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集合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39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集合5篇

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1

今天一早,我們就去了成都市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我這兒瞧瞧,那兒看看,都學得很新奇。

一個老師說:“我們去剪紙好嗎?”說著就帶著我們來到剪紙的地方。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一張正方形印有熊貓圖案的紙,一張正方形的白紙,一把剪刀和一個膠棒。然後每四位同學坐在一張桌面子旁。老師說:“請每位同學拿出有熊貓圖案的紙平均對摺,沿著邊把熊貓剪下來。”然後我們就照老師說的去做。我開始一步一步認真地剪,剪耳朵時由於耳朵邊有鋸齒,很難剪,我一不小心把熊貓耳朵邊的鋸齒剪掉了,我覺得很難看。但我想,一點點失誤應該沒什麼吧?就又接著剪起來,這次我又不小心把耳朵剪爛了。我心裡著了慌,可是還能怎麼辦呢?就只好不管了,接著剪其它的'部分。這次我告誡自己一定要小心了,終於剪完了。老師又說:“再把它開啟,在熊貓的後面塗上膠,沾在正方形白紙上。”我們又照老師說的去做,“終於做好了!”我高興地說,等同學們都做完時,老師說:“同學們,你們可以把手工帶回家。”同學們高興得跳了起來。

剪紙真有趣,我喜歡剪紙!

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2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文化。聽老師說: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到岸上的`村子上吞食牲畜、傷人性命。因此到了除夕這天,人們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村東頭婆婆給乞討老人一些食物,並勸他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有辦法把那個怪獸攆走。“年”闖進了村子,發現大門上貼著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院內突然傳來“噼噼啪啪”。“年”大驚失色,落荒而逃。於是,老人向人們傳授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

過年前幾個星期,我和媽媽把家裡打掃了一遍,又拿毛巾我擦窗戶,媽媽擦桌子。奶奶買來肉,我們就趕快把肉放在鍋裡蒸,蒸好了我們把它和成肉餡,又擀皮,包餃子。我們又和麵,蒸饅頭。三十晚上我們看聯歡晚會。

大年七年級,我們換上了新衣服,去吃飯,天快亮了,我們走家串戶發壓歲錢,有一元、二元、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回到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給了我許多錢。

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3

第一次看皮影戲是在書城,是由一些老人表演的。他們表演了《東郭先生與狼》、《河蚌相爭》……非常精彩。

做皮影戲的道具需要先把獸皮上的毛和血清乾淨,把獸皮放進藥水裡,泡兩三天,再用筆畫上圖案,用刀把圖案切下來,割成小塊,然後染上顏色,最後再用線串起來,用棍子操縱。演的.時候,需要用燈光把道具的影子投在幕布上,難怪叫皮影戲呢!

我在網上看了場皮影戲,叫“蛙鶴龜”,講的是烏龜欺負青蛙,仙鶴幫青蛙教訓烏龜的故事。戲裡面青蛙很活潑,跳得很快;烏龜的腦袋一伸一縮,像真的一樣;仙鶴的眼球會隨著音樂轉動,脖子也很靈活,它可以用嘴一張一合地整理羽毛,我還看見有一片羽毛輕飄飄地落下來,它還可以把頭埋在翅膀裡休息,真是栩栩如生呀!完全看不出是用幾根棍子操縱的。

皮影戲不但在中國有名,而且在世界上也很有名,作為一箇中國人,我為中國的傳統文化自豪。

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4

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就開始聽西方的輕音樂,稍微長大些便學唱外國歌,從簡單的“ABCD歌”到“My heart will go on”,把我們小時候學的童謠丟得一乾二淨,這從一定角度映射了中國文化的衰落。

捫心自問,我們小時候的“丟手娟”、“找朋友”、“兩隻老虎”等歌謠哪去了?為什麼英文歌曲將兒時的歌謠這樣取代了,並且以這種方式?對於西方的文化我們採取積極接受的態度卻沒想到這種積極的態度將我們下一代甚至下下代對我們的文化更加漠然。也許許多年後,他們會不知道“孔子”“李時珍”,也許他們會忘記自己的祖國文化源泉,甚至脫離祖國融入別的國度。

說實話,我兒時的.夢想就是長大移民到美國,因為我不喜歡更談不上熱愛古老的中國。與此相比,更對美國感興趣,至今我仍這樣認為。如果這樣下去我會忘記很多很多值得懷念的東西。

唱起兒時的歌謠,一陣爽朗,趕快拯救中國的文化吧!否則,它會被我們淡忘,這不是一個單箇中國人的事,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責任。只有共同用行動來表示,才能挽救這一切!否則,未來的我們會對過去的文化只能回憶,不能看到兒時的美好文化。行動吧!

傳統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5

三月三是清明節,同時也是壯族的歌節。作為清明節是受漢族的影響。但也有的壯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過清明節掃墓的,與漢族大不相同。壯人對祭掃十分看重,屆時全家出動,帶上五色板、肉、香燭、紙幡到祖先墳上去供,行拜禮。山野間不時傳來鞭炮聲,久久不絕於耳,山崗上,林篁間,白色的魂幡在墳頂的竹竿上飄動,造成了一種神祕肅穆的氣氛。壯族風俗,供品必須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掉不吃,迷信認為,帶回家會招鬼進門。

不少地方的祭掃的`同時,還要舉行盛大的歌圩,是為三月三歌節。近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把這一天定為壯族的節日。1984年在南寧舉行了首屆歌節,700多名來自各縣的歌手登臺獻藝,使三月的邕城成了歌舞的海洋。連外國友人也遠渡重洋與壯人同享節日的歡樂。這期間,常伴有祭神、打醮等迷信活動,然而更吸引人的則是搶花炮、演戲、雜技、武術表演、舞彩龍、舞綵鳳、唱採茶擂臺賽詩等多彩豐富的文娛活動,近年還添加了演新戲、放電影、球賽等。不過青年男女們的注重力大多不在這方面,而是在如何通過歌圩找到中意的伴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