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5.12K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文化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4篇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 篇1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不僅是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更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效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手段。在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始終佔據重要位置。我們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教學全過程,通過學科滲透、課堂引導、課餘活動得以全面展開。

一、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所好的學校牆壁也會說話。”學校是專門培養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僅僅是一個教室,操場的概念,同時也是一個環境,文化的理念。校園文化所營造的育人氛圍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作用,它具有隱蔽性和延續性的特點,它在潛移默化中發揮著環境育人的功能。我校在進行校園外表形象具體設計和佈局的時候,一貫遵循高品位原則,儘量做到:佈局合理,格調高雅,賞心悅目,寓意深刻,美觀實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是中華文化相關的景觀雕塑、文史雕刻,名人偉人的名言警句,師生的書畫作品,從校園的整體佈局到花壇裡一草一木都精心設計,藝術構思。校徽、校訓每天都薰陶著學生的心靈,形成“團結、嚴謹、勤奮、向上”的優良校風。我校被評為青海省校園文化示範校。

二、課堂教學為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主渠道

我校始終堅持“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利用語文、政治等課程資源,把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審美情趣、行為模式、德行素養和社風民俗貫穿到課堂,使學生們接受民族文化的薰陶,吸收民族精神的營養,力求將現代意識和傳統文化融會貫通,培養既具有現代精神,又富有中華優秀傳統的“現代人”。此外,我們還積極探索開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校本課程,如《中華經典誦讀》、《書法》、《繪畫》等選修課程,將我國非物質性文化遺產,包括傳說、民歌、故事、戲曲、表演、繪畫等納入課程內容,讓學生更多地誦讀古代淺近的優秀詩文和誦讀歷史上優秀人物故事,把堅持教育的“三個面向”與繼承、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在推進素質教育中,堅持以書法藝術教育、中華經典美文誦讀為載體,把中華傳統文化滲透到校園生活之中。

三、以“我們的節日”為契機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我校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主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堅持立足當地、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積極創新形式和載體,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和精神內涵,廣泛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宣揚中華優秀傳統,營造關愛互助、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倡導文明和諧、實用節儉的現代節日理念。春節、元宵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期間,在全校組織開展經典誦讀、節日民俗、文化娛樂、志願服務和體育健身等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活動,推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深入開展。如春節、元宵節期間開展“網上拜大年”、“網上猜謎”等網路文化活動;清明節期間紀念先人、緬懷先烈;端午節期間廣泛開展衛生健康知

識宣傳普及,組織志願者開展關愛山川河流、植樹綠化等活動;中秋節、國慶節期間以團結、團圓為主題開展活動;重陽節期間倡導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風氣。

四、紮實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中華經典詩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過深入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以《弟子規》、《大學》、《論語》等經典篇目使廣大青少年瞭解、熟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對祖國語言文字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進一步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我校紮實開展活動,保證學生每天不少於20分鐘的誦讀時間,並開展經典誦讀比賽、詩文書畫比賽、“讀經典、悟經典”徵文比賽、經典誦讀先進班級評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五、以“道德講堂”為載體,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道德講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四德”為主線。社會公德建設主要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和遵紀守法等,以“禮儀”為核心;職業道德建設主要包括:誠實守信、愛崗敬業、辦事公道、熱心服務、奉獻社會等,以“誠信”為核心;家庭美德建設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長輩、關愛孩子、鄰里團結、勤儉持家等,以“和睦”為核心;個人品德建設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寬容、明禮守信、熱情誠懇、自強自立等,以“友善”為核心。我校按照上級要求開展適合高中學生的“道德講堂”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4月

24日在階梯教室舉行了屆成人儀式,同時這也是一堂別開生面的的道德講堂。活動分別以感謝紅燭恩、報答三春暉、十八而志、跨入成人門為篇章,貫穿了道德講堂的“五個一”:唱一首歌,講一個故事,誦一段經典,談一點感受,送一份吉祥。此次活動受到了省市文明辦,城北區道德講堂的熱切關注。

在我國五千多年文明發展歷程中,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自強不息,共同創造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是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將繼續堅持現有的教育途徑,並積極探索新的教育形式,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繼承做出努力。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 篇2

本學期,我們開設傳統文化課程。傳統文化課程是對少年兒童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啟蒙課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學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一學期下來,同學們逐漸適應,從容上課,現在孩子們對詩句朗朗上口,感受到了課本中的營養,體驗到了對傳統文化更深刻的認識。這讓我為他們高興,現將總結如下: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二班,共34人。學生經過本學期的學習,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了初步的瞭解。大多數學生對祖國的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藉此時機,將傳統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做個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人。

二、取得成績:

富學生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同時也為了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及寫作水平。

1、在誦讀中領略笠翁對韻的聲韻之美。感悟古詩的真摯之情。

2、曉通古建築文化的歷史,體會古代人們的智慧和創造才能。

3、認識一些文學巨匠,初步瞭解他們的生平行跡,領略其獨特風騷。

4、知道中國自古就有與外界保持友好往來的優良傳統。

5、熟識中國傳統戲曲藝術,感悟其歷史、文化價值,體會中國人的聰明才智。

三、採取的教學措施

1、教學形式多樣化。時而教師講解、時而學生講故事、時而讀書等。

2、注重遊戲教學。教學中要善於激發學生興趣,我將運用遊戲“對句、接龍、找寶藏、小老師”等多種形式。

3、注重面向全體和個別差異。集體、小組、個人展示等交錯進行,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4、重視平常積累,背誦經典名句名篇,通過進行比賽來提高效率。

5、重視多元評價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並以此作為反饋,激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積累。

下面我來談一下工作中的不足。

首先,由於我們開設傳統文化授課經驗有限,影響到了弘揚傳統文化的效果。希望今後多進行一些培訓和交流會。

其次,教學經驗不足。由於沒有考慮到本學期教材,往往與語文授課時相混,影響與開設傳統文化時目的相違背。

下學期我會注意參加一些相關培訓和交流機會,收進科學的教學模式,及時的解決本學期的問題,我們會發揚優點,改進不足,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 篇3

