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疫情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4W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染病疫情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染病疫情報告

傳染病疫情報告1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院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提高報告的效率和質量,為疾病預防控制提供及時、準確的監測資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給據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1、本院為法定傳染病責任報告單位,本院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均為責任報告人。

2、在診療過程中發現法定傳染病,由首診醫生或其他執行職務的人員,按要求規範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並及時通知疫情報告人員。

3、報告病種:

甲類傳染病:2種 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26種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質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肺炭疽、面板炭疽、未分型)、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塗陽、僅培養、菌陰、未痰檢)、傷寒和副傷寒、流行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一期、二期、三期、胎傳、隱性)、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間日瘧、惡性瘧、未分型)。

丙類傳染病:11種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

其他傳染病:水痘

4、由預防保健科負責全院傳染病的收集、稽核、上報、訂正和查重工作,並每半年進行疫情資料分析。

5、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時,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的方式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也應及時報告。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規定要求報告。

6、醫院各門診分別建立傳染病門診日誌,腸道門診設立腸道門診日誌,對各類傳染病予以詳細登記,並填報傳染病報告卡。

住院部臨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記薄,對本科所有入院傳染病病人進行詳細登記,按照規定及時上報。

實驗室應根據化驗結果,對所有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的患者進行疫情登記報告。

7、對報告病人診斷變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錯誤時,應及時進行訂正報告,卡片類別選擇訂正項,並註明原報告病名。發現漏報的傳染病,應及時補報。

8、傳染病報告卡應填寫內容完整、準確、規範,字跡清楚,要與網上錄入相一致。

9、本院任何人員不得瞞報、漏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疫情。

傳染病疫情報告2

為了能夠及時有序地應對可能發生的傳染病疫情,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疫情在我校的發生和蔓延,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及上級教育和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檔案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1、學校成立由校長陳衛峰為組長,代書停為付組長的傳染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各班班主任負責本校傳染病防治的各項具體工作。

2、各班班主任為本班傳染病疫情報告責任人,一旦發現本班有傳染病疫情,應在1小時內向校長及主任報告。各班班主任應定期對各班衛生委員進行傳染病預防知識及疫情報告程式進行培訓。

3、針對不同季節的傳染病,學校要開展多種形式的預防傳染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師生員工的'公共衛生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4、各班班主任堅持每天對本班學生進行晨檢和午檢,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5、為預防各種傳染病在校內的發生,各班應把本班的公共區、教室徹底打掃乾淨,不留衛生死角。並加強教室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

傳染病疫情報告3

為了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體健康,促進傳染病的疫情報告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醫院、科室、責任人三級管理制度落實獎懲制度。

二、全年度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先進科室給予100元年終獎勵,科主任50元獎勵。

三、對發現傳染病未能及時填卡上報或漏報者根據情節,依據院部指定的責任追究制度進行處理:

1、凡漏報、遲報,未造成傳染病疫情播散、暴發、流行者,誰漏報、遲報,誰負責,扣首診醫生20元/例,科室主任負連帶責任,扣科主任20元。情節嚴重者,造成疫情播散,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處理。科室主任負連帶責任。

2、對累計漏報、遲報超過3例者,除處罰外,還要通報全院,科室主任負連帶責任。

四、凡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未能及時上報傳染病疫情,造成傳染病暴發、流行且後果嚴重者,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處理:

第六十九條醫療機構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處分,並可以依法吊銷有關責任人員的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未按照規定承擔本單位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醫院感染控制任務和責任區域內的傳染病預防工作的;

2、未按照規定報告傳染病疫情,或者隱瞞、謊報、緩報傳染病疫情的;

3、發現傳染病疫情時,未按照規定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提供醫療救護、現場救援、接診、轉診的,或者拒絕接受轉診的;未按照規定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汙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實施消毒或者無害化處置的;

4、未按照規定對醫療器械進行消毒,或者對按照規定一次使用的`醫療器具未予銷燬,再次使用的;

5、在醫療救治過程中未按照規定保管醫學記錄資料的;

6、故意洩露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資訊、資料的。

傳染病疫情報告4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做好傳染病的登記報告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瞞服、謊報和漏報。

一、 臨床醫生必須按規定做好門診日誌的登記工作,填寫傳染病報告卡要專案齊全,字跡清楚,不得有缺項,漏項。

二、 傳染病疫情報告實行屬地化管理原則。發現甲類傳染病疫情應在2小時內報告,乙類傳染病及丙類傳染病疫情24小時內報告。

三、 發現傳染病暴發,特大食物中毒或其他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時,首診醫生應也最快的速度和方式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並同時上報縣疾病控制中心。

四、 醫院每月對門診和住院登記日誌進行自查和核對,避免傳染病疫情漏報。

五、 醫院由專門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的網路直報工作。

六、 醫務工作者在醫療活動中發現不明原因的疾病暴發和流行時,應以最快的'速度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並同時上報縣疾病控制中心。

七、 醫務工作者在醫療工作中未按要求進行門診日誌登記的,對傳染病疫情瞞報、謊報、緩報甚至是漏報或不報的,將給予嚴重處罰,造成傳染病暴發和流行的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傳染病疫情報告5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履行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責任和義務,特制定我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程式和管理制度。

一、報告範圍和程式: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務人員和所在科室應當立即電話報科主任、護士長、防保科,節假日報總值班。

(一)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或院內感染暴發、流行的;

(二)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的;

(三)發生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

(四)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的。

防保科或總值班應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區疾控部門報告,同時通知院長和院內相關部門,保證應急工作中上下聯絡、人員疏散、消毒隔離、防護、現場保護和調查、醫療救治、流行病學調查取樣等應急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管理制度:

(一)基本原則:

傳染病、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各部門要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的應急工作原則,在院內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我院行政領導的分級管理體系,建立應急管理網路,並行使相應的權力和職責,各級管理人員和相關人員應通力合作,保證各項應急工作的順利執行。加強法制觀念,依法應對突發事件。一旦突發事件發生,啟動我院應急系統。

