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衛生情況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4W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村衛生情況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農村衛生情況報告

農村衛生情況報告1

一、關於農村衛生工作

從XX年起我們就著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管理體制和人事用工分配製度的改革,加強了鄉鎮衛生院人才培養和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健康地發展了農村衛生事業。

(一)理順鄉鎮衛生院的管理體制,加快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我縣鄉鎮衛生院人員、業務、經費管理權於1994年移交給鄉鎮政府,針對執行中出現的問題,縣政府於1995年將人員、業務管理權上收到縣衛生局。鄉鎮衛生院的經費由縣財政局下達預算計劃,鄉鎮財政支付。20*年,我縣實施衛生改革,縣政府決定將鄉鎮衛生院的經費上收到縣衛生局按職責管理,有力地保證了財政補助的足額及時到位。

適宜調整區域衛生規劃,合理配置農村衛生資源。XX年,隨著鄉鎮行政區劃調整,適時撤併了5 個鄉鎮衛生院,並按改革方案壓縮、調整了被撤銷鄉鎮衛生院的人員規模和服務功能。改制重組45個地名衛生所,裁減人員321人。138名有執業資格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醫療服務設施與當地村衛生室整合重組。

實施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先進縣專案建設,共投入資金230多萬元,先後對斑竹當鎮、藕池鎮等8個鄉鎮衛生院進行了業務用房改造,改造面積21700多平方米,添置裝置106臺(件),有效改善了鄉鎮衛生院的基礎設施,增強了鄉鎮衛生院的服務功能。

(二)、加強農村衛生組織建設,大力推行農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自《衛生部關於推行農村衛生管理一體化的通知》下發後,結合我縣實際實施了以“五統一”管理為核心的農村衛生一體化管理模式。一是機構統一設定。全縣共有423個村,現設定村衛生室332個;達到甲級村衛生室標準的280個,佔84.3%。二是人員統一管理。鄉村醫生的執業資格通過考試、考核重新認證後,以鄉鎮為單位由衛生院統一調配到村衛生室上崗;全縣現有村衛生室執業人員873人,其中衛生院下派75人,擇優聘用鄉村醫生798人。三是藥品統一代購。村衛生室藥品代購配發率已達到90%以上。四是業務統一安排。村衛生室的業務工作特別是預防保健任務、突擊性指令性任務等均由鄉鎮衛生院統一安排、統一檢查。五是財務統一監管。村衛生室實行自負盈虧、單獨核算,接受衛生院的監督管理。

(三)優化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積極穩妥推行全員聘用制。20*年,我們在全縣衛生系統推行了全員聘用制。全體幹部職工先退出原有的身份和崗位,然後按照“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競爭上崗。把衛生人力資源配置逐步推向市場化、社會化。一是合理設定崗位。設崗時充分考慮到社會的需求,單位的發展,人才結構和人才培養等多種因素。二是明確聘用範圍。凡屬醫療衛生單位在職在編幹部職工均屬聘用物件,經資格審查合格者均有競爭上崗的權利。因病或負傷在規定醫療期間,或者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或者軍轉幹部在單位工作時間不滿兩年的暫不參加全員聘用。三是公開公平競爭。在進行全員聘用前,將崗位設定及其聘用條件張榜公佈。應聘者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競爭。通過個人申請、資格審查,考試考核,競職演說,民主評議,擇優聘用。聘用後,單位法人代表與聘用人員簽訂聘用合同。四是妥善安置落聘人員。根據落聘人員的不同條件採取一次性安置、離崗學習、轉崗安置、病休、離崗退養、待崗等七種安置辦法。五是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按照衛生專業技術崗位的工作特點,制定量化考核要素,建立健全適合各類不同崗位的簡便易操作的考核評價辦法,對聘用人員進行定期不定期的全面考核,作為續聘、晉級、分配、獎懲和解聘的依據。同時,推行了分配製度的改革,實行按崗、按績、按責定酬。據衛生部門統計,經過這一人事用工制度改革,鄉鎮衛生院在職職工由原來的1383人,減少至999人,共分流284人(向村衛生室下派了75名有獨立工作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分流人員佔在職職工總數的20.5%。清退了331名臨時工。

(四)加強人才培養,實施對口支援,增強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可持續發展能力

從20*年起,我們實施了五年人才培養計劃。到XX年底,在縣直醫療衛生單位醫生崗位工作的必須達到本科以上學歷,其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必須達到本科以上學歷;在鄉鎮衛生院醫生崗位工作的必須達到專科以上學歷。臨床醫生、護士具有執業(助理)醫師或執業護士資格。每年送上級醫院離崗學習人數縣直醫療衛生單位必須達到3 %以上,鄉鎮衛生院必須達到6%以上,培訓時間在6個月以上。現已離崗培訓86人。同時開展了繼續教育、在職函授學歷培訓等多個途徑的人才培養方式。

衛生技術人員培訓和繼續教育經費,根據國家關於教育經費管理和支出標準的規定,按單位業務總收入的1.5%提齲人才培養經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截留或挪用。縣衛生局每年對單位進行責任經濟審計時,對人才培養經費進行專項審計。

從今年起,我們又採取有效的措施,實施了縣直醫療衛生單位支援農村的活動。規定縣直醫療衛生單位的醫生在晉升中、高階技術職務以前,必須在鄉鎮衛生院工作一年以上;已經取得中、高階技術職務的醫生(男年滿55週歲以下、女年滿50歲以下)必須到鄉鎮衛生院工作6個月。不完成下派任務的單位,單位負責人不得參與評先,個人三年內不得晉升、續聘、評先、提拔。到基層工作人員,除了為當地群眾進行醫療衛生服務外,還要結合實際,制訂規劃,推廣新技術,為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發展,解決1至2個實際問題。今年將有23名醫生下派到鄉鎮衛生院工作,從業務技術上扶持鄉鎮衛生院的發展。

