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問卷的調查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5W

在現實生活中,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問卷的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問卷的調查報告

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問卷的調查報告1

我們經常打這樣的比方:“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它的含義有兩點:一是教師的知識儲備要比學生多得多,二是要求教師竭盡全力向學生碗裡倒水。與其這樣,不如給學生一個空碗,教會學生尋找水源和舀水的方法,這樣學生就有可能取得比老師還要多的水。現代教育思想認為,學生的學習是一種自主的認識和將外在的知識觀念轉化為其內部的精神財富的過程,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教育界的一種共識。

一、調查目的

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生通過自己學習,獨立獲取知識、掌握知識和形成技能的能力。“餐桌式1363”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生自主學習”。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只有讓學生充分深入的自學,依靠教師給學生預設的各種情境,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形成自主學習的模式,才能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我們小組申報了《國小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探究》課題,為了解我校學生自主學習現狀,發現問題,尋找對策,也為開展課題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對本校學生自主學習現狀進行了調查問卷。

二、調查內容方法

本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三個維度:即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主動性包括學習興趣、動機、目的、學習感受等。獨立性包括預習習慣、學習方式等。自控性包括學習計劃、學習效率等。

本調查採用筆答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我校是農村國小,師生共計300餘人,大多數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學習自覺性較差,學習成績低下。為了使學生表述自己的真實想法,本調查問卷只填班級、性別,不填姓名,在全校各班隨機抽取一部分學生當堂完成答卷。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問卷涉及自主學習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等方面。包括學生對自主學習意義的認知、感興趣程度、學習方式、對老師和家長指導自己自學的方式認識及自學表現評價等。

1、學生對於自己會不會自主學習在主觀上沒有做到充分的認識。說明學生在自己主動學習這一方面還不能做到我的學習我做主這一層面來正視自己的學習態度,如果沒有其他人的干預,自己則不能自主學習,同時也顯示出我校學生本身的自制力存在嚴重的缺失。

2、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過於依賴老師,在沒有老師的傳授下,自己沒有去主動獲取知識。我校的學生為什麼這麼的過於依賴老師的講授?是教師的滿堂灌造成?是應試教育的造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受到限制造成?只要我們細細想想,相信不難發現,其實我們的`學生是缺少了一個長期堅持的有效訓練的機制。

3、學生自我預習的習慣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在自主學習的時候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導。“預習是合理的搶跑。”學生一旦養成了認真預習的習慣,掌握了預習的方法,一開始就“搶跑”領先,有助於掃清學習障礙,搭建新舊知識的橋樑,拉近學生對新知的認識距離,使學習變為主動。

4、學生的自控性很弱,阻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戰勝自我,控制自我是強者的秉性。人最可悲的是不能戰勝自己。若能控制自己,戰勝自己就不必害怕任何困難。”自控性是自主學習的高階形態,能自己控制自己的學生,其自主性一定很強。

四、調查總結

調查分析國小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目的在於謀求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從調查情況來看,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對學生的發展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1、建立學生的學習檔案,幫助學生收集學習的方法。建立以學定教的學習案,注重學生的學的技能的培養。對學生的課前預習,形成作業的方式,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勾勒出學習的發現。

2、建立小組學習的有效分工,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學習。建立課後練習的完成效果機制,及時的發現學生的掌握情況,制定培優補差的方案。

3、幫助學生建立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價的方式和方法,定時的開展自我學習方法的研討交流,讓不同的學生都能說出自己在學習上的得與失。

4、要激發學生的自學興趣。學習動機是學生自學活動的主觀意圖,是推動學生自學的內在力量。在正確的學習動機驅使下,學生就會產生自學的自覺性,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慾、穩定的興趣性和高度的責任感。國小老師要教育引導學生對社會需要和社會期望的正確的認識,激發他們正確的學習動機。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開設多種形式的興趣組活動,讓他們都有自我展示獲取成功的機會,使學生在成功後產生學習興趣,在失敗時能更加明確學習目標,強化學習動機。要善於發現和充分利用他們的長處和閃光點,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能力和潛力,使他們朝自身認知發展的正確方向前進,實現其人生的價值追求。從而使學生從教師“指路”學習,變成自己“找路”學習。

5、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教師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教會學生“會學”。學生的學習深化過程是一個解惑排難的過程。當學生有感待解,有難需排時,教師最好不要越俎代皰,急於解答學生的問題,而是要不失時機地啟發學生針對性自學,讓學生自已解惑排難。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放開手讓學生去做、去說、去論。只有在實踐中能力才會受到鍛鍊和發展。自學是一種實踐,學生在自學中不僅能夠牢固地掌握知識,而且容易與解決實際問題相聯絡並形成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要優化課堂結構,改變傳統的滿堂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只要做適當的引導,讓學生正確對待在實踐中的成功與失敗,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問卷的調查報告2

現代教育的特徵充分展現人的主體性,追求人的全面發展。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用不著教”,這句話既道出了教學的目的,又道出了學生掌握方法後能自主獲取知識,去尋求發展。學會學習是當今社會的一個主題,自主地學習是學習的最高境界。教會學生學習,是經濟時代和學習化社會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則是教會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學校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可持續發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一、調查目的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會自主性學習。“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主線,能力培養為核心,素質提高為宗旨的適應21世紀需要的一門嶄新課程。在學習化的社會裡,自主學習將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要學會自主的學習,才能與時俱進。

“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是一項涉及運用和理論研究範疇的綜合性課題,其宗旨是從當代國小生的特點出發,探討實現國小生自主學習的基本途徑,從而促進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創造能力以及主動積極精神的培養,提高國小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運用價值和實際意義。

