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中秋優秀作文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51K

篇一:

傳統節日中秋優秀作文3篇

中秋節已經過去了許久,但回想起去年中秋節那份特別的禮物,我仍然歷歷在目。

那天爸爸媽媽還是去上了班,我獨自在家裡完成了作業。不經意間,我看見了靠在牆邊的月餅,心裡才猛然想起今天是中秋節了呢。該給爸爸媽媽準備些什麼呢?咦!有了:何不為爸爸媽媽準備一頓晚飯那?我長這麼大一直在爸爸媽媽的庇護下,還沒有做過飯呢!好,今天就讓他們見識見識女兒獨立生存的能力吧!

我跑進廚房,往桌子上一看——哈哈,中午媽媽切好的韭菜還沒來得及做呢,真是走運啊。開啟高壓鍋,我喜不自勝,米也已經淘好了。

我笨手笨腳地擰開高壓鍋的開關,再插上電源,心想:爸爸媽媽應該快回來了,趕緊做菜吧。

把韭菜又洗了一遍,我哼著歌兒擰開了油瓶,一下又犯了難——應該放多少油呢?媽媽好像不太喜歡太油了,那就放少一點好了!鹽嘛,嗯,大概小半勺就好了吧。等把油燒開了,我“譁”的一下把韭菜全部倒進了鍋裡,天吶,一時間油星四濺,弄了我一身,真是魂都要嚇跑了。等鍋裡稍稍平靜些了的時候,我才小心翼翼地走過去,一下又一下的炒了起來。等到它看上去比較像平時餐桌上吃的菜了,我才把它出了鍋。可是我力氣不大,一開始沒想到鍋子有那麼重,把菜湯撒了一地,害我手忙腳亂的整理了半天。

我從冰箱裡掏出三個雞蛋,對它們“邪惡”的一笑:“犧牲你們嘍!”我用小鍋裝了些水,再把三個雞蛋放進去。知道我要做什麼了吧——蒸雞蛋!安頓好雞蛋,我又找出一塊牛肉,不禁犯了難——這牛肉我可不知道怎麼辦啦!之前沒有考慮到這個啊……我不禁打起了退堂鼓,可我已經做到這兒了,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啊。管他呢,我心一橫,亂做也要做!我胡亂切了幾下,還好刀比較鋒利,沒費我好大勁兒,我又像模像樣地切了幾個大蒜、幾個辣椒。這時,我往小鍋上一看,哇!泡泡一個勁兒地往外頭冒,那架勢,真是壯觀吶。我一個箭步衝過去關了開關,把小鍋甩在一邊。我再次架起鍋,倒點油,待它燒熟了,扔點鹽進去,再把牛肉放進去。結果再一次油星四濺,來勢比前一次猛多了,我一下又差點靈魂出竅,不知所措地退到廚房門口,等“油之舞”停下來後再過去放辣椒、大蒜之類的東西。我翻了翻牛肉——噢,炒糊了!唉,我又糟蹋了一鍋菜啊!不過還好還有些能吃,只是味道嘛,我就不管了。新手嘛,包熟就不錯了啦。

正在這時,門外響起了鑰匙開門的聲音,我趕緊盛上三碗熱乎乎的飯。爸爸媽媽看見一桌子雖然並不豐盛的菜,欣慰之情也溢於言表。可是事實證明,韭菜味道太淡了,牛肉燒焦了,只有蒸雞蛋還好,可是有兩個雞蛋都是壞的,可這也不能怨我嘛。不過,爸爸媽媽還是很開心。

這頓勉強吃下的飯,是個夠特別的中秋節禮物吧!

篇二:

中秋節並不是一個容易寫的主題,因為它所包含的東西太多了,甲可以說幾千年前那位原始部落的射日英雄對奔月妻子的牽腸掛肚,乙可以提《長生殿》中唐代的皇帝與那位楊姓的美人在圓月下的相擁而泣,而極力想要讓那可憐的伐桂之人在這中秋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的也大有人在。可是,在我們遠至遠古,近至當代的生生不息的文明中,“中秋”作為一個傳統佳節,無論它多麼複雜,人們也總是持一種無由的巨大寬容,彷彿什麼故事相加在它身上都毫無關系,反而更添一絲神祕:那輪熠熠生輝的月亮啊,你到底藏了多少祕密在心裡?