二、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我縣合作醫療從20*年7月1日起實施,已經近兩年了。兩年來我們堅持政府引導、農民自願、規範管理、強化監督、不斷創新,健康持續地發展了農村合作醫療。

(一)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調,建立符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發展規律的管理體制

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要有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援,還要有適應合作醫療自身發展的條件和環境。

1、健全組織領導體系。20*年我縣被列為全省首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把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列入到縣、鄉兩級政府為農民辦實事的重要工作內容。縣、鄉兩級政府分別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領導任主任的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村成立了合作醫療管理小組。縣編委審定批准成立了縣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核定編制6人,各鄉鎮相應地設立了合作醫療經辦機構,工作人員按參加合作醫療人數1:XX0的比例配備;在村衛生室設立了核算員,由鄉村醫生兼任。縣合管辦人員和工作經費由縣財政按行政事業人員經費標準列入財政預算,20*年列支20萬元。鄉鎮經辦機構人員經費按預防保健人員經費標準納入衛生事業經費預算,20*年縣財政列支16萬元。此外,今年還增撥改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費用16萬元,由縣財政列入預算。

2、建立工作責任考核體系。試點工作堅持縣、鄉(鎮)兩級政府“一把手”負責制,強化政府主要責任人的領導責任和政府的引導責任,農民的合作醫療政策知曉率、參合率納入政府和主要責任人的述職和考核內容。為明確合作醫療有關部門工作職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縣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制定了《縣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工作職責》、《鄉鎮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工作職責》、《縣財政局合作醫療工作職責》、《農業銀行**支行合作醫療工作職責》、《縣農業稅務管理局合作醫療工作職責》等。加強制度建設,強化責任,規範行為,促進合作醫療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

進一步理順合作醫療管理體制,實行“管辦分離”。從20*年起實行鄉鎮和縣直定點服務醫療機構合作醫療專職管理人員考試考核聘用上崗。合作醫療專職管理人員在全縣衛生系統公開招聘。由個人申請、單位推薦,經縣合管辦組織考試、考核後擇優錄用,發給聘用證書。聘用的專職管理人員工資待遇由縣合管辦考核發放,在縣合管辦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合作醫療專管員在業務上與所在單位徹底分離,不在醫療機構兼職,獨立行使監督職能。合管辦專職管理員實行崗位工資制,專職管理員月工資核定900~1000元,略高於同等崗位水平,年底再根據全縣在職職工分配水平調整發放水平,就高不就低。縣合管辦依照《合作醫療專職管理人員考核辦法》,每年對合作醫療專職管理人員進行兩次考核,考核結果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次,作為其個人待遇和先進個人評選的依據,連續兩年不合格的予以解聘。

3、建立資訊網路體系。為達到合作醫療工作快捷、方便、高效運轉的目的,建立了**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網站, 通過公眾網路執行。合作醫療各項政策、工作動態、補償公示等,點選網站就可查詢或下載。網站開通以來,點選人數已達43000餘人次。對定點服務醫療機構、鄉鎮合管辦實行了計算機聯網管理,工作質量和服務行為得到動態實時監測,減輕了工作強度,加快了資訊反饋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失誤,堵塞了漏洞。同時開發了實用性較強的《**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應用系統》,運用於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

(二)堅持封閉管理,確保基金安全,建立科學有效的基金管理和籌資機制

實施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基金的籌集、管理與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1、積極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籌資機制。為有效解決籌資難,降低籌資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個別地方借合作醫療籌資捆綁收費、搭車收費、甚至截留挪用農民參合資金;避免合作醫療資訊漏登、錯登、重登,避免農民年初登記,年尾不交錢,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發生,我們改革登記方式,將20*年農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實行邊登記、邊籤合同、邊繳費、邊發證的“四邊”工作方式,在規定的時間內,一次性完成。今年開始在全縣試行,共有42.6萬多農民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加合作醫療個人繳費部門收繳率為100%。

2、規範基金管理、確保發揮最大效用。保障合作醫療基金安全是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職責,我縣合作醫療基金管理嚴格實行“收、管、支”三分離模式,並通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代理銀行----農業銀行網上銀行系統,加強對合作醫療基金執行情況的實時監控。農民個人門診基金納入合作醫療基金統一管理,分鄉鎮核算。鄉鎮建立了農民個人門診帳戶臺帳,分村記帳,明細到戶,精確到人。農民個人門診帳戶可隨時到鄉鎮經辦機構查詢,做到了縣、鄉鎮、村、農戶“四對口”。住院補償基金通過政策調整,預測不會出現虧損或過多的沉澱。

3、推行住院補償“三級結算稽核制”。參合農民因病在定點服務醫療機構住院治療,住院時由其進行資格審查,出院時合作醫療補償部份由定點服務醫療機構直接補償,並負責對補償金額進行審查;鄉鎮合作醫療經辦機構或定點服務醫療機構合管科負責對定點服務醫療機構的補償情況進行復審,審查出來的問題由其負責處理;縣合管辦負責對鄉鎮經辦機構或定點服務醫療機構合管科上報結算資料進行稽核,稽核不符合規定的不予補償,由並責令鄉鎮經辦機構或定點服務醫療機構合管科限期整改。

(三)堅持從農民利益出發,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切合實際的執行模式

從農民的利益出發,按照農民的意願調整合作醫療政策,讓農民在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中得到更大的實惠。