教育部就印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要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有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貫徹落實教育部的這一《指導綱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中國小課程和教材體系,融入中國小教師教學活動之中,解決學校在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的相關問題,教育部(國家語委)語言文字報刊社、《語言文字報社》、《語文建設》雜誌、北京中昊教育科技研究院等單位於20xx年5月12至14日,聯合在山東濟寧舉辦《中華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動》。

在歷時三天的培訓中我認真聆聽了四位教育專家的理論報告、三位教育專家的經驗分享、四位教師的示範課並觀看了濟寧孔子國際學校孩子們的成果彙報演出。中華吟誦學會祕書長、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徐健順先生,中國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研究院高階研究員、彭城書院院長、國學教育專家漢風先生等名家學者應邀為來自全國數十個省市自治區的教育主管部門領導,教科研機構教研員,中國小校長、副校長、德育管理幹及骨幹教師,社會教育機構幹部及教師,國學愛好者做專題培訓。

在此次培訓中,既有名家講座,闡釋傳統文化時代精神及核心價值觀;又有名師課堂,舉行全國傳統文化經典課堂名師示範課。既有中國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成果展示,又有傳統文化教育典型單位及個人經驗分享。培訓的第一課是漢風先生帶來的專題報告《傳統文化與教師素養》。在報告中,漢風先生從傳統文化的角度,深入闡釋了教師的職責與使命,呼籲教師修身厚德,迴歸教師本位,以身作則,正己化人,引領學生從善如流,求真知,做真人,幹真事。漢風先生的報告充滿向上與向善的正能量。他在報告中洋溢位來的浩然正氣,對傳統文化的赤子情懷,以及對教師這一職業的敬畏,深深感染了現場聽眾。來自新疆的一位老師則認為:“聆聽漢風先生的講學如沐春風,又如雷貫耳。”

在當天下午的培訓中,中華吟誦學會祕書長、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徐健順先生還給大家帶來了精彩的吟誦講座。在我去濟寧學習之前,我在魯東大學就聽過徐建順老師的吟誦課。他說:吟誦作為中國學校最基本的教學方式,已經在中國傳承了兩千多年,可是我們卻拋棄它,模仿歐洲重音語言誦讀方式的“朗誦”,用西方的學習方式來學習中國的文化。曾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先生在《不戰而勝》一書中寫道:“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今天的傳統吟誦還有最後的一點點,再不挽留,就將基本消失。我們應該讓吟誦重新回到課堂,回到中國人的生活中,用中國的學習方式學習中國的文化,使中國文化發揚光大。

在徐建順老師的吟誦練習課上。徐老師帶著我們反覆練習不同格律的詩詞、教我們給詩進行作曲,爭取達到看見字就能唱的目標。在這不斷的吟誦中,我才知道以前有多少詩是因為錯讀而錯誤的理解了,也終於理解孔子所說的“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因為以前從未見過有人這樣讀書,所以初看時只覺得新奇,但隨著課程的深入我才知道,原來古人是這樣讀書的,原來吟誦更能凸顯詩歌的內涵和韻味,原來只有通過吟誦才能設身處地瞭解詩人的情感。全國學經典教育聯盟副會長、濟寧市教育局副局長劉嘉庚先生做了《國學教育進校園的實踐與思考》專題報告。濟寧孔子國際學校校長沈建華則結合學校實際為大家帶來《做不一樣的教育,讓孔子走向國際》的介紹。濟寧孔子國際學校的師生還為大家奉獻了精彩的傳統文化節目,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從專家們的報告中,我體會到:國學教育需要從耳學回到目學,積極引導學生背誦大量的經典。

在報告中,彭城書院的院長漢風先生還為大家詮釋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並從漢字的角度闡發了“教育”、“科學”與“研究”的文化內涵。漢風先生引用漢代許慎《說文解字》對“教育”的解釋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只十幾個字就把教育的本質說清楚了。用今天的話來講,教育就是施教者,即老師做示範;受教者,即學生來模仿。“育”,就是引導和培養後代讓他持善心,說善言,做好事。由此看來,真正的教育是身正為範,正己化人的實踐。漢風先生說:“要把讀書當做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從中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要不斷修養自己的德性,修正自己的行為,做到行為世範。

古詩文是中華文化的經典,許多詩句已成了國人在生活中互相傳誦的語言,併成為做人準則,一代一代地流傳。本次學習中,我們共聆聽了四節示範課。

讀《論語》,話“誠信”——是濟寧孔子國際學校教師趙西恆講的。他從《論語》中有關誠信的語句出發,聯絡學生身邊有關“誠信”的故事,讓孩子們充分理解: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學生從交友、教子、社會、經商、治國等方面,提出了“誠信”的重要性。 《笠翁對韻》是新疆烏魯木齊市第75國小陳學軍老師講的。《笠翁對韻》是作者李漁仿照《聲律啟蒙》寫成的,是從前人們學習寫詩、詞,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因為他號笠翁,因此叫《笠翁對韻》。《一東》中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很適合孩子背誦。在教學過程中陳老師教學設計思路清晰,教學紮實。經典美文教學的課堂應該多些詩味,讓學生感受國學的魅力,應該“難得糊塗”,應該追求“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的境界,不必強調“字字落實,句句清楚”。要輕字詞解析,重誦讀感悟,從而使課堂多些生趣,多些個性。所以,在教學時,老師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把學生帶進音樂美、意境美、語言美當中,思路清晰、構思巧妙、一舉數得。誦讀感悟是提高國學經典教學有效性的.關鍵。“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等皆是明證。因此,老師把有感情的朗讀作為本節課教學的重點,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感悟文章的特點。從這幾節的觀課中讓我體會到:教師應立足課堂,播撒傳統文化的種子,牢記優良的傳統美德。