(二)按照法律要求實行首診醫院、首診醫生負責制。

(三)各有關部門應首先保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訊裝置、醫療救護裝置、救治藥品、醫療器械、防護物品等物資的調配和儲備,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服從上級衛生主管部門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四)任何科室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五)在我院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各專業及相關人員對因突發事件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對就診病人必須接診治療,並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對需要轉送的病人,應當按照規定將病人及其病歷記錄的影印件轉送至接診的或者指定的醫療機構。配合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進入突發事件現場進行調查、取樣、技術分析和檢驗,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

(六)有權要求在突發事件中需要接受隔離治療、醫學觀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在採取醫學措施時予以配合。拒絕配合的,報公安機關依法協助強制執行。

(七)對傳染病要按《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等相關的法律法律要求,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嚴格執行各項消毒隔離、醫院感染控制等各項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員防護,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內感染的發生,做好汙物、汙水的無害化處理。

(八)各科室及相關人員未履行報告職責,隱瞞、緩報或者謊報的,未及時採取控制措施的,未履行突發事件監測職責的,拒絕接診病人的,拒不服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排程的,將依據情節輕重給予處罰。

傳染病疫情報告6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院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提高報告的效率和質量,為疾病預防控制提供及時、準確的監測資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根據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1、我院為法定傳染病責任報告單位,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均為責任報告人。

2、在診療過程中發現法定傳染病,由首診醫生或其他執行職務的.人員,按要求規範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並及時通知疫惰報告人員。

3、報告病種:

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腦炎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頭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痢疾。

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衛生部決定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

4、由預防保健科負責全院傳染病的收集、稽核、上報、訂正和查重工作,並定期進行疫情資料分析。

5、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時,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的方式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也應及時報告。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規定要求報告。

6、各門診分別建立傳染病門診日誌,腸道門診設立腸道門診日誌,對各類傳染病予以詳細登記,並填報傳染病報告卡。

住院部臨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記薄,對本科所有入院傳染病病人進行詳細登記,按照規定及時上報。

實驗室應根據化驗結果,對所有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的患者進行疫情報告。

7、對報告病人診斷變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錯誤時,應及時進行訂正報告,卡片類別選中訂正項,並註明原報告病名。發現漏報的傳染病,應及時補報。

8、傳染病報告卡應使用鋼筆填寫,內容完整、準確、規範,字跡清楚。

9、任何人員不得瞞報、漏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疫情。

傳染病疫情報告流程

1、門診部、住院部、檢驗科、放射科等有關科室接診傳染病患者時,首先進行登記,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然後做好處置工作。

2、疫情管理員每日兩次收取傳染病報告卡,並對卡片進行錯項、漏項、邏輯錯誤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指正。

3、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應立即電話通知網路直報員,網路直報員接到報告後以最快的方式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當專家組確診後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也應及時上報。

4、發現其他乙類傳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時,於24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資訊系統進行網路報告。

5、發現丙類傳染病和其他傳染病時,應當在24個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資訊系統進行網路報告。

6、進行網路直報時,經查錯、查重、訂正後上報。同時登記在《疫情直報登記本》上備查。

7、傳染病報告卡網路直報後,整理、裝訂、存檔,保留三年。

8、每月將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情況彙總,報醫務科。

9、遇到特殊情況時,報告業務主管院長協調解決。

傳染病疫情報告7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傳染病疫情監測資訊報告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為了做好全縣傳染病疫情資訊和突發公共衛生事報告管理工作,確保傳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傳染病報告率及各項疫情管理工作質量,使疫情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為防病治病提供可靠的疫情資訊,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疾控中心的《傳染病疫情監測資訊網路直報工作與技術指南》,根據雅安市疾控中心度疫情管理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以及全國疾控中心工作規範要求,特制定傳染病資訊報告管理制度:

一、疫情報告管理制度

1、責任報告人發現法定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攜帶者應在規定時限內向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必要時要做訂正、死亡報告。

2、各級醫療保健科,每日定時負責收集各科室疫情報告卡,並在24小時內網路直報。各有關科室要設傳染病登記簿,預防保健科設傳染病報告總登記簿。

3、學校、廠礦、個體診所等醫療保健機構發現法定傳染病應填寫疫情報告卡向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也可向所在地鎮衛生院預防保健科(組)報告。

4、村(居委會)衛生室發現法定傳染病向鄉(鎮)衛生院預防保健科報告。

5、鄉(鎮)衛生院保健科,建立傳染病登記簿,指定專人收集、登記、核實本院就診傳染病和轄區內村(居委會)衛生所(社群衛生服務站)報告的傳染病,在24小時內網路報告。

6、各級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時,應於24小時內向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併網絡直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此類疫情報告時,應立及上報省、市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縣衛生行政部門,同時組織核實調查、疫點處理和進行核實情況報告。

7、各級醫療保健機構發現其它乙類傳染病人、疑似病人和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瘧疾的病原攜帶者時,應於24小時內網路報出。

8、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發現傳染病暴發疫情時,應按甲類傳染病報告時限與方式上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執行。

二、卡片報告、稽核、查重、訂正制度

1、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疫情資訊管理專職人員要每日(包括法定節假日)上午、下午及時、完整、準確報告傳染病卡片,對直報系統內的傳染病報告卡進行錯項、漏項、邏輯錯誤以及重卡等檢查,對有疑問的卡片應及時通知報卡單位核對;對核實無誤後的個案資訊通過網路確認上報。

2、稽核過程中發現暴發疫情或異常疫情報告時,要立即通知報卡單位進一步核對;若資訊屬實,要通過網路儘快確認報告資訊,同時報告主管領導和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按規定時限和程式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和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派出專業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3、在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或其他調查中發現傳染病報告卡資訊有誤,應在24小時內通過網路進行訂正或刪除,同時告知原填報單位;發現未報告傳染病病例,要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調查人員及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按規定進行網路直報。

4、每天查重。各報告單位間重複報告的卡片和經訂正報告或個案調查後否定的卡片。

5、鼠疫、霍亂、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質炎和新發生的法定傳染病按月訂正統計,其它傳染病在年報中訂正統計。

三、自查獎懲制度

1、疫情責任報告單位和報告人,不得瞞報、緩報或謊報發現的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