1、適時調整政策,擴大補償範圍。為規範補償行為,縣合管辦與參合農戶簽訂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服務合同。合同通過書面形式明確了合作醫療供方、需方和管理方“三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在以收定支、保障適度的原則指導下,先後3次調整了有關政策。一是調整住院“起付線”標準。在鄉鎮定點服務醫療機構住院治療“起付線”由100元調整為50元,地市級醫院住院起付線由200元上調至400元,引導病人合理分流;二是擴大補償範圍。將地方病血吸蟲並住院分娩、非人為或不可抗力因素所致的意外傷害等納入合作醫療補償範圍;三是將中風後遺症、糖尿並惡性腫瘤、肺結核等七種慢性病實行門診限額補償。四是採取積極的政策和措施,支援和鼓勵中醫藥參與農村合作醫療,擴大補償面,降低醫藥費用。中醫醫療機構、組方中藥飲片、自制中成藥、適宜技術均納入合作醫療補償範圍。20*年有11916人次得到住院補償,補償金額680.3萬元,列支慢性病補償、大病救助、二次補償、健康體檢等228.9萬元,大病統籌資金節餘99.2萬元,大病統籌資金有效使用率達到91.5%。

2、不斷探索,努力擴大受益面。20*年,為進一步擴大參合農民受益面和受益程度,對門診補償方式進行了試點。埠河鎮實行的是“鎮級統籌,合醫不合藥”的辦法;麻豪口鎮採取的是“鎮級統籌,既合醫又合藥”的辦法。半年多來,兩個鄉鎮進行了兩種不同門診補償模式的探索,雖然制度本身還不夠完善,執行也欠規範,但卻初步體現了“農民互助、政府補助,大病大補、小病小補”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特點,得到農民的認可。

3、尊重需方意願,讓參合患者自主擇醫。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患者在本縣範圍內各縣、鄉(鎮)、村定點服務機構就診,不需辦理轉診手續,合作醫療一證“走”全縣。住院治療直接補償,門診屬地報銷。讓參合農民充分行使自由擇醫權,防止層層設卡截留病員,消除醫療隱患。同時,通過科學設定不同等級醫院的住院起付線和補償比,調節和引導病人合理分流,降低病人醫藥費用,促進了定點醫療服務機構的良性競爭。

4、實施公示制度,讓農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權。我們將《合作醫療服務專案結算標準》、《手術專案結算標準》、《湖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用藥目錄》、《參合住院患者結算流程》、《參合農民權利和義務》等規範性的檔案製成公示牌,掛在定點服務醫療機構補償結算處,方便參合人員對照結算。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到月初時,將上月在其單位獲得合作醫療住院補償的基本情況及補償金額上牆公示,接受監督。縣合管辦將接受補償人員的詳細情況按月分別在縣、鄉、村予以公示,讓農民知道同村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因病在縣、鄉、村接受住院、門診治療補償情況。這樣,讓參合農民直觀地感受到了合作醫療的優越性,同時,還有利於農民群眾對農村合作醫療補償的監督。

5、推行住院醫療費用封頂,補償保底制度。為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漲,從20*年3月1日起,對合作醫療定點服務醫療機構實行了參加合作醫療農民住院醫療費總額控制制度,凡參加合作醫療人員因病住院人均醫療費超過控制總額的,超過部分由定點服務醫療機構承擔。縣合管辦每半年按控制標準與定點服務醫療機構結算一次。各級定點服務醫療機構醫療費用總額控制標準為: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人均醫療費控制在2300元以內;縣二人民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皮防醫院人均醫療費控制在1700元以內;鄉鎮衛生院人均醫療費控制在1000元以內。

為使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享受到合作醫療制度最大的優越性,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從20*年3月1日起,對參合農民住院醫療費實行保底補償。即:在鄉鎮衛生院住院補償金額未達到本次住院發生的醫藥總額50%的,補償保底到50%;在縣二人民醫院、縣面板病防治院住院補償金額未達到本次住院發生的醫藥總額35%的,補償保底到35%;在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縣婦幼保健院住院補償金額未達到本次住院發生的醫藥總費用30%的,補償保底到30%;在縣外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補償金額未達到本次住院發生的醫藥費總額達不到20%的,補償保底到20%。

(四)堅持服務行為的公平性,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的增長,建立和完善積極的控制措施

控制醫藥費用的增長速度,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補償,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以來,我們始終堅持把醫療服務機構服務行為的公平與規範管理擺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成敗的重要位置,採取多種有效措施,強化監督管理。

一是嚴格合作醫療用藥目錄以外的藥品使用比例和藥品價格的監督。合作醫療用藥目錄以外的藥品使用比例鄉鎮定點服務醫療機構控制在5%以內,縣級控制在10%以內,市級控制在25%以內,超過規定比例的由定點服務醫療機構承擔,從補償基金撥款中扣出。同時,嚴格執行住院費用一日清單制。住院病人在醫院住院治療時,就診醫院必須將住院病人一日消費卡送到床頭,讓病人明明白白地消費。縣直醫療衛生單位嚴格執行了藥品招標採購,鄉鎮衛生院實行了實價進藥,村衛生室的'藥品由鄉鎮衛生院統一配送,藥品銷售價格一律實行順價銷售,銷售價格公開、公示。

二是實行醫療服務專案限額結算。試點工作開始後,我們結合實際,制訂了《**縣合作醫療服務專案結算標準》和《手術專案結算標準》,實行醫療服務專案最高限額結算制度。凡超過規定服務專案結算標準的部分,農民不繳,合管辦不補,由定點服務醫療機構承擔。共核定常用醫療服務專案結算標準:一級甲等衛生院66項,二級乙等醫院68項,二級甲等醫院63項;核定手術專案結算標準:一級甲等衛生院63項、二級乙等10項、二級甲等醫院10項。。

