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學生調查報告七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58K

在生活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調查報告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學生調查報告七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今年5月31日,是第28個世界無煙日,本次的主題是“制止菸草製品非法貿易”。南充在20xx年7月時,就已經開始施行關於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相關規定。日前,有記者走訪了南充市內幾所高校。有近半數的學生表示,儘管吸菸的費用佔了生活費的近五成,但煙還是必不可少的。

每年的5月31日是全國禁菸日,南充市政府常務會在20xx年7月通過了《南充市公共場所禁止吸菸暫行規定》,並開始施行。禁菸令規定:公民在禁菸場所內有權要求停止吸菸行為,有權舉報違規個人和違規單位。同時對違反禁菸令者進行教育,並可處20元的罰款。這也是南充市首次釋出的公共場所禁菸令。牌。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看書的同學,少數同學表示:在圖書館內抽過煙,但通常會在過道的角落裡悄悄抽。“知道圖書館不能抽,但有時看書看累了就想抽一根提提神。”資訊與計算科學專業20xx級學生張銘表示,他高二時學會了抽菸,現在每天差不多要抽1包半。以前也下定決心戒過煙,但是都失敗了。“寢室室友也有抽菸,看別人抽自己心裡慌。”

既然有明令禁止,圖書館保衛人員為何視而不見?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平時他們會讓保衛人員不定時在圖書館巡邏,一旦發現有人抽菸要立刻上前制止。“但也不排除有同學‘鑽空’吸菸。”該負責人稱,儘管在圖書館“鑽空”抽菸的只是少數,但只要發現會立刻進行處理。

在走訪調查中瞭解到,不吸菸的大學生是少數,而吸菸的大學生幾乎每天一包,煙的價格也在10-30元不等。如果按一包煙15元來算,一天一包煙一個月就要450元。而大學生月生活費大月在1000元左右,除去吸菸的,錢夠用嗎?“不夠的時候就節約點。”張銘說,他的生活費大半是用來買菸,其他的就是偶爾跟女朋友逛街花了,自己用的其實並不多。

據張銘稱,同寢室的幾個室友也跟他情況差不多。沒錢買菸的時候,就大家互相拿著煙。記者在朝陽樓和學生食堂轉了一圈,吸菸的學生並不罕見,走幾步就能見到一個。在學校教學樓、食堂人多的地方吸菸,會影響到其他同學嗎?學校對此有沒有明文規定?對此,學生工作處相關負責人解釋表示,近年來大學都實行開放式辦學,對學生吸菸的現象並沒有強制規定。“大學生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且能夠自己承擔責任,學校確實也不好管理。”

對於高校大學生的吸菸現象,你怎麼看?你所在的學校或你曾經所在的大學,大學生吸菸現象嚴重嗎?吸菸有害健康,是盡人皆知的。然而仍有不少人仍在吸菸,且並無戒菸的想法。這不僅危害到自己的健康,還影響到他人的健康。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與書為友我們會終身受益,在大學裡我們除了要掌握必備的專業知識,還應該多閱讀一些對自己有益的書,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陶冶自己的情操,豐富自己的知識。這對於我們提升自己的能力,將來踏上社會有很大幫助,在當代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讀書究竟佔據多大的空間比例?我們學校學生的讀書情況又是怎樣的呢?針對此問題,我們小組向在校本科學生展開相關的讀書情況調查。

一、調查目的

為了解山東交通學院在校學生的讀書情況,正確地反映當代大學生對書籍的渴求度,促進其對專業知識的深入瞭解,使得學校能夠有的放矢地採取措施鼓勵讀書習慣的形成,在山東交通學院長清校區內,對在校生讀書情況進行了一下簡單的調查。

二、調查物件及方法

本次調查的物件為山東交通學院大一至大三本科在校學生(因為大四許多學生都已離

校),主要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以年級為單位進行,每年級隨機抽取一定比例同學填寫總計30份調查問卷,根據實際情況,條件有限只能粗略的進行一下調查,但是通過調查也能夠較真實客觀地反映目前我校大學生的閱讀狀況。