2、對違反傳染病報告制度的單位(科室)或個人,取消其當年評先、評優及評職稱待遇。造成後果的一切責任由當事單位或個人,接受上級部門的經濟、行政或法律責任的處罰。

3、對疫情報告有功單位或個人,根據相條款規定報告上級部門給予獎勵。完整、準確登記門診日誌。要求字跡清楚。連續缺5天或不完整、準確的扣1分,每增加一天扣0.2分。未建立傳染病報告制度,扣2分。傳染病報告率每下降1%,扣1分;全年零報告的,扣5分。對轄區衛生室及個體診所每月檢查一次傳染病報告情況,缺一次扣0.5分。不及時、完整、準確網路直報或報出傳染病卡片的,扣5分。無重點疾病預案、物質準備的,扣5分。以上扣的總分將與年終衛生經費的發放掛鉤,並全縣通報批評。

4、疫情報人員至少每旬到各科室檢查門診日記及進出院登記薄,發現漏報或遲報的傳染病應立即要求醫生補填傳染病報告卡,同時做好記錄,專案至少包括檢查時間、檢查範圍,查出傳染病例數、漏報數、漏報醫生等。並及時上網補報。院領導應半年或一季度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一次疫報工作檢查,方法同上,檢查結果進行通報,並與年終考核結構。

四、培訓、網路維護制度

1、管理領導小組應及時把各種有關疫報檔案的精神或要求等進行傳達貫徹,不定時組織培訓、學習,並做好培訓與學習記錄。

2、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傳染病資訊報告業務管理和技術指導培訓工作。每年一次。

3、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資訊報告網路系統的`維護,提供技術支援。隨時指導培訓。如出現網路故障,及時聯絡電信部門給予解決。如出現業務問題,隨時指導培訓。隨時預防病毒發生。

4、開展對本行政區域的傳染病資訊報告督導、檢查和評估,提供相關的技術培訓和指導。每年二次。

5、對新參加工作或新負責傳染病管理工作的人員要隨時進行培訓。

6、疾控中心每月組織全體職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傳染病疫情監測資訊報告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學習傳染病防治知識,提高業務能力。

五、傳染病網路監測查詢制度

1、動態監視本行政區域的傳染病報告資訊,對疫情變化勢態進行分析,及時分析報告、調查核實異常情況或甲類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疫情。

2、發現鼠疫、霍亂、肺炭疽和脊髓灰質炎輸入野病毒病例,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嚴格管理病人的同時,以最快的方式向可能感染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通報疫情。

3、對實行專病管理的傳染病,應將流行病學調查的相關資訊反饋給專病管理機構及時錄入專病管理系統。

六、疫情資料管理、分析、應用制度

1、按照有關技術檔案管理規定要求,對疫情報表、彙編、分析圖表、文字材料和電子檔案等載體資料進行歸類、編目、集中保管。

2、《傳染病報告卡》、傳染病疫情登記簿、旬報表和傳染病漏報調查的原始資料要歸類整理,儲存3年。法定傳染病月報表及其電子報表,儲存5年。

3、《傳染病報告卡》的電子檔案,具有流行病學重要意義的原始調查資料,傳染病年報表,月、年疫情動態分析,定期趨勢分析,疫情管理檔案(包括技術方案和傳染病漏報調查結果通報等,及其電子檔案),應永久儲存。

4、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本轄區的`疫情資料,每5年進行一次彙編,並永久儲存。

5、定期疫情分析:按月作出動態分析簡報。如遇有重大疫情時,隨時作出專題報告,上報縣衛生行政部門和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時反饋到各醫療機構。

6、年度疫情分析: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每年要對全年疫情進行分析,重點分析疾病的“三間”分佈特徵及流行趨勢、防治對策和效果。分析應有文字材料和統計圖、表。

7、疫情預測預報: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對常規疫情和專題監測資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傳染病的流行週期、發病季節等流行特徵,以及掌握的可能引起流行的跡象和因素,對重點病種進行預測分析並在流行前期做出預報。

8、疫情交換:相鄰地區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定期交換疫情資訊,遇有重要疫情時,應隨時通報。

七、傳染病檢查制度

1、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半月要對醫院進行傳染病疫情的主動搜尋,對直報系統內的傳染病報告卡進行錯項、漏項、邏輯錯誤以及重卡等檢查,對有疑問的卡片應及時通知報卡單位核對;對核實無誤後的個案資訊通過網路確認上報。

2、每季度對醫院搞好傳染病預檢、分診檢查

3、每半年對縣級醫院搞好傳染病報告管理檢查。

4、每年對鄉鎮級醫院搞好傳染病報告管理檢查。

八、傳染病網路直報管理制度

1、各醫療單位不得將網路直報的使用者名稱、密碼、地區編碼上牆或放到明顯位置。每月至少修改一次密碼。嚴禁操作人員洩露自己的密碼,發現密碼洩漏,隨時修改密碼。

2、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進入其他子系統或進入其他單位的使用者。

3、傳染病網路直報上出現問題,隨時向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不私自找電腦高手處理。

4、網路直報人員不得隨意變動,如因工作原因需要變動,須由單位提出申請,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同意後才變動。

5、傳染病報告實行屬地管理原則,報告時限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染病防治法》、《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資訊管理辦法》、《傳染病資訊報告管理技術規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辦理。

6、每輸入一次傳染病報告之後進行查詢、查重,發現輸入錯誤及時糾正,發現輸入重卡及時刪除。

九、評估制度

1、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本行政區域內網路直報質量進行評價,對直報工作進行督導檢查。

2、對所收集的疫情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存檔;對相關科室定時進行傳染病漏報調查,評價傳染病疫情報告質量。

3、各鄉鎮衛生院對轄區報告的傳染病疫情進行登記,並分析轄區傳染病疫情態勢;對轄區定時開展傳染病漏報調查和督導。

4、專業防治機構調查核實後按旬、月、年彙總報同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配備計算機和通訊裝置,指定專人負責疫情資料的收集、核實、錄入、通訊上報、分析反饋和質量控制。

5、在自然災害期間和災後,通過對災區(災民或抗災群體)及其有關地區進行與災害相關傳染病疫情的收集、專題彙總、分析與報告,供各級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在救災防病決策時參考,也為評價災區防治措施的效果提供科學依據。