三是加強時實監督。監督工作堅持做到巡查到科室,核對到床頭,實行“四查四看”。一查病人,看是否人、證相符;二查病歷,看記錄和醫囑執行是否真實;三查處方,看用藥是否符合規定;四查服務、手術、檢驗、藥品、材料,看收費是否符合規定。縣合管辦工作人員經常到定點服務醫療機構監督,檢查指導合作醫療政策的執行、資金的補償、服務合同的履行和合作醫療財務管理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同時向社會公佈舉報電話和電子信箱,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對違紀違規行為,嚴肅查處,絕不姑息遷就。截止今年12月,共查處冒名頂替行為10起,扣減違規收費、違規補償金額32073元,處罰定點服務醫療機構1個。

三、困難和建議

在新時期,我縣衛生工作的發展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問題和困難,也給我們今後的工作提出了努力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公共衛生執行成本逐步增高。近幾年來衛生工作,特別是公共衛生工作任務不斷增加,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艾滋病的防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等都成為衛生部門無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衛生部門為了人民的健康,為了社會的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承擔了鉅額的經濟負擔。形成了工作量不斷增加,而經費不增加或增加力度不大的不合理局面。據測算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參合率達到60%時,人均費用達到2.5-2.8元,全縣費用達到100萬元左右。儘管縣人民政府在衛生經費上給予大力的支援,合作醫療工作經費也傾其所力,但衛生部門仍然承擔了應該由政府承擔的經濟壓力,執行成本在衛生部門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長此執行下去,沒有上級的政策保障和經費支撐,勢必會影響到衛生事業自身的發展。

二是衛生工作的實際與政策的距離繼續拉大。當前的衛生政策與衛生工作的實際的距離越來越大。如衛生改革,近幾年來理論上沒有什麼新進展,實踐中你搞你的,我搞我的,比較混亂。是下面等上面的政策,上面等下面的經驗。醫療機構體制改革更是如此,今天說醫院要買,明天就叫停。衛生改革在沒有上面新的政策支援下,難以再向前推進,只有停留在機制改革上。為了增強醫療衛生單位的活力和後勁,我們決定在全縣醫療衛生單位中開展第二輪全員競爭聘用上崗。再如醫療服務價格、藥品價格問題,衛生部門背了不少黑鍋,這些不僅制約了衛生事業的發展,也給有關部門帶來了不顧實際,鑽政策空子的機會,致使醫療衛生單位有苦難言。社會關注的健康公平、基本醫療服務公平的政府責任問題,至今仍不能明確,再不能繼續由衛生部門來承擔。

三是農村衛生專業人員匱乏的局面將會加劇。由於人才流動的市場化作用,農村醫療衛生機構,特別是鄉鎮衛生院人才缺乏的問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緩解。一方面是中專無人讀,大專畢業生引不來。多數鄉鎮衛生院近5年來沒有大中專生進入,足以構成一個人才斷檔期。另一方面是培養成才的想跳槽。鄉鎮衛生院條件差、環境不好、待遇低,留不住人才。解決總人數70%的農民基本醫療服務,首先要解決農村專業技術人員匱乏問題。培養、支援、改善待遇等問題,是當前應迫切需要研究和實施的政策問題,更是真正把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的方向問題。

四是村級衛生組織建設亟待加強。村級衛生組織是農村衛生工作的網底,在實施初級衛生保健,保護人民群眾的健康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對村級衛生機構建設、管理,對鄉村醫生的待遇、激勵、約束等方面,國家沒有政策,地方沒有規定,以致成為衛生政策的盲區。隨著國家“三農”政策的落實,農村居民經濟條件好轉,村級衛生機構建設和鄉村醫生的水平,已經遠不能適應農民的醫療保健需求。國家應制訂相關政策,對村級衛生機構的建設給予投入,對鄉村醫生的培訓給予給予投入。

農村衛生情況報告2

農村衛生工作是我國衛生工作的重點,關係到保護農村生產力、振興農村經濟、維護農村社會發展和穩定大局。為促進我縣衛生事業的發展,年初,縣人大常委會把農村衛生工作列為今年一項重要的審議議題。審議前,組織了調查組,在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建平的帶領下,對我縣農村衛生工作進行了調查。

先後聽取了縣衛生局有關工作彙報,深入走訪下各、福應等12個鄉鎮、街道,實地走訪縣人民醫院等5家縣級醫療機構和8家鄉鎮(中心)衛生院,分別召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13個相關部門及相關醫療機構負責人座談會,聽取意見,瞭解情況。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政府及衛生部門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黨和國家一系列關於農村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農村衛生工作,建立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農村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農村衛生工作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

近年來,縣政府把農村衛生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列入縣xxx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先後制訂出臺《關於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試行意見》等相關政策檔案。省、市、縣重視農村衛生事業投入,xx年共投入4450萬元,其中縣財政投入1895萬元,加大了對公共衛生和醫療事業的投入力度。積極開展衛生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和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各鄉鎮(街道)重視衛生工作,明確分管領導,建立工作機制,強化工作落實,抓好本區域內的農村衛生工作。

(二)農村公共衛生工作紮實推進。

一是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成效顯著。農民健康工程是xx年省、市、縣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我縣全面開展農村公共衛生三大類12項服務,xx年為13萬多名農民進行免費健康體檢,並建立健康檔案,實行分類管理。該工程受到了上級有關領導的肯定,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先後進行採訪報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運轉有序,三年來,已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框架,初步形成有效的執行機制。xx年,全縣參保人數33萬多人,參保率達78%,累計有近40萬人次享受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參保農民患者的醫療負擔。

