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意識調查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9.7K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接觸並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環境意識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1

現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問題愈來愈凸顯其重要性。不僅是城市等供工業發達的地方存在環境問題,而今,農村的環境汙染也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為此,我在暑假做了關於環境保護意識的社會調查報告。

經濟的發展也給生態環境已經造成了巨的破壞。例如,家裡的水不再清澈,泛黑的池水長滿水草,隨處漂著骯髒的雜物,水裡還會出現好多死魚的現象.查其原因,因為我們村裡有了幾個小型工廠,化工廠的排汙是主要原因.近些年來,農村頻頻出現這種情況、除此之外,現在農村開始現代化,居民集中居住,工業增長和依託工業的現代化農業快速發展,因此帶來地表水的有機汙染和富營養化汙染以及氣的惡臭汙染甚至地下水汙染,量的生活汙水和鄉鎮工業廢水排入我們周邊的水域,從而造成面積的水域受到汙染。

生活汙水主要來自農家使用農藥和化肥,以及日常生活的.汙水,而畜禽糞便中所含病原體也對人群健康造成了傷害,農藥、化肥、工業廢水中含有量有害的化學物質,因此,使量水域造成嚴重的化學性汙染,並且這些難以處理的。

再加上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量的城市垃圾向農村轉移,從而農村固體垃圾汙染加重。目前我國農村每年有量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並且這地固體垃圾部分是那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廢舊電池之類的有害物質。

還有,最重要的是白色汙染問題。白色汙染”的危害: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後,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佔用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

我們對“使臭氧層變薄”這一危害尤其感興趣。因為塑料廢棄物一般存在於地面,而臭氧層存在於天空中,兩者相隔那麼遙遠,怎麼會有關係呢?經過翻閱資料,查閱書籍並問了一些教師得出:白色汙染經過太陽的發照射而把塑料中量的毒物排入氣層,氣層上面是臭氧層,這樣使臭氧層的氣體逐漸變薄。我們家都知道太陽是一種溫度可達到上萬度的天然發光和發熱的“火球”。當鋼鐵還未靠進它幾千米,就已經化為氣體。這麼高的溫度怎能不破壞地球?為了地球不受到幅度破壞,臭氧層可真是立了功了。當太陽輔射時,它便挺身而出,擋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可由於“白色汙染”確實破壞了臭氧層,使它變薄,這將會是地球巨的危機。

由於農民思想意識落後,對環境汙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他們不知道一旦環境遭到破壞,是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恢復不起來的誰會知道每天隨意丟的一個塑料袋,每次無意的扔一個農藥瓶,日積月累,也可以使天堂變成地獄呢?這個結果不能不引起注意,在文化素質較城市人口低的農村加強環保意識、環保知識的傳播勢在必行.

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貌同的家園。

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我們學校早已經設定了“垃圾分類存放處”,我們就要積極參與和宣傳。

3、不要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4、儘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汙染

5、發現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要主動制止!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2

一、前言

近些年來環境一直是比較敏感的字眼:20xx年年初,中國中東部地區陷入嚴重霧霾之中。從東北、華北到中部乃至黃淮、江南地區,都出現了大範圍的重度和嚴重空氣汙染;2月28日,北京大部分地區出現揚沙浮塵,空氣顏色由灰白轉為土黃,進而北京全境出現沙塵汙染。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健康水平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逐漸從“求溫飽”轉向“盼環保”、從“謀生計”變為“要生態”。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據此,我們小組針對“公民的環境生態意識”做了調查。本調查採用不記名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共設計15道選擇題,內容涉及環保知識、公民個人日常生活習慣、日常生活環保意識等方面。調查物件包括在校學生、企事業單位員工、外來務工人員以及自由職業者等,共有50人蔘與此次調查。調查時間為20xx年4月25日至5月2日。

二、主體

(一)調查物件與方法

1、調查物件

本調查的參與物件為重慶市沙坪壩區的公民,共50人。

2、調查方法

本調查採用問卷的形式,共設計了15道選擇題,涉及到公民對生態低碳環保知識的瞭解程度,以及在工作生活中對此的關注實踐行為等方面。能夠真實全面的反映當前公民的生態環保意識。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生態環保知識方面

通過《關於公民環境生態意識的調查問卷》的調查發現,大多數公民的態度總體上是積極負責的,對環境的基本價值換是正確的。對生態環保知識有一定的瞭解,但是還是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在對第4題世界環保日是幾月幾號的調查中74%的人不清楚具體的日期,只有10%回答正確是6月5日。說明大家只是平時有意無意地聽到一些與環境有關的知識サ卻沒有引起重視。而在第7題對於不可回收垃圾的調查中有46%選出了正確答案—塑料,另外54%的人對此不能判斷。對於日常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環保常識都無法判斷的情況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第9題中關於低碳的概念,4%的人選擇了降低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使用量,20%選擇了單純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另外70%的人選擇了降低所有有害含碳物質的使用量、排放量,6%的人選擇了降低所有含碳物質的使用量、排放量。這些問題的正確率均未超過70%,由此可見環保知識的普及宣傳迫在眉睫!

此外對第5題環保知識主要來源的調查中可以看出,電視廣播電影占了很大比例,報刊雜誌佔到14%,家庭教育佔到16%,網路宣傳佔到26%。所以我們可以在電視廣播電影方面多做文章,加大環保生態的宣傳力度。對第6題環境保護的目的的回答,各個選項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大部分人選擇了與動植物和諧相處這個選項。而第8題垃圾分類不盡如人意的原因這個問題的回答,62%的人還是承認了居民長期生活習慣難以改變這一事實,因此,改變這個習慣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其他認為環衛基礎

設施配備不到位的佔到18%,垃圾分類知識普及不夠的佔到12%,沒考慮過的人佔到10%。由此可以看出,在生態環保知識這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對於公民的生態環保意識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2、生態環保行為方面

對於公民在日常學習工作中,大家還是有注意到環保的問題的,但是當環保與切身利益衝突時,公眾的分歧意見較大。第10題對是否願意花錢買比普通產品更貴的環保產品的回答中,只有24%選擇了願意,還有26%選擇了有時候願意,接近一半的人選擇了不願意。這就是當前我們所面臨的窘境,生態環保總是輸給利益較量。第11、12題是關於亂扔垃圾方面的,11題對於外出時是否看到別人亂扔垃圾的回答,絕大部分是肯定的,也有2%從未看到過,2%沒有留意過。不過這也切實說明了,亂扔垃圾這一現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隨手的一件小事可以充分反映出我們環保意識的缺乏。第12題是看到別人亂扔垃圾自己的行動,只有18%會上前阻止並糾正其行為,另外居然有16%認為這很正常。這也可以看出公民在制止他人環境汙染,破壞行為時,表現出積極態度的人不多。公眾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傳統思想的影響,不敢站出來聲張正義,維護環境。

公民個人對環保還是比較積極的,在第13題的.調查中,對於出行,大本分人還是選擇了比較環保的步行和其他等公共交通。在第14題你可以接受汽車根據排量額外徵稅的政策嗎這個問題中,大部分人也表示出了理解與認同,10%可以完全接受,48%部分接受。這些都從某種程度上說明生態環保已經成為當今公民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了,人們的環保意識正在增強。最後一道題您有參加過環保實踐活動的回答也說明了這個問題,14%的人已經參加過,還有70%的人想去但是沒有機會。人們對於環保不僅有熱情,

還有一份責任。但是我們也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些希望參加環保實踐活動的人沒有機會去,這充分說明公眾參與制度沒有落實,僅僅流於形式。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所在,首先,公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生態環保意識成正比,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態環保意識越強,在資料結果中知識層面越高,他們對問卷的回答效果越好,這也給我們今後的生態環保工作找到一個方向。其次,年齡與環保意識也有一定的關係,年齡越小,環保意識越強。不論在環保知識還是新房未實踐都現實出這樣的趨勢。而這歸因起來則是生活習慣問題,所以如何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也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再次,我國的法制法規建設不健全,沒有明確的有關行為的處罰措施,政府對此的關注重視程度不夠,也是造成當今問題的一個重大方面。最後,大眾傳媒對生態環保知識的宣傳方面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也沒有達到相應的力度。以上的分析結果反映了一定程度上公民的生態環保意識有了增強,但是仍然存在著大量的問題,這條道路漫長而曲折。

(三)、建議(或對策)

從以上的調查報告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公民對環保,生態,低碳生活的關切度還遠遠不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模式還有待加強。新形勢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任務,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繼續貫徹《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精神,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服務大眾的方針,圍繞建設生態文明、推進歷史性轉變和探索環保新道路,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環保政策方針,開展以弘揚生態文明為主題的環境宣傳教育,引導公眾積極參與支援環境保護。為此民眾,社會與國家應參與其中。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3

針對目前對天津理工學學生的環保意識現狀和已經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應如何加以處理和改善呢?下面是我們小組根據調查提出的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1.天津市政府應落實環保工作,學校應該加強環保宣傳,加環保知識普及力度

廣泛深入的開展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各級決策者和廣同學的環保意識。要提高同學們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建立新的環境觀和價值觀,使同學們自覺的按照環保要求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為,使環境保護意識成為一種心理,並轉化為一種環境責任,盡力使其實際行動與環保意識配套。

堅決貫徹和執行各項環保法律和法規,繼續作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加監管力度,對對不保護環境的個人或企業要依法處理,從嚴處理。嚴格執行環保責任制並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排汙單位有章可循,執法人員有法可依。

2.同學自身需要加強環保知識的學習,有意識的同好自己的環保意識

提高同學們的環保素質,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新風氣,加強同學們的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環保事業是集文化素質與公共道德於一體的事業,是人們對國家集體關注的表現。只有素質上去了,同學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在加強知識教育的同時也要注重公共道德的教育。同時,同學們還要關心並支援政府的環保工作,留意關於環保的各種宣傳,通過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宣傳媒體進一步瞭解和豐富自身環保知識,牢固自己的環保觀念。

