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育實習調查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2W

中職教育實習的調查報告應該怎麼寫?調查報告是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質,尋找出規律,總結出經驗,最後以書面形式陳述出來。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中職教育實習調查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中職教育實習調查報告

  中職教育實習調查報告1

前言

經過深入觀察,以老師和學生的雙重視角來看,中職學生的學習現狀不容樂觀。在學習上存在諸多不良習慣,不管是在課前預習、上課聽講、課後複習還是準備考試或者其他學習方面都有值得改善的地方。

一、學習狀況特點調查結果與分析

1、大多數人學習目的不明確,但學習態度有待端正

就這一段時間的觀察而言,大部分學生都不明確學習的目的,他們非常明白中職生和普高生之間的區別,清楚地知道自己要通過這2兩年時間的學習,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為以後找工作和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打下基礎。不過其中仍有大部分人只是在混時間,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亟需調整。在學習態度方面,就不盡如人意了。因此,他們的學習態度有待端正。

據瞭解得知,進入職中後很多人認為文化課可學可不學,反正學了又不一定會考,就算考差了也不會咋樣,對專業技能沒有什麼影響,而且學起來很麻煩,語文還好,尤其是數學和英語,很多人反感,覺得學來沒用。其中討厭專業課的也大有人在,這一部分人是因為討厭自己所學的專業,從而討厭自己的專業課。

2、上課狀態差,作業大多抄襲

第一次走進中職課堂,接手三個班級的《建築製圖與識圖》課,感覺非常新奇,而剛從國中進入職中的學生也對新的學習環境充滿了好奇心,大部分學生都保持著國中的良好學習習慣,上課很認真,在老師的要求下大家都還認真做著筆記,上課時間一長新鮮感過去之後,許多人開始發現國中和職中有著很大的區別,老師不再那麼嚴厲,對紀

律要求也不是很高。於是大多數學生的惰性就增加了,新鮮感一過去,上課聽講的人也不是很多了,把頭埋著的人越來越多了,到後來甚至出現了少部分睡覺、聊天、玩手機等令老師深惡痛絕的壞習慣。

中職學生的作業一般很少,和普高生比實在不在同一層次。可就是這極少極少的作業也沒有幾個人認真完成,有老師曾開玩笑說,批改中職學生的作業特別容易,就只有幾個版本。意思就是說,一般一個班就只有那麼一少部分人是認真做了作業的,其他人都是抄襲他人的勞動成果。更有甚者,直接不做,不交作業。

3、基本不復習,考試多作弊

臨近考試,提前出好試卷之後,害怕學生們都考不好,於是老師就在靠時間之前給他們留出了充分的複習時間,更是為他們劃出了考試的重點,就差把原題透露給他們了。可在複習階段依然有少部分人我行我素,該玩就玩,書都不動一下,一副無所謂的心態。

到了考試階段,更是令人大跌眼鏡,作弊現象之普遍,作弊手段之豐富,作弊技巧或粗劣或高超,明目張膽。

二、環境影響

千古佳話“孟母三遷”的故事至今還耳熟能詳,講的是孟母為了給孟子營造好的學習環境,三次擇鄰而居。說明環境對個人的成長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環境,它能塑造一個人的性格,培養一個人的德性,左右一個人的命運與前途。中職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此堪憂,這與他們所處的社會、家庭、學校的環境是分不開的。

1、 社會環境的影響

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社會屬性才是人的本質屬性。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它直接影響著個人的行為和意識。好的社會環境必然有利於個人的成長與發展,差的社會環境就會起反作用。自中職生學生身份確定的那一刻起,社會便開始帶著有色眼鏡看待他們,就如文章開頭所說,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們素質低下、不