十、備份制度

每月對傳染病資訊分析相關資料檔案、卡片,文件檔案進行備份。確保報告資料的安全。

傳染病疫情報告8

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為了進一步加強我院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提高報告的效率和質量,為疾病預防控制提供及時、準確的監測資訊,制定本制度。

1、本院為法定傳染病責任報告單位,本院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均為責任報告人。

2、在診療過程中發現法定傳染病,由首診醫生或其他執行職務的'人員,按要求規範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並及時通知疫情報告人員。

3、報告病種(共39種):

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2種)。

乙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版權歸制度大全: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甲型h1n1流感(26種)。

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11種)。

4、保健科負責全院傳染病的收集、稽核、上報、訂正和查重工作,並定期進行疫情資料分析。

5、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時,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的方式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也應及時報告。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應於12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規定要求報告。

6、醫院各門診分別建立傳染病門診日誌,腸道門診設立腸道門診日誌,對各類傳染病予以詳細登記,並填報傳染病報告卡。住院部臨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記薄,對本科所有入院傳染病病人進行詳細登記,按照規定及時上報。

7、實驗室應根據化驗結果,對所有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的患者進行結果反饋。

8、對報告病人診斷變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錯誤時,應及時進行訂正報告,卡片類別選擇訂正項,並註明原報告病名。發現漏報的傳染病,應及時補報(並加蓋疫情以報印章)。

9、傳染病報告卡應使用鋼筆填寫,內容完整、準確、規範,字跡清楚。

10、任何人員不得瞞報、漏報、謊報、緩報或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疫情。

唐寨鎮衛生院

傳染病疫情報告9

為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資訊報告管理辦法》和《傳染病監測資訊網路直報工作與技術指南》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特重新修訂本制度。

一、管理原則

(一)責任報告單位職責

醫院屬責任疫情報告單位。醫院成立疫情報告管理領導小組,由主管院長、預防保健科和有關科室負責人組成,防疫醫生具體負責疫情報告的管理工作,配備疫情報告專用電腦實行網路直報,防疫人員負責疫情報告、登記及管理工作。

各科(專科、門診)指定報病管理負責人,負責督促、管理本科傳染病、性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死亡病例和其他監測病例的登記、報卡和疫情報告工作。

(二)責任報告人

醫院執行職務的人員,主要是執行職務的醫護人員和檢驗人員,均為責任疫情報告人。

(三)首診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

傳染病報告實行誰接診、誰報告的首診負責制,遵循屬地管理的原則。

二、疫情報告

(一)報告內容

1.依法報告的傳染病病種

(1)《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報告的傳染病:

①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

②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禽流感),衛生部規定按甲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乙類傳染病和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

③其他乙類傳染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除肺炭疽以外的其他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④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2)衛生部規定的不明原因肺炎:衛生部《全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實施方案》所定義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SARS預警病例、人禽流感預警病例。

(3)衛生部決定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

(4)其他暴發、流行或原因不明的傳染病。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包括下列情形:

(1)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

(2)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的;

(3)發生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

(4)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的。

3.醫院死亡病例

衛生部《區及區以上醫療機構死亡病例監測實施方案》規定:一級及一級以上各類醫療機構門(急)診及住院的死亡病例,均需進行網路直報。

4.法定報告的性病

《性病防治管理辦法》規定報告的八種性病為:艾滋病、淋病、梅毒、軟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腫、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尖銳溼疣和生殖器皰疹。

5.規定監測病例

AFP病例(14歲及以下兒童急性弛緩性麻痺)、麻疹、新生兒破傷風。

(二)報告時限

報告時限的計算,以門診日誌或病歷等記錄的診斷時間為起始時間,以網路直報系統的錄卡時間為準。

甲類傳染病、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在診斷後按規定的時限(城鎮應於2小時內、農村應於6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資訊系統進行報告(網路直報),同時應以最快的方式向當區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其他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脊髓灰質炎、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瘧疾的病原攜帶者應當在24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資訊系統進行報告。臨床初步診斷急性弛緩性麻痺(AFP)時,要馬上報告疾控中心,由疾控中心進行個案調查和取樣。

丙類傳染病和其他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應當在24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資訊系統進行報告。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當在2小時內向區衛生局報告。

傳染病暴發、流行時(不論甲、乙、丙類),應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疫情。發現原因不明傳染病或可疑的新發傳染病,應及時向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三)報告程式

1.傳染病報告

(1)初次報告

責任報告人在首次診斷或發現法定傳染病病人(包括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實驗室確診病例)或病原攜帶者時,應立即認真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報卡類別”選擇“初次報告”項),做好疫情登記,並立即將報告卡送交保健科疾控辦的疫情管理人員。

(2)訂正報告

責任報告人對已報告過的病例診斷進行更改(如疑似病例確診、臨床診斷病例更改診斷、分型或分類改變)或發現填卡錯誤時,必須及時進行訂正報告,在規定時限內重新填寫、報送《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報卡類別”選擇“訂正報告”項,填寫新的“診斷日期”(確診日期)和“填卡日期”;但同一病種由臨床診斷訂正為實驗室確診時,除將“病例分類”由“臨床診斷病例”改為“實驗室確診病例”外,無需更改其他專案。

(3)死亡報告

對已填報過卡片的傳染病病人因該傳染病死亡時,臨床醫生必須在規定時限內再次填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進行死亡報告,卡上標識“訂正報告”,同時註明“死亡日期”。患傳染病但因意外或非傳染病死亡時不需再次填報傳染病報告卡。

對初診死亡的病例無需兩次報卡,在“初次報告卡”同時填寫“發病日期”(如發病日期不明,可用接診日期)和“死亡日期”即可。

(4)填卡要求

填卡醫生要按照《傳染病報告卡》所附“填卡說明”,對卡中的內容逐項認真仔細填寫,注意字跡清楚、專案齊全及準確。

卡片中的發病日期指本次傳染病症狀開始出現的日期或檢驗初檢日期,不明確時填寫就診日期;診斷日期應為本次診斷傳染病的日期,訂正卡則填寫傳染病確診日期,但如同一種病由臨床診斷訂正為實驗室確診則仍填寫初診的日期。