應從行動上切實支援政府的環保工作,響應政府號召,使自己良好的環保意願能付諸行動,起到良好的環保效果,為天津市的環保工作盡一份力。另外,同學們還應盡力用自己良好的環保行為去影響和帶動周邊的人,對於那些汙染環境的行為應加以批評並即使制止,用積極的實際行動去帶動更多人加入環保隊伍。

3.利用課堂教育,滲透環保意識

學校作為傳授環保知識的主渠道,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但是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各種原因,我國的中國小“環境教育”起步比較晚,至今還沒有專門的教育課程,“環保教育”的內容往往蘊藏在各學科知識中。所以我們應該結合具體情況酌情開設與環保有關的相關課程,加強同學們的環保意識以及道德教育。而且環保教育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提高整個民族的環保意識,需要我貌同努力,從娃娃抓起,讓環保意識注入每個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從小就加入到環保行列中。

4.政府應該加強社群服務與社群管理

環保問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我們不光要提高在校學生的環保意識,更要把保護環境的道德意施散到全社會,讓所有人都參與到保護環境的中。希望天津市政府甚至國家決策者能夠更加關心環境問題,把保護環境的問題付諸實際。加強國民的環保意識,提高國民的道德規範。

比如天津市能定期舉行型關於城市社群環境建設宣傳工作,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讓宣傳進入家家戶戶,到老人小到兒童,人人皆知。讓人們瞭解到自己環境的重要,從而自覺保護環境。當人們的意識健全時,才會控制自己的行為,是顯而易見的.。街上不發有丟垃圾的人,但不見他們都知道這行為對環境的危害。由此可見,環保意識對環境保護的重要,而加緊宣傳是迫在眉睫的。

以上是我們環保小組的一些建議和看法,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完善。通過這次的社會調查可以從一個側面應出同學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當然,在我們憧憬美好的環境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家的共同努力,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4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已經成為當前世界性的嚴重公害之一。此時,環境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我國的環境問題非常嚴重,而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財力有限,僅僅依靠國家保護不足以緩解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必然出現的環境問題。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有利於發揚民主、加強監督、群策群力,搞好環境保護和管理工作,因而是發展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迫切要求和現實選擇。調查發現,居民有一定的環保意識,但他們並未意識到他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已經對環境造成了汙染,因此,加大宣傳力度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之一。

人類的發展是伴隨著適應環境,改造環境而發展起來的。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由於開始對環境問題的忽視,環境問題日益惡劣,而如今人類也受到了大自然無情的報復──環境問題空前嚴重地出現在人類面前,使人們陷入憂鬱不安之中。隨著世界各國對於環境狀況的不斷重視,環境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已日益受到不斷地重視和加強。儘管我國政府不斷加強整治力度,但是由於一些人為原因,我國的環境問題還不容樂觀。為此,我利用這次暑假的機會對我們石牛鎮的居民展開了一次居民環保意識和行為調查,旨在瞭解公眾對於環境保護問題的看法,同時對我們的周邊生活環境進行一個初步的瞭解,並宣傳環保。

本次調查主要是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來進行調查的,通過對回收調查問卷的分析,總結出了以下的結果。

一、環保意識調查結果:

1.調查顯示,公眾對環境的態度總體上是積極負責的,絕大多數公眾對環境的基本價值觀是正確的,公眾對常識性的普通環境知識答題的正確率較高,達到85.6%,但是對於“世界環境日是哪天?”這一簡單題目,只有9.3%的答對。大部分的居民認為目前環境問題已成為人們所關注的一個重大的問題,這說明環境問題已經為廣大人們所關注,已經成為了一個眾人矚目的重大問題。

2.但是當環境保護與切身利益相沖突時,公眾的意見分歧較大。如塑料會產生白色汙染,在自然界中很難化解,人們的認識非常深刻,表現的態度也很堅決。82%的人認為,塑料袋對環境造成汙染,應該回收利用。但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只有4.2%的人選擇“堅決不用”。這說明公眾的環境倫理觀已經上升到一定的層次。

3.有62.2%的人表示如果有環保組織招募環保志願者願意參加;有27.8%的人表示看時間而定不過會一直支援環保事業。看來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不僅有熱情,還有著自己的一份責任。

總體看來,雖然人們的環保意識確實有所提高,但是還有一些不顧生態平衡蓄意破壞環境的人,而他們為的只是一些個人利益。

二、環保行為調查結果:

1.公眾個人的參與行為表現積極。如“你平時注意節約用水嗎?”63.4%的人“能注意節約用水”,18%的人“有時注意”。“在一個沒有垃圾箱的公共場所你如何處理垃圾?”61%的人“把垃圾裝在自己的包(塑料袋)裡帶回去處理”。看來,大多數人能自覺規範自己的行為。

2.但是公眾在制止他人的環境汙染和破壞行為時,表現出積極態度的不多。如“發現別人浪費水”,只有5%的人會制止;“看到有人亂扔垃圾”,只有

2.5%的人去制止;這說明公眾還不敢勇敢地站出來伸張正義,維護環境。

三、建議:

通過這次的社會調查使我對石牛鎮部分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了解,其實目前在我們的調查結果中可以明確透露出石牛鎮市民有著比較強的環保意識,但是其環保行為卻遠遠落後於他們的環保意識,再加上有關部門的工作未做到位,執法力度不夠,對環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諸多因素的存在。

為了改善這種狀況,下面談談我的一些建議:

1.廣泛深入的開展宣傳教育,加強居民環保意識,提高居民的環保素質,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新風氣,加強居民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只有素質上去了,居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

2.應從行動上切實支援政府的環保工作,響應政府號召,使自己良好的環保意願能付諸行動,起到良好的環保效果。另外,對於那些汙染環境的行為應加以批評並即時制止,用積極的實際行動去帶動更多人加入環保隊伍。

3.加大懲罰力度,對不保護環境的個人或企業要依法處理,從嚴處理。用懲罰這種方法來約束他們的行為,讓他們逐步養成保護環境的意識。

4.定期舉行大型關於城市社群環境建設宣傳工作,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讓宣傳進入家家戶戶,大到老人小到兒童,人人皆知。

5.要在法律上規定民間環保團體參加制定有關環境與發展問題的法律、法規、政策、計劃方案和戰略的機制和程式;建立民間環保團體參加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計劃、方案的執行、監督和檢查的機制和程式。

以上是我個人環保工作的一些建議和看法,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完善。通過這次的社會調查可以明確地反應出時石牛鎮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們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良好的生活環境。當然,在我們憧憬美好的環境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相信,通過石牛鎮政府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廣大人民的大力配合,我們會擁有一個美好舒適的生活環境,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二、調查內容和方法

(一)調查內容

根據環境意識和參與環境保護活動的內容,本次調查從公眾環境知識、環境態度、個人行為參與、環評參與和訴訟參與五個方面進行。問卷編制了25個題目,每個題目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側面反映公眾環境意識水平和參與環境保護現狀。

(二)調查物件

公眾參與從社會學角度講,是指社會群體、社會組織、單位或個人作為主體,在其權利義務範圍內有目的的社會行動。因此,廣義上的公眾參與包括一切與環境保護工作有關的單位、部門、群體和個人。用不同層次及其不同的參與面來表示,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物件形成一種塔式關係。即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關部門→社會單元(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社團、社群及民間組織)→公民(城鎮居民、農民等),甚至包括政府及司法部門在內。在這一層次關係中,無論是主管部門還是有關部門,包括政府機關,其職能不僅僅是基層工作的領導,在更多的情況下,它還應以參與者——“公眾”的身份參與基層工作,才能體現大社會、小政府的管理原則。我們此次調查主要是在南京的江寧區、鼓樓區和溧水縣等地進行,被調查物件覆蓋行政機關、企業、社會團體(主要是環保組織)和公民等各個社會層面。

(三)調查方法與步驟

本次調查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針對現有文獻資料進行分析,擬定研究課題,提出所要研究的問題,組織研究小組,進行分工協作,寫研究方案。

第二階段:採用多種調查方法進行調查。如我們進行了街頭攔訪面談調查、中心地點入戶訪問調查、深訪環保專家調查和問卷調查等。而本次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收集有關公眾環境意識水平以及參與環境保護活動的資料,並且對其調查結果,由現象深入本質進行研究。從公眾自身環境

意識及受其影響的參與行為著手收集資料,篩選典型的材料。

第三階段:結題時期。將各成員篩選出的典型的材料加以重組,將收集來的資料進行整理、運用各種方法進行分析、討論,總結觀點。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公眾環境意識

1.環境知識

問卷題目涵蓋了資源、能源、大氣、水體、動植物和生態系統等各部分內容。主要包括普通環境知識、工礦企業及農村環境知識三大部分。公眾對常識性的普通環境知識答題的正確率較高,達到80.2%,但是對於“世界環境日是哪天?”這一簡單題目,只有8.2%的答對。另外,公眾對工礦企業及農村環境知識瞭解不多,比如,“對因化工廠的廢水和過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河流而使水草生長茂盛的看法”,公眾中回答是“好現象”的佔12.5%,選擇是“富營養化現象”的佔39.6%,答是“不好現象”佔21.6%,答“不知道”的佔26.3%。

2.環境態度

(1)公眾對環境的態度總體上是積極負責的。調查表明,絕大多數公眾對環境的基本價值觀是正確的,如對“迅速增加的汽車所排放出的煙塵汙染與其所帶來的迅速、快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這一問題的看法,90%的公眾選擇“不同意”;對農業燒荒問題的看法,62%的人認為“汙染大氣”,38%的人認為“秸稈是土壤有機質的重要來源應當還田”。

(2)當環境保護與切身利益相沖突時,公眾的意見分歧較大。如塑料會產生白色汙染,在自然界中很難化解,人們的認識非常深刻,表現的態度也很堅決。82%的人認為,塑料袋對環境造成汙染,應該回收利用。但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只有4.2%的人選擇“堅決不用”,因為“塑料餐具汙染的是環境,方便的是自己。”

再比如,對“自然界的野生動物是因為人類的利用而存在的”這一論述,32.8%的人“不同意”,62%的人認為“它們是和人類平等的”,這說明公眾的環境倫理觀已經上升到一定的層次。

