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大學生調查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7W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大學生調查報告

大學生調查報告1

引言:難道只有“一個講臺和一塊黑板”才是課堂?很多大學生如此發問。時下大學校園裡流傳著這樣一段順口溜:大一是“實習生”,觀察積累,瞅準機會,偶爾逃之;大二是“熟練工”分輕重緩急,酌情逃之。大三大四是“老油條”,逃課沒商量。據一項權威調查顯示,高校專業課逃課率在20%左右,基礎課的逃課率在25%以上,至於哲學等公共課則高達50%。逃課成了“必修課”,必修課成了選修課,選修課相當於沒課—— —在大學校園裡流行的這句話成為一些大學生的真實寫照。面對逃課一族,很多人批評大學生叛逆、自由、散漫。然而,我們也看到,在很多高校,名師的課堂總是“人滿為患”。對大學生逃課不能簡單地求全責備,相反要引起我們對高等教育的反思。大學生逃課現象應從兩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大學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夠、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學校應該認真反省,課程安排得是否科學、講課內容是否陳舊。專家認為逃課其實也是一種選課,喜歡的課可以隨便去聽,不喜歡的也可以不去。在他們的經驗裡,大學那些課程無所謂,一定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並在這方面機械化了,這種治標不治本的硬制度搞得學生“毫無自由”。眾所期待的是,管理應該更人性化,應更大程度上尊重學生求知的選擇。

一、問題的提出

1、為何選擇研究“大學生逃課”?

在這個全球經濟高速發達的時代,因為我們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這句至理名言,因此,愈來愈多的人選擇繼續讀大學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實現人生的目標。

可是,我發現對於在讀的大學生,或者曾經是大學生的,甚至還在為大學而拼搏的高中生都很理所當然地認為:“大學生逃課是很正常的”。如今的校園裡卻瀰漫這一種逃課的風氣,而且這種不良風氣的擴散範圍廣,持續的時間長,對校園文化有很大的破壞性。可想而知,如今大學逃課現象已嚴重影響到高校的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與大學生專業知識與素質綜合能力的提高。

現在大學裡流行一句話:“新大學三門必修課:談戀愛,逃課,重修。”逃課成了大學裡一個普遍的現象並且似乎成為了一種“潮流”,這不禁引起了我們的深思。我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自由地支配過自己的時間;我們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遠離過父母和老師的嚴格管教;我們恰好又處在這樣一個不安分的年齡。我們追求個性、崇尚自由、渴望刺激,甚至標榜另類,我們一次次地從課堂上逃離去尋求所謂的“自我”,並且心安理得地重複著同樣的一句話:“沒有逃過課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心態令我們再也無心聽課,然而,當四年的大學生活將要悄然逝去的時候,兩手空空的我們是否該捫心自問一下,我們的大學生活是完整的嗎?

隨著市場經濟話語權的擴張,在高校經歷了幾次大“擴招”之後,高校的教學與管理不斷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其中克服大學生逃課就已成為各高校教學管理中不得不面對的挑戰。因為無論是從逃課的相對數量,還是從逃課的歷時態、同時態來看,逃課都不再是個別學生‘羞答答’的行為,而是已具有相當普遍性的一種輕度的校園越軌行為。

據不完全統計,當今大學中從未逃過課的學生幾乎為零。在大學裡基礎課逃課率一般在25%以上,專業課的逃課率在20%以上,至於哲學、政治經濟學、中國革命史等公共課學生到課率僅有50%左右。

對於高校的學生來說,逃課一直都是很敏感的話題。空空如野的教室,寥寥無幾的學生還在昏昏欲睡,不管講臺上的教授如何激情四溢,唾沫橫飛。我們逍遙的利用本該在寶貴的課堂接受知識的時間在做那些看似重要無比的事情。我們到底怎麼了?讓我們無限期待和神往的大學課堂是這個樣子嗎?難道我們的青春應當這樣記錄嗎?逃課真的該成為我們的時尚嗎?大學生逃課現象非常普遍,許多大學生都有逃課的經歷,這影響高校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與大學生專業知識與素質綜合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校大學生逃課已成為高校教學與管理不能忽視的重要問題。

作為社會發展的後備軍,大學生的質量關係到國家未來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現在,克服大學生逃課已成為各高校教學管理中不得不面對的“通病”和難以有效根治的“頑疾”。所以,本次將通過對我校大學生逃課的調查研究,找出大學生逃課的主要原因,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便我們能夠儘可能快的解決大學生逃課問題,改變我校教學模式,加強我校教師、學生以及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共同發展,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融洽師生關係、改進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質量等措施,儘早解決大學生的逃課問題,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

2、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學術的角度。此次選題並不是本著新穎與創新的角度,目前國內學術界對這方面的研究可謂不少。而再次選擇這個主題是為了能夠通過客觀的調查發現問題,總結問題,最重要的是與之前的研究形成比較,從而有利於達到借鑑的目的,完善學校的管理與教學模式。

(2)現實性角度。目前“大學生逃課”這一問題日益嚴重,因此深刻認識、正視並解決這些問題,顯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3)巨集觀的角度。“大學生逃課”從表層看來,似乎只不過是大學的一個正常的現象,但是它卻關乎著學生本人的自身素質,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並且對於學校、社會乃至國家未來的發展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二、研究問題的背景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教育資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資源還十分短缺,中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雖然已達17%,但與發達國家的一般水平60%左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中國能夠進入高等學府接受高等教育,必須經過激烈的大學聯考競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在歷經了千辛萬苦的求學競爭之後進入高等學府的大學生,卻有許多人時常逃課。

20xx年以來,隨著高校擴招政策出臺,高校規模得到迅速擴大,更多的學生圓了大學夢。據最新資料統計表明,中國高等學校的毛入學率達到20%,高等教育規模居世界第一。就在中國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教育,承擔更大責任,發揮更大作用時,作為教育活動主體的學生們卻出現了“逃課”現象,而且越來越普遍。其實大學生“逃課”,現今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但它從出現到成為“熱點”,再到成為一種現象,也不過只是五六年的時間,這不得不讓我們去思考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及應採取的對策。

高校擴招以來,伴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有機會步入理想中的大學校園,實現青春的夢想。但大學卻並非一些人心目中的殿堂,當不少大學生感受到大學所帶來的壓力時,彷徨和困惑接踵而至。此時,逃課程了他們逃避現實的方法之一。大學生逃課現象並不罕見,不少大學生基於心理壓力、情感因素,個人情緒以及身體不適的原因,往往將逃課作為最好的對付辦法。

“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 “大學生不逃課是件奇怪的事”,如今像這樣的話語在大學校園裡極為流傳。時下大學生逃課就這樣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對各高校來說是一個難題,也影響到學校教學質量和學生專業知識的提高。逃課問題,在當前並不是一個新的問題,只是在新的歷史時期,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逃課問題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種種問題中較為重要的問題.關於逃課,前蘇聯心理學家季亞欽科是這樣定義的,/逃課是指學生在未請假的情況下,沒有按照既定時間和地點去上課的一種曠課行為。目前,我國高校學生逃課問題比較突出,名牌大學和大部分重點大學的逃課情況,尚處於正常狀態,一般院校和高職高專的學生逃課問題就比較嚴重了,逃課率偏高,而且大都屬於消極逃課範圍。

從教育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逃課是一種典型的學生失範行為,使對教育習俗和教育規章的雙重違背。這種越軌行為不如違法、犯罪行為危害性大,但當逃課不再是個別行為群體中大部分人的態度也由反對到不置可否甚至贊同時,這種越軌行為對教育規範就有了相當強烈的衝擊作用,甚至會引起學校秩序的混亂。

逃課成風首先與高等教育和中學教育的巨大差異有關。拿我來說,在中學為了大學聯考而煉獄的時間太久,剛進大學時,那種自由、放鬆的意識就很強烈。並非我不求上進,而是那種鬆懈、散漫的態度,有時完全是不自覺的內心反應。歸根結底,這是中學與高等教育之間沒有有效的過渡通道,只能靠學生自己摸索和適應造成的。在我看來,應試教育的巨大壓力帶來的持續影響,造成上大學後逃課還是輕的。不是還有人墮落、退學甚至自殺嗎?

一些課程設定不合理以及教師的授課方法不當,也是導致逃課率高的重要原因。比如,政治理論課高中就學過一遍,大學還要學一次,叫人如何提得起興趣?而且,一些老師照本宣科“滿堂灌”,內容毫無新意,令人感覺索然無味。即使不逃課,也大多以睡覺、看其他書等方式混過去。我發現,國外眾多高校都喜歡採用“討論班”的方式上課,讓學生在底下閱讀大量材料,然後到課上互相辯論的做法很好。為什麼我們的老師不多試一試呢?

三、文獻回顧

“沒有逃過課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這是如今在大學最流行的一句口號。一個大學生介紹了學校時下流行的逃課“等級觀”:大一是“實習生”,觀察積累,瞅準機會,偶爾逃之。大二是“熟練工”,分輕重緩急,酌情逃課,大三大四是“老油條”,逃課沒商量。

比較早的分析大學生逃課的文獻是《目標與手段的背離——大學生“隱形逃課”的社會學分析》(20xx年),也是唯一一篇僅就“隱形逃課”行為討論的文章。作者將隱形逃課定義為“學生按時來上課,似乎也在認真聽課,但實質則‘形在而神不在’,從不聽老師講課,只顧自學其他知識(如英語、計算機等)。”運用默頓的“動機理論”,作者得出結論是大學生隱形逃課是市場取向的理性和功利性選擇,是學生的正當目標無法用正當手段實現的一種合理的異化,其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制度層面的各種問題和矛盾。

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學者對逃課行為的性質定義也不同。幾種典型的觀點是:

①經濟學的視角。考慮到成本和風險因素“逃課是行為人在約束條件下要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種選擇行為”:

②從教學過程出發。逃課是教與學過程中的一種反向的行為表徵;

③教育社會學的視角。逃課是一種典型的學生失範行為,應實施有效的教育控制;

④從理性行為理論或理性選擇理論來看,大學生逃課是“一種有目的的理性行動”。

研究者對於學生逃課有不同的歸因,基本覆蓋在以下三個方面當中: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和動力,教師的課堂教學缺乏吸引力,學校管理鬆散。

①學生方面:

——進入大學後對於建立新的學習動機的不適應。大學生進入大學後要完成三方面的適應過程,即適應客觀環境的改變、人際關係的改變以及對自我認識的改變。如果沒有及時建立新的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動機,再加上生活方式不適應,容易對上課形成無所謂態度,放鬆對自己的監控。在學習和考試中持有“避免失敗”學習動機的學生逃課次數明顯高於“追求成功”的學生,學生如果人為幾節課不上不會影響自己考試不及格,不會導致他們失敗的恥辱感,這種“避免失敗”的動機也會增加他們逃課的次數

——持不同的學習觀會出現不同型別的逃課後行為。大學生的學習觀指大學生學習過程中對學習的基本看法,主要反映大學生對於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等方面的認識。有什麼樣的學習觀就有什麼樣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行為。堅持“自由學習論”的學生有一定的學習目標和控制能力,逃課是為了集中經歷於有助於個人成才的課程,放棄認為對自己未來發展不大的專業及課程。反映出學生對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無法在我國現行教育體制所提供的專業教育中實現。家庭背景好的學生更傾向於“60分萬歲”,逃課可能上網、睡覺、打牌,家庭困難的學生逃課可能是做社會兼職以完成學業。畢業壓力小,就業壓力大,使學生置疑課堂教學內容的社會認可度,學生行為呈現一定盲目性,主要表現在盲目考證、盲目考研、盲目提前離校找工作或者盲目放棄。

——同伴群體的影響。大學生同伴群體中的同伴壓力能影響學生對學校和學習的態度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日常行為。從逃課的行為上看,學生或者是贊同他人看法,認為逃課是正常現象,或者在特定情境中採納逃課,或者是長期逃課而將逃課合理化。

②課堂教學方面:

——教師的個人風格,包括知識層次、教學態度、教學方法、師生的關係等對大學生是否願意上課有直接的關聯,同時教師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也面臨兩難境地即如何選擇適應學生髮展水平的內容。

——課程考核標準鬆散。考試題基本上是考記憶力,許多逃課學生都有考前“突擊思想”以應付考試。

③教學管理方面:

——對於逃課行為的“軟約束”。雖然大多數高校的《學生手冊》中明確把曠課作為一種違規違紀行為,但是這一制度約束往往並不一定非常嚴格的執行,一項猜測的原因是嚴格考核的費用太大,最直接的就是處分太多影響學校聲譽。另外教師常常在學期開始是驗證宣告曠課對課程成績的影響,或者採取點名制,但實際上也並不一定嚴格執行。

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歸因,得出的控制學生逃課行為的措施也略有不同,大致有:

①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實施主體教育,並且創造多種多樣的教育內容、教育模式、教育環境和教育方法,滿足學生不同的個性發展需要。但是嚴格限制大學生畢業資格,實行“寬進嚴出”政策

