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傳統文化作文八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2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傳統文化作文八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在生活中也能處處可見。

老師說風箏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的一種,外國沒有這種藝術,我很喜歡放風箏。有一次媽媽到山東濰坊出差,那裡是著名的風箏之鄉,媽媽給我帶回一支好大好大的火龍風箏,威風極了,尾巴上還有兩個竹哨,風一吹會發出古箏的.聲音,非常動聽,把小鳥都吸引過來了。

我家還有一盒西遊記的臉譜,也是傳統文化的一種。沙和尚的鬍子長的像女生的頭髮,鼻子上有四個小紅點。豬八戒的鼻孔朝天,耳朵像大象的耳朵。孫悟空的頭上有一個金光閃閃的緊箍咒,戴了一頂虎皮做的帽子。唐僧戴了一頂五顏六色的帽子,漂亮極了。這些臉譜可真美麗

我還喜歡聽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有後羿射日、嫦娥奔月、哪吒鬧海,好多好多,我最喜歡哪吒,他又聰明又勇敢。

我覺得我們的國家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我愛我的祖國。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佳節。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十分愛國,但常常遭到壞人的陷害。最後,屈原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初五抱著石頭跳入汨羅河死亡。屈原死後,百姓們十分悲哀,紛紛來到江邊去看望屈原,有位漁夫拿出飯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原的身體了。之後怕飯糰被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樹葉包飯,用綵帶纏住,包成粽子投入江裡。

因此從今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來紀念這位英雄。粽子不僅僅有著神話般的來歷,而且有著特殊的`味道。

粽子十分好吃,它的形狀是四角形的。翠綠的蘆葦葉是它的外衣,雪白的糯米是它的身體,鮮紅的棗子是它的心臟。煮熟以後,剝開墨綠色的葉子,潔白的米團裡彷彿鑲著幾顆紅寶石,晶瑩剔透,好看極了,真是不忍心把它吃掉。但又受不了它那股蘆葦葉香味的誘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甜甜的、黏黏的,吃在嘴裡那清新的感覺,彷彿走入了大自然一般。因此,我十分愛吃粽子。

粽子雖然好吃,但別隻顧著自己吃哦,也要讓爺爺、奶奶、老爸、老媽嘗一嘗呀,讓他們一齊來感受一下端午節的快樂。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不管怎樣,中國人都不能忘“本”。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在緊急情況下,推開了兩名學生,自己卻被車輪碾壓,雙腿高位截肢。不少人感嘆她的舉動,但也有人替她感到惋惜。對比《二十四孝》中的某些類似“埋兒養母”的極端行為,這種行為更讓人尊敬。

文章中提到的有違當今社會主義所“規劃”的和諧藍圖的“傳統道德”如今註定要被剔除,倘若繼承這些糟粕,必定會收到法院的“通知書”和“警察的手銬”。對那些垃圾道德必須剔除,毫無疑問。“三綱”,“五常”,男尊女卑,為千年後的我們描繪了一個男權社會。“裹腳”定義了當時的審美標準,那也註定要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被巨浪衝走,儘管它在某些人的腦海中根深蒂固。——正所謂“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今天的我們可以用千年後的眼光重審過去的歷史事實,諷刺當時的文化糟粕,卻不知道後人千年後亦會用這樣的`眼光打量今天我們的一切。

千年前“精忠報國”的英雄與現在騙津貼的“士兵”形成鮮明對比。過去文化的精華大都隨時間的拉長減輕了質量,甚至湮滅了。

不可否認,自中國開啟大門迎接外來文化的同時,我們便遭到外來文化的侵襲。新舊思想道德文化的激烈碰撞,新時代的先進文化才能佔到上風,而中國本土的傳統文化精華大都失去了,或者改變了最初的形態,遭到扭曲,甚至泯滅,無跡可尋。“聖誕日”“復活節”充斥店家“商戰”,“七夕”演變成了“情人節”;——這是多麼的遺憾。

我們承認,中國傳統道德中是精華與糟粕並存,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就成了必然。中華上下五千年所孕育的未間斷的文化精華,留傳至今是一筆無法用金錢丈量的巨大財富,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是區別於其他民族血脈的獨特精髓。換言之,這就是“本”這就是“源”。

我們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傳統道德文化,衡量其思想價值,繼承並發展精華,保持傳統道德的內在思想形態,維護精華的本原,將它帶入當今的生活實踐中去,在它的基礎之上構建符合這一時代的道德文化大廈。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想知道它是什麼節嗎?對了,就是端午節。我祝你們“端午節快樂!”

一到端午節,我就很興奮,因為我很愛吃粽子,但只有端午節的時候能吃到許多的粽子,平時媽媽是不多買的。

既然今天是端午節,那我就要給你們介紹一下端午節的由來: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紛紛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汪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也這樣流傳下來。

每當端午節時,人們都會帶有花花繩兒、吃粽子、喝雄黃酒等,有的還會帶平安符來保平安。

每年農曆的正月七年級,是中國農曆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為過農曆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也把這個節日叫“春節”。

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在這段時間裡,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買年貨,貼窗花,掛年畫,寫春聯,蒸年糕,做好各種食品,準備辭舊迎新。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七年級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零點的鐘聲一響,人們還要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為“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七年級。從七年級開始,人們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節的重要習俗。拜年時,大家都要說一些祝願幸福、健康的吉祥話。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二胡的悠揚踩著三月斜雨的韻腳,沁過薄霧和窗紗,微微的還有些許暖意。冉冉檀香瀰漫著空氣,讓我不覺神遊於五千年的古國文化長河中。