住院期間診斷為傳染病時,必須立即報卡。發現漏報的傳染病病例,接診醫生要立即補填、補報《傳染病報告卡》。

(5)結核病報告

凡發現活動性肺結核的病人(實驗室確診、臨床診斷)或疑似病人,臨床醫生要立即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和《結核病病人轉診單》轉區人民醫院治療。

(6)艾滋病報告 HIV初篩試驗陽性,檢驗科要儲存血清標本,送區疾控中心進行復檢,送檢醫生要填寫《HIV/AIDS個案流行病學調查表》協助個案調查。檢室、臨床科室不得向第三人提供HIV人員的相關資訊,不得侵犯患者的隱私權。

(7)乙肝病人的報告

初次接診的急、慢性肝炎病人均需填報傳染病報告卡,並進行網路直報。

(8)慢性 傳染病的報告

在作出乙肝、肺結核、艾滋病、血吸蟲病等慢性 傳染病診斷時,首次接診時需填寫傳染病報告卡進行報告,再次複診且診斷結果未發生變更且在同一內時可不再進行報告。

(9)各科疫情報告卡的送交、報告

各科疫情報告卡的送交、報告必須符合法定時限、方式,做好交接記錄。杜絕遲報、漏報、漏登現象。

醫生填好的報告卡要及時交給當班護士或本科報病管理負責人;各科要在在規定時限內派專人將報告卡直接送交保健科(夜班的疫卡須在次晨8:30前送達),不得轉送。

發現甲類和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須立即向保健科(值班時間向醫院總值班)電話報告並立即報送疫情報告卡。

(10)網路直報

保健科疫情管理人員收到傳染病報告卡後,應及時檢查、稽核報告卡,做好有關登記,並在規定時限內將報告卡資訊及時、準確、完整地錄入網路直報系統。如發現填寫不完整、不準確,或有錯項、漏項、邏輯錯誤,應及時通知報告人補充、更正。

(11)重點傳染病和爆發疫情的報告

疫情管理人員在發現以下傳染病的確診或疑似病例時,應立即向診斷醫生核實,在規定時限內進行網路直報,同時電話報告當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其中第①、③、④條要求緊急報告的病例,要立即報告分管領導,及時向本院相關科室發出預警資訊:

①鼠疫、霍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禽流感;

②脊髓灰質炎、白喉、百日咳、登革熱、流腦、乙腦、狂犬病、布病、黑熱病、血吸蟲病、包蟲病、絲蟲病,出血熱、瘧疾、麻風;

③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④其餘病種的聚集性病例(同一地方或學校、單位、家庭,一日內3例及以上或一週內5例及以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 對報告的.上述重點傳染病的疑似病例,臨床醫生應儘快明確或排除診斷,及時在訂正報告卡上填寫疑似病例的轉歸情況,交保健科及時上網訂正。

2.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報告和發熱病例監測

門診監測科室(發熱門診、內科門診、急診等)每日統計當日就診的門診病例數、發熱呼吸道病例數和發熱肺炎病例數;各收治“發熱肺炎病例”的病區(如呼吸科、感染科、ICU等)每日統計本病區出院的發熱肺炎病例診斷情況。各科室於每週星期一上午8:30前將前一週將就診情況統計送交保健科,由保健科彙總報當地疾控中心。 臨床醫務人員發現符合《全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實施方案》定義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預警病例,要立即報告醫務科、保健科。由醫務科組織本院專家組進行會診和排查,仍不能明確診斷的或符合預警病例,首診醫師應立即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鉤選“不明原因肺炎”,填寫“SARS預警病例”或“人禽流感預警病例”)送交保健科,保健科在2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並由醫務科電話報告區衛生局。按監測實施方案的程式可以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的,臨床醫生重新報送傳染病報告卡訂正為明確診斷的疾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 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正常上班時間,首診醫生必須馬上同時電話報告醫務科和保健科。對其中的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要立即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並即時送交保健科。

在節假日及中午、夜間等非正常班時間,首診醫生必須馬上電話報告醫院總值班,並立即將有關的傳染病報告卡送交醫院總值班。 保健科、醫務科或醫院總值班須馬上核實情況,在2小時內以最快的報告方式向區衛生局、疾控中心報告。

4.值班期間的疫情報告

在節假日和中午、夜間等值班期間內發現下面四類疫情(

①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等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或疑似病人;

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③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④不明原因肺炎和SARS/禽流感預警病例)時,首診科室和首診醫師要立即電話報告醫院總值班,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並派專人送交醫院總值班,同時採取隔離措施,防止傳染病擴散。 醫院總值班須立即核實,按照醫院有關規定向職能部門和院領導彙報、請示,同時以最快報告方式(電話及傳真)在法定時限(2小時)內區疾控中心報告,必要時可請求區疾控中心值班人員代行網路直報;若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還應立即向區衛生局報告,並組織、協調相關醫療救治工作,安排標本報送疾控部門複檢鑑定工作。 值班期間填報的其他乙類和丙類傳染病報告卡可在當天當班(節假日需在每天上午9:00前)直接投放到保健科門口的傳染病報告箱,由保健科值班人員及時上報。

5.死亡病例報告

(1)對在本院門(急)診或住院發生的所有死亡病例,診治醫生必須按照《死亡醫學證明書》的格式和死因推斷的有關規範,立即進行死因醫學診斷,填寫《死亡醫學證明書》(一式四聯)。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尚需填寫調查記錄。死亡診斷應填寫準確、清楚和詳細,符合ICD-10編碼規定的疾病名稱,不應以“呼吸、心跳驟停”代替死亡診斷。

(2)各病區應在當天派本科室工作人員將填寫好的第一聯“死亡醫學證明存根”送交資訊科統計室(夜班不得遲於次晨9:00),其他聯送住院處。不得由死者家屬傳送。

(3)統計室負責對醫生填寫的《死亡醫學證明書》進行稽核,對報告中存在的問題(專案填寫不清或不完整、死因填寫不規範或存在邏輯錯誤等)應及時同診治醫生進行核對、更正。

