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傳統文化作文10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4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傳統文化作文10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過年放鞭炮,重陽節登高等。

我們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對,是過年。

過過年的時候大家都要貼對聯、貼福字,還要倒著貼,意思是幸福來到了我們身邊。過年吃餃子。餃子是“交子”的意思,是舊年向新一年的過渡和交替。古人以前還會包一個錢幣在餃子裡面,誰第一個吃到錢餃,誰就會在新一年中有福氣,可現代人覺得錢幣太不衛生了,就改為包糖了……

過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呢?原來在很久很多久以前有一隻年獸每到過年就來吃人了,一次能吃一村子的人呢!大家可怕它了!有一年,年獸又來吃人了,大家都跑到崑崙山。這時一位年邁的老人卻拿來紅紙做春聯,拿來稻草做鞭炮,還拿來蠟燭做燈籠,年獸一看見這些東西嚇得魂飛魄散。從此,年獸再也不敢到人間來了,但人們怕它再來人間吃人,便在大年七年級放鞭炮。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傳統文化如同民族的靈魂,蘊含著不屈的希望與力量;傳統文化是民族發展的原動力,給人們勇攀高峰的鬥志與毅力;傳統文化彷彿是一座溝通世界的橋樑,傳遞給世界溫暖與色彩。因此,我想說:讓我們共同守護我們的傳統文化吧!

最近名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前十二名文化大國”的調查結果已經揭曉。中國以擁有眾多的優秀傳統文化位居第二名,這個好訊息令大家歡欣不已。但當我們靜下心來與擁有眾多備受歡迎的現代文化的美國作比較時,我們的優勢在於我們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然而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被很多外國朋友欣賞的時候,我們自身是否足夠重視它呢?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傳承傳統文化,這難道不是我們民族的悲哀嗎?

現實情況值得社會擔憂。如今很多國人特別是青少年朋友,他們對外來文化有高度的認同。於是我們不再對“哈韓”、“哈日”感到大驚小怪,不再對好萊塢影片感到陌生。其實,感受、學習外國文化的精華並沒有錯。但過分的關注與模仿必將導致對傳統文化的漠視。可以說,外來文化已經對我們的傳統文化產生了衝擊。這種現狀值得我們關注。

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懂得守護我們的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例如著名作家馮驥才實地考察並用所寫文章表達了呼籲人們守護傳統文化的迫切心聲。他說:“民間藝術是民族情感與精神的載體之一,普查與記錄是為了見證與記載一種歷史精神。”是啊。倘若我們失去了珍貴的傳統文化,我們的內心會不會時常感受到一種不能訴說的苦衷呢?更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政府的未雨綢繆。為了引導人們重視傳統文化,國家設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守護傳統文化的決心不言而喻。是的,我們不想再看到自己的傳統節日被別的國家搶先申請註冊的事情重演。為此,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守護我們的傳統文化。讓它在世界的舞臺上展現耀眼的光彩。

隨著全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度與日俱增,我們理應滿懷信心並且堅信:懂得守護我們的傳統文化的民族會永遠屹立在世界的前列,擁有勃勃生機。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有詩、詞、曲、賦;有京劇、曲藝、書法、國畫;還有對聯、燈謎、歇後語等等。其中,最為有名的就要數中國的茶文化了!尤其是杭州的龍井茶更為著名。

龍井茶有四絕:色綠、香郁、味甘、形美。茶葉泡進水裡,顏色由深變淺,逐漸變成了翠綠。然後,就能聞到一陣陣濃郁的茶香味了!嘗一口,味道苦盡甘來。最後說說茶的樣子吧!茶葉有的性子急,一下子就沉到杯底;有的不急不躁,慢慢地沉下去;還有的十分固執,怎麼也不沉下去……

龍井茶不但有著四絕,而且喝茶對身體也十分有益。因為茶中含有多種礦物質,能提神醒腦,讓人精神振奮,增強記憶力。還可以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

就因為茶葉有這麼多優點,所以中國人才愛喝茶,並逐漸形成了茶文化。

靜悄悄的新年像極了一個普通的週末。

昔日的年畫、鞭炮和祭祖活動了無影蹤,中國人最傳統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漸被一次年夜飯、一臺春晚和幾條拜年的簡訊所取代。然而,安靜的新年只是中國傳統文化流失的一個表現。當韓國的端午祭申遺成功,當我們內蒙古族的馬頭琴成為蒙古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成影戲成了印度尼西亞的“傳統”,當埃及和韓國在爭奪中國造紙術的發明權時,每一箇中國人都應當在情人節的玫瑰和聖誕節的鈴聲中覺醒。我們應當重新回顧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那昔日的輝煌為什麼如此輕易的被我們遺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華的文化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那是幾千年來的沉澱和積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風都有著其最獨特的傳說和文化背景,每一個節目都有上古的史載和存在流傳的價值。西方簡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國文化的橫深和縱深是不容許被遺忘和取代的。在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時代背景之下,每一箇中國人,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有責任深思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儲存並流傳的方法。在某種意義上,那是中華民族得以穩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個以禮治國的民族得以豐富和充實的出路。