培訓期間,我們參觀了孔子國際學校。學校以“科學務實、自強不息、追求完美”為校風,以“仁、達、雅、智、信”為校訓。學校本著“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提倡“學習、創造、享受”的育人理念,張揚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秉持“突出外語、文理並重、國際融合、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倡導“教師是財富、學生是寶貝、家長是朋友”的管理宗旨,短短几年的時間,超前的辦學理念已深入人心,獨特的課程體系日臻完善,鮮明的辦學特色逐漸彰顯,受到學生、家長、社會以及各級教育部門的廣泛讚譽和高度評價。濟寧孔子國際學校正在逐步建設成為一所以“國學底蘊、雙語文化、藝術修養”為特色的精品化、國際化學校。

閱讀經典文字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形象、氣質,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儒家的厚德載物、剛正不阿、誠信仁愛、尊師重道,道家的順應自然、淡泊名利、虛懷若谷,佛學的寵辱不驚、進退從容、自然清靜,這些都值得學生去學習、體會和進行創造性轉化。長期沐浴在書香裡、浸潤在文化中的學生會變得情趣高雅、語言文雅、行為儒雅、氣質優雅。

因此,我們要將傳統文化“請”進校園,“請”進課堂,努力營造語文課堂的傳統文化氣氛,在閱讀教學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在品讀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國優秀文化的薰陶。讓祖國優秀的民族文化根植於每個學生心中,浸潤學生的心靈。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 篇4

今學期學校開設了傳統文化課程,我們班每週三下午第三節是傳統文化課。所使用的教材是山東省義務教育必修地方課程教科書《傳統文化》(一年級)。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主要採用了四個教學手段讀、說、背、寫。下面就每個方面具體談一談。

一、讀

每學一篇古文古詩,我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自讀。學生自讀的時候,我會把古文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認讀。針對部分學生識字量較少,不能順利讀下來的情況,也為了使得學生認識更多的字,我會找出一部分難認的詞語或者生字教學生讀。等學生能正確認讀沒有拼音的古文後,再放開手讓學生讀熟。比如,教《治家格言》(節選一)這一課,學生總讀不熟,我一遍一遍地教讀,仍有一部分孩子讀不熟“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我採取分節奏教讀、個別指導等方法,幫助學生能熟練朗讀。

二、說

在一遍遍誦讀的過程中,很多孩子對古文的內容有所理解和感悟。我根據__特點帶領學生對古文內容做簡單理解。有的__,我會把文後的解釋讀一遍,再讓學生自己想想懂了什麼意思;有的__,我會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理解的。比如,學習《逢老人》一詩,我讓學生自己說說明白了哪一句,好幾個學生說的很準確。可見,在自讀自誦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

三、背

背誦是最關鍵的教學環節。我要求每一篇古文古詩必須都要背熟,無一例外。今學期教給學生最主要的背誦方法是反覆朗讀,讀到一定程度自然背過。所以,一開始我會要求學生必須要讀到二十遍。到了後來這些篇,就沒有做這樣的要求,因為很多孩子已經比較熟練的接受了這樣多讀成誦的方法。背誦過以後,我讓學生到臺前來背,我一個一個的檢查,我會在背誦熟練的孩子的書上打一個背過的.記號。班裡有六十個孩子,之間的差異很多,有的孩子讀幾遍就能背得很好,有的孩子讀很多遍都背不過,還有的孩子邊背邊玩,根本背不到心裡去。有時候,我會留下那些到點了還背不過的孩子,等家長來了以後,陪著背熟,我畫上記號才能回家。只要有過這樣的一次,下幾次背誦就都積極許多,因為每個孩子既怕留在這裡耽誤回家,又覺得丟人,被家長批評。一般情況下,我就讓那幾個還真沒有背熟的孩子回家背誦,簽名,第二天我再檢查。我當然希望每個孩子都能背過,在記憶裡留存文化痕跡。若是蜻蜓點水,若是隻抓優秀,恐怕我們的傳統文化教學不能實現面向全體,也不能培養每個孩子重視這門課程的態度,更不能使每個孩子都有紮實的積累。

四、寫

每次背完一篇古文古詩,我會要求學生把它抄寫在練習本上。一是為了鞏固背誦,二是為了能提示重視書寫古文古詩。寫完後,同位兩個再互相批閱。這樣的訓練還有一個私心,就是希望學生再期末考試的時候,若遇到默寫課外的古詩時能把《傳統文化》上的古詩寫上去。一學期下來,我看到我們班的學生能熟練背誦每篇古詩古文,能重視這門課程,能掌握了一定的背誦方法,頭腦裡有了一些積累,心裡覺得了安慰。相信隨著這門課程教學的深入,我們班的孩子們會有更多的收穫。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 篇5

在上學期開展傳統文化課的基礎上,本學期主要學了《齊魯名人》、《詩歌誦讀》、《名勝古蹟》和《政治人物》《宮殿園林》。回顧這一學期的教學,總結如下:

經過本學期的學習,同學們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了初步的瞭解。大多數學生對祖國的傳統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藉此時機,將傳統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做個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人。

一、豐富了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

在“齊魯名人”“政治人物”裡,我們共同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聆聽到古代聖賢關於做人、處事的語重心長的教誨;在“拓展活動”中,我們感受到,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我們中國人曾經生活的多麼大氣,多麼自信!品格是多麼高尚!在“名勝古蹟”中,我們欣賞到具有濃郁文化氣息的山山水水,每一處風景,都有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跡……學習傳統文化,增進學生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同時也為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及寫作水平。具體來說,有以下方面:

1、在課文的誦讀中領略文言文的聲韻之美。

2、在趣味詩歌中感悟古詩的真摯之情。

3、通曉古建築文化的歷史,體會古代人們的智慧和創造才能。

4、在名人長廊中認識一些歷史名人,初步瞭解他們的生平行跡,領略其獨特風騷。

5、在名勝古蹟中瞭解中國的建築魅力。

6、熟識中國傳統工藝,精美玉器,歷史古老的青銅器,精美的漆器,陶瓷,文房四寶等,感悟其歷史、文化價值,體會中國人的聰明才智。

二、採取了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

1、教學形式多樣化。時而教師講解、時而學生講故事、時而讀書等。

2、注重合作教學。教學中我善於激發學生興趣,運用小組合作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在豐富的現貨的視訊、圖片資料中充分感知多元化的知識世界。