二是農村疾病預防控制有效開展。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高度重視非典、人禽流感等傳染病的預防工作,重點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實施免疫規劃,兒童五苗接種率均達95%以上。積極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全縣無重大疫情發生。

三是積極做好農村婦幼保健工作。紮實開展母嬰健康工程工作,xx年孕產婦首次實現零死亡,兒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四是大力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以改水改廁為重點的衛生環境整治力度加大。目前,全縣共有560個自然村建起了自來水站,19萬多人用上了自來水,拆除露天糞坑8000多隻,建成公廁349座,完成4.7萬戶廁所改造。五是無償獻血工作成績突出。全縣無償獻血工作6次被評為省、市無償獻血先進縣。xx年10月,縣政府作為全國唯一的縣級單位榮獲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

(三)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完善。

二是對鄉鎮(中心)衛生院推行股份責任制改革,在中心衛生院全面實行經濟目標管理責任制。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改進服務模式,鄉鎮(中心)衛生院經營狀況得到了一定的好轉。

三是農村衛生人員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嚴把人員入口關,嚴格要求,考錄優秀畢業生,充實到農村醫療機構。實施了鄉村衛生技術人員素質提升工程,通過開展十佳駐村醫生評選、舉辦各類業務培訓、組織各類學歷教育等形式,進一步提高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四是全力抓好醫療質量建設。制訂了《仙居縣醫療質量建設工作方案》,加強醫療單位自身能力建設,通過開展等級評審,提高了醫院的管理層次和服務水平。

開展了加強醫療質量管理,爭創百日無事故活動,切實加強醫療安全教育,實行醫療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增強醫務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制訂完善了鄉鎮(中心)衛生院醫療質量考核標準,建立每月督查通報制度,抓好督查落實。五是衛生監督工作不斷加強。認真貫徹《食品衛生法》和《職業病防治法》,抓好食品安全、衛生許可、職業衛生等專項整治,加大農村衛生綜合執法力度,促進食品衛生和用藥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村衛生工作的氛圍還不濃。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對做好農村衛生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到位,社會發展以人為本、人的發展以健康為本的意識及大衛生理念還不強,未形成農村衛生工作合力。衛生法律法規政策及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還不夠,廣大群眾衛生主體意識不強,缺乏保健康的理念和基本衛生保健知識,預防為主的思想還沒有形成共識,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仍然沒有改變。

(二)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還不夠強。

一是醫療機構基礎建設滯後。我縣醫療機構普遍缺少發展規劃,經營場所十分緊張。縣人民醫院作為全縣最大的綜合性醫院,佔地面積僅40畝,醫療用房十分擁擠,遠遠滿足不了群眾的醫療服務需求,xx年醫院遷建工程完成了工程立項和土地報批,但由於各種原因,至今未動工,嚴重製約了醫院的建設和發展;中醫院、婦保院、精神病院等縣級醫院和橫溪、白塔、下各等中心衛生院的經營場所不足,精神病院房屋緊張、條件簡陋,縣疾控中心、城關醫院至今還在租用房屋辦公;多數醫療單位普遍存在設施裝置落後等問題,鄉鎮衛生院還沒有配備救護車,難於開展有效的.醫療衛生服務。

二是醫療技術人員隊伍建設與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相適應。全縣醫療衛生人才缺乏,特別是高學歷和高職稱人才嚴重缺少,在全縣1350名衛生技術人員中,本科學歷僅佔14.9%,高階職稱只佔6.8%;鄉村衛生技術力量更加薄弱,514名衛生技術人員,本科學歷只有16人,高階職稱僅有6人,中級職稱也只有96人,人才問題嚴重影響醫療技術水平、醫療質量和醫療可信度;基層醫務人員工作環境差、壓力大、工資低,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基本社會保障還未落實。

三是醫療質量仍需提高,醫療秩序有待規範。醫務人員服務意識不夠強,病人外流現象不少;醫療糾紛發生呈上升趨勢,醫~件時有發生,處理難度較大;個體醫療單位數量多,管理較難,打擊非法行醫難度大。四是村級衛生服務網路薄弱,全縣722個行政村只有42個村級服務站,群眾就醫不便反映較大。

(三)農村公共衛生建設緩慢。

一是疾病預防控制和婦幼保健工作還有薄弱環節。各類傳染病預防及重大疾病防治任務依然很重,群眾疾病預防觀念不強。

二是食品安全隱患和藥品監管問題反映較大。農產品調入問題越來越突出,農產品檢測體系不健全,檢測設施裝置落後,糧食、蔬菜等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問題突出。農村藥品供應網路不夠健全,藥品監管相對薄弱,群眾用藥安全難以保障。

三是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任務艱鉅。農村飲用水水質安全問題較為突出,橫溪、白塔等鄉鎮及周邊平原村、城郊結合部等沒有集中供水設施,直接飲用地下水,由於地下水汙染,飲水安全問題突出,群眾呼聲較大;露天糞坑仍普遍存在,改廁任務較重,有的村雖然建了公共廁所,但後續管理工作跟不上,沒有發揮作用;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進展緩慢,城鎮、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運作機制缺乏,環衛設施缺少,垃圾處理問題突出;排汙問題沒有引起重視,排汙設施沒有配套,地下汙染嚴重。上述公共衛生問題的存在,致病返貧現象突出。

(四)農村衛生投入相對不足。縣財政雖然每年對衛生事業的投入不斷增加,但衛生事業經費所佔同級財政支出比例卻不斷下降。社會資金投入衛生事業渠道不寬,數量不多。由於投入不足,制約著疾病預防控制、衛生執法監督、改水改廁等公共衛生建設以及醫療衛生單位基礎設施建設和裝置更新,影響了我縣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速度。