另外,我們詢問了接受產品價格因企業治理汙染而上漲的意願,78%的人接受價格上漲,其中,認為價格上漲率不宜超過3%和可在3%~5%之間的人,分別佔61.5%和26.3%,認為價格上漲率可在5%~10%之間和超過10%的,分別佔6.7%和5.5%。由此可見,公眾的環境價值觀還會受到自身經濟條件的制約,當自身經濟條件允許時,以保護環境為重;當自身經濟利益和環境保護相沖突時,就要保護自己的利益。

(二)公眾參與環論保護現狀

1.公眾個人的參與行為表現積極。如“你平時注意節約用水嗎?”63.4%的人“能注意節約用水”,18%的人“有時注意”。“在一個沒有垃圾箱的公共場所你如何處理垃圾?”61%的人“把垃圾裝在自己的包(塑料袋)裡帶回去處理”。看來,大多數人能自覺規範自己的行為。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18.6%的人“不太注意節約用水”,31%的人“在僻靜無人處偷偷地把垃圾扔掉”,如何提高公眾自身的行為規範和習慣養成,看來是很重要的事。

2.公眾在制止他人的環境汙染和破壞行為時,表現出積極態度的不多。如“發現別人浪費水”,只有5%的人會制止;“看到有人亂扔垃圾”,只有2.5%的人去制止;“看到某企業超標排放汙染物、汙染環境”,只有6%的人願意去舉報。這說明公眾受“事不關心,高高掛起”,“自掃門前雪”等傳統思想的影響,不敢勇敢地站出來伸張正義,維護環境。

3.公眾自身受到環境侵害時,能夠拿起法律武器維權的人不多。“當發生環境民事糾紛時”,84.5%的公眾選擇了到環保局投訴,10%的公眾選擇忍氣吞聲,5.5%的公眾選擇“提起環境訴訟”。而在“環境訴訟”中,其中86%是環境民事訴訟,另外14%是環境行政訴訟。

4.為了解環境影響評論制度中的公眾參與程度,問卷中設計了幾個問題。

(1)你所在地區若建設了可能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的建設專案,該專案施工前有沒有舉行論證會?

(2)相關編制機關在報送可能對環境造成危害的環境規劃審批前,有沒有舉行聽證會?

(3)建設單位在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時,有沒有徵詢你們的意見?關於第一個問題:89%的受調查者回答“沒有”,8%的受調查者回答“不知道”,4%的受調查者沒有作出回答。

關於第二個問題:86%的受調查者回答“沒有”,14%的受調查者回答“不清楚”。

關於第三個問題:96%的受調查者回答“沒有”,4%的回答“不知道”。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已經成為世界許多國家立法所承認,我國現行法律也規定“專項規劃的編制機關對可能造成不良環境影響並直接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規劃,應當在該規劃草案報送審批前,舉行論證會、聽證會,或者採取其他形式,徵求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對環境影響報告書草案的意見”。[2]這次調查發現,專案建設前不向大眾公佈,也不徵求當地群眾的意見,不召開聽證會,公眾沒有機會反映自己的意願和要求。由次可見,在中國的環境影響評價中,公眾參與制度沒有落實,流於形式。

5.民間環保團體參與環境保護的情況。綠色之友協會是南京市最大的環境保護民間組織,該組織主要的工作是為環境保護而進行各種宣傳活動,偶爾協助江蘇省環保廳搞些環境調查工作。綠色之友協會在20xx年8月份組織了一次“徒步秦淮河——保護母親河”活動,我們調查小組參與了他們的部分工作。他們這次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徒步考察,瞭解秦淮河的汙染情況,向當地居民宣傳環境保護知識,同時向政府提出治理秦淮河汙染的一些建議。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援下,這次活動搞得比較成功,社會影響很大,金陵晚報進行了跟蹤報道。這次活動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活動經費不足導致有些宣傳活動沒有很好地開展。

四.幾點建議

(一)加強環境知識宣傳教育

環保意識是調節、引導和控制人們環境行為的內在原因。因此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對制定環境保護政策和推廣環保技術是非常重要的。要增長公民的環境知識,提高環保意識,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強環境知識宣傳教育。環境宣傳教育要幫助人們掌握生態環境知識,瞭解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以及環境保護的技術知識等。

環境宣傳教育要通過各種形式來進行。將環境教育列入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學大綱中,作為正規教育的一部分。現在視訊媒體高度發達,它傳遞給人們的資訊,也更加立體、形象,是一個非常好的媒介。在電視的一些熱點欄目播出的前後多播出一些有關環保的公益廣告,讓人們目之所及都會看到人類的環境問題,從而時刻反思自己的行為或是監督他人的行為,使環保意識由教育強化成一種習慣,從而使環保參與成為一種自覺行為。

(二)建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

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是指當行政主體的違法行為或不行為對公共環境利益造成侵害時,法律容許無直接利害關係人為維護公共環境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制度。當公眾的環境權益遭受損害,特別是因為國家怠於行使職權造成公共環境利益遭受損害或對於公共環境利益的保護不利時,倘若個人或其他社會組織無法提起訴訟,不僅不能體現法律的公平和正義,而且也不符合權利意識日益高漲的公民權利要求。另外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有利於彌補國家環境行政管理的漏洞。環境問題具有複雜性,政府的公共事務也日趨繁多,這使得政府的環境管理不可能面面俱到,難免有遺漏之處。為了保證國家對環境的管理目標得以實現,借社會中介組織和個人的力量來補充國家力量的不足在現代社會就顯得很必要。環境行政公益訴訟還有助於監督環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提高依法環境行政的水平。

(三)完善環境行政公開制度

環境行政公開制度是指國家環境行政機關,法律規章授權行使行政環境職權的企事業組織和公務員依法主動或者依法申請將除國家祕密、商業祕密、個人隱私以外的`其他事項予以公開的制度。環境行政公開制度是實現公民環境知情權的需要。環境知情權又稱環境資訊權,是國民對本國乃至世界的環境狀況,國家的環境法律法規,國家的環境管理狀況以及自身的環境狀況等有關資訊獲得的權利。這一權利既是國民參與國家環境管理的前提,又是環境保護的必要民主程式。

環境行政公開制度要求政府公開各種環境資訊。這裡的環境資訊包括公共資訊和個別資訊,前者是指向全社會發布的環境資訊,如環境法律法規,環境狀況公報,空氣質量周(日)報等,後者指只有在公眾提出要求的情況下才提供的個別資訊,如某個汙染企業的排汙資料。

(四)完善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公眾參與制度

我國雖然在20xx年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但沒有很好地落實。專案建設前不向公眾公佈,也不徵求當地群眾的意見,不召開聽證會。加拿大、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工業化國家已有較完善的公眾參與的程式和規則,通常的做法是:

(1)通過新聞媒介(如報紙、電臺、電視臺)或張貼廣告發布擬建專案的廠址、內容,讓公眾瞭解建設專案的情況;

(2)政府主管部門可應公眾的要求通過公眾聽證會聽取公眾對擬建專案的意見並進行答辯和解釋,同時制定相應的解決辦法;

(3)在擬建專案的環評報告書中設專門章節,用廣大公眾看得懂的文字論述公眾的意見,並將環評報告書在當地圖書館等場所公佈一段時間(如3個月),供公眾隨時進行查閱。國外公眾參與在環評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專案投資者在建設專案開工之前同公眾進行磋商已是環評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工作,尤其是一些涉及移民的建設專案。

為了提高環評中公眾參與的有效性,應充分利用當地的報紙、電視、廣播等在環評大綱階段預先發布建設專案資訊,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公眾什麼是環評、在環評公眾參與中採取何種方式、何種渠道來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還要幫助公眾避免孤立地看待問題,既要讓他們瞭解不利的一面,也要讓他們瞭解有利的一面,包括專案建設的背景、對當地發展經濟的意義。為了提高環評中公眾參與的有效性,應儘快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符合中國國情的環評公眾參與機制,對公眾參與的方式、物件、步驟、內容、時間階段、參與的深度和廣度等作出具體的規定或建議,並落到實處。

(五)完善環保社會團體制度

把公眾組織起來成立環保社會團體,開展環境保護宣傳、學術交流、環境保護科技推廣等環境保護活動,促使環境資源問題的解決,監督政府依法行政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有環保社團1500餘個,其中不少已較具規模,如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文化村等。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環保社會團體,在經過了一個從小到大、從鬆散的組織形式到定型化的組織形式甚至政黨組織形式,從簡單的活動方式到現代化的活動方式這樣一個發展過程後,現在已經初具規模,以各種綠色團體或綠黨為代表的環境保護社會團體引發了一場“綠色革命”。而與此相比,我國的環保,大都有政府支援、贊助和發動,主要是各種形式的環境保護宣傳教育科研活動。這些活動一般規模較小,聲勢不大。因此我國有必要加快制定有關非政府環境保護社會團體的制度;制定政策,採取措施,建立健全民間環保團體參與環境與發展管理的機制和程式。

要在法律上規定民間環保團體參加制定有關環境與發展問題的法律、法規、政策、計劃方案和戰略的機制和程式;建立民間環保團體參加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計劃、方案的執行、監督和檢查的機制和程式。政府應該鼓勵民間環保團體以該組織的名義或代表該組織成員,就環境與發展事務,向各級政府部門反映問題、提出批評,向司法機關依法提起環境行政訴訟、環境民事訴訟。另外在環境監理、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目標責任制、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環境標誌等環境管理活動中,應該規定民間環保團體參與的環節和程式。結束語

此次調查的樣本是按照年齡、職業、教育程度和收入情況進行分類彙總的,在分佈上可能存在偏差,但仍涵蓋了社會公眾的各個層面。這次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公眾環境意識和環保的參與狀況不令人滿意,這就意味著,提高公眾環境意識,完善公眾參與環保制度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5