4、重視平常積累,背誦經典名句名篇,通過進行比賽來提高效率。

5、重視多元評價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小組長評價並以此作為反饋,激勵學生積極參與。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 篇6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的祖先用勞動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延續不絕,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力量的客觀要求,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現實需要,更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和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的理論支援。三年來,我校始終把這項工作作為學校的重點工作之一,創新教育活動的形式,豐富教育活動的內容,使中華傳統文化活動逐漸成為學校的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大力宣傳活動的意義。

領導在思想上重視,率先垂範,利用教師例會、教研會向全體教師和學生宣傳學習傳統文化的必要性、緊迫性和可行性,教師利用班會、誦讀課向學生明確需要以傳統文化塗亮人生底色,滋養心靈等經典誦讀益處。學校的柵欄上懸掛的《弟子規》、《論語》、《仁義禮智信》等傳統文化的宣傳板畫,校園內的孔子雕像的矗立,走廊裡、教室裡有關傳統文化教育的名言警句等讓學生時刻感受著傳統文化帶來的巨大影響。學校開展的有關活動也通過校園網站和校報及時報道,擴大影響。

二、制定相關制度,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1、組織健全,職責明確

我校成立了領導小組,由校長負總責,黨委書記具體抓,在全校範圍內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全體班主任和相關科室負責人、部分語文教師為主要成員。組長負責整個活動的策劃和指導,人員的分工,職責的明確,活動方案的起草;教務科負責誦讀課程的安排落實,學生科、職教科負責日常班級誦讀情況的督查並組織開展誦讀比賽;語

文教師負責安排學習內容,並進行專題講座;學生科負責所有資料的整理和歸檔。

2、成立傳統文化大講堂專業團隊

中華傳統博大精深,涵蓋內容非常廣泛,如何利用最短的時間學習最有價值的東西,需要精心選擇和安排。學校充分利用語文教師的專業優勢和閱歷豐富,知識淵博的老教師的特長,組建了傳統文化大講堂講師團。根據宣講內容,結合個人特點,講師團成員各司其職,通過查詢資料,認真組織,每個人都針對不同的內容在全校範圍內進行傳統文化知識講學,為全校師生快速解讀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提升個人修養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三、明確目標、落實活動方案

1、明確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經典誦讀和傳統文化講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活躍思維,陶冶情操,傳承並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中華美德,促進學校人文化發展,提高辦學品位和辦學特色。

2、靈活安排,確保誦讀時間。

利用每天上午早讀前10分鐘和每天中午上課前10分鐘,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由語文教師組織並指導學生誦讀,幫助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學生科、職教科分別對高中、中職學生的誦讀情況進行檢查。

3、組織比賽,隆重頒獎

為檢驗誦讀效果,由學生科負責組織了各班級的誦讀比賽,比賽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全校學生均參與其中。經過預賽、決賽,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學校拿出一定資金進行獎勵,並專門舉辦了《中華傳統文化誦讀比賽暨〈弟子規〉展演》頒獎典禮。除了部分獲獎節

目展演外,又組織編排了體現中華傳統精髓的節目,獲得觀眾一致好評,並被扎蘭屯電視臺全程錄製,成為傳統文化教育的典範。

4、學校全面開展書法大練兵活動,積極建立書法名校。聘請自治區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吳全仁老師為全校師生進行書法講座,由校內書法教師進行指導,定期為教職工上書法課,檢查教職工的書法作業,全校上下形成了大練鋼筆字的良好局面。學校還組織全體教職工收集中華傳統文化中有關“修身、勵志、做人”等方面的名言警句,請書法老師撰寫,印製成校本教材,供師生習練書法,同時還有育人作用,一舉兩得。

5、組織傳統文化講學活動,三年來,學校組織了多次傳統文化大講堂活動,講學內容主要是《論語》、《道德經》中相關篇目,王銳明老師做了《如何解讀,<論語>》,《學習<論語>的意義》、《略讀<道德經>》《從<道德經>的思想智慧中汲取教育管理創新營養》、《道德經給我們的人生啟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道德經>中學習學生管理的智慧》《<老子>》老在何處》《<道德經>中人與自然、社會和諧》《<道德經>的養生學》等,學校還要繼續開展講學活動。

6、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太極二十四式操的習練,太極操作為中華傳統之瑰寶,一方面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同時可以修身養性。為強化學習,以比賽的形式促進學生和教職工練習。

7、學校把傳統文化教育與學生的專業技能教育相結合,開展剪紙、手繪臉譜等手工藝活動,讓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成就感。

四、取得的成果

1、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

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推動了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德育工作的發展。師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較大的改觀,良好

的校風、學風、班風逐步形成,有效地促進了我校學生養成教育的全面實施。

2、提高了學生思想道德品質。

經典古詩文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境界動人,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

3、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誦讀和講學活動,一是激發了學生誦讀經典詩文的興趣,形成了誦讀的良好氛圍。二是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學生知道了“詩前幕後故事”、“文壇軼事”。三是學生初步掌握了誦讀的方法,並能運用,部分學生還能把學到的經典語句運用於作文之中。四是鍛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生通過自編自演節目、辦手抄報,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協調能力,藝術鑑賞力等等都得到了極好的錘鍊。

4、提高了教師的文化底蘊和職業道德操守

開展經典誦讀和講學活動,學校教師主動參與,廣泛融入,極大的豐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蘊。

活動開展以來,我校雖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也積累了經驗。但在實踐過程中也感覺到需要更進一步加強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弘揚,活動的形式還可再多樣化。相信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傳統文化和職業道德教育工作定會有所突破!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 篇7

