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傳統文化作文彙總7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8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民族傳統文化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民族傳統文化作文彙總7篇

民族傳統文化作文 篇1

我們的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我就給你們講一講吃粽子,賽龍舟吧!

屈原是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在十幾歲的'時候就當上了楚王最喜歡的大臣,幾個奸臣看到楚王這麼喜歡他想出一個計策。他們天天都圍在楚王的身邊,說了幾句甜言蜜語就把楚王“迷”得昏天地轉。

楚王聽了奸臣的勸說下,把屈原放回他自己的家鄉。在回鄉的途中,屈原聽說家鄉被敵人滅掉了,百姓生不如死,於是就跳進了汩羅江裡面。

百姓們聽到屈原死了後,急忙划船到汩羅江撈屈原的屍體,百姓們把粽子包好扔進汩羅江裡面,不讓魚兒吃屈原的屍體。

屈原跳進汩羅江裡的日子正好是農曆五月初五,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和賽龍舟就傳下來了。一直傳到了現在。

民族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濟寧,孔孟桑梓之鄉,文化禮儀之邦,有豐富的人文古蹟,位於曲阜的“三孔”已成為世界物質文化遺產,當然,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不計其數。孔孟儒道繼世長,運河文化貫古今。身邊的傳統文化,讓我們感受到濟寧的人文地理和悠久的歷史。

甏肉乾飯香氣四溢

米飯粒粒飽滿,甏肉質地柔嫩、肥而不膩、爛而不糜,海帶軟糯可口……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濟寧人,甏肉乾飯應該再熟悉不過了。鬆軟的米飯配上可口的海帶、甏肉、卷煎、肉丸子,真是錦上添花。生長在運河之濱,享受到這樣的美味,這就是我身邊的傳統文化。

巧手剪紙令人歎服

一雙巧手,一把剪刀,一張紅紙,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可這三者若是結合起來,人們還不得不歎服。/一隻纖細的手拿起剪刀,另一隻手輕輕掌著紅紙,剪刀在巧手的`靈活操縱下在紅紙中不斷地穿梭,讓人眼花繚亂,地上不時落下幾片不規則的紙片……不一會,一張精美絕倫、巧奪天工的剪紙就出現了。徜徉在民間文化,欣賞到這樣的技巧,這就是我身邊的傳統文化。

儒雅之氣蔚然成風

彎下腰撿起一片廢紙,俯下身扶正一個歪斜的牌子,伸出手關閉一個流水的水龍頭;見面先說“您好”,要人幫忙先說“請”,與人告別說“再見”,文明用語常掛嘴邊……齊魯儒風,吹入了濟寧,吹入了濟寧的各個鄉鎮,吹入了濟寧的千家萬戶。儒雅之氣,已經蔚然成風。沐浴著孔孟儒風,感受到這樣的風氣,這就是我身邊的傳統文化。

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我身邊的傳統文化的儒雅樸實就會在濟寧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民族傳統文化作文 篇3

我們生長在這裡。沐浴著孔子孟子帶來的儒雅之風,成長在迷人的運河的懷抱裡。傳統的氣息一直在這塊大地上流動,滲透在濟寧的每一個角落裡。

曲阜·孔子故里

炎熱而喧囂的夏天裡,只有這裡,才是寧靜的。孔廟並不是一個富麗堂皇的宮殿,而是普通的木房子。從古至今,有哪一個擁有如此之高學問的人,卻住如此普通的'房屋?只有孔子,他愛好讀書,不恥下問,一身純正的儒學風範給曲阜更添光彩,是濟寧的一顆明珠。

當我們在來到孔廟,請安靜一點,儒雅的風氣,不希望聽到吵鬧。

嘉祥·石雕之鄉

一個巨大的獅子,眼睛瞪得滾圓,嘴裡的兩隻獠牙彷彿隨時都會伸向你一般,一團火球臣服在它腳下,像風火輪一樣威風凜凜。

剛來嘉祥,你可能會揹著隨處可見的石獅子嚇一大跳,無論是廣場,還是餐館,都能看到它們。原因是嘉祥的石灰岩儲量豐富,而這裡的人們又心靈手巧,於是一座座栩栩如生的石雕就降生了,裝點著這個城市的同時,也給這裡帶來了一個美譽——“石雕之鄉”。