前言

隨著21世紀的逐漸深入,我們偉大祖國在騰飛,但是經濟在增長,環境卻在惡化。據資料顯示,全國有五分之一的城環境遭到嚴重汙染。所以,有必要對所有公民進行環境意識的調查和普及。就此問題,我們實踐隊對偃師嶽灘鎮嶽灘村的村民進行了環保意識調查。現就調查結果作以下分析。

一、環保意識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有83.3%的人表示目前的環境汙染問題很嚴重;有16.7%的人表示還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人需不斷改進。有73.1%的居民認為目前環境問題已成為人們所關注的一個重大的問題,看來環境問題已經為廣大人們所關注,已經成為了一個眾人矚目的重大問題。有52.2%的人認為與以前相比,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有了顯著的提高;另有47.8%的人認為並沒有很好的提高。看來,雖然人們的環保意識確實有所提高,但是還有一些不顧生態平衡蓄意破壞環境的人,而他們為的只是一些個人利益。有88.9%的人認為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必須加強;另有11.1%的人認為目前狀況還可以,無需加強。看來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還須進一步加強。

在如何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上有55.6%的人認為應加大宣傳力度;有77.8%的人表示要加強相應的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環保教育;另有56.7%的人認為應該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懲處力度。在增強人們環保意識的問題上有待不斷加強與提高。

對由於環境問題所引起的自然災害有38.9%的`人認為應該及時整治,加快植樹造林;38.9%的人認為要增強保護意識,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有22.2%的人表示要強化環保重點地區人們的環保意識。對於未來環境的發展有44.4%的人表示很有信心,相信將來的環境會越來越好;有27.8%的人表示不好說;另有27.8%的人表示對於將來環境的發展沒有太大信心,因為人們所發明的現代化工具會不斷地對環境造成危害。有62.2%的人表示如果有環保組織招募環保志願者願意參加;有27.8%的人表示看時間而定不過會一直支援環保事業。看來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不僅有熱情,還有著自己的一份責任。

居民對嶽灘村環保情況瞭解程度一般,調查顯示,62.2%的當地居民認為自己對嶽灘村環保情況瞭解屬於一般,20.1%認為不太瞭解,只有20.4%的居民認為非常熟悉,當問及嶽灘村環保情況處於哪個程度時,50.6%的居民回答一般,34.2%的居民認為很差,6.9%的居民認為說不清楚,只有8.1%認為較好。

當前嶽灘村環保情況基本保持原樣,不很到位但呈良好發展的趨勢。問及嶽灘村環保到位於否時,74.7%的居民認為嶽灘村環保情況不到位,18.1%的居民回答不清楚,只有7.2%的居民認為嶽灘村環保情況保持原樣,沒有變化,27.3%認為越來越好,11.4%的居民沒注意,只有26.4%的居民認為越來越差。

居民對環保情況重要性的認識到位,但提及自身影響卻少有見地。49.5%的居民認為嶽灘村環保情況很重要,只有11.2%認為不重要,當問及當前嶽灘村環保情況對個人的影響時,52.1%的居民認為影響不大,8.7%認為無影響,6.5%說不清楚,32.7%認為影響很大。

二、環保意識的特點:

1.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對環境的滿意度成負相關,從調查中可發現,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影響對環境判斷的重要變數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越高,對中國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認識得就越清醒,從而造成對環境狀況滿意度的下降。如果用不同群體中“高滿意群體”和“低滿意群體”比例來體現各群體的總體滿意度,則學歷在國小及國小程度以下人群的滿意度最高3:1,大學本科及以上人群的滿意度最低3:5,即低學歷與高學歷滿意度比為5:1。

2.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環保意識成正相關,因為他們對環境題的認識程度更清晰。

3.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係。所處環境越好,居民的環保意識越強,反之亦然。選擇空氣中無難聞氣味,垃圾亂放現象的有110個人,其中有17人在下一題,“是否看見有人亂扔垃圾”中選擇“無”,環保意識高達70%。

4.老年人環保行為強於年輕人,從調查中發現,居民的年齡也是影響環保意識的一個因素。在是否願意參加環保活動一題中有326人選擇“願意”,482人選擇很願意,其中50歲以上的共有112人,有197人表示願意參加或很願意參加。這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有利途徑,我們的宣傳行動可以從老年人帶頭做起。

三、看法和建議:

通過這次的社會調查使我對嶽灘村部分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了解,其實目前在我們的調查結果中可以明確透露出嶽灘村村民有著比較強的環保意識,但是其環保行為卻遠遠落後於他們的環保意識,良好的環保意願也難以付諸實際行動,再加上有關部門的工作未做到位,執法力度不夠,對環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諸多因素的存在。

針對目前嶽灘村居民的環保意識現狀和已經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應如何加以處理和改善呢?我認為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下面我就針對這兩方面分別談談我的看法和建議,僅供參考:

(一)從居民自身著手,這是改善環保現狀的前提條件。

第一,加強居民環保意識,提高居民的環保素質,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新風氣,加強居民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環保事業是集文化素質與公共道德於一體的事業,是人們對國家集體關注的表現。只有素質上去了,居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6

一、調查目的

為了瞭解環境教育在中學開展的深度和廣度,我們依據有關環境教育的要求對荊門市掇刀中學高一、高二學生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目的是瞭解學生的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的環境知識(學生對有關環境問題以及人類在環境中的重責任和作用的瞭解)。

2、學生的環境意識(學生對整個環境及其相關問題的認識)。

3、學生對環境的態度(學生認識環境的社會價值,關心環境狀況,以及保護環境和改善環境的動機)。

4、學生在環境活動中的參與(助學生對環境問題產生一種責任感和迫切感,以便保證採取適當的行動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調查內容

環境教育展現的是一種新的文化思潮,這種新的文化思潮就是可持續發展教育思想,在這次設計問卷內容時,我們從不同角度對環境進行分析和理解,調查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有:

(1)環境保護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2)環保意識水平;

(3)對現行環境教育課程的看法;

(4)學生普遍關心的環境問題。在出題形式方面,問卷中除設計有較全面映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選擇題外,還留有空欄讓學生填寫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三、調查方法及物件

1、方法:此次環境意識調查活動,採用不記名調查的方法,由學生立回答一份內容豐富的環境意識調查問卷。

2、參加物件為我校高一、高二兩個年級的學生。

四、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32份,收回答卷332份,收回率為100%,95%的學生對問卷進行了認真填寫。通過對問卷的統計、分析和歸納,映出以下現狀:

1、環境保護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每星期都觀看“空氣質量週報”的學生佔7%,偶爾看的佔21%,不看的佔62%,想看但不知道哪裡能夠看到的佔10%;

在回答“環境保護的目的是什麼”這一問題時,94%的學生選擇的是“愛惜每一個生命”、“保護生物多樣性”、“與動植物和睦相處”、“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只有6%的學生選擇“滿足人類發展的需要”;86%的學生主要是通過電視瞭解環境保護知識,其次是通過報紙、廣播、社會宣傳活動,認為通過課堂教育瞭解環境知識的卻只佔29%。

2、環保意識水平;

97%的學生已認識到環境保護是一件很緊迫的事,並表示必須從自己、從現在、從每一個人做起;還有3%的學生則認為“應先把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再談環境保護”,而沒有學生選擇另外兩個答案,即“其實我們的環境還沒到非要刻意去保護的地步”、“確實很緊迫,但那豎家的事”;當看到街上有人亂丟冰棍紙、空易拉罐、廢紙時,選擇各種做法的學生的比例為:雖然覺得很不好,但也不好意思出來勸阻83%認為“只要自己不亂丟就行了”11%當場站出來勸阻3%因為自己也常這樣做,所以覺得很正常3%;

對於“是否注意周圍的生活環境中,四季交替帶來的動植物和景觀的變化”,調查結果顯示各種選項的比例為:只是偶爾注意一下54%很注意觀察自然界的變化,並從中體會到無窮樂趣19%正就是那些東西,沒什麼可看的11%覺得“學習任務重,而沒時間關心"16%;

55%的學生認為自己父母的環保意識還可以,但做得並不多,31%的學生認為家長的環保意識很強,並事事以身作則,認為父母環保意識不強的佔14%;

對於再生紙的使用,57%的學生認為用不用都行,26%的學生表示價格高也一定用,另有17%的學生認為再生紙質地粗糙而不想用;

在“為解決垃圾問題應提倡哪些做法”題目中,89%的學生能夠將正確的做法全部選擇出來,如“進行垃圾減量化處理”、“垃圾分類回收”、“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子”等,另外11%的學生沒有將正瑞案全部選擇出來,對“少到不給塑料袋的商店購物”、“過度包裝”認識不足;

因為完成調查問卷前,觀看了錄影片“多樣化的資源”,因此在選擇減少汙染、節約能源的生活方式時,100%的學生都能挑選出正確的做法;

對於家庭垃圾的處理問題,選擇各種做法的學生的比例為:

很希望知道一些有關垃圾回收、處理方面的知識56%只偶爾想到過量的生活垃圾如何處理的問題26%曾主動或協助父母將家裡的垃圾進行分類,並儘量使家裡的物品充分利用後再扔掉11%從未想過這些垃圾的去向8%。

3、對現行環境教育課程的看法:

65%的學生認為雖然各門課程都滲透了環境教育,但應該開設專門的環境教育課程。55%的學生認為還需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教學內容,並提出了建議,如應使教學形式更靈活多樣,可以設計一些寓教於樂的教學活動,多組織一些參觀問,舉辦演講會,自編自演環保題材的小話劇、小品等,而不希望通過“老師講、學生聽”這種陳舊的方式學習環境知識;85%的`學生對垃圾分類回收,參觀汙水、垃圾處理過程、觀看環保錄影片、社群綠地保護行動表示感興趣,而希望參加節水節電宣傳活動、環保教育講座的學生則僅佔15%。除此之外,學生們還提出了一些其它活動建議,如舊電池的回收利用活動、植樹、減少包裝活動、舉辦知識競賽等。

4、學生普遍關心的環境問題

通過讓學生自由填寫“你最想了解的環境問題是什麼”,可以知道學生關注的環境問題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1)垃圾的分類回收、再利用問題及白色汙染的解決辦法。

