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翻譯學院實踐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1W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之實踐報告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簡稱省博,新中國第一座現代化博物館,老外來西安除了參觀兵馬俑博物館之外,這裡也是必到之處,因為這裡展示了華夏文化的精粹,凝聚了中華文明的精髓。在這裡,我們可以真切地觸控歷史,感受歷史,中國古人以自己的聰明和智慧為後代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以及眾多的“世界領先”、“世界第一”,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西安翻譯學院實踐報告

陝西曆史博物館是位於陝西西安的一座國家級綜合性歷史類大型博物館。籌建於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開放。陝西曆史博物館以其豐富的文物藏品成為展示陝西曆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陝西曆史博物館建築的外觀著意突出了盛唐風采,館舍由一組“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仿唐風格建築群組成。館舍佈局呈“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結構特點。把唐代古典建築風格與現代博物館功能相結合,融中國古代宮殿與庭院建築風格於一體。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文物370,000餘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中國歷史上強盛的周、秦、漢、唐等王朝曾在陝西西安附近建都,擁有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澱,文物數量多、種類全,品位高、價值廣,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銅器,千姿百態的歷代陶俑,以及漢、唐金銀器,唐墓壁畫。堪稱陝西悠久歷史和文化的象徵。陝西曆史博物館被譽為“華夏珍寶庫”和“中華文明的瑰麗殿堂”。

參觀過程

我們主要參觀的是陝西古代史陳列展部分,在這裡我們可以欣賞到3000多件自115萬年前到公元1840年間的陝西曆史文物珍品,按歷史順序分為: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部分。

走進省博,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序言大廳,牆上的巨幅照片展示的是奔騰咆哮的黃河和廣闊的黃土高原,這是陝西人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黃土高原孕育了中國最早的華夏文化,奔騰咆哮的黃河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及不斷進步的動力。大廳中央的這頭巨獅,它最早是立於中國第一位女皇武則天母親的順陵前,是一個有莊嚴氣度的走獅的形象,它雕刻精美,造型雄偉,被成為“東方第一獅”,我國古代石獅及獅子雕刻藝術是由阿富汗傳入的,因此這座巨獅不但是陝西曆史文化的反映,也是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合壁的見證。

第一層剛進去在第一個展館,展現的是陝西最古老的文化,最古老的文明。

第一展館非常的大,展現的是秦朝以及秦朝以前的文物,還有世界聞名的兵馬俑這裡也有。這裡有原始社會人用的器具,以前只在書上看到,沒想到還能在現實社會中看到,上千年的時光,還能讓我看到,真算是一個奇蹟。在參觀中我們看到了藍田猿人的頭骨化石複製品和發現的石器、大荔人頭骨化石,半坡出土的陶壎,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吹奏樂器,在半坡遺址中還發現了一些早期文字的萌芽。還有一些石斧,這些能充分反映出半坡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初步掌握了一些事物的規律性,能夠利用簡單的工具改造自然。

走著走著我們便到了周,從原始社會進化到了奴隸社會,據講解這裡的周,包括從公元前21世紀形成的周族到周方國和西周王朝三個歷史發展階段。周族是龍山文化後期由生活在涇、渭河流域的若干部落融合而成,以善於農耕而聞名,這裡展出的炭化的高粱是在我省長武縣發現的中國最早的高粱,這是陝西農業悠久歷史的證明。考古學家把周族時期的文化遺存稱為先周文化。到了公元前11世紀,商王朝滅亡,西周王朝取而代之。眾所周知,我國的商周時期被稱為“青銅時代”,而周代是我國青銅時代繁榮興盛的頂峰。在陝西境內迄今發現了大量的青銅器,據瞭解僅這座博物館中就收藏了2000多件,在這裡展出的不過是其中很小一部分精品,包括有禮樂器,生產、生活用具,也有實戰兵器。青銅器在當時是禮器更是權利與等級的象徵。這裡還有西周時期使用的貝幣、玉器、車馬器等,用以說明西周商品交換,制玉和造車手工業及交通的發達。

西周末年,由於周幽王的昏庸導致了西周的滅亡,秦襄公因為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而被封為諸侯,在今陝西風翔縣建立雍城,秦人逐漸在陝西興起。秦國的社會經濟仍然以農業為主,這裡展出的大量鐵農具可以證明。例如我們看到了一件金?,它是迄今發現我國最早用於連線房屋木構架的金屬建築構件。我們還看到了一個墓的模型,是秦公一號大墓的模型,考古學家推測墓主可能是秦景公。

秦國經過幾代的發展,不斷強大起來,秦穆公成了“春秋五霸”之一,再到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用十年的時間滅了其它六國,結束了割據的局面,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專制王朝,他不僅統一了國土,還統一了貨幣、文字、度量衡等。我們看到了一個圓形方孔錢,而它就是秦半兩,這是秦統一後全國通行的貨幣,外圓內方的形狀使錢幣不易磨損又能穿起來便於攜帶,以後歷代的銅錢都仿照秦朝的式樣,一直到清末沿襲了2000多年。

第二展覽館主要有兩個單元,一是展現以漢都長安、漢家陵闕和典型漢代文物,展示了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漢代繁榮的經濟、文化、對外開放與交往,彰顯其開放進取、開拓強盛的時代風貌。二是展以陝西豐富精美的農業民族與草原民族的文化遺存及宗教文物,表現了民族大融合、佛教東漸以及文化藝術的繁榮與特徵。

