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傳統美德學習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6W

當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受到關注,這讓記者想起了一個人——欒傳大,執著於中華傳統美德教育。14年前,時任吉林省遼源市教育科研所所長的欒傳大,在全國第一個提出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研究”課題,倡導在中國小生中開展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踐活動。後來,他提出的這一課題研究和開展的實踐教育活動推廣至全國。

中華傳統文化傳統美德學習體會

現在的欒傳大已是吉林省教育科學院的副院長了,主管的事情很多,但他對中華傳統美德的研究和實踐仍“情有獨鍾”。日前,記者再次採訪了他。

當記者向他提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關係”問題時,他一語中的地指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核心的東西仍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傳統道德中的精華仍然是現代社會重要的精神資源,尤其是青少年道德形成的基礎。”

他的這種執著態度,使我想起當初他開始進行傳統美德研究的背景來。上個世紀80年代末,社會上存在著一股以反傳統為“時髦”的民族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倫理道德滑坡。很多人對青少年的道德滑坡感到迷茫。這時的欒傳大就是從“根”上來找原因,也從“根”上找“藥方”的。他說,青少年的問題,要從教育上找原因,就是我們的'德育把自己本民族傳統中最可貴的道德文化給忽視了。現在必須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將失傳的東西找回來。

從1990年到現在,欒傳大始終執著他的這種追求。他一方面筆耕不輟,在報刊上撰文宣揚中華傳統道德精神,先後共發表了100多篇文章;另一方面,他一如既往地在中國小中進行中華傳統美德的實踐教育活動,實驗區、實驗校遍及全國,教育論文《執著於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而且,由他牽頭的中華傳統美德實踐研究總課題組每年都召開一次研討會,到現在已成功舉辦了13次大型學術年會,探索並實踐了傳統美德教育學校、家庭、單位和社群4條教育途徑。他領導的課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教育效益,為學校德育工作注入了生機,很多實驗學校的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學生道德水準與文明程度明顯提高。

關於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涵,學者見仁見智,各有其說。欒傳大則認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應該是優秀的民族品質、民族精神、民族氣節、民族情感和民族禮儀的總和,這五個方面的文化精華體現了中華民族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他人關係的基本價值,反映著個人自我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這都是我們民族的精神遺產,是永不枯竭的教育資源。繼承和發揚這些精神遺產、這些傳統美德,對培育青少年基本人格的形成和情感的形成,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欒傳大等一批熱心這項工作的科研人員和教育工作者們,一直在做著這種“薪火傳播”的工作,應該說,他們做得十分認真,也有成效。但是,欒傳大認為,他們畢竟是教育科研人員,他們的力量有限,影響有限,工作力度有限。他說:“現在的中國小教育存在很多問題,學校為追求升學率,對青少年的道德素質、思想品質、綜合素質等問題無暇顧及,德育被束之高閣。”這個問題令欒傳大“束手無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