有70%以上的學生提到了垃圾問題。對於垃圾分類回收,部分學生已懂得了垃圾分類回收對節約能源、減少浪費的重要意義,有的學生則很關心垃圾分類回收何時才能普及到全國範圍,以及“白色汙染何時才能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這樣的問題;但也有14%的學生問:“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回收”,說明他們雖然從各種途徑知道了“垃圾分類回收”的說法,但對其具體內容、實行辦法卻並不清楚;有的學生提出了垃圾處理上的一些具體問題,如“廢舊電池能變成新的嗎”、“為什麼超薄塑料袋仍不能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再次生產的東西是否很髒,像紙張”等;43%的學生想了解從日常生活中產生的量垃圾廢物的處理流程,以及“成堆的垃圾將變成什麼”;還有一名學生提到“自由市場雖然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由於小商販素質差和管理不善而造成垃圾遍地、環境髒亂差的現象如何解決”;

(2)氣、水的汙染問題

氣和水也是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且切身感受較強的問題,所以63%的學生提到了這兩個問題。諸如“如果河水被工廠排放的汙水汙染了還能再變清嗎”、“飲用水還能讓人類使用多長時間”等,這些由於環境的惡化而對人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響,使學生們產生出各種疑問和對環境的憂慮。

(3)地球環境問題

由於現在學校對環境教育進一步重視,以及全社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因此學生對全球範圍內的環境問題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因此24%的學生想了解的環境問題是:“溫室效應的危害及危害力度”、“地球的命運與環保的關係”、“人類如何與動植物和睦相處”、“如何保護地球有限的資源”等,可見學生們希望瞭解的環境問題更加深入具體。

(4)中國的環保現狀

有20%的學生提到了中國的環境保護問題,如“中國的環保何時能趕上發達國家”、“中國的環保工作者在如何致力於環境保護工作”等,從提出問題的角度來看,有的學生已不止滿足於瞭解一些環保基礎知識,而是希望更深入、具體地瞭解中國的環境保護現狀,並表達了希望我國的環境問題得到儘快解決的迫切心情。

(5)環境教育

有10%的學生從不同方面談到了環境教育,多是希望和建議,在學校教育方面,在前面已提到,希望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教學內容,使教學和活動形式更靈活多樣;在社會環境教育和宣傳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如“不要只在學校宣傳,應該面向社會,讓更多的人去關心、愛護我們的地球”、“在我國國民素質還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可以在社群內組建‘紅領巾環保小隊’、‘共青團環保檢察小隊’等,同時還要開展一些環保宣傳,以增強國民的環保意識”、“學校環境教育的形式應再靈活多樣一些,希望多組織一些參觀、實踐活動”等。

在觀看完錄影片後,有的學生們注意到這是一部德國譯製片,因此詢問“為什麼不播放中國人制作的環保錄影片?”,並表示希望能夠看到同樣具有較強教育意義且生動有趣的我們自己製作的環保題材影片。

五、調查結論

此次環境意識調查活動雖然只在一所中學進行,但具有以點代面的效果。掇刀中學是一所市級示範學校,又即將迎接“省示範高中”驗收,因此,學生具有較高的環境意識水平。調查結果也確實映出學生普遍環境意識水平較高的現狀。但中學生的環境意識中,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的得分高於環境教育參與態度的得分,表現出“知”與“行”有些脫節。特別是“行”,在四個部分中是最低的,令人擔憂。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們通過學校接受系統的環境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在各類環境保護活動的宣傳灌輸和言傳身教的影響下,可以自覺地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意曙樹立起保護環境的思想。從調查結果中不難看出,學生們積極關心生存環境的環境質量,小到自己生活的社群、城市,到整個國家乃至全球。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7

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環保”已成為一個全球的熱點。為了美好的未來,我們必須選擇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文明”。因此,在學校中開設環境教育也顯得越來越重要。

傳統的環境教育把重點放在環境科學知識的灌輸和傳授上,而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價值觀和行動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主要是由於我國過去以傳授和灌輸為主的教育現狀引起的。環境科學知識的傳授其實只是環境教育的一小部分。當前,新世紀的新技術革命將在更為廣闊的領域內發生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變化,中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體,他們對環境的認識將決定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向。所以,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意識,是環境教育的首要任務。因而學校的環境教育也應從傳統的環境教育向新時期的環境教育轉變,同時把培養學生的人格、能力、行為提上環境教育的日程,把學生的社會實踐參與作為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且越來越多的事實和經驗也證明,環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青少年由受環境教育影響產生的行為認知和價值取向。

一、調查目的

為了瞭解環境教育在中學開展的深度和廣度,我們依據有關環境教育的要求對荊門市掇刀中學高一、高二學生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目的是瞭解學生的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的環境知識(學生對有關環境問題以及人類在環境中的重大責任和作用的瞭解)

2、學生的環境意識(學生對整個環境及其相關問題的認識)

3、學生對環境的態度(學生認識環境的社會價值,關心環境狀況,以及保護環境和改善環境的動機)

4、學生在環境活動中的參與(幫助學生對環境問題產生一種責任感和迫切感,以便保證採取適當的行動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調查內容

環境教育展現的是一種新的文化思潮,這種新的文化思潮就是可持續發展教育思想,在這次設計問卷內容時,我們從不同角度對環境進行分析和理解,調查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有:

(1)環境保護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2)環保意識水平;

(3)對現行環境教育課程的看法;

(4)學生普遍關心的環境問題。在出題形式方面,問卷中除設計有較全面反映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選擇題外,還留有空欄讓學生填寫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三、調查方法及物件

1、方法:此次環境意識調查活動,採用不記名調查的方法,由學生獨立回答一份內容豐富的環境意識調查問卷。

2、參加物件為我校高一、高二兩個年級的學生。

四、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32份,收回答卷332份,收回率為100%,95%的學生對問卷進行了認真填寫。通過對問卷的統計、分析和歸納,反映出以下現狀:

1、環境保護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每星期都觀看“空氣質量週報”的學生佔7%,偶爾看的佔21%,不看的佔62%,想看但不知道哪裡能夠看到的佔10%;

在回答“環境保護的目的是什麼”這一問題時,94%的學生選擇的是“愛惜每一個生命”、“保護生物多樣性”、“與動植物和睦相處”、“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只有6%的學生選擇“滿足人類發展的需要”;

86%的學生主要是通過電視瞭解環境保護知識,其次是通過報紙、廣播、社會宣傳活動,認為通過課堂教育瞭解環境知識的卻只佔29%;

2、環保意識水平;

97%的學生已認識到環境保護是一件很緊迫的事,並表示必須從自己、從現在、從每一個人做起;還有3%的學生則認為“應先把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再談環境保護”,而沒有學生選擇另外兩個答案,即“其實我們的環境還沒到非要刻意去保護的地步”、“確實很緊迫,但那是國家的事”;

當看到大街上有人亂丟冰棍紙、空易拉罐、廢紙時,選擇各種做法的學生的比例為:雖然覺得很不好,但也不好意思出來勸阻83%認為“只要自己不亂丟就行了” 11%當場站出來勸阻3%因為自己也常這樣做,所以覺得很正常3%;

對於“是否注意周圍的生活環境中,四季交替帶來的動植物和景觀的變化”,調查結果顯示各種選項的比例為:只是偶爾注意一下54%很注意觀察自然界的變化,並從中體會到無窮樂趣19%反正就是那些東西,沒什麼可看的11%覺得“學習任務重,而沒時間關心'16%;

55%的學生認為自己父母的環保意識還可以,但做得並不多,31%的學生認為家長的環保意識很強,並事事以身作則,認為父母環保意識不強的佔14%;

對於再生紙的使用,57%的學生認為用不用都行,26%的學生表示價格高也一定用,另有17%的學生認為再生紙質地粗糙而不想用;

在“為解決垃圾問題應提倡哪些做法”題目中,89%的學生能夠將正確的做法全部選擇出來,如“進行垃圾減量化處理”、“垃圾分類回收”、“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子”等,另外11%的學生沒有將正確答案全部選擇出來,對“少到不給塑料袋的商店購物”、“過度包裝”認識不足;

因為完成調查問卷前,觀看了錄影片“多樣化的資源”,因此在選擇減少汙染、節約能源的生活方式時,100%的學生都能挑選出正確的做法;

對於家庭垃圾的處理問題,選擇各種做法的學生的比例為:

很希望知道一些有關垃圾回收、處理方面的知識56%只偶爾想到過大量的生活垃圾如何處理的問題26%曾主動或協助父母將家裡的垃圾進行分類,並儘量使家裡的物品充分利用後再扔掉11%從未想過這些垃圾的去向8%

3、對現行環境教育課程的看法:

65%的學生認為雖然各門課程都滲透了環境教育,但應該開設專門的環境教育課程。55%的學生認為還需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教學內容,並提出了建議,如應使教學形式更靈活多樣,可以設計一些寓教於樂的教學活動,多組織一些參觀訪問,舉辦演講會,自編自演環保題材的小話劇、小品等,而不希望通過“老師講、學生聽”這種陳舊的方式學習環境知識;85%的學生對垃圾分類回收,參觀汙水、垃圾處理過程、觀看環保錄影片、社群綠地保護行動表示感興趣,而希望參加節水節電宣傳活動、環保教育講座的學生則僅佔15%。除此之外,學生們還提出了一些其它活動建議,如舊電池的回收利用活動、植樹、減少包裝活動、舉辦知識競賽等。

4、學生普遍關心的環境問題

通過讓學生自由填寫“你最想了解的'環境問題是什麼”,可以知道學生關注的環境問題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1)垃圾的分類回收、再利用問題及白色汙染的解決辦法。