(4)統計室負責按照ICD-10要求進行死因編碼,並在1~2日內將死亡醫學證明書及死因編碼資訊轉交保健科。

(5)保健科負責進行網路直報。

(6)應在開具死亡證明書後48小時內完成死因編碼及網路直報。統計室要做好原始死亡醫學證明書的儲存與管理工作。

三、疫情登記

醫院按照區衛生局的規定在保健科設定《傳染病疫情總登記簿》和有關統計、登記表冊,在相關臨床科室設立《門診日誌》、《住院登記本》和《傳染病登記本》(內科、感染科門診可另專設《結核病登記本》,結核病若已以專冊登記則傳染病登記本無需重複登記),在發熱門診、內科門診、急診科設立《發熱門診日誌》和《發熱門診病人登記表》,在腸道門診設立《腹瀉病人就診專用登記冊》,在性病門診設立《性病登記本》,在檢驗室設立《檢驗登記本》,在放射科設立《放射檢查登記本》。

臨床醫生和有關醫務人員必須及時、準確、認真、詳細填寫有關登記本,訂正報告時亦須及時登記。凡腹瀉、艾滋病、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及AFP患者的化驗單,開單醫生必須填寫詳細地址,檢驗科室的《檢驗登記本》應登記上述病人住址。

四、原始資料的儲存

《傳染病報告卡》、《性病報告卡》及報告記錄等原始資料,由保健科儲存,儲存期為3年;《門診日誌》、《住院登記本》、《傳染病登記本》及《檢驗登記本》等有關登記本由各科儲存,儲存期為3年。

五、考核與獎懲

醫務科、保健科檢查、督促各科疫情報告情況,組織漏報、遲報調查,進行專項考核獎懲。

凡發現不按規定報告疫情或不按規定登記者,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醫院對傳染病疫情報告及監督管理工作成績顯著的科室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傳染病疫情報告10

為加強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時,科學的防治決策資訊,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傳染病暴發疫情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資訊報告管理辦法》《傳染病資訊報告工作管理規範》《傳染病監測資訊網路直報工作技術指南》制定傳染病暴發疫情報告制度。

傳染病暴發疫情:在一個區域性地區短期內突然發生多例同一傳染病病人。通常是指一個單位、一個村莊因同一因素於某病的平均潛伏期內,出現一定的病例數,達到相關傳染病監測方案規定例數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傳染病相關資訊例數。

一、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

1、責任報告單位

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與群眾健康和衛生保健工作有密切關係的`機構,如檢驗檢疫機構、教育機構等。

2、責任報告人

執行職務的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衛生人員、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疫情管理人員。

二、報告時限和程式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接到醫療衛生機構和有關單位暴發疫情後,應當在2小時內儘快向上級疾控機構、本單位主管領導報告,並通知相關科室立即組織進行現場調查核實確認,及時採取措施,寫出暴發疫情處理報告報告事態進展。

三、報告內容

經調查核實確認後的暴發疫情報告應包括事件波及範圍、危害程度、流行病學分佈、事態評估、控制措施等內容。

四、組織機構及人員

各級各類疾控機構和醫療衛生機構要在相應科室安排專人負責暴發疫情報告,並做好記錄。

傳染病疫情報告11

傳染病的預防工作歷來是國家重視、民眾受益的大事,也是學校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預防為主是傳染病防治工作的指導方針。學校一旦發現傳染病後,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為此,我校結合實際特制訂如下制度。

一、日常預防工作

1、提高認識:提高師生衛生意識是防病的基礎,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並實行接觸人群的健康監察與有相關體徵人群的醫務監察是控制傳染病蔓延與流行的重要措施。

2、加強組織領導:學校成立傳染病防治領導小組,實施對傳染病預防等學校衛生工作的領導及突發事件的處理。

3、常規工作分工:

(1)由班主任老師負責日常的傳染病預防工作、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教育,使師生了解傳染病的預防與相關的體能鍛鍊知識,從小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積極參與體育鍛煉、衛生勞動等,不斷提高公共衛生、個人衛生意識。

(2)利用家校聯絡平臺、學校宣傳櫥窗等途徑,向家長、社會宣傳有關健康教育知識,有關傳染病的防治,取得家長的支援,配合做好防治工作。

(3)少先隊大隊部負責學校室內外、校園環境的衛生打掃及檢查指導,對一些易忽視的衛生死角,加強檢查,組織人力,進行經常性打掃,確保校內環境的整潔。檢查結果與班主任量化管理掛鉤。

(4)加強學校衛生長效管理,由班主任做好日常的晨檢工作。

(5)由班主任對體檢異常者進行跟蹤瞭解,督促就醫,及時反饋診斷結果,採取相應措施。

二、校內傳染病發生的處理

(一)班主任老師

1、負責每天對本班學生中健康狀況動態觀察,發現與某些傳染性疾病相關的症狀時或因病缺課情況,應詢問學生健康狀況並做好相應記錄,如病例數超過正常時,應及時報告行政值日。

2、突發事件發生後,應提供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學生當時的身體狀況。

3、突發事件發生後,對班級學生的發病情況作動態瞭解後,每天2次報告行政值日。

(二)保健老師

1、負責每天接受班主任晨檢情況,並記錄歸檔。

2、出現突發公共事件時,負責及時將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地點、時間、主要病徵、發病人數、發病班級、可能原因、採取措施、現狀和趨勢,向鎮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

法定傳染病:

(1)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

(2)乙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痢疾、肺結核、傷寒、流行性脊髓膜炎、

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3)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4)衛生部決定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非法定傳染病:水痘、手足口病、急性結膜炎

3、負責對出現症狀的學生進行暫時隔離,必要時護送相關醫院就診。

4、發生突發事件後,負責每天2次接受班主任晨檢情況,統計後傳真上報鎮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門。

5、對病癒返校的學生,須出具衛生部門的返校證明,方可進入教室上課。

6、接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該學校的疫情解除通知後,即可對學校採取解除控制措施。

(三)學校領導

1、學校建立校長負責制,成立預防傳染病應急處理小組。明確分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的領導和相關部門及個人職責。

工作任務:

(1)嚴把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2)做到五早: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治療。

2、當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學校應根據疫情波及範圍和流行的情況,停止進行集體性活動,避免發病班級學生進入集體活動場所(公共電腦教室、實驗室等),對發病較多班級的學生,相對限制活動區域,必要時使用備用教室,防止發病班級之間的交叉感染。疫情嚴重時,報請相關部門後,考慮全校停課。