三、調查樣本資料統計

本次調查問卷總共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大一12份,佔40%,大二 9

份,佔30%,大三9份,佔30%,男生15份,佔總體的50%,女生15份,佔總體的50%。

四、調查現狀分析

1.在選取書籍的時候比較盲目

通過調查分析有53%的同學是從完善自我知識結構出發,37%的同學選取書籍時比較盲目,雖然大多數同學還是有目的性的,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三分之一以上的同學在讀書的時候缺乏針對性和指導性。

2.課外讀書時間不夠

通過調查以,及平時自己生活中的親身體會,男生大部分每天不看書或是很少看書,網路佔據了他們大量的課餘休息時間,很多男生沉溺於網路遊戲,經常廢寢忘食地專研於其中,而一部分的女生則酷愛在宿舍,用電腦看電影或電視劇。除了電腦,大學生們也常用手機上網。另外還有一部分的學生熱衷於社團活動或者用課餘時間做兼職。同學將精力集中在學習以外的方面,課外讀書時間也就減少了,這實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3.對大學四年的讀書情況沒有一個規劃

凡事都講求一個計劃,有計劃有目標才可以更好的去實現,通過調查顯示95%的同學對大學者四年裡讀什麼書,讀多少書沒有一個合理規劃,沒有目標沒有動力,這樣不利於知識的增長能力的提升。

4. 同學們購買圖書費用支出問題

談到買書,有50%的同學每學期花費在購買書籍的錢在50元以下,30%的同學在50-100元以內,很少有同學會花費200元以上購買圖書,通過調查與訪問,我們也瞭解到一些情況,大部分調查者表示,正版書太貴,盜版的雖然便宜但質量不過關,出錯率高,影響讀書質量。有一部分調查者表示很難找到自己喜歡又想買的書,有些書理解難度大,吸引力不大,有些書雖喜歡但收穫不大。

5.書籍形式多樣化,電子書、網上閱讀比重大。

隨著網路技術的不斷髮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同學們之中有電腦的同學多了起來,並且簡單方便的電子書也日趨流行。通過調查顯示,有30%的同學看電子書籍。與傳統紙質書籍相比較,電子書具有時尚快捷、環保省錢的特點,但是也有同學指出,雖然電子書的效果因人而異,但是也存在著一系列的缺點,網讀的優點是是便於查詢儲存資料、方便延展資訊,但是易接受垃圾廣告的影響。

6、大部分人能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調查顯示,57%的人認為讀書很重要,對自己的幫助非常大。 通過調查與訪談獲知,同學們對讀書重要性的認識基本可概括為以下幾點:讀書有助於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讀書有助於個人修養的提升,讀書可開闊眼界,及時瞭解當前社會動態,讀書可豐富經驗儲備,使自己少走彎路。30%的人認為讀書對自己來說一般,但是也能夠表明讀書對他們來說是有一些幫助的,另外有13%的人認為讀書對自己的幫助不好說。

7.圖書館利用不充分

圖書館原本是大學裡書籍最為豐富,同學們汲取知識最為方便的地方,但是我們學校圖書館目前在利用上存在很多不足,調查顯示:書籍種類不豐富,書籍擺放很亂,沒有足夠的

桌椅供同學們使用,報刊雜誌等太陳舊,開館時間不夠靈活等,使得同學們在圖書館利用上仍存在很大問題,不過正在修建完善的圖書館會解決以上問題。

五、針對現狀提出的建議

1.同學們可以向老師諮詢,或者上網查詢多讀一些有用的對自己有幫助的書籍,而不是盲目的隨機抽取。

2.同學們應該合理安排課餘時間,多抽出時間看一看書,增加自己的知識面。。

3.書籍的閱讀有多種方式,可以將網路讀書和書本的實體書相結合,選擇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而且在網上閱讀可以不必花費太多錢去購買紙質圖書,節省開支。

4.學校可以倡導讀書日,建立書友會,多舉辦一些文化沙龍等活動,以做到互通有無,教學相長。

5讀去圖書館借閱一些有用的圖書,多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

6.設立圖書角,彙集同學們的課外書籍,充分利用資源。

7.希望學校的圖書館可以早日投入使用,學校圖書館增加圖書館的圖書種類,尤其是稀缺圖書,滿足學生的需要,對於暢銷書等書籍,圖書館應該即使補充,並且作出公告,以便同學能快速發現。我想新建的圖書館應該增強其硬體裝置,為學生讀書提供便利,舒適的條件,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