(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還不夠完善。

一是對農醫保的政策宣傳不夠,部分農民對農醫保的認識存在偏差,群眾參保積極性還不高。

二是農醫保政策還不夠完善。群眾對門診報銷、在外地看病報銷手續、額度、參保率任務指標等意見較多。

三是籌資難度較大。我縣外出人口較多,以戶為單位收取難度較大,部分鄉村幹部存在畏難情緒。有集體經濟的村由集體支付,影響村經濟發展,幹部反響較大。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強化保健康促發展理念,營造全社會共同做好農村衛生工作的良好氛圍。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做好農村公共衛生工作、加強醫療衛生服務、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造福人民的一件大事,是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縣政府要從落實執政為民的職責出發,充分認識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加強對農村衛生工作的綜合領導。要深入貫徹中央、省、市關於農村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制訂農村衛生事業發展規劃,明確目標,落實相關部門及鄉鎮(街道)在農村衛生工作中的職責和任務,加強組織協調,形成相關部門、鄉鎮(街道)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要重視和加強對衛生法律法規政策及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的衛生主體意識,增強預防保健理念,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做好農村衛生工作,營造保健康、促發展的社會氛圍。

(二)進一步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建設,提高醫療技術服務水平

一要加強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要對各醫療機構發展作出統籌規劃,明確發展規模。要高度重視縣人民醫院建設,儘快研究,科學確定建設方案,積極組織實施,加快解決目前縣人民醫院用房緊張的突出問題。重視縣級醫療機構和鄉鎮(中心)衛生院的發展,抓緊縣疾控中心、城關醫院的遷建工程建設,積極幫助解決縣中醫院、婦保院和橫溪、白塔、下各等中心衛生院的擴建問題,重視解決縣精神病院用房緊缺、醫療條件落後、經費缺少等實際問題和一些鄉鎮衛生院的危房問題。更新醫療機構的設施裝置,提高醫療檢查可信度,適應醫療發展需求。

二要加強醫療技術人員隊伍建設。醫療機構的生存與發展,關鍵取決於醫療技術水平,醫療技術人才決定著醫療技術水平。因此,要加大醫療技術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進機制,改進人才引進和考錄政策,合理配置人才。加強在職醫務人員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中、高階醫師及執業醫師的從業比例,進一步提升醫療技術人員整體素質。重視解決醫療衛生人員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基本社會保障問題。

三要加強醫療質量建設,規範醫療秩序。縣人民醫院要培養和集聚高、精、尖醫療專家,不斷推進全縣醫療衛生技術上新臺階,減少病人外流。鄉鎮(中心)衛生院要加強醫療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全科醫術水平。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要重視發揮中醫藥在農村衛生服務中的優勢和作用,積極挖掘、收集和整理民間醫藥技術及祖傳祕方。要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抓好醫德醫風,增強醫務人員服務意識和職業自律意識。加強對個體醫療單位管理,發揮個體醫療單位方便山區群眾就醫的積極作用,堅決打擊各類危害農民群眾健康的非法行醫行為,規範醫療秩序。

四要深化醫療衛生管理體制改革。要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轉換機制、加強監管的原則,從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入手,深化醫療衛生管理體制改革,完善醫療機構執行機制,強化公共服務職能,規範服務行為。要推進鄉鎮(中心)衛生院改革,合理配置資源,改進服務模式,形成有生機活力的用人機制和分配激勵機制,提高效率。加強村級衛生社群服務網路建設,擔負常見病初診治及預防保健任務。發揮社會個人舉辦的醫療機構作用,完善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提高整體效能。

(三)進一步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建設,為農民健康提供基本保障。公共衛生是人民健康的源頭。

一要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加強重點傳染病、職業病等重大疾病的預防控制,健全農村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提高處理重大疫情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

二要加強婦幼保健工作。要認真實施母嬰健康工程,重視產科、兒科建設,加強孕產婦和兒童保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基礎素質。

三要加強藥品、食品衛生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農村藥品供應和監督網路,加大藥品購銷監管力度,組織對農村衛生機構的藥品採購渠道、質量、期限及藥價的檢查,保證農民用上安全、有效、價廉的藥品。要以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為載體,積極開展衛生綜合執法監督,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銷售及餐飲業的監管力度,加大對化肥、農藥、獸藥、飼料新增劑和生長激素等農業投入品整治力度,從源頭上防止農產品汙染。加強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儘快建立縣藥品農產品綜合檢測中心。

四要進一步重視以改水改廁為重點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要加快橫溪水廠建設,及早解決橫溪、白塔等鄉鎮的飲用水問題,加強城郊結合部的自來水管網設施建設,切實解決城郊居民飲用水水質安全問題。要加強農村衛生戶廁建設,公共廁所建設要因地制宜,發揮已建公共廁所的作用。要抓緊縣垃圾處理工程建設,力爭如期建成使用。改善農村垃圾處理設施,提高處理能力,建立符合我縣實際的城鎮、鄉村垃圾分級處理運作機制。要重視鄉村排汙設施建設,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要充分發揮居民、村民的主體作用,引導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提高生活質量。

(四)進一步加大投入,為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要嚴格按照中央、省級有關農村衛生工作政策規定,增加對農村衛生的投入,其增長幅度不低於同期財政經常性支出的增長幅度。衛生事業經費投入佔同級財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每年增加的衛生事業經費主要用於發展農村衛生事業,保證衛生監督、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經費及農村衛生服務網路建設資金。