有70%以上的學生提到了垃圾問題。對於垃圾分類回收,大部分學生已懂得了垃圾分類回收對節約能源、減少浪費的重要意義,有的學生則很關心垃圾分類回收何時才能普及到全國範圍,以及“白色汙染何時才能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這樣的問題;但也有14%的學生問:“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回收”,說明他們雖然從各種途徑知道了“垃圾分類回收”的說法,但對其具體內容、實行辦法卻並不清楚;有的學生提出了垃圾處理上的一些具體問題,如“廢舊電池能變成新的嗎”、“為什麼超薄塑料袋仍不能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再次生產的東西是否很髒,像紙張”等;43%的學生想了解從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大量垃圾廢物的處理流程,以及“成堆的垃圾將變成什麼”;還有一名學生提到“自由市場雖然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由於小商販素質差和管理不善而造成垃圾遍地、環境髒亂差的現象如何解決”;

(2)大氣、水的汙染問題

大氣和水也是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且切身感受較強的問題,所以63%的學生提到了這兩個問題。諸如“如果河水被工廠排放的汙水汙染了還能再變清嗎”、 “飲用水還能讓人類使用多長時間”等,這些由於環境的惡化而對人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響,使學生們產生出各種疑問和對環境的憂慮。

(3)地球環境問題

由於現在學校對環境教育進一步重視,以及全社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因此學生對全球範圍內的環境問題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因此24%的學生想了解的環境問題是:“溫室效應的危害及危害力度”、“地球的命運與環保的關係”、“人類如何與動植物和睦相處”、“如何保護地球有限的資源”等,可見學生們希望瞭解的環境問題更加深入具體。

(4)中國的環保現狀

有20%的學生提到了中國的環境保護問題,如“中國的環保何時能趕上發達國家”、“中國的環保工作者在如何致力於環境保護工作”等,從提出問題的角度來看,有的學生已不止滿足於瞭解一些環保基礎知識,而是希望更深入、具體地瞭解中國的環境保護現狀,並表達了希望我國的環境問題得到儘快解決的迫切心情。

(5)環境教育

有10%的學生從不同方面談到了環境教育,大多是希望和建議,在學校教育方面,在前面已提到,希望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教學內容,使教學和活動形式更靈活多樣;在社會環境教育和宣傳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如“不要只在學校宣傳,應該面向社會,讓更多的人去關心、愛護我們的地球”、“在我國國民素質還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可以在社群內組建‘紅領巾環保小隊’、‘共青團環保檢察小隊’等,同時還要開展一些環保宣傳,以增強國民的環保意識”、“學校環境教育的形式應再靈活多樣一些,希望多組織一些參觀、實踐活動”等。

在觀看完錄影片後,有的學生們注意到這是一部德國譯製片,因此詢問“為什麼不播放中國人制作的環保錄影片?”,並表示希望能夠看到同樣具有較強教育意義且生動有趣的我們自己製作的環保題材影片。

五、調查結論

此次環境意識調查活動雖然只在一所中學進行,但具有以點代面的效果。掇刀中學是一所市級示範學校,又即將迎接“省示範高中”驗收,因此,學生具有較高的環境意識水平。調查結果也確實反映出學生普遍環境意識水平較高的現狀。但中學生的環境意識中,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的得分高於環境教育參與態度的得分,表現出“知”與“行”有些脫節。特別是“行”,在四個部分中是最低的,令人擔憂。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們通過學校接受系統的環境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在各類環境保護活動的宣傳灌輸和成人言傳身教的影響下,可以自覺地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意識裡樹立起保護環境的思想。從調查結果中不難看出,學生們積極關心生存環境的環境質量,小到自己生活的社群、城市,大到整個國家乃至全球。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8

人類的發展是伴隨著適應環境,改造環境而發展起來的。隨著世界各國對於環境狀況的不斷重視,環境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已日益受到不斷地重視和加強。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類掌握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改造自然的努力增強了,環境面貌的改變也隨之日益加快了。但是人類也受到了自然無情的報復──環境問題空前嚴重地出現在人類面前,使人們陷入憂鬱不安之中。儘管我國不斷加強整治力度,但是由於其他人為原因,我國的環境問題還不容樂觀。為此,市會同市環保局組織展開居民環保意識調查,旨在瞭解公眾對於環境保護問題的看法,同時對我們的周邊生活環境進行一個初步的瞭解,並宣傳環保。

一、環保意識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僅有15%的人表示知道世界環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有85%的人對每年的世界環境日不太清楚。可見,對世界環境日的宣傳仍需進一步加強。

有38%的居民知道全國統一的“環境汙染舉報”免費環保,看來環境問題已經為廣人們所關注,已經成為了一個眾人矚目的重問題。

有73%的人對今年xxxx市著力實施的“十環保工程”表示瞭解,有41%的人對xxxx市實施的藍天工程表示瞭解,看來市所採取的環保舉措已經越來越為廣人們所關注。

有92%的人認為與以前相比,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有了顯著的提高;另有4%的人認為並沒有很好的提高。看來,雖然人們的環保意識確實有所提高,但是還有一些不顧生態平衡蓄意破壞環境的人,而他們為的只是一些個人利益。

有73%的人認為保護環境是為了生活環境更加整潔;另有23%的人認為保護環境是為了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子孫後代著想。看來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發現破壞環境時,88%問卷調查都表示積極制止,由此可見,保護環境已經成為社會每一份子的職責和責任。

對於目前的生活環境,58%的居民表示良好,12%的居民表示一般,31%對身邊環境表示不滿意,可見,生活環境越來越成為人祕注的重點。

對於xxxx市建立國家環保模範城市,92%居民表示希望儘快建立成功,可見我市居民對我市未來環境的發展很有信心,相信將來的環境會越來越好。

有88%的居民表示願意為環境保護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看來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不僅有熱情,還有著自己的一份責任。

二、環保意識的特點:

1、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對環境的滿意度成負相關,從調查中可發現,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影響對環境判斷的重要變數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越高,對中國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認識得就越清醒,從而造成對環境狀況滿意度的下降。

2、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環保意識成正相關,因為他們對環境題的認識程度更清晰。

3、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係。所處環境越好,居民的環保意識越強,之亦然。

三、建議:

通過這次的xxxx市環境保護意識的調查對我市部分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了解,不少調查者也提出了一些環保意見和建議,其實目前在我們的調查結果中可以明確透露出我市市民有著比較強的環保意識,但是其環保行為卻遠遠落後於他們的環保意識,良好的環保意願也難以付諸實際行動。

針對目前我市居民的環保意識現狀和已經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應從以下兩方面加以處理和改善:

(一)從居民自身著手,這是改善我市環保現狀的前提條件。

第一,加強居民環保意識,提高居民的環保素質,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新風氣,加強居民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環保事業是集文化素質與公共道德於一體的事業,是人們對國家集體關注的表現。只有素質上去了,居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同時,居民還要關心並支援的環保工作,留意關於環保的各種宣傳,通過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宣傳媒體進一步瞭解和豐富自身環保知識,牢固自己的環保觀念。

第二,應從行動上切實支援的環保工作,響應號召,使自己良好的環保意願能付諸行動,起到良好的環保效果,為我市的環保工作盡一份力。另外,市民還應盡力用自己良好的環保行為去影響和帶動周邊的人,對於那些汙染環境的行為應加以批評並即使制止,用積極的實際行動去帶動更多人加入環保隊伍。

(二)加強的環保工作,這是改善我市環保現狀的`重要條件。

第一,廣泛深入的開展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各級決策者和廣居民的環保意識。要提高居民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建立新的環境觀和價值觀,使居民自覺的按照環保要求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為,使環境保護意識成為一種心理,並轉化為一種環境責任,盡力使其實際行動與環保意識配套。

第二,堅決貫徹和執行各項環保法律和法規,繼續作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加監管力度,對對不保護環境的個人或企業要依法處理,從嚴處理。嚴格執行環保責任制並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排汙單位有章可循,執法人員有法可依。

(三)加強社群服務與社群管理

定期舉行型關於城市社群環境建設宣傳工作,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讓宣傳進入家家戶戶,到老人小到兒童,人人皆知。讓人們瞭解到自己環境的重要,從而自覺保護環境。當人們的意識健全時,才會控制自己的行為,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見,環保意識對環境保護的重要,而加緊宣傳是迫在眉睫的。

通過這次的社會調查可以明確地應出我市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們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天更藍,水更碧,花更紅,草更青的生活環境。當然,在我們憧憬美好的環境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家的共同努力,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相信,通過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廣人民的力配合,我們會擁有一個美好舒適的生活環境!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9

在這次社會調查中,我們小組發現我們學校的同學們還是有一定的環境保護意識,掌握有一些有關環保的知識,對於現在的社會環保現狀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在很部分同學中還存在著以下很多的環保問題:

不關注環保新聞要比關注環保新聞的人數比例多出50%,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天津市以及我們學校在環保的宣傳方面仍然存在很的問題。這一宣傳不足的現象,從第二題中也可以看出,絕部分人是不怎麼了解或者不知道相關環保知識,在個環境問題日顯嚴峻的今天,仍然然有絕部分人不關注環保新聞,也缺少相當的環保知識。但是,觀我們自己,要是沒有這次社會實踐,我們也不會去搜索相關環保資料和環保知識,在這之前,我們的環保意識也不高。

當被問及人們對於自己附近生活環境的滿意情況,68%的人認為還不夠好,有待改善,甚至還有18%的人認為自己所居住的環境很差,因此這樣環境問題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必須學習環保知識,提高環保意識,為建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而努力。

問卷的第四題提到了人們對於“限塑令”的看法,61%的認為還可以,影響不,同時還有10%的甚至覺得限塑令根本沒必要,一點都不方便。當初“限塑令”的釋出,是希望我國的“白色汙染”得到有效控制。免費購物塑料袋,是部分商家的一種營銷策略和服務形式,是商家們優化服務、吸引客戶的手段之一。其實,免費購物塑料袋的使用,商家處於源頭,消費者處於末端。我們環保小組特地就這個問題問了一些同學,他們也認為讓消費者為超市塑料袋造成的環境汙染“買單”,顯然是有失偏頗的,塑料袋的使用需要從源頭遏制,白色汙染問題的解決任重而道遠。