②充分發揮“兩課”在大學生學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學生的防變能力,加強就業觀教育

③學校日常教學管理亟待改革,包括分級教學、培養教師服務主體的教學觀並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優化課程設定、改革完善教學管理模式、發展網路教育

④建立逃課的檢測評估制度,把大學生逃課率作為考核高校辦學質量的一項內容。

從總體上看,在這些研究中,以問卷調查和經驗性論述為主,除了陳揚(20xx)採用敘事研究方法對一個典型個案做的研究,還沒有見過有關這一課題的質的研究。沒有系統的量的研究,這些調查都是小範圍的、淺層次的事實描述,而且尚未得出一個反映總體的準確的逃課率。至於學生逃課的深度原因是什麼;如何有效控制學生逃課等卻偏重於群體的探討。巨集觀的面上指導其實對具體化的操作指導及其有限,總覺得有“隔靴搔癢”之感。因而我認為微觀意義上的研究要大大加強,這樣才可以讓理論的研究服務於實際的人,而不是讓調查結果和研究結論停留在“思考建議”的階段。

回顧文獻的結果表明:大學生逃課這一問題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的原因及其複雜,並非三五條提綱挈領的理由所能囊括。逃課現象的存在有其複雜的原因,因而不能單純依靠懲罰制度來消除。而且在看到逃課現象普遍存在的這一事實的同時還應該反思的是教師的教學成效、學校的教學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因此,本次研究的目標,就是通過收集有關漳州師範學院本科學生的逃課情況的資料,用相對系統的經驗資料和統計分析,來客觀描述大學生逃課的整體狀況,從而有針對性地為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議和舉措。

四、研究設計

1、調查物件的抽取。

本校雖然名為師範院校,但是其所設定的專業是綜合性的,師範與非師範、文科與理科並存的一所省屬全日制本科院校。而一般的觀點是師範類的學生相對於非師範類的學生會更加勤奮,逃課相對也較非師範學生的概率低。畢竟,他們中的更多數人以後的就業方向會更多的傾向於在學校任教,所以也就能夠更快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給自己做出更準確地定位。而非師範類的學生將來選擇的範圍將廣泛得多了。所以他們要追求更多更泛的知識與技能。或許他們會認為單單接受課堂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可想而知,他們將是我們此次研究主題的一大物件了。還有就是男女生的逃課比例也是有差別的。因此,我們抽取的物件是比較全面的,而且還根據學校的女生比男生多,進行有比例地抽取。本次的調查物件是大學四年的本科生,由於這個學期大四的學生沒有課時,調查年級從大一至大三。對全院的所有本科系別進行比例性抽取。

2、主要的假設與設想。

大學生逃課不是一句“是與非”就解決問題的簡單現象。有這樣一種有趣的矛盾現象,即大學生逃課之後雖然“教室空空”,卻出現了“圖書館爆滿”場面。學生普遍反映,從內心講他們願意學習,逃課的同學大多數是去圖書館看與所學專業相關的書,或者參加各種有益的社會活動以增長能力和才幹。他們認為自主學習得到的知識更牢靠、有效。大部分教師則認為不能肓目的指責學生。這是與我們通常批判的狀況有所差別的一種現象,可以說是不能過於批判的一種積極傾向。因此,通過對師院學生較為全面的調查,認知他們逃課的理由,逃課去向,逃課後的想法、態度等的調查,以便能夠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便我們能夠儘可能快的解決大學生逃課問題,改變我校教學模式,加強我校教師、學生以及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共同發展,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融洽師生關係、改進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質量等措施,儘早解決大學生的逃課問題,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

3、問卷設計。

根據研究的總目標和有關的設想,我們的問卷設計了由三大部分、總共24個問題組成的自填問卷。問卷內容涉及個人基本情況、逃課行為情況、逃課態度情況等大的方面,該問卷經過了幾次修改和試用後最終正式用於研究中。

4、說明研究人員組成

小組名稱:06社本<1>班的調查小組

組長:陳藝勇

小組成員:周美雅雷諭張白容劉藍琳黃小花孫義茶陳宇麗吳藝婷馮金龍林光順

指導老師:鄧寧華老師

5、研究時間進度和經費使用計劃

研究時間進度:

20xx年10月—20xx年11月為調查準備階段,選題、確定研究問題,查詢文獻並進行文獻的回顧,製作調查問卷,分配組員任務進行調查,完成開題報告。

20xx年11月—20xx年12月為整理分析資料階段,主要工作:蒐集資料;統計分析,不斷地分析資料,寫出課題思路和大體框架,並交給老師接受其指導。

(在其間,我們組進行經驗觀察和資料收集,對前期、中期和後期的情況不斷進行監控,直到如質如量的完成。)

20xx年12月—20xx年1月為成文階段,認真地以論文的形式寫出調查報告,完成任務,並交於指導老師。

經費使用:整組文獻以及問卷的列印及影印:30元左右

個人上網查閱資料以及列印電子版的格式的網費:20元左右

最後,個人上交的列印稿:2.8元左右

五、調查方法、調查過程和調查結果

本次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為主,並把文獻作為間接資料。是以問卷的形式採用多級抽樣(multistage sampling)的抽樣方式進行調查,e.g.大學——院系——年級——學生的模式。通過網路、文獻、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資訊科技作為研究手段,對師院同學採用當面訪問、問卷調查、經驗總結、對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進行多方位研究。另外,還進行個別的訪談。通過與部分學生與教師的訪談,收集大學生逃課現象的具體表現和逃課的深層原因資訊,與問卷調查結果互為比較。

六、結果與資料分析

1、從大學生個人的基本情況看,採用關聯度來進行分析。據統計,師院學生的家庭戶口屬於農村城鎮以下包括農村城鎮的比例是佔總調查的65.4%,縣級城鎮的家庭戶口的佔24.1%,其他的僅有12.5%是地極以上城市。再看看他們逃課的情況,經常逃課的僅佔2.7%,一般般的佔10.7%,而很少或者幾乎沒有的佔了86.4%。由此可以看出,從師院的學生的總體情況看,家庭戶口為農村的家中會有較多的兄弟姐妹,父母要供應孩子的上學費用,家庭負擔將是很大的,這也使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能夠更加懂事,瞭解父母的不容易,從小灌輸的思想促使他們的行為會相對較為規範,學習態度較為端正。當然,也不能排除一些頑固不化,行為不良的惡習的存在。

2、從大學生逃課的行為看,由上面的分析,逃課的學生不會佔特別大的比例,而且據調查資料:課堂上,選擇認真聽課的佔60.7%,其他的是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此外,還對他們逃課的去向進行調查發現,逃課他們一般做什麼?

上網7.1%;學習自己需要的知識41.1%;運動8%;去逛街購物10.7%;與男(女)朋友在一起1.8%;學生中有59.8%還是贊成儘量去上課的,人數佔了所調查的一半以上。

3、逃課原因分析

好不容易走進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本應珍惜時光好好學習的大學生,為什麼時而不斷!隔三岔五地逃課?如此觸目驚心的逃課現象,其背後隱藏了一些值得深思的原因。

逃課原因統計分析:

睡眠不足,情緒低落,沒精力上課45.1%

聽不懂,老師講課很無聊,跟不上老師,上了也是白上41.2%

我覺得課程太簡單了,沒必要聽老師講16.7%

做兼職,學生會、義工聯的工作等,實在有事29.4%

老師不經常考勤,或者不喜歡某個老師或者同學7.8%

就是不想上,反正去了也是睡覺,沒什麼收穫24.5%

考上大學了,應該像“傳說”中的大學一樣犒賞輕鬆自己3.9%

學生逃課的原因眾多,以上表格所列的事比較典型的一些逃課的原因。

4、對策

以學生為本,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改革教學體制,構建和諧的課堂秩序,更新教學內容,尋求切實可行的教學新思路創新教學方式,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大學生的學習動機。調查統計結果中,有77.5%的學生認為老師應該改善課堂教學方式。可見課堂和教師是導致他們逃課上網的首要因素。建立或改革並健全教學效果評估管理機制,促進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發展,是解決這個問題前提。“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佔居主導地位,不但影響學生的學習,而且還影響學生的思想。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學效果評估管理機制沿用傳統的方式,雖然高校的教學改革在不斷進行,但是長期實行的應試教育潛意識影響仍然存在。許多老師由於自己以前接受長期的應試教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或多或少無形之中將應試教育的思想運用在課堂上,缺乏教學之開拓精神使高校教學改革步伐依然滯後社會需求的發展,很多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水平和能力不能適應這種需求變化。學生普遍認為知識淵博、講授內容豐富、思路清晰、分析透徹、邏輯嚴謹、敬業勤勉、風趣、詼諧的老師最為他們接受,但是目前能夠達到這個要求的教師比例比較小。

隨著新技術地出現和學科地交叉發展,這種當時能夠體現效果的機制已不能適應教學發展的需求,逐步暴露不少問題,如學生教學意見反饋不及時,教師接受意見是否改進跟蹤不到位或錯過等等。這嚴重阻礙了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發展,影響了教師教學意識的加強和教學思想的改進。把課堂教學效果與學生學習緊密聯絡在一起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學效果監控機制,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改進和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建立基於良好的教學效果評估管理機制的教學方式、方法和課堂管理,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習激情,以深深吸引著大學生,讓同學們感到每堂課都有所啟迪和收穫,很多教師追求教學生解決問題和批判性思維,照本宣課,而忽略了課堂管理,只要求學生順從和狹隘的遵守,而網際網路恰好給了他們一個這樣的發洩視窗因此靈活、有效構建和諧的課堂秩序,活躍課堂氣氛,將會積極培養學生的民主心態和潛意識,從而使他們的對課堂有一個健康心理,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5、調查結果

本次的調查物件是大學四年的本科生,由於這個學期大四的學生沒有課時,調查年級從大一至大三.調查主要以顯形逃課為主題,共發了140份問卷,收回112份,經整理確認有效問卷112份.這次調查按年級和性別為主.其中有理工類和文史類的學生。

調查結果表明:

①從整體上來說,逃過課的學生比率高達60%。

②從年級上來說,隨著年級的遞增逃課的人數由遞增到遞減,呈現“波峰”狀.從表二可以看出,大一逃課率佔總人數的15%;大二逃課率佔整人數的29%;大三逃課率佔整人數的15%。

③從性別上來說,男生的比女生的逃課率高出27%。

七、總結

無論有多少正當的理由,逃課成風畢竟不是正當的,它嚴重影響了任課教師的工作情緒,也打破了學校的教學秩序。也就是說,對於逃課不管肯定不行,關鍵在於怎麼管。考勤永遠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應成為教育的目的。現在的考勤制度都是治標不治本,不僅引起學生的強烈反感,還逼得學生們想出了種種應對之招。為了應對考勤,同學之間互相幫忙代答,甚至人幫忙上課的情況屢有發生。至於在課上看與教學無關的書,甚至打瞌睡的更是大有人在。在教育理念上,大學本身需要扭轉非要學生在課堂上聽課的固有觀念,完全可以採取更生動活潑的方式向學生傳輸知識,引導他們研究和學習。同時,也應該有這樣一種機制,讓學生有渠道針對教學提出問題,進一步完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大學裡,逃課作為一種心理現象,正在引起更多關注,這是件好事,關注才能引起重視,並進而獲得解決。要杜絕大學校園的逃課現象,單純地“堵”解決不了問題,應對之策是疏導,各方都應作出積極的努力。學校應改革不合理的教育體制,採取真正意義上的學分制,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並鼓勵老師革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最大限度上凝聚課堂人氣。當然,作為學生,更應明確學習目標,珍惜來之不易的大學時光,不要在逃課風潮中迷失了努力的方向。

八、討論

通過本次歷時一個學期的的調查研究,我們對這個課題有剛開始選擇的萌芽瞭解到現在對大學生選擇逃課的理由與態度,我們都能夠更深刻地意識到逃課的不良影響。就算師院的老師再年輕,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多麼無趣等一大堆的缺陷,但是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想,既然是老師,他必定有我們所沒有的,具有我們可以吸收的,也許不是他的閱歷,不是他的學識,但或許是它的人格魅力,道德修養等,因此,我想我們的不必去批判老師,批判學校,而應該去發現,去尋找我們所沒有的,可以獲得的。

作為一個大學生,在此給各方面幾點建議,或許能更好地滿足學校、老師、學生等的需要:

首先,對學校來說,搞好教學基礎設施的配置,給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調整課程安排,取消某些專業性不強的課程,如傢俱,工業專業的物理,化學,語文課程等,從而使學生感到自己學到的東西很有用,而不是在純粹地浪費時間。不要把專業性的課程都留到大三大四才教,應當讓學生過早得了解專業知識,知曉自己專業的社會動態,否則學生的心理是難以接受的,現實的生活讓他們也沒有精力再安心的學習。同時學校應搭建社會實踐的平臺,建立一些可供學生實習的地方,增進知識的應用,讓他們感到學習是很有用的。對學生的生活多給予關心和幫助,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尤其是愛情觀的教育。