雖然那瑰寶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著,但我們還是看到關注的目光正移向它們。

舉世矚目的奧運會開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證,在那次盛會上,我們看到了千人擊缶的恢巨集場面,我們聽到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古誦,我們被崑曲的悠揚感動,我們被活字印刷術的精妙而懾服。張藝謀傾盡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化悠遠的東方古國,也向每一箇中華兒女訴說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珍貴。

當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把民俗民風申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我們又可以聽到喜慶的鞭炮聲和飛舞的秧歌綵帶時,當在傳統節日裡我們都有機會去重溫過去的習俗時,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不再是個讓人永遠擔憂的問題,中華兒女終會將每一個傳說每一處風俗留給後人,手手相承。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

那靜悄悄的新年,有了鞭炮的祝福,有了廟會的歡慶,有了昔日的味道。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11月21日下午,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我們267班四個小組17位同學興致勃勃地參觀、學習了孝義市博物館和孝義市皮影藝術研究會。

我們來到博物館,那裡的胡師傅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向我們講解了皮影的製作過程和歷史。皮影距現在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了,20xx年被批位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是我國稀有的傳統民間藝術。皮影用牛皮做成,工具有二十多種,然後染色。

胡師傅看著我們認真學習的.樣子,手把手地親自教我們刻牛皮。我們的那股專注勁兒讓在場的家長們讚歎不已。

來到孝義皮影藝術研究會那裡的侯老師告訴了我們皮影戲的四個特點:第一、麻紙窗。第二、麻油燈。第三、皮腔。第四、用牛皮做成。精彩的演出開始了,瞧!同學們那麼入神地看著,一會兒露出會心的微笑;一會兒發出爽朗的大笑。看著銀幕上一個個妖魔鬼怪現出原形,惟妙惟肖的樣子,同學們開心極了。

通過這次活動,既增長了我們的見識,又鍛鍊了我們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還培養了我們人與人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分工合作能力!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我最感興趣的傳統藝術當然是剪紙啦!

剪紙藝術出現在北朝,盛傳於清明。至今已經有一千四百年的歷史啦。當時的剪紙技藝已經相當精熟。隋唐以後,剪紙藝術日趨繁榮。唐代還出現了專門描述剪紙的詩句。“剪採贈相親,銀?玉指新。”就描寫了一個美麗的女孩子剪紙的優美動作,也寫出了剪出的花鳥、]草蟲的美麗效果。宋朝剪紙藝術走進了千家萬戶,清朝據說家家戶戶都會來一點。你看,窗花就是極好的體現。

所以,我決定去河坊街實地考察一番。哇!那個姐姐好厲害呀!在她周圍掛著各色的剪紙作品,有的是甜美的小女孩,有的是美麗的山水,有的是靈活的小鳥。我立馬激動地說:“姐姐,我要一隻小鳥。”姐姐微笑著點點頭,一隻手拿起剪刀,一隻手拿起紅色的紙,打量了一下紙,她就開始剪了起來。媽呀!竟然不用鉛筆打一個形狀嗎?心裡想著我就說了出來。“不用。”姐姐頭也沒有抬,“三下五除二”,多餘的碎紙就落在了地上。姐姐把剪好的圖案遞給我。

“哇!小鳥,好可愛的小鳥!”我跳了起來。我看到一隻可愛的小鳥,“阿姨你太厲害啦!”

這一次收集了資料,看到了姐姐的表演,我知道了剪紙為什麼被稱為藝術,實在太博大精深了。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寶貴財富。它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鮮明,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的結晶。

我無法用取之不盡的形態來描述傳統文化,因為它有著取之不盡的形式。說起傳統文化,就好像把空氣握在手裡,只不過它不在我們手裡,而是無處不在。但在我的學習和生活中,我總能感受到傳統文化中傳統道德的光芒和力量。

我認為,擺在我們面前最現實的傳統文化是尊老愛幼,讓老人過上幸福的生活,讓孩子快樂成長;誠實守信,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不互相欺騙;要勤奮;如果是學生,就要努力學習;如果你是工人,你應該努力工作,務實,認真做事,實事求是,不要空想

傳統文化中有“孝為先”。古往今來,有多少德高望重的聖賢和孝道楷模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我們年輕的時候能看到什麼,學到什麼?

香九歲,可以複習。融化四歲,可以讓梨。我們是否認真體驗過《三字經》中的句子?母親早逝時,9歲的黃香知道自己是為父親“範喜暖被子”。今年4歲的孔融尊敬長輩,尊師重教,選擇最小的梨來吃。這是多麼了不起的精神品質啊?