本學期,我們開設傳統文化課程。傳統文化課程是對少年兒童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啟蒙課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學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一學期下來,同學們逐漸適應,從容上課,現在孩子們對詩句朗朗上口,感受到了課本中的營養,體驗到了對傳統文化更深刻的認識。這讓我為她們高興,先將總結如下: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二班,共46人。學生經過本學期的學習,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了初步的瞭解。大多數學生對祖國的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藉此時機,將傳統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做個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人。

二、取得成績:

豐富學生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同時也為了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及寫作水平。

1、在誦讀中領略古詩的聲韻之美。感悟古詩的真摯之情。

2、瞭解古代文化名人,尤其是我省名人

3、知道中國自古就有與外界保持友好往來的優良傳統。

4、瞭解我省傳統著名景點及其有關的文化內涵。

三、採取的教學措施

1、教學形式多樣化。時而教師講解、時而學生講故事、時而讀書等。

2、注重遊戲教學。教學中要善於激發學生興趣,我將運用遊戲“對句、接龍、找寶藏、小老師”等多種形式。

3、注重面向全體和個別差異。集體、小組、個人展示等交錯進行,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4、重視平常積累,背誦經典名句名篇,通過進行比賽來提高效率。

5、重視多元評價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並以此作為反饋,激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積累。

下面我來談一下工作中的不足。

首先,由於我們今年剛開設《傳統文化》授課經驗有限,影響到了弘揚傳統文化的效果。希望今後多進行一些培訓和交流會。

其次,教學經驗不足。由於沒有考慮到本學期教材,往往用語文授課模式進行課程還不夠有開放性。

下學期我會注意參加一些相關培訓和交流機會,學習科學的教學模式,及時的解決本學期的問題,我們會發揚優點,改進不足,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 篇8

為繼承發揚中華傳統節日優秀文化,學校圍繞“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現將學校組織的“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主題實踐活動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

為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學校高度重視,及時召開班主任會議對活動進行總體部署,並下發了主題系列活動的檔案,精心組織,把節日活動與思想道德建設緊密的結合起來,全面推進我校精神文明建立工作。

二、精心策劃,豐富內容

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春節,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在各地呈現不同的特色。旺蒼中學圍繞春節辭舊迎新、團圓平安、孝老愛親等主題,結合實際,遵循簡潔可行、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則,主要策劃了以下五項工作:

1、尋找經典活動。利用寒假期間,讓學生尋找關於旺蒼文化的優秀歷史典籍,圍繞春節文化內涵,通過收集“春節的由來、春節風俗習慣、春聯的起源和意義、家鄉舉行的風俗活動”等,開展“紅色經典賞析”等活動,讓廣大學生積極參加,深刻領會,增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喜愛,加深對本土文化的理解。

2、開展公益活動。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群清潔衛生、環境保護和公益宣傳,為孤寡老人、殘疾人和軍烈屬做好事、獻愛心,宣傳節日文明禮儀和低碳生活知識,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3、讓學生認真記錄自己的節日生活,結合寒假作業,引導學生學習節日文化、蒐集節日資料、參加民俗活動,深入瞭解春節的文化內涵。參加節後組織的各類評選活動,展示節日收穫和感悟。

4、組織社群調查活動。讓學生進行社群建設調查活動,親身感受旺蒼大地上的鉅變,增強對社群的思想感情。

三、強化措施,落到實處

1、加強宣傳,著力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傳統大節,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放假前,學校召開專門會議,開展了春節傳統習俗掃塵、祭祖、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放鞭炮等春節文化內涵宣傳,增進了廣大中國小生對傳統文化的.瞭解,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各位教師、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發揮其作用,分利用板報、宣傳標語,積極開展春節文化宣傳,弘揚春節民俗傳統,倡導文明過節、勤儉過節。

2、制定計劃,合理安排,確保每位學生將此項活動落在實處。放假時,每位學生都按照學校要求,制定了計劃書和時間表,確立了活動辦法,使主題教育活動進行的有聲有色。

3、結合實際,組織開展社群志願服務活動。春節期間,各村活動小組開展了以扶老助殘、社會治安、文化服務、環境衛生為重點的社群志願服務活動,積極為殘疾困難戶、貧困戶及敬老院、福利院提供幫助、進行慰問;結合春節“掃塵”習俗,組織居民整治衛生死角,維護社群公共環境等。

本次主題實踐活動,豐富了學生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和樹立了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了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 篇9

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學生對基本的知識掌握的較好,但粗心問題嚴重 ,導致失分較多 ,通過一學期的培養 ,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有提高。總體來看,差生進步顯著,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並圓滿地完成學習任務。

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情況

1、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本教材形式多樣活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的心理體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2、尊重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要以“活”為基礎,以“動”為特徵,旨在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

思想教育目標完成情況

讓學生很好地掌握了文化知識,從背詩中培養學生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激發了學生們背詩的熱情,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古典文化的美,受到情感與知識的薰陶。

學生期末測評情況分析

通過測評發現學生誦讀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初步掌握了詩詞誦讀的韻律,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為以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不足之處是背誦力度不夠。

教學中的成功經驗

⑴ 主動權教給學生,指導學生藉助註釋朗讀。

⑵ 文言文教學和現代文教學一樣,仍應堅持以自讀為主,重在感悟、積累的策略。

⑶ 教學中要儘量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質疑、釋疑,教師要適當點撥、扶助,必要時才精當講解。

⑷不要講語法知識。教材中的註釋,不僅可以幫助理解詞、句,還可以讓學生從中體會古今詞義、表達方法的不同。

⑸要啟發學生善於充分利用,但不要讓學生死記硬背註釋。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對背誦的.要求不夠,學生朗讀熟練後應該熟讀成誦,更有利於對這些知識的掌握。

2、課上學生的個性表達不夠,教師傳授的痕跡還是重了些。

今後教學工作努力方向

1、加強業務學習,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不斷完善教學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