要合理安排鄉鎮(中心)衛生院基本醫療服務經費和農村衛生事業發展建設資金,加強農村衛生經費管理,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多渠道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衛生事業,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投入體制。

(五)進一步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解決農民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切實提高廣大幹部群眾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認識,廣泛深入地開展政策宣傳和典型引導,提高農民的自我保障意識、互相共濟意識和健康風險意識,調動農民參保的積極性,提高參保率,減輕村級經濟負擔。

二要認真研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從管理制度上加以完善。對醫療報銷、手續辦理、報銷額度、參保率任務指標、定點醫院設定等問題,要專題研究,加以改進。

三要積極做好農醫保的籌資工作,形成有效的籌資機制,用好、管好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保證合作醫療資金有序運轉,發揮農村合作醫療的最有效的作用,提高農民健康水平。

農村衛生情況報告3

農村衛生與防病情況調查——婚戀與生育觀專題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農民群眾的經濟條件和生活條件在改革開放二十餘年後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隨著各方面條件的不斷提高,農村衛生與防病情況有了較大水平的提高,就醫比例有很大提高,並且開始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保健。與此同時,婚戀觀和生育觀也與城市居民更加接近,通過對山東省濰坊市東山後村的社會調查得出以下結論。

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情況下農村經濟條件和農民生活條件有了較大幅度提高,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制約農村經濟發展。

(一) 農村經濟條件和農民生活條件現狀。

該村調查十戶農民的平均年家庭純收入(除去生產投入,各種稅費和生活花銷)為2500元左右。最高收入為8600元,最低收入為-1200元。其收入的主要來源為1、入城務工收入;2、蔬菜大棚收入;3、種植果樹來源;4、轉賣農產品收入。

全村住戶136戶,人口673人(戶口數,其中90~110人常年或大多數時間在外務工)。住房147套。農民的生活水平有較大水平提高,主食主要以麵粉為主,肉類蔬菜在農民生活中較為普遍。

(二)農村居民經濟發展中地困難

1、農業投資風險大,農民對風險的預測和抵抗能力較低。

農民投資存在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並存的情況。20xx年該地區普遍缺水,農業灌溉用水不足,致使部分地勢較高的農田因為缺水而減產,糧食作物種植收入減少。另外,一如的新品種油菜因為本地土壤原因產量低下,造成了部分農戶的收入降低。並且由於近幾年來新上大棚數量增加較多,蔬菜價格較低。農民應該建立自己的經濟合作組織。

2、進城務工人員多為青壯年,造成部分農戶勞動力不足。

20xx年,由於城市規劃後市內建築用工量增多,部分農民進城務工,其中青壯年佔絕大多數(全村20xx年除常年在外人員外進城務工人數17人,其中45歲以下14人)。由於農村部分農戶的家庭主要勞動力外出務工,造成了農業生產上的勞動力不足。但綜合考慮,進城務工收入較在家務農的收入水平要高。農民工一個月的工資為900~1200元幷包吃住,相對要好一些。其中尤以家中有中年父母的青年人進城務工對家庭收入最為有利。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民將越來越多的進入城市。

3、農業市場不規範,在成農民收入受到制約。

縣市的中心批發市場和農民的生產行為脫節,批發市場價格無法較好的引導農民種植作物的調整。以白菜為例,縣市中心市場的價格為一元三市斤,而農民的出售價格僅為一元八市斤,農民得到的利潤空間太小兒無法起到市場的指揮作用。

另外,農產品的.需求量增長十分緩慢,對農產品的需求目前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買方起主導作用,今後農業發展受到農業資源和需求的雙重約束。農民生產成本較高,農業產品的價格上升不及生產投入的上漲幅度。

二、農家因病致窮,因病返貧的狀況較高,其中尤其以慢性病患者家庭返貧情況嚴重。

總體來說,農家因病致窮,因病返貧比率較以前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農民手中都有了數額不等地存款,在疾病的治療上,有了應急的準備金。並且今年來農民醫療費用的增長相對於農民的收入的增長幅度要低。20xx年~20xx年東山後村村民大病人數為六人,其中肝癌一人(已於20xx年春去世)、食道癌一人(已於20xx年冬去世)、一人為慢性腎炎,一人為闌尾炎、一人為白血病(已於20xx年冬去世)。現今闌尾炎患者已經治癒康復;慢性腎炎患者尚在治療中。其中肝癌、食道癌患者家庭由於治療一段時間後效果不佳即停止治療,因此家庭經濟狀況現在已經得到了一定恢復,現在已經沒有影響了;闌尾炎患者手術後已經完全康復,家庭狀況未受到影響。慢性腎炎患者家庭經濟狀況相對困難,病人尚在家依靠藥物治療;白血病患者家庭十分困難,由於為患者治病,家中房屋等都已經變賣,負債五萬餘元。

有這些情況可以看出,對農民家庭經濟狀況影響最大的是慢性疾病,和有治療希望但是把握不大的疾病,前者使家庭中缺少一個勞動力的同時還增加了一個常年須要藥物的病人,使得家庭負擔特別大,造成了家庭的經濟困難;對於有治療希望但是把握不大的疾病,常常是農民家庭盡了全力進行治療但是最後人財兩空。其中特別是當兒童得病的時候特別嚴重,家人往往是盡全力治療,但是效果往往不佳。

三、農村公共衛生、防病治病、養生保健、健康教育的機構建設有較大的提高但是相對還有欠缺,農民的保健意識有提高但是僅是具現在常識方面。

農村衛生情況報告4

為全面瞭解我縣同心工程作用發揮情況,探索同心工程後續管理及發揮作用的措施和辦法。根據縣委分管領導的安排,統戰部近期對海聯新農村衛生室建成後發揮作用的情況進行了專項調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海聯新農村衛生室建設情況