這還是我們進入大學裡第一次親身體驗社會調查,在很多地方還存在著不足,但是我們一定會努力學習,在實踐中總結經驗,通過這一次的學習和實踐,為今後打下基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大學四年裡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多讀一些對自己有益的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日積月累,我們一定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好讀書,會讀書,讀好書,與書為伴,在人生最美好的日子裡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普遍存在職前經驗憂慮京津滬成實習熱點區域

每年的春季是高校應屆畢業生的求職旺季,但近期紛紛有媒體報道,現在很多高校的人才招聘會上,卻出現了大二、大三學生忙於求職的身影。他們對於即將到來的職業生涯存在極大的憂慮感。這究竟是杞人憂天還是未雨綢繆?近日,在全國範圍內,對大學生職前狀態進行了調查。在收回的1200份有效問卷中顯示,63%的大二、大三學生人急於在暑假就開始尋找企業實習崗位,實習地點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經濟發達地區,其中七成學生暑假想到北京的企業實習。

  實習經驗是就業的保障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在職前有較為普遍的“經驗憂慮”。91%的調查者表示,儘早進入企業實習,是為了增加工作經驗,在畢業前的企業招聘中多加一道保障。“這也和企業對於員工培養不夠重視有很大的關係。”對此,分析,“沒有工作經驗的畢業生與需要工作經驗的用人單位之間出現了斷層。解決這個斷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生在畢業前進入企業實習,獲得工作經驗。通過我們對企業客戶的調查瞭解到,在人才選拔中,有實習經驗的畢業生錄取的比例非常大,尤其是曾在有實力的企業中工作過的畢業生。”

  零工資實習也能接受

在調查中,75%的學生反饋,在實習期間可以接受企業不提供任何薪酬。鄭州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大三的學生小張表示,“本來實習也不是衝著掙錢去的。如果工作機會十分適合的話,我甚至願意倒貼路費住宿費,花錢也無所謂。”他表示,在大二的時候他曾經到北京的一家外資企業實習過,暑假一個月下來,從公司的企業文化到印表機的使用,他都有了切身的體會,對於以後的職業定位也有了明確的目標。“這都是在餐廳打工或者發傳單換不來的財富。”

  到北京去實習

“聽上一屆的人說,學校也會給一些專業安排本地的實習崗位,但實習單位一般都規模小,事務不多,能力得不到鍛鍊,留任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們更想自己去找理想中的企業。”在參與調查的省會城市各大學中,71%的學生表示想去北京實習,這些學生中也有80%的人同時選擇了天津。“北京、天津人才吸附能力強大,電子資訊、生物工程、自動化技術、計算機軟體、網際網路、保險業等熱門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李楠表示,在大部分學生未成型的職業規劃中,工作地點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我們在做北京名企實習的推廣活動時,除了企業與崗位,學生們最關注的問題是在北京的吃住行,在確定有全程生活服務後,他們都對此表示了極大的興趣,認為到北京實習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當實習和飯碗掛鉤

在問卷調查過程中,還在各高校舉行了溝通會。見面會上,職業規劃專家與學生面對面進行溝通,專家做了職業生涯規劃及個人定位的專題演講,並進行了初級的職前培訓,讓學生們對於職前實習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同時,學生們也向專家諮詢問題。“其實學校並不要求我們在大二、大三就開始實習。但是現在畢業生就業這麼困難,如果我們不從現在開始就為自己打算,恐怕真的就會在畢業的時候失業。”在渤海大學見面會現場,一名女生面有憂色地說。

“不是我們不願意用應屆畢業生,以前也面向高校招聘過,但進來的人在實際操作、工作態度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北京星河印象文化發展公司總經理周逗逗女士稱,“在招聘新人時,我們更重視的應聘者的工作經驗。”對於大學生如今的“實習熱潮”,周女士的態度則代表了大多數企業:“在校學生的實習,不僅成本低,而且也許能為企業提供新的想法。但我們不可能對實習生也進行面對面的選拔。所以我們我們在全國各高校中選拔優秀的人才,在當地就按照我們的要求進行篩選。這樣選拔並經過培訓的實習生,到了公司就能很快進入工作狀態,更有利於我們人才儲備的工作。”