其次,老師應該使本學科的知識與時俱進,多與學生溝通交流,不要只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上課的形式多樣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現在,在相關公共選修課上,某些老師並沒有以傳授知識為目的,而是與學生打打鬧鬧,開開玩笑,浪費那僅有的一個半小時。

再次,從學生自身的角度考慮,首先大學生應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養,大學不比中學,有老師的約束和軌道化教育,在大學裡,我們擁有更廣闊的自我發展空間,我們擁有自己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這同時也就造成了大學生嚴重兩級分化的現象,有的同學思想上進,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不間斷地向黨組織進行思想彙報,然而,有的同學整天萎靡不振,只是坐在電腦旁邊玩玩遊戲,上上網,當然這裡並不是要求每個同學整天都在認真學習,其實,說到根源這還是政治覺悟問題。我們要經常地反思自己的行為,這是做人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我們要真正地學會反思,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應該考慮一下後果和造成的影響,在做完一件事情之後要考慮一下在做事情的過程中間是否有什麼錯誤。其實,大學是規範自己,鍛鍊自我約束能力的最佳平臺,這裡有我們所需要的自我支配空間,有我們所需要的自我支配時間。其次,全方位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大學生應該都有自己的價值觀,科學觀了,應該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立場,有自己的個性了。某些同學自控能力差,易受環境干擾,他們受另外部分“電腦遊戲愛好者”的“唆使”天天沉迷與網路遊戲,真是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他們之中有的被學校勒令退學,有的無法完成學業只能暫時休學,又有的瀕臨退學,相比那些應為家裡窮而無法上學的人來說,他們簡直在浪費國家和社會的資源。從環境因素上來說,環境其實是造成兩級分化的根源,尤其在大學,四個人或者六個人為一個寢室,如果裡面有兩個人是“瘋狂玩家”,那麼其他幾個也會慢慢地變得如此,這在我身邊也是客觀存在的,只有周圍環境好了,人才會積極上進,當然這可能會被別人說成責任的推卸,但是不可否認,這就是我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所看到的客觀存在的事實。最後,我們要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時間,比如上述中,有的同學為了自主學習而逃課,這些現象是他們是對於自己專業的忽視和時間的不佳支配而引起的。

最後,希望我們要以建立和諧社會和諧校園促進教評為契機,學校、輔導員和學生幹部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努力探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徑,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建設水平和專業文化素養,減少大學生逃課現象。

大學生調查報告2

此次調查主要在進行。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讀書目的、讀書途徑、讀書數量、讀書內容、讀書建議等方面進行調查,通過設定選項統計百分比和書面作答分析評判。調查前校報編輯部先對施測人員進行培訓,介紹調查問卷的內容,說明本次調查的意義及注意事項。下面是此次調查的統計情況。

一:讀書目的

觀點:72.64%的大學生認為讀書的目的是實現人生理想。

當問到讀書目的時,有72.64%的人回答讀書的目的是提升自我和實現理想,只有不到30%的人認為讀書的目的是娛樂與賺錢。

從調查結果可見,大學生讀書有著明確的目的與要求,有著正確的人生觀。在挫折與就業的雙重壓力下,我校大學生並未放棄追逐理想,這一方面歸功於校園文化,尤其是受校訓

“自強不息,德才兼備”的薰陶和感染熞環矯嬉補楣τ詿笱生努力拼搏的精神。

二:讀書途徑

觀點一:圖書館借閱為大學生主要讀書途徑。

觀點二:多數大學生自主閱讀時間偏少。

調查顯示,選擇圖書館借閱為自己讀書的主要途徑的學生達74.78%;平均每週去圖書館兩次以上佔40%;每週讀書時間為7小時以下的同學佔68.27%,表明多數大學生平均每天自主閱讀時間不足1小時。

三:讀書數量

觀點:63.53%的大學生不經常買課外書。

綜合以上資料分析可見,大學生不經常買課外書,大部分同學都有閱讀電子書的經歷和習慣,並且這種趨勢正在加強。

四:讀書內容

觀點一:經典作品仍然深受大學生關注。

觀點二:最受大學生歡迎的圖書中外名著參半。

觀點三:專業知識是大學生學習的核心。

觀點四:52.83%的大學生會經常閱讀文史哲類書籍。

在問到“你最喜歡的書的類別”時,各類經典作品以55%的優勢名列第一。其次是為人處世哲學類書籍佔46.07%,新生代作品佔35.43%,社會學類和心理學類佔31.30%。統計顯示,同學們對書的類別選擇大致相同,各類經典名著仍然以其“經典”吸引著眾多學生。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考研、計算機、英語四六級等考試類書籍佔到42.83%,名列第三。隨著學業的加重,畢業就業壓力的增強,大學生對專業學習、考級考證類書籍表現出較大的興趣。專業知識仍然是大學生學習的核心。

五:讀書建議

在問到“你對增強我校學習風氣有哪些意見和建議”時,對專業方面所提意見最多。大部分的同學都提出加強師資力量,多開展知識競賽,多開講座等要求,也有個別同學希望可以多與其他高校溝通。

此外,對實踐活動的要求佔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數量的第二位,許多同學都希望開展一些實踐活動。

對圖書館的建議居第三,有半數以上的同學提出圖書館應多購置各類書籍,增開自修室,延長圖書館開放時間等意見。我校在各項制度、設施方面仍有一些不足之處,同學們對學校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提升自身素質的體現。

大學生調查報告3

“亞健康狀態”又被稱為“灰色狀態”,是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而心理亞健康主要是指一種持續的消極的心理狀況,在這種狀況下主體不能對社會作出良好的適應,影響身心潛能的充分發揮。如今,大學生心理亞健康問題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不容忽視的問題。休學,自殺,犯罪等現象屢見不鮮,有心理障礙的人也逐年增加。有報告稱:20世紀80年代中期23.5%的大學生有心理障礙,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來已達到30%。因此,結合當今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以及我們思修課程要求的科學對待人生環境、促進自我身心和諧,我們小組決定將“大學生心理健康”作為我們調查問卷的主題,以真正走進大學生為目的,做了一系列的調查。以下是我們組所做的分析和總結:

此次調查問卷中,我們設定了15個問題。其中第一個第二個問題為基本資訊調查,3—5為對亞健康的初步認識,6—15便為具體深入的問題。在發放的200份問卷中,大一到大三的人數平均且比例相近,調查的範圍圈定在包括地大數理學院、工程學院、經管學院等六個學院以及武大、華農,武漢理工,華科四個學校的部分同學,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與普遍性。

我們根據性別和年級分別進行了分析,大致存在以下問題:

1.有六到七成的同學對心理亞健康不太瞭解,比較瞭解的也只佔了很小一部分。可見心理亞健康的問題對大學生來講還是一個不太熟悉的話題,然而心裡亞健康的問題卻已蔓延在大學生生活中。

2.在調查物件中,普遍存在著焦慮、抑鬱、緊迫壓力等方面的問題。總體來說年級越高,存在的問題越突出。包括情感、學習、就業壓力等,且女生中存在的問題明顯多於男生。

3.有20%—30%的同學存在自我評價不完善的問題。包括對理想與現實的認識不完善、挫折承受力差等現象。在此問題上,大一的同學比較明顯。

4.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存在注意力難集中、記憶力減退以及用腦和運動後易疲勞的症狀。部分同學的睡眠質量處於非健康狀態,容易發怒,且有這些症狀的同學和同學關係一般都不怎麼融洽。

5.調查中,存在問題具有相對集中性和整體性。即如果一個同學存在心理問題,那麼他的很多問題的答案都是亞健康的表現,而且是一個比較嚴重的現象,佔到的比例接近10%。

6.在所有的調查物件中,對心理問題的緩解都沒有尋求心理諮詢這個最有效、最直接的解決方法。大多數同學選擇上網、聽音樂、遊戲等作為宣洩的方式,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心裡的困擾並沒有真正的解決,相反,有些同學沉迷其中、得不償失。

以上六點便是我們小組通過問卷整理後發現的問題。對此,我們經過查詢資料,小組討論,針對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做出了一系列的分析和建議:

造成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的因素多種多樣:

1. 嚴峻的社會形勢及薄弱的社會支援系統。

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在校大學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很多學生還沒有度過新生適應期就憂慮未來的就業問題,出現心理應激狀態,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使很多學生不知該如何投入學習,不知該如何面對興趣與專業的選擇,走入迷茫、悲觀、失落狀態。調查顯示,大學生遇到心理危機時,11%的人主動尋求幫助,84.4%的人很少或偶爾尋求幫助,4%的人從不尋求幫助。很多人從社會支援資源尋求幫助的物件僅集中於家人、朋友、親戚、老師。而專業心理諮詢機構往往不在考慮之列,由於缺少強有力專業的社會支援而造成心理危機隱患。

2.大學生自身的生活方式不健康。

首先,來自於不同家庭的大學生,由家庭步入社會,面臨著不同的問題,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心理上承受著不同的壓力;其次,大學裡學習性質的多元化,會導致部分學生出現適應性心理問題;第三,大學生活的自由與寬鬆,導致無規律生活方式,熬夜、上網、遊戲、泡吧、無規律的飲食起居導致精神渙散,神經衰弱,造成心理亞健康。

3.心理素質的脆弱與個性缺陷

特定階段心理素質的脆弱與個性缺陷是造成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的主要原因。大學階段,伴隨著自我獨立過程中出現的不安感、孤獨感和急躁情緒,人格不完善和心理不成熟的特點,加之情緒不穩定,自制力差,易感情用事,對挫折和失敗缺乏心理準備,承受力差,以及缺乏自我心理保健知識,當他們在生活、學習、人際關係等方面遇到困擾和挫折時,往往陷入焦慮、悲傷、痛苦、抑鬱等不良心理狀態。

4.對自身認識的欠缺

首先,對自身能力沒有一個充分的瞭解。有的同學容易陷入兩個極端:自負與自卑。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可取的。有的同學太過於相信自己的能力,總認為自己的能力很強,而結果常常令人不滿意,同時也會讓自己失望,甚至因此陷入自暴自棄;而另外一些則過分貶低自身能力與價值,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行,從而自己本來能做的很好的最終都沒做好,這樣更加使他自己懷疑自己的能力。其次,對自身感情沒有一個充分的認識,不能正確區分好朋友與男女朋友的之間的區別,從而使其混淆,最終使得自己無形之中增添煩惱。

5.小部分受先天因素、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影響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啟蒙,有些同學便是受到感情冷淡,暴力傾向嚴重的家庭問題的影響,導致長期的壓抑、敏感等心理問題。校園裡存在的各種消極因素也是絕對不容忽視的,消費攀比、校園暴力、管理混亂、人身傷害、人際矛盾、都會使大學生對校園失望,產生心理問題。

心理亞健康狀態導致人們不能保持正常的生活質量和良好的工作狀態,所以我們小組總結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在校大學生本身的性格和情緒方面

1.作為在校大學生,首先應當主動對自己進行調節。要充分了解心理亞健康的問題,心理問題看似無形,卻在當代大學生中蔓延速度很快。努力培養心理保健習慣,經常反觀自己的內心體驗,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養成對待他人和事物的積極情感,在行為過程中體會愉快。

2.在遭遇挫折或失敗的時候,不氣餒、不妥協,採用自勉、鼓勵、警醒等積極自我暗示方法促使自己去採取有效的克服困難的行動,並且保持時刻擁有理性的頭腦,在憤怒、焦躁的情形下,換位思考、理性分析,儘量減少衝動的行為。不要回避困擾自己的問題,包括屬於隱私範圍的認識、事件、情感,主動地尋求專業心理工作人員的幫助,採取有效的行動來克服障礙,解決問題,走出心理亞健康狀態。

二.在校大學生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方面

1.廣泛的興趣愛好,會使人受益無窮,不僅可以修身養性,而且能夠輔助治療一些心理疾病。善待壓力,把壓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學會適度減壓,以保證健康、良好的心境。及時調整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適度勞逸是健康之母,人體生物鐘正常運轉是健康保證,而生物鐘“錯點”便是身體亞健康的開始,繼而一系列的心理問題便會出現。

2.增加戶外體育鍛煉活動,每天保證一定運動量,現代大學生身體鍛鍊的時間越來越少,加強自我運動可以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戒菸限酒:醫學證明,吸菸時人體血管容易發生痙攣,區域性器官血液供應減少,營養素和氧氣供給減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氣和養料供給,抗病能力也就隨之下降,身體不好,導致其他的各種事情都無從談起。

三.社會和學校的影響和引導方面

1. 21世紀的激烈競爭,要求未來人才不僅要掌握現代科學技術,具有較全面的能力,而且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對社會而言,在保障人才供給下,儘量減少對大學生的壓力,讓當代大學生有喘息的時間和機會。社會人應該每個人都從自我做起,共同構建一個和諧社會,儘量把現實和理想的距離縮小。每個大學生應在大學期間,抓住社會所賦予我們的機會,完善自己,充實自己。

2. 現代大學生是社會生活中活躍而敏感的特殊群體,處在生理、心理都經歷著巨大變化的青年時期,這是人生中最不穩定的時期,是身體和心理髮展成熟的關鍵期,也是處於求學、為邁入社會做準備的人生髮展關鍵期。積極關注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的大學生,並探詢有效的途徑幫助其恢復到心理健康狀態,是現代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責任,高校應適時地、恰當的實施一些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措施,做到從實際上幫助大學生。

因此,綜上三個大方面。我們不難發現,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心理亞健康問題,不但需要社會力量的參與,更需要我們親身實踐,只有我們自己才是開啟那扇心靈之門的鑰匙。我們小組在問卷分析、問題形成和解決對策等方面對本次調查問卷——“大學生心理亞健康”做出了分析和總結。

心理亞健康已經是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希望每位同學能夠根據自身情況,合理的為自己制定心理健康計劃,快樂每一天,陽光每一天!