對於問卷上面的的其中兩個問題主要是為了瞭解人們環境保護的意識,從第五題近50%的人認為這個社會破壞環境的人居多和第八題中有56%的人在如果在身邊沒有垃圾桶的話,您手上有一個空塑料瓶的.情況下會選擇找到個沒人注意的地方或趁人不備的時候扔掉或者隨手一扔,轉頭就走人的做法可以看出,人們環保意識的缺失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對環境的惡化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從問卷剩下的問題人數比例可以看出,同學們還是意識到環境保護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例如第六題中66%覺得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需要兼顧,這樣的經濟發展才能持久。第七題中60%的受調查者認為環保意義非常重,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應該重視。同時在第九題,絕部分人是從不或者只是偶爾在不方便的時候使用一次性餐具或其它一次性用品。因此,至少在某些方面我們還是為環境保護做出了一點貢獻。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10

在過去,人類以發展為第一要務,所以發展被置於最高位置。然而,成功的開發留下了一系列嚴重的問題——環境問題。

所以我們這次研究的主題是:大學生的環保意識;調查內容:大學生對環境知識的瞭解、對環保活動的參與、對環境現狀的瞭解、對環境習慣的瞭解;調查目的:為建立“綠色大學城”,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環保意識,宣傳環保知識,共建綠色家園,特開展本次調查。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追求不再僅僅是吃好、穿暖,生活環境也納入了人們的生活目標。比如買房的時候,人們會把房子的周邊環境作為關鍵因素之一來考慮。這說明人們對自己生活的小環境有要求。那麼,有人注意到地球這個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家園的環境狀況了嗎?環顧四周,人類共同而獨特的地球不再像幾百萬年前那樣鬱鬱蔥蔥,生機勃勃,一片祥和;相反,此時的地球已經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真的很可怕。這樣,改善環境,拯救地球,拯救人類就迫在眉睫了!

環境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環境的改善需要每個人的力量。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義不容辭地參與這個關係到所有人的世界級救援專案。為了廣泛動員大學生參與環保活動,讓更多的人關注環境,對環境有更深入的瞭解,培養和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我們專門組織了一個4人調查組,對當代大學生的環保意識進行了更深入的調查。

這次我們的調查涉及到我校各個專業的大學生。調查結果如下:

一、日常行為習慣和環境意識

調查結果顯示,68.4%的學生偶爾會做一些對環境有害的事情。比如扔紙屑,隨地吐痰或者踐踏草坪。令人驚訝的是,18.4%的學生經常有這樣的行為。這就是現狀,真的不是一個有文化的當代大學生應該做的!我覺得那些經常有這種行為的同學真的應該好好反思一下。當然,13.2%的學生沒做過這種事,值得學習。

當被問及是否會提醒環保意識差的朋友增強環保意識時,92.1%的學生選擇了“會議”,因為環保是每個人的責任。這個資料及其原因可以說是非常可喜的,因為大部分同學還是有很強的環保意識的,能夠主動去感染身邊的人,讓他們加入這個行列。然而,當被問及如果他們做了對環境有害的事情會怎麼想時,7.9%的學生認為這是正常的,因為許多人都這樣做了,如果他們再做一件也沒關係。數量不大,但是真的讓人心寒!另有42.1%的學生表示知道不對,但還是做了。這就說明了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很多人並不知道環境應該得到保護,而是完全出於習慣或者無法控制自己甚至明知故犯。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連國小生都能做的事情,對於我們這些受教育多年的大學生來說,已經變得異常困難!我們不能強迫每個人都被動地保護環境,但希望每個人都能想明白,權衡利弊。

環保意識不是聽了一篇關於環境的報道就馬上獲得的,而是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點一點培養起來的。但是,光有意識是不夠的。意識就像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才是最終目的。

二,關注環境保護

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對環境問題不是很關心。例如,當被問及他們是否曾經想象過環境被完全破壞後地球會是什麼樣子時,23.6%的學生回答從來沒有,而57.9%的學生偶爾回答。環境問題已經變得如此嚴重和緊迫,以至於作為大學生,一些人繼續繁衍,而不擔心人類是否能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這些人不僅對世界人民不負責任,對自己也不負責任。有句老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做防範,只關心眼前利益,目光短淺,自掘墳墓。目前,環境問題種類繁多,60.5%的學生認為對人類最大的威脅是溫室效應,這是目前公認的最危險的環境殺手。那麼,可怕的溫室效應是如何產生的呢?我認為有必要在這裡說明,溫室效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這裡可能有人會問,二氧化碳不是綠色植物生存的必要養分嗎?地球上到處都是綠色植物,一定是被吸收了。怎麼會因為綠色植物太多而造成環境問題?之所以有人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們生活的環境太小了。我們不知道,遠方蒼茫的綠色,是隻有在夢裡才能看到的美景。反而一家又一家工廠冒著黑煙,流著黑水。

那麼人類能否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呢?後代能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嗎?對於這個問題,只有13.2%的學生認為人類最終會因為自私和破壞環境而死亡,76.3%的學生認為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必須與自然環境友好相處,這表明大多數學生對人類的未來充滿信心。但目前,許多人不重視環境,更不用說保護環境了。這樣的現狀與環境的和諧關係真的能實現嗎?要知道水可以載船,也可以把船掀翻。既然環境可以養育人類,當然也可以收回人類的生存權。就像大多數學生認為人與環境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一樣,人類迫於生存的需要,不斷改造環境,體現了自己的智慧和價值。但是,如果人類無法把握住程度,自然環境就會報復。因此,在發展的同時,我們應該更加關注環境,合理利用環境,善待環境。

三,環境保護的實際方面

根據我們的調查,大多數人對與環境保護有關的社會活動持積極態度,只有18%的學生表示不願意參加此類活動。為什麼這些人這麼MoMo?你不住在這種環境裡嗎?可以脫離環境生活嗎?如果面板不存在,頭髮就會附著;永遠記住嘴脣死了牙齒涼了!另外44.7%的人說他們想過,但一般不會行動。這是什麼態度?我想說,這是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的態度,一種被動的態度。這是我們大學生的素質嗎?我們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在哪裡?你為什麼不主動做我們想到的事情?在我看來,戰勝自我,提高質量,積極加入環保行列才是上策!

很少有人說不知道作為大學生應該採取什麼具體行動來保護和改善環境。這個答案真的出乎我的意料。可見這些學生環保知識嚴重缺乏,生存受到了威脅,但卻束手無策,等死。然而,大多數學生都盡了最大努力保護環境。當然,也有同學認為,要加強宣傳,鼓勵和說服更多的人,讓他們貢獻自己的力量。畢竟環保是大家的事。

四.問題與建議

由於能力有限,我們的調查可能不是很全面,得出的結論也不是很準確,不能客觀地反映所有的問題,但至少能窺見江山,瞭解一二。

通過調查,我們不僅發現了大學生存在的問題,還發現了學校工作的不足和社會制度的不完善。這裡有一兩個:

1)大學生缺乏環境意識和素養,環境知識嚴重缺乏;

2)學校環保教育做得不夠,特別是環保公益活動太少;

3)各行各業環保宣傳力度不夠;

為此,我們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1)大學生應注重培養環境意識,提高道德修養,增加環保熱情;

2)學校應通過開設環境保護課程,組織更多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增加學生的環境保護知識;

3)社會也要積極響應,更廣泛地宣傳環保的重要性,努力影響更多的人;

環境保護似乎是一個大的社會問題。其實和我們每個人都有關係。環境就在我們身邊。舉手投足都離不開環境。拿起一張紙,會新增一份貢獻;少吐一口就會少毀一片,多種多樣的草會讓生活充滿綠色和清新,讓天空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活更美好。改變現狀,改善生活環境,建立生態安全、環境友好的社會,滿足自我發展和子孫後代的需要。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11

調查目的:瞭解中學生環境意識的現狀,探索影響學生環境意識的相關因素和推動學生參與環境保護活動的途徑,並藉機宣傳環保知識,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問卷主題:增強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問卷內容:包括三部分:一是關於是環境知識瞭解的調查;二是對環境意識的調查;三是在生活中環保知識運用的調查。

調查物件:遞鋪三小四年級和五年級學生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主要方法)及個別談話式、觀察法

一、樣本分析

共發出問卷750份,收回有效問卷724份。其中四年級351份,五年級373份。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學生們瞭解了一定的環境知識,但水平並不高。

1.對於你知道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嗎這個問題,結果如下:

知道 知道一點 不知道 不關我事

表明大部分學生都知道自然資源是有限的,這對於樹立學生環境危機感教育方面是比較成功的。

2.學生們對一些基本國策的瞭解是比較多的。在問到“是否瞭解‘保護耕地,珍惜’每一寸土地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時,有429/724的學生都瞭解這一點,還有267/724的學生對這項基本國策瞭解一點;只有23/724的學生不知道這項基本國策。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一點,但在談話中瞭解到很多學生不瞭解現實生活中仍有很多地耕地被隨意侵佔,而這種行為是不允許的。

3.對於“歷年來我國長江總要發生洪水災害,這和長江上游人們盲目砍伐森林是否有直接關係”這個問題,有690/724的學生直接知道或者間接聽說過。這表明洪災過後各類宣傳,各種有針對性教育是有效的。

4.有大部分學生都知道很多大中城市淡水資源缺乏:

聽說有這回事 知 道 不知道 不關我事

但在實際生活中,據觀察仍有很多學生浪費水。這表明在教育上還應與現實生活聯絡起來,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

5.學生們對環境方面的一些專有名詞瞭解不多。在列舉的十八個環境知識名詞中,學生們對計劃生育、噪聲汙染、溫室效應這幾個詞瞭解較多,超過80%的學生都瞭解名詞的意思及名詞的背景意義。而對綠色消費、可持續戰略發展、厄爾尼諾現象瞭解較少,有50%左右的學生都不瞭解。用公式(N=nA×5+nB×4)對名詞的瞭解程度計分時發現:對這些名詞瞭解較多的學生約25%,大部分學生了解不高。 還有18%的學生的知識是比較缺乏。故此在以後環保教育中對環境知識的.教育應繼續加強,因為環境知識瞭解越多,環保意識就會越強,對環保事業的參與程度就越高,環保行為越積極。