  職前培訓與企業實習崗位推廣打破求職斷層

“學生從小到大接受的應試教育逐漸露出弊端,大部分高校畢業生不能適應企業需要應用型人才的要求。”總經理何歡表示,針對目前大學生就業及職前實習需求,他們將整合企業資源,在企業與學生之間形成溝通關係。“我們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職業培訓與規劃,並把他們送到理想的崗位上去進行實習。這樣既給學生提供了實習機會,也讓企業免去人才選拔和培養的過程。”這項活動已經在河南、河北、遼寧、山東等高校進行推廣,學生與企業的反響十分良好。“這也許會成為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局面的一個新突破。”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公民的法律素養衡量一個民族的文明。頂著高層知識分子頭銜的大學生的法律素養更是彰顯民族文明與文化水平的關鍵。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此時高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具有絕對作用----幫助其拓寬法律知識,加強法律意識,提升法律素養,完善法律人格。

俗話說,謀定而後動,解決問題前應先有策劃,而策劃往往應對症下藥,才能因勢利導,通權達變。因此,我們要對大學生的法律素養做一番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分析根本,由此制定應對措施,為和諧大學和諧社會做貢獻。

一、研究方法,問卷調查

在整個20xx年的11月分裡,我和我的小組成員,製作了法律調查表,針對廣州大學在校大學生,通過掃樓、網上填寫等調查方式進行無記名填寫調查問卷的調查行動,並人工進行調查結果統計及分析,從而得出調查結論。

二、調查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有了基本瞭解,調查情況如下:

1、85.13%的大學生認為法律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但還有少數14.87%認為無關;

2、54.87%的大學生秉信法律能為他們解決現實中的問題糾紛,維護切身的利益,8.21%卻認為不能,還有36.92%認為目前不能,但相信以後會逐漸完善;

3、23.59%的大學生對法律所規定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瞭解不是很清楚,73.33%大學生了解一般,只有3.08%瞭解很透徹;

4、通過電視、網路、報紙、雜誌等渠道獲得法律知識的學生比例居多,佔76.41%,12.82%是自己通過看有關法律方面的書籍瞭解,通過國家普通法宣傳這一途徑的佔最少數,為10.77%;

5、問如果你在網上買到一件偽劣的電子產品,70.77%的人採取要求退貨的措施,13.85%大學生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好自認倒黴,15.38%表示要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6、問:某人經過一棟樓,剛好被樓上掉下的花盆砸中,大腦受了傷,導致下半身癱瘓。他的家人去了那棟樓挨家挨戶地問是誰家掉下來的花盆,但大家都不承認。那他該怎麼辦?

其中1.54%認為找不到肇事者,只能自認倒黴,88.72%贊成報警,讓公安機關介入調查此事的方案,9.74%的大學生主張把整棟樓的居民全告到法院;

7、12.31%學生認同違法行為一定是犯罪行為,犯罪行為一定是違法行為的說法,其餘87.69%則反對;

8、只有少數14.36%大學生有過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經歷;

9、83.08%大學生認為在不被告知的情況下,自己的照片被他人用於商業宣傳屬侵權行為,8.21%大學生持相反觀點,另有8.72%表示不清楚侵權與否;

10、如果被侵權,5.13%大學生認為無所謂,反正對自己也沒多大的影響,26.15%表示要私下和平解決,甚至有1.03%堅持私了不行,要用武力解決,67.69%大學生則希望通過老師瞭解相關法律知識,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11、對於大學生闖紅燈或騎自行車載人的行為,15.38%以為不必大驚小怪,10.77%認為要嚴格禁止,甚至8.72%的大學生主張應加以處罰,65.13%認為應加強宣傳教育;

12、50.26%大學生認為法律的執行在新聞、報刊、電視、廣播等輿論的監督下最有效,18.97%認為在黨委政府,人大,政協等領導機關的監督下行之有效,23.08%認為群眾監督更有力,4.62%認為這取決於執行機關的自我監督,最後有3.08%表示說不清;