感謝老師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社會實踐的機會,由於問卷的數量有限,調查物件範圍不是很廣,不可避免地造成此次調查的侷限性。今後我們將繼續此話題的調查,為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大學生調查報告4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出外旅遊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這些旅遊群體當中,青年旅遊者是整個旅遊市場的一個重要而又獨立的組成部分。而在青年旅遊者中至少有半數以上是青年學生(主要指大學生),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它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鬆的時間,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這些促成了大學生旅遊熱。因此,青年大學生作為一支旅遊生力軍的地位確實不容忽視。另外,青年大學生自身的旅遊選擇之外,受青年大學生影響而做出的家庭旅遊的選擇,在我國國內旅遊活動中,無疑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包括大學生出遊意向(動機)、出遊地點和時間、出遊態度和偏好、出遊次數、旅遊的方式(包括交通工具、同伴等)、旅遊花費來源、旅遊消費狀況、旅遊資訊渠道來源和學校對大學生旅遊行為的影響等。

大學生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它具有以下幾點旅遊行為的特點:

1. 在旅遊態度及偏好方面,大學生對旅遊持有非常有定的態度。大部分學生都喜歡旅遊,其旅遊的目的主要是休閒散心,自然風景區和民族風情區的偏好值最高。

1大部分學生都喜歡旅遊,其旅遊的目的主要是休閒散心,尋找樂趣,所以選擇的景點主要是自然風景區和民族風情區;

2 .經濟支出方面,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滿足中低端旅遊產品的消費,因為家長的供給依然是大學生收入的主要來源,由於大學生可支配的經濟支出有限,不可能支付得起大酒店高昂的住宿費用,個人小旅店雖然價格便宜,但小旅店經營的不規範和社會環境的複雜,使得大學生在安全方面存在顧慮;

3 .大多數學生出遊時選擇不定時間,不大喜歡受約束,樂意與同學一起遊玩,並且在旅遊的吃、住、行、購物、遊玩中,相當多的學生都選擇樂意把錢用在遊玩上。

4 .目前學校沒有過多重視大學生旅遊,旅行社對大學生缺乏相應的旅遊產品,有著很大的市場空間。

大學生調查報告5

每個實習組可選一至兩個題目,字數下限為參寫人數20xx字。

要求:有一定理論支撐,緊密聯絡實際,附原始調查及訪談資料,實施建議要可行合理,報告格式規範,實習完按時交電子版。

調查報告的成績佔評優總成績的30%,由張老師打分。

選題如下:(也可自行選題,但要注意:選題難度太小,會扣難度分)

閱讀教學類:

1、語感教學對語文教學的意義。

2、學生對語境與詞意的理解、掌握情況:從詞義到詞意,在語篇中的語境義,對語文教學的意義,現狀分析,問卷調查與試卷分析的主客觀差距,案例分析與對策建議。

3、閱讀教學中的語篇教學:共同的話題,合理的句序,語言的銜接和呼應,對語文教學的意義,教學例項與學生學習需要及效果分析,教學建議。

4、常用的表達方式及含義辨析:記敘,描述(描寫),闡釋(說明),論辯(議論),學生能否準確理解含義,如何糾正教學中的偏差。

5、文學文類和文體特徵:學生能否理解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的獨特性,能否掌握敘事話語,抒情話語,該如何教。

6、古典詩詞吟誦:學生能否掌握古典詩詞的格律,節奏,音韻,吟,誦,腔,應該如何教。

7、文章體式與閱讀方法:文章體式,閱讀是文體思維,與體式相應的閱讀方法,現在中學是否運用了與文章體式關聯的閱讀教學方法,如何運用這些方法。

8、中學生語文閱讀學習困境與對策:中學生閱讀存在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個體輔導與課堂教學的實際案例。

寫作教學類:

1、交際語境中寫作:寫作的語境要素如話題、作者、讀者、目的、語言、交際語境等對寫作內容和語言表達的影響,對於學生作文寫作與教師作文教學的指導意義。

2、口語交際的型別及其學習內容是什麼:日常生活中的口語交際,組織中的口語交際,隆重場合的口語交際,口語交際中的傾聽等,教學中如何落實。

3、語文綜合性學習含義及型別:知識性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性的語文綜合性學習,體驗性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在教學中如何試驗,開展及效果。

4、中學生語言學習的特點:中學生寫作狀況,語言表達的三項指標:正確、規範、得體,中學生語言表達問題與對策,案例分析。

5、學生寫作狀態的判斷與即時幫助:寫作行為與寫作過程,寫作過程的現場指導,學生寫作困難及應對方法。

6、寫作過程性評價及方法:寫作過程性評價的原則和方法,作文批改方法及效果,多元評價,案例分析。

7、寫作的過程教學法及其在中學的實驗:什麼是過程寫作教學法,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實際效果及師生反饋,總結與建議。(如選此題,可找張老師要資料)

課堂組織類:

1、閱讀教學中“討論”如何有效組織:例項案例,困境與策略。

2、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踐和反思:案例分析,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及效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3、導學案教學法的利與弊:校方、教師與學生的博弈,三種角度,困境與對策,實際案例,訪談。

4、中學生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理念:學生學習經驗的有效性,能力導向,有效教學的實施,問卷調查,案例分析與實施建議。

5、從靜態的教案到動態的教學:從教案到課堂教學的複雜過程,以案例分析為主,調查研究新教師(實習生)在教案與教學的轉化過程中的困惑、規律及破解方法。

6、語文課堂教學現場調控行為及技能: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與學習經驗的交流,語文教學中“活動”的組織技巧,語文教學中的不良事件的防範及偶發事件的處理,實習生與有經驗教師的差別,案例分析。

7、學情分析的意義和方法:學情的具體化,日常教學中學情分析的方法,根據學生學情確定教學內容,案例分析,訪談,總結與建議。

8、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統計、訪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的變化,從關注“教”轉移到關注“學”,根據學習狀態調整教學方案,案例分析與總結建議。

9、閱讀教學中的學生提問及處理原則:教師提問的型別與層次,鼓勵學生提出高層次的問題,對學生提問的歸類與分析,理論分析與案例分析,課堂統計,總結與建議。

10、教師與家長交往中角色規範:對家長的教育引導,有效溝通策略、案例分析,問卷調查與總結建議。

實習效果類:

1、如何進行專業的聽評課:實習生、新教師及專家教師的差別,專業聽評課的態度與方法,應從什麼角度觀課評教,案例分析。

2、“共同備課”的行動研究:教師團體與實習生團體“共同備課”的差別與利弊,教師與實習生“共同備課”的效果與價值,通過共同備課可否實現改善學科教學知識,分享教學經驗,問卷調查、案例分析與合理建議。

3、免費師範生的實習需要與實際效果,現實與困境。與一般師範實習生的差別,問卷調查,案例分析與合理建議。

大學生調查報告6

國家和社會為了幫助大學生順利地完成學業,特別為大學生設立了國家助學金,對家庭條件拮据的大學生提供助學金。為了更好地瞭解同學們的家庭生活狀況和學習條件,使貧困的學生能夠得到幫助,我係特開展了貧困生調查,深入瞭解同學們的家庭生活狀況。

在這學期開學之初,我係安排各個班級組織各個班的班幹部和學生代表對上學期的貧困生進行了調研。經過一個學期的接觸大家都更近一步地瞭解,又加之貧困生自己的敘述,10級同學推選出了新的貧困生名單,以下是我們系此次調查的主要情況:

一、我係貧困生基本情況

我們系共有貧困生65人,貧困生數量為全系學生的20.06%,系裡被走訪、調查的物件多數認為目前我校貧困生重新認定得到重視。很多貧困生額生活費僅二三百元,經濟的貧困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都造成了嚴重影響。為了節約伙食費有的同學甚至會出現晚上不吃飯的情況。也有一些貧困生同學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利用課餘時間在校外兼職,從而犧牲了一些寶貴的學習時間。本來應該在大學校園裡汲取知識的他們為生活所迫,不得不為生計奔波。

另外,有的貧困生過年也不回家,主要是因為經濟窘迫,為了外出打工掙錢貼補下學期的生活費,同時也省了回家的路費。

貧困還使貧困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併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調查瞭解到,有少部分同學感到很自卑,不願意讓他人知道自己的處境,並不可抑制的拒絕師生的同情,貧困也對近半數貧困生的人際產生影響,使其不願意積極主動的與人交往,生活相當的自閉。

二、調查情況

大多數的貧困生都來自於農村,家庭成員眾多,可謂“上有老,下有小”。額幾個孩子的學費、生活費確實是壓在父母身上的沉重負擔,長年累月的體力勞動也使父母的身體積勞成疾,加上很多家庭也要照顧年邁的老人,老人既沒有勞動能力,有的甚至還有身體疾病需要常年吃藥,沉重的負擔使父母喘不過氣來。幾畝薄田難以維持生計,因此需要大學生自己養活自己,儘快學會自立,也需要

國家和政府的支援和援助。農村計劃生育工作也是一個長期的社會問題,是造成貧困生人數眾多的根本原因。

貧困生的另一大來源地是下崗職工家庭,由於他們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導致兒女的學業難以繼續。沒有固定經濟來源使家庭開銷入不敷出,迫使家庭條件每日愈下。這是下崗問題所造成的另一隱患。

有的貧困生是由於家中有意外,例如車禍、重大疾病等,都是造成學生家庭突然貧困的重要原因。車禍的發生往往與身體的損壞相聯絡,看病需要的住院費、手術費和吃藥費都是一個普通家庭不小的開銷。

三、貧困生的受助情況

與學校同步,我係解決貧困生學費和生活費的主要途徑有三種方法:

(1)獎學金。學校設立了不同數額的獎學金,其中最高1600元,這些獎學金的設立解決了部分同學生活窘迫及學費不足的問題。但是因為不是針對貧困生而設,所以救助效果有限。

(2)勤工助學。我係努力的為貧困生爭取佔用學生時間少、任務輕的崗位給貧困生勤工助學。但是勤工助學的崗位數量遠不能滿足貧困生的需要,很多同學自主到社會兼職。

(3)助學貸款。這是資助貧困生最多的方式,我係大部分貧困生都申請了助學貸款,並且獲得貸款的比例很高。這為很多貧困生解決了燃眉之急。

(4)助學金。助學金是為貧困生設立的,為他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一些經濟上的補貼。另外還有一些社會好心人士向學校提供捐助,解決了一些特困生的生活問題。

四、解決大學生貧困狀況的建議

(1)儘可能多的為貧困生提供崗位

目前學校的勤工助學崗位是遠不能滿足貧困生需求的。為了幫助貧困生解決日常生活費,學校應儘可能的將輕鬆的不耽誤學習得崗位留給學生,讓他們補貼生活費的同時也鍛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

(2)藉助社會力量,建立各種貧困生基金

學校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我們也要充分的利用社會的力量獲得援助。除了已有的助學貸款,希望政府和社會能建立各類規範的貧困生基金會用於解決貧

困生的問題。

總之,我係會通過不斷的努力,把解決貧困生生活和學習問題落到實處,更近一步的促進校園生活的和諧發展。

大學生調查報告7

摘要:近年來,大學生自殺事件頻頻發生,這一現象引起了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多數苦讀三年的高中生而言,步入大學校門無疑是一件喜事。而隨著大學生活的開始,每個人都面臨著一個嶄新的環境,心態也會因此有所改變。大學正處於青春期,青春期是生長髮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髮展的重大轉折期,這一時期的大學生們往往在各種互相矛盾的心理狀態中掙扎,如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自制性和衝動性的矛盾、渴求感與壓抑感的矛盾等等。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尤其值得關注。