3、學校需加強同鎮疾控中心的聯絡,保持資訊通暢,密切關注學校學生的發病狀況。

4、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利用健康教育課、晨會、班會、廣播、電視、板報等多種形式,堅持正面宣傳,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緒,使之自覺配合教育部門、衛生部門做好學校內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根據不同季節傳染病發生特點,宣傳傳染病的危害與防制知識,增強疾病預防的意識和能力,幫助養成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5、學校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傳染病流行時,對發病班級教室進行徹底消毒,加強教室內空氣流通,要經常開窗通風。對廁所進行消毒,以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三、嚴格疫情報告

學校發現疫情要在24小時內上報

1、報告方式

當出現符合本工作規範規定的報告情況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方便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等)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同時,向屬地教育行政部門報告。

2、一旦發生傳染病事件,疫情報告人及時向校領導彙報,召集傳染病應急小組成員,做好專冊登記,統計人數。(患者名單、發病日期、班級分佈、主要症狀等)

報告順序:班主任(半小時內)→行政值日(1小時內)→疫情報告人排查(2小時內)→分管校領導(1小時內)→校領導(1小時內)→疫情報告人(半小時內)→當地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門。

3、重大疫情由疫情報告人於兩小時內上報疾控中心、教育、衛生行政部門。

四、凡患有傳染病的師生經隔離治癒後,必須有區級以上醫院證明方可上課。

傳染病疫情報告12

為進一步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使我院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制度化、規範化,以提高我院傳染病報告質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根據傳染病報告程式落實疫情報告責任,各科室必須明確職責,落實責任。每月對全院傳染病報告情況進行自查,主要對傳染病登記本、門診日誌、住院病人及卡片對照,看是否符合,有無漏報、遲報現象。

二、查登記本、日誌及卡片是否填寫完整,清楚,及時。

三、我院傳染病防治管理實行醫院、科室、責任人三級管理制度。院部有分管院長負責傳染病疫情管理工作。

四、工作站負責監督檢查傳染病疫情上報工作,每月有小結。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必須責令及時解決並根據情況實施處罰。

五、凡漏報、遲報未造成傳染疫情播散、暴發、流行者,漏報一例給予50元處罰,遲報一例50元處罰,漏登一例10元處罰,情節嚴重者,根據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處理,科室主任負連帶責任。

六、對累計漏報,遲報達三例者,除按第5條執行外,扣罰責任人當月獎金,並全院通報,科室主任負連帶責任。全年發現傳染病漏報超過五例者,追究傳染病報告管理人員責任。

七、對工作督導不力,檢查不及時造成漏報不能及時發現者,對傳染病報告管理人員給予100元罰款處理。

八、責任報告人,疫情管理人員,網路直報人員由於工作不負責任,出現重大傳染病誤報事故,扣除全年獎金,全院通報批評,情節嚴重,造成嚴重後果,違反法規者,依法處理。

九、對在傳染病防治登記管理工作中成績顯著的科室和個人,每年進行評比表彰和獎勵。設一等獎一名,獎金500元,二等獎二名,獎金2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100元。

傳染病疫情報告13

學校傳染病報告制度傳染病的預防工作歷來是國家重視、民眾受益的火事,也是學校衛生工作的重要紐成部分。預防為主是傳染病防治工作的指導方針。學校一旦發現傳染病後,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為此,我校結合實際制訂如下制度。

一、為加強學校疫情報告管理工作,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學校成立傳染病防治領導機構,建立傳染病疼情報告網路,固定專(蒹)職疫情管理人員、消毒人員,積極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二、學校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疫情管理人員何永清為責任疫情報告人,學校領導、、老師、學生等為義務報告人,責任疫情報告人和義務報告人發現法定傳染瘸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應存規定時限內,向縣教育局和縣疾控中心報告。

三、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傳染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應及時報告。

四、傳染病暴發、流行時,責任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當地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疫情。

五、學校要進一步落實“晨檢”制度,對請假、缺課的學生耍詢問原因,注意追蹤,確傈對傳染病疫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六、學校要進一步加強衛生防病知識宣傳教育工作,採取開設健康教育課、設立直傳欄、舉辦黑扳報等多種形式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衛生部門要經常深入學校進行防病知識宣傳,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七、學校要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教室、宿舍要經常通風,設定防蚊滅蠅設施。食堂要講究衛生,預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發生

八、學校堅持晨檢制度,每天早8:10上早自習時前10分鐘由班主任負責檢查班內學生舅體狀況及教室環境衛生、學生個人衛生。校醫負責全投的異常情況的'排查。1、班主任發現各類傳染病疑似病人,不得讓其與其他人接觸。2、向衛生室老師彙報,衛生室老師診斷為疑似病人後及時向傳染病工作領導小組彙報。3、立即送至應急隔離室。4、通知學生家長,送疑似病人到指定醫院就診。同時電話追蹤醫院診斷結果。6、對疑似症狀者去過的地方進行消毒。7、加強宣傳教育,安定人心,穩定學校秩序。8、如發生傳染病除隔離病人外。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病人到過的地方進行消毒9、堅持開窗通風制度,每天派專人負責教室的開窗。10、堅持定期消毒制度,由後勤負責對各教室、專用教室的消毒。11、是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著或疑似病人在治癒或排除前一律停課,不得來校。學生因傳染病休學者痊癒後要出示醫院證明並經學校同意方可回校學習。

傳染病疫情報告14

為實現我院傳染病報告率、及時率均達到100%,提高我院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質量,特召開本次會議,會議內容如下:

1、各門診科室均應設立門診日誌,病房(即住院部)應建立住院病人出入院登記本。所有門診、住院部、檢驗科、放射科均應建立傳染病登記本並備有傳染病報告卡。

2、門診日誌專案至少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住址、診斷病名、發病日期、就診日期、初診或複診九項基本內容。門診日誌應由臨床醫生填寫。病名專案應填寫診斷的病名,不能填寫症狀。如屬法定報告傳染病,各個專案均應填寫完整,且住址要求詳細到村組或xx路xx門牌;如屬非傳染病,至少應記錄姓名、性別、年齡、診斷病名和就診日期等五項。