2、不斷的學習,不斷接受新觀念,充實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才能有不竭的動力和創新的源泉。

3、經常閱讀書籍報刊雜誌,不斷地學習新的現代化教學方法,樹立新的教學觀念,積極探索新的教學路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 篇10

為傳承中國古典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增強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培養他們對生活積極的態度,我們制定了詳細的方案,並認真實施,下面就對我們這個學期的實施進行總結。

一、教育教學

1、採用多種形式教學古詩

拗口的古文讓孩子們背誦起來著實非常困難。我們反覆誦讀誦讀,為了讓孩子們有興趣,不至於感到枯燥無味,我開展了很多的小遊戲同時,還可以通過誦讀達到背誦的目的。孩子們背誦的.興致很高

我們在進行古詩誦讀教學中,分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老師教為主,第二階段以學生自學為主。在第一階段中我們主要採取“入境+吟誦”的方法:既指導老師帶領學生進入古詩的意境,在意境中使學生享受到古詩畫面的美,並讓學生粗略瞭解詩的大意,然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去學習吟誦古詩,從吟誦中感受古詩的韻律美、節奏美。

第二階段,開展“我做小老師”的活動。讓認字多、學得快的學生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帶頭教給其他學生。

2、採用多種形式講授知識

利用多媒體動畫、視訊、動手剪紙、做泥塑等多種活動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中華文化的淵源。

二、目標完成情況

通過半年的學習,完成了知識教育目標、能力培養目標、思想教

育目標的要求,達到了預定的教學效果。

三、存在問題及對策

一年級學生認字少、知識層面低,大部分知識要依靠教師講授,教學形式單一時,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所以,在教學中,儘量採用學生能聽懂的語言講授知識,文字簡單,形式多樣,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參與課堂。

總之,以傳統文化為依託,誦讀古詩文,是弘揚傳統文化,振興中華民族的一種有效形式。我們會結合學生的特點,採用更加有效的形式,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生心中開出花、結出果。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 篇11

中華民族連綿五千年,積累了豐厚的文化財富。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文化寶庫,也是取之不盡的思想寶藏,面對如此豐富深厚的民族瑰寶,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充分發掘它來教化子孫,塑造新時代社會主義傳人。近年來,我校以傳統文化教育為重點開展學校特色建設工作,旨在通過系列讀書教育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對青少年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傳統文化精華內化於青少年的心智,外化為青少年的行為,提升學生古文化修養,強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綜合素養。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具體總結如下:

一、活動組織

20xx年,學校孔校長確立以“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化、陶冶思想情操、追求自主進步、提升綜合素質”為新時期學校辦學特色,並提出以加強對學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為工作重心,積極爭創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特色學校,為此成立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領導小組,每學期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落實本學期活動安排。學校政教處每學期確立一個活動讀本或主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精心編寫學習材料,並利用校本課程組織傳統文化專題講座;學校團委結合讀書活動,適時開展文藝演出、知識競賽、徵文演講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各班也圍繞活動主題開展手抄報、主題班會等活動;學校精選《明日歌》《春曉》等古詩詞歌曲,利用校廣播室等進行課間迴圈播放,組織部分師生創作經典名言書法作品,並精心製作成牌匾,佈置在學校宣傳長廊,懸掛在校園樓梯口,營造濃郁的傳統文化教育氛圍,使學生時時處處耳濡目染,自覺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在整個德育工作中唱響傳統文化教育的主旋律。由於校長室高度重視,政教處、團委會及各部門的積極配合,近年來我校的德育特色建立工作開展的十分順利。

二、活動開展

一年來,學校先後圍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等傳統經典,開展系列讀書教育活動,並將各班活動開展情況納入文明班級考核。活動一般分為讀、講、賽等幾個階段。第一階段:讀。學校政教處精心編選經典誦讀材料,印發全體師生,由語文教師負責利用晨讀、午休、雙休日等時間組織學生背誦。並對每週所背內容作適當文字疏通,並組織默寫批閱,確保人人熟記內容;班主任利用班會組織學生交流讀書心得,引導學生愛讀經典,自覺接受傳統美德的薰陶。第二階段:講。政教處、團委邀請校內外老師,利用校本課程舉辦經典誦讀專題講座,引導學生加深對經典的理解。第三階段:賽。結合活動主題,開展諸如誦讀、徵文、演講、知識競賽、手抄報、書畫等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寓教於賽,以賽促學。

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各班掀啟了經典誦讀的高潮,湧現了不少誦讀之星,他們在傳統文化的學習中收穫了知識,提升了道德修養,養成了良好的文明習慣。

上學期學校開展《三字經》讀書教育活動,各班利用晨讀、午休、雙休日等時間組織學生背誦《三字經》,利用班會組織學生交流讀書心得。在此基礎上,政教處利用校本課程舉辦《三字經》解讀專題講座,講座聯絡學生生活實際,細緻而深入,多角度引導學生加深對經典的理解。12月份,學校開展了《三字經》誦讀比賽,經過各班初賽、年級複賽和學校決賽三輪比賽,評選出學校《三字經》誦讀之星,並面向全區開展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會,邀請市教育局和兄弟學校領導親臨指導,活動形式新穎,高潮迭起,贏得上級領導和兄弟學校的一致好評。

學校先後圍繞《弟子規》和《增廣賢文》讀本,組織學生誦讀、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等系列讀書教育活動,學生廣泛積極參與,在活動中提升了古文化修養,懂得了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團結同學,明白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養成了良好的品行。

20xx年春學期,學校徵訂發放了《文明美德》讀本,各班利用校本課組織學生認真閱讀,學校團委和政教處在組織徵文競賽的基礎上,面向全區組織“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演講觀摩活動,活動中何校長做了深情並茂的即興講話,讓每一位學生都沉浸於反思與動容之中。

20xx年學期,學校組織部分教師和學生,撰寫經典名言書法作品,精心製作成牌匾,懸掛在教學樓及綜合樓各樓層間,全校師生在欣賞書法美的過程中,也自覺的以這些名言來規範自己的言行,激勵自己努力向上,奮發有為。政教處和團委協同語文組適時開展經典名言誦讀、專題解讀和知識競賽活動。