學無術、學習狀況堪憂。社會對會考、大學聯考之類的關注尤為密切,每到會考大學聯考階段,這些準畢業生儼然成為了社會的焦點,得到了社會莫大的重視和關注,可是相反的,中職生何時得到過這種重視,恐怕是當中職生的負面新聞頂上頭條之後,社會才會把它的目光稍稍轉移,進而討論一番,鄙視一番。然後議論紛紛說:這現在的中職生怎麼都這樣啊!在這種不公正的看法下,他們就會產生自卑的心裡,總會感覺比同齡普高生低了一頭,越自卑,越不被重視,就越想引起社會的重視,可是卻起到了反作用。如此這般,惡性迴圈,使得人們認為中職生越來越差。正是社會對中職生的冷漠和蔑視,才造就瞭如今中職生素質較低,不好管教的現狀,嚴重阻礙了中職教育的發展與中職學生的身心健康。

2、 家庭環境的影響

家庭是我們每個人生活的第一個環境,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導子女學習基本生活技能、社會規範、生活目標,而且在形成人格特徵、對社會適應的動力特徵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影響。所以,家庭影響著孩子做人、做事和學習各個方面的習慣養成,具有難以磨滅的銘刻性。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一般學習較差,在學習方面與父母矛盾較大,有些家長的心裡認為:進入職中,基本上在學習這一塊就可以放棄了。更由於職業技術學院大多為住校生,他們離家較遠。家長就更是鬆懈了對孩子學習的教育,離開了家長的教育,學生缺少約束,自我約束力又差,自然會養成諸多不良習慣。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狀況也就會一日不如一日,越來越差。

3、 學校環境的影響

有一個怪現象一直存在著,雖然屢經整頓但是成效不大,那就是學校周圍必多網咖,尤其是在職業院校和大學周圍。我們不難想象,他們進網咖都是去幹嘛,反正不會是學習。大家都知道學生的錢好賺,於是有很多不良商販把貪婪的目光投向了十六七歲孩子們的身上。十六七歲本就是自我約束力較差的時候,當然經不起引誘,加上有的學校疏

於管束,學生們都把心思放到其他東西上面去了,學習狀況能好到哪裡去。

在學校,對學生學習習慣養成影響最大的主要是老師,但現存中職院校裡面不乏一些學歷低,治學不嚴的老師,在他們的潛意識裡,認為中職學生不好教,不好管,於是便得過且過,放任自流。最後導致學風、班風、校風,風風不正。這就更是加深了老師們的不滿,更加認為中職生不好管,不好教,進一步形成惡性迴圈。其實,如果在一開始就能嚴正班風,促成優良學風,對學生的不良作風進行調整,就不會有後面的結果。

三、學生自身因素

學習環境固然重要,但是處在相同的班級裡為何有的同學學習好,有的同學學習卻差得沒個底呢?這是因為學習還要受到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

1、學生厭學心理的影響

有部分學生正是在厭學心理的影響下才選擇中職學校的,他們討厭學習,厭惡學習,一上課、一看書就頭疼。於是他們早就想脫離學校,進入社會,參加工作。可是父母又逼著讀書,拗不過父母,再加上自己年齡小,沒有一技之長。沒辦法的情況下,發現就讀中職學校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辦法。在這種心理驅使下,如果沒有好的外部環境和強力外力作用使其內心發生改變,這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上很難呈現出良好的狀態。

2、學生自身其他因素的影響

依賴心理:在國小到國中的課堂上,大部分情況都是老師講,學生聽,雖說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但在中國應試教育體制下,這種主體地位體現得並不十分明顯。部分學生一直是在被動、灌輸的情況下學習,對老師的依賴性極大,進入職中後,學習環境的突然改變必使學生難以接受,在自我約束力佔據主要地位後,長期養成的依賴性無法發揮作用,使之不知所措。

叛逆心理:逆反心理,作為一種心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十六七歲正是青少年叛逆心理最強的一段時間。他們總覺得父母老師不理解他們,把他們當成是小孩子看待,往

往喜歡和父母老師對著幹,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在課堂上,老師總是千叮嚀萬囑咐,要他們好好學習,可他們偏偏覺得老師不是在念經就是在說廢話。對待老師布?的作業也就跟著隨便應付。