3、住院登記專案至少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診斷、出院日期、出院診斷等九項。住院登記各個專案均應填寫完整,屬法定報告傳染病的住址要求詳細到村組或xx路xx門牌。

4、門診日誌和住院登記中14歲以下(包括14歲)兒童均應填寫家長姓名。

5、化驗登記專案應包括:病人姓名、性別、年齡、住址、送檢樣品、送檢醫生、檢驗專案、檢驗日期、檢驗方法、檢驗結果、檢驗人員和報告日期。

6、放射科檢查登記應包括:病人姓名、性別、年齡、住址、送檢醫生、檢查日期、檢查專案、檢查結果、檢查醫生簽名、初步診斷和報告日期。

7、傳染病登記本專案應包括:登記日期、網報日期、姓名、性別、年齡、職業、住址、診斷病名、發病日期、就診日期、診斷日期、報告日期、報告科室、報告人、收卡日期、收卡人、訂正病名、訂正時間。

8、門診日誌、住院登記、傳染病報告卡、傳染病登記本、化驗登記、放射科檢查登記各項登記應填寫清楚,診斷明確,符合要求,不缺專案,且至少應儲存3年。

9、門診或住院部臨床醫生在診斷出法定報告傳染病時應填寫門診日誌或住院登記、傳染病報告卡、傳染病登記本,並及時上報防保科的疫情管理員。

10、檢驗、放射科醫生檢出陽性結果應與臨床醫生相互溝通並按規定將傳染病疫情及時上報防保科的疫情管理員。

11、保證網路直報有專用電腦,專人負責,專人報告,保持網路和資訊通暢。疫情網報專用電腦的管理要嚴格遵循疫情網報電腦管理制度。防保科要落實專人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和網路直報工作。防保科疫情專職管理員要負責管理好分配給單位的疫情資訊查詢帳號及密碼,如發現帳號和密碼資訊洩露要及時報告院領導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並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12、防保科疫情管理員收到傳染病報告卡後應將卡片分類登記,核實無錯項、漏項、邏輯錯誤後,按規定及時進行網路直報,避免遲報。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如遇特殊情況未能實行網路直報的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向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並於2小時內寄出傳染病報告卡;發現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應於診斷後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如遇特殊情況未能實行網路直報的應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13、防保科疫情管理員要經常督促檢查各科室傳染病疫情上報工作,每天定時到門診各科室和病房瞭解傳染病疫情報告情況,發現漏報要及時補報。

14、質量控制:疫情管理班子每旬對傳染病疫情報告情況進行一次自查。 定期對本院門診各臨床科室門診日誌登記、住院登記、檢驗登記、放射登記、各科室包括防保科傳染病報告記錄和傳染病疫情報告情況等進行自查,並把自查監測情況及時向本院領導彙報,對存在問題落實整改措施。本院領導每次檢查和處理結果記錄資料要保管齊全、整潔,隨時接受檢查。各科室要按要求做好整改,發現傳染病漏報應及時做好補報。

15、落實獎懲制度,按有關規定做好傳染病報告工作的科室和個人,要給予表揚或一定的物質獎勵,對不按規定報告的給予批評教育,嚴重者扣發個人工資或勞務費,並按有關法律法規處理。

16、嚴格執行獎懲制度,並由疫情管理班子檢查督促是否落實到位。

17、定期組織全院醫務人員學習《傳染病防治法》和上級有關檔案精神,提高醫務人員對傳染病報告重要性的.認識,共同做好疫情報告工作。對新上崗醫務人員和實習生要及時進行崗前傳染病報告知識培訓,通過考核全面掌握傳染病報告知識方可上崗。

18、疫情報告資料管理:傳染病報告卡、傳染病登記本必須儲存3年。疫情資料要存放於加鎖的櫃內並由防保科疫情管理員專人保管,疫情管理員要做好疫情資料的安全保密工作,不得隨意對外洩露疫情資料,凡未經單位領導批准,不得將疫情資料複製或借出。疫情保密性檔案或資料的存檔和銷燬,應經單位領導批准,統一有關規定處理。

19、疫情報告資料利用:每月對本院報告的疫情進行一次動態分析。

傳染病疫情報告15

為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保障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和公共衛生,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幼兒園要組織教職員工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必須人人重視,加強預防。

各班每天要進行晨檢。班主任對早晨到園的每個(幼兒)進行觀察、詢問,瞭解幼兒出勤、健康狀況。對因病缺勤的幼兒,班主任要追查病因並進行登記。

二、教師發現疫情應該立即報告幼兒園領導,幼兒園發現疫情要在2小時內報告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縣教委。

幼兒園要指定專人負責幼兒園內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收集、彙總和報告工作(幼兒園由分管後勤工作的領導為報告人)。

1.法定傳染病

(1)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

(2)乙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3)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4)衛生部決定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

2.其他傳染病

省級人民政府決定按照乙類、丙類管理的其他地方傳染病和其他暴發、流行或原因不明的傳染病。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點監測疾病。

4.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級,1天內有3例或者連續3天內有多個幼兒(5例以上)患病,並有相似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飲水史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在1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當和托幼機構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立即報出相關資訊。(3)個別幼兒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症狀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1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三、防治管理組織和任務

(一)全園建立預防傳染病應急處理小組:

組長:陳翠萍

副組長:汪麗娟、楊菊花

成員:後勤主任衛生保健員各年級組組長

(二)幼兒園建立園長負責制,成立預防傳染病應急處理小組。

1.組織領導:分管副園長為組織領導,醫務室和班主任負責具體工作。

2.工作任務

(1)嚴把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2)做到五早: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治療。

四、嚴格疫情報告:

1.報告方式

當出現符合本工作規範規定的報告情況時,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方便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等)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同時,向教育管理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

2.一旦發生傳染病事件,疫情報告人及時向園領導彙報,召集傳染病應急小組成員,做好專冊登記,統計人數。(患者名單、發病日期、班級分佈、主要症狀、目前狀況、接觸史等)

報告順序:班主任(10分鐘內)→園領導(30分鐘內)組織排查→疫情報告人(1小時內)→教育管理中心(2小時內)→當地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門。

3.重大疫情由疫情報告人於1小時內上報疾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