13、79.49%大學生同意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的說法,14.36%則不認同,6.15%覺得得看錢數目大小,如數額較大則同意,數額小就無所謂;

14、80%大學生認為任意毀壞公共垃圾桶的行為屬違法行為,13.33%則認為不違法,還有6.67%表示不清楚此種行為是否違法;

15、2.05%大學生表示從來不會關注日常生活中社會發生的法律案件及從中汲取法律知識並嘗試從法律角度來分析這一案件,90.77%承認很少有這種自覺性,只有7.18%大學生經常關注這種法律案件且有汲取法律知識的熱情。

備註:本次調查問卷共200份,有效填寫人次為195。

三、原因分析

(一)、學生方面的因素。

(1)重視程度不夠,缺乏主動性。根據調查瞭解到,仍有14.87%大學生認為法律知識與他們的生活無關。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普遍認為專業知識才是他們應該努力與花放精力的方向,不是法律專業的學生把時間浪費在學法律知識上並不能獲得什麼實質性利益,是極愚蠢的行為。據我切實瞭解,多數大學生認為法律枯燥乏味,法律課上基本臥倒一大片,更談不上會主動學習法律知識。學校開設的相關課程,也只求考試過關,大多數學生重學分輕實效,也是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原因之一;

(2)傳統的妥協性與劣根性。調查表明,佔很大比例的大學生在自己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堅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妥協觀點,得過且過,不採取任何法律措施;(這將助長了違法分子的氣焰)

(3)缺乏實踐性。關注日常生活中社會發生的法律案件及從中汲取法律知識並嘗試從法律角度來分析這一案件的學生僅佔調差人數的7.18%,微乎其微。且只有少數14.36%大學生有過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經歷。大學生極少參加法律實踐,是對現實法制缺乏感性認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教師、學校方面的因素

(1)重視程度不夠。除了法律專業的以外,其他院系的有關法律的課程,老師都不會嚴格要求學生,對於學生在課堂看其他與課程無關的讀物或睡覺或聽音樂等一切做與法律無關的事的現象,也司空見慣,這似乎也是近年各高校的教學傳統了,這師生默契潛滋暗長,發展得順乎自然。由此,學生得到的法律知識更加貧乏了;

(2)課堂氣氛沉悶。法律知識相對於其他學科,確實比較枯燥,老師授課方式又缺乏生動性,導致課堂氣氛呆板,學生昏昏欲睡,鮮有積極性;

(3)學校宣傳力度不夠,學生不能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其與生活的密切性。

四、調查總結及應對措施

調查顯示大學生的維權及守法自覺性不高。要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必須採取多種途徑和靈活多樣的方法。為此,我建議學校可有針對性地從三方面入手。

(一)進行普法教育

1、教學內容的選擇:

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與需要,有針對性地突出重點,應講授與學生有一定聯絡的法律,容易提高學生興趣,增強普法效果,從而也使學生通過普法教育獲得值得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觀念;

2、,教學方法的改革:

原本枯燥的法律課加上教師死板的教學方式更使學生上課提不起精神。因此,加強對教學方法的改進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應採用多種方式方法,比如課堂討論,多進行社會著名案例分析,結合錄影等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使普法達到我們所要達到的效果。

(二)實踐性的增強:

多組織學生進行與法律有關的活動普法教育畢竟過於抽象,要真正喚醒學生的法律意識,應採取一些更具體,更行之有效的辦法,針對大學生年齡及性格特點,把法律意識的培養同組織活動相結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法庭活動。學生通過自己模擬法官、律師、檢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國一些訴訟法程式掌握,也通過模擬對犯罪分子的審判,對旁聽的學生起到震懾作用,提高他們守法的警惕性,從而自覺守法;

2、組織一些有關法學方面的知識智力競賽;

3、組織學生去法院旁聽,達到開拓視野,深入社會,更深切地體會到用法律保護自己的重要性的效果;