三、活動措施

1、重視宣傳,加強領導。

我校領導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組織實施工作,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和領導小組,努力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相關科室和教研組具體組織落實、各學科老師協同配合的局面。並把該項活動納入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規劃之中,充分發揮校園廣播、宣傳欄、國旗下講話、牆報、畫廊等多種宣傳陣地的作用,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

2、立足校本,科學規劃。

學校結合師生的具體情況,立足本校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方案具體、明確、易行,有主要措施和具體做法,內容簡要、由易到難,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我校自己的特色。

3、改善條件,提供保障。

學校爭取多方支援,籌集資金,購買了一套舞臺音響裝置,為活動開展提供硬體保障;選購一批文質兼美的經典書籍,不充實學校的圖書館,增加藏書量;加強和改進圖書館和閱覽室的管理,改善閱覽室的條件,延長開放時間,努力為學生的`借書和課外閱讀提供有利條件。

4、指導檢閱,規範提高。

學校將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納入學校特色建設評比、文明班級考評之中,及時檢查督促各班活動開展情況,使開展傳統文化活動成為我校的自覺行為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常規性活動。每學期定期開展全校性的大型成果彙報展示活動,為學生的學習成果提供展示的舞臺,為教師的教學指導提供交流的平臺。

四、活動成果

一年來,學校堅持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特色教育活動,並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列入學校德育工作的中長期規劃,促使校風、學風、班風有了根本轉變。學生言行文明,教師愛崗敬業,學校溫馨和諧,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傳統文化教育永恆的魅力。

在傳統文化精神的薰陶感召下,多數學生能拋棄陋習,擁抱文明,做到“有禮貌、講文明、懂廉恥”。課間,亂扔垃圾的少了,主動拾撿垃圾的多了;說髒話粗話的少了,遇到老師主動問好行禮的多了;破壞公物的少了,隨手關水龍頭的多了,文明禮儀蔚然成風,校園衛生環境也煥然一新。“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做個好少年。”已成為每一個學生心中的標杆。他們懂得是父母給了他們生命,養育他們長大;是老師給了他們知識,教育他們成人。他們知道珍惜父母來之不易的金錢,他們努力用優良的成績回報父母、老師的養育之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學生能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多做批評與自我批評,學會嚴於律己,寬容別人,一年來,學校未出現一起惡性案件,師生關係、同學關係進一步和諧。傳統文化教育,讓每一位學生觸動了心靈,撿回一份責任,找到人生正確的方向。學生熱愛學習,熱愛勞動,勇於實踐,積極探索,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得到了家長們廣泛讚許。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不僅是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更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效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手段,建立傳統文化教育特色學校工作任重而道遠。通過兩年的努力,我校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雖然沒有取得重大成績,但為後續的各項工作開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各方面的工作已經逐漸步入正軌,相信在上級領導的指導和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工作會越來越紮實,效果會越來越明顯。

新的學期我們將奮然前行。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 篇12

我校於建制成立,同年9月招生開學。在學校成立五年時間裡,學校在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中一片空白,主要是缺少相關活動方面的師資。在我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區教育局的關心下,我們申報了書法與剪紙兩個專案,最終書法專案獲批,並得到了國小黃新英老師的幫助,在一年時間裡學校組織開展相關活動,現就學校在傳統文化(書法)進校園活動作如下總結:

一、系統分析紮實推進

專案申報成功後,學校立即組織構建傳統文化(書法)進校園活動組織機構,由分管教學副校長任工作小組組長,由教導處主任任副組長,由學校書法社團及相關老師任組員。在組織機構建立後,學校組織召開會議,多方聽取意見,最後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提出堅持“二重”的工作設想,一重書法社團建設,二重二、四年級整班寫字教學。

二、由點到面逐步鋪開

社團活動面向各個年級學生,是經過選拔且有一定基礎,這些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帶動了其他學生,讓學生在這個電腦列印的時代裡重新認識了書法的認識。如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由點到面全面普及,學校限於師資有限,委派了3名教師到吳江書畫院進修,並安排一名老師跟隨黃老師進行社團輔導,再由此教師進行校本培訓,目前二、四年級語文老師均接受指導,並能勝任二、四年級的書法指導。並在二、四年級裡開展了整班寫字比賽,學生的書寫水平得到了提升。

三、課程開發有章可循

為了能讓學生的學習更為系統化,更為科學化,學校在安排老師跟隨黃新英老師進行社團活動輔導時,有意要求詳細記錄整個教學過程,具體內容編排等,在學期期末結束時,學校整個工作小組共同參與討論,對相關內容進行了系統梳理,並編制非教材形態的校本課程《水墨歡歌》,參加了吳江區第四屆校本課程的評比。

四、評價引領成果展示

學校在傳統文化(書法)進校園活動推進之初,就很明白地告知社團輔導老師,最後學校要通過靜態展示進行評價,老師以此評價引領日常教學,有目的、有方向地進行教學。在期末結束的`時候,所有社團成員拿出了自己最為滿意的作品,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展版佈置,併成功地在全校進行展示。

孩子們在傳統文化的學習中傳承了五千年的中華民族的思想精髓的時候,感受到民族歷史的源遠流長,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了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 篇13

本學期我們主要學了《大學》、《論語》、《中庸》,回眸這一學期的教學,總結如下:

一、教學相長

在一學期的教學中,我和學生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我在教學模式上有了新的思考和探索。在不斷地實踐和思考中,每篇古文的課堂教學模式大體固定下來,主要經過五個步驟:導課、指導初讀、指導流利朗讀、理解文意和熟讀成誦。在理解文意方面,這學期我們做得更深了一步,一年級時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一般對古文內容不做解釋和感悟。這學期藉助課件的直觀作用和課後的文意,我引導學生最起碼粗略理解古文意思。教材在這方面也做了新的要求,要求學生能理解古文的意思,並要求學生在這方面做出自我評價。經過這樣逐步地實踐,我感到傳統文化課堂漸漸有了自己的特色,有了一套學生熟悉的教學流程,擔負起了向學生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任務。