古代有這樣的東西嗎?是的。”我不知道撒嬌是什麼感覺。就是那個年輕人說的。他只是個普通的年輕人。靠著虛弱的雙肩,他承擔起了照顧一位精神病父親、供養兄妹上學的責任。他就是大學生的苦難——洪佔輝。

但我也很擔心和害怕。因為在我能看到的人當中,像黃翔、孔融、洪佔輝這樣的人太少了。它們只是漫天飛舞的幾粒黃沙。相比之下,現在的孩子學會了自私和風騷,強迫父母買他們想要的東西,向父母發洩不滿。我擔心我們的傳統文化會失去給一代人,他們在面對社會時不知所措。

我熱愛傳統文化,希望我們的傳統文化能夠深入人心,源遠流長。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叮鈴鈴,叮鈴鈴……”同學們隨著清脆的下課鈴聲來到了操場上我也信步走出教室,扶在走廊的欄杆上,俯身向樓下的操場望去。

這個操場不大,但人卻不少。有的打羽毛球,有的在玩單槓,有的在跳繩……大家都玩得很起勁。可最熱鬧的還是西北角,十來個一年級的女同學正在玩“丟手絹”的遊戲。

十來個人圍成一個圓圈,拍著手,唱著歌:“丟手絹,丟手絹,輕輕第放在小朋友的後面……”她們雖然嘴裡唱著歌,眼睛卻偷偷地輕瞄,生怕手絹丟在自我身後,自我又沒有及時發現。

一個扎蝴蝶結的小女孩撇著手,拿著一條花手絹,正繞著園圈在悄悄地走著,走啊,走啊,小女孩找到了目標,把手絹放在一個小個子的女孩身後,又裝著若無其事的樣貌向前走了幾步,然後猛跑起來。

小個子女孩很機靈,立刻就察覺身後的手絹。她扭轉身,抓起地上的手絹,一躍而起,向小蝴蝶結的小女孩追去。“快!快!抓住她!”“加油!加油!別讓她抓住!”圍坐著的小女孩們為那兩個你追我趕的小女孩助威,到底還是沒有抓住蝴蝶結的小女孩,被罰唱了一首歌。

在繼續進行,快樂的笑聲、優美的歌聲……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我們家鄉的傳統文化,多的象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今天我就給你們介紹一兩個吧!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嗎?今天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孔子與我們宿州吧!在我們這裡有一座天門寺,那裡有兩處古蹟,一處是晒書檯,另一處就是洗硯池了。傳說兩千年前,孔子周遊天下,傳授他的知識,有一天,孔子走到了天門寺,可是突然下起了一場傾盆大雨孔子急忙帶著他的學生們進天門寺躲雨,可是他們的書都被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給淋溼了,這弄的孔子和他學生們都坐立不安,第二天,孔子發現有一塊很大的石板,於是叫學生把書放在大石板上晒,可是晒好以後書的有一些地方看不見了,於是孔子和學生們又描了一遍,這時一個學生髮現一個水池,叫大家來洗硯,從此這個石板人們叫晒書檯,洗硯的地方叫作洗硯池。

其實我的家鄉還有許多的古蹟比如說涉故臺、虞姬墓、黃藏峪等等,我們這一代一定要把這些傳統文化下去。

傳統文化作文 篇9

敦厚沉穩、談吐不凡,精神抖擻又不失儒雅。初次見到徐小躍,記者感受到的是學者的風範。作為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南京圖書館館長、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徐小躍一直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與研究。

“沒聽過徐老師的課就是白上南大”“得遇徐老師,人生幸也”……這些是南大學生對徐小躍的評價。在南大任教近30年,他的每堂課都座無虛席。徐小躍上課從不用講義,且堅持板書,從右上方開始,豎行書寫,從形式排列到內容,明瞭而有序。有學生曾連續多日虔誠侍立教室之側,不停上臺為恩師擦拭黑板。在徐小躍看來,板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心性的呈現。他說:“若受講義之限和PPT之佐,課堂將缺乏變化和生氣,自己也將失去授課時的由心而發。”

回憶起與中國傳統文化結緣,徐小躍說:“大學聯考考入安徽大學哲學系後,我開始踏入國學研究領域,之後在南京大學攻讀哲學碩士、博士,博大精深的國學帶給我無盡的啟迪,讓我立志將國學作為一生的追求。”他說,求學的道路上知音寥寥,但生命卻在國學文化的浸潤中越來越豐盈。正是憑藉這份執著與充盈,徐小躍在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與教學領域頗有建樹,著有《禪與老莊》《羅教-佛教-禪學》等專著,並發表百餘篇相關學術論文。

20xx年,徐小躍接任南京圖書館館長。此後,他對國學的傳揚更加盡心:去高校為學生講授國學、與新聞單位合辦《國學玄覽堂》、組織南京圖書館員工誦讀《孟子》等等。徐小躍說:“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是儒道兩家,學習領悟‘孔孟之道、老莊之學’的思想精髓是認識傳統文化的關鍵。”

聊起這次在重慶忠縣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活動,徐小躍神采奕奕地告訴記者:“忠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以‘忠’字命名的州縣城市,因此我講課的內容與‘忠德’有關。”他說,忠德是“教人以善”之德,在多個層面能起到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他希望通過“忠德”的研究與傳承,呼喚“人心向善,止於至善”的信仰追求,並將其內化為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傳統文化作文 篇10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並且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xx多年曆史。

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我國古代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意即在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接著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後是雨後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言。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號,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