4、請有關辦案人員或著名法學專家來校開講座,既能讓學生了解時事,也能使學生更深切體會法律的權威。

目前,公民法制觀念還是比較淡薄 ,成為推進法治程序的障礙 ,所以 ,樹立法制觀念 ,增強全社會成員的法律意識 ,是實現我國法治化的前提,更是我們大學生的義務。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中學生早戀的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當今社會早戀現象逐漸嚴重,中學生早戀投入不少注意力、精力、體力、對學習造成了影響。而且,中學生的戀愛觀尚不成熟,不能夠清晰深入的認識"愛"的含義,常常因為對異性的好感誤以為是一種愛,給他們帶來了感情上的困擾,從而造成了心裡的傷害。關於中學生早戀這一現象,已經受到了家長,老師的高度重視。為了能夠引導男女同學正常交往,使中學生認識到早戀對學業的影響。以及對個人的成長和心理方面的影響。

二、中學生早戀的調查調查結果

我們通過網上搜索,進行問卷調查,瞭解到早戀對中學生自己所帶來的影響。

1、影響學習:投入大量注意力,精力,體力,造成影響學習,而中學生階段是整個學習生涯中最需要“拼”的時期,不單單是會考、大學聯考,而且,對其學習習慣,學習觀的培養也至關重要。

2、浪費金錢:談朋友要消費,中學生沒經濟收入,加之消費觀的不成熟,不理智。常常盲目消費,並給家庭增加經濟負擔。

3、對中學生成長不利:中學生應該廣交善友,而非把情感交流僅僅限於“早戀”,這樣對於個性發展,人脈結交不利。此外,中學生性格比較單純,對愛情缺乏成熟,理智的認識,一旦發生問題很容易受到傷害,這樣的話 對其成長更不利。

三、中學生早戀的調查報告後感

通過這次的調研,我們認識到中學生早戀是弊大於利。使我們明白中學階段應該以學習為重,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為以後走上社會打下基礎。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前言:我們組經過調整之後組員共四人,在確定自己的所承擔的任務之後,在11月份中旬和12月份上旬這個階段裡,別對建設職業學院,旅遊職業學院,還有我們同濟科技職業學院三所學院的大學生進行了隨機性問卷試的關於大學生運動損傷調查。那麼,在這次調查中,我們隨機抽取了其中的147位同學(主要以男生為主)。

主體:這次掉調查為了全面瞭解學生運動損傷的現狀和特徵。我們儘可能的把各方面的細節問題包括運動損傷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等問題進行了調查 。

〈1〉 首先對截止今年的一年損傷次數進行了分類總結:1)損傷一次的佔總的27.8%,2)損傷兩次的佔12.1%。3)損傷3次的佔9.4%。4)損傷4次的佔4.3%。無扭傷的佔68.6%。同時我們在調查中瞭解到,幾乎所有運動扭傷的學生在運動之前很少做運動前的準備活動,這就導致突發意外性事件發生,也是造成運動扭傷的關鍵原因。

〈2〉 他們在運動損傷後,對其運動能力或狀況,我們也進行了調查,總的來說呢,分別處於一下三種情況:1)重度:一週內不能運動需要治療的佔2.1%。2)中度:停止或減少患部運動7.3%。3)輕度:能夠運動且不使傷病加重13.8%。正處於身強力壯的我們,對於一些中輕度的損傷,恢復的可能比較快,但是這也取決於損傷的部位有和一些藥物治療有關,還有自身調節能力,方方面面都有因素存在。

〈3〉 這幾次損傷性質我們也進行了總結:1)急性:運動中突然受傷,並有紅、腫、熱、痛等急性症狀,佔5.6%。2)慢性:有多次細微傷所致,並有區域性痠痛麻脹痛等症狀,佔2.7%。3)陳舊傷急性復發,先前傷痛未愈,仍舊訓練比賽使原傷加重1.1%。那麼運動扭傷跟所發生的季節也有聯絡,對此我們對損傷發生的月份進行了歸納總結:在XX、XX年年的6、7、8月份發生的概率比較高平均佔27.2%。其他月份平均下來保持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比較穩定。因為在6、7、8這幾個月份,學生的運動量比較大,同時運動比較多。所以這個損傷率也相對比較高。有些扭傷,碰傷,撞傷等一系列外傷是避免