學生也有了很多收穫。許多學生被激發起了誦讀古文的熱情,在課堂上積極朗誦,有的孩子還能在課外提前預習,先於別人背誦下來。不難看出孩子們喜歡這樣的韻文,喜歡一遍遍重複著吟誦。在吟誦中,在感悟理解中,孩子們瞭解了中國傳統文化,領悟到做人的道理,體會到古文的特色,增強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喜愛。在準備傳統文化誦讀比賽內容的時候,學生們在我的指導下自主琢磨形式,形成了一個還不錯的節目,受到了家長們和老師們的好評。

二、教法學法

教學策略主要有:

1、重視範讀和帶讀的作用。畢竟是古文,他們喜歡老師範讀和帶讀,老師一範讀和帶讀很多難的知識變得容易多了。

2、藉助多媒體的作用增強教學直觀性。我把教學內容製作成課件,有針對性地強化一些教學要點,對於化解難度和激發興趣很有幫助。

3、教給學生多樣的學習方式。有怎樣獨立背誦的方法,有同位合作背誦的方法,還有小組合作背誦的方法。

4、注重評價的激勵作用。在課堂上,我都會讓很多孩子站起來讀給大家聽,背誦給大家聽,在聽取學生誦讀的時候,我都會給予適當地評價。

三、改進措施

1、繼續發展現有的經過實踐檢驗過比較有效的教學模式,改進不合理和不科學的地方,完善教學模式。

2、研究更多激發學生學習古文興趣的措施,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

3、關注研究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

4、研究新的評價方式,使評價起到促進教學的有效作用。

5、研究新的古文誦讀的方式,結合下學期的.傳統文化誦讀比賽,探索一些喜聞樂見、切合文化內涵的展示方式。

傳統文化教學工作總結7

一年級開展了傳統文化的教學工作,這對孩子們是好事,一年級傳統文化教學工作總結。多學一些傳統的詩詞,對加深孩子們的文化底蘊是很有幫助的。

傳統文化教學之初,還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比如,拗口的古文讓孩子們背誦起來著實非常困難。我們反覆誦讀誦讀,為了讓孩子們有興趣,不至於感到枯燥無味,我開展了很多的小遊戲。先是老師高聲的讀,學生小聲跟讀,反覆幾次之後,學生老師比賽,看誰讀得聲音洪亮,字正腔圓,字音準確,工作總結《一年級傳統文化教學工作總結》。最後讓孩子們領著老師讀,孩子們開展比賽。一路下來不少孩子已經背的差不多了,然後我再給他們自由誦讀的時間,提出要求,讓他們通過誦讀,讀出自己的聲音。同時,還可以通過誦讀達到背誦的目的。孩子們背誦的興致很高,我也從中獲得了一些想法。背過之後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孩子們極容易把辛辛苦苦背過的東西遺忘。於是又要反覆的複習,讓孩子們反覆背。不過,這個年齡記住的東西會深刻的記在最心底,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被磨滅掉。

我發現,今天的孩子讀起這些古文來也帶了不少市井的氣息。不似當年的歸有光,在斑駁的桂影下,在窗明几淨的項脊軒裡讀書的心平氣和,他們的心裡沒有裝著一個古人的心思,沒有古人的情懷。聽他們讀起這些東西來,心裡難免會有一絲絲的酸楚。

無論怎樣,孩子們並沒有排斥,學而優則仕,希望我們今天的努力,換來孩子們以後美好的生活。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 篇14

本學期,我們學校開設民族文化課程。民族文化課程是對青少年兒童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啟蒙課程,能使地方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學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一學期下來,同學們逐漸適應,從容上課,現在孩子們對詩句朗朗上口,感受到了課本中的營養,體驗到了對傳統文化更深刻的認識。這讓我為她們高興,先將總結如下: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704、705、706三個班的民族教學,其中各班的人數分別為56、58、60人。學生經過本學期的學習,對國家和我們地方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了初步的瞭解。課堂上我主要以講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民族故事和一些民間傳說作為鋪墊,並讓每一個學生也下去收集更多的民族故事和傳說,讓他們也能真正的融入到民族文化裡面去,而且也收到了很大的'效果,大多數學生對我國的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藉此時機,將民族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做個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人。

二、取得成績:

豐富學生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同時也為了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及寫作水平。

1、在誦讀中領略古詩的聲韻之美。感悟古詩的真摯之情。

2、瞭解古代文化名人,尤其是我省、我地名人.

3、知道中國自古就有與外界保持友好往來的優良傳統。

4、瞭解我省傳統著名景點及其有關的文化內涵。

三、採取的教學措施

1、教學形式多樣化。時而教師講解、時而學生講故事、時而讀書等。

2、注重遊戲教學。教學中要善於激發學生興趣,我將運用遊戲“對句、接龍、找寶藏、小老師”等多種形式。

3、注重面向全體和個別差異。集體、小組、個人展示等交錯進行,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4、重視平常積累,背誦經典名句名篇,通過進行比賽來提高效率。

5、重視多元評價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並以此作為反饋,激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積累。下面我來談一下工作中的不足。

首先,由於我們今年剛開設《民族文化》授課經驗有限,影響到了弘揚傳統文化的效果。希望今後多進行一些培訓和交流會。

其次,教學經驗不足。由於沒有考慮到本學期教材,往往用語文授課模式進行課程還不夠有開放性。本學期的民族課期末考試也還是比較理想,三個班的平均分分別達到了80、82、88分的好成績。下學期我會注意查詢一些相關資料並與一些有經驗的老師交流機會,學習科學的教學模式,及時的解決本學期的問題,我將會發揚其中的優點,改進不足,相信我的民族教學工作會做得更好。

熱門標籤