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為什麼你只有同事沒有朋友?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6W

職場上為什麼你只有同事沒有朋友?

職場上為什麼你只有同事沒有朋友?

很多人說,我們在離開校園步入職場開始,就不再擁有新的朋友了。

你們也許會一起去吃飯,一起去聚餐,但當你開心或難過、甚至離職時,你們之間都毫無聯絡。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與同事之前始終隔著一道牆無法逾越,成為朋友呢?

為什麼在職場上我們有的只是同事而不是朋友呢?

01

思維模式差異導致了溝通的障礙

  一個人的經歷決定了他的思維,這種不同的思維造就了對同一句話會產生不同的理解能力和理解結果。

有一次和同事討論專案工作,她無意中聊到了一個男記者,說對方正好要跳槽去同事之前的公司,我隨口誇了這位記者幾句,說他不但人長得好,稿子寫得也有個人特點,實在難得。

同事平時在工作之餘的主要愛好就是幫同事牽線搭橋,雖然我只是單純地出於欣賞的角度誇了這個男記者,結果同事卻理解成我對這個男記者有愛慕之心,非常認真地對我說:他真的是個好男人,你就收了他吧。

  連這種偶然間的談話都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更不要說幾個不同背景,不同工作經歷的人應對新的時代需求了。如果你對朋友的'定義是百分之百理解你說的話,很顯然,這種友誼在職場裡期待值過高,所以才導致了我們在職場上很難交到朋友。

02

玩笑肆意傳播,毫無責任心

職場上,一旦玩笑肆意的被傳播,便會如流水般止不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在刻意的逃離一切八卦的人和事物

釋出會現場,一位男同事跑去引導媒體入場,手上的煙一時沒有來的及熄滅,便請一位女同事幫忙拿一下。

恰巧直屬領導路過,看到女孩拿煙之後,便開玩笑說:你居然抽菸。女同事哭笑不得,玩笑解釋了幾句,誤會解開。

本以為事情就過去了,結果不久,整層辦公室的人差不多都知道女孩抽菸,還經常拿這個事來打趣她。

在傳播訊息的層面,同事之間往往沒有總是毫無責任心的傳播玩笑,他們並不知道這件事也許對你來說很重要,也並不需要知道事情的真相,就是當成茶餘飯後的一種玩笑,所以沒有守口如瓶的責任心。

  所以,如果把朋友的定義為替你保守祕密,傾聽你全部的抱怨和委屈,理解你的掏心掏肺,那麼很顯然,你又有了過高的期待,職場上也許並沒有這類無私的人,就算有,無私的物件也並不會是你。

03

感知偏差,沒有正確的看待關係

感知偏差很容易形成這樣一種現象:一方把你認定為非常要好的朋友,另一方卻單純把你當成一個熱心的同事。

公司一個對接國際業務的兩個女同事非常投緣,都是同一個大學畢業,後來在美國留學還是鄰居,兩個人審美相當,共同語言也很多。

其中一個經常在ins和微博上晒出與另一個的互動狀態,還有偶爾週末一起下午茶的照片,表情看出來很是開心。結果另一個卻多次在公開場合說她們只是同事而已,不是特別熟。

  這種情況屢見不鮮,友誼的感知偏差,你把對方當成了很好的朋友,對方對你其實只是不太要好的熟人。所以,如果你把友誼定位成我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我,那顯然又在增加自己失望的砝碼。職場上也別太重感情,這種時候失望的只有自己。

04

和上司做親密朋友很有風險

中國實現扁平化管理,只能說在做事的態度上,沒有那麼官腔,但是在領導力上,永遠要尊重你的老闆和領導。

見過一個特別自命不凡的畢業生,上來就要整改公司的業務,經常否定boss和leader的決定,拿出一套似是而非的方案,沒多久就被同事冷落,最後申請辭職了。

  所以如果你渴望與領導成為朋友,前提就是按照他的心意幹活,渴望一開始就和他勾肩搭背,平等交流,風險很大,得不償失。

職場上是可以交到真心朋友的,但要適當降低期待,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交友策略,成年人也有成年人的交友策略。簡單把朋友定義成掏心窩子的物件,看到誰都希望對方是自己的朋友,想讓對方無時無刻不理解自己,肯定自己,替自己保守祕密,是很不成熟的一種做法。

我們要懂得在職場中及時成長,適應社會交友的“度”和方式。不妨把朋友分類也做的全面一些,酒肉朋友,旅行朋友,知心朋友,發現每個人身上的好,合理利用和發揮他人身上的優點,來提升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