關鍵詞:大學生大學生活矛盾心理健康

一、主題簡介

我們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這一話題為主題,利用網路、實地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對我們身邊的同學進行了心理健康調查。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面對著嶄新的生活,無論是在生活上、學習上還是情感上,很多人都曾有過一段迷茫的時期。而近年來,關於大學生心理問題引發的悲劇報道也日益增多,所以我們希望通過對同齡人的調查,總結出大家目前存在的一些普遍問題,提出寶貴的意見,向身邊的同學宣傳關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幫助身邊的同學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健康快樂地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涯,併為將來步入社會做好準備。

二、活動日程

1. 7月1-9日:準備階段

組員集中,分配任務,內部交流,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相關資料,談論自己對大學生心理狀況的看法,提出問題,製作調查問卷。

校內調查:(1)口頭詢問,在宿舍、班級、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作為初步參考資料。(2)問卷調查,在校園內隨機派發問卷進行調查。

校外調查:將問卷以郵件的形式傳送給其他大學的同學進行問卷調查。

在揚州大學農學院進行實地調查,分小組行動並且討論調查情況。

4. 8月24-25日:諮詢階段

將通過調查總結出的大學生主要面臨的心理問題諮詢相關的老師,聽取他們的意見,並進行資訊彙總。

5. 8月26-28日:總結匯報階段

小組成員一起討論整理材料,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後以書面報告形式進行總結。

三、調查情況

1.調查背景

近年來,關於大學生由於心理健康問題而引發的負面報道越來越多,這一現象引起了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結合到我們的實際大學生活,我們也確實面臨著學習壓力、嚴峻的就業壓力還有複雜的感情問題。

2.調查目的

我們想通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從中尋找出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一些比較普遍的心理困難,向大家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為大家提出一些適當有效的生活學習以及情感建議,幫助大家克服那些出現在我們多姿多彩大學生活中的小阻礙,為我們的健康成長提供動力與信心。

3.調查物件

本校的同學和江蘇省其他各高校的一些大學生。

4.調查方法或工具

主要是問卷調查,通過網路以及實地調查兩個方面進行實施。

5.資料分析或問題與現狀分析

心理健康調查問卷問題分析

(1)您認為您目前所在的大學與高中的整體氛圍相差很大嗎?

a.特別大b.很大c.差不多d.無差別

分析:12%的同學認為相差的氛圍特別大,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48%的同學認為相差很大,主要實在學習氛圍和生活習慣上,大學的學習相對輕鬆而且老師也不會總是督促學習,大學都是住宿生活而很多人都是到了大學才離開家開始住在學校,這一方面很多人表示一開始真的很不習慣。40%的同學認為差不多,雖然大學與高中相比是一個嶄新的環境,但他們表示自己很快就適應了這樣的生活。0%的同學認為無差別。

(2)您對目前的大學生活適應狀況如何?

a.很好b.還可以c.較差d.差

分析:調查顯示15%的同學認為對大學生活狀況適應狀況很好,而25%的同學對大學生活適應狀況感覺較差,絕大部分的同學樂觀的認為適應狀況還可以。這說明大部分同學(60%)生活態度非常樂觀他們懂得調節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然而小部分同學則值得注意,他們對生活中的事情處理的不是很樂觀,由於他們思想太重,壓力太大,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幫助和鼓勵。

(3)您認為壓力在您的學習生活中對你的影響怎樣?

a.正面影響,學習的動力b.沒影響c.有點影響,影響情緒d.負面影響,無心學習

分析:有58%的同學認為壓力是一種正面影響是他們學習的動力,這表明這些同學面對壓力是有著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他們化壓力為動力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32%的同學認為有點影響,但並不嚴重,這樣說明他們也能夠逐漸地找到處理壓力的方法而不是受挫沮喪,10%的同學認為壓力是負面影響,會導致他們無心學習,這說明他們的心理素質還不是很好。

(4)當您出現學習效率底下的情況時,您會覺得心煩氣躁嗎?

a.經常會b.偶爾會c.很少會d.不會

分析:調查表明有63%的同學認為偶爾會,20%的同學認為很少會,7%的同學認為不會,這表明絕大多數同學能夠樂觀地處理自己的學習問題,有著良好的心理素質,而10%的同學表示他們經常會覺得心煩氣躁,他們需要加強鍛鍊。

(5)您認為宿舍是否有利於您的學習?

a.非常有利b.比較有利c.一般d.比較不利e.非常不利

分析:從調查中發現沒有同學認為宿舍非常有利於他們的學習,25%的同學認為比較有利,32%的同學認為一般,而38%的同學認為比較不利,5%的同學認為非常不利。這說明大多數同學還是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的,但宿舍的學習氛圍不是很好,所以大多數同學表示他們還是傾向於去圖書館或者自習室學習。

(6)您是否對學校或者教學質量產生過不滿心理?

a.經常有.b.偶爾有c.很少有d.沒有e.未考慮過

分析:調查發現15%的同學經常有不滿心理,說明他們時常在思考自己,反省自己,但又從未去試圖改變現狀,改變自己,有50%的同學偶爾會產生不滿心理,說明大多數同學是樂觀的,只是學習任務和不幸偶爾讓他們心煩,只有20%的同學很少會出現不滿心理,13%的同學從未不滿,5%同學從未考慮過這一問題,這說明他們的心理素質非常好。

(7)您與同學相處的狀況是否讓你感到壓力?

a.經常會b.偶爾會c.根本不會

分析:從調查中發現有12%的同學經常會有壓力,說明他們非常重視同學之間的友誼,但出於某些客觀原因使他們對自己的友誼表示不滿,有60%的同學偶爾會存在壓力,這說明他們的交際能力和心理素質是很好的,而28%的同學則認為根本不存在,說明他們在交際上都是很樂觀,總體來說同學們的交際交友都沒有什麼大的障礙。

(8)遇到壓力你會最先向誰求助?

a.家人b.知心朋友c.專業人士

分析:據調查有42%的同學遇到困難會找家長,說明他們的依賴心理還是很強的,缺乏獨立思考生活的能力,有58%的同學認為找知心朋友更好,這類同學適應性比較強,自我生活能力比較強,他們不想讓父母擔心最先想到的是知心朋友。

(9)您贊成大學生談戀愛嗎?

a.贊成b.不贊成c.有時好就可以談了d.完全沒有必要

分析:有33%的同學贊成談戀愛,他們覺得不管以後能不能走在一起,都會給自己留下美好的回憶,62%的同學認為有時好就可以談了,這說明這部分同學會根據自身的條件狀況來決定談與不談,而5%的同學認為大學生的任務仍然是學習,應該把學習放在首位,而且大學生的經濟來源都是父母,談戀愛需要花費,也會浪費學習的時間,影響學習。

(10)您失戀後會傷心嗎?

a.不會b.會c.看情況d.無所謂或一點都不傷心

分析:對大學生失戀問題,13%的同學不會,5%的同學認為無所謂或一點不傷心,談戀愛只是在找異性朋友,失戀也許是對方的不足,或者是自己的缺點,而42%的同學認為會傷心,畢竟雙方都是真心的最後如果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能在一起還是很難過的,40%的同學認為要看情況。

從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1.心理素質方面,具體表現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自信心,依賴性強等。在困難與挫折面前,很容易束手無策、茫然,面對學習生活中的種種壓力,不能調整好心態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他們。

2.人際關係方面,衝動、不能平靜地考慮問題是許多大學生的共同問題,缺乏溝通,不能融洽地與同學相處也是一部分同學的困難所在。

3.情感方面,當面對學習生活中的一些挫折時,許多同學都會出現不良情緒,有些人能夠正確地對待它們,而有些人卻會因此造成人生的悲劇。同樣在大學生最敏感也最普遍的戀愛問題中,有些同學可能無法面對失戀最終自我墮落。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髮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於心理髮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衝突矛盾時有發生。

1.客觀原因

1)學習的任務、內容、方法發生了變化。大學更加強調獨立自學、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像中學有老師天天輔導,日日跟隨。

2)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進入大學,宿舍成為主要的生活區,生活需要自理,對於那些沒有寄宿經歷和依賴父母的同學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

3)人際關係較中學時代要複雜。跨進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五湖四海,大家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語言、習俗等,形成了陌生的交流環境。

4)對待社會工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大學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我管理,除了學習之外,還需要參加一些社會工作來鍛鍊自己的能力,有些同學面對這些倍感壓力。

2.主觀原因

1)盲目自滿與自我陶醉。考上大學之後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懈怠了下來,一方面大學裡沒有了中學裡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許多同學自認為中學裡自己是個佼佼者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卻不知大學裡的人才比比皆是。

2)失望與失寵感。很多同學都覺得目前的大學與自己理想中的大學相差甚遠,因此產生了失落感,同時在大學裡一下子不再是家庭與老師的重點保護物件也不免覺得有些失寵。

3)畏首畏尾。面對嶄新的環境以及激烈的競爭,很多同學此時卻失去了信心,他們不敢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華,久而久之還會產生自卑心理,這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6.解決方法

(一)開展相關心理講座,設立心理諮詢室

校方應充分發揮作用,積極引導同學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心理問題的出現很可能是由於同學們對自我和社會的認知不夠,心理教育一方面可以向學生灌輸正確的觀念,另一方面也可以糾正大家過去的錯誤觀念,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走出心理陰影,沐浴陽光。

(二)積極參加活動,保持良好心態

多數同學認為自己並不快樂,其實快樂隱藏在生活中的許多角落裡。保持良好的心態,首先需要相信:快樂是自己尋找的。自我暗示也是一種有效方法。時刻相信自己是快樂的,就能在無意中將陰霾無限縮小直至消失。積極的參加社會活動,能夠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將自己的不快樂與快樂都學會與身邊的人分享,困難時尋求朋友的幫助,失落時尋求朋友的安慰,在這樣的氛圍中自己也體會到了助人為樂的快樂,進而形成樂觀的生活態度。

(三)降低壓力,促進良性競爭

現代的大學生雖然還沒有步入社會,但是沉重的壓力卻已經在他們身邊蔓延開來,就業壓力,各種各樣的競爭壓力,來自父母老師的壓力等等,這麼多的壓力往往壓得許多人透不過氣來。因此,一方面學生應學會自我調整,學會怎樣把這種激烈的競爭環境轉化為源源不斷的動力,另一方面,學校與家庭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與鼓勵,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壓力。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過多的壓力壓垮學生,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四、結語

大學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個滿載夢想與希望的園地,大學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在這裡我們不斷積累,在這裡我們不斷成長,在這裡我們不斷感悟,所以我們應當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正視一切困難,堅定自己的決心與信心,只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才能讓我們更好地感受大學生活的美好,感受大學生活的多姿多彩,為自己的未來插上飛翔的翅膀。

在這次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的社會實踐中,我們受益頗多,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是這十天裡的經歷卻是一分寶貴的財富。

十天裡鍛鍊的是我們的能力。在實地問卷調查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小困難,例如遇到有些同學的不配合,成員之間的意見分歧等等,但是我們都認真耐心地去解決這些小困難。我們總是帶著誠懇的微笑去與每一位接受我們調查的同學進行交流,我們總是心平氣和地進行小組討論,我們總是積極地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去。這十天我深刻地意識到與人交流溝通的重要性,溝通是人與人和睦相處的重要平臺,溝通也是人與人之間互相瞭解的重要工具,溝通更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磨合的潤滑劑。與朋友的溝通,與陌生人的溝通,與老師的溝通,面對不同的物件,需要的是不同的溝通方式,但無論怎麼樣,真誠的心平靜的態度都是或不可缺的金鑰匙。這十天我也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力量,團隊合作不僅僅體現在學校體現在班級裡,它還是我們步入社會的一個重要考驗。作為小組的小組長,我擔負著使組員默契配合的重要責任,團隊裡既要體現團隊合作的精神,也要發揮每一位組員的能力。

十天裡幫助我們樹立了積極樂觀的態度。參加問卷調查的同學都是我們身邊的同齡人,對於近年來頻繁發生的由於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的悲劇我們也深有感觸,自殺、傷害他人這些原本不該出現在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裡的事,只因為同學們的一念之差而釀成了千年之恨。通過我們自己的實踐調查,大家對身邊的朋友同學以及自己都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充分認識到了擁有健康的心態,快樂的心靈對於自我生活學習的重要性。

大學生調查報告8

婚戀觀是人們價值觀在戀愛、婚姻問題上的體現,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我國的迅速發展和西方婚戀觀傳入我國,人們的婚戀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作為接受新思想最前沿的大學生的婚戀觀又是如何?我們希望通過調查的方式,進一步瞭解當代在校大學生的婚戀觀,探索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的多元價值判定標準和特點。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的形式,物件包括大一至大四的學生,其中男生佔58.10%,女生佔41.90%。問卷主要涉及到戀愛觀、性觀念、婚姻觀三個方面。

一、戀愛觀

調查顯示,有47.14%正在戀愛中,9.53%是非凡期待談戀愛的,其餘43.33%的大學生表示隨緣或者步入社會以後甚至還有人沒想過。由此可,社會認為在校大學生談戀愛是普遍現象並不十分準確。