我校開展1363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我們小組申報了《國小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探究》課題,為了解我校學生自主學習現狀,發現問題,尋找教育對策,也為開展課題研究提供依據,掌握教研教改的第一手材料,我們對本校學生自主學習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

二、調查方法

本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以筆答問卷方式進行調查。

我校是一所農村國小,現有8個教學班,學生280多人,來自學校周邊範圍的適齡兒童,大部分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學習自覺性較差,又沒有家長輔導,學習成績中等偏下。

調查在全校進行,各班隨機抽取一部分學生,為了使學生表述自己的真實想法,本調查問卷只填班級、性別,不填姓名,並且當堂完成答卷。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問卷涉及自主學習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和學生家庭因素等方面。包括學生對自主學習意義的認知、感興趣程度、學習方式、對老師和家長指導自己自學的方式認識及自學表現評價等。從中歸納出4大類進行結果分析。

(一)學習主動性的分析

主動性是自主學習的基本品質,它表現為“我要學”,是基於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需要。學習、生活中具備主動性的學生還是不多,隨著年齡增加,更多的是在父母社會等外在壓力下去學習的,而把學習作為樂趣的人極少。另外,通過四年級不同層次學生的橫向比較,說明學生對遠景性的動機是不一樣的。,是有差異的,學優生和學困生都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從學困生的選項中,更明顯地看出,他們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父母的要求、態度和意向。

(二)學習獨立性的分析

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靈魂,如果主動性表現為“我要學”,那麼,獨立性則表現為“我能學”,獨立性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特徵。

調查顯示,自覺進行預習呈現出低段學生預習自覺性高於中高段學生的特點,這可能是因為低段學生學習負擔輕,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要高於高年級的學生,另外,低段學生預習要求低,容易做到。從調查中顯示中高段學生在預習上還需利用一定的他主促使其進行預習,因為預習更能體現一個孩子的自主性。

(三)學習自控性的分析

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對為什麼學習,能學習,學習什麼,如何學習等問題有自覺的表現和反應,突出表現為學生對學習的自我規劃、自我調整、自我指導、自我表現強化上。

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比較依賴父母的督促,需要父母督促完成作業。

表面看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強一些,實際上通過對學生的訪問發現低年級學生的預習大部分是在老師的要求和家長的督促與指導下進行的。也就是說低年級的學生的學習還是以他主為主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一結果啟示我們在教學工作中要多與家長溝通聯絡,爭取家庭教育的配合,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家庭因素分析

兒童的成長有賴於學校、家庭、社會,家庭是兒童成長的重要場所,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支援,是兒童學習成長的重要支援力量,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不能忽視的教育資源。

從調查中不難看出,優秀學生的家庭成員關係都很和睦,父母對孩子有較高的期望值,有比較明確的培養目標,大都有較為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圍,大都有較好的教育方法。無論家庭居住條件如何,都比較注意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除此之外,這部分學生的家長自身文化素質比較高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分析學習成績差的這一部分學生的家庭因素,可以發現這些學生的家庭成員本身的文化素質比較低,有些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也比較緊張,家庭的物質生活條件比較差,學生的學習環境都不太好。家長對孩子沒有什麼要求,即使對孩子有一定的要求,父母的教育意見和教育方法也存在較大分歧。這部分學生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嚴重地缺乏教育方法。由於家庭教育的乏力,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聯絡很難收到效果,教師只能唱獨角戲,由此造成了孩子的學習滯後。

四、調查小結

分析國小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目的在於謀求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從調查情況來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很重要的因素,可以說,學習效果的好與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也就是說,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對學生的發展是起決定作用的。

(一)改革課堂教學模式,保證每位學生全身心投入。

那種一講到底或以問推進的課堂結構固然陳腐;牽制力極強的訓練式課型也不利於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那種“一提問、二討論、三總結、四質疑”的新的一成不變的走過場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也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流於形式。自主學習的課堂,要求教師要能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本班學生的學情靈活選擇最恰當的教學模式,每一堂課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實踐等活動來獲取知識,並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幫助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方法。

(二)轉變角色,指導學生一些學習的方法。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積極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利用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科活動有針對性的訓練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自己的角色,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研究者。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並採取有效措施,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意志力。

(三)家校溝通,借用家庭力量激發學習源動力。

學校要定期召開家長會,教給家長在家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使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和聯絡,讓家長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學方法,是培養國小生自主學習的基礎。這幾年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學習成績最好的一般為知識分子家庭的子女;其次是上學時要求選擇班級、選擇老師的子女;第三是由爺爺奶奶接送上學(家庭教育的任務全由他們負責)的普通家庭的子女;最差的是外來務工人員和離異家庭的孩子(他們把孩子送到學校後從不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

這些告訴我們,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成效等跟家長的關注程度是成正比例的。家長對子女的期望越高,給予的關注就越多,大多數的子女就能朝著父母所期望的方向成長。相反,家長缺乏對子女成才的期盼,或者期盼值不充分,對子女的關注也不多,學生就產生不了學習的動力,對學習效果的好壞不關心,漸漸地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因而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由於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習的行為習慣還沒有形成,加上有意注意力還非常薄弱,這時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往往會成為孩子學習的源動力,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可以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越來越認識到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還需進一步培養,自主學習的有效操作方法還需深入研究。

2、調查抽樣只具備代表性,但缺乏普遍性,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工作在教學實踐中,還需更細緻、更深入去開展個案研究。

3、與部分家長的溝通仍需費心費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