任城·運河之濱

春天漸漸來臨,不僅是花草獲得新生,運河也煥發生機。小魚小蝦結束了寧靜的冬,開始了熱鬧的春。來來往往的船隻為濟寧帶來新鮮的氣息,運河畔的小販也開始叫賣了,整個濟寧的春天,從這裡開始。

濟寧市河流眾多,再加上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被譽為“江北小蘇州”。而正是這條運河,穿過了濟寧大地,帶來了別樣的生機與歡樂。

濟寧·印象

傳統與地方特色在這片城市裡煥發光彩,沐浴著儒雅之風的樂章,在運河之畔越唱越響。

民族傳統文化作文 篇4

中國城市化程序就如一列高速前進的火車,身為乘客的我們在車上還未能仔細觀看沿途的風景我們便一嘯而過。我們的文化亦是如此,那些傳統優秀文化還未來得及被我們帶上車,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去吸收新文化。

“愛蓮堂”,“飲冰室”……一個個作為文化載體的名人故居屢遭被拆的厄運,一個個文化的烙印成為教科書上的記憶卻消失在現實中。隨著它們的消逝,我們的文化記憶也將被時間淘盡。如果我們不在肩負傳承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我們將成為精神的流浪兒,無家可歸。

端午節,我們用以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在我們中國存在了幾千年的節日,竟被韓國人申請為他們的專屬節日,這個訊息一出,許多國人都為之氣憤,忍不住破口大罵。我在聽到這則訊息時憤慨之餘也不禁感到悲哀。緣何這個在中國歷史存在了這麼久的節日,我們卻不懂得珍惜,不去重視,現在被別人捷足先登卻又在痛心疾首?

或許這次的“端午節”事件只是一條導火索,它點燃了國人漠化傳統文化所帶來的危機,它一下子將某些崇洋媚外,中國傳統文化的缺失等等潛/在的危險都炸了出來,迫使人們去面對它,去深思,去解決它。

然而對於傳統文化的冷落問題,我們也不是沒有采取過措施。教育部就曾經擬定將15首京劇列入中國小生音樂課的教程。這訊息一出,的確有許多人拍手讚賞。京劇,是我國的國粹,能夠傳承下去的確是一件好事。但是任何藝術都不是短期可以速成的技巧,它需要在濃郁的'藝術氛圍下滋生,成長,盛開乃至遍地開花。

京劇具有濃郁的地域風情,這是它的魅力所在。然而這一優點卻是其在此次的傳承過程中遭遇尷尬。粵劇在廣東都面臨著觀眾流失,人才青黃不接的窘境,字正腔圓的京劇在廣東的境地可想而知。

弘揚傳統文化需要循序漸進,在孩子們都還沒有了解一首曲目的背景,含義,就要求學唱,這樣的傳承根本毫無作用。文化的傳承不是一次性地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教學生。

京劇是國粹,但傳統文化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每一種傳統文化都鐫刻著中華文化的烙印。弘揚傳統文化的真正意義在於使傳統文化不要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而要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景。

民族傳統文化作文 篇5

那日讀書,讀到人燕同居,喃語繞樑,不免想起被取締了的院落平舍,一陣心悸。燕子已無樑可依,無簷可入,隨之一起消亡的,是千年的傳統文化。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然而,多少古人篤行的傳統,今天卻杳無了。

在音樂未誕生前,蟲鳴文化是古人生活的重要構件。可以想象,十月蟋蟀入床底,秋風蕭颯,曠野清朗,只聽得沉沉蟲鳴,何其歡樂!但伴著汽車喇叭和人間爭吵,蟲鳴文化只留下絕唱和輓歌。

消逝的文化又何止蟲鳴?我們身處一個極其悲哀的時代,先輩留給現代人的'人文資源,精神功課,在一代代傳承中被修篡,甚至摧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是青年才俊王勃的不羈心境,如今的少年,誰又能在旱地拔蔥般豎起的建築後尋找出地平線上的落霞?