不了的,因為客觀條件是存在的,這個誰也避免不了的 。

〈4〉 作為學生當然是在學校呆的時間比較長,在學校學生一般進行什麼活動,什麼專案對損傷所造成的機率比較高呢?1)在課外活動期間佔18.7%。2)運動會上佔2.8%。3)體育課和其他娛樂活動佔的比例很少。他們所從事的專案主要是以籃球為主佔32.5%。足球佔10.6%。跑類佔8.7%。其他佔2.3%。就籃球而言是大學生熱愛的一項運動,但是很多同學在運動中缺少技巧性這放面東西,所以在運動中難免回造成自身或是他人的傷害。

〈6〉 在對自身的損傷後的處理,治療及康復方法,大部分都是選擇藥物治療。因為就長常理而言,有病當然去看醫生,對一些稍微輕一點的皮外傷的話某些人就可能不會去看醫生拉,也就是說靠我調節,但選擇率比較低。

〈7〉 最重要的,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學生們在損傷後的心理壓力和情緒波動這個問題上面身體上的損傷最容易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容易衝動。但這也可能取決於損傷的程度。對此我們也進行了調查:1)非常大0.12%。2)比較大0.35%。3)一般4.5%。4)有一點10.2%。

總結: 通過這次調查和分析,進一步揭示損傷的規律、特點及其原因,並指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和康復方法。並指出通過調查將情況反映到學院,希望學院開設一些對運動保健和體育康復有關知識,充實大學生的體育保健知識,同時也對學生心理素質進行評估計,從而更好培養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一、前言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順利學習的基本保證,是終身學習的需要。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什麼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國小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才會把精力集中在學習活動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學習效果,也有利於學生健康的發育成長。反之,壞習慣不僅降低學習效果,而且有損於身心健康。國小一年級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目前,我市國小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還不夠理想,尤其是在新課程背景下,對學習習慣的養成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瞭解我市國小生學習習慣的現狀,尋求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途徑與方法,特確定一些學校與學生進行調查。

二、調查方法

1.調查時間、物件與範圍

時間:20xx、2——5015、3

2.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家長問卷、

觀察法:隨堂聽課時進行觀察、檢視練習

3.調查內容

學生的聽課習慣、作業習慣、學習方法、學習品質等因素。

三、調查結果分析

1.國小生在良好的學習習慣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本次調查中,通過問卷、課堂教學觀察等多種形式,發現一年級國小生的學習習慣養成還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特別是一些與學習成績提高密切有關的學習習慣欠缺。由於一年級國小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不高,再加上剛離開幼兒園不久,還不能立刻適應國小生活。因此,一年級國小生在課堂和課後的表現往往不盡如人意,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

一年級國小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擾。課堂上時常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自己玩自己的,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被少數學生包打了天下,大多數學生成了課堂的陪襯。從隨堂觀察記錄看,90%的國小生在一節課的前十分鐘時注意力比較集中,越往後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離開教師的教學內容。從家長反映情況來看,一年級國小生在做作業時,往往邊做邊玩,不夠專心,80%的家長都是自己陪孩子一起做作業。

(二)認真傾聽的習慣欠缺。

在一年級的課堂上,常常是老師問題一提出,學生個個舉手,有舉的高高的,有站起來的,有嗷嗷直叫的。而最終被請到回答問題的學生一臉高興,急著發表自己的見解。未請到則垂頭喪氣,而不是認真聽取同伴的發言。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大部分學生喜歡發表各自的見解,不善於接受別人的意見。在完成作業時,往往教師讀了幾遍題目,但仍然有國小生聽不清楚題目的要求。

(三)語言表達的能力不足。

在一年級的課堂上,常會出現這樣一個現象,當老師提問時,所有的國小生都把手舉得高高的。但是請到個別國小生回答的時候,他站起來後又不知道要說什麼;有的孩子站起來後,支支吾吾,聲音很輕;有的孩子表達的內容和題目的要求完全無關。