我是個俗人,所以我的中秋節也免不了的要落入俗套:傍晚滿屋子滿院的桂花香味,一盅顏色金黃的桂花酒擺在家中大人的面前,平時小孩子,尤其是我這樣的女孩子家,從來都是不準沾一滴酒的,但在中秋節似乎一切禁忌都溶化在月光裡了,父親會特許我嘗一點這對我來說頗有幾番神祕的酒液。一開始,在父親眼前,只是拿筷子頭沾一點,放進嘴裡吮一吮,咂咂嘴,好像沒嚐出什麼味兒來;又是一筷子,嗯,有點甜;再想伸手出去,卻被父親用筷子在手背敲了一下,他什麼話都沒說,但這意思已經分明:夠多了,不準了!我只好把手又縮了回來,嘴上道個歉,當下裡只好“認栽”,其實等父親走開,爺爺,或者奶奶都會揹著父親給我在碗底淺淺地倒上一點,就算被父親撞個正著也沒關係:“喏,過節嘛,桂花酒又對女孩子好的。”

中秋節的高潮大多是在晚上,一輪圓圓的滿月掛在天上,月光像霧似的,濃得化不開,就這麼黏黏稠稠地裹了你起來,可又不覺得悶,反而一陣秋風吹過來,更吹走了幾分睡意。中秋節晚上吃月餅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的,雖說意境美妙,但像我,月餅盒子一開啟,就覺得已經有一塊甜膩的五仁餡翻滾在喉嚨間,於是頓覺一陣噁心,趕緊啪得關上盒子。然而大家團座在一起賞月的`時候手裡手邊都或多或少的有月餅放著,唯我身邊空空蕩蕩,也要覺得不甘心。只好跑進大廳,抓來一把花生塞進口袋,又急急忙忙地跑出去。邊跑邊喊:“你們聊慢點兒,等等我……”

鄉下總是民間故事傳承的好地方,一些已經泯滅在高樓大廈之間的或浪漫或悲慼的故事,可以在螢火蟲盤旋的低矮草叢間獲得重生:愛侶帶著淚死去轉而化作蝴蝶;修煉了千年的白蛇因為一個人可以自甘墮落;死了丈夫的女人居然哭倒長城……從先輩那裡聽來,也不曉得到底是誰編了它們,我們便管這叫做故事。中秋節不缺故事,常常的,月亮會成為這些故事中的主角。我對這些亦真亦幻的故事的認知都從爺爺那裡得來,爺爺有的是故事,但中秋節當天是不講故事的,因為到底還是賞月分月餅來得重要。爺爺的故事,通常發生在夏末,搬來兩把竹椅(我的那把常常要高一些,又帶著扶手),在院子裡坐好,頭上是沙沙作響的橘子樹,枝上都掛著一個一個小的青橘子,東面有一陣陣風吹過來,在我們頭頂打著轉,彷彿是想把橘子樹的香氣都捲走似的。爺爺的聲音也卷在這風裡,於是“嫦娥”、“吳剛”、“西王母”便也一同被捲了走。光剩下我和爺爺,還有一聲慢悠悠的“在中秋節呀……”

中秋節,由民俗學家寫到紙上便是幾句空空的“傳統佳節”、“歷史悠久”、“傳說眾多”,但這是紙,不是我們的中秋節。中秋節應當是活的,它不應當成為一紙空文,讓後人只能從文字來體會這番佳節滋味。從我們的手裡,我們的腳裡,我們的頭裡,從我們身上各個地方,傳達出一句話: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篇三:

窗外,一輪明月,皎潔的月光靜靜地流淌,今天中秋月圓,月常圓,人不常圓,歲歲中秋,今又中秋……

小時候,中秋是除了過年和端午之外我最喜歡的節日,無它,唯吾愛月餅矣。我總是所在母親的懷裡,把桌子上的月餅都霸佔到我的身前。父親總會在這個時候呵斥道:“沒孝心的孩子,也不知道給外婆留一個。”這是外婆總會站出來為我撐腰“不要緊,他愛吃就讓他吃吧,我們去賞月。”我一個人吃著滿桌的月餅,那月餅的甜味是我童年的味道。

一眨眼,國中時候到了,仍是那中秋,仍是那輪明月,唯一的不同便是不見了外婆。“來,吃月餅吧。”母親的聲音傳來,母親將月餅切成三塊,我一塊,母親一塊,父親也一塊。我的月餅永遠是最大的,而爸媽的月餅卻是小了許多。其實,我不再喜歡月餅了,它太甜太膩,或許還會讓我牙疼。但我總是笑眯眯的接過,努力地嚼著,裝出一副很喜歡的樣子。“小心,別噎著了。”月夜秋涼如水,月圓之夜總是很冷,但中秋那天總是很暖。

思緒收回,我坐在教室裡,沐浴在清冷的月光中,心底也變得和身體一般冰涼。我拿著母親很久前塞給我的月餅,不斷的轉動著,似乎不知從何下口。“哎。”我輕嘆一口氣,將月餅放下,家人已不在身邊,這月餅也顯得毫無滋味兒了。是了,沒有家人的中秋,又算什麼中秋?

“月餅,來,分我一半。”耳邊傳來同桌的聲音,他毫不客氣地分了一大半,又把剩下的一小半連著盒子塞給我,看著這一小半月餅,我愣住了,以往父母的月餅不也是這麼小麼?抬首看到了同桌的笑臉,我也笑了。月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寄託在月餅上的那顆心。想起母親將月餅塞給我時的嘮叨,我將月餅向天上的明月一舉,然後一口吞嚥了下去,感受那份甜蜜沁入心田。不在一起又如何,只要心中互相有牽掛,這月餅便永遠是暖暖的,甜甜的!

歲歲中秋,今又中秋……這個中秋,我仍和親人在一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