(二)在生活中環境意識強烈,但對大環境關心不夠。

1.在你對環境問題很感興趣的問題中:

很感興趣 有點興趣 不知道 不感興趣

從上表中可知道學生們對環境問題都比較感興趣。

2.學生們的環保知識主要來源於學校課程,報刊雜誌,電視廣播:

學校課程 報刊、雜誌 電視、廣播 其他

在700多位學生中有500多位認為他們的環保知識來自於學校課堂,成為他們第一位的來源途徑。這有利地說明了學校的環境教育對提高青少年的環境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應充分利用。同時也表明了我校老師的環保滲透教育、環保專題講座、環保宣傳活動等起了重要的作用。

3.學生們談論環境狀況並不常見,對環境大體趨勢認識不明確:

經常 有時候 很 少 從 不

只有59/724的學生常和家人,朋友談論環境狀況。不過也有446/724的學生有時候和家人、朋友談論環境的狀況。從總體看來大家對環境問題看得不是很重要,沒有認識到環境問題對我們生存的重要性。接下來第4題“你知道我國環境總體仍繼續惡化嗎?”只有160/724的學生認為我國環境問題非常嚴重,這充分反應大家對我國環境的變化重視不夠,對環境問題的關注程度不高。

(三)參與環保活動的積極性高。

1.有良好的環保意識。

在第5題的答案中:

80—100分 60—80分 60分以下

從上可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們都做得比較好,體現了學校領導,各位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加強了環保教育,學生們能遵守日常行為規範,有較高的環保意識。但從問卷中,以及私下談話中我們也可以瞭解到學生在環保行為的自覺性不夠,有待加強。

2.熱心做有益於環境的事。

在問及“是否喜歡收集廢舊物品做自己喜愛的玩具,或自己需要的用具”時。有458/724的學生表示曾經試過或喜歡這樣做。在問及“有沒有嘗試過用不著破布做抹布等到家庭日常用具”時,有558/724的學生表示做過,也有104/724的學生表示雖然沒做過但想過。這些都表明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無意識或有意識地學會利用廢物,變廢為寶。

3.關心校園、家鄉環境,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如:

⑴對學校環境教育的意見。

①學校足球場能鋪上更好的草坪就好。

②可長期貼些有環保教育性的照片和圖片。

③多組織一些大型的環保宣傳活動。

⑵對遞鋪環境建設的意見:

①某些地區空氣汙濁,垃圾遍地,綠化不夠,且被人破壞嚴重。如拆遷房屋的舊屋基地;遞鋪下街有衛生死角等。

②街上的小販,佔據人行道擺攤,有損市容。

三 、四年級、五年級學生的環境知識、環境意識和環保行為三方面的比較。

1. 五年級學生的環境知識水平明顯比四年級高,就環境知識的十八個名詞來分析。

75--90分 50--75分 50分以下

四年級 75 / 360 202 / 360 83 / 364

五年級 108 / 364 223 / 364 46 / 364

從分數段計算來講,處於高分數段(75--90分)的學生,五年級的百分比明顯高於四年級級的學生,處於最低分數段的也明顯少於四年級級的學生。從各個名詞的理解程度來講,選理解的五年級學生比例也明顯高於四年級級的學生。這說明在進李中的一年裡,學生們經過環境滲透教育課、環境專題講座、環境知識宣傳等各項活動,對環境知識的理解確實加深了。

2.五年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環境意識比四年級學生強。

80—90分 60--80分 60分以下

四年級 178 / 360 156 / 360 26 / 360

五年級 224 / 364 138 / 364 16 / 364

從上可知五年級整體上比四年級的學生環保意識強。但整體形勢不容樂觀,在有些選項中,如:節約用水、不亂丟垃圾、不隨意踐踏草地、不在公共場所高聲喧譁等方面做比四年級學生差些,雖然這符合青少年心理髮展的某些特性,但不能縱容他們,應該更嚴格地要求他們。

四、調查後的建議和反思

針對對四年級、五年級大部分學生的問卷調查,以及對一部分學生的日常行為觀察,日常談話和以上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議:

1.對全校的學生分年級制定系列、系統的環境教育計劃,使環境教育制度化、規範化。

2.加強環境教育的社群活動,如向市民宣傳環保知識、派發環保宣傳資料等。

3.不同學科教學都與環境教育有一定的關聯,推行環境教育“科科有責”,不同學科之間應加強合作,共同推行學校環境教育 。

4.加強日常行為中的環境意識。在節約用水、節約用電、不浪費紙張、不要常倒剩飯菜、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不踐踏草地等日常行為規範方面加強監管。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12

在這次社會調查中,我們小組發現我們學校的同學們還是有一定的環境保護意識,掌握有一些有關環保的知識,對於現在的社會環保現狀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在很大部分同學中還存在著以下很多的環保問題:

不關注環保新聞要比關注環保新聞的人數比例多出50%,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天津市以及我們學校在環保的宣傳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一宣傳不足的現象,從第二題中也可以看出,絕大部分人是不怎麼了解或者不知道相關環保知識,在個環境問題日顯嚴峻的今天,仍然然有絕大部分人不關注環保新聞,也缺少相當的環保知識。但是,反觀我們自己,要是沒有這次社會實踐,我們也不會去搜索相關環保資料和環保知識,在這之前,我們的環保意識也不高。

當被問及人們對於自己附近生活環境的滿意情況,68%的人認為還不夠好,有待改善,甚至還有18%的人認為自己所居住的環境很差,因此這樣環境問題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必須學習環保知識,提高環保意識,為建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而努力。

問卷的第四題提到了人們對於“限塑令”的看法,61%的認為還可以,影響不大,同時還有10%的甚至覺得限塑令根本沒必要,一點都不方便。當初“限塑令”的釋出,是希望我國的“白色汙染”得到有效控制。免費購物塑料袋,是大部分商家的一種營銷策略和服務形式,是商家們優化服務、吸引客戶的手段之一。其實,免費購物塑料袋的使用,商家處於源頭,消費者處於末端。我們環保小組特地就這個問題問了一些同學,他們也認為讓消費者為超市塑料袋造成的環境汙染“買單”,顯然是有失偏頗的,塑料袋的使用需要從源頭遏制,白色汙染問題的解決任重而道遠。

對於問卷上面的的其中兩個問題主要是為了瞭解人們環境保護的意識,從第五題近50%的`人認為這個社會破壞環境的人居多和第八題中有56%的人在如果在身邊沒有垃圾桶的話,您手上有一個空塑料瓶的情況下會選擇找到個沒人注意的地方或趁人不備的時候扔掉或者隨手一扔,轉頭就走人的做法可以看出,人們環保意識的缺失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對環境的惡化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從問卷剩下的問題人數比例可以看出,同學們還是意識到環境保護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例如第六題中66%覺得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需要兼顧,這樣的經濟發展才能持久。第七題中60%的受調查者認為環保意義非常重大,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應該重視。同時在第九題,絕大部分人是從不或者只是偶爾在不方便的時候使用一次性餐具或其它一次性用品。因此,至少在某些方面我們還是為環境保護做出了一點貢獻。

針對目前對天津理工大學學生的環保意識現狀和已經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應如何加以處理和改善呢?下面是我們小組根據調查提出的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1.天津市政府應落實環保工作,學校應該加強環保宣傳,加大環保知識普及力度

廣泛深入的開展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各級決策者和廣大同學的環保意識。要提高同學們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建立新的環境觀和價值觀,使同學們自覺的按照環保要求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為,使環境保護意識成為一種心理,並轉化為一種環境責任,盡力使其實際行動與環保意識配套。

堅決貫徹和執行各項環保法律和法規,繼續作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加大監管力度,對對不保護環境的個人或企業要依法處理,從嚴處理。嚴格執行環保責任制並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排汙單位有章可循,執法人員有法可依。

2.同學自身需要加強環保知識的學習,有意識的同好自己的環保意識

提高同學們的環保素質,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新風氣,加強同學們的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環保事業是集文化素質與公共道德於一體的事業,是人們對國家集體關注的表現。只有素質上去了,同學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在加強知識教育的同時也要注重公共道德的教育。同時,同學們還要關心並支援政府的環保工作,留意關於環保的各種宣傳,通過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宣傳媒體進一步瞭解和豐富自身環保知識,牢固自己的環保觀念。

應從行動上切實支援政府的環保工作,響應政府號召,使自己良好的環保意願能付諸行動,起到良好的環保效果,為天津市的環保工作盡一份力。另外,同學們還應盡力用自己良好的環保行為去影響和帶動周邊的人,對於那些汙染環境的行為應加以批評並即使制止,用積極的實際行動去帶動更多人加入環保隊伍。

3.利用課堂教育,滲透環保意識

學校作為傳授環保知識的主渠道,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但是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各種原因,我國的中國小“環境教育”起步比較晚,至今還沒有專門的教育課程,“環保教育”的內容往往蘊藏在各學科知識中。所以我們應該結合具體情況酌情開設與環保有關的相關課程,加強同學們的環保意識以及道德教育。而且環保教育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提高整個民族的環保意識,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從娃娃抓起,讓環保意識注入每個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從小就加入到環保行列中。

4. 政府應該加強社群服務與社群管理

環保問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我們不光要提高在校學生的環保意識,更要把保護環境的道德意識擴散到全社會,讓所有人都參與到保護環境的大軍中。希望天津市政府甚至國家決策者能夠更加關心環境問題,把保護環境的問題付諸實際。加強國民的環保意識,提高國民的道德規範。

比如天津市能定期舉行大型關於城市社群環境建設宣傳工作,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讓宣傳進入家家戶戶,大到老人小到兒童,人人皆知。讓人們瞭解到自己環境的重要,從而自覺保護環境。當人們的意識健全時,才會控制自己的行為,是顯而易見的。大街上不發有丟垃圾的人,但不見他們都知道這行為對環境的危害。由此可見,環保意識對環境保護的重要,而加緊宣傳是迫在眉睫的。

以上是我們環保小組的一些建議和看法,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完善。通過這次的社會調查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應出同學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當然,在我們憧憬美好的環境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