漢朝自建立後,經過幾代皇帝的`勵精圖治,發展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漢長安城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國際性大都市。漢代除了大力發展農業和畜牧業之外,在冶鐵、紡織、造紙等手工業的規模和技巧上都超過了前代。這裡我們看到一件國寶級的文物——皇后玉璽,它是在距劉邦和呂后的長陵一公里處發現的,印文是“皇后之璽”四個字,據講解極可能是呂雉生前所用。而看到的雁魚燈可稱的上是我國最早的環保燈了,這件燈整體呈鴻雁回首銜魚形,燈盤圓形,一側有直柄,可控制燈盤轉動,燈罩可左右開合,既能擋風又可調節燈的亮度,燈點燃後,煙塵通過雁頸匯入盛滿清水的雁腹,使煙塵得到了淨化,燈就不會冒黑煙了。還有這些西漢紙,別看它是殘片可又是一件國寶喲,它的年代不晚於公元前118年,它的發現將我國的造紙時間向前推進了200多年呢。大家都知道,漢長安城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我們在這裡看到的展出的絲綢殘片就是在絲綢之路沿線發現的。

所謂天下合久必分,在經歷了秦、漢時代的大一統,到了公元220年至公元581年的魏晉南北朝時代是我國曆史上社會大動盪,民族大融合的時期。我們可以從在歧山五丈原古戰場上發現的鐵鍋和這件據說是諸葛亮發明的鐵蒺藜上依稀看到古代戰爭的影子。南北朝時期的關中屬於北朝,這一時期先後有前趙、前秦、後秦、大夏等少數民族政權在陝西建立,這一時期的陶俑、武士俑數量相當多,充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盪及濃郁的軍事氣氛。從展廳中間的這幾尊佛像可以看出宗教藝術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興盛,因為人民在這期間飽受戰亂之苦,希望能在求神拜佛中得到解脫,長安也是西來佛教和本土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心。當然在大動盪中,也有民族的大融合。

第三展覽館主要也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通過隋唐時代典型遺存,展示了中國古代最鼎盛時期的文化風貌,當時世界上最為繁華的國際大都會長安,和溝通東西方交流的絲綢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幷蓄、創新發展而達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展示了唐以後,作為西部重鎮和西北區域中心的陝西,依然獨具魅力的文化創造和精神傳承。

天下分久必合,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的鼎盛時期,也是陝西古代歷史的黃金時代。唐代的鼎盛與繁榮我們不僅可以從唐代疆域版圖中看出來,還可以從各個文物來反映。展出的這些瓷器說明唐代瓷器製造業非常發達,並遠銷國外,使中國開始有“瓷器之國”的美譽。再來看這件鴛鴦蓮瓣金碗,是屬於國寶級的文物,它運用了多種工藝手段,反映了唐代金銀工藝的最高水平。這裡展出的這麼多的金銀製的日常生活用具,也從側面反映出唐代生活的富庶和國家的富強。在參觀過程中,我們同學很感興趣的一個便是“開元通寶”,它不僅在流通中起貨幣作用,還可以做為重量和長度的單位,一個開元通寶重一錢,十個就是一兩,十個開元通寶排成一排是唐代的一小尺,十二個排起來就是一大尺,“開元通寶”四個字出自歐陽詢之手,有些人把這幾個字念做“開通元寶”,元寶這個詞也是由這裡得來的。由於社會經濟發達,文化生活豐富,對外交流頻繁,因此隋唐時期的服飾色彩斑斕,樣式眾多。

最後這個展室系統地展出了宋、元、明、清這幾個朝代的文物精品。從我省甘泉縣出土的宋代秧歌畫像磚說明,在宋代就有了扭秧歌這樣的活動。元代在陝西設立中書省,陝西就是由這是開始稱省的。大家來看這件鐵板幻方,是1957年元代安西王府遺址發現的,上面鑄著36個阿拉伯數字,這36個數字排列成方陣,橫、豎、對角的6個數字之和是111,古人認為奇妙莫測,所以稱幻方,壓在房子的地基下,作為辟邪、防災的物品,這件文物是我國數學上應用阿拉伯數字最早的實物資料。公元1369年,明朝攻佔陝西,改奉元路為西安府,這是西安得名的開始。想必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科舉制度,可有誰見過真的科舉試卷呢?我們看到了一件光緒年間陝西的一份鄉試題,清朝科舉每三年舉行一次,但有特殊情況有額外開恩加試的,叫“恩科”,這份試題上有恩科的字樣,是為了慶祝光緒皇帝登基大典而舉行的加試。我們中國以瓷器聞名,宋代至清代是中國瓷器的繁榮時期,八大窯也是這時形成的,我們陝西銅川的耀州窯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宋代最為興盛,這件青釉提樑倒流壺是北宋耀州瓷的代表,它的蓋子是象徵性的,不能開啟,提樑為一鳳凰,壺嘴上是一對母子獅,壺的四周雕刻的是牡丹花,壺底中心有一孔,灌水時將壺倒持,當水從壺嘴流出時表示水已灌滿,再翻過來後壺嘴可正常出水而壺底不漏,它是利用連通器內液麵等高的物理原理製成的,不能不讓我們感嘆古人的聰明才智,而這個壺的裝飾上採用了百鳥之王、百獸之王和百花之王的圖案也說明它的等級和檔次之高。

參觀中發現的問題

文物眾多,眼花繚亂,可惜時間有限,只能匆匆掠過,但也參觀了兩個多小時,可見裡面展品是多麼的豐富。博物館裡不允許用閃光燈拍照,其間沒有一個老外用閃光燈拍照,甚至都沒有拍照,而是專心致志地欣賞展品,欣賞每一件精細的藝術品。而很多中國遊客是高聲喧譁,瘋狂拍照,閃光燈頻閃,真是與裡面的氣氛格格不入,顯得很扎眼,好多老外頻頻搖頭。看來中國硬體提升的同時,軟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否則和暴發戶沒有什麼區別。世博會結束了,亞運會正在繼續,明年還有世園會,至少我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正在慢慢地融入世界,這是好的開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