調查結果顯示,51.43%認為戀愛沒有好處也沒有壞處,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跟吃飯睡覺差不多;4.67%認為是有好處的,其中有29.52%只是想他鄉找個異性陪伴和照顧自己而已,而15.24%的人則希望能在大學裡找到終生伴侶;3.81%的認為戀愛會影響學習之類的壞處。而在戀愛與學習之間,56.19%認為這裡邊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有好也有可能壞:22.86%認為可以促進學習;4.76%認為肯定要影響學習;16.19%認為沒有必然的聯絡。

戀愛是否有好處,是否會影響學習,主要取決於你自己。把學習與戀愛相結合,吸取對方的優點,相互監督,促進學習,更好的完善自己,戀愛則會給我們帶來好處。相反,我們沉迷於戀愛中,只顧著二人世界,荒廢學業,那麼戀愛必定是有壞處的。戀愛本身並無好壞,善假於物者,於其有利,不善假於物者,於其有弊。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當理性的去對待戀愛。大學的我們思維已成熟,對於戀愛有了自己的看法。64.76%都是不輕易愛一個人的;23.81%認為一生只愛一個,被這樣的人愛是很幸福的,愛上這樣的人是很痛苦的;8.75%認為可以同時愛多人,也有2.86%的認為愛情是虛偽的。那麼我們理想的戀愛觀是什麼,是電視電影中的浪漫愛情還是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或者是像父母之間一樣穩定的感情,還是其它。調查結果顯示,38.10%的希望感情是穩定的,但也有21.90%的是屬於浪漫型的,13.33%的認為愛情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每個人都有屬於對愛情的嚮往,理想中的感情各式各樣,除了那三種外,其餘的佔26.67%。

在感情追逐中,每個人都希望尋到志同道合之人。調查顯示,如今的大學生在選擇男/女朋友時更加註重性格、責任心和興趣愛好,選擇這些因素的比例分別佔到了80.00%、63.81%和58.10%,而過去人們非常重視的家庭背景和經濟條件只佔了20.00%和14.29%,這充分說明當代大學生的婚戀觀與傳統婚戀觀還是有著很大的差異。但當我們遇到這樣的人時,態度還是有點保守,會大膽主動追求的只佔了23.81%,而39.05%表示會有所暗示,19.05%的則會覺得不好意思,靜觀對方態度,這又傳承了中國古典婚戀觀。

一份感情重在維持,信賴是感情的前提,坦誠與尊重是感情的基礎,寬容是感情的持續,它們分別佔60.90%、50.84%、48.57%、42.86%。當我們小心翼翼維護的感情破碎時怎麼辦,是理性的去面對生活,亦或是糾纏不休的去挽回行為?64.76%選擇理性,生活是美好的,不能讓失戀妨礙我們正常的學習、工作,沒有誰離不了誰。生活中,不是人人都能理性的看待事情的,當我們只沉靜於過去的美好,不去面對現實,不去考慮將來,那就會往死衚衕鑽,所以在面對失戀時亦有0.95%的人選取擇了糾纏不休甚至於報復。對於這樣的形為,作為一個旁觀者沒有權利來批判你的不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你到底把它看的有多重。我們只是請你再這樣做這前的一秒想下,他(她)沒出現在你生命中時,是否也有快樂時光。

當今網戀已成為潮流,那麼做為一個作為接受新思想最前沿的大學生對待網戀又有怎樣的觀點。57.14%的認為網路是虛擬的,在網路上戀愛時見仁見智,在於個人的心態與處理態度。網戀的有60.95%,但見過面的併成功的少之又少,只有2.86%。

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是錢,戀愛亦如此,戀愛消費用在了什麼地方,一個月的消費又是多少。據調查顯示,一般認為是吃飯,其比佔44.76%,而一個月的戀愛經費則在100-300之間的居多,佔52.38%。作為一個大學生,消費來源大都有來自父母,那麼戀愛了你是否會告訴你父母。大多數的是據情況而定,有33.33%的選取擇,坦誠想見,沒必要隱瞞,7.62%的則害怕家長阻攔而選擇隱瞞。那麼當父母真正反對時,你會如何?戀愛的魔力是強大的,在戀愛面前,63.81%的選擇了戀愛,其中41.91%的要求父母去接受,21.90%的對父母意見置之不理,只有36.19%的選擇聽從父母。

當我們的感情得不到父母的肯定時,我們應當聽父母說說他們反對的理由,認真的去考慮是否正確,如果父母說的得有理確實不適合,則可以分手,如果你認為父母考慮的可以解決那你就據理力爭,向父母分析適合在一起的理由。

二、性觀念

性觀念是一個打破傳統比較開放的問題,但也是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對待公共場所親密時行為39.05%的認為不合適,23.81%的認為很正常,有8.57%有認為這是十分不文明的行為,其它的則抱列無所謂的態度。對待別人在公共場所親密只有8.57%的認為十分不文明,那麼對戀人婚前性行為是否也一樣接受,真正無所謂的只有23.81%,其餘的或多或少有些介意甚至是不接受。

不管社會如何發展,西方性教育在中國如何蔓延,我們都不要在誘惑面前迷失方向。也不管末來的另一半是否會在乎你婚前有過性行為,我們都應當潔身自好,對自己及他人負責,不要應年少而輕狂,沒有人會為我們的過去買單。

戀愛是婚姻的前湊,那生兒育女是婚姻的經程之一,那麼在沒有婚姻保障的前提下,是否能接受一個小生命的'到來。調查結果顯示,21.90%是無法接受末婚生子的,35.24%對自己本身這樣是不接受的,但對於他人是可以的,也有11.43%是可以接受的,其它的則是無所謂的態度。

作為成年人應當有擔當,末婚是否生子,應當考慮的是我們是否能夠承擔起作父母的責任,是否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是否能讓他(她)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

三、婚姻觀

新《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不禁止大學生結婚,但是,調查發現,41.90%的大學生表示反對在校結婚,這說明了雖然教育部賦予了大學生在校期間可以結婚的權利,但大學生是否行使這一權利是另外一回事。也有一部分表示不反對大學生在校結婚,佔了16.19%的比例,而其餘的則表示無所謂。在大學裡的戀情有可能走向婚姻嗎?調查結果顯示58.10%認為有可能,只要雙方真心相愛,結婚也是很正常的,31.43%的沒有明確的看法,表示說不清,10.48%的認為大學階級的愛情非常幼稚,很難走向婚姻。是否能走向婚姻取決於你怎樣看待戀愛與婚姻的關係,61.90%的認為戀愛不一定結婚,愛過既可,這樣的戀情很走向婚姻:35.24%的認為戀愛應以結婚為前提,這樣的感情才能走向禮堂;2。8%的認為戀愛只是遊戲,這樣的人遊戲的是自己的人生,蹉跎的是自己的歲月,註定的是自己的失敗。隨著西方婚戀觀的傳入,打破了傳統的結婚方式,31.43%的不再在乎儀式,而傳統型的只有23.81%的比列,其餘的則有不同的方式,有西式婚禮,有旅遊結婚的,有PARTY結婚的等等。西方觀不僅僅在結婚方式上有很大的影響,在家庭模式上亦如此。中國傳統不孝有三,無後為最大。現如今有10.48%的選擇丁克家庭(Double income no kids),由此可見西方婚戀觀的傳入對中國的影響之大。

四、對策和建議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社會大環境,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小環境。社會是個大環境,無時無刻不對學生產生影響。而當代大學生具有正值青春,站在思想前沿,接受新生事物較快,思想活躍,渴望友誼、交往,同時社會閱歷淺,從學校到學校的生活使他們的心理素質比較脆弱,在鑑別能力上不夠成熟等特點。因而在高校的婚戀觀教育中,要圍繞社會上婚戀問題的熱點和焦點,有針對性的進行主題教育和專題教育,幫助學生分析、理解和認識社會現實問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問題和社會大環境中存在的消極現象,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和人生價值觀。同時,積極營造校園小環境,包括校園環境美化、淨化,文明行為習慣養成,為大學生的成長創造良好氛圍和環境。

目前,大學生婚戀觀的主流是積極的,但也必須看到有一批大學生的婚戀觀仍處在模糊地帶對此,不能粗暴地用“對”和“錯”加以區分如果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引導得當,這批婚戀觀較為模糊的大學生群體將能夠融入主流。

大學生調查報告9

一、專案背景

此次調研是針對宿州市酒店基本概況的研究與關注,宿州學院社會科學與管理工程系的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對酒店實際情況的瞭解、基本調查能力與溝通能力的培養而展開的。通過全面、系統的市場調研,對宿州市酒店的基本概況、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全面的瞭解,從而為我係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與研究提供基本的市場資料和基本認知,為鍛鍊瞭解酒店的實際情況和鍛鍊市場調查能力、人際溝通與交往能力提供機會,老師對酒店實際情況的瞭解和組織協調能力的鍛鍊、探索新的輔助教學的方法。基於以上幾點我們組織和設計了這次宿州市酒店基本概況的抽樣問卷調查和訪談活動。

二、研究目標

本次市場調研的目的主要是解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瞭解和研究宿州市酒店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掌握第一手的酒店實務和基本概況。

2、瞭解宿州市酒店業的經營者和主管人員對宿州市酒店業的看法和對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的基本要求和期望。

3、鍛鍊學生市場調查與研究的基本能力、技巧,人際溝通與交往的基本能力。

4、與宿州市酒店餐飲協會取得聯絡與合作共同做這次的市場調查,加強與專業組織的聯絡與合作,為地方非政府組織和酒店提供基本的市場狀況參考。

三、研究思路說明

此次的宿州市酒店基本概況調查主要採用入店式抽樣問卷調查(酒店主要負責人的調查)和對宿州市酒店餐飲協會的相關專家的訪談兩部分來進行,主要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

一是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宿州市酒店的基本情況,瞭解酒店的基礎設施、裝置、基本服務、主要服務理念和企業文化及其市場營銷策略,並分析其成敗原因,從而全面掌握宿州市酒店的概況;

二是通過結構式訪談了解宿州市酒店餐飲協會的專家和管理人員對本市酒店的各基本方面的看法與研究;

三是通過對問卷調查資料資料和結構式訪談的文字資料的分析,形成此次調查研究的調查報告和研究報告,為我係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與研究提供基本的資料,為行業協會和酒店提供決策支援的基礎資訊。

四、研究內容及方法設計

(一)宿州市酒店概況問卷調查

1、調查方法:採取抽樣的結構問卷調查入店(酒店)面對面訪問

2、調查區域:宿州市東西向的汴河路、勝利路、澮水路、三八路,南北向的淮海路、宿懷路、西昌路、宿固路等(包括相鄰的小巷100米以內的酒店店)

3、調查物件:

(1) 符合我們這次酒店概況調查常規過濾條件

(2) 在上述各指定路段區域的酒店(不包括社會餐飲企業)

(3) 屬於經濟型的酒店的門面必須在三間以上的,客房在20間以上的。

(4) 不包括家庭旅館和一般的旅舍。

4、樣本容量:60家酒店

酒店樣本量的確定屬隨機抽樣,我們對此進行分析,在限定的誤差範圍內,使樣本成本達到最小,是我們選擇樣本量的標準,具體依據如下:

正式調查樣本店為40家;試訪樣本店:2家;擴大樣本店:18家;

得出樣本量應為60家

5、抽樣方法和樣本分佈:

以各條街道的酒店數量比例在各條街道上分配樣本

汴河路抽樣數:8家;勝利路抽樣數:6家;淮海路抽樣數:7家;澮水路抽樣數:3家;三八路抽樣數:6家;宿懷路抽樣數:5家;西昌路抽樣數:3家;宿固路抽樣數:2家;

擴大樣本店:18家,主要集中在汴河路、淮海路和勝利路上,進行補充。

7、調查問卷基本內容(調查問卷設計提綱)

(1)酒店的基本情況,包括酒店的發展歷史、型別、經營性質、管理模式、員工與管理者基本情況、總體運營情況等;

(2)客房部分,包括基本的設施、裝置、基本服務、服務標準與規範、基本經營情況等;

(3)餐飲部分,包括基本的設施、裝置、基本的產品與服務、產品與服務的標準與規範、基本經營情況等;

(4)商務服務部分,包括酒店的商務設施、裝置、基本服務、服務標準與規範、基本經營情況等;

(5)娛樂康健部分,包括基本的設施、裝置、基本服務、服務標準與規範、基本經營情況等;

(6)酒店的其他情況,包括員工的培訓、人力資源的基本管理、相應級別的其他功能設施、市場營銷等;

(二)宿州市酒店餐飲協會專家和代表性酒店的負責人的訪談提綱

1、訪談的人數:共8人,其中協會2人、酒店主要管理者6人。

2、座談人員條件:是各自單位的決策人或主要參與決策者和管理者

3、主要訪談內容:

(1)對目前宿州市酒店狀況的基本看法

(2)對當前宿州市酒店市場的基本狀況的看法

(3)對宿州市競爭對手酒店的基本看法

(4)對我們的學生有什麼樣的期望

(5)對我們這次調查的意見和建議

(6)訪談物件的個人社會背景:性別、年齡、學歷、所學專業、收入、現居住地、職務、職業生涯的發展歷程、對自己職業和工作的評價等。

五、研究質量控制重點和措施

1、總體控制

(1)保證調查組成員調查與訪談基本能力、人際溝通應注意的問題,進行調查前基本培訓;

(2)所有調查工具和操作檔案與調查物件深入討論,

(3)調查工具(調查問卷、訪談提綱)經過試調查、試訪,修正,保證要領的一致性

(4)保證入店調查與訪問樣本的真實性,並由酒店管理專業老師對實地規範操作進行監督,並參與訪談。

(5)做到抽樣複核比例30%,有效複核率80%,複核一致率70%,複核合格率80%

2、分階段調查質量控制點

(1)計劃階段:杜絕調查計劃不周密及調查專案不繫統,必須特別注意專業人才的專業水準及組織;

(2)調查實施階段:調查員必須嚴格訓練,不得違背抽樣原則;樣本調換率必須加以控制,記錄要注意準確性;

(3)統計分析階段:處理資料的軟硬體必須達標,專案需正確分類編碼;登入資料誤差達到零;

3、質量控制的技術手段

(1)調查員試訪制度:正式訪問前進行實地試訪,有效降低遺漏專案及單位的發生機會;

(2)問卷質量控制:在問卷中增加邏輯檢查和調查員必須到現場才能回答的問題數量,檢查問卷真實度,並由老師督導實地回訪或電話的形式核實。

(3)統計質量的控制:用檢驗平衡法等控制錄入環節的誤差。

4、資料處理方法及工具

(1)二手資料,來自酒店和行業協會的基本資料,作為問卷調查和訪談的重要補充,作為定性與定量分析的資料之一;

(2)一手資料通過SPSS軟體錄入計算機,進行描述性統計與交叉分析。必要時採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資料處理工作。具體有以下幾方面的統計分析:

①對卷面進行一般性描述分析

②對不同酒店型別進行變數分析

③對訪談資料進行定性與理論分析

六、研究專案執行進度

專案執行過程預計90天(包括星期六、日和其它節假日在內)

1、計劃階段共25天,從11月6日至12月3日:其中調查工具、問卷、訪談提綱、抽樣、學生調查員的培訓和聯絡宿州市酒店餐飲協會等準備工作;

2、調查訪問階段共14天,從12月4日至12月15日(兩個雙休日):包括入店酒店概況的問卷調查(學生,老師督導)和協會專家的訪談(老師與學生);

3、資料處理階段約14天,從12月16日至12月30日,對訪談資料進行整理和處理,對問卷調查資料進行錄入、處理;

4、分析研究階段共37天,從20xx年1月1日至2月7日(如果春節沒有時間處理,研究和調查報告需第二學期開始出來)。對問卷調查資料進行分析與研究,對訪談資料進行理論分析,初步形成調查報告和研究報告。

1、組織,

(1)參加此次調查的老師包括武永成、宋徽、李敏和徐敬亮老師,武永成作為總協調人;

(2)四人均為問卷調查的現場督導和協調人員,一個人負責一條街道的入店調查;每人負責訪問2名酒店或協會負責人;

(3)調查員培訓,由我們幾個共同進行。

(4)學生本著自願原則參與,凡是不能通過調查培訓的學生不允許參加,以免影響調查的組織和質量問題,以及做其他與調查無關的事情。

2、安全,

(1)全部調查過程,由班級幹部負責把學生統一到達指定的地點集合,然後按照預定方案入店調查,每天調查結束後集合,直到坐上公交車回校;

(2)培訓和組織突出安全的教育;

(3)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安全事件的發生。

大學生調查報告10

xx年,大學聯考,大學!!!教育部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一個都不能少!”國家助學貸款為農村學生提供了通向大學之門的綠色通道,每年6000的助學貸款讓孩子們欣喜若狂。然而,xx年,一些大學相繼將學費提升了20%,學費上漲到5000每年,加上住校費生活費學雜費,6000塊顯然是不夠的。我曾目睹開學時一對來自農村的父子在一堆毛票前數了又數,眉頭快擰出了水。對沒有固定收入的農民來說,每月兩百多塊的生活費(最低估算)絕不是小數目。賣雞蛋也要賣五百多個,這需要17只以上的母雞每天下一隻蛋,當然,沒有一隻雞能保證它每天都下蛋。據統計結果,05級新生中農村學生到2月14號離校為止,他的花費在8200~~9200元。一家四口不吃不喝也要攢上兩年半……

利用此次寒假時間,通過我在幾處地方收集到的資料和對一些家庭的走訪,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寫出了這篇實踐報告。目的之一就是提醒那些沉溺於網路或者花前月下荒廢學業甚至自暴自棄的農村同學,希望重新找回自己,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父母,對得起灑在黃土黑地上的每一滴汗水。

寫這篇報告的初衷是我們們學院一位農村同學因為失戀離家出走最終客死他鄉,令人悲痛之餘更令人氣憤,他一個人也對不起!(集的資料僅限於四川成都、綿陽以及周邊地區)

後記:令人振奮的是xx年教育部出臺了一套農村學生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全免的新舉措,農村家庭的負擔將得到進一步減輕。

大學生調查報告11

調查時間:20xx年6月14日

調查地點:xxx職業技術學院

調查物件:在校大學生調查內容:關於在校大學生的兼職情況,以及其中所反應出來的問題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一、目的:大學生的空閒時間很多,但是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又要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而兼職是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對此,為了瞭解大學生對兼職的看法以及選擇兼職工作的型別等,我們開展了此次調查活動。

 二、資料統計1.46%的同學對做兼職持良好、贊成的態度,並且66%的人都有兼職的經歷,這些同學做兼職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能力,積累社會經驗,當然,也有22%的是為了賺點生活費,減輕父母的負擔,這22%的同學中,月生活費在300-600元左右佔大多數。2.40%的同學認為兼職會影響學習,40%的同學認為合理安排就不會影響學習,而48%的同學會在寒暑假做兼職。3.92%的同學選擇兼職工作的型別是派發傳單、做促銷和禮儀。極少數同學則會選擇模特兒和家教等兼職工作,80%的同學獲得兼職資訊主要是通過熟人介紹和兼職中介推薦。

三、資料分析

1.絕大部分同學對兼職持贊成態度,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能力和積累社會經驗,而是由於家庭經濟原因而選擇做兼職的同學卻很少。

2.有一部份的同學認為做兼職會影響學習,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得次失彼,所以建議同學們最好在寒暑假等長假時期做兼職。

3.既然做兼職的目的是為了積累經驗,那就要選擇能鍛鍊自己能力的兼職型別,如果是經管系的,可更多地考慮促銷方面的工作,學習旅遊管理的,可選擇促銷、禮儀和餐飲等多種工作,與此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警覺性,小心兼職騙局。四、心得體會大學生可適當地、適時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兼職工作,這樣可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豐富大學生活,提高自身能力,但也要正確看待和對待兼職,要有選擇性,不能有“錢”就做,這是極度錯誤的一個觀點。最後提醒大家一句:作為學生的我們,一切還是應該以學業為重。

大學生調查報告12

大學生創業網上調查歷時一個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樣本。其中約四分之三為男性,女性受訪者僅佔25.1%;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為63%;18歲以下有17%的受訪者。廣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訪人數的前三位,比例為15.8%、10.2%、9.7%。43.9%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學歷受訪者佔41%;碩士也到了近3%。整個受訪者中,在讀學生與應屆生相加比高達59%,一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17.2%的比例。

創業深入學子心

調查報告的首題為:你是否有創業的衝動?所謂衝動,便是一剎那,一瞬間的感性認識。無須具備條件,也無須考慮結果與後果。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4%的大學生選擇了沒有一項,而在其餘96.4%有衝動的學生中,有近7%的學生有衝動並已著手開始了創業。絕對的佔有率告訴我們,創業概念已在大學生的心裡普及。

創業目的多樣化

求學,做事總應有個原因與目的,方能選擇方法去達到,去實現。創業只是手段,背後的原因、目的則各不相同。有35.9%的學生認為創業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這比積累財富與經驗的選項高出7.6個百分點。可見,財富與價值之間,大學生們並不一味青睞後者。更有趣的是,在傳統的自身價值、財富、經驗、之外,調查還發現,有18%的學生選擇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多達9%的學生創業只是單純的不為別人打工。喜好與個性漸漸成為了創業的原動力,但也表明了大學生對於就業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學生覺得創業不識為就業的一條出路,顯然這部分學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艱難和創業帶來的好處,未能正確看待就業與創業的關係。

不過,學生對創業目的很明確,但對創業本身的預期卻顯得含糊不清。在您對創業的預期調查選項中,有近一半的學生表示只作過渡打算,沒有明確預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學生,雖然也有50%多,但相信其中絕大部分學生仍不透徹明瞭上市的過程及意義,更多的只是一種希望或奢望。

最佳時機與最適合行業

可能是出於理論加實踐更合理的因素,80%的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工作幾年後是創業的最佳時機,13%的學生則認為在校創業是最適合的選擇。當被問及哪類行業最適合大學生創業,服務業脫穎而出,佔到31.7%,快速消費品和批發零售業跟隨其後,分別達到23.5%、22%。而被事實證明,能獲取最大利潤之一的IT業卻只有21%的學生選擇。

雖然兩個最是大學生心目中的之最,並不起任何指導作用,卻也不是無中生有,空穴來風。行為與意識同步,與其說是學生們的認為,倒不如說是他們未來創業的方向。

缺少啟動資金成為創業**

時機充分,目的明確,軟性條件似乎都不成問題。但僅有7%的創業人數則清楚的說明,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嚴格的說還不具決定性。是什麼阻礙了更多的大學生前赴後繼地走向創業路?缺乏啟動資金首當其衝,資料顯示,有45.5%學生的創業夢為此擱淺,資金匱乏儼然已成為了大學生創業最為凶猛的攔路虎。而缺少社會經驗和缺少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這兩個大學生的先天不足問題緊隨其後,分列二三位,佔到24.8%和20%。不得不承認,除去兩個極少能獲得第二與第三位選項資本的學生,前三位一無所有,但卻有著創業想法的學生佔到了大多數。

同時,4%的學生表示,合夥人是當前自己最缺少的創業條件。專業知識也有3.4%的學生覺得自己還未能達到創業的標準。

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 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收到1535份有效樣本。其中男性佔到67.5%;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為58%;18歲以下有18%的受訪者。北京市的受訪者居各省市之首,佔22.8%,上海市的受訪者為12.8%,廣州市的受訪者為11%;43.1%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學歷受訪者佔35.4%;此篇調查的所有受訪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訪者也達到了15%。

在受訪者中外商獨資本佔到26.8%,民營/私營企業達到31%,國營/上市公司也有近10%的比例。

九成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

上文提到了,大學生對於自身創業的衝動佔到了九點五成以上。而把目光對向社會,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是持何種態度呢?調查資料發現,觀點明確支援,覺得確實大學生在創業上有一定優勢佔到49%,將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訪者這表示不反對,不識為一條出路。僅有餘下7.3%的受訪者堅決反對,認為風險太大。所以,從前兩項資料疊加說明,起碼九成多的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的氛圍是傾向鼓勵的。

眾人眼裡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及劣勢

俗話說,當局者迷而旁觀者清。九成多的受訪者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其中原由想必也能讓學生得以借鑑,看清自己。在三個大學生最明顯的優勢年齡、知識、政策鼓勵中,年齡優勢被眾人認為是大學生在創業道路上最強有力的基石,有句廣告語叫:年輕無極限就很好的詮釋了眾人的觀點。而其次,知識優勢的比例佔到了25.4%,這一選項的比例並不非常高也折射出了老百姓對如今大學教育質量的一絲懷疑。同時有11.4%的受訪者表示,政策優勢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有政策的傾斜與支援,比如**優惠,減免稅收,法律保護等等,也將成為大學生順利創業的一大保障。

事物的兩面性告訴我們,有優勢必有其劣勢。在上文,大學生創業調查中發現,資金、社會經驗,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依次成為大學生自認的三個缺失。而同樣的選項,在社會人看來,他們的依次順序是否還是如此呢?從資料排行上看,似乎沒有變化。但仔細檢視百分比就能發現,資金的比重明顯下降。只佔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社會經驗有所上漲。佔在社會人的立場可以發現,社會經驗概念雖然抽象,但他們已摸出些門道,而社會經驗恰恰是大學生所不具備的,創業是一項社會活動,基於這個理論,此項資料也幾乎達到了三分一之。這也從反面提醒了我們,大學生是否真正理解社會經驗?對於獲得它的難易程度是否有清晰認識?資金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IT業最被看好的大學生創業領域