更為甚者,是傳統佳節。前幾日正是重陽,古人稱之“登高”。登高眺遠,抒懷酬志,放牧視野,文人們爭相潑/墨,百姓們邀友約醉。王勃,陳子昂,李白,崔顥,從滕王閣吟到幽州臺,從天姥山念及黃鶴樓,傳統的登高節,真是個懷遠的好主題!恍然醒之,我們如今,何處適於登高遊目?百米高塔?直聳雲霄的觀光梯?——充斥著冰冷的金屬味,散發著人人浮躁的氣息……

我們睥睨天下,肆意規劃任何慾望的海拔;我們走了很遠很遠,卻忘了為何出發。那些值得我們虔誠的傳統,只剩下一個遙遠的背影。

一個民族傲然屹立的底氣,是需要歷史的積澱和文化的底蘊的,但現代人太過冒犯,實在不仁不義。古老的傳統文化,天然的邏輯,被破壞;那個天光明澈、風物燦爛的世界,漸行漸遠……無數傳統文化消逝了,消逝中,似乎只剩下強大的人類!

我們要回首駐留,向消逝的傳統致敬,並盈淚挽留。

我們已損失慘重,就請喚醒我們的感官心靈,贖回我們的傳統,重建我們的原配世界。

衷心致敬於消逝的傳統文化!

民族傳統文化作文 篇6

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她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獨特風采,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她魅力無窮,價值無限,我們有責任讓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她是我們民族的精神營養,她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孫,她讓我們懂得如何做人。岳母刺在岳飛脊背上的“精忠報國”四個大字,讓一代又一代的兒女懂得了什麼是對國家忠誠;李密在《陳情表》中深情哀婉的哭訴,讓世世代代的子孫明白了什麼是對長輩的孝敬;“頭懸樑,錐刺股”激勵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子;季布的一諾千金,讓後代懂得了“誠信”的重要性;孔子、孟子、王陽明、張居正等先賢留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智慧。傳統文化教育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滋養著我們的民族。我們要珍視她並把她傳承下去。

但是,在當今外國文化的影響下,我們的傳承出現了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西洋風,他們淡忘了李白、王守仁、張居正、于謙等人;他們淡忘了那清新自然、那沉鬱頓挫、那豪放飄逸的詩風。對他們而言,傳統文化正在漸行漸遠

在埃及和韓國爭奪我們造紙術的發明權時,在我國的馬頭琴成為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時,中華民族的子孫該何去何從?我們的文化正被別人以非暴力的方式任意踐踏,當下又該何去何從?我們應該在情人節的玫瑰中和聖誕節的鈴聲中覺醒了!

想起一句名言:忘記就等於背叛。我們應當守住中華民族的瑰寶,讓優良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她在新時代裡煥發生機!

民族傳統文化作文 篇7

中國,是歷史上的文明古國,自古流傳下數不盡的文明禮儀和傳統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流淌,可現在,傳統卻被人們踢在牆角,低聲抽泣。

傳統在數千年的優勝劣汰中留下,是有原因的。茶葉的幽香和那高山流水般的茶藝遠超於那杯苦澀的紅酒,那回味無窮的`中式羹湯遠勝於那茹毛飲血的牛排,那古香古色的漢服使人婀娜多姿,而T恤卻不可以。

就在上週,家裡來了兩位奇怪的客人,一位又矮又胖,卻穿著古樸的緊身青褂,另一個則又高又瘦,鼻尖頂著對小眼鏡,頗有番古時秀才的風度。“快來,喝杯咖啡吧!”媽媽走出來招呼道,說著要開啟咖啡袋,“不用不用,”高瘦的叔叔卻擺手,從包裡掏出了袋茶葉。我躡手躡腳地走到門口,只見他提起水壺,輕輕一衝,一拉,茶葉就慢慢地舒張開了身子,由深綠轉為淡綠,一提蓋,一股沁人的香氣衝入鼻腔……

太陽漸漸西沉了,爸爸招呼著他們出去吃飯,走在路上,媽媽突然說:“去吃牛排吧,我卡都帶了。”聽了這話,我們自豪地走進了牛排店。

一進店門,只見那昏暗而又穢濁的燈光打在臉上,讓人昏昏欲睡,端上來的牛排夾雜著血絲,讓人食慾大減。“算了,算了,還是去吃麵吧!”爸爸一開口,便得到了我們的全票通過,看著桌子上那白淨的麵條和翠綠的蔥花兒,我如餓鬼一般捧著碗,三下兩下便吃得一乾二淨,暢快淋漓。

傳統,這被沿襲了數千年的東西,如今卻被追求時尚的人們踢在灰濛濛的牆角,那被矇住的美好,正在悄悄地低聲哭泣,在吶喊,人們在追求新奇事物時不要忘了它們,也去聽聽傳統的心聲。(指導老師/老山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