科學、合理的營銷觀念進行指導。

企業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起到不可比擬的重要作用,作為企業活動之一的營銷活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市場營銷涉及範圍廣,所以在營銷活動的策劃過程中會穿插著各類經濟、文化、政治因素,企業想要更好更快地發展,就要通過策劃一系列的市場營銷活動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吸引消費者的眼球,處理好影響營銷活動的各種因素。市場營銷部門要掌握市場的實時狀況,以便於更好地執行營銷策劃,使企業的經濟利潤實現最大化。綜上所述,營銷策劃是是市場營銷不斷髮展的必然產物。

二、當前企業市場營銷創新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的營銷創新意識淡薄

我國當下的企業中,對於營銷創新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創新意識薄弱,企業固守陳舊、過時的營銷理念,導致缺乏先進的營銷指導思想。另外,企業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運作模式沒有充分了解,只是一味的模仿和套用國外的營銷模式,並沒有與我國的經濟實際相結合,在營銷理念和營銷模式上並沒有實現自主發展與飛躍。同時,我國的多數企業還沒能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對國內營銷和國外營銷進行了嚴格的劃分,不利於我國企業進軍國際市場,阻礙了我國的外貿發展,不利於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

(二)現有的營銷創新手段重形式、輕實踐

中華民族是勤勞的民族,但是科技社會的發展,促使人們暴露出原始的惰性,企業不注重營銷理念的自主創新,而是一味的模仿和借鑑,導致了營銷手段的跟風潮流,使得市場中的營銷手段只是無限重複的幾種簡單形式,缺乏對市場和企業自身的研究。實際上,每一個企業,每一個產品,都有其不同的屬性,針對消費者的營銷手段也各不相同,企業的營銷手段想要得到最大效果,就要針對消費者、產品、競爭對手展開全方位分析。

三、對市場營銷和營銷策劃創新的探索

(一)營銷理念的創新

現代人們的需求不斷升級,不夠新穎的東西根本無法引起消費者的注意,所以,在企業的營銷策劃中,要不斷注入新的理念,使營銷的觀念一直保有新鮮血液。首先,要樹立全球營銷的觀念。市場的開放性使得只停留在產品上的營銷觀念已無法適應新的營銷環境,全球範圍內的資源流通與共享促使企業要找到新的適應國際市場的營銷理念,將國際市場囊括到自身的營銷活動當中。其次,要樹立綠色的營銷理念。傳統的企業發展造成資源環境的破壞,嚴重損害了社會效益,所以,企業在營銷活動的推廣過程中一定要重視綠色環保營銷,保證生產與銷售的過程中不會造成環境成本,進而提高企業的整體利益。

(二)營銷策略與方式的創新

企業想要實現長久發展,就要在產品方面進行不斷研究與創新,使企業在市場份額中所佔的比例不斷加大。隨著市場中產品種類的不斷增加,消費者需求的不斷革新,個性化營銷越來越重要。企業可以根據產品特性,滿足個體需求,建立全方位的服務策略,實現產品和服務的模組化處理。網路的發展為營銷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適時地對產品進行促銷處理也是營銷的一種手段。網路的數字化營銷能夠通過網際網路廣泛的進行市場活動,不僅方便企業的宣傳與管理,還為廣大的消費者提供了方便。通過網路企業可以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利於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戰勝強大的競爭對手,也可以實現與消費者的直接溝通,有利於企業更好地瞭解市場,對自身的營銷策略及時完善。

(三)營銷技術的創新

21世紀是科技不斷創新的時代,企業只有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引導市場發展的潮流。當今的消費者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挑選產品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產品的科技性和品位、檔次。因此,企業在市場營銷的過程中,不能只是一味的強調產品的效能和質量,要善於發掘產品的附加價值,主推理念營銷,順應國際發展的趨勢,不斷向產品多樣化、簡便化、多能化、人性化方向發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培養高水平、高素質的市場營銷人才,使其掌握先進的營銷技術和豐富的科學理論知識,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將理論知識與營銷實踐緊密結合,幫助企業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四、結論

鑑於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企業一定要抓住機遇,不斷創新營銷觀念的方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市場營銷和營銷策劃的創新不能只靠空想,一定要結合市場、消費者和企業自身情況,對經濟形勢進行全面分析,找到有利於企業長遠發展的新型營銷理念,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我國在國際市場中地位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麗萍.市場營銷與營銷策劃的創新[J].企業科技與發展,20xx,16:218221

[2]平文英.市場營銷及營銷策劃的創新思路探究[J].中國商貿,20xx,25:2728

[3]王向娟.營銷策劃的創新與策略探討[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xx,01:3940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