同樣的問題也涉及到了這份調查問卷,結果眾人眼裡最適合的創業領域和大學生自認為的有著不小出入。首先,IT行業佔居榜首,達到30%,服務業第二,有19.6%的佔有比例。快速消費品為12.3%。其後,產生了群雄割據的場面,**/體育/休閒、貿易/進出口、專業服務(諮詢、財會、檢測等)、批發零售、廣告/公關等5大行業均在5%的比例上下徘徊。

可見,受到創業成功典型的影響,IT被耳濡目染的廣泛認為是如今最容易創業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領域。但與學生們的認為有所偏差。這也清楚反映了眾人眼裡對IT領域創業存在的泡沫與誤區。比起科技含量高,技術革新快的IT行業,更多的大學生寧願在成本、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收效相對較快的批發零售和快速消費品行業中尋找機遇。

您會不會去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

如果某天在招聘網站或者報紙上看到這樣一條資訊:公司現招聘職位,公司屬於大學生創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的時候,正在找工作的你會不會動心呢?調查發現,40.5%的受訪者願意在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有16.8%的人選擇不會,其餘更多的人選擇了很難說清,視情況而定,這也說明了多數人並不介意公司是否為大學生創業,換句話說,大學生創業的公司並不為人們選擇工作首先遮蔽的範圍,相反相當部分人對大學生創業還是持有信心的,這點也與社會九成多的不反對率作了對應。

當然除去42%很難說清的人,持鮮明觀點的願意或不願意者都有著自己的理由。在用一句話簡單表述會或不會的理由回答中看到,願意方說:因為可以共同開創事業,實現夢想,哪怕失敗也是一筆財富。、因為公司有活力、有前景,也為了支援創業得人。我十分欣賞勇於創業的大學生。、都是年輕人,共同拼搏!而不願意的一方也有著自己鮮明的觀點:對他們不是很有信心,大學生有點自以為是,專業知識或許有但缺少經驗和耐力。、風險太大,可能會浪費時間。

篇後語: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大學生創業究竟已經到達了一個怎樣的程度,資料清晰的告訴了大家。在筆者看來,如今的創業就像是寬進嚴出的大學門檻,入門容易但畢業很難。而對於思維新潮,接受新事物,新概念的能力又很強的大學生來說,創業又更像是個一觸即發彈簧坐椅。初速度猛烈,但減速又相當的明顯。可能當初的速度越快,落地的毀壞程度也將越大。最後再給一個數據,如今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為2%-3%。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大學生創業光有**是遠遠不夠的。

大學生調查報告13

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一、大學生消費的特點

大學生作為社會消費的一個特殊群體,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據調查,我們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學生消費存在著以下特點。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600—10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xx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尋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2、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18歲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專案。本次調查中發現幾乎每人都有一部手機。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我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絡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我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3、消費觀念複雜,感性消費佔優勢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衝動消費。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範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

4、學生對品牌的忠誠度很高

大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中,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同學們的家庭情況不一樣,有的同學月平均使用800元左右,有的同學月平均使用1200元左右甚至更多。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三、大學生消費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

大學生消費直接影響著家庭。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平均每年約一萬元的費用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可謂是重中之重了。目前大學生的消費已經給學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特別一些貧困家庭,在調查中我發現,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學需要通過申請助學貸款來完成大學四年的學業,他們連自己的生活都難以保證,更不用說這近萬元的費用了。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和消費行為決定了大學生消費的影響不只侷限於家庭,市場上的很多消費都與大學生息息相關,大學生消費已直接影響著整個消費市場和國民經濟。目前,大學生消費市場已經形成,這是高等教育發展的結果,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要。它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大學生消費不僅僅關係到自己、學校,而且還是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問題。現從個人、學校、社會三方面對大學生消費提出幾點建議。

(一)對於大學生而言,要樹立自己合理的消費觀念,要理智地對待自己的消費。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大學生經濟來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費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承受能力,還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費的誤區。如今有的學生消費上大手大腳,還有沉迷於盲目消費中,比如最近許多大學生沉迷於網路遊戲,這將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費負擔,更重要的是大學生也會在盲目的消費中迷失自己,以至影響到自己的學業。另外,大學生也要具有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進入大學,已經開始慢慢地融入社會,社會中欺騙消費者的各種不法行為屢禁不止,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大學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二)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事實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定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三)對於社會而言,要積極開拓大學生消費市場,從產品的種類、價格、服務多方面滿足不同經濟條件大學生的需求,同時要規範市場秩序,為大學生確立一個公正的市場環境讓其消費。無論從哪方面講,大學生的消費市場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了,它已嚴重影響著高校周圍地區經濟的發展。

(四)對大學生來說還應加強合理儲蓄的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理財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時,當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結束語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有著自己特殊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使得大學生消費呈現出不同一般的發展,大學生消費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也會影響著方方面面。對於成長中的大學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於定型階段,極易受家長、教師、同學及社會其它成員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的消費觀念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難題。同樣大學生消費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高校的大規模擴招而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學生市場是一個規模和潛力都很巨大的市場,如何規範併合理的發展這樣一個市場也是擺在我們大家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只有在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學生消費才會一路走上。

大學生調查報告14

一.調查背景與概況

1.調查物件:大學生

2.調查方式:實地走訪為主,參考資料為輔

3.調查內容:大學生對寒假生活的安排

二.調查內容及結論

寒假,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個放鬆身心,提高自身修養的大好時機。能夠把握這一個月多的時間真正去學點什麼,做點什麼應該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考慮的。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就應當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做一個合格的大學生。

通過調查瞭解到當代大學生寒假生活分為四類:

一、參加社會實踐兼職打工。

二、埋頭苦學,參加各類培訓班。

三、出行旅遊度假觀光。

四、在家“無聊”一族。

社會實踐 兼職打工

調查結果顯示,現代大學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學生是為了增加收入;有36%的大學生是想自食其力;有29%的大學生認為要鍛鍊自己的能力,對報酬無所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思想觀念的轉變,大學生打工的形式開始變得異常豐富起來。有22%的大學生選擇網路公司;4%的大學生選擇暑期教師;19%的大學生選擇市場調研員;13%的大學生選擇營銷策劃員;16%的大學生選擇做志願者;9%的大學生選擇做促銷;5%的大學生選擇到快餐廳做鐘點工;12%的大學生選擇其它。社會

實踐是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一條重要途徑。到企事業單位實習的大學生也為數不少,這樣既可鍛鍊自己,提高專業水平,又可開闊視野,接觸社會,為日後工作積累社會經驗。寒假兼職打工賺錢是許多學生的選擇。“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多吃點苦,父母少花點錢。”這是時下不少大學生“打工族”秉承的至理名言。傳統的家教、推銷翻譯到現在的網咖管理員、市場調研員、快餐店鐘點工,甚至是一些大膽另類的選擇,如(在網上建立自己的商店或)替網路公司試玩遊戲等都成為現在大學生打工時所選擇的職業。儘管大學生“打工族”具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自信,但他們也同樣有著缺乏經驗和辨別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為如此,大學生因打工而上當受騙的事件才層出不窮,有的甚至被騙入傳銷組織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埋頭苦讀 繼續深造

寒假,成為一些大學生備戰的“黃金時期”。參加各類培訓班早已經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各類形形色色的招生廣告在校園內隨處可見,寒假報名參加英語、電腦培訓班的大學生,大都是為了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將來社會需要的是複合型人才,掌握多種專業知識,取得多個文憑、證書更有利於找到理想的工作。還有不少大學生趁寒假報名參加汽車培訓,為了將來更方便找工作,即使找工作時用不上,也對自己有好處。此外,不少大學生到圖書館、書店“充電”,攝取精神食糧,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等。這些大學生如果能夠勞逸結合,在用功學習的同時放鬆自己的心情,“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已經與時代不相吻合,寒假是一個充電的好機會,也是一個瞭解社會的良機。

外出旅遊 飽覽風光

大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薰陶,包攬祖國山河風光,使生活張弛相濟、勞逸結合,使人腦得到精神保艦生命獲得和諧運動,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潮流。部分大學生利用寒假欣賞名山大川,不僅豐富了閱歷,增長了經驗,從外出經歷中體會人生,感觸社會,同時也能體驗到出門在外的不易出行旅遊,度假觀光,與同伴相互照顧,增進了解,培養提高了與人交流的能力。

大學生調查報告15

愛情是永恆的話題,人們不惜用最美麗的語言來描繪愛情的永恆和不朽,認為愛情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激勵、情緒上的歡愉、生活上的充實,沒有愛情的人生是蒼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沒有意義的.也有人由於看到他人的不幸或自己經歷過不幸,對愛情持悲觀的態度,認為美好的愛情只是文藝作品中的演繹,而生活中的愛情帶給人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歡。

所謂愛情是一對男女基於一定的社會基礎和共同和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相互傾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一種強烈、純真、專業的感情.性愛、理想和責任是構成愛情的三個基本要素.

戀愛能發生在任何時候,戀愛不只是大學裡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在我們的調查問卷第一個問題裡:“你有談過戀愛嗎?”回答“有”的人達到了43%,很明顯,這個雖然沒有過50%,但是,出於中國“男多女少”的這一社會現狀,說明了43%這個比例已經非常高了.而在我們對於有沒有談過戀愛這個問題的後續個問題裡“如果有,那是在什麼時候談的”,選“大學”的竟然高達87%,而且,在沒談過戀愛的人群裡說想談戀愛的也很令人吃驚的達到了93%,當然,這個數字是不能概括一切,可是這個數字已經可以反映了許多問題了,說明了大學裡談戀愛這個現象已經是普遍存在的了.就談戀愛正確不正確這個問題不是我們研究的範圍,暫不討論,可是基於以上統計的數字我們已經可以對大學戀愛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了.

經過了我們學習研究小組的討論以及網上調查瞭解,大學戀愛主要存在2個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1.大學生談戀愛的益處

2.大學生談戀愛的弊端

所以,我們就以上兩個方面著重進行討論與分析.

一.大學生談戀愛的益處

①增加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

在戀愛的過程中,少不了甜言蜜語的滋潤,而在確認一段愛情之前,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信,在擁有自信的前提下,對心儀的女孩子進行追求.並且在和異性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增加自己的交際能力與語言表達.

要有效地提高社交能力、可循兩方面入手,一是對社會情境的辨析能力,一是提高對其他人心理狀態的洞察力.所謂對社會情境的辨析能力即為社交能力的一個重要部分.一個人如果能夠對情境間的細微不同之處加以區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環境的變化而做出合宜的行為,以適應不同性質、千變萬化的環境.而洞察別人的心理狀態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環.一些人看到別人的行為時,不嘗試去了解對方做事時的處境和感受,便馬上從別人的行為去判斷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這種重判斷而輕瞭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發展的一大障礙.但是本人在談戀愛的過程中,發現這兩點關鍵都可以充分的鍛鍊,因為女孩子是世界上最難以琢磨的動物.

③可以從中學會關心別人

俗話說,女孩子天生就是要被呵護的,那麼,如果當某個女孩子是你的女朋友時,你還不更加的對她進行呵護嗎?這一點我們無需過多進行議論.

④瞭解多一些有關情感的事,有的也可以從中得到鍛鍊,不至於以後過多的感情用事

感情是雙方面的,連上帝都不可能單手拍掌,談戀愛,首先就是一個過程,無論結果如何,都起碼經歷過了,因為,談戀愛絕對能對人進行鍛鍊.

二.大學生談戀愛的弊端

①過分的沉溺於戀愛,荒廢學業,會失去自我,失去人生目標

在這一問題上,我們有一個很簡單的案例:一名大學生正在上課,突然間手機響了,然後就不顧正在上課匆忙的和老師請假要求離校.後來才知道,他女朋友要他陪了,他必須得去陪他女朋友.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很容易就能發現這名男生已經沉溺於戀愛之中而荒廢了學業了.

②浪費時間浪費錢財

和女朋友一起,總不能天天只散步吧?因此,談戀愛在物質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且又是必須的.

③和朋友在一塊的時間太少

這裡我們有一句很形象也挺幽默的諺語:有了媳婦忘了娘.連娘都忘了,那還有什麼不能忘呢?雖然這只是少部分人的思想,但是這一現象絕對存在.

④沒有足夠的經驗,可能有錯覺,很容易受傷,不好受,影響心情

俗話說:戀愛能享盡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樣樣皆有.有甜,就必有苦,所以,只要有戀愛就必然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啦!

在經過以上對戀愛的益處與弊端的分析之後,我們已經可以對大學生戀愛進行一個客觀的總結了.

當代大學生對於愛情,從總體上看是能夠正確認識和把握的,能夠正確地處理學習、戀愛和人生的態度等關係,以及戀愛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諸如戀人之間的誤會、失戀等等.大學生對愛情應該持慎重的態度,避免在戀愛問題上把握和處理失當.我們應該客觀的吸取戀愛中的益處與避免戀愛中的弊端.

我們的報告完畢,謝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