學習習慣差: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落實素質教育,必須重視養成教育。養成教育,不僅僅是德育範疇的內容,而且也包含著智育、體育諸方面的內容一個人如果掌握了按計劃學習的好習慣對於將來升學或就業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在重視終身教育的現代社會裡,為提高文化水平每天擠出一定時間來學習十分重要。可就是因為有部分學生在國小國中階段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導致即使到了中專這個新的階段想重振旗鼓也因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無計可施。

四、 改善中職學生學習狀況對策探究

鑑於中職生學習方面的種種惡習,筆者在擔任達州市鐵路中學《職業生涯規劃》任課老師時,以授課學生為物件,就改善中職學生學習狀況做了初步探索。

1、改善外部環境

如前文所說,環境對人起著重要的作用。好的學習環境不僅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也會給個人發展帶來莫大的好處。所以,改善中職生學生學習狀況應由改善外部環境做起。

2、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

許多家長在家庭教育這一塊是薄弱甚至是缺失的,部分家長因學生不好管,想放棄才把他們送到了中職學校,並且有的人也對職業教育有著偏見。但是教育只靠學校一定不行,必須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充分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巨大作用。首先,利用家長會的形式,通過大量中職學生成才的案例,消除家長的偏見。介紹一些家長渴望知道的孩子們所學的課程結構和將來要從事的工作領域的職業崗位,使其瞭解所學專業特點和重點學科。告訴他們,同時也就是告訴學生,中職學生也能成才。其次,和家長達成共識,讓家長密切配合老師工作,分享一些成功的教育方法,讓家長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陪陪孩子,多關心孩子。最後再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反饋和糾錯,最終達到改善學習狀況的目的。

3、學校環境的改善

嚴肅校風、整頓班風、營造學風是必須的。從嚴治校,嚴厲打擊學校的歪風邪氣。上課時間封校,讓學生遠離網咖等是非之地;作息時間安排值周老師查寢。打擊校內早戀,抽菸、酗酒、打架鬥毆等不良行為。

班主任主抓班風,為良好學風的形成提供環境支援,科任老師主抓學風,從嚴治學。 制度緊跟:獎、助學金和學習成績掛鉤,教師考核和學生工作緊密相連,明確按照校紀校規辦事,獎罰分明。

五、做好學生工作

1、心理層面

多鼓勵學生,反覆強調中職生也能成才,高等院校學生不一定就比中職學生強,高等院校學生和中職院校學生各有優缺點,相互補充,為社會大家庭貢獻自己的力量,社會只有分工的不同,並沒有職業的貴賤,從而打消學生的自卑心理;培養學生孝心以及對他人尊重禮儀,以感恩之心教化學生,使其明白父母生養之恩、老師教育之恩,並將這感恩之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習動機,職業院校中不乏學習動機不明,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渾天過日的學生,充分發揮理想的作用,幫助學生找準自己的位?,樹立遠大的理想,然後轉化為實際行動。

2、學習習慣層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告訴我們教授學生知識不如教授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而屬於自己的良好的學習方法需要在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之後才能找到,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素質的基本要素,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具體體現,也是學生學習成功的重要保證。中職學生的學習習慣差主要表現在學習目的不明確、不會合理安排學習實踐、學習缺乏

主動性、獨立思考能力差等幾個方面。那麼我們可以對症下藥,首先,指導學生樹立學習目標,並且按照自己鎖定的學習目標去一步一步完成;其次幫助學生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做到有條不紊;然後培養學生 的學習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接著,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質疑精神。

結語

本次對中專學生的調查是基於本人在擔任該校任課老師所作出的觀察和調查得出的,在為期一個月的任課老師工作中,深入瞭解中職學生後,發現了中職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同時也和所教中職學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個月相處下來,發現雖然他們身上有諸多的問題,但其實他們僅僅就是一個個孩子,需要人關注和關心愛護的孩子。我們應慢慢改掉帶著有色眼鏡看到可他們的習慣,少一些偏見,多一些關愛。當然,我所提出的一些對於改善中職學生學習狀況的建議尚有許多不足之處,需要得到實際檢驗,並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完善。作為一名即將畢業踏入教育的準教育工作者,希望能夠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努力,為祖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職教育實習調查報告2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xx年9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省重點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六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絡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絡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高職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 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