天地初開,萬物終歸混沌。祖先們就踏上了征服自然的征程。語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藝,文學藝術,哲學思想,道德倫理、無一不體現著祖先們的智慧,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春秋戰國以來,諸子百家的爭鳴,如一聲春雷驚雨,給華夏大地一場潤澤。道家,法家,儒家、諸如雨後春筍紛湧而出。其文學思想,道德學說更是沿用至今,令我們受益匪淺。而反自春秋《詩經》開始,先秦散文,魏晉文學,後唐詩宋詞元曲,品讀時給人以美的享受,怎不叫人感慨古文學的博大精深。從孔子的“詩可以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再到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給人們打上了一種憂患意識的.烙印。從岳飛的“笑談渴飲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得這種憂患意識逐步上升到愛國精神,體現了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懷。“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崇高天倫。“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不屈不撓精神。“仁者愛人”的高尚道德。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功業抱負。“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人閒桂花落,月靜春山空”的天人共鳴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塵莫及的。當世界文化的鐵蹄滾滾襲來時,總將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難以抵擋。在這個物質利益至上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追求著自己想要的物質生活。慾望,拜金,權利等都充斥著人們的生活,一步一步的侵蝕著我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多的人崇尚“洋節”,昔日的傳統文化進一步步被淡忘。生活中的這些情況比比皆是。追求自己喜歡的,是沒錯。可這又何嘗不是對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一種漠視?那些我們曾引以為傲的民族文化都哪去了?我記得魯迅曾說“惟有民魂是寶貴的,惟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真有進步。”美國總統也曾說“當中國忘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時,就是我們攻打這個民族的時候”覺醒吧!我希望我們用全部的聰明才智和生命熱血來傳承我們的優秀民族文化,來構建我們的祖國輝煌。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淅淅小雨盡苦泣。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大年三十那天有很多習俗,如放鞭炮,吃團圓飯,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卻唯獨喜歡貼春聯。

大年三十早上,我和爸爸一起去超市買過年的商品,有過年的鞭炮,美味的蛋糕、一大堆的零食……還買了一幅春聯和兩個福字。啊,這下我可高興了,我回家要馬上把它們貼好。

回到家裡,我找來剪刀和雙面膠,馬上拿起那幅春聯小心翼翼地貼在大門上,又拿起兩個福字端端正正地貼在大門的.左右兩邊。爸爸出來看見了,連忙說:兒子,你把春聯貼反了,春聯的上聯要貼在右邊,下聯要貼在左邊,因為古人寫字時都是從右寫到左的。福字也貼錯了,要倒著貼。表示福要來到我們家。哦,我恍然大悟,原來貼個春聯也有這麼多學問,今天我又學到了不少知識,我和爸爸又認認真真地把春聯和福字重新貼了一番。

貼好了,我站在大門前仔細端詳著春聯。紅紅的紙上寫著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上聯是:人和家和萬事興,下聯是:財旺業旺千家樂,橫批是:萬事如意。寓意著全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就像橫批所說的那樣,祝我們全家萬事如意!兩個金色的倒福字象徵著福要到來了啦……

我喜歡過春節,更喜歡貼春聯!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這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剪紙啦!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剪紙的資料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是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表示慶賀。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著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貌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面有一隻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像一個小孩在玩耍……

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書法、刺繡、戲劇等等。怎樣樣,我們中國是不是有很多傳統文化呀!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當時間的沙漏漏下最後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會如此燦爛;當貝殼的淚痕劃過最後一瞬,珍珠的色彩也會如此耀眼。當六年的養分在體內積累,毛竹的生機也會如此蓬勃。

正是由於歷史的洗禮,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最終誕生了華夏女兒的獨一無二的中國傳統文化,堅守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說的那個歌星的經歷,正是由於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觀念的.更新形成的。

堅守優秀傳統文化,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現如今,知道重陽節的人越來越少了,知道感恩節的人越來越多了;知道情人節的人越來越多,可知道七夕節的人越來越少了。對於我們先輩留下來的許多傳統節日,我們中的許多人都幾乎全都置於腦後了,這難道不是一種崇洋媚外嗎?這難道是我們口口聲聲說到的責任感嗎?然而,我們身邊其實有許多人在為我們做榜樣,他們能堅守自己的信念,鼓勵人們學習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著名學者馬寅初不就是嗎?他積極提倡我們青少年應當多多學習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雖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們傳統的中化文化不能丟!因此,我們是否想過,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否會被他國文化所取代?這個答案須靠我們用行動來回答。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繼續發展的基石,是我們共同保護,共同繼承的使命。

堅守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堅定信念,共創美好未來!憶往昔,若不是司馬遷的瀝盡心血,怎會有《史記》的鴻篇警後人,若不是李時珍的跋山涉水,怎會有《本草綱目》的福祉遺萬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會有《石頭記》的哀婉催人淚?看今昔,是誰苦心鑽研十餘載,終使兩星成?是誰奮鬥十八年,終抱金牌歸?是錢學森!是申雪與趙巨集博。他們是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中的堅定,他們是堅守了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於繼承和傳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們能夠這般堅定,這般執著。

堅守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點亮一片星空:堅守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片綠葉,但能點綴整個春天;傳統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若駕一葉扁舟,但仍能驚動一片大海。

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生命的支撐,成功的基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