同一時期,縣人民政府主動爭取上級有關部門支援,加大全縣村級衛生室建設力度,於2022年底實現了456個行政村衛生室全覆蓋目標。

二、目前村衛生室發揮作用情況

村村有衛生室,相當於給村衛生防疫員(即村醫)安了一個家,從根本上解決了村醫無辦公場所的問題,而建設一支穩定且具有一定素質的村醫隊伍上,是讓村衛生室發揮作用的關鍵。隨著村衛生室的不斷普及,縣級衛生主管部門和鄉鎮衛生院採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加強村醫隊伍建設。一是提高村醫的工資待遇。基礎工資由原來的100元/月提高到400元/月,並把村級醫療衛生服務納入城鄉統籌管理,凡是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業務的村醫,每月享有417元的補助,另有效績工資100元/月,由鄉鎮衛生院考核,報縣衛生主管部門稽核發放。這樣,凡是正常開展業務的村醫,工資性收入高於村幹部。二是推行基本醫藥補貼制度。醫療器械和藥品全部由鄉鎮衛生院統一採購配發,零差價銷售,按藥費金額的51.3%進行補貼,業務開展越好,藥物銷量越大,補貼也就越高,有利於調動村醫的積極性。三是加強業務培訓。通過舉辦培訓班、抽調到中心衛生院跟班學習、以會代訓、現場指導等方式,加強醫德教育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村醫隊伍的綜合素質。

調查瞭解,導致海聯新農村衛生室未正常使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重視不夠,監管不到位。有的鄉鎮認為每個村衛生室投入才5萬元,屬於小專案,對其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大作用缺乏足夠認識,在規劃選址、落實土地等環節沒有慎重對待,導致選址失之於偏,村醫不願入駐,徵地前期工作不紮實,徵地款未及時兌現,引起農戶阻擾村衛生室使用等,有的則由於監管不到位,目前尚存在工程未正式交付使用、亦或由於村幹部與村醫之間關係不協調,村醫未拿到鑰匙而無法進駐等問題。二是待遇偏低,村醫不穩定。隨著形勢發展變化,農村務工收入逐年上漲,加之管理日益規範,村醫隊伍陷入責任大而報酬低的困惑之中,老村醫大多由於文化水平低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近年畢業的大中專學生又不甘心從事低收入的工作,紛紛選擇到城鎮醫院或藥店打工,少數回鄉從事村醫工作的,也僅僅當作一種待業過程,一旦有機會就考走,村醫流失現象時有發生。三是財力薄弱,補貼難兌現。據村醫反映,由於地方財政實力薄弱,村醫開展新農合業務的補貼和基藥銷售補貼長期被拖欠,致使個人墊付的基藥費不能及時回收,不能及時補充藥品,影響業務的正常開展。

三、對策及建議

海聯新農村衛生室專案建設、管理及發揮作用情況,其實代表了全縣村衛生室建設及後續管理的狀況,暴露出全縣專案建設中一些普遍性的問題,應該引起有關部門重視。針對調查發現的問題,就進一步發揮海聯新農村衛生室的作用及今後推進同心工程專案建設提出如下建議:

(一)關於加強海聯新農村衛生室後續管理的建議

1、進一步提高認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城鄉發展的具體體現,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責任,是統一戰線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的主攻方向。海聯新農村衛生室是統一戰線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同心工程的重點專案,是惠及全縣十幾萬人口的德政工程。要充分認識該專案在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總結本地村衛生室建設、管理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推廣交流,加強後續管理,讓村衛生室更好地發揮作用。

2、認真督促整改。建議由縣衛生主管部門牽頭,針對目前海聯新農村衛生室建設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整改,重點解決村醫不到崗、村衛生室未移交投入使用、因災損毀衛生室修繕等問題,確保所有衛生室全部投入使用。

3、逐步提高村醫待遇。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支援,呼籲出臺村醫基礎工資正常晉級政策。將涉及村醫的各項補貼納入財政預算,切實給予保障,並及時兌現。

4、加強村醫隊伍建設。建立基層醫務人員培訓長效機制,在加強醫德教育、政策法規教育和醫療技能培訓的同時,加強村醫在新農合報賬方面的業務指導。

(二)關於推進同心工程專案建設的建議

1、強化規劃意識,充分尊重民意。專案的意義在於發揮作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在今後的同心工程專案建設中,相關部門要重視深入基層調研這一環節的工作,把捐方的意願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遠景目標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規劃意識,充分尊重基層和群眾意見,避免重複建設或專案建成後閒置,造成浪費。

2、建設與管理並重。長期以來,不少地方專案建設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傾向,出現建設質量不高、專案建成後作用發揮不明顯等問題。建議在推進同心工程建設中,堅持建設與管理並重的原則。一是加強工程建設中的進度和質量監管,確保按合同(協議)規定的質量和工期要求完成建設任務;二是要加強專案資金使用的監管,確保專款專用,嚴格按程式撥付,避免因挪用、剋扣工程款造成工期拖延、工程質量不達標等問題;三是要加強工程的後續管理,明確權屬關係和管理責任,讓專案工程能持續發揮作用。

3、建立工程建設責任追究機制。針對專案規劃設計、立項審批、發包建設、監督管理各個環節,制定完整的責任追究制度,明確各部門及其相關責任人的權利、責任及責任追究辦法,對因工程建設、管理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單位或個人進行嚴格責任追究,讓同心工程真正建成群眾滿意、捐方滿意的精品工程,充分發揮其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