(四)作業習慣普遍比較差。

觀察發現,大部分一年級國小生還沒能掌握正確的作業的姿勢,做作業的時候頭趴得低,作業本斜放,握筆很低,大拇指壓著食指,每次都需要教師的反覆提醒。個別國小生做作業時隨意塗改,頁面不整潔,完成的作業也不能很好地達到字跡勻稱、端正、美觀的要求。

2.國小生不良學習習慣形成的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

不良的家庭環境和教育對學生習慣養成的影響是很大的。有些家長缺乏表率作用,無視或忽視自己的一言一行所產生的不良後果,使孩子在不自覺中受到不良影響。有些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為了滿足孩子的願望,家長不管好歹,要什麼給什麼,一切按照孩子的意思辦。久而久之,孩子在這種優越的環境下,從行為上就難以約束自己,自制能力差。更有的家長認為讓孩子自己做點事,就會影響和耽誤學習,因此事事由父母包辦,不注重鍛鍊他們的獨立性。如渴了大人給倒水,鉛筆斷了家長幫著削,書包亂了父母整理。這些雖然看起來不算什麼大事,可時間長了就會產生依賴心理,其結果可能使孩子做事責任心差,缺乏學習主動性,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馬虎,影響孩子的學習自覺性。

(2)學校方面的原因

學校應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樂園和保護傘,但在實際工作中,如果學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觀點上的偏頗或方法上的不當,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地助長學生的不良品行。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心中只裝著教案,沒有注意調控課堂紀律,沒有采取有利的措施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有的教師教法比較成舊,教學內容枯燥,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沒有確立,課堂氛圍不夠民主、和諧,致使部分學生思維不活躍,發言不積極。有的教師的一些教學設計不正確也影響學生的聽課習慣,如:提問不明確,學生不知從何答起;小組合作學習的規則與參與方法不明確,學生放任自流;教師啟發性的提問問題質量差,學生的思維層次不夠深。有的教師不注意自身的示範作用,如:教師在課堂上隨手畫圓,畫出的圓似圓非圓;要求學生寫正確規範的字,自己卻在黑板上龍飛鳳舞等,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什麼時候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3)社會方面的原因

由於成長中的少年兒童缺乏全面正確的分析、判斷能力,社會上各色的歪風邪氣和腐朽思想對學生可能產生的侵蝕和影響也是不能低估的。一些不適合學生接觸的文化場所和文藝作品也可能對學生行為習慣的發展產生不好的作用。

(4)學生自身的原因

四、幾點看法和建議

一年級國小生好動、好問、模仿性強,所以良好習慣培養應以常規學習習慣培養為主,在培養方法上注重激發慾望,反覆訓練形成習慣。

(一)及時提醒。

在培養國小生學習習慣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是非常必要的。永續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師不僅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還要注重提醒。當發現哪個學生的表現不能令人滿意時,及時送去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或者是一下輕輕地愛撫,就會喚起學生的注意。

(二)樹立榜樣。

在孩子們的眼裡,教師是完美無缺的榜樣,學生的許多習慣都能從老師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師在課堂內外要特別注意言傳身教。國小生具有向師性、模仿性特點,教師必須發揮示範作用,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學生耳儒目染,對其良好的習慣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國小生的另外一個心理特點就是模仿性強,還有爭強好勝心理,要多用國小生身邊的夥伴給他們做榜樣,激勵他們向小夥伴學習。

(三)恰當評價。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覺得學習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心中的自豪感,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條金科玉律。”正確適當地評價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手段。對學生取得的每一點微小的成績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激勵其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課堂評價要多樣化,要有針對性,語言要豐富,不要總是一句:“你真棒”。對一年級國小生來說,一句表揚,或是一個小紅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四)家校聯絡。

學校的教育沒有家長的配合,家庭教育沒有學校、教師的指導,教育就形不成合力,教育就難以產生效果。因此,家校聯絡相當重要。一方面要積極向家長宣傳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意義和具體要求,動員廣大家長一起做好這項工作。另一方面,通過家訪、家庭教育講座、家長學校、一年級半日開放活動、家校聯誼活動等多種途徑,加強與家庭的聯絡,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轉變家長重知識輕習慣的觀念,及時與家長溝通,共同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行為變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國小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努力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乘著良好習慣這艘帆船,乘風破浪,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